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供應鏈 全球新版圖 美大選後分析
2024-11-29
聚焦輝達財報 AI股與航運股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成為全球供應鏈發展新趨勢,美國總統大選後,供應鏈移出中國的趨勢不變,這已然成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就產業發展而言,AI掀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掌握算力和發展算力的資源成為顯學,從全球四大雲端服務業者擴張資本支出的方向,以及台廠全球布局先行者,可以找到相關台股供應鏈投資標的。輝達財報動見觀瞻,台積電、鴻海等輝達供應鏈相關14檔個股值得留意。另外,繼馬士基大幅調高運價後,長榮海運也表示明年合約價漲定了,近期航海王頗有風雲再起之勢,可以持續追蹤。美國總統大選後,對於台灣企業而言,供應鏈移出中國的趨勢不會有變化,這已然成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美國是台灣最大的終端出口市場,台灣的產業政策與美國牽連極深,美國政策也會深刻影響台灣。美國兩黨對中國皆強硬,但對於盟友或貿易夥伴的態度差異較大,在美中貿易對抗的態勢逐漸升溫下,全球供應鏈的移轉速度將加快,台灣企業須盡可能的分散供應鏈,趨避風險。美總統大選牽動全球供應鏈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成為全球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雖然在短期內會造成遷廠、人員培訓等成本增加,但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倘若持續留在中國,恐將面臨高關稅的壓力,在美中於貿易、政治、科技、軍事等領域全面競爭態勢白熱化,熱戰的修昔底德陷阱或不會這麼快發生,但貿易和科技的衝突卻無法避免。尤其美國企業的供應商皆開始從中國轉移至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墨西哥等國,且在中國的人口紅利、政治穩定度、對外資補貼政策皆漸無吸引力時,外資就像重力加速度般離開中國。無論兩黨哪位候選人勝出,對中政策的基調都不會改變,此前川普提高對中關稅和技術管制的政策,就被拜登保留,並持續對中強硬,顯示這已成為兩黨共識,全球供應鏈從中國+1,漸變成中國+N,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後,全球供應鏈轉移的速度只會更快。減稅成兩黨共識 但在企業稅與關稅呈現分歧民主黨的經濟政策較偏向大政府主義,透過提高富有階級的稅率,增加移轉性支出,將資金補貼弱勢族群。此外,民主黨要求增加企業稅自21%提高至28%,以提高政府稅收。而且恢復兒童稅收抵免(CTC),提案新生兒第一年最多可獲6000美元稅收減免,並計畫提高聯邦最低薪資。而且,停止對小費課徵所得稅,對於美國服務業勞工來說,小費收入也是主要收入來源,這能增加一般勞工的消費支出,且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近7成為消費,此舉能拖底消費支撐。在關稅方面,預估賀錦麗將延續拜登方針,以談判、結盟為主,除了中國以外,不採取以鄰為壑的關稅戰,此舉有利美國通膨降溫。川普的政策對企業主較友善,減稅刺激企業發展,並以關稅作為談判條件,對盟友和貿易夥伴較具競爭性。此外,川普提案將企業稅自21%降至15%,有利企業改善成本結構。並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20%關稅,針對中國加徵60%以上關稅,此舉有可能增加消費成本,並引起輸入性通膨。川普以美國優先政策不變 供應鏈移轉速度會更快另一方面,對於台灣產業來說,為了避免輸美商品關稅的不確定性,加速轉移供應鏈應是必要之舉,雖在美設廠或轉移產線將壓抑營收成長,不過,在美中競爭的情境下,全球佈局速度越快的公司,越有機會在地緣政治不確定的情況下取得訂單,進而與其它廠商拉開營收差距。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以來,台灣企業就開始轉移生產基地,不論電子、傳產、科技等領域皆逐漸移出中國,走向全球佈局,這對於台灣企業短期會有相應成本增加,不過長期來看,分散風險的益處遠大於現在和將來的成本。供應鏈分散趨勢延續 台廠走向全球佈局技術敏感度高的科技業對於風險分散的需求也更高,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良率攀升,已追上台灣同級晶圓廠,在美中競爭白熱化情況下,為穩定晶片供應,未來美國或會要求在美本土生產更高階製程晶片。而且,鴻海(2317)在蘋果公司要求下,在印度開啟生產線,並於今年首度在印度生產iPhone 16 Pro與iPhone 16 Pro Max等高階機種,未來在印度的產能將會持續擴大。這兩家台灣龍頭企業都採取了分散供應鏈的策略,未來,預估美國大選後,將會有更多台灣企業沿著這個步伐,加速全球供應鏈的重塑。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263期,2024.11.08出刊。
財富分配惡化敲警鐘 被房貸吞噬的中產階級
2024-11-29
今年4月底,主計總處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五等分位的家庭財富差距倍數自30年前的16.8倍擴大至2021年66.9倍。台灣約七成家庭財富未達平均數水準,凸顯中產階級面臨陷落危機。全球化快速發展,各國經濟資源自由流動之下,造就「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社會現象。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2006年出版《M型社會》一書,引起廣泛討論。如今來到2024年,在資本主義的推波助瀾下,就連中產階級也在通膨、房價等生活成本逐步墊高的環境下,生活越來越艱困。月光族窮到只剩房  低物欲低消費不婚不生今年34歲的黃先生表示,步入30而立之年,儘管月薪不多,還是咬牙在郊區買房,上班通勤超過一小時,先是賠上休閒娛樂時光,緊接而來的是沉重的房貸壓力。黃先生感慨地說,雖然現在有車有房,成為「有產階級」,但說穿了就是「月光族」,吃喝玩樂都得錙銖必較;以前最愛看的電影、上網咖、採購服飾只能放棄。黃先生坦言經濟壓力沉重,要負擔自己的生活已經很努力。儘管到了適婚年齡,但也越發體認到,自己距離生兒育女其實還很遠。攤開主計總處統計數據,自2022年起,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經連續三年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細看物價品項,便會發現雖然整體平均值超過2%,但這波物價上漲期間,外食費年增率一度破4%。按購買頻率區分,每月至少購買一次者漲幅更衝破5.5%,都讓老百姓深刻感受通膨帶來的壓力。通膨壓力無處不在  庶民美食漲到吃不起萬物皆漲的時代,就連平民小吃價格也越來越不親民。今年7月,八方雲集再次宣布漲價,水餃、鍋貼每顆調漲0.4元至0.5元,平均調幅6%至7%,招牌鍋貼與水餃由6.5元調漲為7元。這也是八方雲集自2021年底以來第三度調漲。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表示,物價持續翻漲對上班族造成極大壓力。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近七成上班族自評經濟壓力大,包括壓力很大勉強打平38.5%、入不敷出12.5%以及有負債18.3%。僅有三成上班族沒有經濟壓力,包括26.9%感受到生活有餘裕,或是3.8%達到財富自由。細看上班族主要的經濟壓力來源,生活開銷占比最高達75.0%、房貸/房租59.2%、孝親支出48.6%、育兒費用30.2%,平均支出的金額達到新台幣2萬6,514元。「這兩年陸續走入結婚、太太懷孕的階段,首當其衝的就是財務壓力」。現年37歲的倪先生很努力工作,增加的所得勉強抵消通膨壓力,但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房價飆漲。倪先生表示,今年初因為太太懷孕,開始準備看房,想從原來的1+1房換到稍微大一點的標準兩房,結果房價飆到令人瞠目結舌。像是年初實價登錄還在五字頭的中永和交界處近30年大樓,竟然開出單坪破百萬的價格。他認為失控的房價、財富嚴重M型化,讓一般受薪階級感到生活相當絕望。最富與最窮差距66.9倍  中產家庭面臨陷落危機財富分配一直是國家社會「體檢」的重要指標之一。30年前,主計總處首度公布家庭財富統計,民國80年台灣最富有的前20%家庭,平均每戶財富新台幣1306.1萬元,最貧窮的20%家庭平均財富77.6萬元,兩者貧富差距約16.8倍。隨著時間推移,台灣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從9,000多美元飛躍至3萬美元,台股站穩兩萬點。主計總處今年4月公布這項統計最新結果顯示,民國110年前20%家庭財富暴增至5,133.2萬元,後20%家庭卻停滯在76.7萬元,貧富差距擴大至66.9倍。更令人警醒的是,110年底平均每個家庭財富為1,638萬元,但中位數僅894萬元,兩者數據落差如此之大,意味富有家庭擁有龐大財富,因而拉高平均值;細看統計可發現,台灣約七成家庭財富未達平均數水準。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直言,財富是存量的概念,除了先天條件,也有後天環境影響。在台灣,後天環境也是財富分配惡化的因素之一,「台灣財富多的人很少是靠薪資所得,大部分是用錢滾錢。講最白就是房地產,或是其他資本利得,像是股票」。台灣現行稅制設計,股票投資僅須課交易稅、不課所得稅;股利又可採分離課稅、適用28%稅率,對所得稅率級距已達40%的富者相對有利。邱俊榮表示,薪資所得者有多少錢就要繳多少稅,但是靠資本利得累積財富者,能夠善用稅制設計節稅,「無形中會有利於資本利得者累積財富」,而且房地產也是一個加重分配差距的「台灣特色」。
都更不只老屋翻新 廣慈翻轉社宅刻板印象
2024-10-30
廣慈已經可以說是世代共融、社區共榮的成功案例,未來社宅興建就不會再走功能單純、族群單一的回頭路……把低樓層打造為社福設施或是符合地方需求的空間,是北市社宅的標配。由老舊的廣慈博愛院到如今「廣慈博愛園區」,外觀嶄新且有公園及共融遊具,並有身障、長照、托嬰等社福服務,凸顯的不只是洗刷社宅汙名,也是與城市共榮永續的模範。不只是居住空間  社宅也能有多元樣貌廣慈博愛院前身為台北市立救濟院,民國58年遷入福德街,63年正式改為「台北市立廣慈博愛院」,所在位置是北市東區最後一塊大而完整的土地,而房舍逐漸老舊,加上周遭環境變化快速,使廣慈圍牆內外落差越來越明顯。隨著廣慈博愛院已不符合都市區位,台北市政府除了規劃為社宅外,更結合福利設施。如今占地6.4公頃的廣慈博愛園區,有約3.3公頃的社福設施,全區規劃分別為A基地行政中心,設有信義行政中心、圖書館、派出所、捷運;B基地社福大樓,包含信義親子館、身心障礙服務機構、養護照顧機構、社福服務中心;C、D、E則是社宅,共1,558戶,是亞洲最大的旗艦型社福園區。除了從幼顧到老的社會福利服務,在高齡社會與少子化的挑戰中,廣慈園區還有「台北市南區輔具中心」進駐,有第一個在室內重建馬路、紅綠燈行人路口等街景的視障者生活重建中心,補助與申請輔具一站式服務,便於身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信義門診也在此,包含家醫科、小兒科、一般內外科等,方便就醫。社會局表示,以前也有社福服務進駐社宅,或是布建整棟都是社福功能的大樓,如興岩社福大樓、建成綜合大樓等,廣慈則是目前唯一既有住宅空間又有完整社福功能的社會住宅。由單一的社會福利機構轉型成旗艦型社福園區,社會局副局長鄭文惠指出,早期做社福的私立機構很少,像廣慈博愛院這樣的公立機構一做規模就很大,卻難免不夠細緻;現在則注重公私協力以及福利多元分工,以多層級照護老人、兒少、婦女、身障者等弱勢族群。廣慈的轉型也與照護觀念的轉變息息相關,現代照護不只要讓受惠者吃飽穿暖,也強調隱私、情感需求、社會連結等,博愛院時期六人擠一間房等做法已經不合時宜。因應高齡少子化社會,都市發展局在廣慈社宅公聽會上,納入居家照護及在宅老化等新生活型態,盼讓公益設施成為都市再生力量。都發局副局長簡瑟芳說,北市的社會住宅整體政策與目標是解決居住問題,但社宅周邊居民會有對交通、人口素質等的疑慮,或是質疑為什麼不蓋托嬰中心或活動中心等。都發局與居民溝通後認為這些公共服務應該與社宅共榮,因此定調社宅不只要有居住功能,低樓層要有公共服務空間,這便是社宅有多元樣貌的起點。弱勢過度集中難脫貧  招收多元住戶「混居」而廣慈因為腹地更大,可以進駐的單位更多,都發局在規劃設計時的思維也與國宅時期完全不同。簡瑟芳指出,早期的國民住宅及公有出租宅,僅是單純提供居住空間給家庭年所得在20%分位點以下弱勢族群,除了屋齡老舊,管理維護與修繕都由公部門負責,效率與品質待提升;加上沒有善加維護,給人觀感不佳。更早期還有「平價住宅」,在社會局轄下,供收入更低甚至沒有收入的民眾居住。弱勢過度集中的結果,不僅讓地區貧民化,還衍生出脫貧困難問題——住戶為了不失去棲身之所,更不願意工作,甚至告訴子女不要上班,世世代代形成循環貧窮。簡瑟芳說,這種公共住宅現象全球皆然,最好的解決方式便是「混居」。廣慈招租的對象十分多元,除了40%是提供弱勢或長輩居住,所得級距拉高到50%。外界可能一開始會認為「經濟能力較好的人也能住社宅,不公平」,但依照所得不同,即便住的是同樣房型,繳交的租金不同,避免齊頭式平等。另設置青年創新回饋機制,依據專長及類型,提出具社會性、公共服務性的提案,評選後可獲免抽籤入住社會住宅的租住權。藉由社區公共參與搭起橋梁,建立友善交流的社會新形態居住生活,如提供法律諮詢、辦活動等。簡瑟芳指出,社區是公共生活的最小生活單位,青年活水引入,有助於社區內外互動及公共事務推動。不僅能促進鄰里和諧,也能讓更多長輩願意走出家門參加活動。住戶有40%是弱勢,都發局除了與社會局更密切合作照顧這些族群,藉由社宅內外活動的交流,也能讓周邊住戶認為「住這裡的人跟我們沒有不一樣」,有助打破刻板印象。簡瑟芳說,以往青銀共居不被看好的原因,是因為長輩與年輕人作息與觀念衝突;但不住在同一屋簷下、而是同一社區中,就是很好的解方。再加上,廣慈在規劃時「以屋就樹」,不僅保留原有北側綠蔭林道,並將建物退縮至少15公尺,讓行人步行環境與周邊行穿線可以串聯,走起來更安全舒適;開放空間則多種植栽草皮、設置共融式遊具等,打造「非常OPEN的公園」,長輩樹蔭下聊天的同時有年輕人慢跑,旁邊有小孩玩耍,成為廣慈常見的風景。簡瑟芳說,有些小家庭與鄰居長輩熟稔了之後還會請長輩幫忙帶一下小孩,產生很多有趣的互動跟小故事,這些情感支持、社會連結以及行人友善等觀念,是以前規劃公共住宅時不會有的思維。改變社宅形象  從房子蓋得漂亮開始讓社宅逐步擺脫老舊、居民素質低等刻板印象,簡瑟芳說,視覺直觀上蓋得漂亮是第一步。廣慈整體外觀就比旁邊建案都要好看,設置公共藝術,也注重環保、永續、智慧科技等。例如屋頂做成可食地景或屋頂花園,建物本身取得黃金級候選綠建築標章、黃金級候選智慧建築標章等。讓建物不只遮風避雨,更具人性化及智慧,進而延長房屋壽命,達到節省能源及人力的目的。而在居民方面,雖然因為社宅是出租性質,無法成立管委會,但有成立委員會及設立總幹事,讓住戶也能參與管理議題,管理密度與品質都比照一般社區。簡瑟芳指出,廣慈社宅保留一定比例的戶數當成都更中繼宅使用。都更戶本身已有房產,代表有一定經濟能力,就算自家房子在都更也能負擔得起租屋開銷;但申請入住社宅仍搶破頭,就代表周邊住戶也認可社宅的環境與居住品質。當年遭撒冥紙抗議   如今逐步撕下標籤「以前真的遍地烽火,沒有一個地方同意社宅進來!」簡瑟芳回憶,為了與鄰里溝通廣慈博愛園區,相關會議包含51場說明會、160場以上里長會議,政策說明會、環評程序說明會、樹保說明會、環評審查等正式會議16場。當地居民曾在說明會上撒冥紙抗議,簡瑟芳當時還是科長,自嘲「就是被丟冥紙的第一線」。隨著園區落成、入住,附近居民發現日常生活品質並未如想像中惡化;反而是有醫療、政府機關、派出所進駐,生活機能大提升。簡瑟芳說,居民的反對不外乎是擔憂交通衝擊或居民素質,以前也確實沒有如廣慈一樣規模大、社福功能強、戶數又足夠多的社宅園區,說服力道難免差強人意。簡瑟芳指出,居民擔心交通量大增,不過社宅住戶持有車輛的比例並不高,這樣的情況不大容易發生;而廣慈園區周邊的老舊公寓沒有停車場,廣慈規劃的停車場一部分回饋給里民,停車問題有感解決。許多當初的反對派如今對廣慈十分讚賞,但簡瑟芳坦言要撕去所有社宅負面標籤還是沒辦法,有些人就是會反對。但至少廣慈的成果,讓北市在推動社宅政策上大大跨進,現在大家會從嫌惡的想像中走出來,實際坐下好好談解決方案或地方需求。簡瑟芳感慨,「不像以前只叫我們滾回去,這真的是很大的一步」。低樓層打造社福設施  「廣慈經驗」成為標配北市寸土寸金,因此都發局在擇定社宅地點時自然是土地先決。簡瑟芳表示,市府優先考量公有地,但也不是有地就可以,還要評估夠不夠大、能不能建到百戶以上,交通易達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這些缺一不可,否則多元住戶、回饋鄰里的目標就難以實現。被問及還能不能找到第二個如廣慈博愛園區一般龐大、足以容納豐富完整社福功能的地點,簡瑟芳直言「這很困難」。不過廣慈已經可以說是世代共融、社區共榮的成功案例,未來社宅興建就不會再走功能單純、族群單一的回頭路。而是將「廣慈經驗」因地制宜,在住宅區域以外,把低樓層打造為社福設施或是符合地方需求的空間,是北市社宅的標配。社會住宅從早期冰冷、制式化到越來越有人情味,並期待創造出每個地方不同的新生活型態,促進居民融合與交流,要歸功於「人」占決策與思維的比重越來越多,興建的不只是屋梁房架,而是家。簡瑟芳表示,這樣的思維與邏輯轉換,從廣慈逐漸成形的社宅文化中可見一斑,不只去標籤化,也盼成為良性循環,讓被社宅滋養的生命力持續綻放在城市中。
AI與資料中心耗電驚人 正在「吸乾」全球電力?
2024-09-30
沒有了電就沒有AI。但是,訓練像OpenAI的GPT-3這種大型語言模型一回的用電量,等於能讓一個人看185年的Netflix。人工智慧(AI)崛起,然而科技大廠憂心高耗電將成為制約AI發展的瓶頸,可謂沒有電就沒有AI。AI到底多費電?  數據分析能嚇死人美國新聞網站Vox一篇分析指出,國際能源總署(IEA)1月發布今後兩年全球能源使用預測,首度納入資料中心、加密貨幣和AI相關領域的電力消耗評估。IEA估計,截至2022年,這三類領域的用電量加總占全球能源需求近2%;然而到2026年,需求量會翻倍,相當於日本全國一年的用電量。報告認為,能源需求成長最快領域之一是訓練生成式AI,它需要大量能源進行訓練和產生查詢答案。舉例來說,訓練像OpenAI的GPT-3這種大型語言模型一回,就需用上近130萬度的電,約合130個美國家庭的一年用電量。更直觀一點,串流媒體Netflix播放一小時約需0.8度電,訓練GPT-3一回的用電等於能讓一個人看185年的Netflix。另據IEA的資料,每請求ChatGPT解答一次的用電量,是用Google搜尋一次的9.7倍,如果ChatGPT納進平均每天進行約90億次搜尋的工具,每年將增加10億度電。美國的科技新聞網The Verge指出,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博士生德伏里斯(Alex de Vries)專研加密貨幣與AI耗電。根據他的計算,到2027年AI領域一年用電約為850億到1,340億度電,「這等於屆時光AI耗電就約占全球用電的0.5%」。AI耗電只是冰山一角  資料中心更是吃電怪獸AI耗電看上去是天文數字,卻遠不及加密貨幣和資料中心。包括微軟(Microsoft)遇到的難題顯示,制約AI發展不僅是AI本身能耗,還有配套基礎設施的能耗及電網的承載力。資料中心標準組織Uptime Institute發表的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大型資料中心的平均能效比約為1.59,意即資料中心的IT裝置每消耗一度電,配套裝置就消耗0.59度電;額外能耗中絕大部分用於冷卻系統。有調查研究顯示,冷卻系統的能耗可占資料中心總能耗40%。隨加密貨幣和AI發展,各家科技大廠的資料中心規模不斷擴大。據IEA統計,美國在2022年坐擁2,700間資料中心,消耗全國用電4%;預估這一比例到2026年將達6%,屆時恐電力吃緊。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發布評估未來電力需求的報告指出,AI興起、半導體和電池製造擴張及車輛電氣化,預計到2030年美國整體電力需求將增20%。美國一些營運商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大量新的核電容量還來不及上線,建設將可再生能源連接到電網的輸電線也需好幾年時間,電力供應短期內仍將仰賴天然氣。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4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天然氣預計將滿足AI和資料中心電力需求成長的60%,剩下40%才是再生能源或其他來源。氣候暖化雪上加霜  科技巨頭未雨綢繆但隨氣候極端化,許多地區的電網更脆弱。IEA報告指出,受乾旱、降雨不足和提早融雪影響,2023年全球水力發電占比跌到30年來新低,已不到發電結構的40%;被視為能源轉型過渡的天然氣,在冬季極端天氣下並不穩定,2021年一波超強寒流潮襲擊美國德州導致大面積斷電,致災一大主因就是天然氣管道結凍造成發電廠停擺。然而包括美國在內,許多國家短期支應AI發展又不得不靠燃氣等化石燃料發電,形成惡性循環。各國正敦促資料中心節能減排。歐盟要求大型資料中心設立餘熱回收裝置;美國政府注資研發能源效率更高的半導體;中國政府也要求資料中心從2025年起能效比不得高於1.3,並逐年上調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到2032年須達100%。臉書母公司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曾在受訪時指出,AI在繪圖處理器(GPU)的供給瓶頸已緩解,但電力不足將限制AI的成長性,他相信能源生產很快會值得投資。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4月時預測,全新AI模型的能力很可能2025年底時就超越人類智慧,但前提是電力供給及硬體能滿足這個日益強大科技的需求。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相信,核融合是AI耗能嚴重問題的解方,他已對核融合投入數億美元。微軟5月簽署價值100億美元的綠色能源協議,是迄今最大一筆購買再生能源的企業協議,將啟動全世界再生能源建設熱潮。雖然投資者瘋狂湧入AI領域相關投資,但高盛的分析師認為,公用事業、再生能源發電和工業領域的下游投資機會被低估,AI發展需要這些領域的投資和產品,才能永續成長。
AI工廠驅動產業革命 輝達攜手鴻海打造骨幹
2024-08-30
AI掀產業革命浪潮, AI工廠不只是整合多顆GPU而已,更是打造整體訓練各種AI模型的工廠,讓AI應用百花齊放。人工智慧(AI)被視為掀起新工業革命的重要應用,AI工廠尤其扮演要角,簡單來看,AI工廠以繪圖處理器(GPU)加速運算(accelerated computing)技術為核心,整合各種高效能運算(HPC)晶片架構,搭載數位孿生(digital twin)等生成式AI(Gen-AI)工具、應用程式和軟體服務平台,專門處理、精煉,將大量的工廠產線資料,轉化為有價值的人工智慧模型,讓AI工廠更聰明。AI關鍵引擎是工廠  帶動百兆美元商機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指出,AI會掀起「新的工業革命」,AI工廠將是AI產業的關鍵引擎,將為電腦運算、醫療保健、交通和製造領域帶來100兆美元的商機。AI工廠未來將是AI產業的核心基礎建設,透過AI工廠,可大量生產AI資料中心和超級電腦,藉此進一步帶動AI工廠智慧再提升,形成AI產業智慧升級的不斷循環。這也是為什麼輝達不只以提供AI晶片軟硬體解決方案而自我滿足,進一步將視野和戰略布局擴大,要成為AI工廠基礎建設整合服務供應商。主掌AI工廠發展的輝達解決方案架構和工程副總裁韓密爾頓(Marc Hamilton)直言,AI工廠不僅只是把一般的資料或是雲端中心放在一起,而是AI運算中心;AI工廠不只是整合多顆GPU而已,更是打造整體訓練各種AI模型的工廠,讓AI應用百花齊放。輝達早在2016年就打造首座AI工廠方案,在這八年期間,輝達已在AI工廠領域累積深厚的實務經驗與大數據,奠定日後與台廠包括鴻海、台達電、和碩、緯創等,合作布局AI自動化工廠的實力。AI供應鏈匯聚台灣  台積電鴻海成骨幹以台積電和鴻海集團為核心的台灣供應鏈,是輝達拓展AI智慧工廠基礎建設的重要合作夥伴。黃仁勳指出,台灣製造全世界大多數的運算基礎設施,已成為AI科技的基地,而輝達與台灣供應鏈合作歷程超過25年,台灣電子科技業生態系成熟,在AI工廠將扮演重要地位。在AI工廠所需的AI晶片整合其他高階晶片方案,台積電是輝達的重要合作夥伴。黃仁勳就直言,AI工廠整合各種複雜晶片,台積電除在協助製造AI工廠的晶片方面做得很好,量產能力更是靈活得「令人讚嘆」。另一方面,鴻海與輝達合作AI智慧工廠,在2023年10月鴻海科技日上,由黃仁勳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共同宣布,正式浮出檯面。在生成式AI時代,鴻海的戰略是成為「平台打造者」,鴻海集團的戰略規劃,是透過AI智慧工廠,積極打造AI關鍵零組件、模組、系統組裝、IC和軟體,推動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以及智慧城市三大平台。鴻海在AI工廠布局加速進展,例如2023年12月鴻海旗下鴻佰科技(Ingrasys)桃園南青廠,獲世界經濟論壇(WEF)入選為AI伺服器燈塔工廠。今年4月,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製造電動巴士的高雄橋頭新廠,也宣布持續導入數位孿生和雲端互聯技術,將成為指標性AI工廠。鴻海在5月31日的股東會特展上,也首次秀出Factory GPT方案,布局生成式AI在工廠環境的各類應用。AI工廠整合先進算力  鴻海打造新營運模式鴻海在墨西哥大型工業中心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廠區發展AI工廠的最新成果,也在黃仁勳6月初在台主題演講時曝光,透過影片向外界展示合作成果。鴻海使用輝達Omniverse平台和AI套件工具,以及西門子(Siemens AG)的數位孿生、工廠自動化業務組合和工業軟體等技術,打造墨西哥生成式AI機器人工廠。鴻海不僅在此工廠中使用輝達驅動的視覺AI技術,掌握AI工廠營運,也採用輝達數位孿生技術,進一步訓練AI機器人運作、測試、感知與操作,在生產線上,鴻海也藉此AI機器人工廠會用到的軟體函式庫與AI模型,應用在物體識別的自動光學檢測等。鴻海建立自己的機器人工廠後,組裝輝達的AI超級電腦,這些輝達的AI超級電腦,再進一步訓練鴻海的機器人並生成智慧。鴻海的AI工廠若要更聰明,需要先進算力當靠山,對此鴻海已規劃在高雄打造AI先進算力中心,將以輝達先進的GB200伺服器為主要運算能力,支援鴻海在高雄研發訓練生成式AI應用,包括大型語言模型(LLM)和輝達Omniverse平台,提供AI工廠和產線機器人運算力需求。後續鴻海也會提供額外的算力,給高雄的相關供應鏈與合作廠商,打造算力營運的租賃模式。
邁向零碳新時代論壇 跨界交流提升競爭力
2024-07-31
企業正面臨低碳轉型風險,包含國內外政府、供應鏈夥伴,以及消費者偏好改變,都在「針對碳排放量要求付出代價」,減碳已成必修課。淨零排放為全球共同目標,各大經濟體碳管制措施蓄勢待發,中央通訊社與環境部共同舉辦「邁向零碳永續新時代」系列論壇,台北場與談人一致呼籲,企業化解碳焦慮「做就對了」。「邁向零碳永續新時代」系列論壇由中華開發金控贊助,首場論壇暨《碳交易的28堂課》新書發表會6月5日在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揭幕。開放200人報名,一週內額滿,反應熱烈。中央社董事長李永得致詞表示,今年是中央社成立100週年,在未來的100年,中央社要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貢獻。尤其減碳議題已兵臨城下,中央社擁有眾多國際特派員,發揮專長採訪,以說故事的方式呈現國內外企業、機構的減碳經驗,期待以此專書,作為台灣邁向2050淨零碳排願景的一份小小獻禮。企業面臨低碳轉型風險  借鑑經驗組合自身策略論壇第一場焦點對談「碳交易及減碳實務」,由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主持。他引言時表示,企業正面臨轉型風險,包含國內外政府、供應鏈夥伴,以及消費者偏好改變,都在「針對碳排放量要求付出代價」,減碳已成必修課。劉哲良說,《碳交易的28堂課》中訪問18個代表性企業,在面對低碳轉型時,如何運用工具減低風險,讀者也可以參考這些案例,組合出適合自己的策略。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表示,淨零碳排須國際共同合作,減碳成本較低者應幫助較難轉型者,才會事半功倍。台灣在全球很多重要產業、特別是半導體,扮演重要供應鏈角色,但台灣僅占全球碳排放量0.56%,無論是RE100或是淨零碳排都不是台灣單獨做就能成功。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指出,當碳有定價時,所有產品的價格跟價值就開始改變,企業應以碳盤查和減碳為第一優先,盡快完成基本功。台灣是全球重要供應鏈,受到國際品牌要求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壓力,但減碳起步較慢,須盡快培育人才。台灣碳交易之父、臺北大學教授李堅明認為,碳交易基本內涵是「機會」,賦予減碳價值、效益,對減碳具激勵作用,也是企業重要避險工具,在等待負碳技術成熟前,企業除了內部減碳、使用綠電外,也要趕快到碳交所開戶,善用碳權作為減量承諾的權宜之計。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說明,碳交所去年成立後已上架光電、風電等「減緩類」國際碳權,今年6月中上架新一批「移除類」的自然碳匯,以因應國內上市櫃公司、供應鏈需求。減碳方案由下而上  財務與碳管理攸關成敗論壇第二場次談企業備戰淨零新時代的痛點。安侯碳資源服務公司董事總經理黃力家表示,企業要打團體戰,與供應鏈一起合作減碳,在邁向永續的路上,包含盤查、減量等很多措施需要落地,也需要法律制度支持及第三方監管。企業碳定價的先行者、台達電子企業永續發展部經理許惠卿分享,台達電內部碳定價高達每噸300美元,促使各部門發展節能、低碳方案,在公司內部形成正向循環。過程中,即時數據非常重要,哪一個廠區現在用電突然超過以往高峰,Warning Letter就會寄出來;而每月碳排報表可再對應財務管報,內部也有定期會議檢視執行績效。安永台灣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與ESG諮詢服務負責人曾于哲說,《京都議定書》由上而下的模式已經失敗,現在企業應採用《巴黎協定》由下到上的方式,由各部門研究可行減量方案,再與財務部門討論各部門減碳計畫的優先順序。公司減碳是否成功,取決於老闆是否「讓永續長、財務長一起吃飯」,整合財務與碳管理議題。這段話引起台下一陣會心的笑聲。政大企業永續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蘇威傑提出,中小企業目前較少受到供應鏈要求,且尚未感受到法規急迫性,如何讓中小企業理解淨零重要性是一大課題,「不需要等到看到紅字再減肥」。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環境技術總監蔡振球則指出,除了將減碳思惟內化外,企業推動減碳過程中,沒有數據化會做得非常痛苦,但中小企業要投入大筆資金比較困難,坊間已有相當多軟體,可以視自身需求選用。兩場與談內容深入淺出,台下聽眾勤做筆記,休息時間討論也欲罷不能。「邁向零碳永續新時代」系列論壇7月31日、8月14日將分別舉辦台中、高雄場,透過持續對話,為台灣接軌國際永續轉型目標共同努力。為響應環保,《碳交易的28堂課》除在中央社書城及各大實體及網路書店販售外,電子書也在HamiBook、MyBook、momo、Kobo、HyRead、Readmoo讀墨、Pubu飽讀、博客來、TAAZE讀冊生活、UDN琅琅書店與華藝數位等各大電子書城上架。
綠色通膨全面來襲 淨零公正轉型幫扶弱勢
2024-05-31
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惠萍強調,碳費的意義不是「為罰而罰」,而是要弭平弱勢者因調適能力較低,而導致的轉型循環空隙,否則弱勢者「永遠是被犧牲的一群」。碳稅、碳費開徵箭在弦上,這場風暴看似直撲企業,有立委直言,說碳費不影響物價,「就像叫胖虎不欺負大雄」,是不可能的。業者為減排而投入的綠色成本,終將轉嫁給消費者,甚至恐讓弱勢族群苦上加苦。如何打造「不遺落任何人」的永續未來,專家建議,政府須多管齊下提升低收入戶的能源效率,並端出具體配套,避免減碳成為損害勞權的藉口。綠色成本引發通膨 淨零壓力打擊弱勢環境部如火如荼規劃碳費徵收,產業界與環團角力拉鋸,儘管具體費率尚未出爐,但碳有價不可逆,誰也躲不掉。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開徵碳費之前,廠商、一環環供應鏈早已啟動減碳行動,而減碳一定要付出額外成本,最後將反映在終端售價。也就是說,淨零壓力會從廠商端,逐步擴及、發酵到民生日常的食衣住行層面。吳大任認為,像這樣的「綠色通膨」,可能是未來台灣通膨出現結構性轉變(比如長期CPI年增率從平均1%,漲到1.5%至2%)的主因之一,且「(中央銀行)很難用貨幣政策來處理」。當綠色通膨來襲,「公正轉型是所有轉型的核心」,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惠萍表示,政府在綠色轉型中應扮演「重新分配」的角色。她指出,從排碳大戶收來的費用,劃撥給弱勢者,不僅是短期可執行方案,且可視為落實公正轉型第一步;「如果只是罰了這邊(排碳大戶),那邊(弱勢)沒有帶起來,轉型不會順暢」。陳惠萍強調,碳費的意義不是「為罰而罰」,而是要弭平弱勢者因調適能力較低而導致的轉型循環空隙,否則弱勢者「永遠是被犧牲的一群」。識別能源貧窮戶 加成補貼對症下藥舉用電為例,陳惠萍點出,政府應協助弱勢族群提升能源效率;吳大任則表示,台灣走向綠能,會有維修、維護的必要資本支出,長遠來看,預期台灣電價不會再如過往便宜。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指出,台灣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會持續下降,但要五年左右發電成本才會全面性比傳統發電成本為低,因此到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增加到30%以上時,仍會面臨總發電成本上升,電價仍需調漲。過去中央政府的做法是,長期凍漲每月用電量落在330度以下的住宅電費,但難免形成「治標不治本」的情況。趙家緯認為,政府必須先識別出能源貧窮戶,才能對症下藥。趙家緯進一步表示,據統計,台灣所得最高的20%族群,電費支出占其所得比例約僅0.75%,但所得最低的20%者,電費支出占其所得達2.1%左右,換言之,經濟上相對不富裕的人,用電負擔更大。趙家緯指出,有些地方政府與當地社福團體合作,為低收入戶進行用電檢測,比如電路狀況排查等,並透過募集各方資源協助弱勢直接購買高能效家電,而非二手電器,最根本地降低其能源支出占比。同時,他認為,政府可在節能家電補助方案,設置低收入戶加成補貼的措施。趙家緯表示,淨零建築的單位樓地板面積耗電量是現在的一半,應可成為推動方向,多數建商認為這將增加額外成本,但政府可思考如何出手協助低收入戶翻修老舊建築物,改造為淨零建築。事實上,趙家緯指出,美國能源部科研計畫中,就有一個項目是研究如何把翻修成本減半,以利推廣應用,這凸顯出綠色普惠科技的重要性,或許可成為台灣借鏡的「他山之石」。減碳浪潮衝擊就業 公正轉型兼顧勞工權益此外,公正轉型難有「萬靈丹」解方,相關計畫必須因地制宜,但也得先「有勇氣」辨識出哪些地區將面臨公正轉型的陣痛。身兼國發會公正轉型委員會委員之一的趙家緯坦言,參與公正轉型會議時,常要處理區域經濟發展問題,但現在重工業業者只敢談製程碳排熱點在哪裡、如何解決,卻不敢面對減碳浪潮下的減產措施,會衝擊哪些地區的就業情況。他也透露,先前曾發生業者把因應減碳而減產,當作不再需要那麼多約聘司機的理由,終止承攬契約,損害勞工權益;又或是業者以公司將繳交碳費、使營運成本增加為藉口,不得已只好讓員工既有福利「打折扣」,這就是所謂的「公正轉型不公正」。趙家緯表示,就過往歷史來看,快速轉型可能會遺留下相當強烈的社會副作用,政府在規劃整體產業淨零轉型時,除祭出「棒子」(比如碳費),也要充分告知勞方因應配套、即所謂的「蘿蔔」(比如轉職協助、技能再培訓),以爭取短時間內,在利害關係人之間突破對立、取得衡平,順利讓台灣淨零轉骨有成。
高通膨生活大不易 Z世代陷「畢業後憂鬱」
2024-04-30
許多年輕成年人可能都經歷過「畢業後憂鬱」,過去10年裡,這個族群的發病率已上升到一般人口的兩倍。Z世代在這一個時期面對獨特的挑戰。一位金髮碧眼的美國女孩對著鏡頭哭訴自己的內心焦慮,「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我要進公司,通勤上班……現在住不起城市」。她情緒激動地說,「我沒辦法自己煮飯,也沒有力氣運動……我真的好沮喪」!女孩將影片PO上社群平台TikTok,影片被快速瘋轉,掀起網友討論,正反評價不一,但許多人抱以同情眼光。有人表示,「她沒有錯,是我們把荒謬的磨難變得正常」。另有人回應,「美國有這麼多人服用抗憂鬱藥物是有原因的」。「千禧世代和Z世代對生活感到厭惡;嬰兒潮世代卻認為自己做到了,如果他們曾經吃過這些苦,其他人也可以。」有網友道出不同世代的矛盾,過去嬰兒潮畢業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似乎十分正常,但到了Z世代竟衍生出心理問題。困惑焦慮與孤單   「畢業後憂鬱」倍增Z世代一般定義為1990年代中後期到2010年代初期出生的族群。他們是首批數位原生族群,從小就熟悉電子設備和網際網路。根據國際調研機構Statista,美國Z世代人口約6,958萬,占總人口數的20.66%。《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凱利(Jemima Kelly)分析,這名引起關注的女孩,其悲傷部分原因來自於「畢業後憂鬱」,Z世代對心理健康的在意程度比起過去強烈。醫學新聞網站「今日醫學新聞」指出,許多年輕成年人可能都經歷過「畢業後憂鬱」,過去10年裡,這個族群的發病率已上升到一般人口的兩倍,畢業的轉變涉及社會、情感、財富等挑戰,可能會觸發這樣的狀況。自由撰稿人米爾斯(Jessica Mills)在《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San Diego Union-Tribune)為文描述Z世代如何與「畢業後憂鬱」奮戰。她描述自己畢業後經常感到困惑、焦慮、孤單,與父母同住,每週申請超過30份工作,收到無數封被拒絕的信件,從事著各種自由業。不過,她並不是唯一有這樣感受的人,Z世代在這一個時期面對獨特的挑戰。通貨膨脹創新高    經濟負擔重壓Z世代「住房、交通、食品雜貨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成本是25年來最高水準」,Z世代根本無法負擔。以聖地牙哥為例,平均租金為3,016美金,根據租屋網站RentCafe最新統計數據,這比全國高出116%(米爾斯撰文時數字為121%)。同時,美國K-12教育體系創造出一個已預定好的未來,「從學校過渡到另一間學校」,但「離開學校後我是誰」成了應屆畢業生的困惑之處。對許多人來說,這是第一個沒有為他們鋪平道路的未來。看著社群上一堆慶祝找到新職位的PO文,很想知道「為什麼不是發生在我身上」?因此Z世代湧向TikTok表達「畢業後憂鬱」。米爾斯引述一位女性應屆畢業生在TikTok受訪的片段,該名應屆畢業生從事醫療領域相關工作,並面臨經濟困難,她認為「這個世代被搞砸了,父母親無法意識到這有多麼困難」。Z世代畢業後因生活物價和租房壓力快要喘不過氣。另一位女孩雅欣(Renee Yaseen)投稿《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提及畢業後留在校園周遭生活工作的懷舊現象,熟悉的環境為「畢業後憂鬱」提供庇護。但這樣的選擇有好有壞,工作生活和校園生活的不同常令人感到失望。雅欣說,畢業後若沒有達到「人們的期待」令人難受,不少仍留在校園工作的人向她表示「希望破滅」,感到學校並不關心「員工」,大學已經結束了。避免心理健康亮紅燈    三技巧幫助適應美國針對孤獨感的研究顯示,近四分之三的Z世代表示「有時或總是」感到孤獨。「今日醫學新聞」建議,為了在這個過渡時期保持身心健康,可以嘗試三種方式:一是照顧好自己的基本需求,對下一個階段的人生有所計畫和準備。二是建立支持網絡,保持社交活動,嘗試和老友保持聯繫,並認識新朋友。三是建立規律的作息,包括運動,這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盡量維持輕度運動習慣。文章提到,「畢業後憂鬱」治療與其他類型憂鬱症治療相似,方法包括服用抗憂鬱藥物,接受心理治療或心理教育輔導,採用大腦刺激療法或多運動。
台灣寶島變肥島  行人地獄罪加一條
2023-12-31
在台灣,每兩人就有一人過重。醫師點出,「行人地獄」使走路變難事、飲食西化及食物精緻化、加班文化等都是幫凶。台灣肥胖率亞洲名列前茅,逾半成人體重失控,已成不容忽視的國安問題。醫師點出,「行人地獄」使走路變難事、營養飲食觀念未從小扎根、加班文化等都是讓寶島變肥島的元凶。沒從小養成走路習慣 台日「尺寸」差很大在台灣,每兩人就有一人過重,成人過重及肥胖率整整高出日本10倍。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臺大醫院副院長黃國晉告訴《全球中央》,這確實是警訊,但日本對過重定義嚴格,不同標準數據相比,必須更加謹慎看待。談到日本與台灣街頭來來去去的路人體型,黃國晉不諱言,日本人看起來確實比台灣人瘦。他認為,理論上大家都是亞洲人種,基因不會差太多,影響台日「尺寸」最關鍵因素,是台灣人沒有從小養成走路習慣;反之,日本人更習慣步行。自家巷口倒垃圾五分鐘路程都要騎機車,是許多台灣人共同回憶。台灣人不如日本人愛走路,可能與天性無關,而是「行人地獄」造成的結果。黃國晉說,時不時會在新聞看到行人遇到交通事故死亡,人行道、騎樓擺滿雜物,難以行走,「沒有友善走路環境,讓民眾如何愛上走路」。黃國晉提到,在台灣走路不夠安全,再加上少子女化,每個孩子都是寶貝,家長捨不得孩子風吹日曬雨淋,更擔心走路上學遇到意外,台灣各地大眾運輸都不如日本方便,上學、放學以汽車接送成常態,種種因素造成民眾不習慣以雙腳步行抵達目的地。小時候胖就是胖 孩子自購早晚餐成地雷從小到大,是否不只一次聽到長輩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長大才會抽高」,但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觀念。胖小孩會比一般孩童提早約半年至一年達到生長高峰,接著就提早走下坡,也就是說肥胖孩子的最終身高,可能比同齡人還矮。「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計畫主持人、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胃腸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宏昌說,據統計,台灣每三個孩子,就有一人有過重問題。許多人認為孩子不愛動是主因,卻忽略吃不健康比不運動更可怕,台灣高熱量食物、含糖飲料隨手可得,孩子攝取超高熱量,單靠運動不可能達到減重效果。學校營養午餐不只是想讓孩子吃得健康,更希望達到營養教育目的。李宏昌坦言,營養午餐確實有用,但也無情點出最大問題所在,營養午餐僅能兼顧孩童一天中的一餐。尤其雙薪家庭家長辛苦工作賺錢,早出晚歸,只能讓孩童自行買早餐、晚餐,若吃的都是不健康餐點,營養午餐便功虧一簣。日韓愛美文化小胖子少 85210口訣保健康體位對孩子而言,重要他人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當然包含重視體型。愛美文化直接、間接影響了日韓年輕人的體重控制,黃國晉和李宏昌都提到類似看法。李宏昌說,當台灣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處於過重健康風險時,反觀日本、韓國的小胖子偏少,與盛行的偶像文化,孩子會效仿喜歡的明星有關。李宏昌進一步提到,韓國偶像幾乎全是體態纖細的帥哥美女,孩子們憧憬這些大人,自然就會有動力保持體重;黃國晉也有類似觀察,以日本年輕人為例,愛美的社會氛圍,達到愈在乎外表、體重控制愈有成效。李宏昌說,過去規劃兒童肥胖防治時,就希望與當下最受孩子喜愛的明星合作,代言瘦不只好看,還是健康,希望將觀念從小扎根。另外,大人以身作則也非常重要,對孩子而言,家長也是重要他人,「我在門診看到過重的孩子,都是由過重的父母帶來的」。李宏昌提醒家長,陪孩子一起參與「85210」健康體位口訣,包含每天睡足「八」小時、每天「五」蔬果、每天觀看3C螢幕時間少於「兩」小時,每「一」天運動至少30分鐘,喝「零」含糖飲料。加班文化釀「過勞肥」 打擊肥胖糖稅非最佳解從寶島變肥島,加班文化也是幫凶,「過勞肥」不容小覷。黃國晉說,累了就只想放鬆,不想運動,是人之常情,尤其夜班或晝夜顛倒職業更容易胖。同樣有加班文化的日本,政府出奇制勝,要求公司交「保證金」,若公司內部成功推出有助預防肥胖措施、方案,將退錢、節稅。「糖」成為肥胖專家口中的全民公敵,但徵收「糖稅」是否真能打擊肥胖,黃國晉和李宏昌都不認同。李宏昌說,糖本身確實不好,但如果將肥胖原罪都加諸在糖,恐怕會讓民眾忽略油脂也是凶手之一,包含街口的鹹酥雞、速食店炸物等,並不推薦台灣跟進。黃國晉強調,飲食教育才是重點。糖稅無法比照菸稅,因為菸草僅是少部分人使用,但糖類幾乎是所有人天天都在攝取,難以透過提高產品價格降低民眾食用意願,甚至可能增加民眾到其他國家買糖的可能性,這就是丹麥執行「油稅」沒幾年就以失敗收尾的原因。
1 2 3 4 5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