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點滴在心頭
2025-07-31
在培訓的工作超過三十多年,回首這三十年也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變化,三十年前有一個「中國生產力中心」,當時推動的是一些工業自動化,也培養了許多企業經營輔導顧問,取得顧問資格後,可以輔導中小型企業,那時台灣的經濟蓬勃發展,對於如何提升全方位品質有莫大需求,另外類似的訓練機構還包括「中小企業協會」等,還有幾家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如哈佛、專家…等。在沒有網路的年代,報紙是最直接的行銷通路,兩大商業報紙:工商時報與經濟日報,每週都有二天的分類廣告給這個行業,這筆預算開銷是必要的招生成本,只要有電話來詢問都會有成交的機會。不久「成功雜誌」的誕生給這個行業注入了新動力,一是舉辦八大講師在世貿會議中心的聯合講座,當時售票滿座還另外加開場次,這種模式也成功複製到馬來西亞和大陸;另一個創舉是引進了一些海外的培訓界大咖到台灣,這些大師有的也是暢銷書作者,像是喬吉拉德(世界汽車銷售冠軍),傑克坎菲爾(「心靈雞湯」作者),羅傑・道生(美國知名談判專家),丹尼斯・魏特利(「樂在工作」作者),那時市場也是一票難求,是培訓業界最好的年華。那時的我自行創業,都是以企業內訓為主,主要的課程以「習慣領域」學說為主,這是由游伯龍教授所創的理念,游教授也是我在這個行業的啟蒙者與貴人。習慣領域可以與創新結合,對於組織再造很有幫助;與溝通結合,可以了解人性、對症下藥;可以與自我成長結合,幫助人突破自我限制,享受無限潛能。那時自己也慢慢累積了口碑與知名度,以致於有機會在方智出版社出書,在工商時報寫專欄,以及幫中信房屋寫稿。後來與林偉賢學長合作,一起成立「實踐家」,到今年己經有27個年頭了,我的課也從企業內訓轉變成公開班為主,Money & Yoy課程已經開了近750期,在大陸、台灣、馬來西亞都有開課,今年這個課程我也將慢慢地傳承下去,讓更多優秀的老師擁有這個可以奮鬥一生的舞台。走過這三十多年,我有幾項領大家參考:一、有些能力,在你己無退路時才會展現,所以人生每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都是能力爆發的出口。二、珍惜與每一個朋友、同事、長官、客戶的緣分,曾經有過的美好,都是你未來好運的推手。三、路上一定會有難關,做好準備,然後就交給老天,不過請記得:老天爺一定不會給你一個你承擔不了的工作。四、工作好不好,自己適不適合,和天賦有關,請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你自己的感覺更重要。五、工作上的成長及認知上的突破,往往在既有環境中很難做到,你可以讓自己去增加別的經歷,然後會找到更強大的力量,如我去演了舞台劇,如我在台灣環島徒步。這幾點都是肺腑之言,但這只是我的經歷所得,不一定適用每一個人,但若有一點對你此刻有幫助,給了你信心與勇氣,那就足矣。人生沒有多少個三十年,但請你熱愛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不論好與不好,你最終會明白,它比金錢更加的珍貴!
創意人的個性小宅  家是靈感的發源地
2015-11-12
圖‧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設計人的家兼具質感與美感,屋主兄弟檔不但有大的公共空間可以招待好友,也能在這裡工作閱讀及腦力激盪,完成一個又一個好作品。當室內設計遇上工業設計,同是創意界的專業人才,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擅長設計的人,在面對自己的家,不但要滿足住的需求,更要有好的環境氛圍,讓靈感能時時跳出。一對三十歲出頭,從事工業產品創意設計的兄弟檔,同住一個屋簷下,既是住家,也必須是兩人的工作室,因此在交屋前,即已依照生活需求完成格局客變,再交由同樣創意無限的禾睿設計,為他們打造成帶有北歐風的現代居家。擁有設計背景,兄弟兩人對生活的質感與建材的品質十分挑剔與重視,希望跳脫制式,能凸顯出獨特的品味。因此,在實木地板與電視牆的石材,選用等級極高,著實花了不少心血與時間。設計師說,一般電視牆石材都會先由建商提供的圖片作為參考,但成品往往不是太過貴氣就是流於普遍,最後這對兄弟選擇一塊材質十分特殊的石材,表面有如雞蛋面的紋路,因為石材本身有不同的軟硬度,加工打磨之後會形成亮面與皮革質感交錯而成凹凸不平的紋路,十分別致。要求美感講究質感的北歐風居家 為了不讓男生的家在白色與木色的呈現下過於柔和,設計師適時在鞋櫃與書櫃加入了藍黑色元素,讓風格有著陽剛與跳脫。雖然很少作菜,但兄弟倆卻希望擁有大餐廳,把餐桌當成工作桌,更是在客變時將弟弟的臥室略為退縮,留出的空間打造成大片書牆。設計師以帶藍的黑色烤漆,為白色的木質大書牆鑲上邊框,極為搶眼又個性化,讓屋主旅遊帶回的紀念品及大量的參考書籍與CD,有了自然而出色的襯托。鞋櫃採用了同樣的設計概念,設計師更在中央飾以不鏽鋼腰帶,增添視覺變化。開放式的客餐廳寬敞明亮,親朋好友來作客時,也不覺得窄小狹隘。在臥室的設計,則顯現兄弟不同的個性與喜好。哥哥要求以Tiffiny 藍呈現舒適無壓的寢臥氛圍,設計師將色彩運用於天花,牆面背板及進入衛浴的櫃面門板上,讓他放眼看去到處都是喜歡的色彩。弟弟更是把房間當個人工作室,擁有整面的木質書牆,夜晚在嵌燈的映射下,呈現出時尚的人文質感。1 格局 開放式公共領域 寬敞明亮開放串聯成一體的客餐廳採光良好,更顯得寬敞感十足,傢具配置的色調十分協調,而深色實木地板也是屋主極為重視的一環,堅持選用等級高的建材,觸感溫潤,低調而沉穩。2 材質 特殊石材電視牆 呈現別致紋路精心挑選的電視牆石材,用料十分特殊,表面紋路呈現不規則的亮面光澤與皮革霧面質感,凸顯出設計人希望與眾不同的品味。3 造型+色彩 藍黑框架的書櫃與鞋櫃對稱呼應不常開伙卻需要大餐廳,甚至還從臥室讓出了部分空間設置大書牆,因為屋主把這裡當成創意交流、閱讀書籍的工作區。書櫃與鞋櫃以相似的藍黑邊框設計手法形成對稱,廚房改以灰鏡拉門,營造反射放大空間的視覺感,門檻更以不鏽鋼包覆原來的人造石,連細節都不馬虎。4 機能 臥室就是工作室 實用性超強弟弟的房間有著顯眼的書櫃,足以收納大量的書籍與蒐藏,內嵌LED 燈條,夜間能營造出立體的視覺效果,呈現與白天完全不同的情調;木皮牆面上則有一塊大型的備忘板,貼著隨時可能用到的產品型錄與名片;窗邊的白色桌几則是活動櫃,移動方便,搬走也容易。5 設計+色彩 跳色牆面與櫃體色彩表現更豐富設計師打破主牆面上色的制式想法,將哥哥喜歡的淺藍色調打散,在白色的空間中反而更見凸顯。降板天花擋住了結構樑體,房間彷彿多了一片藍色天空;牆上的木質層架讓屋主蒐藏的公仔得以亮相,背板牆與收納櫃面板,則以同樣的藍互相呼應。
減法設計, 形塑踏浪、觀海夢幻宅
2015-10-12
【圖‧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增一分則太多,減一分則太少,恰到好處的格局破解,佐以藝術性的軟裝佈置及實用的機能規劃,讓擁有無敵海景的度假別墅,得以擁抱藍天碧海的絕美景致,變成解壓忘憂的最佳居所。漫步長灘,看潮來潮去,欣賞大自然朝夕不同的變化,是所有人心嚮往之的夢幻生活。事業有成的年輕屋主,買下位於中國惠州十里銀灘小徑灣的複層度假住宅,期望能實現這樣的夢想,於是委託王俊宏設計師規劃新居。當王俊宏親自前往坐擁大片海景的別墅之後,被壯觀的自然景致震懾,然而房屋格局,卻讓人無法盡情觀海,於是,他在腦中反覆推敲改造大計,決定實踐現代設計Less is more 的空間美學,透過減法設計,創造最佳空間利用。首先改變的,就是玄關。入門拐個彎就可看到刻意拉高的門框,碧海藍天,在前景傢具的鋪陳下,如一幅渾然天成的畫作,拉開海景序幕。其次,將餐廚區隔間拆除,把結構柱修圓,融入空間,並增設機能豐富的輕食吧檯,滿足度假所需的餐飲需求。公共空間唯一的隔間,在於客廳盡頭的品茗區。為了讓海景綿延而不被阻絕,客廳與品茗區的隔間牆刻意與窗斷開,形成回字動線,讓人行走於其間,可感受到流暢的動線安排。傢具配置則以不阻斷賞景視線的低檯度沙發、桌、椅、床組為優先,其中最讓人讚嘆的,是主臥房量身訂製的床組,結合書桌、上網及讓升降電視隱藏於基座,滿足視聽娛樂等多元複合機能。此外,更在可觀海的偌大陽台,放置了適合賞景的戶外傢具,搭配現代感十足的棒球燈,在夜幕低垂之際,隨變化萬千的落日餘暉,變換色彩,讓繁瑣的塵囂得以拋諸腦後。讓藝術與生活緊密交織以凸顯海景優勢為主軸的減法設計,不僅讓空間格局符合實際需求,生活動線流暢,實用機能也被充分滿足。更進一步,就是試圖讓藝術融入生活。因此,王俊宏特別邀請合作多年的藝術家孫文濤,呼應空間條件,創造出與碧海、青山呼應的雕塑,置於區隔客、餐廳的低矮櫃上方。客廳、長親房及品茗室,也分別以水墨掛畫彰顯藝術氣息,為空間增色不少。生活器皿的選擇也毫不馬虎,不僅餐具選用柳宗理設計款,品茗區更搭配國內陶藝家章格銘的茶道具,提升生活質感,讓人充分感受藝術與生活緊密交織的設計概念經由王俊宏專業的減法設計,讓空間豁然開朗,凸顯無敵海景的優勢。再結合精心挑選、量身訂製的傢具,及藝術性的軟裝佈置,讓這間度假屋,成為人人欣羨的夢幻宅。2格局 讓海景綿延的開放式設計客、餐廚皆採開放式設計,僅以傢具做出空間界定,唯一的隔間牆位於客廳盡頭的品茗室,刻意與窗斷開的設計,讓海景綿延不絕。3 機能 讓餐廚結合的機能性吧檯設計將封閉隔間拆除,把結構柱修飾成圓柱體,與空間融合,再增設一個機能充足的輕食吧檯,滿足備餐、收納需求,讓餐廚區機能更充足。4傢飾 藝術性裝飾,提升空間質感把藝術與空間設計結合是這間度假屋最大的特色之一,設計師不僅邀請藝術家孫文濤因應空間特質創作與山、海呼應的雕塑,家中水墨掛畫也巧妙呼應自然景觀,連生活器具的選擇,也充滿藝術性,不僅餐廳使用柳宗理刀叉,品茗區茶道具則是國內陶藝家章格銘的傑作。
量身訂製大人氣私宅, 啟動人生新頁
2015-09-11
圖‧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一家五口居住的複層毛胚屋,從格局動線安排開始,就經縝密規劃,讓大人氣的空間風格及生活機能,更貼近居住者需求,達到量身訂製的舒適與實用。長期關注禾築國際設計作品的屋主,非常欣賞譚淑靜(Tam)設計師的設計,決定將這間為一家五口現階段生活需求而購置,位於新北市14、15樓的複層毛胚屋,全權交給譚淑靜規劃。譚淑靜勘查時發現,屋案前後有大露台,採光條件與空氣對流雖好,但空間格局安排有諸多不合理之處,尤其位於樓下玄關入口附近,樓梯下方的衛浴,不僅佔據空間,且破壞採光。廚房與主臥衛浴的配置也極需重新調整,才能讓動線變流暢,於是決定將空間格局重新規劃。從玄關進入客廳,首先用一道電視牆,結合不鏽鋼收邊,遮蔽開口已然轉向的客用衛浴,兩者之間形成的走道,恰好引進樓梯間光線,也為玄關引光,再以若隱若現的夾紗玻璃隔屏結合端景,界定玄關與客廳使用區域,且避開穿堂煞的風水禁忌。廚房原有廚具配置重新調整,設置拉門將熱炒區與增設的輕食吧檯區隔,且與餐廳動線串聯,形成多層次使用空間。開放式客、餐廳則以不做到頂的雙面櫃區隔,結合低檯度傢具配置,保留通風與採光優勢。樓上原本三間衛浴的格局,縮減為兩間,除三個孩子的臥房,並增設共用的視聽室,自成獨立生活空間,有朋友來訪時,可在此聚會,完全不會干擾父母的作息。以大片拉門與廊道區隔的視聽室門片打開時,也可為走道引進充足光線。大人氣風格營造與實用機能規劃由於屋主一家對空間風格的喜好相近,傾向低調沉穩,因此譚淑靜在選材與配色上特別用心。運用木皮、大理石、花磚等素材,佐以現代感的鐵件、不鏽鋼及夾紗玻璃,以大地色系的協調色彩,傳遞內斂而不張揚的空間風格。在生活機能規劃上,不僅將內廚房廚具配置重新調整,並增設吧台區,滿足輕食需求,且讓動線與餐廳連結,變得更流暢;主臥及兩個女兒房均設置容量充足的更衣間,每個房間皆配置書桌,滿足實用需求,甚至在樓梯間牆面開挖一個長開口,為陰暗的更衣室引光。此外,偌大的露台,放置舒適的戶外傢具,形成一個悠閒賞景的休憩空間。從格局、動線安排,發揮採光優勢,再利用低檯度傢具,讓開放的公共空間更開闊。加上符合居住者喜好的材質選擇,定調風格,結合實用生活機能,讓這間複層住宅,如同高級訂製服般舒適、宜居,且精確地貼近居住者需求。1 格局 讓餐廚區串連的設計廚房的廚具重新配置,利用拉門與增設的吧台區隔,讓熱炒區、輕食區與餐廳串聯在同一動線上,形成多層次生活空間。2 採光 格局微調,引進採光改變入門玄關旁的衛浴開口之後,與客廳電視牆之間形成一個走道,恰好可以引進樓梯間的採光,保留既有空間優勢,也為玄關引光。3 傢具 凸顯空間優勢的傢具配置露台區放置戶外傢具,形成舒適自然的休憩賞景區,客廳區配置低檯度沙發、茶几、單椅,凸顯採光通風良好的空間優勢。4 格局 二世代的獨立生活場域樓上除三個孩子的房間,另設一間視聽室,讓孩子們擁有獨立空間可接待朋友,不會影響樓下雙親的生活作息。5 機能 滿足實用機能的寢居設計女兒房配置更衣間、書桌,滿足實用機能,刻意在樓梯間開挖長方形開口,為陰暗的更衣室引進光線。6 材質 質感營造溫馨氛圍主臥房以深、淺不同的溫潤木紋鋪陳,營造層次豐富,溫馨舒適的寢居氛圍。
仿舊工業風無痕接軌 50年老公寓精彩重生
2015-08-12
導入工業風精神,活用粗獷、仿古建材為融合新舊元素主軸,保留部分古老元素,與週遭舊社區和諧共存,就像是高浩景設計師對於這幢50年老公寓的最終想望──期盼如同回到記憶中小時候的家那般自在舒適。【圖‧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屋主趙先生是在三年前整修新家時與國境設計結緣,當時是透過「設計家網站」搜尋喜愛的案例,最後鎖定高浩景設計師規劃當時的住家。有了上次愉快的合作經驗,今年將出租的老公寓收回自住時、第一時間便想到高設計師,希望由他再次操刀,為老公寓的歷史面貌注入新的活力元素,讓夫妻倆能從這間50年老屋展開幸福新生活。融合新舊元素 延續老公寓的斑駁韻味「老屋因為年久失修、導致屋況非常糟糕,除了嚴重的漏水問題,原本的實木地板也呈現發霉腐朽的狀態;加上三房格局將空間切割零碎狹小、整體住家顯得相當陰暗。」高浩景說道,所以在裝修之前,設計團隊當務之急是先解決老舊管線與漏水問題,同時得重整格局,再一步步勾勒出住家新面貌。住家格局原本為三房設計,但現在只有趙先生夫妻居住,設計師便大膽地保留一房、其餘皆打開封閉實牆,用地坪、90 公分矮櫃作出隱形界定,令公共區域呈現開放式設計,共享空間感與兩側自然光源。此外,更貼心地為身為教授的夫婦二人,將停留時間最長的書房區規劃在擁有自然光與綠蔭窗景的一側,搭配觸手可及的雙面書櫃,讓這裡成為兩人享受生活的最愛角落。解決了硬體修繕問題,針對老宅的變身計畫,高設計師有著自己獨到的想法,「50 年老宅從屋內到週遭環境,擁有一種緩慢的步調與歷史沉澱的雍容韻味,所以我並不想將住家徹底更新,而是作出新舊連結!」設計師特別挑選了如紅磚、水泥粉光、鐵件、加拿大松木鋼刷等建材,巧妙運用材質本身的質樸特性,以新建材的仿古容貌、與工業風格的粗獷手法,讓屋主從外面走進住家時不會覺得突兀,而能有回到記憶中老家一般的舒適放鬆感受。除了建材本身要求嚴謹,設計師在仿古工序上也毫不馬虎!舉例來說,堆砌於書房後方的紅磚,以「清水磚」的齊整外露方式呈現,是施工期一開始就施作完畢的項目,師傅清除表面的水泥殘留後,便隨著施工期空置了兩個月,原意是令紅磚自然釋放鹽分而變白呈現自然的陳舊感,最後再塗上保護漆定色,才能有現在這種自然斑駁、風化樣貌。而看似簡單、散布於玄關、客廳、餐廳壁面的破損設計,也是設計師在現場圈畫出特定範圍,師傅再一點一點的拆除破壞而成。細節決定成敗,國境設計對建材特性的精準掌握,佐以專業豐富的施工經驗,成功融合新舊元素,賦予老公寓新生命,令工業風老宅更顯精彩。1 設計 插畫玻璃鐵件隔屏,仿舊工業風也能帶點童趣從玄關踏入住家,訂製鐵架隔屏便抓住了來訪者的第一眼目光,鐵件結合插畫印製的膠合彩繪玻璃,更添幾分活潑童趣;穿透特性令光源自由流動。鐵件材質同時也點出住家的工業風仿舊主題。2 格局 拆除舊有隔間,共享空間感與兩側天光設計師拆除舊有隔間,客廳、餐廚與書房等公共區域採開放式設計,徹底釋放空間感與兩側開窗的自然光源,建構明亮自在的住家動線。3 設計 整面電視收納櫃,滿足書與雜物收納需求不太看電視的屋主,客廳主要為招待賓客時所使用,簡潔的傢具擺設,搭配一整面的電視櫃體設計,以加拿大松木與黑色噴漆木作規劃而成,充足的收納空間,滿足屋主的書籍與雜物收納需求。4 設計 L型餐廚吧台桌,招待朋友小聚好方便。餐廚區規劃L型的吧檯餐桌,提供夫妻倆平日烹飪、享用輕食,或是招待朋友到家裡小聚吃吃喝喝時能輕鬆使用。公共區地坪以水泥粉光打底作出「刮水花」效果,最後再覆蓋epoxy,形成風格強烈的獨有設計。5 材質 風化紅磚搭配木質拼貼立面,主臥營造搶眼工業風主臥立面以風化紅磚為主景,搭配木質酒箱風格的衣櫃與人字拼床頭板,大膽而粗獷的風格,令睡寢空間立時暈染獨特工業風韻味。衛浴空間則以水泥粉光搭配鏡面,粗糙與光滑呈現強烈對比,整體灰階空間顯得簡潔時尚。
新舊質地,在工業風居家裡傳遞 出獨特靈魂
2015-07-13
圖‧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60坪、2房1廳、1人四方的水泥空間,透過尚藝設計俞佳宏設計師巧手,總能賦予主題並傳遞出獨特靈魂。在這間60坪大的空間裡,運用新舊材質的鋪陳下,工業風的中性味道不偏離,但卻又能在之間傳遞出情感與溫度。本案於台北市,為一間60坪大的住宅空間,屋主渴望透過設計,除了能夠賦予空間主題調性,也希望能突顯出格局該有的舒適、寬敞與大器。憑藉多年來的專業經驗,再加上連兩年榮獲德國iF設計獎肯定的尚藝設計設計總監俞佳宏,在仔細了解空間環境與屋主需求後,在環境中運用開放式手法,藉由傢具的鋪排、彈性拉門等來做界定,空間打開了之後少了實牆的切割與阻隔,屋主能夠自在的身處其中,並且能夠在移動之間感受到空間的寬闊與舒服。風格的形塑如果有自然氣息的加持,整體會更加溫暖且具氛圍,特別像是在工業風空間裡,有了自然光線、倒影的加入,平衡整體調性也讓空間更適合生活居住。所以在本案裡,設計者盡可能地打開空間中的大面窗,把自然光導引至室內,無論是近距離的感受陽光照拂,又或者公私領域以穿透材質創造出光影變化,都讓自然成功地滲透到空間、生活之中,帶出不一樣的設計溫度。工業風不拘泥特色表露無遺風格形塑上,俞佳宏為了帶出工業風氛圍,並強調獨有的原創味道,空間壁面以鏽鐵板的質地漸變,以及具特殊紋理的磁磚揭開氛圍序幕,接著再交互運用回收處理的老檜木茶几,新舊衝突玩出材質變化,也創造不一樣的視覺與質感。由於工業風無論是在壁面、結構,均是直接呈現出原色原味,為了呼應這樣的感覺,無論傢具、傢飾,甚至是設備線條都具備俐落特質,也把工業風中不拘泥味道清晰的表露出來。此外也會延續不造作特色,像是原木餐桌刻意線條不做收邊處理,俐落表現完整呼應材質明確的風格特點,也平衡了空間中冰冷、陽鋼的味道;另外,也會加入一些具色彩的傢具單品,像是餐桌單椅、靠枕等,清晰明確的色系,替風格製造出有趣的小亮點。1 格局 打開空間找回應有的量體尺度空間坪數60大,俞佳宏選擇打開空間並透過開放設計輔以線條,重新定義視覺水平,創造出空間應有的量體與尺度。這樣的設計手法,也能夠讓自然光線、空氣滲透到環境之中,共同又再創造出不一樣的設計溫度。2 設計 傢具傢飾找到風格的共鳴傢具傢飾選擇上,會延續不造作與俐落特色,會分選選擇像是鐵件、木質等材質的傢具,並帶有一點特殊味道,完整呼應材質明確的風格特點,也把工業風中不拘泥味道清晰的表露出來。3 風格 臥室同樣延續工業的美感臥室部分,由於主要是作為休憩使用,但又希望能與整體氛圍一致,故在牆面使用具木紋脫模的工法做表現,帶有點中性的色調紋理表現,不用擔心過於突兀,反而還能將室內的工業感做一延伸,創造出所謂的延續性味道。4 材質 鐵網門片引出另類質感營造工業感少不了鐵件元素,但設計師選用鐵網材質來做運用,勾勒出拉門和隔門,那獨特的質感、紋理與色澤,引出另類工業味,同時當掠過光線還有層層光影映照出來,具有平衡整體冷調的作用。
色彩畫龍點睛 清新簡約不失溫度的兩人世界
2015-06-12
34坪的居家,對想擁有兩人世界的屋主夫妻來說,空間使用十分足夠,而男主人喜歡簡約冷冽的風格,整體配色就以帶灰階的乾淨色彩為主調,空間感更形開闊。【圖‧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身為醫生的男屋主,個性與品味也如醫療工作的要求一般,精準冷靜而俐落,加上工作壓力較大,回家後希望看到的,是乾淨清爽的生活空間,不想有太多的櫃體設計影響視覺,增加壓迫感。尤其這間新屋的採光良好,屋主希望保有通透的自然光線,營造出舒適休閒的氛圍。利用色彩的呈現凸顯空間特點,原本就是蔡昀璋設計師的拿手本領,他從來不用色票上的單一原色,避色視覺疲勞,即便是簡單的白或灰,他都會以大地色系加以微調,尤其在光線的照射下,低彩度的牆面,層次才會更為豐富而耐看。設計師以灰中帶藍及紫的顏色,作為電視牆的主色,灰色符合屋主期望的簡單清爽,而隱含的藍與紫卻能在光線下呈現灰而暖的質感,感覺更舒適。沙發背牆的壁紙,也同樣以灰中帶綠的色澤,與主牆呼應。玄關鞋櫃及室內的收納櫃,也選用淺灰質感,在色彩上十分協調,空間感更為一致。輕盈有設計感的跳色格櫃聚焦搶眼屋主不希望大型櫃體擋住客廳採光,卻又十分講求不落俗套設計感,因此,電視牆便捨棄了一般的全壁面設計,設計師以跳色櫃體帶出俐落線條,打造視覺焦點。微暖而穩重的壁面色調,緩解了白色空間的清冷,再以不規則狀開放格櫃點綴,跳脫的設計,輕盈而不沉重,尤其對比跳色的藍十分搶眼,搭配同色的邊几,藉著色彩比例的精準拿捏,讓簡約的客廳充滿視覺趣味。雖然坪數足夠兩夫妻使用,但是收納,永遠都是居家最重要的課題,設計師將所有實體的大型櫃體,全部規劃在屋子的內部,利用牆面,甚至結合柱體,設計各種開放及隱藏式的櫃體,獨立的餐廚區不但有充足的收納空間,也保留了動線的開闊與流暢。1 設計 收納櫃成了美化壁面的裝飾灰中帶藍的電視牆面,是客廳中最穩重的色彩,為了避免太過清冷,設計師以不規則而且藍白跳色的開放格櫃做為色彩調節與裝飾,讓收納也能成為展示的一部分,並搭配同色邊几,讓灰與白的空間點綴跳脫的活潑。2 工法 櫃體與隱形門片合而為一為了減少量體的存在感,設計師在餐廳設置了很多的收納櫃,卻技巧的以收納櫃結合隱形的客廁門片,將櫃體形狀化於無形。而廚房則是以櫃體包覆柱體,規劃出電器櫃與冰箱櫃,把牆面拉齊;更利用柱體立面設置半矮吧檯,既與走道區隔,也增加料理檯面。3 色彩 令人愉悅的明亮閱讀空間有別於其他空間的清白淡雅,在書房則洋溢著飽滿的鮮黃,在充滿陽光與朝氣的氛圍下工作閱讀,心情也跟著輕鬆愉快起來。除了左側書櫃外,空間均適度留白,只放了一張舒服的沙發床,坐著看書、暫歇小憩或留親友住宿,隨時可變化。4 造形 收納餐櫃當展示有實有虛餐廳空間與客廳以走道相鄰,獨立卻不封閉,利用牆面設置了充足的收納餐櫃,以封閉實櫃與展示層板櫃架作變化,收納展示皆宜,更以鏡面襯底,凸顯展品質感,也有映射放大空間的趣味。5 機能 衣櫃及五斗櫃滿足收納需求主臥做了一整片大容量的衣櫃,足以讓屋主衣物妥善分門別類,而床背板後更設置了五斗櫃,不影響視線的開展,還多出了更多的收納空間。
懷舊混搭LOFT風的時尚宅 兩代同堂公私分明
2015-05-12
【圖‧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屋主夫妻與母親、姐姐同住,還養了1隻貓,3組不同年齡層與生活型態的組合,在35坪不算大的空間中,既能擁有各自的生活空間,又能有全家可以和樂共處的公共領域。兩代同住的家,在生活機能的考量上,就必須樣樣俱全,曾在國外居住的屋主夫妻,對空間陳列很有自己的想法,要求也很清晰。他們希望公共領域能成為家人團聚的重心,和母親、姐姐可以一起坐著聊天,享受家的溫馨;在私領域方面,又能擁有各自的天地,展現自我的品味,不影響彼此的生活作息。在僅有35坪的空間要規劃出3個獨立舒適的私密空間,又必須有足夠大的客餐廳,設計師潘子皓以開放式的設計保留客餐廳開闊的動線,更特別在材質上著墨,讓公共空間在充滿LOFT風的質感中,宛如舒適的咖啡廳,讓全家人的相聚時光更增添氣氛。外在公領域開闊 內有私密小空間客廳在各種不同建材的烘托下,混搭出很多元的北歐風格,而且每一種建材都有著設計師的巧思與用心。家中有老人家又養有寵物,因此地板選用了高斯能德環保地板,木作則是環保綠建材板材,有質感又兼顧居住者健康。小小的玄關,兩側分別以玻璃與鏡面作為鞋櫃門片與穿衣鏡,收納充足,鏡面反射與視覺穿透,減少了狹窄的空間感。在全家人共同使用的客餐廳公領域,設計師以灰棕色的木地板、深淺異色櫃體與木作拉門,搭配沙發背牆的大塊灰色文化石,藉著沉穩的色澤與自然的紋路,在北歐風中帶出了仿舊的質樸感。白色的天花中間貼上跳色的吸音纖泥板,並且設置了現代化的鐵件軌道燈,工業風的線條,延伸出客餐廳合一的空間視覺效果。臥房則是配合居住者個性,充份突顯各自的特色。屋主夫妻的臥房同樣以文化石與纖泥板為主牆,承襲全屋主要的風格,量身打造的大型衣櫃,利用壁面水晶壁燈營造情境,呈現出男主人想要的精品飯店的典雅氛圍。姐姐的次臥則以紫色牆面最吸睛,利用紗帘與造形燈具等軟件,佈置成浪漫柔美的小天地。1 材質 大塊文化石散發老倉庫氛圍設計師善用各種材質的特性與色彩,營造出客廳的溫馨氛圍。沙發後的主牆面,選用了有別於傳統的大塊文化石,灰樸的色澤與質感,加上不平整的凹凸紋路,刻劃出老倉庫的年代感。2 設計 可折疊穿鞋椅讓長輩出入安心4口之家的鞋子不少,設計師以兩側的鏡面與玻璃隔出獨立的小玄關,前方視線的開闊,讓它不覺擁擠,設計師更貼心以綠建材設置一張可折疊的穿鞋椅,膝蓋不好的母親可以坐著穿脫鞋,安心又方便。3 機能 精品飯店的展示大衣櫃主臥以時尚線條的設計感,帶出精品飯店的格局。大型的衣櫃收納充足,更有著展示機能,男主人蒐藏的公仔,女主人的手飾、包包,都有了擺放展示的空間。沒有主燈,天花的基礎光源與水晶壁燈,在典雅華麗中營造出溫馨的氛圍。4 設計 低矮傢具圓弧角度很貼心客廳佈置簡約,電視牆僅以環保吸音的纖泥板做裝飾,低矮的傢具配置,圓弧的角度,更是為老人家與寵物的周到設想;而收納造型櫃則有密閉與開放設計,刻意留出空間,給家中的愛貓有著躲貓貓的樂趣。5 色彩 紫色次臥營造優雅浪漫姐姐的次臥以柔美而浪漫的色彩,布置成溫馨古典的個人天地。淡紫色的主牆與紗帘,是最愛的顏色,獨立的更衣室與衣櫃,有著機能十足的收納,特色古典燈具,更為空間增添優雅質感。
新婚一年的幸福提案:北歐 休閒風的舒適居家
2015-04-13
【圖‧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在現代緊湊的生活節奏中,最需要的就是喘息空間,而這也是「家」所能提供最直接的溫暖,新婚的屋主重新裝潢父親留下的中古屋,希望能在這裡起家立業,更期望能在這裡將忙碌工作之後的疲勞轉化為能量。26坪、2房1廳2衛這是位於中正區的一戶已有30年屋齡的電梯大廈,新婚的屋主平日在醫院工作,繁忙的生活節奏,讓他們希望能在下班回家之後能有恬靜舒適的居家空間,於是找上擅長營造悠閒溫暖氛圍的耀昀設計,為他們打造「第一個家」。這間房子本身格局方正,並不需要做太多的更動。蔡昀璋設計師在此次格局規劃時主要以順修為原則,但因屋高只有2 米38,天花就以燈光的配置與設計手法改善高度過低的壓迫感問題。不動格局巧妙運用設計手法創造極致空間而從入口處開始,蔡昀璋設計師就利用空間特性,以狹長型的玄關讓人從廊道走入室內,便有轉化心情、豁然開朗的感受,而系統鞋櫃下安裝LED燈帶,不僅可於黑暗時帶路,也能讓視覺產生漂浮感而不覺得櫃體沉重。客廳內,選用一大片落地窗,使陽光恣意地撒入屋內,調整原本採光不佳的問題。而因為屋主有收納需求,但一整片的收納櫃難免讓人覺得空間被壓縮,蔡設計師以玻璃與雙色系統櫃再結合木作的方式打造電視牆,利用16:9 的電影螢幕比例概念,將水平軸線變寬拉長,橫拉櫃體刻意上下留空不做滿,讓視線變寬廣。懸浮不占天地、不做滿且材質多變的櫃體,既能避開後方大樑又有足夠收納空間。而沙發後方運用木作與茶玻作為背牆,打造一個半開放式的書房空間,以茶波做為隔間,虛化牆體也令空間視感更為擴大。最後蔡設計師更將系統櫃體的軸線收齊統一,從書房後方最內側的鋼琴、書櫃,一路延伸到以一字形廚具設計的廚房,動線上無障礙,視覺上更是以水平線條延伸出空間感。而全室沒有使用特殊建材,運用以木作概念收邊的系統櫃,打造出質感滿分的溫潤居家。S o l u t i o n X41 設計 收齊軸線整合書房廚房空間半開放書房最內側的鋼琴、書櫃,一路延伸到以一字形廚具設計的廚房,收攏軸線,並以水平線條延伸出視覺空間感。2 材質 運用鐵件燈具刻劃空間線條天花運用吸頂燈及軌道燈的鐵件效果刻劃空間線條,而雙色訂做系統櫃,搭配玻璃與鏡面,營造出極具變化又有質感的現代風氛圍,也強化客廳收納空間。3 機能 質感機能兼具衛浴空間為了讓衛浴空間乾爽好清理,選用清玻璃,讓空間顯得輕透,鋼琴烤漆的櫃體門片則是深具質感加上乾溼分離的設計,提升衛浴空間的機能性。4 燈光 櫃體下方打光營造視覺飄浮感運用空間特性,打造狹長型的玄關,給予人從廊道走入室內豁然開朗的感受,而系統鞋櫃下方打光凸顯懸挑式櫃體,營造視覺上的飄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