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房擴增至4+1房 完美滿足家庭每個人的生活需求

現代城市中,許多家庭面臨住宅面積有限但需求卻日益增多的挑戰。31坪的住宅居住者由2人增至4人,福研設計團隊依照人數與需求的增加,成功在有限空間內。藉由格局規劃創造出豐富的功能區域,同時保持開放感與舒適度,滿足四位成人日常和一個工作室的需求。
Project Data
案名:時光廊
地點:台灣.台北
坪數:約31坪
格局:客廳、餐廳、廚房、書房、臥房×4、衛浴×2
成員:4大人
建材:樺木合板、洞洞板、長虹玻璃、天際線燈、陶板磚、馬賽克磚、木紋磚、SPC 石塑木地板、系統櫃、木作、鐵件、烤漆、造型吊燈、蜂巢簾
1. 因應4大人獨立房間需求,重新梳理格局將3房改成4+1房。
2. 適當擴大走廊的寬度確保通行便利,同時將走廊轉化為收納區。
3. 考量未來無障礙需求,浴室使用無門檻設計。
① 原先的儲藏室規劃為臥房,而其中一間浴室則改為書房,滿足家中四人皆須有獨立臥房,及有工作室的需求。
② 封閉式廚房打掉半牆改以長虹玻璃摺門引入採光,同時阻絕油煙四溢的可能性。
③ 走道增寬兩側編排收納櫃,收妥手持吸塵器、各式家用品等,同時滿足無障礙需求。
這間31坪的住宅原是三房格局,隨著父母年齡漸長,兒女決定搬回來一起生活與照顧,因空間需求發生變化:家中需要更多的臥室,並設置無障礙設計來應對未來可能的需求。設計師將這些挑戰轉化為機會,透過重新梳理格局成功創造既符合功能需求,又能提供舒適生活的空間。
重整格局滿足獨立房間需求及家人互動
設計首先面對原有的三房格局無法滿足兩位子女與父母皆各自擁有獨立睡眠空間的期望,因此設計師重新規劃空間,將原先的儲藏室規劃為臥房,而其中一間浴室改為工作室,進而達到4+1房的配置。除此之外,屋主希望有更多的收納空間,透過在房間內增設架高地板,即能將收納功能巧妙融入其中。除了增設房間外,福研設計還將原本封閉的廚房以長虹玻璃摺門改為半開放式,提升公共區域之間的相互流通,也令家庭成員更方便進行互動。可伸縮的餐桌設計,日常家庭用餐以及節日聚會時都能使用,增加空間的靈活度。
翻轉思考將走道加寬,無障礙、收納皆滿足
隨著房間數量的增加,往往會產生冗長走道、浪費坪效的問題。設計師認為,與其將走廊設計得過於狹窄以最大化房間面積,不如適當擴大走廊的寬度。這樣不僅能確保通行便利,還能將走廊轉化為具備額外收納功能的區域。例如,在走廊兩側設置儲物空間,不僅能收納日常物品,還能擺放掃地機器人等家用設備。
而無障礙設計亦是住宅設計的另一重點,將走道拓寬預留未來輪椅迴轉進出所需,並以天際線燈與圓拱作出造型,將通常被視為最浪費且缺乏光線的走廊,轉化為充滿柔和光線的生活場域。此外,長輩使用的浴室採用無門檻設計,避免勾腳跌倒的危險亦方便輪椅進出。這些細節考慮未來生活方式的變化,讓父母年紀漸長依然能夠方便、舒適地享受生活。
重視設計細節,打造兼具功能性與美學的理想居所
空間的設計感與舒適度常需要利用細節襯托,例如玄關和客廳之間的空間佈置幾個小巧的洞口,內部透過感應LED燈,讓每次回家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增添生活儀式感。在色彩搭配上則利用淺色系來營造明亮、開放感受。牆面和樺木合板的搭配不僅使空間看起來更加寬敞,也為室內增添自然溫暖氛圍。而對於多人住宅空間最重要的收納,亦透過許多巧思來解決儲物空間不足的問題:餐桌下方設置雙面櫃,走廊增加雙面收納,以及架高地板下的儲物等,有效地利用每一寸空間。
透過靈活的空間配置和創新的設計手法,這個4+1房的居所不僅完美滿足家庭每個人的生活需求,還為未來的變化預留足夠的彈性。
▲玄關滑門兼具收納、劃區、迎賓三功能
玄關區域巧妙整合了半高鞋櫃與吊掛衣物區域。輕盈的洞洞板橫移門除了具備收納機能、有效劃分空間外,也為進門迎賓創造儀式感。
▲半開放式廚房迎向採光同時防止油煙四溢
將廚房的半牆拆除,改為輕巧的長虹玻璃摺門,讓充足的自然光流入,還能有效防止油煙逸散。餐區可伸縮的桌子為了減少轉角碰撞的風險,桌面採用了圓角設計。
▲儲藏室變身多功能區活用所有空間
將儲藏室改為多功能休憩區,設置架高上掀式床架與書桌、頂天上櫃,巧妙運用邊角空間增加儲物,最大化坪效,在不擁擠的情況下,打造功能齊全且舒適的私密空間。
▲衛浴無門檻設計使用更安全
長輩使用的衛浴改以無地坪差的乾濕分離,提升沐浴時的安全性。
▲隱藏式門片統整走道立面
走廊採用樺木合板打造,融合通往臥室與工作室的隱藏式門片,將門面與牆面融為一體,實現簡潔的立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