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點滴在心頭
2025-07-31
在培訓的工作超過三十多年,回首這三十年也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變化,三十年前有一個「中國生產力中心」,當時推動的是一些工業自動化,也培養了許多企業經營輔導顧問,取得顧問資格後,可以輔導中小型企業,那時台灣的經濟蓬勃發展,對於如何提升全方位品質有莫大需求,另外類似的訓練機構還包括「中小企業協會」等,還有幾家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如哈佛、專家…等。在沒有網路的年代,報紙是最直接的行銷通路,兩大商業報紙:工商時報與經濟日報,每週都有二天的分類廣告給這個行業,這筆預算開銷是必要的招生成本,只要有電話來詢問都會有成交的機會。不久「成功雜誌」的誕生給這個行業注入了新動力,一是舉辦八大講師在世貿會議中心的聯合講座,當時售票滿座還另外加開場次,這種模式也成功複製到馬來西亞和大陸;另一個創舉是引進了一些海外的培訓界大咖到台灣,這些大師有的也是暢銷書作者,像是喬吉拉德(世界汽車銷售冠軍),傑克坎菲爾(「心靈雞湯」作者),羅傑・道生(美國知名談判專家),丹尼斯・魏特利(「樂在工作」作者),那時市場也是一票難求,是培訓業界最好的年華。那時的我自行創業,都是以企業內訓為主,主要的課程以「習慣領域」學說為主,這是由游伯龍教授所創的理念,游教授也是我在這個行業的啟蒙者與貴人。習慣領域可以與創新結合,對於組織再造很有幫助;與溝通結合,可以了解人性、對症下藥;可以與自我成長結合,幫助人突破自我限制,享受無限潛能。那時自己也慢慢累積了口碑與知名度,以致於有機會在方智出版社出書,在工商時報寫專欄,以及幫中信房屋寫稿。後來與林偉賢學長合作,一起成立「實踐家」,到今年己經有27個年頭了,我的課也從企業內訓轉變成公開班為主,Money & Yoy課程已經開了近750期,在大陸、台灣、馬來西亞都有開課,今年這個課程我也將慢慢地傳承下去,讓更多優秀的老師擁有這個可以奮鬥一生的舞台。走過這三十多年,我有幾項領大家參考:一、有些能力,在你己無退路時才會展現,所以人生每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都是能力爆發的出口。二、珍惜與每一個朋友、同事、長官、客戶的緣分,曾經有過的美好,都是你未來好運的推手。三、路上一定會有難關,做好準備,然後就交給老天,不過請記得:老天爺一定不會給你一個你承擔不了的工作。四、工作好不好,自己適不適合,和天賦有關,請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你自己的感覺更重要。五、工作上的成長及認知上的突破,往往在既有環境中很難做到,你可以讓自己去增加別的經歷,然後會找到更強大的力量,如我去演了舞台劇,如我在台灣環島徒步。這幾點都是肺腑之言,但這只是我的經歷所得,不一定適用每一個人,但若有一點對你此刻有幫助,給了你信心與勇氣,那就足矣。人生沒有多少個三十年,但請你熱愛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不論好與不好,你最終會明白,它比金錢更加的珍貴!
你以為喝半糖、少糖就健康嗎? 別陷入微糖迷思!
2023-04-28
隨著天氣轉熱,手搖飲料店開始排起隊來!經濟部統計處指出,隨著行動支付、外送服務蓬勃發展,手搖店營業額平均逐年成長8.9%,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更估計,光是手搖飲,就為台灣帶來500億的龐大商機。喝半糖、微糖飲料,糖量照樣暴表台灣人真的很愛喝手搖飲,為了健康、怕胖,許多人會選擇半糖、少糖或微糖來減低熱量攝取。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選擇較少糖的飲料,的確能夠降低熱量的攝取;不過別忘了,所謂的全糖、少糖、半糖及微糖,是指額外加到手搖杯的含糖料,可不包含液體本身及配料的熱量。舉例來說,假使你因為怕胖,點了「半糖」的大杯珍奶,換算下來,你大概吃進了30克的糖,以及4茶匙的沙拉油(因為奶茶含有奶精,屬於油脂類),再加上黑糖珍珠,可能吃進將近500大卡,直逼一個便當的卡路里。也就是說,若你今天吃了一個便當,又搭配一杯半糖珍奶,熱量會直接突破1000大卡,肥胖與贅肉就是這樣來的。更令人擔心的是,許多人因為選了減糖飲料,以為可以多喝幾杯,忽略飲料及配料的原有的熱量,反而適得其反。為什麼要少吃糖?糖對身體的6大危害喝飲料在所難免,許多無糖茶飲對身體甚至有一定的好處;可是若你喝的是含糖飲料,可要注意了。眾多研究顯示,攝取過量的糖會引起肥胖、代謝症候群、蛀牙、心血管疾病等危害;近來研究更指出,特別是經常使用在手搖飲的高果糖糖漿,攝取過量的危害比一般精緻糖更劇烈。1、提高三酸甘油酯陳詩婷解釋,果糖的代謝路徑不同於葡糖糖,很容易會直接經由肝臟儲存為脂肪,快速引發一連串的三酸甘油酯升高、胰島素阻抗等反應;一項研究顯示,每天攝取大於50公克的果糖分子,餐後的三酸甘油酯濃度會明顯上升。2、肥胖及脂肪肝我們幾乎可以這樣思考,攝取果糖對肝臟的危害,跟肝臟處理酒精的程序一樣,會提高脂肪肝發生的機率。這是因為果糖在消化過程中不受到能量的調控,很容易被身體轉化為脂肪儲存,尤其是內臟脂肪,跟果糖及醣類攝取過量有很明顯的正相關。3、代謝症候群一項研究測試,人體在喝下純果糖與純葡萄糖之後,身體的生化反應會有什麼不同?結果發現,喝下葡萄糖的受試者,飽足感會上升,而喝下純果糖的人,則沒有明顯的飽足感;換言之,經常攝取果糖的人,因為身體缺乏飽足指令,容易攝取過量的果糖,而大量的脂肪在肝臟被代謝,可能造成代謝的紊亂,容易引起一連串的血壓飆升、血脂上升等代謝症候群。4、尿酸飆升,引起痛風果糖在代謝過程中,會快速消耗身體的ATP(身體的能量形式),因而造成細胞的尿酸濃度上升,造成高尿酸、痛風的問題。5、心血管疾病血液和組織的糖太多,很容易與體內的蛋白質、脂質等物質生成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縮寫為AGEs),破壞血管的內皮細胞,加重血管壁的氧化壓力,讓血液中的膽固醇容易被氧化,造成身體大範圍的血管發炎及傷害,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6、愛吃糖,提早失智流行病學發現,糖尿病患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平常人高,這是因為葡萄糖及其代謝產物會黏在人體的蛋白質上,破壞我們的腦細胞(如同上述所說的糖化作用),使蛋白質變得異常,無法執行正常的生化反應;若大腦β-類澱粉蛋白質堆積在神經細胞週圍,除了使細胞逐漸死亡,也會破壞神經間的連結,人的記憶、認知能力會漸漸垮掉,而走入失智。健康喝手搖飲,你可以這樣做1、選擇微糖、不要加料針對短時間無法養成避免喝糖飲的族群來說,儘量選擇糖分最低的微糖飲料,另外,儘量不要加料,常見熱量較高的配料,如珍珠、布丁、椰果、蒟蒻、養樂多,另外,還有用蜜汁熬煮的紅豆、芋頭、地瓜等主食類,熱量也很高。2、拿鐵比奶茶好一般奶茶多由奶精或奶油調配而成,奶精及奶油的本身是油脂,若再加上淋進去的糖分,熱量恐會爆表。建議大家若想喝奶茶或珍奶,可以鮮奶製成的無糖的珍珠鮮奶茶(珍珠+低脂鮮奶+無糖綠茶或紅茶等)取代,熱量大約只有170大卡,不僅可藉由新鮮牛奶補充鈣質,還可減少油脂的攝取。3、選擇去冰或少冰冰會壓抑味覺對甜度的敏感度,越冰越不容易感覺到甜。4、回歸原味儘量選擇喝原食物的手搖飲,減少色素或香料的攝取。譬如無糖的芋頭牛奶、木瓜牛奶等,或者以無糖豆漿為基底的飲料,利用燕麥奶打成的無糖飲料也很適合。5、改點無糖茶飲無糖茶類,如紅茶、綠茶、烏龍茶等都是很好的飲料,其熱量幾乎逼近於零,而且綠茶還含有豐富的兒茶素,能幫助身體抗氧化。每天攝取糖份少於5顆方糖更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日糖攝取量應占總熱量的10%以下。若以男性成人每日攝取熱量2000大卡為例,換算下來,一天不得吃超過50公克的糖(一般市售方糖每顆大約5公克,約10顆方糖的量),這也是目前臺灣衛福部建議的上限;如果想讓身體更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更建議,將每日糖分攝取量,減半至總熱量的5%以下更理想,即不超過25公克(約5顆方糖)。
手感素材醞釀豐富未來生活
2023-04-28
即將結婚的屋主,希望將未來生活的藍圖都納入設計中,打造出適合與家人共同生活的舒適空間。電梯大廈。新成屋。桃園市居住成員:1~4人空間坪數:60坪空間格局:玄關、客廳、餐廳、廚房、主臥、長親房×2、小孩房×1、衛浴×2主要建材:灰網石仿古面、千層黑板岩、鐵件、玻璃、栓木皮、石皮板、壁紙、繃布、手鑿面麗晶石雖然暫時一個人住,但即將結婚步入人生另一階段的屋主,買下位於桃園市區的新居,閒置數年遲遲未裝修,原因是生活藍圖需要細細規劃,不能急於一時。在尋覓設計師的過程中,未來可能同住的雙親、家人,在各室內設計相關雜誌、書籍中票選心儀設計師,而品楨空間設計陳膺信設計師的作品,連續兩年雀屏中選,因此決定將夢想居家的規劃設計,委託陳設計師。將建築素材納入室內獨特手法經過家人民主票選結果,設計過程自然很順利,在屋主不希望更動格局的前提下,陳設計師以自然質樸的建築素材納入室內設計中,善用玻璃隔間,創造開闊而穿透的空間,形塑自然而無壓的空間氛圍。將建築素材納入室內的獨特手法,包括玄關入口處的灰網石及客廳電視主牆手工雕鑿的千層黑板岩,以及主臥充滿立體感的麗晶石都可明顯感受到。餐廳區則利用石皮板,創造出如畫作般的主牆,且巧妙隱藏房間出入口。不更動格局卻保有穿透感的設計,端賴鐵件玻璃拉門達成。客廳與餐廳間的清玻璃、鐵件拉門是其一,廚房、餐廳間的磨砂玻璃拉門則為其二。透過相同設計語彙,貫穿整體設計,不僅讓廚房油煙得以隔絕,門片開啟時,又能滿足視覺的開闊感。客廳、餐廳拉門的設置,除了空間穿透感外,更可達到節能的效果。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1 不更動格局狀態下,保持開闊的空間感。2 希望盡量運用自然質樸的素材,營造溫馨氛圍。3 餐廚空間開放,又能保留既有廚具,達到隔絕油煙的效果。4 將書房、更衣間機能納入主臥設計中。01 材質  打造無壓空間的自然質樸素材從玄關入門處就用灰網石仿古面創造素樸的端景,搭配溫潤的栓木天花、壁面,佐以俐落的鐵件層架,營造舒壓氛圍。02 機能  機能、美感兼具的廚房設計保留既有廚具,增設吧檯,讓廚房機能更齊全。利用鐵件磨砂玻璃拉門區隔餐、廚空間,既達到隔絕油煙效果,同時兼顧空間美感。03 材質  透過材質拼貼創造畫作般主牆遠觀彷彿一幅創意十足的現代畫作的餐廳主牆,其實是用栓木皮、石皮板與鐵件、茶鏡拼貼而成,且巧妙隱藏了房間的出入口。04 機能  滿足未來生活需求的主臥規畫寬敞的主臥房,將書房的機能也納入其中,透過L形書桌,黑白對比的書架設計,成為男、女主人共用的書房;收納滿滿的更衣間,也符合未來兩人生活的需求。05 規劃  充滿未來感的彈性空間用活潑的水藍色打造的小孩房,未來可做為客房用,充滿彈性的空間設計,有著未雨綢繆的深思熟慮。06 規劃  與家人共同生活的規劃雖然一個人住,但是將父、母未來同住的可能性也納入家中,並且貼心地用米色、深灰兩種不同色彩規劃簡潔俐落,且功能性十足的孝親房。
英式古典東方優雅,氣派雍容品味宅
2023-03-31
Space Data76坪、4房2廳、3人。單層。新成屋。空間格局:玄關、客廳、餐廳、廚房、書房、主臥、次臥x3、衛浴、陽台。主要建材:木皮、大理石、玻璃、鍍鈦、皮革、鐵件、訂製傢具、訂製花藝以工藝精美的隔屏、拉門取代實牆,讓公共領域的空間在虛實間各自獨立又能相融互通,盡顯時尚大宅的氣勢。在設計上,YHS設計事業團隊從不自我設限於單一空間的規劃,而是從屋主需求出發,對空間配置做出整體考量,期待能給屋主最大的感動。採光極佳的屋況,住著科技新貴的屋主夫妻、孩子3人,人口簡單,隔間無需瑣碎,但應有的生活機能卻樣樣不能缺少。因此在格局,安排獨立的大玄關並包容儲藏室;客廳與書房緊鄰沙發以拉門形成隔而不分的設計,另一側機能合一的餐廚同樣以造型隔屏打造半開放式空間,當門片全部打開,公領域變得完整又寬敞,成為最適合屋主居住的環境。在色彩上,以黑灰白的清淺為主調,在充足採光下顯得明亮俐落,再適時添加木皮穿插其間,藉由多元材質豐富視覺層次,並以YHS設計團隊特有的設計手法,在大理石電視牆與書房書牆,各擁一座風格不相同的壁爐,營造出溫暖氛圍。田字型空間規劃,線條感完美切割入口的大玄關,以序列感極佳的線條與鍍鈦金屬條,裝飾宛如牆面的門片隱藏大容量的鞋櫃與儲藏室,拼花地坪黑色門拱與客廳明顯區隔,透過玻璃牆與端景桌,看得見半透半掩的餐區。客廳大片電視牆在明顯紋理中刻劃進出面,右側以美型收納櫃銜接;打開沙發後方如墨染的藝術門片,雅致的書房電視牆與展示櫃,成為延伸景深的端景畫面。搭配質樸感英式沙發,中西並蓄更添人文質感。YHS設計團隊以極為擅長的線條分割刻劃全室牆面,甚至在天花、踢腳板營造對稱感,廊道更藉由比例的線條隱藏門片,讓門與牆化為一致造型,在解構中和諧共融。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擁有可彈性使用、機能完備的空間規劃。●藉由開闔設計或高穿透性材質,營造開闊生活感。▲01 材質 大理石電視牆,立體進出面豐富視覺選用最貼近居住者品味與空間氛圍的大理石材為電視牆,盡顯大宅的雍容氣派,牆面刻意做出宛如折疊感的凹凸進出面,與色澤相呼應的收納電器櫃,橫幅面積極寬,卻因線條切割呈現立體層次。▲02 收納 玻璃為牆,餐廚合一強化收納廚房以玻璃與玄關相隔營造穿透感,造型流線金色鑲邊的水晶燈,提升低奢華麗氛圍,兩側收納不做滿整片牆面,而以上下的吊櫃、餐櫃,或玻璃與實體櫃搭配,讓收納與展示機能一併完成。▲03 格局 公領域彈性串聯,導引私領域動線公領域以田字型劃分出玄關、客廳、書房與餐廚等各個生活區塊,藉由拉門與隔屏半開放式互相串聯,闔上門片,機能各自獨立,打開門片,則動線通暢;廊道居中通往各私領域,營造幽遠景深。▲04 設計 擴大玄關裡外有別,打造迎賓氣勢原始格局變動不大,但缺少營造大宅門面的玄關,設計師讓出部分收納空間,打造完整玄關。黑色門拱為框景區隔裡外,拼花地坪與大理石地面之間,鋪述近80cm的馬賽克磚作為轉寰區域,讓黑白色系搭配、線條與對稱感更能凸顯呼應。▲05 設計 人文暖感書房,屋主的悠閒閱讀天地書房宛如小起居室,兩側櫃體以燈帶營造精品展示櫃質感,中間也配置極能彰顯YHS DESIGN設計事業特色的壁爐,不但具有真實暖風功能,更採較古典的造型,以搭配屋主的藝品珍藏。
春天養肝這樣吃
2023-03-31
  文/張世傑 諮詢專家/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專責營養師洪若樸把肝養好,對健康真的很重要!肝血一旦不足,就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給肝臟,導致肝臟功能受到損害。那麼,養肝又該怎麼養呢?專家提供中西合併養肝好食,跟著吃、養好肝。根據中醫觀點,肝臟具有藏血的功能,因此,當失血過多或女性經期的時候,都容易導致氣血不足,進而連帶造成肝血不足;而肝血一旦不足,就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給肝臟,就會導致肝臟功能受到損害,容易出現眼睛酸澀、眼花,以及女性生理期發生紊亂等情形,由此可見,把肝養好對健康很重要!養肝食補,你適合哪一種?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中醫著重於體內臟腑的飲食補養,因此,養肝以「平肝息風、滋養肝陰」為主,扶助正氣以「溫補」輔助陽氣升發為主。辛溫的食物能發散體內的風寒邪氣,更有助於人體陽氣的升發,例如韭、蒜、蔥、香菜,與此相對,黃瓜、冬瓜、綠豆芽等寒性食物就要少吃,以防止阻礙體內陽氣的升發。另外,容易口乾、咽乾、便秘的人,不適合過多溫補食物,可適當吃點養陰潤燥的食物,如蓮藕、百合、蘿蔔等。韭、蒜、蔥、香菜類辛溫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較大,患有消化道潰瘍的人也要少吃些。陳潮宗也強調,食補已不是只有冬天才有的權利,如今一年四季都能以自己的體質進行適宜的食補,也有視病情狀況的食補,針對養肝著重的食補是以溫補的藥膳為主。 甜味食物也有助滋養肝臟?甜味食物可以滋養肝臟,所以養肝可適當吃點甜味食物,如大棗、山藥、芹菜、磨菇、茄子等;另辛溫的食物能發散冬天體內殘留的寒冷,有助於人體免疫力的提升,如韭菜、蒜、蔥、香菜等,還應多吃當季的蔬菜水果,如蘆筍、甜菜、藍莓、草莓、碗豆、白蘿蔔、比目魚等,飲食以清淡為主。 吃起來!天然養肝好食除了上述的飲食原則之外,還有幾種食物,特別有助降低血壓,以下請營養師分享降血壓食物。1.「天然蔬果」抗氧化肝臟代謝過程需要輔酶,輔酶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如維生素A、B、C、E、茄紅素、胡蘿蔔素和葉酸等,只能透過飲食補充,而這些營養素多來自天然蔬果,多吃可以護肝。天然蔬果含豐富抗氧化成分,可減輕肝臟損傷,如芭樂、奇異果含豐富維生素C,葵花油、苦茶油含豐富維生素E,茄子、葡萄等富含花青素,番茄、南瓜含茄紅素等,多吃這些蔬果有益肝臟健康。2.「黃豆、雞蛋」預防脂肪肝脂肪肝是現代人最常見的肝病,黃豆、雞蛋含卵磷脂,其成分之一的膽鹼,具有驅脂作用,可預防脂肪肝,因此,攝取黃豆製品如豆腐、豆皮等可護肝。3.「菇類」提升免疫、「橄欖菜」抗發炎體內自由基會引起肝細胞發炎,補充抗氧化食物可抑制發炎反應,例如橄欖菜、青江菜含葉酸,能對抗發炎細胞,建議多攝取;菇類如香菇、蘑菇等含的多醣體高,可提升免疫細胞的活性,免疫系統是身體對抗外來有害物質的防線,多吃菇類可改善肝臟負擔。4.「綠色食物」護肝、「柑橘類」舒肝理氣綠色食物護肝,包括菠菜、花椰菜、空心菜、生菜、芝麻葉等;柳橙、橘子等柑橘類食物有助舒肝理氣,都是護肝食物。5.微量礦物質「鋅、硒」保護肝及細胞再生沙丁魚、扇貝、牡蠣、糙米、雞蛋、大蒜、洋蔥等,含鋅可幫助肝細胞再生;牡蠣、豬肝、小麥胚芽、南瓜籽、鱈魚、芝麻、腰果等,含硒保護肝細胞。6.「牛磺酸」幫助消化脂肪文蛤、扇貝、章魚、牡蠣、秋刀魚等,含牛磺酸是硫胺基酸的一種,幫助肝臟合成膽汁酸,消化脂肪,降低膽固醇。7.「韭菜」肝之菜可調暢肝氣李時珍把韭菜稱為「肝之菜」,韭菜又稱「起陽草」,有種獨特辛香,加上揮發性精油和硫化物等獨特成分,能夠幫助肝氣上升、調暢肝氣。肝外竅於目,肝臟健康,眼睛就會越清澈明亮,反之肝病變,雙目出現發黃、帶血絲等,所以當前養生攝取食物採清肝明目,例如菊花、決明子、菠菜、芝麻、豆芽等。8.「普洱茶」有助清肝靜心《神農本草經》記載「茶葉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普洱茶含豐富維生素,據研究,其中維生素C、B2、E、茶多酚等物質,對開竅明目、清肝、消化具有一定作用,茶有助梳理肝氣、靜心收神明目。要注意!避開地雷誤區1.「精緻三白」易使血脂升高過量的白飯、白麵、白麵包,會增加精緻澱粉類的攝取,容易造成餐後血糖快速升高,影響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代謝失調,導致血脂升高,增加脂肪肝的發生機率。(澱粉是需要攝取,選擇好的澱粉是關鍵)2.「高糖」不只增胖還肥了肝攝取大量高糖食物,例如蛋糕、麵包,這類食物包含高糖和澱粉類,經消化吸收後,糖進入肝臟進行代謝,多餘的糖存在肝臟轉換成脂肪,所以吃愈多糖,脂肪存放的也更多。3.「高油脂」吃出脂肪肝調查發現,58.8%脂肪肝的患者經常外食吃炸排骨或炸雞腿,其次愛吃的是炒飯、炒麵,這些高油脂烹調食物,再加一杯手搖含糖飲料,不只是讓身體發炎,脂肪將大量累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所以戒除外食油炸、飲料炒飯等,是很重要的。4.「高GI值」易合成脂肪GI值大於70就屬於高GI食物,吃後會加速血糖上升產生飢餓感,增加人體血液或細胞中的脂肪堆積。以水果來說,西瓜、芒果、龍眼、榴槤、葡萄,這類水果易造成血糖短時間變動大,刺激體內胰島素分泌,使血糖不易管控或體內容易合成脂肪不利肝臟與體重。吃對低 GI水果,關鍵是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越高,GI值就越低,包括小番茄、水梨、富士蘋果、木瓜、泰國芭樂、香蕉、柳丁、鳳梨、橘子、黃金奇異果,這類水果在胃部停留的時間久,較有飽足感。5.「酒精」毒害肝細胞正常人在24小時體內可代謝120g酒精,但是長期飲酒過量已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可導致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炎一開始可能會先出現脂肪肝,一般來說,脂肪肝不算病,如果是肥胖、營養過剩所造成的,只要控制飲食、減肥就可以;但如果是酗酒引起的脂肪肝,就有可能從酒精性肝炎,演變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每個人對酒精的代謝速度都不一樣,喝多少酒才會得肝病也因人而異。但根據研究,每天攝取50克的酒精,連續一週就有可能出現脂肪肝的現象;連續幾年就有可能變成肝硬化,肝硬化之後,得到肝癌的機會就大大提高;如果再繼續喝下去,那真可以說是自討苦吃。
降血壓除按時吃藥外,適量攝取9大食物
2023-02-28
春天溫差過大的氣候,血管容易收縮,促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中風急性發作及心臟病的機會;要控制血壓,除了做好保暖外,從飲食習慣下手是關鍵。降低血壓除了定時服用處方藥物之外,調整飲食習慣更是重要。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明,「得舒飲食」(DASH Diet,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被科學家證實可以有效減低血壓,其特色在於藉由吃大量蔬果、奶製品、好的油脂等,以攝取足夠的鉀、鎂、鈣及膳食纖維,來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目標。得舒飲食5原則1、選擇全榖雜糧類:每日主食三分之二以非精緻的全榖雜糧為主,如糙米飯、燕麥、地瓜、芋頭、栗子、菱角、山藥、南瓜等。2、天天5+5蔬果:每日五份蔬菜(每份半碗熟菜量)及五份水果(每份約一個拳頭大小),蔬菜可多選擇綠色及黃色的蔬菜,其鉀離子及鈣離子含量比較豐富;而水果建議鉀含量豐富的香蕉、木瓜、奇異果、橘子等。提醒,本身血糖控制不穩的民眾,特別是有糖尿病的人,建議一日最多2份水果。3、選擇低脂乳製品:乳製品可以提供身體必要的蛋白質及鈣質,有助降低血壓;不過若本身不習慣喝牛奶、優酪乳的人,喝豆漿、吃豆干、豆腐同樣可以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及鈣質。4、紅肉換白肉:紅肉(豬牛羊等)及內臟因飽和脂肪高,不利血壓控制,建議以豆製品及白肉(魚肉及去皮的雞肉、鵝肉)為主;每周蛋不要超過3顆。5、吃堅果、用好油:多選用橄欖油等植物油烹調,同時每天攝取一份的堅果種子類。一份為一湯匙平匙的量。9種降血壓食物除了上述的飲食原則之外,還有幾種食物,特別有助降低血壓,以下請營養師分享降血壓食物。1、香蕉香蕉含有豐富的鉀跟鎂離子。鉀離子有助抗衡鈉離子,可以平衡身體多餘的鈉;鎂離子可以放鬆血管平滑肌,達到降低心血管病的益處;研究也發現,香蕉水溶性纖維含量高,有助代謝身體多餘的膽固醇,特別當香蕉加熱後,水溶性纖維含量更高,還能防止大腸癌的發生。每日建議攝取100克,約小香蕉一根的量就足夠,攝取過量,多餘的醣類反而會儲存為三酸甘油酯,反而不利血壓的控制。2、奇異果奇異果也是高鉀水果,每100克大概含有快300毫克的鉀離子,可以抗衡身體過多的鈉離子。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相當豐富,比檸檬高2~3倍,研究證實,維他命C可使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加速轉化為膽酸,從腸道排除,避免血管硬化及高血壓等現象。至於奇異果的奇異果酵素,有助加速蛋白質的分解及促進腸道蠕動,當吃了過多的大魚大肉時,建議飯後可以吃1~2顆奇異果,可幫助蛋白質消化。 該不該吃奇異果皮?陳詩婷說明,奇異果皮的營養價值在於高纖與有黃酮類化合物,連皮吃可以增加一半的纖維攝取,且黃酮類化合物可以讓抗氧化物質的效果加乘。不過,腸胃功能較差的人就不建議帶皮吃了。 3、莓果類一般認為藍莓、蔓越莓、黑莓、草莓等莓果類,富含花青素及水溶性多酚類等強力的抗氧化劑,能夠幫助血管暢通、控制血脂及血糖。最近研究更發現,莓果類所含的類黃酮可被腸道益生菌分解,有助腸道菌種的多元化與分布,提升保護心臟的能力。而且類黃酮類算是穩定的物質,儘管節氣使然,沒有辦法四季都吃到莓果類,也可以使用冷凍莓果,製作果醬、甜點,或是直接加進早餐裡,大概每天吃1.6份莓果(約120克),就可以達到保健作用。4、蘋果蘋果本身富含鉀,可以讓身體排除多餘的鹽,預防血管的損傷;再者,蘋果的果皮含有大量的果膠,果膠這種水溶性纖維進到腸道,可以幫助膽酸、膽固醇的排除,進而降低身體整體的膽固醇濃度,預防心血管疾病。蘋果加熱的營養更豐富!陳詩婷說,若將蘋果加熱,可以讓果肉釋放出更多果膠,果膠這種水溶性纖維因不被人體消化與吸收,在腸道遇到水份後會膨脹,變成凝膠狀,一來可以增加飽足感、延緩糖類的吸收、使乾硬的糞便變得濕潤柔軟容易排出,最重要的是,果膠可以促進腸道膽酸、次級膽酸(一種致癌物質)排除,進而降低血中膽固醇、保護心血管、預防癌症。5、洋蔥洋蔥含有豐富的槲皮素(一種類黃酮化合物),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力,有助保持血管的彈性;另外,洋蔥含有前列腺素A,有助血管的擴張,減少血管的阻力;同時,洋蔥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人體降低血脂、穩定血糖、增加腸相的平衡,對心血管及整體健康有幫助。陳詩婷提醒,洋蔥屬於比較刺激的蔬菜,腸胃敏感的人,建議不要吃生洋蔥;若不喜歡吃完洋蔥殘留在嘴裡的味道,可以喝比較濃的檸檬水幫助味道除掉。6、豆腐豆腐為植物性蛋白質,本身零膽固醇,還含有大豆異黃酮與植物固醇,有助降低血脂及血膽固醇,對高血壓患者有益處。陳詩婷補充,豆腐儘量選擇傳統豆腐,俗稱「板豆腐」,因為板豆腐在製程過程中會添加硫酸鈣等含鈣凝固劑,可以幫助鈣質的補充(身體缺鈣,容易出現血栓,加重高血壓形成);而嫩豆腐、雞蛋豆腐、百頁豆腐的製成非使用含鈣凝固劑,鈣質含量少,不建議當成補鈣來源。7、鮭魚鮭魚、鯖魚、鱈魚屬於深海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能夠幫助抗發炎、降低血脂、三酸甘油酯,達到維持血管彈性、預防中風等好處。另外,沙丁魚、秋刀魚等,omega-3脂肪酸含量也很豐富,建議每周吃2~3次,每次約一個手掌心大小的魚肉就足夠。8、堅果堅果本身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核桃或亞麻仁籽,跟深海魚一樣,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其能在體內轉化成EPA、DHA,有助於血管恢復柔軟,並使血液循環變佳,維持心臟健康。不過,堅果被歸類在油脂類,多吃有變胖風險,建議每日吃一湯匙的量就足夠,並選擇原味無調味的堅果為佳。9、番茄番茄含有豐富的茄紅素,它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物質,不僅可以預防癌症,同時還有助保護心血管(食用時加熱、加油,可以幫助茄紅素吸收);研究還發現,番茄含有「番茄皂苷」,有助抑制泡沫細胞(導致動脈硬化的巨噬細胞)的形成;且小番茄的番茄皂苷量是大番茄的3~5倍,一天約吃5顆小番茄就預防動脈硬化的效果,大番茄要吃到1顆。
解構感設計,創造小宅多元面貌
2023-02-28
Space Data19坪、新成屋建材:不鏽鋼鐵件、海島型實木地板、磁磚、樂土Studio In2深活生活設計善於梳理居住者的生活需求,讓空間在美感與機能之間取得平衡,量身打造貼近居住者實際需求的宜居住宅。其作品「JS House(Free Plan)」在設計溝通之初,屋主便有明確的方向,提出偏好有建築感的設計,設計師俞文浩與孫偉旻便以「解構」為設計概念,破解一般對於住宅空間的既定印象,強調光線、空間、介質與機能之間的關係,並以自然簡約的線條與色彩構築空間基底,讓有品味的屋主可自行發揮家中佈置。一道ㄇ字型牆面,巧妙界定格局動線因居住人口單純,平時也少有親友來訪,讓格局配置擁有高自由度,空間中先以一道ㄇ字型牆面界定了玄關、客餐廳、臥室以及更衣室,取消私領域隔間門的一般設定,僅藉由牆面的開口整合全室動線並兼顧隱私性,甚至是將洗手間與淋浴間分別規劃在空間的斜對角,皆是依照屋主實際生活習慣所打造,讓居住者回到家就能全然感受到自在與放鬆。整體空間也因為解構手法成功讓視覺更加輕盈、通透,在每個介質與造型的銜接處透過縫隙或高低差設計,讓光線得以在空間中自由穿梭,創造富有變化的光影層次。全室以白色、水泥色與木紋呈現自然簡約質感,部分牆面選用帶有深淺色澤的手工磚鋪排,利用同材質串聯起各場域的關係。客廳沙發後方白牆也別具巧思,此處原定保留白牆供屋主掛畫,經討論後設計師在白牆基礎上加入木樁、結合浴室玻璃門片,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幅抽象幾何畫作,為空間增添藝術趣味性。After 平面圖 解構手法打破既定格局印象 ㄇ字型牆面劃分各機能領域,它不僅是臥室與更衣室的隔間牆,也是玄關的端景牆、客廳的電視牆。▲有如藝術畫的沙發背牆 以白牆、木樁、玻璃門的切割線條組合而成,遠看有如一幅幾何抽象畫作。▲解構空間讓光線流動無阻 以解構手法減輕空間量體,同時創造無阻隔的動線,讓光能夠自由流動。▲木地板暗示動線串聯 木地板從浴室一路延伸至臥室與更衣室,暗示公私領域的界定。▲ㄇ字型牆面打造獨立睡眠區 ㄇ字型牆面圍塑具安全感的獨立空間,選用手工磚貼飾牆面,創造深淺色彩變化。▲解構設計降低櫃體厚重感 利用ㄇ字型牆面於臥室旁規劃更衣室,櫃體同樣以解構設計讓視覺輕量化。▲依需求將衛浴機能各自獨立 將洗手間與淋浴間各自獨立設置在空間斜對角,讓空間更貼近屋主實際生活習慣。
環保又抗通膨 折價即期食品行情看俏
2023-02-28
環保意識抬頭,加上疫情與烏克蘭戰爭衝擊經濟,讓折扣即期食品更為搶手。過去是精打細算的老先生、老太太買,如今年輕人也趨之若鶩。判斷食物是否壞了,其實方法很簡單,變色或發霉都是明顯的跡象;若真的不確定壞了沒,用鼻子聞向來不會出差錯。然而,大家最常依據的卻是包裝上的「保存期限」標籤。賣相欠佳但可食  即期品專賣店應運而生根據聯合國數據,全世界每年丟棄約9.31億噸的食物,多數進了掩埋場,排放出占全球約10%的溫室氣體,也就是氣候變遷的元凶之一。在全球有許多飢餓人口情況下,浪擲這麼多糧食實在讓人不安,該是重新考慮做法的時候了。在台灣,為因應綠色消費趨勢,全家便利商店推出「AI鮮食訂購系統」及每日即期品折扣「友善食光」;統一超商也以「i珍食專案」達到減少食材浪費,並期望在2030年之前達成剩食減半的目標。在馬來西亞,有業者開設「即期食品」專門店,用低廉的價格,販售即將過期的食品,最高可打到對折。中國社交網站上更有「我愛臨期食品」小組,成立不到一年就有6萬人加入。約2016年之前在多倫多發跡的「Flashfood」則是與美國、加拿大的超過1,400間超市合作,以打對折方式賣出保存期限快到的食物。有人會問,即期品是可以吃的嗎?會不會因為貪小便宜而賠上了健康?對此,即期食品專門店業者強調,架上所有食品都是可以安心吃下肚的,而且品質跟用原價在一般商店買到的品項一模一樣。科學上來說,食物不會下一秒就變壞,而是一個漸進過程。包裝上的日期標籤往往是「免責聲明」,用意是告訴民眾:「企業保證這個日期之前的食品品質,這個日期之後的,則由消費者自行判定。」更何況,許多即期品距離過期其實都還有一段時間,因此是絕對可食、安全和營養的,甚至不見得需要降價求售。但有效期限快到的食品,在一般超商、超市的賣相並不好,這就是即期品專賣店發揮功用的地方。剩食一旦進掩埋場  腐化過程釋放更多碳排除了環保意識抬頭,加上疫情與烏克蘭戰爭衝擊經濟,讓折扣即期食品更為搶手。過去常是精打細算的老先生、老太太買,如今年輕人也趨之若鶩。Flashfood顧客群光是去年就暴增40%。iMedia對中國消費者的民調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曾經購買過即期品。Flashfood愛用者、66歲民眾提佛德(Susan Teaford)說,從Flashfood購買即期麵包、蔬菜、水果,滿足了她「痛恨浪費食物,又愛撿便宜」的個性。她說,光是去年,她買菜錢就省了450美元左右(約新台幣1.5萬元)。糧食生產本身就是一大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占全球排放量的25%至33%。糧食生產的每一個步驟,從生長、收成、搬移、處理、包裝、儲存到備食,都會釋出二氧化碳、甲烷等地球暖化氣體。浪費食物,就形同虛擲了這些碳排。而沒有食用的食物一旦進入掩埋場,腐化過程會釋放更多的甲烷。即期食品專門店及App  正好補足糧食銀行空缺除了實體即期品專賣店,新加坡、香港、日本、美國等多國還有業者推出「惜食福袋」App,目的同樣是以折扣價搶救賣不完,但絕對可食的餐點。這些App不僅省了民眾荷包,也減輕店家在儲存、搬移、捐贈或報廢這些食物產生的成本。專為消除剩食而開發的App「Too Good To Go」試著透過福袋概念,讓購買剩食「遊戲化」。美國有12個城市的消費者可用4到6美元(約新台幣120到185元)的價格,買到原價約三倍數量的食品。德州民眾芮克斯洛(Jennifer Rexrode)去年5月下載這個App之後,直說買惜食福袋有點像是成人版的萬聖節討糖果遊戲,成果有好有壞。她至今買了76袋,包括以3.99美元買了七個軟掉了的墨西哥脆餅和雞肉三明治(用氣炸鍋熱過又能恢復鮮脆狀態),用5.99美元買了兩打超大的香腸酥皮捲等。許多專家看好這類即期食品專門店和App,有潛力減少進入掩埋場的剩食,儘管許多慈善機構會把餐廳和超市不要的糧食轉送至社區廚房。研究糧食浪費問題的Center for EcoTechnology成長總監馬卡路索(Lorenzo Macaluso)表示,有讓這些解決方案共同存在的空間,因為「很不幸的,被浪費的食物實在太多」。馬卡路索指出,即期食品專門店和App販賣少量易腐爛的商品,而救濟貧民的糧食銀行處理的捐贈量通常龐大得多。他說:「所以這些類型的App正在填補一個非常獨特的空缺。」Flashfood自豪地說,截至2022年9月,他們已讓5,000萬磅的食物免於進掩埋場,並阻止了9,500萬磅二氧化碳當量 (CO2e)進入大氣層。在台灣,全家超商透過友善食光、友善地圖到AI鮮食訂購系統,平均每月減少的剩食達370公噸。依官方公告的一噸廢棄物產生的碳排量換算,等同每月為地球減少120公噸碳排量。
三高患者如何進補?掌握三少一多原則
2023-01-31
每到冬令時節,與親朋好友相約進補吃美食可謂人生一大樂事,面對這些讓人口水直流的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人蔘湯、藥膳鍋,以及暖身甜品的誘惑,本身患有三高病史的人又該如何適當進補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主任林杏純分析,近幾年其實大家都更了解,冬令補身這個觀念是源自於以往飲食營養相對不如現在如此唾手可得的年代,反觀現代人營養過剩是通病,一般常見的進補美食早已不分時節成為大家相聚吃鍋和飯後甜品的熱門選擇,若是每到冬令又過度進補,就容易日積月累造成體重增加與心血管的負擔,尤其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三高患者,可能因此出現血糖飆升、口乾舌燥、頭痛等錯誤進補的後遺症。三少一多破解地雷一般常見的進補鍋物中,究竟藏著哪些看不見卻讓人食慾大開的健康地雷呢?林杏純解釋,進補鍋物普遍都屬於熱量、膽固醇、飽和脂肪酸以及普林都很高的料理,若是再搭配常見的沙茶醬、豆瓣醬、豆腐乳等沾醬,以及各式含糖、含酒精的飲料,飯後再來份精緻糖爆表的紫米粥、黑糖薑茶、桂圓紅棗茶「暖暖身子」,這樣一頓盡情大吃大喝後,不僅增加肝腎負擔,也使得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大大提升,而最佳的調整之道其實也不難做到,也就是把均衡且多樣化攝取當季、在地且不同顏色新鮮食材的飲食概念,巧妙地融進冬令食補中,並注意進補別過於頻繁,菜色選擇上把握「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食補原則,並搭配運動習慣,就能大致掌握健康進補的訣竅。搞懂三高進補風險針對本身已是三高患者的饕客們,林杏純提醒,餐廳熬湯常常以大骨或肉類作為基底,故補湯大都是高油、高鈉、高熱量的食物,不只容易導致肥胖,湯品中過量的鈉、鉀、磷及普林,對於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身體負擔大,易導致病情加重。而糖尿病友除了不適合勾芡的湯品例如佛跳牆,也要注意紅棗和桂圓的含糖量偏高,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頻繁食用,建議要節制攝取的份量與頻率,以免血糖控制不佳,冬令補身卻適得其反。香噴噴的麻油雞雖含有必需脂肪酸,要擔心的是麻油經過不當高溫拌炒反而容易造成裂變,林杏純建議,如果能在家自己煮健康一點的麻油雞湯會更好,只要用麻油稍加拌炒就起鍋,或是以涼拌食用。另外,暖身食補不可或缺的米酒每一公克會產生七大卡的熱量,再加上補湯常見的酒精類調味品,攝取過多不利心血管健康,容易導致血壓飆升,增加高血壓患者中風的風險。而藥膳湯頭通常都很濃口,搭配很多人戒不掉的沾醬,都是驚人的高鈉來源,攝取過多一定會增加心血管與腎臟負擔。如果想要補得更健康,就得增加蔬菜攝取量,用滿滿的膳食纖維降低重口味食補對身體的負擔,因為膳食纖維不僅是腸道益生菌的養分,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促進膽汁酸分泌、減少人體吸收脂肪,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則可增加糞便體積、改善便秘,以及排出腸內的壞菌,幫助身體代謝。低負擔食補四原則針對「三高患者」該如何進補才不致於越補越傷身?林杏純提供以下幾個簡單易行的食補原則:1.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以全穀根莖類取代精緻的白飯、白麵作為主食,可增加膳食纖維及微量元素的攝取,並均衡且多樣化攝取當季、在地且不同顏色的新鮮蔬菜,降低加工類火鍋料包括各種餃類、丸子、米血、香腸的攝取,保健腸道又能預防慢性病失控。2. 運用天然調味料:五顏六色的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及纖維,是作為湯底的絕佳選擇,以食物的原味取代人工調味料或加工食品,讓補湯的湯底清甜無負擔,也可酌量添加香草或中藥材增添風味,比如枸杞、紅棗、花椒、八角、黃耆、百合等,也是不NG的作法。3. 植物蛋白是首選:冬令補鍋容易攝取過量的動物性蛋白質和高油脂、高膽固醇,營養師建議,優質蛋白質來源不止肉類,植物蛋白中的豆腐等黃豆製品是不錯的選擇,但不代表肉類不能吃,只是飽和脂肪酸豐富的紅肉應控制,可考慮以不飽和脂肪酸豐富且低脂的海鮮來取代,但還是要控制蝦蟹和魚卵勿過量,並且避免選擇以帶皮肉類或內臟熬煮的湯底,以降低膽固醇和油脂攝取。4. 次數和份量別過度:冬令補身有一部分是來自於驅寒暖身的用意,但是台灣的冬季並不算太長也不會太過於寒冷,如果只是應應景偶一為之並注意均衡原則,自然就不會有過度進補的疑慮。了解體質病史才能補健康林杏純也進一步補充解釋,冬令進補也不是只有三高患者需要特別留意進補地雷,有慢性病史的人包括心臟病、痛風、腎臟病等,還有急性感染發炎者例如正好感冒發燒、喉嚨痛甚至是急性腸胃炎,以及手術後、癌症患者或是孕婦,其實都不宜過度進補,若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的女性,更不建議每到冬令就進補。特別是心臟病的患者,需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容易產生食物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藥物效果,可能增加出血與心臟疾病風險,後遺症不可小覷。對正常人而言,進補吃多了容易上火,可多加點冬季盛產的蔬菜一起燉煮,讓補湯藥性變平,預防上火。至於很多人會選擇搭配的茶飲,由於茶葉中有較多的鞣酸,會與肉類蛋白質作用產生鞣酸蛋白質,可能造成腸道蠕動減速,大便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秘;鞣酸也會和補藥中的有效成分結合,影響人體吸收,如果擔心排便不順,建議還是搭配白開水才不會越補越困擾。最後,營養師也提醒,就中醫觀點,多數人可能夾雜多種體質,藥膳餐未必適合每個人,想要知道自己的體質該怎麼補才能補得剛剛好,最好請教專業中醫師。若不清楚自己的飲食忌宜,建議「適量滋補」即可,以避免若食物屬性不合自己的體質,吃多了反而有害健康,與其吃藥膳餐,倒不如多吃以當季盛產食材入菜的暖身料理,多樣化攝取各色蔬果,以求飲食均衡,才能真正滋補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