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VS.巴菲特 指數 個股不同屬性長短操作

2022-01-26
出處 : 文/姜軒墨
文章類型 : 理財資訊

每個投資人若懂得手持「存股與波段」兩種牌,先依不同風險承受度選擇標的,不論是指數、電子類股,搭配總體經濟,同時靈活操作長短不同週期的部位,對於提高勝率很有幫助。

不管什麼投資週期,市場都有佼佼者。就好像擅長存股投資的股神巴菲特,以及創造許多經典戰役的索羅斯,就以波段交易聞名。存股或是波段交易各有其優缺點。波段交易獲利快速,但雜訊眾多,獲利也會受限於投資週期較短。

像巴菲特一樣存股
例如台積電(2330)10年來還原權息上漲超過10倍,只做波段的交易人無法全程參與。而存股型的投資人若存錯股票,公司不幸下市,則可能血本無歸。因此,建議投資人手上應該要有兩張牌,即存股與波段交易,各取其優點並截長補短。

講到存股,很多人都會選擇指數型投資,即投資ETF。因為ETF指數化投資並不是投資單一公司,風險可以透過分散投資而消除,也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指數長期是會不斷上漲的,這是因為人的知識資本會累積,現在的發明是建立在前人的努力之上,就好像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讓人可以在夜晚繼續工作。

因此,人類的生產力會愈來愈強。再加上資本主義的運行造成通貨膨脹長期存在,只要願意持有指數,長期必定得到報酬。

股神巴菲特在2017年,當時道瓊僅為2萬點說到:「道瓊指數將在50年內到達10萬點」。他也強烈建議投資人投入美國S&P 500指數。指數化投資還能夠幫投資人篩選股票,解決選股的問題。以台灣50指數為例,是投資台灣總市值前50大的公司,也就是台灣最具有競爭力的前50檔。

不僅如此,台灣50指數還會幫投資人汰弱留強,逐季審核,刪除總市值不在前50的公司,避免持有已經落入衰退的公司。例如台灣50指數在2015年的第3季刪除宏達電(2498)。另外,許多指數型ETF都有總市值加權機制,也就是說總市值愈高的公司,ETF投入會愈多,這將使投資人把大部分的資金保持在最具有競爭力的公司裡。

有些人會選擇個股存股,但其風險較指數型投資高。為免誤踩地雷,獲利必須穩定,特別是本業的獲利不能有太大的變動。

有些公司雖然爆發性十足,但是卻還沒有受過市場的考驗,產品的銷量或是利潤變動很大。獲利就是公司股價最有效的支撐,年年獲利不虧損是基本要求。因此,存個股往往都會選擇金融股、食品股、公用事業等類股。

另外,則是盡量選擇總市值靠前的公司,原因就是上述ETF總市值加權的機制。例如台積電(2330)在2011年的第1季,僅占元大台灣50(0050)總持股的14.73%,到了2021年的第3季,持股比率已高達47.1%了。

選擇總市值靠前的股票,不僅代表公司競爭力強,還能搭上法人加碼持股的列車。



學索羅斯波段交易
存股首重長線,賺取的是經濟長期向上的成果,而波段操作則偏重預測。由於股市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盤整,多年蓄積的能量通常一次爆發,例如2021年的航運大行情。以3個月到1年的波段交易來說,產業或是總體經濟的變化影響最大。因此想要抓到波段起漲點的投資人,必須熟知產業以及總體經濟的位置。



由於美國聯準會升降息政策將對市場舉足輕重,從圖2走勢可知,每當聯準會首次降息時,例如2000年、2007年、2019年,都在不久的時間內發生經濟衰退。

一旦聯準會大幅降息,市場因為資金寬鬆,經濟很快就會恢復,股市將迎來強勁反彈。例如聯準會在2020年3~4月間連續降息救市,1年半後,台股由低點8523點暴漲至18034點。

綜合以上,投資人可以先依據不同的交易屬性選擇標的。例如,保守且沒有太多時間的投資人選擇指數;積極型的投資人選擇波動較大的電子類股操作。再依據標的之產業特性,搭配總體經濟的動向,同時操作長短不同週期的部位。如此一來,既能夠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也能夠靈活的調配資金。

【完整內容請見《http://www.ustv.com.tw/UstvMedia/mag/flag》非凡商業周刊2021/12/24  No.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