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綠意帶進住宅裡,感受空間、自然與生活

2020-08-01
文章類型 : 品味空間

找一塊地、蓋一棟房子,是不少人的夢想,對屋主Miles而言亦是,他嘗試讓建築順應環境而生,發展出合適的建築形式與線條外,更將綠意帶進住宅裡,生活中既能感受土地生生不息的脈動,也貼近對家的想望。


原來,能夠被自然圍繞,一直是Miles對生活、對家的一種渴望,因此,當四年前有機會回到父親自小生長的土地上蓋屋時,除了打造一棟凝聚一家人的住宅,以延續對於土地的情感外,也希望能將喜愛的植栽綠意、水池造景放入環境之中,讓生活與自然更為貼近。

逐一克服環境問題,構築家的理想藍圖
然而,要在熟悉的土地上蓋房子,Miles與負責操刀的亞特家設計創始人雷嘉峰(Philip)兩人用了不少時間去做構思。

首先,為了讓房子能夠被綠意所圍繞,造屋必須有所退才行,Miles解釋,「植物與人一樣,必須有足夠的成長環境,才會長得好、長得茂盛,因此才會在建造房子時,選擇在可使用的範圍下內縮而行。」解決了被自然所圍繞的問題後,他還得克服四周環境的難題。原來,基地附近一帶多以種植葡萄樹為主,為了能讓葡萄樹根吸取到水分,地下水層通常都很高,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建造房子,對抗潮濕便是一大重點。與Philip討論後,將整個基底以筏式基礎為主,地基墊高一層構成第一道阻絕濕氣的防線,再者也將中間空心部分灌滿了水泥,成為第二道防堵濕氣滲透到建築的防守線。


走訪過程中,發現到他的家不只被綠意圍繞,四周還有水流造景與池塘所環繞,Miles靦腆地說,最初僅是想阻絕濕氣的而構思出建築的思維,卻意外造就出把水池納入環境之中,讓整體的自然生態更為豐富。對此,Miles同樣也下了不少功夫,不僅把原本生長在原土地上的桂花給保留下來,另也陸續種植了八重櫻、黃連木、水松、烏桕……等植物;水池部分較特別的是,其中一區特別以紅土夯實築底的方式建造而成,Miles說,「因紅土本身的土質具有黏性、抓力,與石塊結合後,能慢慢形成一層保水的不透水層。也因為紅土相當的天然,植物、動物們都相當喜愛,青苔在池中自然地衍生,自山上取回的小魚也在這繁衍了好幾代了……」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最初想要給予植物足夠的生長空間,以及受限四周環境等,進而調整建築施作範圍與方式,這些看似犧牲的做法,但其實反而讓我與家人獲得了更多。茂密的植物不僅能替建築物遮擋強烈陽光,有效地替房子降溫,除了自家的水池魚兒生態,另也常有麻雀、斑鳩、八哥、老鷹等動物來作客,感受環境生生不息的脈動,也真的與自然很靠近。」Miles訴說著。

依地形發展建築形式,推敲出理想的格局配置
在建築形式的表現上,從原本基地平面檢視就屬於一個倒L型的形狀,後續也依原地形做發展,設計出兩層樓的建築體。Miles談到,在建築造型上一開始也曾想過走極簡、純白的路線,但過於醒目最終作罷,最後以趨近於土地的紅磚、鐵件等材質來表述,呈現出房子那樸實簡單地個性與味道。

各樓層的表現上,1樓以L的內凹處為核心,規劃作為公領域,而後再從凹處往兩側輻射出其他私領域部分,如此一來,不僅清楚切分出公私地帶、讓格局配置更具效益外,也牽引空間內的層層深度。



公領域以開放式設計為主,透過傢具的安排定調出每個小環境的機能,包含客廳、餐廳、廚房與中島等,當然,設計者也細心地在每一隅做了不同形式開窗設計,好對應室外的植栽進而建構出不同景致。家庭關係相當緊密的Miles一家人,最常一起待在廚房與中島區,一邊做著料理、一邊享受美食,因此在構思廚房時,相關的動線安排、櫃體設計、廚房設備等,也依據使用習慣、喜好來做安排,讓料理能更為順手和愉悅。



私領域部分,一邊主要是Miles的父母與小妹的居住空間,另一邊則是他與太太、小孩,及大妹的起居空間,每間臥房的設計上,設有一定的尺度及充足的機能外,另也依據各自的喜好定調出臥房的風格。值得一提的是,非常有心的Miles特別在每一間房設立了主窗景,對應其外更種植了專屬的植物,像是從父母房窗景看去可欣賞到八重櫻與桂花,從大妹臥房窗景看去可見著竹,至於在小妹臥房窗景看去則會看到雞蛋花,「從他們的性格、喜好作為出發,進而找到適合的植物,除了看出去的視野很舒適,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讓家的環境與他們更貼近。」

設計規劃、建材選用更加留心,以守護家人的健康
至於2樓的規劃上,可分室內外兩區,室內一部分是結合吧檯的休憩起居空間,另一部分是具複合功能的和室,這主要作為Miles與家人接待好友的場域,可在這盡情地遊戲、暢聊,累了也能在和室做簡單休憩;室外則是戶外露台區,喜愛植栽的Miles也嘗試在這種植了一些菜,目前已成功種植出辣椒,接下來還將繼續研究種植其他蔬菜。



除了設計,在建材、設備選用上Miles也很留心。他說,正因為附近一帶種植葡萄樹噴灑農藥的關係,擔心吸入的空氣會危害到家人的健康,在窗景設計上多屬於密閉式,僅少部分窗戶有依據環境座向、風向找出對流的位置做開窗式處理,作為偶爾避開噴灑農藥期,可開啟做換氣對流之用,其餘長時間則多仰賴空調與換氣設備,來維持室內的空氣品質。另外,考量台灣偏屬潮濕地帶,在建材的選用上也多以磚材為主,他說,石材本身有毛細孔,與水相遇後容易產生質變,為了後續維護方便,便多以磚材為主,表面帶石紋、木紋肌理呼應自然,後續在清潔、保養上也相對方便。

耗時多年,Miles終於落實蓋屋的夢想,每個週間,一家人會空出幾天回到這兒居住,彼此生活、相互、交流,而他也會趁機撥空除除草、整理植物、打理水池等。「最初造屋是想延續對於土地的那份情感,但真正在這入住之後,也才體悟到這些才是自己對生活真正的渴求。」Miles說著。

地點              台灣中部
性質              住宅
項目面積        室內面積約180坪
設計公司        亞特家設計創始人雷嘉峰(Phi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