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智慧型投資策略, 當個聰明投資人
【文 / 東亞證券(台灣)提供】
1992年,第一支ETF(Exchange-Traded Funds)誕生後,ETF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金融工具。2015年,安永顧問管理公司之財富管理趨勢報告指出,ETF總管理資產規模已達2.6兆美元,並以平均20%的年成長率高速增長;根據資誠顧問管理公司預估2020年ETF的規模將達到5兆美元,由此可知ETF投資在目前金融環境中的重要性。過去ETF市場主要專注於追蹤指數的被動化投資,目的在於扣掉總支出後能貼近指數的回報,因應ETF市場競爭激烈、投資人對產品求新求變以及多樣化的需求,Smart Beta (智慧型投資策略)ETF迅速竄起,發行量高於全行業平均值兩倍,成為市場矚目的新亮點。
何謂Smart beta ETF ?
針對Smart Beta 的定義,目前ETF 產業仍未有明確共識,原則上只要非追蹤被動化指數的ETF,即可稱作Smart Beta ETF。近年來有許多學術研究顯示,部份的超額回報是可以透過調整權重、篩選殖利率等簡單因子去解釋的,按市值加權的指數(Capitalization-Weighted Index)則難以捕捉這些因子所帶來的超額報酬。有鑑於此,綜合了簡單、低成本、高透明度及系統化的Smart Beta ETF 便孕育而生。
Smart Beta ETF 可分為系統式與主題式兩大範疇。系統式ETF,顧名思義即標準化各類選股因子,如公司的企業價值、盈餘品質、成長性等,透過篩選、調整權重來建立其投資組合,像是高股息、低波動的組合就是一種常見的形式;主題式ETF 則是提供投資人許多不同的投資風格與方式,如億萬富豪指數ETF、內部人買回ETF、IPO 概念ETF、匯率避險型ETF 等標的。
如何選擇Smart beta ETF ?
在挑選合適的投資標的前,投資人需先確認自己的投資目標、風格以及風險承受度。儘管Smart beta ETF 的最終目的是用簡單的策略來擊敗指數化投資,為投資人獲取較高的報酬或降低回報波動率,投資者仍應特別注意該ETF 的費用成本是否過高,否則扣掉成本後,長期下來仍無法超越傳統的被動型投資。衡量Smart Beta ETF績效時,應依照ETF 的投資方針來設定,而非僅以指標指數(Benchmark Index) 的絕對報酬來比較。
舉例來說,旨在降低股票投資波動率的Smart BetaETF,應依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作為其衡量的主要標準;若投資人認為高股利率的公司表現將優於低股利率的公司,可選擇高股利率或防禦型的ETF 作為投資標的;假使投資人認為公司管理階層、大股東對股價掌握度較高,會在適當時機買回被市場低估的股票,則可挑選具有內部人買回概念的ETF 作為標的。值得注意的是,除衡量費用、流動性、折溢價等因素外,仍須留意該指數所追蹤的指標指數間是否有差異。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Smart Beta 仍專注於股票領域,然而就在今年年初,市場上最大的ETF 發行商發行了第一個固定收益類別的Smart Beta ETF,其目的是希望創造出平衡利率與信用風險的主動型債券ETF,可惜因發行時間不長,與傳統類別的債券ETF 相比,市場接受度仍然偏低,目前的交易量並不適合作為投資標的。
結語
大量低成本、透明、簡單的Smart Beta ETF 讓投資者能直接接觸最常見的股市因子,諸如規模、質量與動量,這種投資型態與經驗的轉變,勢必為收費較高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帶來些許壓力,證明他們能撇除上述因子後能為客戶帶來超額報酬。美股歷經了六年的多頭後,市場上普遍預期美股三大指數在2015 年的表現將趨於平淡,而保留傳統ETF 特點又有明確選股邏輯的SmartBeta,將挾自身優勢,成為投資人擊敗大盤的另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