五天兩次大停電 能源轉型陣痛期的考驗

2021-09-01
文章類型 : 房產時事

今年5月的兩次大停電,引發各界對缺電的憂慮,也暴露了台灣在能源轉型及氣候變遷下,維持電力穩定供給的難處。

今年5月13日下午,BBS社群平台批踢踢(PTT)八卦版湧入網友「問卦」與「爆卦」,疑惑全台各地莫名停電或跳電,沒多久,手機嗡嗡作響:國家級警報發布,因興達電廠跳機導致供電不足,當天下午3時起展開分區輪流停電。

而這一停,就停了五小時,直到晚間8時才恢復正常,全台約400萬戶受到影響。



五天兩次大停電  暴露供電吃緊窘況
細究原因,超高壓變電站匯流排故障導致電力無法輸出,進而造成四部機組跳機,約影響220萬瓩電力,占當時尖峰負載3,670萬瓩的6%。此時偏偏同時遇上四個「最壞狀況」:用電高於預期、三部機組正在歲修、綠能估算誤差、水力機組無法支援。

經濟部當天傍晚立刻召開記者會,由經濟部長王美花親上火線說明,向民眾致歉,承諾賠償,隔天再開記者會公開原因及後續檢討作為。

由於513停電是「人為疏失」,隨著復電、生活如常,許多人慢慢放下心中一顆大石。沒想到,5月17日晚間,同樣的戲碼再次上演。

5月17日晚間8時,手機再度大響,螢幕上國家級警報幾個字鮮明的映入眼簾,這次的理由是「負載突升,供電能力不足」,台電將在8時50分執行分區輪流停電。

儘管停電只有40分鐘,當晚9時40分就恢復供電,卻凸顯出「電真的不夠」窘境,如何「穩定供電」,也成為最大難題。

沒人料想得到,台灣竟會在短短五天內分區停電兩次,無預期停電開始成為每人心中隱憂。那陣子,「今天會分區停電嗎?」這句話已是民眾在LINE上互相詢問的日常,特別是傍晚時分,光電發電量隨著太陽逐漸下山而減少,但用電量卻未如預期下降,下午4時至晚間8時這段期間,往往是最驚心動魄的時刻。

用電量節節高升   經濟部提四對策因應
翻開經濟部能源《108/109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發現發電量與用電量逐年增加,109年全國總發電量為2,798億度,較108年增加57億度,但109年用電量為2,711億度,也較前年成長2.1%。

報告指出,去年下半年台灣疫情控制得宜,經濟大幅成長,進而帶動用電需求成長達3.6%,加上極端氣候頻繁,如今年高溫季節提早到來,用電成長已是趨勢,台電也不斷上修用電量預估,特別是7、8月尖峰負載,如今已上修至3,900萬瓩。

面對節節高升的用電量,經濟部提出因應對策,將從檢討電廠管理維護、機組歲修時程、備轉容量計算、電力調度四面向進行。

按照往例,機組歲修排程會在一年前排好,台電坦言,沒人預料到今年夏季用電高峰提早到來,加上疫情因素,許多民眾在家上班、上學,也帶動用電攀高,與此同時,水情不佳致使水力發電減少,供電更為艱難。

因此,將調整主力機組歲修時程,讓時間更分散,避免在迫切用電時刻,大型機組都無法上場救援。

目前備轉容量計算方式為當日最高負載發生時的供電餘裕,夏季通常在下午1時至3時之間,通常也是光電發電量大幅提升時期,換言之,目前的備轉容量難以反映光電未發電的情況。

考量到光電發電有所限制,備轉容量率必須重新計算,否則白天尖峰負載雖然沒問題,但夜晚尖峰用電將面臨極大挑戰。

不僅如此,還必須檢討電力調度,強化需量反應,讓尖峰用電量能夠「平均」,而非集中在某些時段,同時規劃增設快速起停燃氣機組來因應夜間用電需求,也會加強儲能機制,讓供電機制更彈性,也更靈活。

根據能源局資料,截至今年5月,天然氣安全存量天數平均為11天,為提升風險因應能力,規劃在116年時提升至14天,並在北中南推動天然氣基礎設施擴建計畫,降低接收站負載率,更可讓接收站就近供應電廠,並達成區域供氣、相互支援目標。

能源局預估,今年至116年會增加1,577萬瓩裝置容量,而扣除將除役的燃氣機組後,七年內將增加1,450萬瓩。



能源轉型低估氣候變遷  學者憂供電青黃不接
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廖惠珠認為,政府從這四面向展開檢討,大方向是對的,但在細節執行上可有一些考量,例如今年受旱象之苦,多處水庫無法進行水力發電,在電力調度上就要多準備發電機組,「備而不用」,如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燃煤機組可作為「備援機組」,避免今年513與517事件再次重演。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則說,目前台灣儲能系統容量很小,要再擴充容量的想法很好,但是,「有沒有錢?要多少時間?有沒有空間?」都必須仔細思考與盤點。

他認為,513與517停電時,備轉容量率都亮「供電充裕」綠燈,追根究底,是政府的能源政策太躁進,但政府卻沒有正視問題,可以預期「這次的大停電只是開始,未來的情況會愈來愈嚴重」。

觀察109年發電結構發現,燃煤占比最高,約45.02%,燃氣則是35.7%,核能為11%,包括光電、風力、生質能在內的再生能源僅5.4%。

若依政府規劃在114年邁向非核家園,燃氣占比要調升至50%、燃煤要降至30%、再生能源要提高至20%,經過細算,燃煤占比能降為27%,形成「532」架構,在「展綠、增氣、減煤、非核」設定上,達到備用容量率15%目標。

梁啟源認為,以再生能源成長幅度來看,在114年前要提高至20%是件不可能的任務,而桃園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進度勢必往後延,燃氣比例顯然也難以達到50%。



與此同時,占比達11%的核能逐漸退場,卻找不到替代電源,隨著台商回台熱絡、高溫季節拉長,用電需求年年攀升,但是,卻沒有「穩定供電來源」,機組在運轉過程中,也有一定機率故障,再生能源發電又不穩定,未來供電情形讓人憂心。

梁啟源建議,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核電廠再延役幾年,等到替代電源有著落後,再來談非核家園。

廖惠珠也持同樣看法,再生能源不穩定是很大隱憂,像是太陽光電的發電量隨著日落減少、水力發電受限艱困水情,政府盤點這麼多電力配置,「我的看法是太低估氣候變遷的衝擊」。

她認為,以台灣目前情形,現階段應「以核養綠」,延長核電廠服役年限,等到替代電源穩定、足夠,再讓核能正式退場,這不僅政府要做,民眾也應要有清楚認知,「不能說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梁啟源、廖惠珠都表示,放眼望去,全球百來個國家中,只有德國大力擁抱再生能源,其他國家仍存有核電廠,廖惠珠說,「美國核能電廠都能延役到60年,為什麼台灣不能」?

「德國之所以能克服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是跟法國互通有無」,透過聯網確保供電穩定,才能邁開大步,在綠電道路上放心前行,廖惠珠說,反觀台灣,採用獨立電網,考量自然不同。

不過,經濟部樂觀看待再生能源發展,指光電從106年至今年6月設置5,172MW,相較於105年累積設置量1,245MW,大幅成長4.15倍;離岸風電設置去年雖受疫情影響延宕,但今年6月底累積可達6.5GW,後續將依規劃併網年度,絕對能如期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