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交錯與匯聚,創造新型態生活感

2020-09-01
文章類型 : 品味空間

地點:台中
坪數:32坪
性質:住宅
建材:木皮、礦物塗料、鐵件、玻璃、和紙榻榻米、紗簾
設計公司:覺知造所

長時間身處室內,人們對於時光流逝或外部變化,容易顯得不那麼敏銳,甚至久而久之忽略自然環境給予的美好體驗,讓家成了徒有阻隔外界的華麗殼子;然而這戶位於台灣台中的單層住宅,覺知造所設計師胡廷璋捨棄傳統過於注重粉飾的設計概念,轉而從使用者心理層面切入,透過掌握彼此需求與在意之處,賦予住宅更深層的意涵與價值,創造獨有的心靈生活場域。


此案為一對退休夫妻所居,32坪的尺度,恰好能滿足兩人擁有各自獨立的使用空間,胡廷璋捨棄複雜的格局規劃,轉而將原有一房拆除,改以更寬廣、開闊的公共區域取代之,而另外像臥室或和室等更隱密的空間,再多採用滑軌型式的隔間、門扇規劃,彈性維持整體空間通透感,讓身處屋簷下的夫妻倆,即便不處在同一區域,也能感受對方的存在。胡廷璋詳述,他之所以如此重視具穿透感視覺與動線的原因,在於人雖然喜歡團體生活的心安感,但畢竟皆為獨立個體,仍希望擁有專屬享受嗜好的個人領域,因此室內的布局、配置、動線……等各種細微變化,在在牽引著居住者的使用行為,進而影響其心理感受,例如本案男主人偏好視聽饗宴,而女主人喜愛靜態活動,因此他特別於客廳中央配置島型沙發,其雙向面牆的形式,讓夫妻倆人可依背而坐,同時享受各自樂趣卻不相互干擾,巧妙滿足彼此嗜好,又能緊扣雙方的互動。

讓光影與材質交織變化,讓空間彷彿呼吸般韻律
在生活感的營造上,胡廷璋深感自然光對人體的重要性,因此從客廳、臥房再到和室,他盡可能創造最大的開窗空間,加上整體格局開闊穿透,沒有多餘硬體隔間,因此當光線可隨處照射進室內時,它能讓人直覺般感受外在環境變化,無論是破曉、清晨、正午,甚至是黃昏晚霞,使用者能感知到自然賦予的美好體驗,打破空間的物理限制,牽動與環境的連結,而這是人為設計提供不了的。另外,全室以輕柔的亞麻米灰色調作為空間主色,且讓空間中所有材質依循在自然調性下,包含木作、礦物塗料、紗簾與玻璃,其中礦物塗料大量用於天、地、壁,透過此種材質完工後的手工刷痕,柔化空間氛圍、賦予溫潤體感。

採訪接近尾聲,胡廷璋分享影響他至深的設計觀點,「居住空間分為三層次;第一層是滿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例如水電、空調、照明;第二層是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例如對風格或質感的品味要求;第三層則是精神層面,包含人與人、人與環境的互動與尊重,是更內在深層的嚮往,正如本案透過空間設計,創造既獨立又群聚的生活交流場域,談的就是居家空間的本質精神。」

Creative01 藉由充裕動線  無形劃設區域屬性

偌大的公共空間,胡廷璋捨棄傳統隔間牆,而是藉由尺度寬敞的動線,無形中劃分客廳與餐廳區域,包含於廚房這側配置一座長桌,作為各種聚會之用;再者於客廳中央配置島型沙發,其雙向面牆的形式,讓人可依背而坐,同時享受各自樂趣又不相互干擾。

Creative02 回歸樸質元素的純粹體驗

捨棄以傳統油漆均質粉飾壁面,胡廷璋改以礦物塗料大量塗抹於天、地、壁,其手工刷痕形成的有機紋理,加上光影的照射效果,讓空間多了親切感與律動;連帶周邊傢具也是以天然材質為主,例如木作系統櫃與榻榻米,使整體空間環繞在輕柔的亞麻色調裡,身處其中也不覺壓迫。


Creative03 讓自然光源隨興引入室內


從客廳、臥室,再到榻榻米和室,胡廷璋以創造最大引光空間為原則,採用輕隔間與大面積的落地窗規劃,讓光線隨時投射於室內,即便不出門,屋主也能體驗到外在環境變化,透過觀察各個時刻的自然現象,讓日常生活多了分自然享受;另外他不把燈殼裸露出來,而是巧妙收在天花板內,讓隱藏光源自然漫散於整體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