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點滴在心頭
2025-07-31
在培訓的工作超過三十多年,回首這三十年也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變化,三十年前有一個「中國生產力中心」,當時推動的是一些工業自動化,也培養了許多企業經營輔導顧問,取得顧問資格後,可以輔導中小型企業,那時台灣的經濟蓬勃發展,對於如何提升全方位品質有莫大需求,另外類似的訓練機構還包括「中小企業協會」等,還有幾家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如哈佛、專家…等。在沒有網路的年代,報紙是最直接的行銷通路,兩大商業報紙:工商時報與經濟日報,每週都有二天的分類廣告給這個行業,這筆預算開銷是必要的招生成本,只要有電話來詢問都會有成交的機會。不久「成功雜誌」的誕生給這個行業注入了新動力,一是舉辦八大講師在世貿會議中心的聯合講座,當時售票滿座還另外加開場次,這種模式也成功複製到馬來西亞和大陸;另一個創舉是引進了一些海外的培訓界大咖到台灣,這些大師有的也是暢銷書作者,像是喬吉拉德(世界汽車銷售冠軍),傑克坎菲爾(「心靈雞湯」作者),羅傑・道生(美國知名談判專家),丹尼斯・魏特利(「樂在工作」作者),那時市場也是一票難求,是培訓業界最好的年華。那時的我自行創業,都是以企業內訓為主,主要的課程以「習慣領域」學說為主,這是由游伯龍教授所創的理念,游教授也是我在這個行業的啟蒙者與貴人。習慣領域可以與創新結合,對於組織再造很有幫助;與溝通結合,可以了解人性、對症下藥;可以與自我成長結合,幫助人突破自我限制,享受無限潛能。那時自己也慢慢累積了口碑與知名度,以致於有機會在方智出版社出書,在工商時報寫專欄,以及幫中信房屋寫稿。後來與林偉賢學長合作,一起成立「實踐家」,到今年己經有27個年頭了,我的課也從企業內訓轉變成公開班為主,Money & Yoy課程已經開了近750期,在大陸、台灣、馬來西亞都有開課,今年這個課程我也將慢慢地傳承下去,讓更多優秀的老師擁有這個可以奮鬥一生的舞台。走過這三十多年,我有幾項領大家參考:一、有些能力,在你己無退路時才會展現,所以人生每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都是能力爆發的出口。二、珍惜與每一個朋友、同事、長官、客戶的緣分,曾經有過的美好,都是你未來好運的推手。三、路上一定會有難關,做好準備,然後就交給老天,不過請記得:老天爺一定不會給你一個你承擔不了的工作。四、工作好不好,自己適不適合,和天賦有關,請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你自己的感覺更重要。五、工作上的成長及認知上的突破,往往在既有環境中很難做到,你可以讓自己去增加別的經歷,然後會找到更強大的力量,如我去演了舞台劇,如我在台灣環島徒步。這幾點都是肺腑之言,但這只是我的經歷所得,不一定適用每一個人,但若有一點對你此刻有幫助,給了你信心與勇氣,那就足矣。人生沒有多少個三十年,但請你熱愛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不論好與不好,你最終會明白,它比金錢更加的珍貴!
複合空間融入同色異材質演繹,體現都會機能美學宅
2024-07-31
都市居大不易,居家空間也越顯濃縮,盈滿生活機能的小宅,躍升設計焦點之一。禾邸設計Hoddi Design在18坪小宅裡,利用精工質感的中島餐桌作為空間設計核心,也是凝聚情感的中心點,同時形塑出開放公領域;掌握淺色基底的延伸,活用多元材質堆疊與延伸,創造兼具實用功能與層次的美學力道。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北坪數:約18坪格局:客廳、餐廚空間、主臥、次臥、多功能室、衛浴建材:特殊塗料、無縫地坪、木紋、鐵件▲1. 餐廳是家的核心場域,融合無縫地坪、特殊漆、薄磚與木紋,伴隨敞開門扇與高低差座位,形塑開放、舒心場域。2. 淺米色系作為空間基底,融入特殊漆的自然質感,運用同色且迥異的材質來烘托美學層次與機能;例如電視牆使用米色石材,銜接同色但不同紋理的印加圖騰立面來展現新穎設計。18坪新成屋規劃成現代風空間,替屋主夫妻創造休閒感的日常居所,也成了呼朋引伴的絕佳聚會場域。公領域規劃開放空間,從木皮主牆、餐桌到桌腳皆融入弧形曲度,場域串聯與動線延伸一氣呵成!微調隔間牆,復古漸層的木質調沙發背牆延展至後方形塑多功能區,透過隱藏門設計巧思,與整體背牆設計融為一體;側邊結合架高踏階,可輕鬆行動至多功能房,而當親友到訪時,多功能房轉化為客房住宿使用。餐廳是公領域的核心基地,藉由輕盈、弧形的中島餐桌機能,搭起生活片刻的橋梁,記錄屋主用餐、閱讀、辦公等多元日常回憶;融入複合式空間思維,利用墊高兩個高度的踏階,轉化成人體可舒適乘坐的座椅機能,創造親友情感交流的絕佳場域;餐廳踏階巧妙與多功能房地坪齊高的巧思,更將餐廳場域自然帶入多功能室,當拉門全然敞開時,形成寬敞、透亮的居所氛圍。打造具厚度、弧形白色椅背設計,成為餐廳與廚房場域劃分、鐵件立柱延展桌燈,賦予空間一抹生動的表情;橫向搭建輕盈層板,以L型延伸至後方壁面,輕薄立面增添簡潔俐落的美學氣息,而透過垂直高度擴充收納,大幅提升空間坪效。背牆層板規劃一處內凹的斷點區塊,巧妙的設計搭接,成為多功能室拉門的靠點。以同色不同材質手法,賦予空間機能與生命力延伸屋主喜愛木質調空間氛圍,色彩計畫上,選用七成米色系,融入特殊漆去延伸整體氛圍,利用兩成木皮及一成黑色收邊,成為此案的設計主軸。材質運用上,延伸米色調背景的包容性,及透過同色不同材質的銜接手法,賦予空間機能與生命力;例如米色大理石創造電視牆及臥室入口,上方鋪陳印加圖騰大理石,且透過局部特殊漆延展空間,體現材料破壞再重組的無限可能性,烘托其使用上的高度彈性與迷人的美學變化特性。利用牆體側邊凹陷結構打造機櫃,滿足公領域的收納,嵌入一道長形漂浮感灰鏡作為櫃體門片,增添簡潔俐落的視覺感;而此區來到主臥空間,則延展整排衣櫃機能,作為兩空間的雙向機能使用。餐桌打破常規做法,結合墊高區及活動椅子,讓桌子長度可達3米長,創造桌邊的每一處都有你能停留的位子;6公釐厚度薄片磁磚,佐入石材紋理且透過米色調,兼具耐刮、輕盈質量,並呼應整體風格美學;桌腳設計上,考量整體視覺和諧與延伸性,先於桌角內部安排插銷,並埋放在無縫地板裡,再由下往上完成用弧形線條的鐵件立柱,最後再漆上灰色調特殊漆,創造地坪尺度的延展,讓整體場域更為寬敞、放大。材質安排上還有透過線條、局部面積或深淺色對比的靈感,堆疊視覺層次;例如將低矮天花與地坪使用同類木紋鋪陳,廚房電器櫃則融入另一種木質調,展現畫面層次且烘托廚房機能特性。▲1.輕盈層板擴充收納,體現簡潔俐落運用垂直高度建構層板,從餐廳座椅到後方壁面,延伸L型收納展示機能;鐵件層板利用烤漆手法,具備通透、輕薄的結構體,增加場域通透性及人際間情感互動,並有效延展空間尺度;背牆層板區打造內凹的直立斷點,作為拉門閉合處。餐桌結合移動式壁燈,呈現閱讀功能導向的氛圍;天花板與展示牆則以間接照明,切換柔和場域氣息。▲2.電視牆異材質技法,體現機能美學詮釋異材料的多元性,及材質可顛覆舊印象、再重組的無限可能性。藉由米色大理石鋪陳客廳電視牆,並延展至側邊主臥入口,上方堆疊印加圖騰大理石,揉合局部特殊漆延展出完整的空間調性。利用電視牆左側牆體內凹結構,打造漂浮機櫃設計,滿足公領域的日常收納;嵌入一道灰鏡作為櫃體門片,創造簡潔俐落的時尚感。▲3.同色異材質,鋪陳自然居所質感公領域色彩配比上,選用七成米色系,搭配兩成木皮與一成黑色調的材質收邊。具體設計實踐上,讓米色調延展背景,搭配灰階無縫地板,帶有弧形、特殊木紋安排的沙發背牆,強調出量體式空間重心;自然紋理特殊漆擴散溫潤質感,伴隨自然採光與室內照明的布局,交織具溫度的樸實生活感。▲4.色系延展場域機能,梳理流暢動線壁面運用復古元素的木材堆疊手法,將客廳的沙發區延伸至多功能室,傾注活潑的視覺跳色。整體空間藉由弧形設計靈感串聯動線、銜接場域;餐廳以明亮淺色安排,呼應情感凝聚的場域,與兩側木質調構成的空間氛圍,形成強烈對比;透過木紋鋪陳天地壁的巧思,隱喻廊道兼具廚房的複合式規劃。
超慢跑正夯,但不是人人都適合
2024-07-31
超慢跑的速度比一般的慢跑還要慢,陳俊忠指出,建議的速度是每小時4~6公里,相當於用10~15分鐘跑完一公里,或是每分鐘踏180步的頻率。近年來非常流行「超慢跑」,你跟上了嗎?超慢跑是一種低強度、步伐小、速度非常慢的跑步運動。在這種運動中,你可以保持微笑、輕鬆聊天,甚至唱歌,所以也被稱為「微笑慢跑」,是能夠輕鬆上手的健康活動,但到底該怎麼跑你知道嗎?此外,超慢跑真的有這麼好嗎?來聽聽專家怎麼說。超慢跑的好處台灣健身運動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陳俊忠教授表示,超慢跑是一種受歡迎的有氧運動(參見表一),特點在於高效能、低強度,適合各種年齡層,甚至連膝蓋不好的人也可以進行。以下是超慢跑的好處:1.有氧運動提升全身健康:強化心肺功能與呼吸、改善血糖問題、保持肌肉量、促進循環和代謝。2.鍛鍊全身各部位肌肉:特別訓練慢肌纖維,能有效地提高身體的耐力和健康狀況。3.輕鬆減肥燃脂:超慢跑雖然速度慢,但能有效消耗能量,能量消耗比走路多了2.5倍,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但不容易疲勞或造成運動傷害。4.不傷膝蓋:超慢跑步幅小、動作輕,避免了足底筋膜炎等問題,不會對膝蓋造成過度壓力,適合各年齡層。5.穩定血糖:特別適合飯後20分鐘的運動,有助於穩定血糖。6.改善肝功能:適度運動有助於改善肝臟血液循環。7.不用出門、不用器材、不受時間與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運動,最適合長輩或時間有限制的人。你可以在室內(不管是在家還是辦公室)原地跑,也可以到室外跑,甚至邊跑步邊聊天,增進情感交流。不需要特別的裝備,入門門檻低,只要一雙運動鞋與計時器,就可以開始超慢跑。超跑步的建議速度超慢跑的速度比一般的慢跑還要慢,陳俊忠指出,建議的速度是每小時4~6公里,相當於用10~15分鐘跑完一公里,或是每分鐘踏180步的頻率,比健走的速度稍快一些,可以保持自然呼吸,是輕鬆而有效的運動方式。超慢跑一次要跑多久?依據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超慢跑的運動效果最好的時間是30~50分鐘,但因人而異,可以根據個人狀況調整:1.初學者:建議每天跑10~15分鐘,然後逐漸增加運動時間。2.有運動習慣者:每次跑30分鐘,甚至可以增加到60分鐘。目標是每週至少達到180分鐘的運動時間。3.想要瘦身:建議每天至少超慢跑30分鐘,隨著功力增加,時速可以逐漸加快到7公里。超慢跑講求持續度,記得先從輕鬆的節奏開始,逐漸增加距離和時間,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隨著體力的增加,慢慢提高運動強度,以獲得更好的健康益處。正確的跑姿與訣竅陳俊忠強調,超慢跑的正確跑姿是成功的關鍵,以下是正確姿勢建議與訣竅:1.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含胸駝背2.稍微抬起下巴:眼睛看著水平前方,保持自然呼吸。3.手臂自然擺動:雙手手臂稍微彎曲,大約維持在髂骨上方,隨身體自然擺動。4.前腳掌先著地,腳跟再落地:重心放在前腳掌,而不是後跟,有助於減輕對關節及膝蓋的壓力。不可以只讓前足著地,變成墊腳跑,因為這樣會造成腳踝和小腿緊繃、痠痛,甚至產生足底筋膜炎的狀況。5.避免用力踏地:超慢跑的目的是讓心率處於最大心率的60%左右,有燃燒脂肪的效果,同時不會超出心臟的負荷。6.保持膝蓋微彎:如注音符號ㄍ字型,有助於增加膝蓋的緩衝力、減輕膝蓋的負擔。7.步伐要小,步頻要快:保持每分鐘180步的節奏,可以搭配節拍器的韻律感,使用手機下載節拍器App,調整為180 bpm,選擇2拍,跟著節拍器跑,就很容易掌握節奏。記住「不痠、不痛、不硬(肌肉不會僵硬)、不喘」的原則,超慢跑時保持自然呼吸、微笑的步調,避免過快的速度造成肌肉疲勞和不適感。超慢跑的注意事項超慢跑對關節相對較安全,因為它是一種低強度的運動。以下是一些關於超慢跑對關節的注意事項:1.低衝擊性:超慢跑的步伐較小,不像高速跑步或激烈運動會對關節造成過大的衝擊。2.肌肉支持:超慢跑有助於增強肌肉,特別是腿部和核心肌肉,這有助於支持關節。3.適度運動:保持適度的運動量,不要過度,以免對關節造成壓力。4.選擇適合的地面:選擇較軟的地面,例如草地或跑步機,在室內也可以舖瑜珈墊原地超慢跑,以減少對關節的壓力。5.適當的鞋子:穿著適合的運動鞋,提供足夠的緩衝和支持。哪些人適合超慢跑?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指引,超慢跑適合以下人群:1.運動能力低下的民眾:即使是肥胖族群,也可以將超慢跑作為初階有氧運動。2.久坐少動的民眾:超慢跑是初階入門的有氧運動,相對簡單且方便,降低了開始運動的阻力。3.高齡族群:超慢跑不特別追求速度,負擔較小,適合長輩輕鬆上手。4.超慢跑不需要任何器材輔助,適合運動初學者、沒有太多時間運動的人,或是患有三高和退化性關節炎的族群。哪些人不適合超慢跑?雖然超慢跑適合各個年齡層,但有些人不適合進行這種運動,不適合超慢跑的人群包括:1.嚴重關節問題:如果你有嚴重的膝關節或踝關節問題,超慢跑可能不適合你。2.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你有心臟病、高血壓或其他心血管問題,應該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運動。3.代謝性疾病患者: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謹慎選擇運動方式,以避免低血糖。4.過度肥胖者:過重會增加關節負擔,需謹慎選擇運動方式。超慢跑正夯,但不是人人都適合超慢跑真的有這麼好嗎?超慢跑讓許多人趨之若鶩,不過陳俊忠提醒,超慢跑也有其缺點,包括:1.強度太低,不適合一般人:從來沒有運動的人,能以超慢跑開始養成運動習慣,這是很好的,不過它應該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一個終點或目標,因為它的運動強度太低了,如果沒有重大疾病或是身體特別虛弱,花費時間透過超慢跑增加活動量,對身體的益處沒有想像中來得大。2.比較單調無趣:雖然超慢跑不受地點限制,反覆原地慢跑就能進行,這是它的優點,但也是缺點,如果沒有配合看電視或聽音樂,容易覺得枯躁乏味,不容易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最後甚至因為覺得無聊而放棄了。建議根據個人喜好來嘗試多元運動,有助於養成運動習慣,像是騎車、游泳、瑜伽、太極拳或氣功,或是登山健行等。陳俊忠認為,只要是能夠持之以恆的運動,對於身體健康都有好處,不一定要跟隨流行,每天只侷限於超慢跑。建議除了超慢跑之外,再多找些自己喜歡的其他運動,搭配各種情境選擇適合的運動,讓運動多元化與兼容性,既有足夠的運動強度與時間,達到提升心肺功能與肌力的目的,同時將運動巧妙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成功養成運動習慣,才能活得快活、健康又長久。
拓展材質深度與廣度,打造復古異國氛圍住宅
2024-06-30
踏進由執見設計所操刀的台南謝宅,只見從天、地、牆、傢具、照明環環相扣,交織出一個仿如異國古代的建築空間,設計團隊與業主彼此攜手合作,特別是在材質選材與應用上要有高度共識,才能創新造出如此獨特的作品。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南坪數:約25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2、陽台建材:磐多魔、油漆、實木、手工馬賽克磚、泥作、壁紙▲1. 牆與地坪以不同深淺的紅色磐多魔塗布,搭配天花板的紅色油漆與實木木作、老件地毯、沙發等,共同組成光影下的異國復古氛圍。2. 格局變動最大在於打通客廳與相鄰房間之間的隔間,讓整個公共區域變大,沙發區配合業主蒐藏的摩洛哥地毯,奠定整個空間的色調,同時搭配可旋轉的實木電視櫃,讓公共空域顯得更加自在;踏進入口處有一個由手工馬賽克磁磚拼貼的落塵區,延伸到整個廚房,與客廳的塗料區形成一個分際。原始格局是三房兩廳,設計團隊考量家庭成員只有業主夫妻二人與一隻貓,改為兩房格局,緊鄰客廳的房間打通,擴大公共區域的活動範圍,並設計一座可旋轉的電視櫃,以配合放大後的客廳,讓業主的觀影體驗可以更彈性自在;客廳與餐廳之間的走道以拱型為造型,當使用者從客廳走入餐廳彷彿是通過山洞,也讓餐廳成為一處獨特的端景。業主喜愛收集老件傢具,每件珍愛的老件在新居都有自己最佳的位置,當中有張大面積的紅色花紋摩洛哥地毯,經過與設計團隊討論後,最終將紅色定為整體空間的主色調,呼應地毯也讓設計更貼近屋主喜好;主色定調後,設計師進一步以中東傳統的紅土建築為設計脈絡,用紅色塗料搭配手工製作的馬賽克磁磚,一個兼具異國與復古風格的新家就此誕生。為了讓空間的風格與色調以最好的狀態呈現,彼此達成共識,照明目的著重在「氛圍感」,而非明亮效果;白天以陽光為主要光源,在夜間或陰天開啟照明後,空間則呈現昏黃色調,就像是酒吧或在山洞內點蠟燭般。照明系統設置的挑戰在於必須完整體現塗料材質,施工過程必須仔細試驗燈具照明的效果,設計團隊第一次使用流明數較高的燈泡,發現晚上天光板會出現嚴重反光,直到第二次測試,全面降低所有燈泡的瓦數,才達到理想中的氛圍感。將常見塗料材質玩出新高度為了創造紅土民居氛圍,設計團隊以紅色磐多魔作為地坪跟牆面的塗料,天花板由於成本考量改以紅色油漆施作;設計團隊刻意選擇毛細孔偏大的磐多魔,主要是為了可以完整保留手刷的痕跡,營造老建築人手一磚一瓦建造的溫度與歲月感。設計團隊在「材質本身」下了大量工夫,除了找尋適合的材料,包含實木建材、手工馬賽克磚、燈具,更在最關鍵的紅色塗料費盡苦心。磐多魔和油漆等塗料施作上並不困難,但困難在於如何讓材質創造出期待的效果,主要有三個關鍵:第一是需要油漆師傅依照不同角落運用的需求,調配出10種以上不同深淺的紅色、其二是整體的協調感,十餘種不同的紅色塗料如何做到完美配搭,不會有某個區塊看起來特別突兀、其三是視覺效果要能與不同時間的光照配搭,像是天花板一開始塗完油漆,在天氣好光照牆的時候,視覺很不錯,但當陰天時,顏色又不對,天花板塗漆直到第二次施作才產生出不同天氣皆有好的視覺效果。手工馬賽克磁磚也是打造復古質感的關鍵,設計團隊在廚房電器櫃檯面、浴室檯面、浴室牆面等位置,將往常使用材質替換成馬賽克磚,總共使用來自4個國家、7種不同花色的手工馬賽克磁磚;設計師凃耀捷強調:「在挑選磁磚的色彩或形狀上,並沒有刻意為了營造哪個年代或國家的風格,主要是希望家中每個角落都可以有一些『有手感的東西』,讓歲月的痕跡盡可能被留下。」▲1.各區域皆有專屬花色的手工馬賽克磚馬賽克磚過往多僅使用於裝飾區域,本案將其融入生活空間裡,從房間、衛浴、廚房、拱型通道皆可看見蹤跡。由於拱型通道因彎曲角度,使用特殊形狀的小磁磚,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美感;且因是手工製作,邊緣都不是完全直線,形狀上也非平整的矩形或三角形,當師傅在貼磚時,不刻意追求工整,特別留意將縫隙留大,以營造出復古年代的氛圍。▲2.深淺搭配光線創造紅土建築氛圍磐多魔過去多使用在地坪,往往同一空間色調也較為單一,本案設計團隊與施作工班合作,調配出超過10幾種深淺不同的紅色磐多魔,用於天花板的油漆也配置多個色調版本,根據家中每個角落與日夜不同亮度塗刷,創造出每個角落都不同的空間效果,但彼此合起來就又非常協調。▲3.使古舊木作門窗重獲新生在書桌材質的選擇,運用仿絨布效果的藍色美耐板,突顯其特殊質感。雖然桌面不會直接被看到,但在空間視野與大面積金屬材質的反差下,藍色成為了此處的亮點。而在收邊處,為避免藍板未貼齊造成的視覺落差,設計師採企口式拼接,在1~2公分退位的基礎下,克服木頭凹凸銜接處的不平整,讓其更加美觀。▲4.磁磚與塗料分界打造場域轉換進門玄關用馬賽克磁磚拼貼出一個落塵區,同時考量廚房可能會滴落食物或油漬,若地面使用塗料會有不易清潔的問題,因此將落塵區磁磚延伸進廚房,整合合成一整片;如此也間接形成區域上的一個分界,達到區域轉換的效果。
歌王陳奕迅中暑暈倒,皆因溫度調節度失衡
2024-06-30
在悶熱的感受之下,若是人體的溫度調節度又不佳,就容易發生中暑事件。金曲歌王陳奕迅忙著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卻突然宣布延期舉行,原來是在戶外打網球中暑休克暈倒,下巴還因此縫了30多針;過了端午節,天氣一天比一天還要熱,一定要多喝水、避免長時間在大太陽底下,才不會中暑。中暑是指由於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或過度身體活動,而引起的身體疾病,通常是由於體溫調節系統受損,進而導致體溫升高,無法有效散熱的結果,如果不及時處理話,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會危及生命。常見中暑7症狀中醫師劉宗昇指出,當外界環境的溫度比體內溫度高時,身體藉由傳導及輻射散熱的效果變差,此時主要靠流汗蒸發及對流散熱,濕度高低也會影響汗水蒸發的速度。由於台灣屬於平均相對濕度高的國家,民眾於台灣夏季出外遊玩時總會感覺悶熱,其中熱來自溫度對於人體的感受,而悶則是濕度帶給人們的感受。在悶熱的感受之下,若是人體的溫度調節度又不佳,就容易發生中暑事件,常見症狀如下:1.體溫飆高: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通常超過37℃)。 2.頭暈和頭痛:血管擴張和脫水所導致。 3.噁心和嘔吐:胃腸道功能受到影響。 4.心跳加速:身體試圖透過增加心率來散熱。 5.皮膚熱紅:皮膚可能變得熱紅、潮濕或乾燥。 6.肌肉抽搐和痙攣:電解質平衡失調所引起的。 7.意識障礙:包括思緒混亂、疲勞、虛弱,甚至有可能會昏迷。中醫觀點看中暑《景岳全書•暑證》說: 暑本夏月之熱病,然有因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總由於暑,故其病則有陰陽二證,曰陰暑,曰陽暑;另外,清代葉天士在《幼科要略》中,提出「夏暑發自陽明,暑必兼濕」的觀念,以西醫生理角度而言 50%~60% 的相對濕度對人體最為適宜,也不容易引起疾病。劉宗昇表示,當空氣中濕度較高時,汗液蒸發速度變得比較慢,人體容易有不舒服的感覺,暑濕證很容易發生,其原因為「中樞下視丘腦-周圍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功能障礙。高濕度環境,並不一定會導致濕病,但高濕度環境之所以能致病,是人體內在功能失調的緣故。這也說明了暑證的病理特色,多兼濕氣而成暑濕。把握3快原則,勿用酒精與退燒藥劉宗昇建議,如果不幸中暑了,要把握「三快原則」:快速發現、快速降溫、快速送醫。盡可能地為患者爭取更多時間,以獲得更專業的醫療救護處理;也請記得遵循「五步驟」(以下參考資料來自衛福部)。1. 蔭涼:把患者移動到蔭涼通風處,使其不要繼續待在發生熱傷害的地點,無法移動患者的話,請用雨傘幫忙遮擋熱源(太陽)。2. 脫衣:將使患者感到緊、熱的外衣解開、脫去,有利於體表降溫。3. 散熱:對於嚴重的中暑,快速散熱降溫至39℃以下,是決定病人預後的重要關鍵。(1) 將身體泡在冷水中(頭要在水面上),經由冷水之傳導與對流降溫。(2)在無法泡冷水的狀況下,脫去衣服後,在身體上潑冷水,再用風扇吹(或搧風),讓空氣移動產生風,促進蒸發以加強蒸發散熱。(3) 可置冰袋(鐵鋁罐的冰飲亦可)於手臂、腋窩、頸、膝等,表皮血流豐富處,以加強散熱。4. 喝水:需患者意識清楚,才能進行此步驟,避免患者無法自行吞嚥水,而產生其他危險。提供患者電解質飲料(如運動飲料)或是含少許鹽分的冷開水,對於熱痙攣或熱衰竭等病況,皆建議給予補充等張或高張液體。5. 送醫:若是在任一處理過程中,發現患者的情況已經超出可以面對的情況,應該盡快尋求醫護人員的救助,緊急報案專線為:119。※切記不要用酒精與退燒藥將患者的熱傷害程度降到最小,「不用酒精、不用退燒藥」,不讓錯誤的迷思耽誤了患者的就醫治療,若中暑患者發燒超過40°C 且失去意識後,未能在3小時內將病人核心體溫降溫至39°C,死亡率將會大幅提高。預防中暑7件事劉宗昇表示,預防中暑的關鍵是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並採取以下措施:1.穿著透氣、寬鬆的衣物和帽子。2.避免在炎熱的天氣中長時間戶外活動,尤其是在中午時段。3.經常補充水分,尤其是在劇烈運動或長時間工作時。4.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5.在高溫環境中經常休息和尋找陰涼處。6.注意室內通風和使用空調或風扇來降低室溫。7.監測體溫以及身體狀況,才能及時採取措施。預防中暑這樣做劉宗昇特別推薦2道茶飲,可以在平日飲用,可預防中暑,而包括內關穴、足三里等4個穴位,可以在中暑不適時,緩解胸悶、噁心等症狀。2道保養茶飲薄荷菊花茶藥材:菊花二錢、薄荷一錢、紫蘇一錢、生甘草一錢作法:上述藥材洗淨後,用600ml熱水沖泡開,浸20分鐘即可飲用。功效:清利頭目,理氣寬胸清暑益氣飲藥材:黃耆一錢、西洋蔘二錢、麥門冬二錢、香薷一錢、竹葉一錢。作法:上述藥材洗淨,用600ml水量煎煮至300ml,待涼後即可飲用。功效:補氣生津,清熱袪濕
突顯鍍鈦造型變化,讓中古屋蛻變精緻精品宅
2024-05-31
如何透過金屬材質、立面塗料與地磚的銜接運用讓住宅展現全新面貌,並且藉由巧妙的配置隔間,實現更寬敞的居家環境?思謬空間設計團隊將現代風格融入包浩斯元素,並且用多種材質混搭,以對比感呈現出獨特空間表情,不僅讓中古屋重獲新生、也實現屋主理想中的溫馨居家。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北坪數:約34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書房、主臥、次臥×2、衛浴×2建材:乳膠漆、海島型木地板、石英磚、拋光石英磚、鐵件、鍍鈦金屬、木作貼皮、壓克力、樂土、軌道燈▲透過簡約材質形塑整體空間風格,電視牆以古銅金鍍鈦材打造,搭配懸浮設計,不僅展現獨特外觀,也消除實體隔間的壓迫感,營造開闊氛圍,且富有特色的外型更成為公領域的矚目焦點。運用鐵件、鍍鈦金屬、石英磚、樂土塗料等多樣材質,分布於地板、牆面及裝飾,展現屋主對質感的追求。簡約小宅搭配鍍鈦金屬裝飾,就像穿上精緻服飾,增添層次感。在原本34坪的中古屋裡,儘管房屋結構本身沒有太大問題,但格局狹窄且零散,設計師透過重新布局隔間,釋放廚房區域,來換取更寬敞的居家環境,同時也結合一條L型走廊來優化空間動線,化解室內的擁擠感。整體設計概念以現代風格為基底,並融入源自包浩斯的設計元素,透過材質的選用展現出一種的「靜奢宅」,並且以鐵件、鍍鈦金屬、石英磚和木作等多樣材料混搭,反映了屋主對質感的要求,更呈現獨特的設計理念。例如:大面積鋪陳石英磚地板呼應著奢華的氛圍;牆面則透過樂土灰泥的塗料技巧,搭配絨布感的滾花點綴,再用鍍鈦金屬點綴裝飾,提升質感,這樣的設計巧思就宛如穿上乾淨的衣服,再搭配金屬裝飾,增添一份精緻的層次感。入室玄關,設計師先以電子衣櫃與白色鐵件懸浮穿鞋椅相互結合,不僅滿足實用性需求,更在視覺上創造出明確的分隔效果,避免空間呈現一覽無遺的狀態。轉向客廳後,佐以淺灰和溫暖的白色調為主,透過窗邊紗簾的過濾光線,營造出柔和而富有層次的視覺效果。另外,淺灰色的沙發背牆搭配康丁斯基畫作風格的壁燈,賦予空間一種律動效果,傳達出低調奢華且現代的居家氛圍。材質混搭魅力,為空間增添視覺層次著重材質的混搭應用不僅體現於各區域,還呈現出讓人驚艷的設計效果,設計師在客廳、書房、廚房中島等領域大膽運用了鍍鈦金屬。電視牆透過金屬疊合與懸浮設計方式,避免呈現單一量體,同時也在電視腳部分使用鏡面搭配,呈現清透身姿,另外此設計既保持了開闊的空間,又能避免實體隔間所產生的壓迫感。由客廳進入書房轉角的設計,更打破原有的直角,引入了內凹的造型,運用鍍鈦弧形面進行轉折修飾,帶來更多動感變化,提升視覺柔和度。在書房的配置上,為了滿足屋主進行書寫、閱讀以及處理公文的需求,也由於白天通常會在家裡,所以這個角落的選擇特別保留了窗景,打造出採光充足的私人空間,此外,選擇使用美耐板材質製作桌面,並且搭配仿絨布效果的藍色展現質感,不但兼顧了美感與書寫的實用性。餐廚區則以鍍鈦中島與餐桌串聯,特別是在中島部分,若是使用黑色或其他材質,會顯得較為沉重,藉由金屬的反射特性,卻能消弭這樣的壓迫感,也讓寬敞的檯面成為一家三口悠閒用餐的場域。進入臥房後,床頭的實心檜木板也帶來全新的感官體驗,捨棄了常見的皮革材質,充分發揮實木的質感,也使整個睡眠空間充滿原木的香氣,同時在主臥地板的選擇上,採用海島型木地板,進一步提供溫暖質地,也形塑了更舒適的氛圍以及居住品質。▲1.倒T字型巧縮桌面,鍍鈦金屬創視覺輕盈廚房中島及大面積桌板先巧妙地以倒T字型內縮作為設計形式,另外鍍鈦金屬在中島、收納櫃等方面的應用,借助了金屬反射性質,呈現視覺上的輕盈感,同時也避免了深色帶來的沉重感,除此之外,牆面的異材質拼接更交織出優雅的氛圍,打造出充滿亮感與虛實變化的效果。▲2.化解狹窄格局,精緻材質提升現代感老宅原本狹窄零散,經設計師改造引進L字型走廊,提升整體流線感,有效避免擁擠。為滿足屋主對精緻氛圍的渴望,公領域地板選用仿古銀狐磁磚,營造現代時尚感。客廳中,古銅金鍍鈦材質打造的半高電視牆巧妙地劃分出客廳和書房的明確區域,讓視野更開闊。這些細緻的改變使空間呈現高質感的視覺效果。▲3.仿絨布美耐板,與金屬反差營造獨特氛圍在書桌材質的選擇,運用仿絨布效果的藍色美耐板,突顯其特殊質感。雖然桌面不會直接被看到,但在空間視野與大面積金屬材質的反差下,藍色成為了此處的亮點。而在收邊處,為避免藍板未貼齊造成的視覺落差,設計師採企口式拼接,在1~2公分退位的基礎下,克服木頭凹凸銜接處的不平整,讓其更加美觀。▲4.櫃體靈活分隔更衣寢區,玻璃櫃巧展蒐藏主臥的櫃體分隔了更衣間和寢臥區。入口處的玻璃櫃體用來展示女主人蒐藏的包包,成為注目的居家端景;梳妝檯左側提供大量收納空間,訂製木作櫃結合黑玻後再融入光條,以突顯櫃中物品。另外櫃內運用五金鉸鍊設計為三層,可以更順手的取用飾品且能整齊收納化妝品,不用時可以收起保持清爽視覺效果。
避免長期接觸藍光造成眼睛傷害
2024-05-31
極光是一種美麗的自然現象,波長在人類安全感知的可見光譜範圍內,與紫外線輻射不同。紫外線過度照射會對眼睛和皮膚造成損害,但極光發出的可見光的能量在一般情況下,不足以傷害我們的眼睛。上個月新聞報導:北半球許多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丹麥、英國、俄羅斯、日本和中國……等民眾,只要在夜晚走出家門到沒有光害的地方,便可直接用肉眼欣賞過去得飛到極到才能看到的美麗極光。由於太陽表面的劇烈活動引發20年來最強的地球磁暴,強烈磁暴事件雖然衝擊電力與通訊系統,包括GPS導航可能產生誤差,訊號可能會延遲,衛星甚至會遭受干擾等等。另一方面,因為強烈磁暴的關係,讓大氣層中充滿磁力,導致全球極光大爆發,包含歐洲、美洲和亞洲等不少緯度不高的地區都能看見極光。極光不傷眼,更要留意生活中的藍光專精白內障、視網膜、黃斑部複雜性等眼科疾病的眼科手術中心院長張正忠表示,極光是一種美麗的自然現象,波長在人類安全感知的可見光譜範圍內,與紫外線輻射不同。紫外線過度照射會對眼睛和皮膚造成損害,但極光發出的可見光的能量在一般情況下,不足以傷害我們的眼睛,包括角膜、水晶體、視網膜、黃斑部、視神經等結構。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寒冷的觀測環境下,眼睛容易乾澀不適,需要注意滋潤、多眨眼,以及適度閉眼休息,同時還要注意保暖,並補充足夠的水分。真正傷害眼睛的反而是大家每天都在使用的手機或平板,比看美麗的極光更糟糕。手機或平板等3C產品中的藍光不同於自然光,雖然我們看到的光都是無色的,但就光學的角度來說,光線中含有相當多種顏色,其中藍光光線能量較高、波長最短,與波長315~400的長波紫外線(UVA)最接近。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藍光容易被視網膜色素吸收,可能會刺激眼睛中的感光細胞,釋出有害物自由基,不僅容易造成水晶體變得混濁引發白內障,對視網膜黃斑部更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白內障不再是中老年專屬張正忠指出,白內障是一種因為眼球表面的水晶體變得混濁,導致視線模糊的眼睛疾病,主要成因與老化、高度近視、糖尿病或遺傳等因子有關。白內障並不會突然看不見,剛開始對患者的工作、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可能只是感覺「視力又變差了」、「需要常更換眼鏡」,但症狀是不可逆的,眼睛變得容易疲勞、或閱讀、開車不方便等等,看遠看近都不清楚,逐漸影響生活品質。過去50、60歲以上的中老人是白內障的高危險群,但現在有許多30、40歲中年人,就因為水晶體過熟而需要透過手術來置換人工水晶體,而且全球都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統計,台灣白內障手術個案年年增加,從109年的24.4萬人,到了111年已經有25萬人,大約以5%的比例增加中,目前主流的治療方式是更換人工水晶體。水晶體種類多,依需求做選擇人工水晶體具有多種功能,選擇相當多樣化,像是單焦點、多焦點、非球面、矯正近視、矯正散光、抗老花、抗藍光、抗紫外線等等。依不同功能大致可分成5大類,再加上散光片的選擇,還能細分成10多種不同的類型,其大致可分為三焦點、非繞射型延伸焦距、單焦點、繞射型延伸焦距等種類。張正忠進一步說明,醫師會評估患者的生活型態,建議最適合的水晶體,舉例來說,想維持原先樣態,就可用健保給付的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原來視力是多少,術後視力就是多少,例如原來有近視、老花,術後仍需戴眼鏡矯正;但如果術後不想戴眼鏡,就可選三焦點人工水晶體,除了免除戴眼鏡的麻煩外,對大眾普遍的眼距需求一個手臂長以內的距離約60公分的視力清晰度,像是寫字、打電腦、用平板,以及炒菜、挾菜等日常活動,都能保持好視力,另外,還能降低夜間發生眩光的問題。術後仍要保護眼睛目前採用的白內障微創超音波乳化手術,手術時間短、傷口小、復原快、照護簡易,術後只須要按時點眼藥水、定期回診、前1、2週使用保護眼罩或眼鏡避免碰撞。若是雙眼均有患白內障較為嚴重的患者,兩眼手術一般會間隔2~4週,第一眼術後良好導致兩眼視差嚴重的患者,可以考慮間隔1週,平衡雙眼的立體感,盡早恢復正常工作和作息。白內障是人體老化的一種疾病,每個人都逃不掉,只是發生時間的早晚,但我們可以延緩發生的時間。張正忠建議,從小就要控制近視的度數,避免進展為高度近視;日常也要做好眼睛防曬,外出戴太陽眼鏡,降低暴露於紫外線或藍光中;由於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及重金屬等,會造成水晶體變性、混濁,因此戒菸酒能降低水晶體硬化和白內障風險;最後,少用手機、平板和電腦,定期眼科檢查,才能及早發現並治療。
空間多重使用,在家辦公無縫融合
2024-04-30
隨著疫情影響,生活形態也隨之轉變,在家辦公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主流選項。身為平面設計師的屋主,考量到在家工作的時間變長,決定重整空間,將住家與工作室融合,並布置多年的蒐藏品和設計作品,打造沉浸式的靈感創作空間,能隨時隨地捕捉靈感,將生活與工作合而為一。Project Data案名:與羊共舞地點:台灣.台北坪數:99㎡(約30坪)格局:工作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2成員:2大人建材:不鏽鋼、卡多尼塗料、鍍鋅亞板、特殊漆、實木貼皮▲拆除一房和封閉廚房後,以中央柱體為界,明確劃分為工作區與私領域,而中間的廚房自然成為兩區的緩衝空間。不論是通往工作區,或是回到臥室,都能逐漸轉換心情,讓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作為平面設計師的屋主,平時只要一台筆電,隨時隨地都能工作,空間環境不受限,再加上疫情過後,在家辦公成為常態。因此決定整合生活與工作,找到這間40年老屋,重新規劃成工作室與住家結合的複合空間。從封閉走向開闊,重疊辦公與居家機能由於原始格局為三房,考量到會有員工進駐、客戶拜訪,再加上平日也喜歡招待親友,期待能有開闊通透的空間。因此拆除鄰近客廳的臥室,改為辦公區,順勢與客廳串聯。客廳既是私人放鬆的領域,也能成為接待客戶的場域。辦公區中央設置桌椅,並順應柱體嵌入事務設備,滿足基本辦公功能。而牆面則安排開放層架,屋主歷年的作品、蒐藏品,全部展示上牆,透過這些物品的圍繞能激發創作靈感,打造沉浸式的辦公空間。拆除一旁的封閉廚房與餐廳合併,改為開放大餐廚並安排中島吧檯,除了滿足料理需求,也能當作辦公的茶水區使用。從格局上來看,客廳、辦公空間和餐廚全然開放,滿足屋主偏好開闊自由的需求,而位處中央的餐廚區也成為公私領域的緩衝空間。客廳與餐廚交界的柱體則刻意漆成橘色,暗示區域的劃分,在黑白灰色調的空間中,也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橘色柱體與牆面之間設置不鏽鋼平台,能當座椅或展示台使用,屋主能隨意轉換視野,不僅提供多種觀看空間的角度,保有充沛的靈感來源,也維持穿透開闊的空間。巧用色彩與光線,轉換公私領域氛圍除了透過格局巧妙分離工作區與臥寢區,客廳、辦公區以白色、灰色為主色調,餐廚區則刻意採用黑色鋪陳,搭配黑色櫃體、中島、不鏽鋼檯面。設計者認為透過兩區的深淺對比,在行走之間經歷色彩、光線的轉變,藉此轉換辦公與居家氛圍。至於主臥則延續屋主喜愛高度自由的設計,中央安排床鋪,保留更衣區空間能自由調度。周遭簡單配置現成傢具與櫃體,方便隨時調動位置。鋪陳木地板增添暖度,整體維持乾淨清爽的氛圍。而原有的兩間衛浴則微調尺度,面向辦公區的客衛縮小,僅保留馬桶,同時將洗手檯向外移,利用整牆鏡面和不鏽鋼檯面,維持通透俐落的視覺效果。主衛則擴大安排淋浴間,使用起來更舒適,破解原有的狹窄感受。▲2. 深淺色調,打造一致視覺客廳延續原有的裸露天花,保留原始肌理,並以線燈輔助,展現簡潔質感。從牆面、天花到地面運用深淺灰色,形成一體的視覺效果。▲3.4. 光線與色彩形塑過渡氛圍迎光面的辦公區以灰色調為主,中央餐廚則以黑色鋪陳,透過色彩與光線的過渡,在進出臥室與辦公區時轉換心情。▲5.深淺色調,打造一致視覺客廳延續原有的裸露天花,保留原始肌理,並以線燈輔助,展現簡潔質感。從牆面、天花到地面運用深淺灰色,形成一體的視覺效果。▲6. 劃分隔牆,圈出更衣空間主臥沿著梁下增設隔牆,劃分出更衣室,擴大收納機能。空間中央則以方便移動的矮櫃、床鋪點綴,能隨心所欲的調動位置,增添生活趣味。▲7. 蒐藏品點綴佈置,打造靈感空間保留復古門片,配置屋主蒐藏的復古傢具、蒐藏品與擺件,被喜愛的物品圍繞,打造充滿靈感的創作空間。▲8. 整牆鏡面放大狹小廊道客衛洗手檯外移,不鏽鋼檯面展現金屬俐落質感,牆面則輔以明鏡鋪陳,與檯面呼應的同時,也有效擴大狹小空間。
營養師盤點5招,加速蘇丹紅排出體外
2024-03-31
如果你意識到所吃的食品中含有蘇丹紅,請立即停止進食;接著可以喝水沖洗口腔,喝一些清水或用水漱口,幫助清除食物殘留和有害物質。今年初,由雲林縣衛生局抽驗濟生股份有限公司斗六廠製售之家用四合一調味料組合-細粉紅辣椒產品,於113年1月30日檢出含有不得驗出的蘇丹色素3號18 ppb;接著蘇丹紅事件逐漸擴大,各縣市衛生局積極查緝,除了辣椒粉之外,多樣食品接連爆出含有蘇丹紅,包括許多知名的商家,例如國民零食蝦味先、賣鍋貼的八方雲集、麻辣鍋餐廳海底撈……等,都成為受害的產品或店家。食藥署指出,蘇丹色素具有潛在致癌性,非我國准用之著色劑,且為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公告之「毒性化學物質」;若是添加於食品當中,則違反了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10款規定,依同法49條可處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8000萬元以下罰金。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在其Podcast《健康紅蘿播播播》節目表示,蘇丹紅毒辣椒粉食安事件越演越烈,包括大家常吃的韓式泡菜鍋、咖哩粉、綜合香草粉、辣味餅乾等,幾乎全都中標了,大多數民眾幾乎都吃過這些食物,就連她自己也無法倖免。什麼是蘇丹紅?隨著蘇丹紅事件逐漸擴大,儼然掀起一股食安風暴,但什麼是蘇丹紅?陳詩婷表示,蘇丹紅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屬於工業染料的一種,呈現出紅色或橙紅色,通常使用在塑膠、蠟、鞋子等產品上的染料,常見的有蘇丹紅1號、2號、3號……等,由於蘇丹紅的價格低廉、穩定性又高,於是不肖業者就把蘇丹紅添加在食品中,被用作顏色添加劑,用以增添食品的色澤,就可以讓辣椒粉的顏色更加鮮豔,品質也更穩定,其他還會加入某些肉製品、魚類製品、調味料、醬料、甜點等食品中。但多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蘇丹紅列為第三級致癌物,也就是經由動物實驗之後,發現對動物有致癌的風險,雖然人體沒有做過實驗,但許多醫學專家指出,如果大量或長時間暴露於蘇丹紅,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對身體器官造成損傷,也會影響神經系統、過敏反應、皮膚刺激等,因此,許多國家,包括台灣,都已禁止蘇丹紅在食品中的使用。不小心吃到,先做這些事陳詩婷表示,如果你意識到所吃的食品中含有蘇丹紅,請立即停止進食;接著可以喝水沖洗口腔,喝一些清水或用水漱口,幫助清除食物殘留和有害物質。之後觀察身體是否出現任何異常或不適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呼吸困難、皮膚發紅等,如果出現嚴重不適,應盡快就醫。適度尋求醫療幫助是必要的,如果對食品中的蘇丹紅過敏或出現其他不良反應,應該尋求醫療幫助;另外,記錄下食用的食品名稱、食用量以及出現的任何身體反應現象,這對於日後的醫療處理是有幫助的。5個訣竅,趕緊學起來!陳詩婷進一步說明,由於蘇丹紅是一種脂溶性的毒素,也就是說它溶於脂肪,與水是否不相溶的,所以,當我們吃下肚,就必須透過肝臟分泌的細胞色素P450s酵素系統來解毒,將之轉化成水溶性毒素,進而代謝到腸道中。另外,還需要補充大量的抗氧化劑,來加速腸道蠕動,才能減少蘇丹紅在體內造成毒性危害。相反的,如果是水溶性毒素,只需要多喝水,就可以透過腎臟、尿液中排出。1. 攝取足夠天然好油足夠的天然油脂,可以促進腸胃道蠕動,有助加速肝臟及膽囊釋放膽汁,因為蘇丹紅進到體內很容易隨著膽汁進入膽道,堆積在肝臟裡,所以,透過足夠的天然油脂補充,例如堅果、冷壓初榨橄欖油、椰子油、苦茶油等,不限於飽和脂肪或不飽合脂肪,都可以輪著用,皆有助膽汁的釋放,同時代謝出卡在肝臟的脂溶性毒素。2.多吃十字花科蔬菜研究發現,十字花科蔬菜非常好,可以提高肝臟解毒酵素的活性,有助於肝臟解毒,特別是解脂溶性毒素,因為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硫代葡萄糖苷,進到體內後轉化為蘿蔔硫素或吲哚等植化素,能幫助脂溶性毒素轉化成水溶性毒素,進而幫助肝臟代謝毒素。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花椰菜、芥蘭菜、高麗菜、大白菜等,尤其是綠花椰菜、白花椰菜與高麗菜、羽衣甘藍等4種蔬菜,因為這4種蔬菜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豐富,能促進肝臟產生解毒酵素,並提高酵素的活性,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陳詩婷建議,一天至少吃一碗熟的十字花科蔬菜,以綠花椰菜、白花椰菜、高麗菜和羽衣甘藍為首選。3.補充大量抗氧化劑肝臟在解毒過程中,會產生對肝臟細胞有害的自由基,所以,就必須透過大量的抗氧化劑,來幫助身體降低傷害。最容易取得的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C及維生素E,除了可以幫助體內降低自由基之外,還可以保護肝臟解毒酵素,免於受到氧化損傷,甚至能在肝臟去除毒素時,達到加成的作用,才能減少蘇丹紅在體內造成的傷害。健康的人一天至少吃兩份以上的水果,一份為一個拳頭大小的份量,才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但已經吃進吃進蘇丹紅的人,這樣的份量是不夠的,建議一天要補充500~1000毫克的維生素C,特別提醒的是維生素C在體內會代謝成草酸,透過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在補充維生素C水時,要多喝水,否則當代謝的草酸太多時,恐怕會提高結石風險。維生素E則可以輔助維生素A來保護肝臟細胞,還可保護肝臟細胞在解毒過程中不會受到損傷;從天然食物中來補充就可以,例如一天1把堅果,或是每餐1湯匙的好油,像是冷壓初榨椰子油、苦茶油、初榨橄欖油、酪梨油或亞麻仁油等都可以。4.攝取各類辛香料辛香料也是很棒的抗氧化劑,像是老薑、薑黃、大蒜、蔥花、洋蔥、九層塔、香菜、胡椒、洋蔥等都有很強大的抗氧化功能,一方面可以幫助身體抗氧化,還能幫助體內有毒物質的螯合,加速脂溶性或水溶性毒素的代謝,甚至對塑化劑的排除也有幫助。陳詩婷建議,將辛香料分散在三餐的菜餚中,例如吃水餃,可沾蒜頭、蔥花;吃炒蛋可以跟九層塔一起煮;火鍋沾醬用香菜、洋蔥調和成醬料等吃法,而且吃越多越好,千萬不要因為怕口中有異味而不吃。若擔心口中異味,可以吃蘋果、檸檬水或茶葉水,都可以幫助中和臭味。5.補充各種益生菌研究發現,腸道內的益生菌有助於分解蘇丹紅,並不用侷限於哪種益生菌,因為腸道內的好菌會互相合作,所以益生菌數量要夠之外,種類也要豐富,才能幫助分解蘇丹紅。透過補充益生菌或是平常可以吃優格、優酪乳等,培養腸道好菌,同時喝足夠水,以體重乘以30為一天的水量,例如50公斤的人,一天要喝至少1500c.c.的水,才可加速腸道蠕動,幫助代謝蘇丹紅。
1 2 3 4 5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