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健康就慢老,常見胃痛10原因

2024-02-29
文章類型 : 遊戲家事

胃痛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胃痛起來雖要不了人命,但要小心,如果小病痛拖成了大病,可是會要命的!胃痛可能是胃部哪些疾病出問題?哪些人好發?症狀為何?另外,常見的止胃痛方法真的有效嗎?

胃痛是文明病,尤其壓力大、作息又不正常的上班族群,最常受到胃病的困擾。曾有新聞指出,台灣人胃痛的人非常多,根據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統計數據指出,台灣每3人就有1人有腸胃不適症狀,一年約吃掉22億顆胃藥,疊起來約有6千多座台北101那麼高。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李翔豐說,胃痛原因非常多,不管是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脹氣等,表現位置都在胃,而且這些胃病置之不理,都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狀。因此建議,應該把胃痛的位置、痛感、時間等資訊都記錄下來,以便就醫時,供醫師判斷。

胃痛症狀辨別胃病
1. 單純胃痛
這類的胃痛通常是因為突然的暴飲暴食,吃下太油、太辣,或是產氣過多的食物引起,尤其是短時間攝取大量的辣椒、大蒜、酒精等高刺激性的食物,會促使胃酸大量分泌,而造成胃痛,通常在數小時內會自動緩解,不用治療。

好發族群:經常暴飲暴食的人,吃太油、吃太辣等過度刺激的食物。

2. 胃食道逆流
又叫做「胃酸逆流」。李翔豐解釋,胃食道逆流會伴隨食道的灼熱感,所以才又稱作「火燒心」,疼痛位置通常位在腹部中間,並伴隨胸口灼熱、打嗝、口中有酸味、慢性咳嗽等。發作時間點可分成「飯後型」和「夜晚型」,因為飯後胃酸分泌旺盛,打嗝容易讓胃酸嘔上來,後者則是晚上睡覺平躺的姿勢,易讓胃酸逆流進食道。

好發族群:通常與不良生活習慣,如暴飲暴食、吃完立刻躺下、愛吃消夜,或肥胖有關。

3. 胃潰瘍
胃潰瘍主要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抽菸、長期服用止痛藥所引起,除了胃痛外,有些人還會伴隨體重減輕、咳血、黑便、後背疼痛、火燒心等症狀。胃潰瘍的不舒服是持續性的悶痛,且吃飽後出現疼痛會加重,約持續一到兩個小時。

好發族群:壓力大、長期吸菸、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4. 十二指腸潰瘍
與胃潰瘍一樣,十二指腸潰瘍主要也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抽菸、長期服用止痛藥,症狀除了胃痛,也可能會一路痛到背部,也會產生黑便、打嗝、煩躁等,且飢餓的時候,症狀會更明顯;也因此,夜晚空腹時,患者更容易不舒服,常會在睡夢中痛醒,吃點東西會緩解。

5. 胃脹氣
這是因為氣體聚集在胃部引起的不適,通常與狼吞虎嚥、邊吃飯邊說話、吃太多產氣食物(如洋蔥、地瓜、青椒等)、喝碳酸飲料或抽菸引起,另外,還有懷孕婦女,也容易會有腸胃脹氣的問題;通常透過運動、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可緩解;當然懷孕婦女過了容易孕吐的前期,可以改善許多。

好發族群:孕婦、飲食習慣差的人。


6.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通常與暴飲暴食、酒精、辛辣食物、壓力大、食物過敏、食物中毒、藥物或病毒、細菌感染有關。李翔豐說,多數人會明確知道某一事件之後引起的,大都是吃了某些食物,導致胃黏膜發炎,症狀有疼痛感、噁心感,大多靜養23日就能痊癒;倘若嚴重到咳血、血便等問題,務必儘快就醫。好發族群:吃了某種刺激食物、對某種食物食物過敏、食物中毒、壓力大等人。

7. 慢性胃炎
這是最常見的胃病,慢性胃炎主要致病因子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除了胃悶痛之外,因為胃黏膜功能變弱,容易反覆胃痛,症狀有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當飢餓時,胃酸分泌碰到受損的黏膜時,會更加不舒服。嚴重可能併發胃潰瘍、胃出血,且有癌變的可能。好發族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壓力大、自律神經紊亂、喝酒、抽菸、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等族群。

8. 胃癌
這是胃痛最危險的一種病症。症狀除了反覆胃痛之外,還有腹部脹痛、噁心感、嘔吐、食慾低落、貧血、消化不良、腹瀉、打嗝、吞嚥困難、體重降低等,與慢性胃炎症狀相似。其疼痛感會根據腫瘤位置不同,表現會有差異,空腹跟吃飽飯後,都可能會不舒服。

好發族群:年紀(常發生於5060歲男性)、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家族病史、飲食習慣(常吃醃製物、燒烤物)、抽菸、萎縮性胃炎等人。


9. 胃痙攣
俗稱「胃抽筋」、「胃絞痛」,它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疼痛的特色是一陣一陣的絞痛,有些人甚至會痛到冒冷汗、臉色發白,休息跟調整姿勢後,有助於緩解疼痛,大約12小時候症狀便會慢慢消失。

好發族群:消化不良、壓力大、藥物、菸酒等導致,或吃了太油膩、酸辣、生冷的食物等,都可能造成胃絞痛。

10.胃輕癱
簡單來講,就是胃的功能癱瘓了,沒有辦法排空食物。除了胃痛外,典型症狀是嘔吐,此外還會出現腹脹和便秘。

→好發族群:糖尿病患、做過胃部手術、澱粉樣變性病和硬皮症等。

5種緩解胃痛方法
1.吃好消化的食物
如果是暴飲暴食、吃了刺激性食物導致的胃痛,飲食上可以採取好消化的食物為主,譬如香蕉、米飯、白粥等,且吃一點點就好,讓胃好好休息;第二天或第三天可以吃些蔬菜湯等流質食物;胃部狀況好一點後,再吃豆腐、魚肉、雞蛋、牛奶、豆漿等容易消化的蛋白質,讓胃慢慢恢復健康。

2.細嚼慢嚥
臨床發現,腸胃容易不舒服的人,通常是急性子,進食也是又快又急;要知道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磨碎,並與口水充分混和後進到胃裡,對胃可是一大負擔;因此,有胃部不適的民眾,吃飯要細嚼慢嚥、定時定量、每餐吃78分飽,以免對胃造成負擔。

3.去除幽門螺旋桿菌
如果經過檢查,發現體內有過量的幽門螺旋桿菌,可請醫師投藥治療。李翔豐說,殺死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達到預防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潰瘍的效果,還能降低因為胃炎演變成胃癌的風險,但目前仍需要自費,健保並無給付。

4.避免刺激食物
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會造成胃部負擔,避免吃太油、吃太甜、宵夜、喝酒、抽菸等不良習慣,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引起胃痛。


5.吃胃藥
如果真的很不舒服,可以先服用胃藥。胃藥大致可分為促腸胃蠕動劑、腸胃解痙劑和制酸劑等。李翔豐說,如有胃脹氣或輕癱情形時,可以使用促腸胃蠕動劑增加胃排空;而胃痙攣時,則可以使用腸胃解痙劑。制酸劑目前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為中和劑,這類藥物是利用鹼性物質中和胃酸,但胃藥消耗完就無效了,效果短暫;另一種為止酸劑,透過阻擋胃酸生成的某一過程,達到防止胃酸生成的效果。

不過,服用胃藥仍有一些副作用產生,如便秘、造成肝腎負擔、腹瀉、痛風等狀況。因此,若你有胃痛的問題,建議應先由專業醫師評估,針對患者的病因與症狀開立胃藥,才能將副作用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