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怪獸前進農產品 國內外現股ETF期貨機會來了

2021-09-01
出處 : 文/盧昱衡
文章類型 : 理財資訊

跨市交易是近年來投資市場中很靈活的一種操作方式,而從近期市場現象來觀察,在通膨依然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未來農產品跨市交易將是市場投資顯學,如:股期、海外期貨、ETF等。

美勞動部8月6日公布7月非農就業數據來到94.3萬人,創一年新高,且失業率降至5.4%,為去年疫情以來新低,比市場預期來得更好,顯示美國正在穩定復甦的路上前進。良好的就業數據同時也帶來了聯準會即將縮減購債規模的擔憂,由於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方向依據是通膨與就業,兩項經濟指標做為觀察重點。

就業數據佳力抗通膨
美國6月PCE物價指數年增率為4%,扣除掉食品及能源等波動較大的商品後,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為3.5%,大幅越過了聯準會的目標2%。市場推測,當就業也顯著改善後,就是聯準會量化寬鬆的購債措施逐步退場的時機,聯準會主席鮑爾也許會在8月底的全球央行年會(Jackson Hole)或於9月的例行會議中釋出縮減購債的時程規畫。

細數今年的各商品的通膨狀況,台股投資人印象最深的應該就屬運價上漲了!自去年疫情開始的塞港效應發酵,隨著運價水漲船高的航運股,締造了台股的航海王傳奇。有許多投資人在航運股的這一波行情中賺到一筆機運財。

除了航海王,鋼鐵人也是今年股民的希望之星。因應經濟復甦以及電子化、智慧化的基礎建設,以及5G、電動車等未來產業大舉擴廠,而採礦業又受到疫情壓抑供給增加有限,基本金屬銅、鋁、鎳、錫等價格皆因需求提升而上漲,其中鋼價的上漲最受到台股投資人注意,大牛皮股中鋼(2002)、中鋼期也可以飛上天而被戲稱為鋼鐵人。以航海王、鋼鐵人為首帶動的傳產熱門股鋒芒甚至蓋過了台股一向主流的電子股。

通膨延伸至糧食區塊
除了大家熟悉的航海與鋼鐵等族群外,通膨概念在今年擴散糧食這一重要的民生區塊。從年初至今各地的極端氣候造成的天災頻頻出現,從美國的乾旱襲擊穀物種植區到中國河南的水災肆虐影響工業供應鏈,除了造成直接的損失外,更助長了糧食通膨的因子。

因受反聖嬰現象及全球變暖所導致的海洋普遍升溫影響,今年上半年幾乎整個北半球的陸地空氣溫度都高於過去10年間的平均水準,高溫及炎熱氣象連帶影響農作區的降雨,2021年美農作區域的乾旱面積要比去年高出至少20個百分點,直接導致了收成良率的下降,黃豆良率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圖2),當作物的收成量率下降,農產品的品質穩定性就會跟著減少,而產業供應鏈要買到品質穩定的農產品就必須加價購買,從而推升了農產品價格。


而在需求面,最大黃豆進口國─中國的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7月,黃豆進口量為867.4萬噸,創下3個月來的新低,較前月以及去年同期分別減少19%與14%;今年1~7月,黃豆進口量年增4.5%至5763萬噸。黃豆進口量減少主因為壓榨廠的壓榨利潤下滑的影響,因豬肉毛利回落以及小麥飼料的替代減少了豆粕的需求。今年6月,中國大陸山東省日照市的黃豆壓榨利潤更是一度創下歷史新低,目前壓榨廠每加工1噸黃豆也仍虧損約200元人民幣。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的案例同樣發生在另一糧食生產地─南美洲,乾旱衝擊了南美洲的作物種植情況,除了產量及品質深受衝擊外,也推遲了新一輪的播種及收割期。南北美的作物災情直接導致了全球黃豆庫存需求比的下降,估計下半年黃豆供不應求的情形仍會存在。


從跨市場、跨商品的交易來思考全球布局是今年的投資顯學,台灣投資人在上半年從航運股賺到了通膨的第一桶金,考慮下半年通膨持續且聯準會將進入縮減購債時程,台股大盤容易陷入盤整,此時除了找尋個股點放的表現機會,也可透過股期、海外期貨、商品ETF參與全球總經的投資機會,甚至回頭低接尚未反映的相關個股,「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找尋跨市交易的機會。

【完整內容請見http://www.ustv.com.tw/UstvMedia/mag/flag】
非凡商業周刊2021/8/13 No.1262期   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