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光影與機能提升,賦予舊屋新生命
2025-06-30
矗立在台灣典型狹長形連棟街屋,整體設計以採光為核心,將自然光線引入深邃街屋,化暗為亮,重現家的溫暖靈魂。開放式格局與動線規劃創造符合使用需求的起居空間,改寫街屋的生命章程,成為傳統街屋現代化改造的佳例。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中坪數:樓板面積約74坪樓層:地上3F格局:1F:臥房、客廳、餐廳、廚房、衛浴、前車庫、後庭院;2F:臥房X2、衛浴X2、開放多功能區;3F:臥房、洗曬衣間、神明廳、前陽台建材:乳膠漆、水泥漆、隔熱塗料、超耐磨木地板、實木地板、磁磚、烤漆、鐵件、不鏽鋼、烤玻、灰玻、系統板、美耐板、人造石、大理石、木百葉簾、烤漆浪板▲1. 光影交織的溫馨起居場域客廳以開放式設計為核心,引入自然光線營造明亮通透的氛圍。家具布局簡潔有序,搭配溫潤材質與柔和色調,突顯空間的溫馨與雅緻。2. 立面革新,狹長街屋的光影藝術採光高窗與簡約立面構成,打破傳統街屋封閉印象,呈現內外一致的現代簡約美感。一樓以開放式布局串聯客廳與廚房,中島設計促進互動,大面挑空引入自然光。二樓規劃為臥室、衛浴與未來作為兒童遊戲區的大平台,結合天井營造明亮居所。三樓以神明廳與洗曬衣場為主,設有天井採光罩整體。空間滿足多元需求。此住宅位於傳統街屋區,原屋齡約40年,屬於台灣典型狹長形街屋。原況舊屋存在多項問題,包括採光與通風不足、壁癌與結構老化,以及房間與衛浴配置不符合現代需求。屋主一家三口(夫妻與母親)對住宅翻新的首要需求為提升採光、增強收納機能及改善衛浴設備,並考量未來長者的行動便利性。採光與通風的突破性設計,優化格局與收納空間針對長型街屋普遍面臨的採光不足問題,禾良一設計在建築外觀立面及屋頂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屋頂新增天井,牆面開高窗,讓自然光能夠照亮各樓層空間。內部結構更進一步在一、二樓間設置挑空設計,不僅提升採光效果,也促進樓層間的視覺互動。尤其是挑空處連接二樓的兒童遊戲區和一樓餐廚空間,讓家人之間在不同樓層仍能保持互動,營造出充滿活力的居家氛圍。住宅格局也重新做了規劃,既增設房間數至四間(分布於三層樓),並在一樓和二樓分別配置衛浴以滿足家庭需求。與傳統街屋「先客廳、後餐廳」的格局不同,此案將開放式客廳、餐廳及廚房設於室內空間後端,並利用中央設置的中島,結合餐桌與廚具,創造靈活的洄游動線。廚房中新增的大型收納櫃進一步解決了舊屋中收納不足的問題,讓空間更加整潔實用。此外,考量屋主母親年長後的生活需求,特別於一樓設置孝親房,並將衛浴地坪與室內地坪齊平以實現無障礙設計;同時整個一樓空間亦取消高低差,確保行動便利,體現對長者的周全考慮。▲以通透性作為公共空間的關鍵從暗淡到明亮,從擁擠到開闊,借助溫暖木紋與淺白色調,搭配光影設計,賦予老屋現代美學與家的全新溫馨質感。▲挑空與中島打造靈動詩意廚餐區廚房區特別設置中島與挑高的公共空間,串聯家庭互動,滿足功能需求,讓生活更有詩意與靈活性。材料與色彩的選擇符合溫馨極簡的調性本案最大的挑戰在於結構改造,尤其是一、二樓間的大挑空設計。設計團隊不僅成功克服結構跨距的技術難題,還精心調整挑空比例,確保一樓與二樓之間的光線引入及空間互動。同時,針對窄幅街屋的外立面,設計團隊以簡約造型與大面積開窗,打造出既具典雅美感又符合使用需求的立面效果。過去屋主在室內洗曬衣物,空間擁擠且不流暢。改造後,三樓頂部新增大型採光罩,並規劃出專門的洗曬衣區,解決了舊有的使用難題。此外,頂樓原本昏暗的空間也因採光罩的設置而煥然一新。為營造家居溫馨感,設計採用暖色調的木紋材質,結合淺白色塗料與水泥漆。地板選用超耐磨木地板,樓梯則以實木打造,整體風格簡約而不失溫暖。本案整體設計上透過合理的空間層次與動線規劃,使舊屋擺脫原有侷限,營造出輕盈、互動且靈活的生活場景,讓每個空間都能充分展現其獨特的使用價值與氛圍。▲虛實幾何融合,極致坪效的設計美學臥室以一體成型的虛實幾何量體,讓機能空間與設計語彙及材質完美融合,發揮空間坪效的最大效益。▲光影與材質譜寫出家的柔美變奏透過暖色木質與流動的光線,重新詮釋了主臥空間感與機能美,彰顯家的溫暖與典雅格調。
我們與過勞的距離 身體求救信號莫輕忽
2022-01-26
「過勞」是指一種身心耗弱狀態,一般處於過勞的人,可能會有疲勞、苦悶失眠、經常頭痛和胸悶、高血壓、糖尿病病史以及心電圖不正常等症狀。勞工透過工作獲得薪資維持生活所需,但卻有一些勞工從事高工時、低工資的工作,若想增加收入,只能靠不斷上班、加班,減少休息時間,才能提高薪資,長此以往可能不知不覺將自己推向過勞深淵。職場過勞現形記 小編加班破百小時猝死新北市金山區公所小編陳嘉緯原本負責新聞聯繫、首長行程記錄、新媒體行銷工作,並與其他課室人員共同擔任網路小編、協助經營臉書粉絲專頁,卻在2020年8月4日晚間在家中浴室猝死。在猝死前,陳嘉緯才剛更新金山區公所的臉書粉絲專頁,他的親人與朋友都懷疑,其驟逝與區公所工作過勞有關,更在網路上引發「小編過勞」話題,陳嘉緯的案例後來經勞保局審議,因他發病前單月工時比正常工時超過100小時、前二至六個月平均也逾80小時,認定陳嘉緯確實「過勞」。國內名人、明星因心血管疾病猝死案例時有耳聞,外界總會猜測、聯想這樣的案例與身體健康因素關聯較大,卻往往忽略過勞也是可能原因之一。怎樣才算過勞? 勞部參考指引列三要件「過勞」是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的俗稱,但在台灣法令上並沒有「過勞」一詞,而在醫學上則認為,職業並不是直接形成腦血管及心臟疾病的主要因素,但如果「職業上的工作負荷」是造成腦心血管疾病促發或明顯惡化的原因時,就可認定為職業病。不過,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職業病,腦血管及心臟疾病促發與工作相關性爭議更大、認定也更為困難,因此日本及韓國都有訂定相關指引來協助認定,而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也有訂定《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外傷導致者除外)之認定參考指引》,俗稱為「過勞指引」來協助判斷。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職業衛生健康組組長張國明受訪指出,「過勞指引」在評估勞工工作負荷情形的認定要件有三點,包含異常的事件、短期工作過重、長期工作過重。所謂異常事件,是指勞工發病當時至發病前一天,是否有持續工作或遭遇到天災或火災等嚴重異常事件,且能明確指出狀況發生的時間及場所,當遭遇事件時會引起急遽的血壓波動及血管收縮,導致腦血管及心臟疾病發病,即可證實異常事件、負荷過重存在。而短期工作過重是指發病前約一週內,勞工是不是有從事特別過重的工作,而所謂過重的工作是指與日常工作相比,客觀的認為造成身體上、精神上負荷過重的工作,評估內容包含工作量、工作內容、工作環境等因素,像是發病當時到前一天是否特別長時間過度勞動,發病前約一週內是否常態性長時間勞動等。至於長期工作過重,則是評估發病前六個月內,勞工是否有因長時間勞動造成明顯疲勞的累積,而評估長時間勞動的工作時間是以每週40小時,以30日為一個月,每月176 小時以外的工作時數計算「加班時數」。指引也舉例,如果發病前一個月的加班時數超過100小時,或者是發病前二至六個月內之前兩個月、前三個月、前四個月、前五個月、前六個月的任一期間的月平均加班時數超過80小時,就可依其加班產生的工作負荷與發病有極強的相關性做出判斷。快被工作壓垮了? 過勞量表自我檢測不過,相關指引都是在勞工可能已經過勞時才可以協助認定,因此勞動部近年也力推勞工工作與生活平衡,盼讓勞工遠離過勞。勞動部表示,「過勞」是指一種身心耗弱狀態,且是長期處在高度心理壓力之下的壓力反應,一般處於過勞的人,可能會有疲勞、苦悶失眠、經常頭痛和胸悶、高血壓、糖尿病病史以及心電圖不正常等過勞症狀,但由於每個勞工的感受差異有別,因此勞動部也在官網設置「過勞量表問卷」(https://icare.osha.gov.tw/evaluation/personal_Q2.aspx),提供勞工自行填卷、評估。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表示,當勞工自我評估有過勞症狀時,都可到全國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尋求協助,服務中心會提供工作是否影響健康諮詢、健康檢查結果異常指導及心理諮商等服務。職安署也提到,如果勞工經評估後或健康檢查結果,認定屬過勞高風險者,依照《職業安全衛生法》相關規定,雇主有必要預防責任,應妥善規劃及採取必要安全衛生措施。因此,如果勞工經醫師評估不適合長期加班或輪值夜班等情形,勞工可持醫師建議報告書,依規定向雇主主張權益,如果雇主沒有採取預防過勞措施,勞工都可以檢具事證向勞檢機構申訴、維護權益。
2022年景氣大趨勢 疫情通膨下的樂觀期待
2022-01-26
不論是台灣央行、主計總處或是國內主要智庫,展望2022年經濟表現時,都提到疫情發展、通膨疑慮及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將是牽動經濟走勢的關鍵。022年揭開序幕,儘管COVID-19疫情陰影沒有散去,但經過兩年的抗疫大作戰,各國陸續在防疫與經濟之間取得平衡點。在2021年的高基期成長之下,主要機構大多看好今年全球景氣仍將延續復甦步調。出口亮麗投資爆發  經濟成長連四年逾3%台灣2021年靠著出口亮麗以及投資大爆發,主計總處預估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達6.09%,創近11年最高紀錄,且在高基期下,2022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也有4.15%的優異表現,2019年至2022年預估將連續四年維持在3%以上的高速成長。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樂觀地表示,「台灣未來幾年經濟成長不用擔心,經濟結構已經改變」。張建一說,從經濟部公布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製造業投資機器設備的動能還是非常強勁,代表國際供應鏈正在加速復工;而且5G、高階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延續,科技不只協助人類適應對抗疫情,也會拉著經濟往前走。台經院分析,2022年經濟景氣維持熱絡,出口及民間投資續強,但受到比較基期偏高影響,對經濟成長貢獻度將下滑,經濟成長主要仰賴民間消費支撐。不過在亮眼的經濟成長率數字下,景氣前景仍非一路坦途,尤其台灣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在全球局勢動盪之際,很難置身事外。疫情、通膨與貨幣政策  牽動經濟走勢三關鍵不論是台灣央行、主計總處或是國內主要智庫,展望2022年經濟表現時,都提到疫情發展、通膨疑慮及主要國家的貨幣政策,將是牽動經濟走勢的關鍵。雖然各國努力研發疫苗對抗疫情,但病毒持續變種,2021年變種病毒Delta爆發,導致多國疫情復燃,去年底竄出的Omicron新型變異株來勢洶洶,更引來各國高度重視。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和穆迪(Moody’s)相繼表示,COVID-19新型變異株Omicron可能會損害全球經濟成長前景,並進一步推升物價。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也坦言,Omicron可能會使美國經濟和勞動市場的復甦趨緩,並增加通貨膨脹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不均衡復甦  美國聯準會動見觀瞻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提醒,歐美國家開始施打第三劑疫苗,使得新興市場國家取得疫苗的時程更為延遲,各國經濟好轉速度出現落差,將導致2022年全球經濟「不均衡復甦」。考量各國經濟復甦速度不一、央行政策落差,加上美國聯準會啓動升息時程預期不同,羅瑋認為,2022年可以假設三種不同經濟情勢發展。一是疫情獲得控制,美國聯準會於2022年下半年升息,各國放寬出入境管制,服務性活動復甦可望支撐美國經濟成長,下半年亞洲內需、旅遊活動也將陸續恢復。二是聯準會於2023年上半年升息,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但新興市場消費動能恢復緩慢,中國經濟出現疲態,亞洲國家出口增長放緩。三是疫情反覆衝擊經濟,聯準會直到2023年下半年才升息,主要國家經濟復甦動能將放緩,新興國家投資及消費增長走弱,美元則會因避險需求走高。至於台灣的貨幣政策走向,央行總裁楊金龍多次強調,升息有三條件,一是國內當前及未來通膨情勢,二是主要國家升息步調,三是紓困振興措施情況。楊金龍特別指出,台灣升息決策必須考量主要國家的利率調整情況,如果其他國家沒有升息,台灣率先調高利率,可能引進熱錢;而資金一多,除了造成新台幣升值,還可能加劇資金湧入房地產。楊金龍這一席話也暗示,台灣不會早於美國等主要國家升息。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表示,就算美國聯準會組織嚴謹,仍存在預測失準的風險,先前光是通膨高漲的情況是否為暫時性現象,聯準會內部就存在歧見;假如聯準會通膨預測不慎失準,不得不將政策轉向,勢必拖累美國經濟擴張力道。梁國源直言,大部分央行都可能預測失準,台灣也有這種風險,尤其目前經濟情勢複雜又存在諸多變數,更讓政策決策難度提高,因此看2022年經濟走勢時,不能忽略央行決策失準帶來的不確定性。
南冠五都 北居末座 今年房市南強於北
2022-01-19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根據內政部資料與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顯示,去年六都除台北市外,其餘五都均呈現價量俱揚走勢。中信房屋以去年(2021年)第三季與前年同期內政部住宅價格指數相比,六都房價均呈現正成長,其中以台南市住宅價格指數年增率最高,台中市則緊追在後,漲幅分別為11.3%及10.2%,而房價位階較高的台北市和新北市也分別有6%及5.5%的成長,位居第5及第6名。至於交易量的部分,整體表現依然不俗,冠亞軍分別由高雄市和台南市包辦,成長幅度各為18%及16.1%。不過唯獨台北市落入負成長,較前年微減0.9%。綜觀六都表現,台南市分別拿下價量第一與第二,表現最為出色。台北市則恰好完全相反,分別拿下倒數第二及倒數第一,表現相對疲弱。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高雄、台南、台中、桃園、新北均落於「價量俱揚」的第一象限,僅台北市落在「價漲量縮」的第四象限,距價量俱揚僅一步之遙。張漢超分析六都價量南強北弱,主要原因在於南部地區有開發利多加持、且因房價位階相對中北部低,入手容易且具投資增值空間,因此不論是台南還是高雄,都令自住及投資型買方積極搶進。反觀北部地區雖有基本盤支撐,不過價量位階偏高,買方追價意願偏弱,再加上政策因素削減投資型買方入市意願,使得北部房地產交易量成長趨緩。展望區域房市發展,預估今年仍將延續南強於北的態勢。有題材的地區,交易量仍會向上拉高,但高房價區域交易量則難以拉升,甚至會出現買盤溢流至周邊區域的現象。張漢超認為,今年房市受物價及通膨影響,缺工因疫情問題也難以大幅改善,在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現況下,房價欲回不易。此外由於央行持續關注資金動向,對不動產相關貸款條件仍維持緊縮,房地產投資面難有發揮空間。而隨著全球貨幣寬鬆落日,國內升息步調也將於下半年跟上國際,可預期消費者購屋決策,屆時可能產生短期性的觀望,不過隨著時間拉長,干擾將會逐漸淡化。整體而言,今年房地產市場隨著國內經濟持續成長,房地產價量依然有表現的空間,基本上將是價穩量微增的格局。至於市場普遍擔憂疫情對房地產的干擾,張漢超認為omicron對國內的威脅與日俱增,而影響消費動能的關鍵還是在於病毒傳播力,由此面向思考,疫情對房市干擾的可能性還是存在,不過有鑑於國內已有往年的經驗,加強劑疫苗也正如火如荼施打中,這與往年此時尚無苗可打的狀況相當不同,因此如果能成功防禦,那麼對於房市所造成的負面效應應會大幅降低。  
2021年房市新聞 這話題 民眾認為最大條
2022-01-10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2021年剛走入歷史,不過這一年卻為房地產帶來許多震撼性的消息。根據中信房屋「2021年房地產要聞」網路調查指出,去年各類房市要聞之中,民眾認為以7月實施的房地合一2.0最受關注,緊追在後的就是房價上漲的話題,該兩項消息皆獲得4成以上受訪者的認同。中信房屋歸納去年眾所矚目的房地產新聞,包括政策面的「房地合一2.0」、「實價登錄2.1」與「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房市交易面的消息主要有「房價上漲」及「疫情干擾房市交易量」。其他的重大話題還有「科技業設廠帶動當地房市」和「住宅大火事件」等話題。由得票數可以發現,民眾對房市要聞在意的重點多集中在與荷包相關的稅制與房價。得票數逾4成以上的熱門新聞共計有得票率46%的「調整房地合一稅稅率適用期間(房地合一2.0)」,以及得票率43%的「原物料上漲房地產通膨超有感(房價喊漲)」兩項,「央行以特定條件限縮貸款(選擇性信用管制)」也獲得30%的票數,其他消息則分別有1到2成不等的票數。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去年下半年物價壓力浮現,民眾對價格變動已相當敏感,因此當房價上漲消息一出,相關討論自然不低。張漢超說明,房地產總價遠高於其他商品售價,因此當房價走高之時,消費者通常會有兩種心態或想法,一是產生「購屋成家已遙不可及」的感受,二是抱持「早買早享受,晚買找罪受」的想法、趕緊入市。網路上各類討論的觀點都有,房價話題也因而總是歷久不衰。至於房地合一2.0的消息為何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張漢超表示,房地合一表面上是擁房者才會在意的話題,但由於該稅制牽涉適用對象及出脫時間點的層面,因此無論是對現有屋主,或者打算入市置產的消費者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關注程度自然不低。張漢超說,房地產單一事件往往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逐漸淡化,因此雖然住宅大火事件、科技大廠帶動區域房市、房地產交易量都是產業面重要的話題,不過從要聞得票分布還是可以看出多數受訪者仍對於和自己最切身的議題最為關心。以目前的社會氛圍來看,消費者最在意的還是關乎自己荷包相關的話題,畢竟這是最實際,也是每個人每天需要面對的現實。    
受惠「南科效應」與交通建設 台南安南區房市崛起
2022-01-01
10年前,台南安南區仍有淹水的疑慮,歷史博物館加盟店店長魏玉潔表示,近幾年市政府投入大量的資源與資金,採用排水箱涵與抽水機等方法改善,過去逢大雨必淹的安中路與同安路,連日大雨也都沒出現淹水現象,現在台南安南區房市就宛如新北汐止區般不再淹水,加上南科的進駐,房價不但逐年水漲船高,交易量也大幅提升。第3季安南區交易量超車  排名台南第二根據統計,台南市2021年第3季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6,640棟,首度超越台北市,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增加281棟。此外,台南市2021年8月買賣移轉棟數,安南區高達323棟、年增率破8成,竄升台南各區交易量之冠。觀察台南各區交易情形,2021年第3季台南市房屋交易量,前5大熱區依序為永康區1,209棟、安南區1,060棟、安平區718棟、仁德區617棟、東區440棟。其中,安南區房市近期交易熱絡,躍升台南第2,僅次於永康區。台南市人口較為密集且購屋需求量較大區塊,包括東區、中西區、北區、安平區、安南區與永康區,然而6大行政區2021年房價呈現全面上揚,對於首購族而言,可能被迫搬離市中心,開始往市郊購屋置產。在中古屋方面,魏玉潔店長表示,北區今年成交均價每坪已站上30-35萬元、中西區20-28萬元、東區40-45萬元、永康則為25-30萬元。此外,10年前,一遇大雨就會淹水的安南區,每坪都在15萬元以下,不過現在安南區30-40年的中古屋每坪約22-25萬,10年內的新屋每坪約27-30萬。魏玉潔店長表示,台南的「蛋黃區」位於東區中華路一帶,而安南區較為偏僻,並非市中心的「蛋白區」,算是台南較慢開發的地區,近幾年崛起主要是拜「南科效應」與交通建設所賜,造成大量的就業與居住人口,也帶動房地產交易熱絡。透天厝比重高、交通方便、園區效應,是安南區房市3大特色。根據統計,台南透天厝交易佔近5成左右,代表台南人的最愛仍是透天厝,而推案熱區的安南區,所規劃透天別墅商品需求最為強勁。新永康加盟店總經理蔣貹賢店長表示,安南區買方是以有剛性需求的自住客為主,若以主力產品透天別墅來看,屋齡平均約在10年左右,房價依距離台南市中心遠近,總價約落在1300至1600萬區間。另外,因受惠於北外環道可大幅縮短安南區至南科時間的交通利多題材,有不少東區、善化民眾,甚至在南科新貴,前往安南區購屋,大幅提升交易量。其中,南科工作族群年齡落在30至40多歲的青壯年,考量安南重劃區較多,周邊附近房市選擇性多,房價相對也較親民。安平至南科行車時間  大幅縮短至15分鐘為了紓解南科快速發展帶來的車潮與交通壅塞問題,營建署補助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新建工程,分為4期開闢,其中第1期工程已完工通車,第3期預計2021年底完工。魏玉潔店長表示,安南區對外交通十分便利,不論至南科園區或高速公路交流道,像是距高速公路國道僅約10分鐘車程;若是至南科園區走房汛道路僅約要15分鐘的車程,而北外環快速道路3期從南科至永安路段,可望年底完工通車,並且道路擴寬至40米,可望解除永安路塞車情況。安南區歷史博物館因生活圈因有寬闊綠地休閒環境、鄰近快速道路交通便利,旁有安南醫院設立、大型棒球場開發等重大計畫持續推動,居住與生活機能也大幅提升。像是安南區歷史博物館生活圈的「太子綠世紀」有高達392戶透天別墅的大型造鎮,更有「國揚翡翠森林」透天別墅社區,已推出了1-3期預售建案,2022年更要推出第4期,此區成為台南高檔透天別墅推案新集中區。魏玉潔指出,此區客戶包括醫師、老師、律師、會計師、工程師,甚至是南科電子高階主管、企業主等金字塔頂端客層,住戶素質十分整齊。安南房市新寵九份子重劃區  全台首座低碳示範社區台南安南區房市新寵的九份子重劃區,經過政府6年整頓, 2018年起登上台南最受矚目的熱門重劃區,並且已取得國家級純住宅低碳家園認證,為南部第一,更躍升為「國際級低碳純住宅示範社區」,真正落實節能減碳!蔣貹賢店長表示,規劃完善的九份子重劃區,透過北外環快速道路的便利交通路網,連結南科與市區各商圈,不但吸引了有剛性需求的「換屋族」進駐,更成為「南科新貴」購屋的首選最愛,安南區房市已躍升為台南交易熱區。北安商業區(商60)  熱門房市的下一棒原本為魚塭養殖魚業使用的安南北安商業區(商60)市地重劃工程日前開工,預計2024年完工,為安南少見的大型商業區,定位為商業副都心,將可吸引建商與品牌業者進駐。蔣貹賢店長表示,北安商業區(商60)主要土地使用分區屬於商業區,可望帶動區域發展,預計未來2-3年將成為安南區域房市最熱門的區段,有機會繼九份子重劃區之後,區域房市熱度的下一棒!中信房屋臺南市安南區服務據點--------------------------------------------------------大安南海佃加盟店   06-2803999   臺南市安南區海佃路一段417號歷史博物館加盟店   06-3966799   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400號
2022年星座運勢解析
2022-01-01
2021年底變種新冠病毒又開始橫行,讓各國再次緊張起來,這波疫情毫無疑問會持續到2022年,但疫情會慢慢趨緩,大家需要警惕的反而是通貨膨脹及金融危機,根據星象來看,2022年大環境的經濟狀況會是比較不穩定的,投資理財上還是謹慎保守為佳。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各個星座在2022年的運勢為何,可參考自己的太陽星座或是上升星座。白羊座2022上半年白羊座比較適合以靜制動,尤其在事業上,不建議在這個時候轉換跑道或是離職,到了下半年,就建議積極一點,可以找尋一些新機會,多花點心思接案子,或是承擔一些責任,因為今年主管上司會給你不少機會,如果能做出一番成績,升官加職的機會是很大的。財運方面會有漏財的現象,要好好保管自己的錢包跟財物,也要小心朋友來借錢或是受到詐騙。健康方面則是要注意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喉嚨氣管方面要多加留意。金牛座2022金牛座的運勢是相當好的,很適合在工作上積極的嘗試以及衝刺,尤其是2月到8月。另外今年的貴人運也很不錯,所以如果在工作或是生活上遇到了什麼難題,不要不好意思開口,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很樂意伸出援手,有時一兩句經驗之談就能讓你獲益不少。財運不錯,但是在投資方面要小心,2022年金融情比較不穩定,在投資上不要冒險,還是要以穩健安全為主。桃花運也還行,但是要慎選因為有可能遇到爛桃花。健康方面則要小心吃多了發胖,還是要剋制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雙子座新的一年裡雙子座會有很多新的機會,只要是感興趣的雙子座都可以積極去嘗試,在工作上也會被賦予更多的責任,但是你的行為也會被放大檢視,容易引來辦公室之間各種蜚短流長,這時建議把工作上的進度跟目標敞開來跟大家講,減少不必要的誤會。今年財運普通,而且容易因衝動而購物,想存錢的話還得剋制一下自己才行,最好能做一些投資理財規劃。健康方面要注意頭部跟眼睛方面的問題,另外雙子座比較容易腦神經衰弱,所以容易引發失眠。巨蟹座工作運方面,今年巨蟹座有升遷的機會,甚至管理帶領一個團隊,而你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因為管理一個新團隊,在人際關係上一定會產生許多新摩擦,但這是很好的學習機會,讓你去實現工作上的理想,以及弄清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2022年你會加入新社團,接觸到一些新領域的人事物,生活變得鮮活又有趣,但是新的人際關係也會要求你付出更多的時間,所以在時間的調配上要做好,免得累垮自己。獅子座上半年獅子座在工作上會比較不順一點,你可能會被調到一個不熟悉的部門或不甘願的接下一個不想做的專案,心裡難免會義憤填膺,情緒激動,也容易跟人口角。下半年情況會好轉,工作上也會有發揮你專業及長處的地方,你自己也會做得比較開心。金錢上則要小心聽了朋友的蠱惑去買了一些不適合,或者你自己不瞭解的投資標的,容易會有金錢上的損失。健康上要注意心血管疾病,最好養成運動的習慣。處女座事業運上今年會比較勞累一點,工作出差的機率比較高,然後在跟同事的相處上也容易有口角,處女座對工作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切記不要把這樣的要求套在別人身上,很容易引起摩擦。財運方面,今年比較容易左手進右手出,在娛樂旅遊方面不知不覺花了許多錢,或者家裡突然哪裡又需要修葺,家人可能也會突然來借錢,想存錢的話只能開源節流。健康方面要多注意血壓以及腸胃系統消化問題,不要因為忙碌而暴飲暴食。天秤座2022上半年對天秤座來說工作上會比較忙碌,主管或上級可能會派給你很多任務,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因為下半年你的事業運會提昇,所以上半年必須得做出一些成績來,上司才有可能認同你的能力,進而提拔你。如果是自己創業的天秤座,下半年生意會好轉,有新的投資人加入或幫忙,但畢竟大環境還是不好,所以如果想要擴大經營的話,還是要慎重考慮。桃花運還不錯,單身的天秤有很大的機會找到男女朋友。天蠍座2022上半年對天蠍座來說,會有點懶散,只想放鬆玩樂或者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也會升起想要轉換跑道換工作的想法,如果已經確定自己想要離職,那麼5月份以後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下半年找到新工作的機會會比上半年高。對從事創意或藝術的天蠍來講,上半年的創作靈感源源不斷,可以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善於投資的天蠍座,2022年的財運也會有大幅的進賬,也容易有意外之財。健康上要小心泌尿系統方面的問題。射手座新的一年對射手座來說有搬家及買房的機會,但交通上要比較注意,容易有擦撞或事故,工作上會受到上司賞識,但要小心與同事之間的溝通問題,容易因為表達不清或說得太快而造成誤會。另外今年射手座可能會想出來創業,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奉勸射手座不要衝動,在創業前先做好市場調查,不要衝動行事,今年紅鸞星動,有很高的機會走進禮堂。在健康上要注意心血管疾病以及發胖。摩羯座今年上半年在工作上會有許多培訓、進修甚至出國的機會,建議摩羯座可以好好把握,不管是培養第二專長還是精進自己的專業,都能為將來打下良好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展眼界以及吸收新想法,因為魔羯座很容易固守在自己的觀念裡。下半年摩羯座會花比較多心思在家庭上,要注意跟伴侶之間的口角與紛爭,小事上不需要太執著,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健康方面要多加注意腸胃問題及感冒不斷,今年的免疫系統會差一點。水瓶座事業運上還滿沉穩的,沒有太大的起伏和波動,上半年的運勢會比下半年好,如果是自己開店當老闆的水瓶座,今年業績會蒸蒸日上,給你帶來大把的鈔票,財運上算是很不錯的,在投資理財上還是要謹慎不要投機。在愛情運上,機會就比較沒那麼多,最大原因是水瓶座太專心在工作上以至於忽略了身邊的桃花,也沒心力去追求,已婚的水瓶要特別注意家庭跟工作之間的平衡,另一半會因為你常常加班,忽略家庭而引起爭吵。雙魚座今年木星會進入雙魚座,所以對雙魚座來說是滿幸運的一年,但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耽溺懶散,建議雙魚座今年早早立下可實行的目標,要是能在事業上專注力行,就是天助自助,今年在事業上會蒸蒸日上,有機會升官加職,當然對荷包的進帳也很大。雖然財運不錯但下半年要避免跟朋友金錢來往,借貸合資這些都不要,免得錢財有去無回。健康上要多注意淋巴系統以及肺部的問題,因為懶散的關係今年有很大的機會會變胖,別忘了上健身房維持運動的習慣。
光線流轉自然 沈澱放鬆身心的庇護所
2022-01-01
Space Data20坪、住宅、建材:手工塗料、木皮、鐵件、木作噴漆、水磨石、鏡面侘寂生活 Living a Wabi Sabi Life回歸質樸生活,空間感、機能兼具的庇護所擅長從不同面向、不同角度發掘空間之美的向度設計設計師曾致豪,從不界定自身風格,而是藉由客戶的需求與設計的拉扯,屢屢激盪出非凡的火花。所操刀的作品「侘寂生活 Living a Wabi Sabi Life」,回應屋主每天通勤到台北工作,再往返桃園休憩,希望住家是庇護所的需求,進一步融入「侘寂」日式美學中回歸本質、接受不完美與短暫的核心精神,牽動人們對簡單生活的渴望,成功奪下第九屆「2021 TINTA金邸獎空間美學新秀設計師大賽Taiwan Interior New Talent Award」居住空間小戶型類金獎。去除裝飾,讓光自然流轉從平面布局開始,曾致豪便一絲不苟地進行鋪排,為空間增添了層次感。僅20坪大,空蕩蕩的空間若按照建商安排,會是三房兩廳的格局,他說服屋主調整為兩房,並將客餐廳整合在同一個空間中。面對屋主本身對「玄關正對窗」的風水考量,設計師利用鏤空的鐵件皮層與電視牆阻擋,一來滿足風水需求,二來讓光在空間能上下自然流通到玄關與廊道,避免玄關過於陰暗。此外,更刻意壓低廊道天花板,藉由採光引導人前往開放場域使用,也透過地坪與天花板的高度,使人默默感受到空間的轉換,放大身處客餐廳的空間感。以打造庇護所出發,曾致豪從侘寂美學中提煉出黑白灰色調,搭配其接受不完美、去除裝飾、無須繁華的特質,運用富有粗糙手感肌理的手工漆料搭配自然材質的木皮,潤飾整體空間帶來的溫度。所有傢具、天地壁材料也經過精心挑選,確保視線中沒有過多繁雜色彩與裝飾,達到遠離喧囂,回歸簡單的氛圍,得以放鬆、沉澱身心靈。牆面兩端則特地加入鏡面,讓空間繼續延伸。作為開放場域延續的臥房,承繼去除過多裝飾的核心,門片櫃體合而為一,減少視覺上的凌亂感,簡單樸實的設計與適度留白,更能回歸生活的本質。間接與隱藏式燈具,弱化存在感。百葉簾上或開放櫃中都設有燈條,以間接照明的方式增加空間的使用情境。天花板的嵌燈也經過噴漆,弱化燈具在空間中的存在感。餐桌上的吊燈則選用線性燈具,使整體視覺不會顯得太笨重。鏤空設計讓採光與空氣流動。上下鏤空的電視牆、鐵件皮層,將光線吸納到廊道空間,讓光影隨時間映照在自然肌理的天地壁和傢具上。大面積留白更顯明亮。為了讓空間更顯明亮,設計師在沙發、餐桌大面積上選擇以淺色為主,而餐椅與桌腳則用深色來呼應黑白灰色調。百葉簾調節光影變化。公共空間以木皮百葉簾取代窗簾,除了溫潤空間調性外,也希望能藉由木百葉,隨日照變化調節進入空間的光影。臥室回歸隱私。公共場域的鏤空設計並沒有延續到臥室中,而是回歸隱私。廊道燈溝引導動線。由於廊道天花板較低,設計師特地在廊道上方做了一條燈溝,延伸到兩側臥房引領人前往下一個空間。
有意義的快樂
2022-01-01
這幾年自己常常組織旅遊團帶著學生到各地旅遊,最遠去過北極圈看極光,去過日本看櫻花、去過泰國的斯米蘭島浮潛、去過馬來西亞看天空之鏡,2021年還去了中國大陸的湖北恩施大峽谷,以及內蒙古的額濟納旗欣賞千年胡楊,團員人數少則二十人,多到八十人,也有九十多歲的老人家與我一起同行。因為自己組織的,不以營利為目的,我把它當作一種課程的延伸,一方面能增進服務價值與客戶黏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實踐我們在課程上所教的理念。每次的旅遊都細心規劃,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每一次都用心關照著每個老人與小孩,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彼此照顧,相互包容。幾年下來也累積了許多忠實的粉絲,這些人覺得同樣是旅行團,同樣的景點,但是郭老師所辦旳「美憶之旅」,除了吃好、喝好、玩好的快樂之外,似乎還有一種別的旅行團沒有辦法做到的層面,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暖度。到底差別是在哪裡呢?一般的旅行團行程比較緊湊,沒有明確的組織和紀律,團員間互相並不認識,導遊是流水線標準化的說詞,甚至要去一些購物點強迫參觀,多多少少會降低一些遊興,即使能利用假期出來玩是件開心的事,但是這種快樂是比較表面的,是短暫的,它不會給你留下深刻的記憶,你也不太可能因為一次旅遊而改變。但在「美憶之旅」的行程中,每一個都是示範者與接收者,有好吃的東西都會和大家一起分享,有背單眼相機的人會主動的為大家抓拍美照,家裡若有老人來,大家要主動的在旁攙扶,若有小朋友來,每個人也都樂於與他互動,一起帶著孩子去上洗手間,不會只顧自己家裡的門前雪;對於該天有過生日的,或是夫妻檔一來的,我們也會安排一些儀式及小禮物來慶祝,團員之間會分組,有組長擔任點名的工作,也會請有醫療專業背景的人擔任隊醫,有備醫藥箱,有對講機相互聯絡,這些都是一般旅行團所沒有的後勤保障。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親情、友情、愛情的迴盪,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在這裡呈現了。快樂和幸福是不一樣的,吃到好吃的東西會讓你快樂,但若有心愛的人在身邊,他可以感受到你的快樂,你就會從快樂上升到幸福感。幸福感的來源不是食物的美好,而是這段時空有了意義,有了情感的美好。所以真正的幸福來自有意義的快樂!幸福是一種能力,是可以透過察覺慢慢學習而來的,當一個人感受到快樂時,一定要發掘或創造這快樂背後的意義,而不是只停留在低層次的滿足,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你才能走進幸福的大門。歡迎有機會來參加「美憶之旅」。謝謝您耐心看完這篇文章,它讓我的寫作有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