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缺工海嘯席捲台灣 中高齡回流逆轉人才荒
2025-03-31
64歲的周松杉曾在六福客棧工作多年,後因飯店改建而一度選擇退休回家照顧孫子。閒不下來的她因為前同事一句「六福是妳的娘家」,又回鍋踏入最愛的餐飲業。走進台北六福萬怡酒店八樓粵亮廣式料理餐廳,空間內充斥著愉悅、此起彼落的交談聲。資深領班周松杉頭綁俐落馬尾來回穿梭,不論點菜、送餐、上茶,動作熟練且專業,難以想像她已是要屆齡退休的高齡員工。中高齡人才成企業核心  打造有溫度的餐廳不論在六福村或旗下飯店,你會發現許多熟練又溫暖的笑容,背後是一群中高齡員工數十年的經驗累積。他們並非僅是單純的員工,更是六福集團重要的核心之一。六福旅遊集團人資副協理張琴惠表示,「我們有72歲的員工,有人甚至退休後又回來。對他們來說,這裡是家」。台灣今年起邁入超高齡社會,勞動力老化為餐飲服務業等勞力密集產業帶來缺工難題,如何善用中高齡勞工成為企業面臨的課題。對六福集團來說,中高齡的穩定性及豐厚的社會經驗,是集團「有溫度的服務」中不可或缺的必要關鍵。「中高齡員工更懂得傾聽和應對」,張琴惠說,有時顧客提問或出現問題,年輕員工可能不知所措,但年長同仁會運用自己的社會經驗,進行基礎排除、迅速穩定局面;中高齡員工也較有耐心,特別是在與顧客互動中展現貼心服務,讓「有溫度的服務」理念更加鮮明。六福旅遊集團有八百多名員工,其中超過33%的員工年齡在55歲以上,60至65歲占比高達7%。他們不是因為沒選擇才留下,而是因為被看見、被需要。「犀牛爸爸」受惠彈性工時  善用科技優化餐飲人力「對我們來說,員工的年齡從不是問題,而是資產」,張琴惠表示,「我們希望員工在六福不只是工作,而是找到一份能發揮所長、讓人感到滿足的職業」,因此利用彈性工時、職務拆解、科技輔具等方式,打造讓中高齡安心工作的友善職場環境。六福允許員工根據個人需求調整每日工作時數,只要符合法定工時,員工都可以自行調配,最低可以半小時為單位。這樣的彈性特別受到有家庭責任的中高齡員工歡迎,曾有員工因為需要返鄉務農而受益。今年58歲、六福村「犀牛爸爸」李義村是士官長退役,在朋友推薦下加入六福村擔任動物保育員,照顧犀牛長達17年。他把犀牛當作自己的孩子,沒事就會跟犀牛聊天,與犀牛培養出深厚感情,每次犀牛看到李義村出現,都會馬上靠過來撒嬌。李義村分享,他家裡上有老下有小,這份工作離家近又有彈性工時,家中臨時有事,主管都不會刁難。公司也會安排專業課程,讓他能持續學習照顧動物的知識。近年公司建置了犀牛繁育中心,無論是犀牛的健康檢查、醫療照護、生產坐月子等,都讓工作更加順暢及安全。他也參加過好幾場國際研討會,跟外國專業人士互相交流學習,分享彼此的犀牛專業,覺得自己分外有價值。除了彈性工時,六福還引入許多創新科技來協助員工,例如餐廳內的送餐機器人能減輕服務人員的體力負擔,讓他們更專注與顧客互動,「我們不是用科技取代人,而是用科技輔助人」,張琴惠解釋,「六福的服務哲學是有溫度的,我們希望每一位顧客都能感受到被真心對待」。中高齡再就業仍吃香  老少跨世代合作更高效64歲的周松杉曾在六福客棧工作多年,後因飯店改建而一度選擇退休回家照顧孫子。閒不下來的她因為前同事一句「六福是妳的娘家」,又回鍋踏入最愛的餐飲業。上述過程看似順遂,但中高齡勞工求職碰壁,周松杉不是沒體會過。返回六福工作前,她投過許多履歷卻老是收到無聲卡,後來才知道是自己年齡大不被接受。周松杉回憶,有一次收到無聲卡後不服氣,親自到餐廳去應徵,儘管面試過程順利,餐廳協理也希望她留下來工作,但當協理回報總公司時,最後仍因年齡因素被婉拒。周松杉坦言,當時深刻體認到餐飲業在「挑人」,但如今時空背景已經不同,現在是「人挑」餐飲業。她自豪擁有多年餐飲業經歷及特質,手腳俐落,服務態度甚至比多數年輕人更具優勢。周松杉回到六福工作一年多,她說:「在這裡,同事們叫我杉姐,大家互相幫助。年輕人教我用電腦,我教他們怎麼更好地服務顧客,這種互動讓我覺得很有價值。」將屆65歲退休門檻的她還補充說:「只要六福需要我的一天,我願意一直做下去。」
彈性隔間重塑格局,打造多元層次的居家核心
2025-02-27
未滿17坪大的空間居住一家四口,透過設計巧思,滿足屋主希望有一座中島、多一間彈性隔間於現階段做為多功能室使用,並為未來的變化預留空間,增添收納機能等需求。Project Data地點:台灣.新北市蘆洲坪數:16.6坪格局:客廳、臥房、衛浴建材:木作、玻璃、鐵門拉件、木地板、特殊漆板材、油漆、洞洞板、人造石、布紋面美耐板、調光簾▲1. 即使是小坪數空間,也能透過色塊、造型與材質來界定場域,隨著動線的流動,以細節在每一步中創造驚喜。2. 原本2房1廳的格局,設計師利用彈性隔間,將新增的+1房設計為居家空間運用的核心,不僅重新梳理動線與功能,更為空間注入多元層次,呈現出如同多重宇宙般的豐富樣貌。屋主是一對夫妻與年幼的兒女,兩間房間足夠,尚且不需要額外的房間,但需要一個適合遊戲與寫作業的空間;同時,考量到未來孩子長大後必須擁有隱私的獨立房間,設計採用可彈性變動的隔間,成為現階段最佳解方。建築本身是單面採光,建商建議的規劃是將公領域均劃為二,客廳沙發面向電視、背靠公共衛浴牆面,餐廳區臨窗邊、靠近開放廚房。宸光設計認為小宅首先要考量機能,再來才是動線,礙於單面採光,為了讓陽光能遍及家中每一角落,善用彈性隔間不密封的特性,將多功能室設於窗邊,並串聯客廳與廚房是最理想的選擇。 有限的平面坪數下,設計師就往上爭取空間,將多功能室架高40公分,鋪設木地板並搭配上掀式拉門,既創造額外的收納量體,又保留空間彈性。未來若有需求,多功能室納入書桌與床,即能成為一間獨立房。多功能室與廚房相鄰的一側,以中島取代傳統牆面,為一字型廚房增設電機設備儲放空間,並預留冰箱所需的寬度。中島高度設計為87公分,下半部用於收納廚房電器,上半部則以懸吊式拉門作為與多功能室間的互動窗口。打開時,廚房中的家長可隨時關注多功能室的孩子動態,而多功能室47公分的高差更讓孩子能將中島視為桌面,閱讀或寫作。平日,中島也可作為一家人共享的溫馨餐桌。引光入室,創造層次豐富的視覺饗宴客廳與多功能室相連的一側,以電視牆作為兩空間的自然分界,運用家具劃分區域,同時調整客廳布局將沙發旋轉90度,拉長縱深至350公分,提升觀影的舒適性。電視牆結構懸掛於天花板,以清玻璃填充牆面與多功能室地坪之間的空隙,增強自然光的穿透性。於牆面與多功能室地坪之間預留距離安裝清玻璃,為自然光創造更多穿透入口。下方的鐵櫃與木作階梯採用懸空造型,簡化色彩搭配,異材質間的和諧更突顯輕盈感,為整體空間帶來更多通透感與呼吸感。隔間拉門和中島上的窗皆採懸掛式拉門設計,去除了門框的束縛,使線條更加簡潔俐落,光線得以直接穿透。考量到家中有幼兒,相比下拉式窗戶可能因施力不當而夾到手,或摺疊門和折疊窗因旋轉半徑所產生的安全隱患,懸掛門成為最安全的選擇。它不需下軌道,避免了不小心踢到或跌倒的風險,同時也省去了清理凹槽積灰的麻煩。空間有限,除了利用彈性隔間材質,色彩也是劃分功能區域的有效工具,為空間營造更豐富的視覺深度與層次感。屋主偏好淺色與白色,設計師以白色作為主色調,放大空間感的同時搭配木地板鋪設,注入溫潤氣息與暖意。選用低飽和度的莫蘭迪橘作為點綴色,既活潑又沉穩,展現耐看的質感。從玄關向室內望,即見莫蘭迪菊與室內的白鮮明對比的層次,這也是設計師特意在空間中創造的小巧思,藉由空間錯落,透過顏色和光影,讓居住者無論站在哪個角度,都能看見不同光景。▲開放與獨立兼具的彈性空間設計設計師運用彈性空間的半開放特性,以玻璃門連接廚房與客廳,關上時為多功能室提供獨立的小天地,同時讓自然光自由流通至客廳和廚房。透過高低差地坪界定多功能室範圍,增加收納量的同時,選擇相同地坪顏色串聯各空間,實現視覺與功能的和諧統一。▲顧及幼兒安全,以懸掛式拉窗打造彈性隔間中島上的窗戶採用懸掛式拉門設計,去除了傳統門框的束縛,使整體線條更加簡潔流暢,並讓自然光線得以直接穿透進入室內。設計時,考量到家中有幼兒,窗戶特別選擇了懸掛式,而非傳統的下拉形式,下拉式窗戶在開關時若施力不當,可能會夾到孩子的手,而懸掛式設計可免去這種風險,既保證了安全,也增強了整體空間的流動性與功能性。▲因應成長需求,未來可輕鬆轉為男孩房屋主規劃未來將多功能室改為男孩房,設計師在設計時已提前為多功能室預留了足夠的坪數,方便未來放置床墊與書桌。同時,門窗皆安裝了可從內上鎖的裝置,搭配布簾遮蔽,確保男孩能擁有獨立且私密的空間。設計師選擇以玻璃作為門材,不僅營造通透感,拆卸也更加方便;未來若有需求,還可將玻璃門更換為實牆,為男孩打造一個更為完整的房間。▲整合色系空間串聯與異材質這個空間不僅是多功能室,還是廚房與客廳之間的過渡區域,同時也可視為兩者的延伸。設計師透過色系的整合,將電視牆面與下方收納櫃延伸至廚房,皆採用和諧的白色,創造統一感。多功能室的地坪與踏階選用與客廳相同色系,並呼應廚房櫃體,整體風格協調且舒適。
少即是多,將建築雕塑導入居家空間的複層住宅
2025-01-23
這座位於上海的頂層複式住宅,以極簡美學為設計原點,設計者在簡約中突顯出精湛的細節,讓空間在少物的情境下,彰顯出自然韻律與建築的雕塑感。空間以矩陣式牆體的方式排列,讓光影可不受拘束地上下流動,呈現出建築與空間的簡約質感。Project Data案名:極簡風頂層複式地點:大陸.上海類型:複層坪數:250㎡(約75.6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次臥、多功能室、衛浴×3成員:2大人建材:木地板、微水泥、乳膠漆1. 利用複層挑高優勢,還原建築線條使空間更加簡約。2. 卸除多餘牆體,使公共區域獲得最大的開放性。3. 限縮空間內的材質與顏色,注重細節比例,營造質感。▲卸除牆體使空間散發建築美感圍繞極簡主義的核心,卸除多餘的牆體,使畫面回歸原始的建築結構,讓建築線條成為框景,讓機能性的設計透過自身的量體、材質構築細節。① 公共空間為呈現最大開放性,移除不必要的牆體,使客廳、餐廳、廚房三者空間形成大小不同的洄遊動線。② 考量空間長度,樓梯必須出現轉折,設計師以地檯向上隆起的方式,處理轉折區域,同時暗示公私領域的切換。③ 二樓空間為業主夫妻的私領域,廊道區域與一樓挑空的空間垂直串接,運用玻璃圍塑走廊,使複層空間產生對話。這座位於上海的頂層複式住宅,業主夫妻本身奉行極簡主義,嚮往簡約、少物、精緻的居家空間,故找上了擅長設計極簡空間的NOTHING DESIGN操刀規劃。設計師劉暢指出,業主夫妻對於空間的質感都有著不凡的品味,極簡的另一個層面,隱含去蕪存菁之意,因此對於空間裡的每一個細節,從材質到比例與尺度,都必須控制地更加精準,這樣的思考脈絡也使得整體空間最終呈現的樣貌,比起室內設計更偏向具有雕塑感的建築領域,物件雖少,但置身其中,卻能在空間中感受到光線與空氣流動的自然韻律。破除場域框架,創造空間流動感這套頂層複式住宅擁5.5米的挑空條件,設計師劉暢將一樓定義為公共空間,透過梳理公共區域的機能,讓客廳、餐廳、廚房等區域如同模塊的形式組織成平面,矩陣式的牆體排列,使不同的機能區域得以破除框架,讓室內空間更接近建築原始結構的型態。在餐廳後方置入頂天的高櫃,不僅滿足收納需求,更有區分場域機能的效果,在畫面中,讓分布於一樓空間中的白色塊體,形成1/3的視覺比例,同時讓梁柱的存在,增添結構性的美感,使空間最大限度地表現出「通透」的感受。本案的大型落地窗,為空間導入明亮的採光,設計師選擇了窄型的窗框,並透過包牆的做法,減輕金屬的厚重感,弱化其存在感,使這座南北通透的複式住宅,更加地簡約俐落。順著樓梯而上,收窄的牆體立面,暗示著空間布局出現的轉換,廊道空間以透明玻璃圍塑,讓複層與一樓寬廣的空間仍保持著開放性的互動關係。私領域空間的動線,由走廊與白色的隱形門片鋪排的立面串起,讓使場域的機能作用被標明。著重細節,讓簡約自帶質感要將極簡主義實踐到居家空間,基礎的機能仍舊需要被滿足,設計師在一、二層的空間內,均配置了儲藏室,供業主收納生活用品,使公共空間不須承載收納的機能。劉暢指出,為了呈現簡約空間的質感,團隊在細節面多有琢磨,像是空間內所有地面與頂面的交接處,都留有1公分的空隙,使量體的視覺感受更加地輕盈與精緻。空間中所有的門片與櫃體,盡量以「面」為原則,大至全屋的立面設計,小至衛生間裡的一個按鈕,都是依此脈絡進行設計規劃。在色彩計畫方面,利用白色、木色、微水泥等三種元素相互搭配,突顯空間中的點、線、面,讓空間視覺可最大限度地延伸,與複式挑高的屋型條件結合。隱於牆體結構後的樓梯,受限於空間尺度,使得階梯路徑出現轉折,劉暢將階梯以材質拆分,一層空間以微水泥材質地檯的向上隆起,與懸空的木質樓梯相接,透過材質的轉換,暗示公私領域的區分變化,從客廳的視角看去,如同畫框中的雕塑品,為機能性設計增添建築雕塑的美感。▲簡化視覺線條,以塊體組織空間這套複層住宅由不同的方塊量體組合堆積,讓公共空間可從水平、垂直兩個向度獲得延伸,同時讓空間呈現呼吸感。▲將玄關與公共空間整併視野更寬闊設計師將入戶的玄關區域與室內空間整併,透過不同的材質劃出場域的機能性,最大限度地維持了空間整體的流動感。▲以材質解構樓梯轉折空間條件使樓梯必須出現轉折,設計師利用微水泥地檯作為一樓向上延伸的踏面,與懸浮的木色樓梯相接,同時滿足機能與美觀的需求。▲中空隔牆,豐富生活場景在主臥空間中置入一道中空隔牆,在機能面既可作為床頭板,另一面則延伸成櫃體與書桌,畫面中的框景,自然地讓視線產生聚焦。▲材質交接面融入脫縫細節為了讓簡約的空間塊體呈現精緻感,設計師在空間立面的交接處,加入了1公分的空隙,使牆體有懸浮感,讓空間更加輕盈。▲主臥動線與視線結合,創造連通感進入主臥的動線,與複層開放區域的廊道相接,主臥入門處依序規劃了櫃體與桌面結合,自然地為主臥爭取從公領域進入私領域的過渡空間。▲微水泥材質塗布衛浴,延續簡約質感衛浴空間選擇以微水泥材質塗布空間,微水泥可達到無縫的視覺效果,使機能性空間更具美感,加強整體空間的一致性。
蛇(時)來運轉, 迎春綠植美學
2024-12-31
走過驚濤駭浪的一年,2025年農曆蛇年即將來到,不管是個人或國家甚至國際,都更充滿挑戰與不確性。面臨詭譎多變的時代,可以在居家及辦公室佈置開運的花卉,讓花卉植物陪伴我們,安定身心,處變不驚迎接新的一年。生肖蛇象徵著智慧、靈活和謹慎,這些特性不僅對個人,對企業都具有啟發性。吉祥話中,蛇(時)來運轉,正是顯現這樣的意涵。當季應景富貴菊花春節最應景的花卉,首推各類菊花,象徵吉利又非常陽光的各式菊花,不管是盆栽或切花,選項多元,跟其他花卉也很能搭配。想要有點貴氣可以選大菊類,喜歡鄉村感可以選擇小菊、非洲菊、瑪格麗特、向日葵之類。不敗經典歡慶蘭花除了常見的蝴蝶蘭,市面上的蘭花遠比你想像的多樣,今年就來點不一樣的吧,絕對是春節餽贈親朋好友、家庭佈置的最佳選擇。綠植當道,沒有花也很幸福不是只有花卉才漂亮,越來越多人喜歡在家養觀葉植物,鮮活的綠色植栽,奇型怪狀的葉片,很多人在種植觀葉植物中得到心情撫慰,綠植園藝成為潮流。你發現了嗎?走在街上,診所、餐廳、咖啡店各種商業空間不約而同綠了起來,在從事各種消費行為時,無聲無息地沁透到我們的生活環境。在綠意點綴空間大流行之際,我們不妨也來學學綠色的空間美學,讓植物相伴,在新的一年展現靈活的生氣勃勃新氣象。觀葉植物成為裝飾空間的重要元素,這樣的綠牆是不是很吸睛?在牆上用各種不同觀葉,質感、顏色交互運用,如畫一般。過年除了要清掃各類有形的垃圾之外,家中灰塵、髒污空氣,甚至許多新採購的傢俱中,帶有各種不良的氣體,這些都需要好好地掃除與淨化!選用一些寓意良好的春節花卉,植物更是空氣淨化的好幫手。想減少二氧化碳,不妨來種麗格海棠、開運竹、擎天鳳梨;想降低灰塵,那就來幾盆仙客來、菊花;想淨化甲醛,可以來種長壽花、馬拉巴栗;消除有毒氣體苯,建議添些非洲菊、盆菊;想要「三氯乙烯」快消除,建議種種圓葉椒草、雞冠花。植物不僅養眼,更是轉換氣氛的好素材,就讓花卉植物為我們加油,從新春開始今年的綠植佈置,新的一年生機盎然。
2025年星座運勢解析
2024-12-31
2025年是變革動盪的一年,地緣政治局勢仍將持續動盪,國與國之間貿易衝突也會加劇。在投資理財方面,建議保守為宜,對於高風險投資標的務必格外謹慎。下面我們來看看各個星座在2025年的運勢為何,可參考自己的太陽星座或是上升星座。白羊座2025年在事業上將面臨較大的職場挑戰,尤其是來自主管的考驗與磨練。需謹慎維繫人際關係,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爭論。在行銷及業務領域,白羊座可充分發揮天生優勢,並有機會獲得貴人相助。財運整體平穩,但支出可能較高,建議審慎規劃投資理財。健康方面須特別關注身體細微變化,尤其是腸胃系統。由於工作壓力增加,易造成飲食不規律,務必注意營養均衡並保持適度運動。金牛座金牛座將在2025年迎來一波創新與蛻變的浪潮,職業發展蓬勃向上,甚至逐步邁向領導階層,不過這對於只想安逸,固守自己一塊地的金牛,有點難以抉擇。感情方面,今年桃花少,如果想脫單,得積極拓展社交圈,才有認識異性的可能。財運挺好,尤其是下半年有機會開闢新的財源,投資獲利也能滿滿入袋。健康上須關注肩頸、神經痛及壓力引發的毛病。雙子座上半年職場運勢低迷,須謹慎與上司互動,避免觸犯忌諱。下半年運勢好轉,業務成績亮眼,為自己贏得職場話語權。財務方面,上半年易有破財風險,不僅在娛樂消遣上開支過大,更要警惕借錢給親友的風險,下半年財運將逐漸改善。健康方面要警惕壓力與過勞對身心的負面影響,另外泌尿系統也要多留意。巨蟹座今年巨蟹座對工作意態闌珊,提不起勁,尤其與同事之間的口角更讓你心情惡劣,容易在工作上出錯或是被抓到把柄,年中後才會有所好轉,對工作的熱情也會慢慢回來。財運上需要量入為出,今年的購物慾比較強,總讓你想花錢買東西或是去玩,建議做好財務規劃。健康上需關注情緒引發的消化及內分泌問題,透過靜心調理以平衡身心。獅子座2025年對獅子座而言是收穫豐碩的一年,透過專業與人脈幫忙實現多項工作目標,也有餘力為未來做更深遠的規劃。財運中上,可透過投資與副業賺得荷包滿滿。感情運勢上,爛桃花比較多,要審慎挑選,容易被不喜歡的人纏上。健康方面須關注頭部、呼吸系統與氣血調理,避免過度勞累。上半年宜全面進攻,下半年適合蓄積能量,為下一次大展身手做準備。處女座2025年對處女座來說壓力比較大,有升遷、外派或國際團隊合作等機會,但這中間的過程要面對的困難很多,雖然最終逢凶化吉,但期間的辛苦與挫折還是會讓你感到氣憤與苦惱。財運上還不錯,但要注意投資的風險,這方面要謹慎一些,有破財的可能。健康上,在高壓環境中需特別注意作息規律,容易發胖,也要小心內分泌失調。天秤座天秤座在今年6月後,事業運開始上揚,越到年尾,運勢越好,最終會有升遷和加入新團隊的機會。感情運勢旺盛,有不少朋友為你介紹對象,適合發展戀情或是將彼此的關係更進一步提升。偏財運不錯,中獎機率大,三不五時會有意想不到的小財出現。健康方面需重視腸胃跟腰腿,尤其從事勞力的天秤,要注意脊椎方面的問題,工作時要多注意安全。天蠍座天蠍座今年事業運跟財運都是穩健中慢慢上揚,工作上的表現雖然不是一飛衝天,立刻就廣受注目,但上司都看在眼裡,會給你升遷或是加薪的機會,所以財務上的進帳也跟著提升不少。感情運勢上比較動盪一點,尤其是遠距離戀情可能無疾而終。健康上須留意心血管、高血壓、失眠的問題,尤其是坐辦公室的天蠍座,培養運動習慣對健康有益。射手座2025年射手座的事業運普通,如果希望有所突破,就得廣結善緣,發揮合作精神,才能創造新的機會,迎來貴人相助。感情方面有異國戀情或與前任復合的機會。財務上挺好,如果之前有投資,今年會獲得不錯的報償,有出國旅行的機會。健康上要小心血光之災以及心血管疾病,有慢性病的射手座要記得按時吃藥,不要散漫輕忽,容易小病變大病。摩羯座事業運平平,沒有太大的起伏,熟悉的工作對摩羯來說已沒有挑戰性,建議可以嘗試學習新技能或是發展有興趣的事物,事業心強一點的也能主動找尋跨界合作的機會。今年桃花運很強,想脫單的朋友可以保握今年。財運很好,尤其是有副業的摩羯座,副業帶來的收入甚至比正業多,另外投資上的獲利也不錯。健康方面須留意呼吸道狀況,如支氣管不適、感冒咳嗽。水瓶座2025年對水瓶座來說整體運勢大好,職場上貴人扶持,原本沉重的工作壓力頓時減輕。因工作表現出色,上司也不吝於提拔。感情上桃花很多,選擇也多,你要多審思考量才能找到合適的對象。財務上有投資獲利的機會,但務必審慎理財,因為破財的機會也不少。健康上要注意飲食均衡跟適度的放鬆,有偏頭痛及暈眩的問題。雙魚座雙魚座今年整體運勢中等,出差的頻率會提高,很多事都要你親力親為,所以讓你感到很疲憊,但你的努力終將獲得回報,會得到上面的肯定。財運方面,上半年家庭開銷會比較多,下半年才會趨於穩定。感情在下半年會迎來桃花旺季,有望戀愛或結婚。健康方面須要多注意皮膚問題,可能有乾癢或濕疹等問題,另外要多注意是否有憂鬱的困擾。
老年人感染死亡率攀升, 抗藥性危機不容忽視
2024-11-29
當抗生素未按完整療程服用時,細菌可能會受到抑制但未被完全消滅,這樣一來,殘留的細菌有機會適應藥物的存在,逐漸進化並產生抗藥性。大家多少都應該聽過「抗生素抗藥性」這個名詞,是指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受性,導致原本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失效,造成感染難以控制,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抗生素抗藥性不僅增加治療難度和成本,還可能引發治療失敗和致命危機;預防抗藥性的關鍵包括正確使用抗生素、避免濫用抗生素和加強感染控制。疾管署署長莊人祥指出,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的最強而有力的武器,但是由於抗生素的濫用,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抗藥性列為「全球性的醫療緊急危機」,甚至有研究預測,到了2035年時,全球人的平均壽命恐怕會因為抗藥性而縮短1.8年,到了2050年,更是每3秒將有1人死於抗藥性細菌的感染。醫療品質策進會董事長張上淳則從經濟層面分享,台灣每年因為抗藥性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000億元,這不僅僅是政府巨大的財政負擔,也顯示出公共健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如此麼嚴峻的挑戰,健保署投入了2.25億元於感染控制提升計畫,行政院也將於明年(2025年)啟動防疫一體抗藥性管理計畫,將全力阻止抗藥性危機的蔓延。改善抗生素使用和感染控制,降低抗藥性細菌比例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則以臨床數據說明,雖然5歲以下兒童因為抗藥性細菌感染的死亡率下降了5成,但反觀70歲以上老年人因抗藥性細菌感染的死亡率卻上升了高達80%。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與長照機構的抗藥性問題將變得更加嚴重;尤其是加護病房中的重症患者,由於抗藥性細菌感染,往往需使用到第二、第三線的藥物,甚至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最終導致死亡等憾事發生。張峰義理事長進一步說明,門診開出的抗生素佔總體抗生素使用量的80%到 90%,這與患者對抗生素的期待 、臨床醫生的診療壓力以及工作量有關。為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今年健保署已啟動健保補助計畫,透過對醫療機構的獎勵機制,改善抗生素使用和感染控制,期望降低抗藥性細菌的比例。抗生素抗藥性就在你我身邊三軍總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邱俊翔表示,抗生素抗藥性的問題不只有在台灣,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年時就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一,主要是因為抗生素抗藥性的發展越來越嚴重,例如過去大家覺得抗藥性只會發生在用了很多輪抗生素的重症患者身上,但經他的臨床觀察發現,門診病人中就發生抗藥性細菌的感染,甚至連畜牧業中如果為了避免豬隻、牛群感染而受到損失,而長期使用抗生素,也可能會篩選出抗藥性的細菌在我們身處的環境裡。簡單來說,因為抗生素抗藥性的關係,一些原本可以被藥物輕易殺死的細菌不但沒有被殺死,反而進化而變得更強大,必須要用更強的藥物才能將之消滅;舉例來說,將來我們只要發生肺炎或是傷口有一點小小感染,可能就會因為抗藥性的關係而無法被控制住,進而威脅到生命。 請勿濫用抗生素1.不必要的使用抗生素:在病毒感染例如感冒或流感、新冠肺炎等情況下使用抗生素,導致正常菌群被抗藥細菌取代。2.未按療程完成治療:在抗生素療程中,停止使用抗生素可能會讓尚未完全清除的細菌繼續存活,這些存活的細菌通常具有較強的抗藥性,並繁殖出更多更強的抗藥性細菌。3.過度使用廣效抗生素:廣效抗生素可以殺滅範圍廣泛的細菌,但也會促進抗藥性基因的擴散;因此,特定的感染應選擇窄效抗生素來降低抗藥性的風險。 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邱俊翔指出,臨床上常戲稱,抗生素對有些醫療人員來說是一種「安眠藥」,給發燒病患開立了抗生素,就覺得比較安心,這是因為很多時候在臨床上遇到病人有濃痰、濃鼻涕或嚴重咳嗽時,有些病人或部分醫師,確實會想透過抗生素治療讓患者把病情控制下來;但從研究中發現,濃痰、黃痰不一定就代表是細菌感染,更何況若已確診是流感或新冠病毒感染,那麼即便用再強的抗生素也沒有用。如果一旦感冒、流感就吃抗生素,長期下來正常菌群可能被抗藥細菌所以取代,當下次不幸被感染例如肺炎,可能原先所使用的抗生素就沒有效了。至於有些人會說,為什麼感冒吃抗生素就好了,那是因為病毒感染本來就有一定的時程,時間到了病毒感染自然會痊癒,就像是一般感冒不吃藥也會好的原理。 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很多民眾以為消炎藥就是抗生素,邱俊翔表示,這是兩種不同機轉的藥物,儘管有時兩者可能都被用在感染症患者,但在作用機制、使用目的以及適用範圍上都有明顯的不同。簡單來說,抗生素專門用於殺滅或抑制細菌生長,對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和新冠病毒)無效,用於治療細菌感染,例如肺炎、泌尿道感染、扁桃腺炎等疾病;消炎藥主要用於減少體內的發炎反應,無論是由細菌、病毒、過敏反應還是外傷引起的發炎都適用,去抑制體內發炎因子的生成,減輕腫脹、疼痛和紅腫等發炎症狀。 不按療程服用抗生素,小心引發抗藥性邱俊翔進一步說明,每一種需要服用抗生素的疾病,根據過往臨床經驗和研究去制定出不同的療程,例如泌尿道感染要吃7天的抗生素,骨髓炎需服用6~8周,要用多少的藥劑量和時間,都必須依賴過去的臨床實驗結果。例如骨髓炎患者只吃2周的抗生素,因為紅腫熱痛等不適症狀消失,就不再服用藥物,此時躲在骨髓裡的細菌不但沒有被殺光,反而因為被抗生素篩選過,變得更強大,之後再使用同一種抗生素治療,就會因為有抗藥性而無效了。當抗生素未按完整療程服用時,細菌可能會受到抑制但未被完全消滅,這樣一來,殘留的細菌有機會適應藥物的存在,逐漸進化並產生抗藥性。邱俊翔提醒,第一不隨便使用抗生素,一旦需要使用,表示醫師判定身上有細菌,所以需要使用,就得按照療程完整使用。如果在服藥過程中有不適狀況發生,例如感到噁心、腹瀉或長疹子等,應該回診告知醫師,換另一種抗生素來使用,並繼續把療程走完,才不會產生抗藥性。謹守「4不1要、診間3問」最後,邱俊翔呼籲,維持抗生素的多樣性是非常重要的應對手段之一,而要維持抗生素的多樣性,必須透過正確使用抗生素來達成。但臨床上常見民眾對於抗生素有許多錯誤的迷思,包含會在診間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導致不當使用進而產生抗藥性,或是將自己沒吃完的抗生素分給親友吃,甚至是沒有乖乖吃完整個療程,進而導致抗藥性產生。因此,邱俊翔呼籲到民眾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做到「4不1要」原則:1「不」:不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2「不」:不自己購買抗生素來吃3「不」:不隨便吃他人給的抗生素4「不」:不自行隨便停用抗生素1「要」: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邱俊翔說明,在診間醫師開藥時,也可以詢問醫師3個問題,也就是「診間3問」,可以幫助民眾在看診時與醫師進行有效的溝通:1問:「有沒有」,可以問問醫師,我的處方藥物中是否含有抗生素?2問:「吃多久」,問問醫師處方藥中的抗生素應需要吃幾天?3問:「小心什麼」,這一次服用的抗生素應注意什麼事情,例如有的需要空腹吃,有的需要監測肝功能,還有些抗生素會讓人產生視幻覺,就得趕緊回診。    
守護成長,探索家園禪意新境 家人為本,無微不至溫柔童趣
2024-11-29
有著充裕、但未切中生活需求的空間,其實也是種莫大的煩惱。尤其家中學齡階段的小朋友興致來了玩起躲貓貓,更是不得了。以呵護為名,家人相互照應為題,去除舊的閉鎖陰沉,揉合新的光潔雅致,以細節堆砌,破舊築新。Project Data案名:蟬靜氣質地點:馬來西亞類型:複層坪數:354㎡(約107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書房、視廳室、次臥、小孩房×2、衛浴×4、陽台成員:3大人、2小孩建材:鋼構、原木、積層木、水泥、玻璃1. 整合充裕空間,梳理動線冗贅,再定義分層生活區域功能。2. 掌握家庭成員需求,將嚮往的美感和安全功能隱形揉合。3. 簡約氛圍需多層次細節精準堆疊,實地測裝確認,跟圖紙一樣重要。▲和煦天光育綠意,打造成長最適環境 以孩子成長所需的一切為考量,消除隔牆,開拓動線,茶袱檯連結餐廳與客廳,也串起家人之間的交流。① 建築物向外擴建,截彎取直,與室內場域合為一體,開闊視野同時讓一樓動線更加流暢。② 改善採光、統一場域後將兒童遊戲區設置在垂直動線區域,客廳、餐廳、二樓均可輕易感知兒童動向。③ 移除舊書房隔間牆面,更進一步改善原本二樓陰鬱採光,半開放的門面設計讓功能更多元,動線也加倍流暢。位於馬來西亞的二十餘年中古宅,兩層半、354平方公尺(約107坪)的空間,於現階段家庭成員使用堪稱遊刃有餘,但心理上的依賴安心感,正隨著家中兩名小朋友成長,愈發稀薄。區隔場域功能的隔間牆不符需求,更造成原本自然採光不佳的問題雪上加霜。一樓東側戶外露天陽台的冗贅空間,限制了動線發展可能性。對於有兩個正處探索欲旺盛時期稚子、工時繁長的雙薪年輕家庭,舊有場域隔間規格和動線侷限,無形中埋藏著孩童探索發展窘迫、家庭成員在屋內互相照應得提著嗓門的隱憂。PINS DESIGN STUDIO設計師SiYuan Tan不拘泥單一設計風格,擅長層層堆疊細節為基礎,踏實頻繁和屋主溝通發想,以夫妻倆無數次旅遊目的地國度:日本,作為氛圍發展主軸,折衷日式關西韻味,細膩斟酌成長期家庭成員必備生活機能,呈現質樸俐落、實用至上的日式風格生活空間。場域功能無縫銜接,互動關照最佳化空間建物東側原本是戶外空間,由建築平面鳥瞰視角看上去像是個「凹」字的陽台區域截彎取直,納為室內庭院,並打造玻璃房棚頂結構天井,引自然光入內,為視覺感明亮通透,鋪好了第一段基石。室內色調以淡雅節制的日式淺木棕色為底,白色、淺灰輔佐,引導視覺同時降低反差感,自然光更加柔和協調。踏入屋內落塵區,映入眼簾的,不似一般人家佈置藏品展示區或書櫃型隔間,而是專為兒童設計俱全的遊戲區,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互動,在回家開門的第一刻就開始。由於學齡期孩童有著無窮精力、探索慾旺盛,因此,設計師打造了一個有著滿滿安全感,隱密但不封閉、能培養小隱私、歸屬感、降低分離焦慮,且父母可以隨時確認孩童安全的小天地。公共區域為這一家人主要的核心場域,包含客廳、遊戲區、茶袱檯用餐區、室內庭園區彼此無縫銜接,視野廣闊全無隔間。步入此區,不由自主將視線聚焦、日本老昭和風格濃重的「茶袱檯」上。這一橫跨用餐區、室內庭院區的灰色超長桌檯,是一家四口用餐、學習之地,縱使其他家族成員來訪,座位也相當充裕。錨定於桌檯視野盡頭的,是一對綠意蒼勁的特選小葉品種樹,為生活空間帶入自然的氣息。雖然整體是開放式的空間,但顧及兩位年幼的孩童,在大人未注意下,直衝廚房或庭院,因此在內庭院區與中島式廚房,設有可收摺的滑軌木格柵,隱約隔開空間同時,就算大人在廚房料理,能隨時關照小孩的狀態,亦可確保家庭成員間交流無礙。生活空間劃分完善,滿足生活豐富面向來到二樓,樓梯盡頭處備有防跌落摺疊門,同樣避免小朋友「放電」時衝過頭而碰撞受傷。銜接動線的首間房,便是引進自然天光,有著斜頂家屋意象入口的書房。對應學齡期小型人類身高設定的書櫃,鼓勵自幼養成取閱探索知識的習慣。與牆面等長的書桌面向庭院,親子伴讀同時,往內庭望去,盡享昂然綠意;而備有全隱藏收折兼具隔音效果的拉門,助益學習不受打擾。位於同樓層的小孩房仍是保持一致的素雅色系,各自打造了與樓層等高的塗鴉板和爬不了太高、但仍可保證耗洩體力的攀岩牆,以遊戲、學習滋養他們成長。主臥同樣劃設於二樓,考量讓家長能隨時看顧一雙兒女,日後隨小孩漸漸長大,需要獨立空間時也能各擁一方天地。▲加設摺門提升安全性在內庭院區與中島式廚房,設有可收摺的滑軌木格柵,隱約隔開空間同時,還能提供多一層防護。▲木質基調,淡雅樸實視覺感與原木一致,為適應馬來西亞當地氣候的特選積層合板材,均質一致的外觀,是設計師數次現場實裝、調整後所得成果。▲小孩專屬的遊戲區較地板微高的遊戲平台區,外露角安全收低,樓梯間的「秘密基地」向上延伸為樓梯扶手。▲挑高內庭正上方座位區內庭大幅改善二樓採光,甚至可由此處與正下方餐桌、客廳互動。欄杆高度、柵寬依兒童成長速率、活動力為評估準則,多次調整,保護小孩同時不致使成人視野受限。▲設定為安全高度的攀岩牆、攀爬架小朋友發洩精力同時,兼收眼手協調訓練之效。▲與室內等高的塗鴉板讓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有個抒發畫版,在使用者年紀小時代替家中牆壁、傢具受罪,年長了可作為速記或家庭留言板。▲多功能書房,可動可靜向陽面裝設全高百頁窗,延伸至頂的木格柵區域為收納空間,望向內庭的玻璃窗為無邊設計,書桌與牆等長,上設有開放式懸浮吊櫃。▲整合所有機能於一室的主臥設計者利用回字動線串聯臥鋪、書桌、更衣室、衛浴等機能。▲量身訂做的安全設計樓梯盡頭,可無縫摺收的兒童安全隔板,功能及美感兼顧。▲層層細節細膩堆疊複材質一體化設計,視覺、體感、耐用均不妥協。▲安全思維催生全透浴室小孩在浴缸戲水時,淋浴間的家長仍能時刻注意狀況。
敞開建築隔閡,讓庭園空間向外延展,拉近鄰里距離
2024-10-30
現代人生活在建商規劃好的大樓裡,住戶間多了一道厚重牆,顯得冷漠;反而懷念過去住在胡同、弄堂裡,那份往來緊密的濃厚人情味。屋主從60坪的市區大樓搬到18坪帶院的一樓住宅,拆除原始屋頂,讓庭園空間向外延展,享有寧靜的自然生活,也拉近了鄰里距離。Project Data案名:市陌河住宅地點:大陸.浙江湖州類型:單層坪數:約18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衛浴、家政間、主臥、次臥、庭院成員:2大人、1小孩、1貓、1狗建材:松木膠合板、灰泥、青磚、不鏽鋼、磁磚1. 拆除庭院屋頂,利用矮牆將戶外景致與自然聲音,納入生活場域裡。2. 內縮部分牆體隔間,梳理流暢動線,且透過層板、收納櫃界定領域。3. 主臥利用三種不同的地坪高度,銜接工作、睡眠及休閒功能的場域。▲延展天際線,透進陽光、自然與人情溫度 拆除原有屋頂形式,並規劃庭園空間,將對外的視野敞開來、納入外圍綠意,同時增進住宅與鄰里間的互動性。① 客廳與主臥空間對調,將內側餐廳納入而成開放公領域;並將客廳與臥室牆面內縮,形成流暢的弧形動線。② 利用開放廚房延展空間尺度,整合家政、乾區、廁所功能;隔間上融入小吧檯、自動貓砂盆及酒櫃收納機能。③ 臥室利用三種高度整合空間機能,入口的工作音樂編曲區、中央由衣櫃隔出的睡眠區,以及鄰近庭園的休閒陽台區。此案位於浙江湖州一個老小區裡,屋主是一對年輕夫妻,生了一名三歲小孩,養了一隻貓及狗。建築基地鄰近社區小公園,每當天氣晴朗,公園裡總是充滿人們交談、運動等熱絡景象。原始格局規劃上,外部原為封閉式庭園,透不進戶外的公園景致,也感受不到鄰里間的自然聲響。因此,庭園上方的屋頂拆除後,結合格柵遮雨棚設計,詮釋愜意生活氛圍,同時藉由低矮的水泥牆將周邊綠意、建築導入室內;再將庭院地坪鋪陳青磚的面積延伸到室內玄關,模糊室內外界線,延展開闊的視覺尺度。利用開放且流暢動線,營造光線與空氣流動的氛圍室內為傳統的兩房廳格局,客廳與臥室較大,其他空間較零碎不完整;入口有兩處,分別位於西側通往餐廳區,以及東南側的戶外庭園。室內透過隔間牆劃分場域,導致客廳、臥室成為無採光暗室;客廳到餐廳的空間尺度非常狹小,餐桌椅橫放於廚房與廁所隔間牆的中央,周圍都是進出動線的門,空間破碎,幾乎沒有收納機能。因此,整體空間改造上,首先保留下水區管線位子,維持廚房、衛浴與次臥區;拆除客廳與臥室部分牆體,並濃縮主臥區,擴大客廳到廚房間的緩衝過道,形成一道流暢動線,保有場域間的獨立性,同時提升彼此串接的彈性。考量生活的隱私需求,外側規劃公領域、內側私領域的邏輯安排,將客廳與主臥對調,客廳面向庭院大門,並挪動原本內側的餐廳區,讓客、餐廳與書房形成完整的開放空間;牆面分別規劃電子鋼琴、書牆設計,解決收納機能不足問題。藉由收納與層板的彈性隔斷,通透視覺且強化收納內側區域微調空間尺度,整合廚房、家政、乾區、廁所與貓咪生活空間,且利用櫃體、層板的軟分隔特性,達到場域巧妙劃分與通透的視覺感,讓戶外採光走入室內,化解小空間壓迫問題。封閉廚房改造為開放空間,將瓦斯爐挪移到與冰箱平行的入口位置,開放入口安排讓廚房格局更顯方正,還可一眼望向家政間情景;將廚房後方的廁所牆面內縮,保留馬桶與淋浴區的隱私性,將洗手檯挪到外側、轉向,成為乾區功能;側邊延伸檯面作為送餐的廚房小吧檯機能,下方規劃自動貓砂盆,串接木結構的廚房入口到側邊酒櫃收納,形成一道場域界定牆;通透木紋隔間達到領域連動,上方層板拉出與天花板距離,延伸出開闊的空間尺度,同時也成為貓咪走道。家政間擺放洗衣機、烘乾機及待洗衣物的收納籃,成為日常盥洗衣物的家事間。不同高度整合多元場域機能,體現豐富生活面貌拆除原臥室外開放區的櫃體,利用矮牆、鋼管進行結構加固,鋼管支撐柱體並以麻繩纏繞而成,成為擺放物件的小檯面及貓爬架。主臥實現不同高度整合多元機能的特色,展現單一空間的層次分明及視覺開闊度。入口角落規劃編曲工作臺,滿足男屋主從事音樂創作上的需求;接著利用三節踏步的高度並搭配衣櫃遮擋,圍塑睡眠區;再透過架高地坪拉出上方的休閒陽台區,下方規劃狗狗居住空間,面向庭院的牆面則規劃狗洞方便進出;狗屋還結合通風換氣設置,當室內濕氣超標就會啟動風扇裝置,進行換氣處理,創造清爽舒適的空間品質。▲客廳空間承載日常互動與對話場域客餐廳作為屋主夫妻日常對話、用餐及休閒之用,還有電子鋼琴演奏區,作為男屋主創作需求。▲鏤空書牆兼具採光與機能餐桌側邊倚靠回字型書牆,滿足屋主藏書,且透過中央的鏤空可延伸戶外。▲從家政間望向廚房擴大廚房並調整為開放空間,外側規劃壁櫥作為酒櫃,兼具實用收納與隔間機能。▲整合多元機能的臥室空間利用三種高度拉出機能空間,從角落規劃男屋主音樂創作的編曲工作區,到中間睡眠區,及靠窗的休閒陽台區。▲專屬男屋主獨處角落男屋主喜歡坐在客廳的休閒椅,品嚐佳釀的同時,欣賞陽光或雨水灑落院子的情景。▲從家政間看向次臥室透過隔間牆、櫃體形成視覺轉折與喘息,展現空間層次及豐富生活感。▲從庭園走出戶外入口立面與戶外建築材質與色彩一致,搭配木質格柵造型遮雨棚,通透、開放的設計,創造內外情景交融、相互對話。
極致空間共融,滿足工作與居家之新生活
2024-09-30
疫情橫掃全球,衝擊人們的生活及價值觀,彷彿將舊秩序破壞、重建,綻放嶄新氣象。面臨工作室停擺,長期居家辦公的新生活型態,於是,CREASIME.匠坊設計師張書源將一套閒置的15坪舊公寓予以翻新,創造辦公與住家整合的全新居所。1. 乘載生活與工作的有機空間 將生活場域打開來,藉由活動櫃體彈性界定場域,並提升收納量,創造工作及居家生活共融的空間概念。Project Data案名:居家辦公地點:大陸.南京坪數:15坪格局:玄關、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成員:2大人建材:樺木、磚石、微水泥塗料、岩板▲以時間為錨點,利用「面積疊加」的空間設計法,依使用者不同生活需求賦予空間機能;拆除隔間牆,利用書櫃設計滿足收納、展示機能,並創造彈性的空間隔斷功能。原始空間採光不足,空間零碎、動線不良,因而無法劃分機能領域,且幾乎沒有收納空間。為了回歸使用者最自然的生活本質,將原始牆體、梁柱拆除,空間釋放後,延伸老建築本身結構體,並結合樺木、磚石等自然材料,延續樸實空間味道,同時增添當代的鐵件等材質,創造新舊交融的空間靈感。15坪空間裡,需具備辦公空間的使用,包含電腦使用、簡報、會議及物件收納等區域,同時兼具收件、料理、用餐、睡覺等居家生活;坪數有限的此案,需捨棄以坪數切割空間使用的思維,張書源表示:「以時間作為設計的錨點,隨不同時間點切換空間模式的設計思維,透過疊加的空間手法,打造兼具獨立與共融的生活型態。」因此,隨著居住者生活需求的改變,產生拉門滑動、高度的轉移,及一物多用的特性,動線隨時在改變,形成一種很自然、舒服的空間樣貌。整合收納及彈性隔間,創造靈活多元的生活風貌入口玄關結合盥洗區的空間使用,並安排一座雙向對角開門櫃,劃分外側的收信、鞋櫃、自行車收納等玄關區,以及洗手、洗衣物的盥洗區;材質安排上,透過木紋天花板與地板隱喻同一區,並藉由石子溝造型地板劃分內外場域。開放公領域以餐桌為核心,融合辦公、餐桌、咖啡館等生活多元情境;靠窗面規劃廚房區,平時不須料理時,則利用木製板蓋住瓦斯爐,隨即切換其他功能;牆面的書籍雜誌層架、咖啡機展示與馬克杯等陳設,創造融合社交、休閒與工作的空間特性。延伸玄關到和室的牆面,整合工具、雜誌及衣服等多元收納機能,衣櫃門扇具移動的彈性,兼具收納物件的遮蔽、進行影音、觀影等工作上的需求;結合可移動式滑梯設計,方便遞取與歸回物件。一面牆體現多元機能的交融與發展,隨時間點延展出不同的空間風貌,演繹家為有機生命體。善用垂直高度界定場域機能,形成開放與漸層空間感藉由滑動的書櫃巧妙界定公領域、臥室與和室區,兼具視覺延伸的開放性及獨立的空間隱私性。利用架高木地板串連臥室及和室區,地板融合收納機能,平日將床單收放櫃內,即形成寬敞和室空間。架高邊緣安排輕質磚,作為踏階使用,其高度恰巧為適合大人與小孩的乘坐區。由於空間基地鄰近國家的文化保護區,周邊沒有高樓大廈,此案位於九樓,擁有270度弧形陽台,可享遼闊自然視野與代表性都市建築,但原始空間將陽台封閉,造成光線走不進來並遮蔽優美景致。於是,拆除封閉牆面、結合玻璃帷幕,導入自然採光與景緻,將陽台轉化為「樹下起居室」的會客活動區;利用沉降式地板與和室有所界定,並導入野外自然氛圍,鋪陳水磨石地坪、黑色石子盈滿深色溝縫;中央安排一座圓形火爐,平時作為造型茶几,當上方蓋板拿掉,則化身冬日暖爐之用,將戶外院子的寫意自然納入室內情景。▲2.3. 以餐桌為核心,體現多元生活風貌木製板蓋住瓦斯爐,餐桌成為辦公區;搭配咖啡相關機能、雜誌櫃等安排,空間隨即切換咖啡廳、休閒日常的迷人景致。▲4. 重疊空間,創造多元生活主題衣櫃門板可遮擋櫃內物件,保有隱私性;並可依需求來移動,門板同時兼具投影布幕,滿足工作需求。▲5.6. 移動櫃體,形成靈活隔斷與實用機能利用架高木地板劃分公領域與休憩區,並透過隔斷切換不同的生活狀態,並創造所需的隱密性。▲7. 陽台變身戶外自然感會議空間透過降低高度與和室有所劃分,玻璃帷幕將戶外景致引入;木隔板上鋪陳黑色鉚釘造型沙發,提供舒適的乘坐體驗。
1 2 3 4 5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