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息趨勢下, 該如何投資佈局?

2014-12-12
文章類型 : 理財資訊

【文 / 東亞證券(台灣)提供】

美國近期正式結束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明年市場進入升息循環意味美國經濟處於回升階段,將帶動全球景氣持續擴張;歐洲與日本雖然反向展開寬鬆政策,市場資金充沛仍有利於風險性資產延續多頭行情,短期股市回檔將是投資人佈局不錯的時機點。由於市場利率提前反應升息,在利率上揚的環境下,可透過財政體質佳且利率較高的新興市場債券與美國高收益債,作為核心的資產配置。


升息意味經濟持續擴張,多頭行情尚未結束

升息前股市雖會震盪,例如今年10 月份經歷的情況一樣,但這不代表股市行情的結束,在升息之後股市通常還有一段行情。參考過去幾次升息期間歷史經驗,預期2015 年聯準會調升利率的環境下,標普500 指數能夠持續走強:在聯準會第一次開始調升利率之後,標普500 指數在其後平均25 個月升至高點,且升幅平均達33%。

美國基本面仍相當良好,截至10 月31 日S&P 500 指數成分股超過七成已公布第3 季財報,76% 優於市場預期,且企業獲利預估趨勢明顯上調。從國際資金連續四周大舉前進美股基金來看, 11 月初最新報告指出國際資金一周淨流入美股基金155 億美元,流入美股資金之強勁為58 週以來最多,顯示美國政策領先歐洲、日本,將支撐美元比歐元及日圓都來得強勁,國際資金傾向美元資產,預料此一趨勢將延續至明年美國正式調升利率為止。

透過投資美股,迅速掌握全球脈動

投資人可以透過券商複委託平台買賣美國股票。任何國籍的企業與類別的公司都可以申請在美國股票交易所上市,過去投資人熟悉的品牌是像星巴克、可口可樂等傳統產業;近幾年iPhone 手機熱賣,蘋果電腦股價創新高,科技產業再度受到追捧;今年最受關注的就是中國網購龍頭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議題了。藉著「雙11」購物節,總市值一度突破3 千億美元,全球市值排名第7 位。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為蘋果公司總市值達6,382 億美元。


對於初次接觸美國股市者,透過股票指數型基金(ETF)為最適合,美國交易市場掛牌的ETF 規模龐大,不只侷限於追蹤大盤指數、債券商品、產業類別與各投資地區表現,還有反向型 槓桿型等。現階段熱門的ETF,包括像追蹤標普500 指數的ETF 與科技、生技醫療產業相關的ETF 都可留意。


積極型的投資大戶選擇更多,可依照個人需求與資金規劃,包裝成適合的商品組合。近期熱賣的商品是股權連結的結構型商品(Equity Linked Note),股價盤整時於到期拿約定的配息,發動漲勢時提前出場,是一種可搭配現股逢低買進策略型的商品。詢問價格最多的連結標的,除了有iPhone6 賣翻的蘋果、炒熱中國「光棍節」阿里巴巴外,還有指數已經過長期整理、基期低潛在上升機會大的中國股市ETF。東亞證券金融商品部表示,由於這種不保本型的股權連結結構型商品,投資人對其條件與標的資訊都需要事先約定,流動性無法與投資股票現貨相比,且有一定金額以上的投資門檻,目前僅限定專業投資人承作。


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高收益債券與新興債仍可繼續持有

低利率的環境下,投資人對於較高收益的商品還是有資產配置的需求,債券佈局建議避開將受聯準會升息預期影響的投資級債券,側重受惠全球經濟成長復甦的高收益債券與短天期的新興市場債券。觀察聯準會前兩次升息循環期,新興市場債券指數與環球高收益債券都反應經濟基本面的好轉而有不錯的表現。投資人該如何挑選? 東亞證券金融商品部表示,高收益債券首重企業體質,新興市場債券( 含主權債與企業債) 建議以美元計價,且要考量避免集中單一種類或區域以分散風險,也可選擇複合型債券基金,兩種高收益債同時參與。


根據美銀美林報告統計,美國高收益債、歐洲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高收益債違約率皆低於3%,距2016~2018年償債高峰期仍遠,顯示高收益債發行企業財務體質良好,預估未來12~18 個月違約率仍會維持在2~3%。故高收益債券仍可繼續持有,惟報酬從過去三年來自於資本利得,將會轉變成主要來自利息收益,資本增值的空間較小。預期未來一年報酬率美國高收益債在6% 左右、新興市場債券則是8%。


外幣配置以美元為主、人民幣為輔

美元升值預期漸趨強烈下,歐元、日圓及新興市場貨幣近期則是兵敗如山倒,過去投資人手上經常會持有的澳幣、紐幣甚至南非幣表現都相當疲弱。其中人民幣匯價近期頻創新高,人民幣計價的固定收益商品成為近期最具投資優勢的標的。市場對中國政府採取刺激經濟政策的預期,無論股、債、匯市,中國在近期的市場擾動中均大幅突顯其強韌的特性,因此除了美元資產外,人民幣商品尤其適合納為資產配置核心。


人民幣6 月以來的升值趨勢持續,可透過同時參與匯率升值及債息收益的點心債券基金,或是直接投資於香港掛牌的RQFII ETF 商品,追蹤大陸國債指數的ETF,年收益約3~4% 左右。較高資產的專業投資人,可以透過銀行或證券商設計各種比價模式的結構型商品,報酬率穩定有5~8%,在有限的風險下有機會獲取穩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