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資產配置, 從容因應美國升息

2014-11-12
文章類型 : 理財資訊

【文 / 東亞證券(台灣)提供】

去年十二月的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前主席柏南克宣佈,自今年一月將每月新增購債規模由原八五0億美元縮減為七五0億美元,正式揭開量化寬鬆政策退場序幕。然而聯準會升息並非世界末日,投資人只要作好資產配置,當能從容應對升息對金融市場所造成的衝擊。


升息已成共識但時間未定

經過五年多調養,如今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已逐漸擺脫金融海嘯重創,復甦似漸入佳境。最新的失業率為五‧ 九%,且持續下滑,平均每月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為廿三萬人,平均通膨年增率為一‧ 三%,且處於上升趨勢。今年第二季GDP 成長率為四‧ 六%,為金融海嘯以來最佳。綜觀目前經濟狀態,似越來越偏向支持升息的決定。


觀察前三次美國升息循環,發現一些相似之處,一九九四年及二00四年的兩次升息循環,皆在經濟衰退期過後的數年。這兩次升息循環開始前半年,失業率皆偏高,但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表現轉強,通膨也已達政策目標,因此綜合考量就業及通膨後,聯準會選擇升息應對。一九九九年的升息循環,則並非在衰退期後。當時就業市場熱絡,通膨雖仍偏低,但聯準會官員已察覺有過熱之跡象,因此選擇升息。


若景氣持續依目前情勢好轉,聯準會的每月新增購債規模勢必在今年第四季正式歸零,於明年開啟升息循環。倒是首度升息的時機,仍有很大的討論空間。部分偏鷹派官員認為應盡快升息,聯準會主席葉倫態度則偏向鴿派,希望等待經濟復甦訊號更加確定後,再來進行升息。


高收益債還能不能買? 新興市場債該不該出?

受聯準會升息預期的影響,未來債市波動再所難免,現在什麼債券能買能抱?能讓人放心的就是好的債券,如果對於未來投資前景不是很有信心,但錢又不想放定存,那就只好買優質債券。長期持有高收益債基金的投資人,應該明顯感覺到這兩個月基金淨值波動加大,改變過去一年慢慢漲的趨勢,現在最需要留意的就是債券利差的變化。


高收益債以及新興市場債等風險性債種的利差,在今年6 月同步創下波段新低後,至今上升幅度都不小;如果債券利差短時間內變動超過100 個基點,趨勢改變的機率就會大增,現在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都已經超越警戒線。針對未來一年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的預估收益率,較為樂觀的評估是以票息收益為主,也就是高收益債理論上會有6%左右的報酬,新興債則8%,但是如果因美國升息的影響,使整體美國利率上升,那麼兩種債券的報酬就會面臨下修。


未來利率走向正常化趨勢,信用債券的利差收歛空間相對有限,一般債券基金只能為債券避險,不能放空債券,未來的風險性債券主要收益來源只有來自債息收入,資本利得已無空間,除此之外,非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高收益債還有可能面臨貨幣貶值造成的虧損,投資人應當要注意風險。觀察美國聯準會前次(2004~2006年)升息循環經驗,新興市場債券及美國市場債券皆出現回檔修正。然而在實際升息開始時,新興市場債券指數表現在三個月、半年及年報酬率表現,皆遠優於美國市場債券或股票指數。



選擇優質籃籌股,美股長多格局不變

近期市場擔憂美國明年升息,使得近期股市震盪回檔,東亞證券投顧部指出,美國近期就業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仍位於健康的軌道,在就業持續改善下,通膨水準維持溫和。整體而言,美國基本面仍相當良好,目前市場預估獲利成長率為6.4%,在市場走勢仍較為波動下,企業體質佳且能穩定配息的公司,將受投資人青睞,優質企業股價將續有表現機會。


觀察2004 年升息前後股市表現,全球股市在升息前3 個月及升息後6 個月都呈漲勢,1994 年與2004 年美國在升息時期,檢視標普500 指數的走勢,可以發現升息初期股市雖然較為震盪,但其後多為反映總體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成長,且全球資金由債轉股,因此中長期來看還是有利於股市。整體而言,美國經濟穩健改善,歐洲央行推出政策護航,加上全球資金依舊充沛,可望支撐股市長多格局不變。




升息前的修正並非世界末日

上一波升息期間(2004 ~ 2006 年),新興市場債券及美國債券皆出現回檔修正。然而在實際升息開始時,新興市場債券指數表現在三個月、半年及年報酬率表現,皆遠優於美國市場債券或股票指數。投資人要了解升息前的修正並非世界末日,對市場而言反而通常是大利多,主要是因為升息循環開始通常意味經濟處於擴張階段,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的強勁GDP 表現,將帶動全球景氣持續擴張。


投資人進行債券資產配置時,除考量收益率及獲利機會外,更不能忽略的是避免集中單一種類或區域的投資產品,應透過分散的觀點達到資產安全配置的目標,如建議資產配置可分佈在拉美、歐洲、亞洲及非洲中東市場,可避免易受到個別區域或國家風險影響。這幾年熱賣的高收益債,雖有高殖利率的保護,但價格或是資本利得同樣將受升息影響而難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