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空橋串起上下生活,留白賦予空間想像與彈性

2023-05-31
文章類型 : 品味空間

面對多達六層樓的複層住宅,常有樓層各自獨立,家人長時間待在自己房內的問題,因此公區設計時需能滿足眾人的需求,私人空間則趨於簡單,讓人們能留在公共空間中活動。此外,在設計時留有局部空白與彈性,讓家人能一起延伸發想使用的可能,也讓生活更為凝聚。

Home Data
別墅︱110坪  台灣‧台中
/B1:車庫、健身房、衛浴 1F:客廳、多功能起居室、衛浴 2F:廚房、餐廳 3F:主臥、更衣室、衛浴、遊戲室 4F:女孩房×2、衛浴 5F:男孩房、衛浴、倉庫
/2大人3小孩
/清水模、板模、無接縫水泥、玻璃磚、沖孔金屬板。

有著三個小孩的五口之家,隨著孩子們長大需要更多的活動空間與獨立房間,由平層住宅搬入這棟110坪的六層樓透天別墅,在此屋主希望以家人為本,與孩子們一同成長。

十穎設計有鑒於複層住宅每個樓層容易各自獨立而切斷彼此生活的連結,因此於公共空間提供完善機能,讓家人習慣於此活動,維繫彼此情感,而私領域則是回歸簡單的休憩使用。格局規劃上,一、二樓公區採用水平延伸及向上立面發展兩個向度,平面運用開放式設計從客廳延展至起居區,令戶外兩側的光線與綠意能蔓延至長型基地的每一個角落;立面則以挑空貫穿一、二樓並增加弧形空橋,串聯起兩個樓層的互動。一樓樓梯前方的空間取代原先設定的輕食廚房,改以木作包覆天花與壁面框出休憩起居室,留白處可以佈置聖誕樹成為家中凝聚情感的空間,或是作為親子閱讀的學習角,賦予生活不同的想像。

透過設計細節滿足機能塑造藝術氛圍
串聯每個樓層動線的樓梯,保留原始牆面的水泥粉光延伸整體空間的自然樸實,作為扶手使用的隱形鋼線由五樓垂連貫整合視覺,在兼顧安全性、消弭傳統扶手可能有的突兀感之餘,同時與頂樓和台中陶藝家合作設計的吊燈相互呼應。而屋主有感於以往在家中擺放太多蒐藏,而使得與小孩生活其中得小心翼翼,這次轉換心態希望輕鬆舒適地使用空間,因此設計師將屋主的公仔、雕塑品集中展示於弧形的空橋上,兩排櫃體以不同方向的陳列開口令身體需要移動時才能觀看到展示品的不同面向,形塑有趣且動態的欣賞模式,也因為宛如美術館的區域氛圍塑造,讓孩子們在此反而能緩下腳步,巧妙透過設計轉換生活的模式與型態。


1.格局
因為長型基地中段難以引入採光,三樓更衣室利用玻璃磚隔間引光入室,並因材質特性讓光線產生如水波般的韻律感。

2.動線
原本除了二樓廚房,在一樓也打算設置輕食廚房,但考慮到機能重複、動線複雜與增加打掃的問題,改設為多功能區,成為家人的情感交流角。

3.串聯
一樓客廳採取挑空設計並增加弧形空橋,不僅大量引入採光與綠意,同時也串聯獨立兩個樓層的互動。

4.尺度
超過百坪的大坪數空間因為平分在六個樓層,單層面積並不大,透過在家人長期逗留的公區採取開放式與挑空設計,放大視覺尺度。



1.2. 保留原始牆面,塑造自然況味
一樓公區保留大片的原始拆模牆面,當光線映照在牆上凹凸折射的紋理美感,創造出自然樸實的氛圍。



3.4. 金屬沖孔空橋串聯以光線上下空間
空橋主體以金屬沖孔的材質特性讓光透過縫隙,自然灑落串聯上下空間;而不全然向外的陳列開口,透過身體帶動視線,360度觀賞蒐藏。



5.6. 木作圍塑框出安全感
以木作包覆天花與牆面圍塑休憩起居室,賦予生活的安全舒適感,並利用留白開啟生活更多的想像。


7. 扶手、踢腳燈在機能外同時與整體空間呼應
樓梯扶手使用隱形鋼線由五樓垂降整合視覺,展現設計兼顧機能,樓梯側邊的踢腳燈以沖孔鐵件包覆,在小細節中展現設計力。


8. 藝術家合作陶瓷吊燈以建築板模為題
十穎設計與台中藝術家為空間訂製的陶瓷吊燈,利用陶瓷表面紋理及裂縫令光線從中微微透出,與建築板模相互呼應。



9.10. 主臥延伸公區概念,更衣室以玻璃磚隔間引光入室
主臥床頭保留原始建築牆面,牆體轉折處則以圓弧造型展現流暢視覺;而更衣室運用玻璃磚作為隔間,引光解決改善長型空間中段採光不足的問題,同時確保隱私。



11.12. 房中房臥榻有如秘密基地
小孩房內以房中房的臥榻呈現,營造秘密基地的趣味與隱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