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房屋全國經營者大會榮耀登場 千萬業績經紀人數創新高!
2025-03-31
雖然台灣房市買氣降溫,但中信房屋卻繳出亮麗成績單,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總經理張世宗在全國經營者大會,表揚表現卓越的房仲。適逢中信房屋成立40週年,中信房屋全國經理者大會以「榮耀啟新篇、同心創未來」為主題,此場大會共匯聚了全台超過400位以上的房仲菁英,共同見證過去一年的輝煌成就,展望未來的發展藍圖。2024年前三季全台房市買氣高漲,中信房屋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共誕生超過40位千萬經紀人,創下歷史新高,更有5家加盟店年度業績突破億元大關,充分彰顯了中信房屋在房仲行業中的強大競爭力與市場影響力。這些優異成績的背後,不僅是房仲同仁的專業與努力,更是中信房屋40年來對服務品質的堅持與創新經營卓越的體現。展望2025年,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14%,國內景氣穩定成長,購屋民眾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再加上AI科技題材發酵,商用不動產和土地的交易需求持續熱絡,這些都為房地產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雖然現階段受房貸問題影響,買氣有所縮減,但對自住客群來說,現在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物件更豐富多元,議價空間也更有彈性,只要多看、多比較、大膽出價,相信都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到心儀的房子。張世宗表示,未來中信房屋將繼續積極拓展加盟店,持續深化與加盟夥伴的合作關係,協助經營者提升競爭力。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中信房屋推出了「生活服務項目」,打破傳統房仲服務的局限,打造一個從買屋到入住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務,進一步加深客戶與加盟店的互動,讓房仲服務走進客戶的生活,強化中信房屋的品牌價值,開創房地產市場的新篇章。
拓展材質深度與廣度,打造復古異國氛圍住宅
2024-06-30
踏進由執見設計所操刀的台南謝宅,只見從天、地、牆、傢具、照明環環相扣,交織出一個仿如異國古代的建築空間,設計團隊與業主彼此攜手合作,特別是在材質選材與應用上要有高度共識,才能創新造出如此獨特的作品。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南坪數:約25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2、陽台建材:磐多魔、油漆、實木、手工馬賽克磚、泥作、壁紙▲1. 牆與地坪以不同深淺的紅色磐多魔塗布,搭配天花板的紅色油漆與實木木作、老件地毯、沙發等,共同組成光影下的異國復古氛圍。2. 格局變動最大在於打通客廳與相鄰房間之間的隔間,讓整個公共區域變大,沙發區配合業主蒐藏的摩洛哥地毯,奠定整個空間的色調,同時搭配可旋轉的實木電視櫃,讓公共空域顯得更加自在;踏進入口處有一個由手工馬賽克磁磚拼貼的落塵區,延伸到整個廚房,與客廳的塗料區形成一個分際。原始格局是三房兩廳,設計團隊考量家庭成員只有業主夫妻二人與一隻貓,改為兩房格局,緊鄰客廳的房間打通,擴大公共區域的活動範圍,並設計一座可旋轉的電視櫃,以配合放大後的客廳,讓業主的觀影體驗可以更彈性自在;客廳與餐廳之間的走道以拱型為造型,當使用者從客廳走入餐廳彷彿是通過山洞,也讓餐廳成為一處獨特的端景。業主喜愛收集老件傢具,每件珍愛的老件在新居都有自己最佳的位置,當中有張大面積的紅色花紋摩洛哥地毯,經過與設計團隊討論後,最終將紅色定為整體空間的主色調,呼應地毯也讓設計更貼近屋主喜好;主色定調後,設計師進一步以中東傳統的紅土建築為設計脈絡,用紅色塗料搭配手工製作的馬賽克磁磚,一個兼具異國與復古風格的新家就此誕生。為了讓空間的風格與色調以最好的狀態呈現,彼此達成共識,照明目的著重在「氛圍感」,而非明亮效果;白天以陽光為主要光源,在夜間或陰天開啟照明後,空間則呈現昏黃色調,就像是酒吧或在山洞內點蠟燭般。照明系統設置的挑戰在於必須完整體現塗料材質,施工過程必須仔細試驗燈具照明的效果,設計團隊第一次使用流明數較高的燈泡,發現晚上天光板會出現嚴重反光,直到第二次測試,全面降低所有燈泡的瓦數,才達到理想中的氛圍感。將常見塗料材質玩出新高度為了創造紅土民居氛圍,設計團隊以紅色磐多魔作為地坪跟牆面的塗料,天花板由於成本考量改以紅色油漆施作;設計團隊刻意選擇毛細孔偏大的磐多魔,主要是為了可以完整保留手刷的痕跡,營造老建築人手一磚一瓦建造的溫度與歲月感。設計團隊在「材質本身」下了大量工夫,除了找尋適合的材料,包含實木建材、手工馬賽克磚、燈具,更在最關鍵的紅色塗料費盡苦心。磐多魔和油漆等塗料施作上並不困難,但困難在於如何讓材質創造出期待的效果,主要有三個關鍵:第一是需要油漆師傅依照不同角落運用的需求,調配出10種以上不同深淺的紅色、其二是整體的協調感,十餘種不同的紅色塗料如何做到完美配搭,不會有某個區塊看起來特別突兀、其三是視覺效果要能與不同時間的光照配搭,像是天花板一開始塗完油漆,在天氣好光照牆的時候,視覺很不錯,但當陰天時,顏色又不對,天花板塗漆直到第二次施作才產生出不同天氣皆有好的視覺效果。手工馬賽克磁磚也是打造復古質感的關鍵,設計團隊在廚房電器櫃檯面、浴室檯面、浴室牆面等位置,將往常使用材質替換成馬賽克磚,總共使用來自4個國家、7種不同花色的手工馬賽克磁磚;設計師凃耀捷強調:「在挑選磁磚的色彩或形狀上,並沒有刻意為了營造哪個年代或國家的風格,主要是希望家中每個角落都可以有一些『有手感的東西』,讓歲月的痕跡盡可能被留下。」▲1.各區域皆有專屬花色的手工馬賽克磚馬賽克磚過往多僅使用於裝飾區域,本案將其融入生活空間裡,從房間、衛浴、廚房、拱型通道皆可看見蹤跡。由於拱型通道因彎曲角度,使用特殊形狀的小磁磚,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美感;且因是手工製作,邊緣都不是完全直線,形狀上也非平整的矩形或三角形,當師傅在貼磚時,不刻意追求工整,特別留意將縫隙留大,以營造出復古年代的氛圍。▲2.深淺搭配光線創造紅土建築氛圍磐多魔過去多使用在地坪,往往同一空間色調也較為單一,本案設計團隊與施作工班合作,調配出超過10幾種深淺不同的紅色磐多魔,用於天花板的油漆也配置多個色調版本,根據家中每個角落與日夜不同亮度塗刷,創造出每個角落都不同的空間效果,但彼此合起來就又非常協調。▲3.使古舊木作門窗重獲新生在書桌材質的選擇,運用仿絨布效果的藍色美耐板,突顯其特殊質感。雖然桌面不會直接被看到,但在空間視野與大面積金屬材質的反差下,藍色成為了此處的亮點。而在收邊處,為避免藍板未貼齊造成的視覺落差,設計師採企口式拼接,在1~2公分退位的基礎下,克服木頭凹凸銜接處的不平整,讓其更加美觀。▲4.磁磚與塗料分界打造場域轉換進門玄關用馬賽克磁磚拼貼出一個落塵區,同時考量廚房可能會滴落食物或油漬,若地面使用塗料會有不易清潔的問題,因此將落塵區磁磚延伸進廚房,整合合成一整片;如此也間接形成區域上的一個分界,達到區域轉換的效果。
突顯鍍鈦造型變化,讓中古屋蛻變精緻精品宅
2024-05-31
如何透過金屬材質、立面塗料與地磚的銜接運用讓住宅展現全新面貌,並且藉由巧妙的配置隔間,實現更寬敞的居家環境?思謬空間設計團隊將現代風格融入包浩斯元素,並且用多種材質混搭,以對比感呈現出獨特空間表情,不僅讓中古屋重獲新生、也實現屋主理想中的溫馨居家。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北坪數:約34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書房、主臥、次臥×2、衛浴×2建材:乳膠漆、海島型木地板、石英磚、拋光石英磚、鐵件、鍍鈦金屬、木作貼皮、壓克力、樂土、軌道燈▲透過簡約材質形塑整體空間風格,電視牆以古銅金鍍鈦材打造,搭配懸浮設計,不僅展現獨特外觀,也消除實體隔間的壓迫感,營造開闊氛圍,且富有特色的外型更成為公領域的矚目焦點。運用鐵件、鍍鈦金屬、石英磚、樂土塗料等多樣材質,分布於地板、牆面及裝飾,展現屋主對質感的追求。簡約小宅搭配鍍鈦金屬裝飾,就像穿上精緻服飾,增添層次感。在原本34坪的中古屋裡,儘管房屋結構本身沒有太大問題,但格局狹窄且零散,設計師透過重新布局隔間,釋放廚房區域,來換取更寬敞的居家環境,同時也結合一條L型走廊來優化空間動線,化解室內的擁擠感。整體設計概念以現代風格為基底,並融入源自包浩斯的設計元素,透過材質的選用展現出一種的「靜奢宅」,並且以鐵件、鍍鈦金屬、石英磚和木作等多樣材料混搭,反映了屋主對質感的要求,更呈現獨特的設計理念。例如:大面積鋪陳石英磚地板呼應著奢華的氛圍;牆面則透過樂土灰泥的塗料技巧,搭配絨布感的滾花點綴,再用鍍鈦金屬點綴裝飾,提升質感,這樣的設計巧思就宛如穿上乾淨的衣服,再搭配金屬裝飾,增添一份精緻的層次感。入室玄關,設計師先以電子衣櫃與白色鐵件懸浮穿鞋椅相互結合,不僅滿足實用性需求,更在視覺上創造出明確的分隔效果,避免空間呈現一覽無遺的狀態。轉向客廳後,佐以淺灰和溫暖的白色調為主,透過窗邊紗簾的過濾光線,營造出柔和而富有層次的視覺效果。另外,淺灰色的沙發背牆搭配康丁斯基畫作風格的壁燈,賦予空間一種律動效果,傳達出低調奢華且現代的居家氛圍。材質混搭魅力,為空間增添視覺層次著重材質的混搭應用不僅體現於各區域,還呈現出讓人驚艷的設計效果,設計師在客廳、書房、廚房中島等領域大膽運用了鍍鈦金屬。電視牆透過金屬疊合與懸浮設計方式,避免呈現單一量體,同時也在電視腳部分使用鏡面搭配,呈現清透身姿,另外此設計既保持了開闊的空間,又能避免實體隔間所產生的壓迫感。由客廳進入書房轉角的設計,更打破原有的直角,引入了內凹的造型,運用鍍鈦弧形面進行轉折修飾,帶來更多動感變化,提升視覺柔和度。在書房的配置上,為了滿足屋主進行書寫、閱讀以及處理公文的需求,也由於白天通常會在家裡,所以這個角落的選擇特別保留了窗景,打造出採光充足的私人空間,此外,選擇使用美耐板材質製作桌面,並且搭配仿絨布效果的藍色展現質感,不但兼顧了美感與書寫的實用性。餐廚區則以鍍鈦中島與餐桌串聯,特別是在中島部分,若是使用黑色或其他材質,會顯得較為沉重,藉由金屬的反射特性,卻能消弭這樣的壓迫感,也讓寬敞的檯面成為一家三口悠閒用餐的場域。進入臥房後,床頭的實心檜木板也帶來全新的感官體驗,捨棄了常見的皮革材質,充分發揮實木的質感,也使整個睡眠空間充滿原木的香氣,同時在主臥地板的選擇上,採用海島型木地板,進一步提供溫暖質地,也形塑了更舒適的氛圍以及居住品質。▲1.倒T字型巧縮桌面,鍍鈦金屬創視覺輕盈廚房中島及大面積桌板先巧妙地以倒T字型內縮作為設計形式,另外鍍鈦金屬在中島、收納櫃等方面的應用,借助了金屬反射性質,呈現視覺上的輕盈感,同時也避免了深色帶來的沉重感,除此之外,牆面的異材質拼接更交織出優雅的氛圍,打造出充滿亮感與虛實變化的效果。▲2.化解狹窄格局,精緻材質提升現代感老宅原本狹窄零散,經設計師改造引進L字型走廊,提升整體流線感,有效避免擁擠。為滿足屋主對精緻氛圍的渴望,公領域地板選用仿古銀狐磁磚,營造現代時尚感。客廳中,古銅金鍍鈦材質打造的半高電視牆巧妙地劃分出客廳和書房的明確區域,讓視野更開闊。這些細緻的改變使空間呈現高質感的視覺效果。▲3.仿絨布美耐板,與金屬反差營造獨特氛圍在書桌材質的選擇,運用仿絨布效果的藍色美耐板,突顯其特殊質感。雖然桌面不會直接被看到,但在空間視野與大面積金屬材質的反差下,藍色成為了此處的亮點。而在收邊處,為避免藍板未貼齊造成的視覺落差,設計師採企口式拼接,在1~2公分退位的基礎下,克服木頭凹凸銜接處的不平整,讓其更加美觀。▲4.櫃體靈活分隔更衣寢區,玻璃櫃巧展蒐藏主臥的櫃體分隔了更衣間和寢臥區。入口處的玻璃櫃體用來展示女主人蒐藏的包包,成為注目的居家端景;梳妝檯左側提供大量收納空間,訂製木作櫃結合黑玻後再融入光條,以突顯櫃中物品。另外櫃內運用五金鉸鍊設計為三層,可以更順手的取用飾品且能整齊收納化妝品,不用時可以收起保持清爽視覺效果。
空間多重使用,在家辦公無縫融合
2024-04-30
隨著疫情影響,生活形態也隨之轉變,在家辦公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主流選項。身為平面設計師的屋主,考量到在家工作的時間變長,決定重整空間,將住家與工作室融合,並布置多年的蒐藏品和設計作品,打造沉浸式的靈感創作空間,能隨時隨地捕捉靈感,將生活與工作合而為一。Project Data案名:與羊共舞地點:台灣.台北坪數:99㎡(約30坪)格局:工作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2成員:2大人建材:不鏽鋼、卡多尼塗料、鍍鋅亞板、特殊漆、實木貼皮▲拆除一房和封閉廚房後,以中央柱體為界,明確劃分為工作區與私領域,而中間的廚房自然成為兩區的緩衝空間。不論是通往工作區,或是回到臥室,都能逐漸轉換心情,讓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作為平面設計師的屋主,平時只要一台筆電,隨時隨地都能工作,空間環境不受限,再加上疫情過後,在家辦公成為常態。因此決定整合生活與工作,找到這間40年老屋,重新規劃成工作室與住家結合的複合空間。從封閉走向開闊,重疊辦公與居家機能由於原始格局為三房,考量到會有員工進駐、客戶拜訪,再加上平日也喜歡招待親友,期待能有開闊通透的空間。因此拆除鄰近客廳的臥室,改為辦公區,順勢與客廳串聯。客廳既是私人放鬆的領域,也能成為接待客戶的場域。辦公區中央設置桌椅,並順應柱體嵌入事務設備,滿足基本辦公功能。而牆面則安排開放層架,屋主歷年的作品、蒐藏品,全部展示上牆,透過這些物品的圍繞能激發創作靈感,打造沉浸式的辦公空間。拆除一旁的封閉廚房與餐廳合併,改為開放大餐廚並安排中島吧檯,除了滿足料理需求,也能當作辦公的茶水區使用。從格局上來看,客廳、辦公空間和餐廚全然開放,滿足屋主偏好開闊自由的需求,而位處中央的餐廚區也成為公私領域的緩衝空間。客廳與餐廚交界的柱體則刻意漆成橘色,暗示區域的劃分,在黑白灰色調的空間中,也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橘色柱體與牆面之間設置不鏽鋼平台,能當座椅或展示台使用,屋主能隨意轉換視野,不僅提供多種觀看空間的角度,保有充沛的靈感來源,也維持穿透開闊的空間。巧用色彩與光線,轉換公私領域氛圍除了透過格局巧妙分離工作區與臥寢區,客廳、辦公區以白色、灰色為主色調,餐廚區則刻意採用黑色鋪陳,搭配黑色櫃體、中島、不鏽鋼檯面。設計者認為透過兩區的深淺對比,在行走之間經歷色彩、光線的轉變,藉此轉換辦公與居家氛圍。至於主臥則延續屋主喜愛高度自由的設計,中央安排床鋪,保留更衣區空間能自由調度。周遭簡單配置現成傢具與櫃體,方便隨時調動位置。鋪陳木地板增添暖度,整體維持乾淨清爽的氛圍。而原有的兩間衛浴則微調尺度,面向辦公區的客衛縮小,僅保留馬桶,同時將洗手檯向外移,利用整牆鏡面和不鏽鋼檯面,維持通透俐落的視覺效果。主衛則擴大安排淋浴間,使用起來更舒適,破解原有的狹窄感受。▲2. 深淺色調,打造一致視覺客廳延續原有的裸露天花,保留原始肌理,並以線燈輔助,展現簡潔質感。從牆面、天花到地面運用深淺灰色,形成一體的視覺效果。▲3.4. 光線與色彩形塑過渡氛圍迎光面的辦公區以灰色調為主,中央餐廚則以黑色鋪陳,透過色彩與光線的過渡,在進出臥室與辦公區時轉換心情。▲5.深淺色調,打造一致視覺客廳延續原有的裸露天花,保留原始肌理,並以線燈輔助,展現簡潔質感。從牆面、天花到地面運用深淺灰色,形成一體的視覺效果。▲6. 劃分隔牆,圈出更衣空間主臥沿著梁下增設隔牆,劃分出更衣室,擴大收納機能。空間中央則以方便移動的矮櫃、床鋪點綴,能隨心所欲的調動位置,增添生活趣味。▲7. 蒐藏品點綴佈置,打造靈感空間保留復古門片,配置屋主蒐藏的復古傢具、蒐藏品與擺件,被喜愛的物品圍繞,打造充滿靈感的創作空間。▲8. 整牆鏡面放大狹小廊道客衛洗手檯外移,不鏽鋼檯面展現金屬俐落質感,牆面則輔以明鏡鋪陳,與檯面呼應的同時,也有效擴大狹小空間。
透視感繚繞全室,拉近室內外關係 打開垂直樓板,以凝聚家人情感
2024-03-31
複層建築容易產生各自生活不相聞問的格局問題,由王柏舜、戴伯宇、洪采所組成的設計團隊,讓本案以開窗模糊了室內外界線,也多了份輕鬆休閒;同時將保有隱私臥室以外的區域,以挑高的垂直空間進行收攏,就算家庭成員處在不同區,仍有互相陪伴的凝聚力。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北類型:複層坪數:約44坪格局:客廳、多功能室、餐廳、廚房、書房、主臥、次臥×2、衛浴×2成員:2大人、2小孩建材:陶磚、實木皮板、礦物塗料、超耐磨地板、花磚、玻璃磚、鐵件1. 以打開客廳樓板與設置弧形窗手法,銜接出各空間之間的連結感。2. 窗邊臥榻以延伸來增加開闊感,同時拉大窗戶尺度引進室外光線。3. 將客廳視為空間原點設置各機能區塊,以達到凝聚家人情感功能。① 一房與主臥合併,隔間牆改折疊門,納入工作區與更衣間。② 原有次臥空間較小,將牆面往多功能室外推,增加次臥空間。③ 為了讓主臥牆面對齊並讓動線更順暢,主臥門口有向外推移。1. 斜頂天花與挑高空間,打造加州生活況味複層格局以垂直挑高空間,營造出美式生活風情,也因為樓板打開讓空間串聯後,家人即使在不同平面也能感受到互相陪伴之溫暖。屋主一家四口自加州返台,以在這間步登公寓的五、六樓作為定居基地,原屋況樓高不到3米且有空間切割瑣碎的格局問題,屋主希望能延續加州生活空間的美好記憶,以減少孩子們返台的適應問題。設計團隊王柏舜、戴伯宇與洪采,利用打開部分樓板的直向思考邏輯,以挑高空間搭配紅色陶磚、拱門、斜頂天花與壁爐等元素,重現加州西班牙殖民風格,也讓家人擁有一個開闊能互相陪伴、內外界線無礙的生活空間。為改善原有格局的壓迫感,設計團隊先把一樓原有的四房格局,改成三房加更衣室,拉大開闊感,在確保家人各自隱私空間、滿足衣物收納需求之餘,亦能擴大衛浴使用空間來設置屋主想要的浴缸,享受美好泡澡時光。開放式廚房以中島與餐廳區隔,拉大餐區空間感,並利用圓拱造型牆引入陽光,模糊室內外界線,降低樓板不高的壓迫感。客廳空間部分,設計團隊僅將客廳上方約莫3~4坪的樓板打開,便能呈現出複層的立體維度,從陶磚牆、書櫃到電視牆的直向軸線,搭配牆上拱型窗戶引入光線,設計過角度的斜頂天花,讓這個垂直空間重現出美式大宅的挑高格局,電視牆特意以不同顏色與厚度的板材,造成虛實空間的視覺放大效果,兩邊壁櫃的顏色與層板厚度配置經過精算,讓壁櫃不只有置物機能,透過橫向型的線條延伸,取其平衡視覺比例的效果,並以窗邊臥榻與室外景色接軌,延伸了客廳的空間感。紅磚、採光,重現西班牙建築元素一樓滿足生活基本機能,二樓則設置休憩機能空間,利用格局分配延續美式社交的習慣,讓屋主能與親朋好友享受交流時光。閱讀工作區設置在挑高空間旁,當家庭成員分處於樓上樓下做著自己的事情時,仍能保有互相的視覺與聽覺接觸,營造出隱形陪伴的親密感,讓這個空間不論是時間流淌或橫向空間阻隔,都不會破壞到家人的凝聚感。一牆之隔的視聽區則以拱門、木梁白頂與弧形小窗,搭配中島吧檯與露台延伸的多功能空間,營造出舒適放鬆的氛圍,家人們可安排電影之夜,假日時也能與親友們在此烤肉、聚會,消除都市生活的緊張感。為了延續屋主原先生活在加州有著西班牙風情的建築元素,入口玄關旁的紅陶磚牆呼應著西班牙熱情,綠植元素則轉換成中島窯變磚與主臥牆色等不同層次的綠色色塊,西班牙崇尚自然陽光的奔放活力感,則以大量採光來連貫生活領域並模糊室內外界線感,更運用了木梁白牆、弧形牆與圓弧檐口等抽象化符號,形塑出西班牙建築中常見元素,讓整體空間充滿著西班牙生活色彩。燈光設計上配合屋主長居國外的經驗,捨棄常見的嵌燈普照式光源,活用各種壁燈、吊燈與立燈點綴鋪排,透過在指定位置布局光源,可隨心情調整明暗,更增添空間的不同表情。2.3.4. 臥榻連結室內外空間,引光入室減少壓迫以臥榻模糊室內外界線引進大量採光,減少樓高不及3米的壓迫感,並將樓上閱讀區設置在挑高空間旁,創造出視線交錯的空間體感。5.捨一房改為更衣室,讓主臥機能更完善設計團隊將鄰近主臥的一方改為更衣室,滿足使用需求,創造完善的生活機能。6.7. 紅陶磚、綠牆與木梁白天花,塑造西班牙建築風情以不同的綠色材質色塊與紅陶磚牆,營造出西班牙建築的綠植感,中島吧檯位置延伸到露台可成為休閒放鬆的空間。
透過空間變形與消失,轉化機能為氛圍 開闔門片保有生活工作彈性
2024-02-29
本案座落於台南,男女主人皆為設計教育工作者,家中有許多建築與文化類的書、傢具、恐龍模型等蒐藏,同時希望不要大動格局,保留建商原先預設的隔間,該如何在機能與設計之間取得平衡,成為此住宅案的挑戰。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南類型:單層坪數:122㎡(約37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次臥、多功能室、衛浴×2成員:2大人、1貓建材:石塑地板、木作、美耐板、塗料、霧玻1. 虛化主動線的門,門與牆透過白色塗料融為一體,創造空間連續性。2. 主臥空間極大化,原有四房刪掉一房,加入工作區與更衣區。3. 展示、封閉、霧化的三種書櫃形式,轉化收納機能為空間氛圍。① 一房與主臥合併,隔間牆改折疊門,納入工作區與更衣間。② 原有次臥空間較小,將牆面往多功能室外推,增加次臥空間。③ 為了讓主臥牆面對齊並讓動線更順暢,主臥門口有向外推移。1. 純白極簡輪廓,看見各式閱讀風景公領域以書櫃為主體,搭配傢具與單椅,形塑空間自由彈性。都市山葵/方瑋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方瑋在洽談前期得知,屋主相當喜愛東京建築中的白色,他認為,家的形狀是依據居住者的生活模樣而發展出來,該如何讓白色空間不落入俗套?他透過消失一角與可見、不可見的櫃體,形成線條獨具的純白住宅。玄關入口處經由內縮開口與鏡面反射,間接地為下一層的內部空間揭開序幕。廚房、多功能房的門,皆改為滑軌門,滑軌門打開後藉以連通空間整體關係,遊走其中具象的門消失了,視覺上只見門型的開口與局部景象,暗示人們通過門洞後即將進入另一個區域,創造空間連續感。漆上白色的推拉門、折疊門與牆面,設計形式與形狀透過顏色融為一體。書櫃設計巧思,構成多元閱讀風景延續屋主過往旅居日本以單椅配置生活空間的習慣,利用長桌與單椅取代沙發布局客廳,餐廳則放入具有向心性的圓桌,以傢具換取空間自由度,讓未來生活更能靈活運用。方瑋與設計師林姿妤深知屋主閱讀量大,書櫃設計不容忽視,他將書櫃分為三類:一種是開放展示,一種是封閉收納,一種是朦朧風景。展示書區將屋主每個月添購的新雜誌或當下閱讀的書籍,第一時間展示於此;封閉書區用來收納久未翻閱的珍藏書籍;朦朧風景區則是讓各式各樣的書經過霧面玻璃過濾後,成為抽象背景。林姿妤試圖從常見的線性結構中刪減元素,在完整的幾何形狀進行切挖,例如其中一面落地展示書櫃向內斜切一角,使得原有直線框架跳出新意。公領域像是許多會講話的介面,讓人坐在家的各個角落,都能享受到藏書風景。不大動格局之餘,回應設計與需求考量家的居住者只有兩位,原有格局為四房,方瑋與林姿妤將其中一房與主臥合併,打開隔間牆換上折疊門,納入電腦工作區與更衣間。主臥門改為可收進牆內的推拉門,模糊門的存在感,唯有當朋友來訪時,才會把房門關起來,多數時間房門皆是敞開的,延續空間開放性,與公共空間以白色走廊連為一體。主臥像是旅遊時居住的飯店設計氛圍,可以睡眠、備課或看電視,即使休息與工作只有一門之隔,空間仍以不同程度相互連結,摺疊門的開闔之間,控制了具體空間的大小與所見的事物,形成不同的形狀風景;當門展開時,休息與工作同時進行的兩人,以低限的聲音連結彼此,藉由思考之間斷續的翻書聲,感受對方溫暖的存在。談及如何在住宅設計取得生活與工作平衡?方瑋認為聲音與光線這兩個因素正是生活與工作最需要控制的衝突點。在這個案子裡,他反而希望模糊生活與工作的區分,讓屋主利用彈性隔間決定當時需要完全隔絕視覺聯繫,或是展開門讓不同屬性的空間活動同時並置,不同方式的存在感,變成兩人相處的日常趣味與彈性。訪談尾聲,方瑋認真地說道,家是人最私密與依賴的空間,家的形狀則是每個個性生活的具體化,如何將居住者的特質,進一步以具象(空間與物件)與抽象(活動與空氣)的提煉與呈現,重塑每個家不同的經驗與記憶,將是未來住宅設計的重要趨勢。2. 展示與霧化,將書轉化為多重背景霧面玻璃,讓藏書成為朦朧的背景,搭配展示選書形成對比。3. 入口鏡射以影像引領訪客好奇的心玄關開口利用鏡子反射,暗示著即將進入下一個空間。4. 書櫃消失一角,跳出制式框架書櫃的擺放方式與選書店或小型圖書館雷同,下方斜切一角,瞬間讓空間活起來。5.6. 彈性隔間自由調配工作與睡眠時間原有四房格局調整為三房,主臥隔間改為折疊門,同時設置工作區與更衣室,將工作、更衣、睡眠合一。7. 以桌子的形狀界定區域客廳使用長桌,餐廳使用圓桌,透過單椅跟桌子的搭配,換取空間自由與流動性。
以時間想像,創造新的生活體驗 翻轉格局印象,一改先前沉重感
2024-01-31
充滿時間感的老房子,其實是一座城市裡最常見的風景。這個項目裡,設計團隊以各種方式保留及呈現抽象的時間觀念,在打破格局困境、運用材料變化下,讓人感受到時間存在,也替它立下了在時間軸上的新節點。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北類型:複層坪數:45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更衣室、次臥、預備房、衛浴×2成員:2大人、1小孩建材:金屬、玻璃、塗料、樺木夾板、柳杉1. 反向思考重新界定空間,帶來新的生活體驗,也能感受時間。2. 以材質回應設計軸心,在新與舊之間讓人感受到時間的差異。3. 除了垂直水平線條,運用材質色調讓公私領域的劃分更明確。StudioX4乘四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程禮譽談到,時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抽象概念,有趣的是,透過設計便能讓人看見或觸摸到時間的流逝;時間痕跡正是這間35年老屋最無可取代的迷人之處,所以那時便思考可以怎麼做,讓業主一家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時間的存在。重新界定空間關係,感受時間痕跡這間住宅是位於市區巷弄步登公寓的一樓以及地下室兩層樓面,傳統的老舊格局,雖處於邊間採光充足,但地下室想擁有光線和風動卻是項奢侈的享受,更遑論要在空間裡感受時間的變化。於是程禮譽從格局思考起,「一般來說,人進入到一個空間習慣性往上走,但這回我們做了反向思考,以一座內梯和書牆作為連結兩層空間的主體,同時剃除樓板,創造出入室向下俯視的效果。」這樣的改變,地下室不再封閉無光,隨樓板的打開,光線可以藉由不同開口在空間中流竄,也達到了他期望人在移動的過程中也能提起對時間的感知。這座內梯是自法國藝術家杜象畫作《下樓的裸女》所得到靈感,他與團隊經多次承載重力試驗後,使用單懸臂玻璃做出一座透明階梯,人在移動的過程中能清晰地被察覺,光線亦能順著樓梯滲透至空間底層,使光影可以最大化方式進入到室內。過程中程禮譽也一直在反思格局裡的主從關係,「我曾經問過不少業主,當客人來家中做客時最常待的地方是客廳嗎?答案出乎意料,反而待在餐廳占多數。」於是在與屋主溝通後將原本客廳搬移至地下室,餐廚空間則成了入室後第一區域,在既有條件下,為他們一家人重新找出獨特的生活想像與體驗。由於餐廳靠近玄關處,為回應入口緩衝空間的需要,特別將餐桌做了45度轉向,營造出流暢動線,與其他空間的連結性也很強。帶時光痕跡的素材回應設計概念利用設計細節製造對時間的感知,也以材料特性的變化來感受時間。第一個能夠感受到時間的因素是位於一樓的大門入口,以鋼筋取代傳統落水鏈外,不再做防鏽加工,為的就是要製造出經時間與雨水反應後產生出氧化、變色等自然現象。其次則是在空間內的各個角落讓人發現時間的流逝,程禮譽認為歲月的痕跡其實是時間存在的一種形式,於是在剔除室內樓板、隔間牆後,以手工工具慢慢鑿出老舊梁、柱原本樣貌,不加以修飾,重現它的另一種風華,「有趣的是在挖鑿梁的過程中也意外的鑿出了35年前模板內的手套……」他笑著說。在空間的另一隅,他保留了一塊原始地坪做新舊對比,同時以焊接方式將回收圓框鐵件置於其中,可以看到他特別留下了施工中的髒汙及時間,也剛好能與一旁新建置的地坪做對照,以此看出時間差異。為了要讓屋主一家人能感受空間裡的一切,他盡可能地讓其他裝飾維持在「最低限度」,以水泥質感的塗料鋪陳產生空間脈絡,看似單一,其實他運用了6種不同水泥類塗料來做表現。另外像木、鐵等元素也不加以做表面處理,希望隨著居住者使用過的痕跡,替它立下了在時間軸上不同的節點,同時也可賦予整個空間更深層的韻味。① 餐桌改以45度角呈現,藉由轉向作為由外入內的一個緩衝,也能作為入室方向的指引。② 原本的樓板空間被打開了,雖然會犧牲掉一些坪數,但卻換來由上至下更明亮通透的生活環境。③ 重新規劃過的格局,除了主臥還劃設了次臥與預備房,以利未來彈性使用。1. 改變空間主從關係,帶來全新視角設計團隊打破客廳作為主要生活空間的印象,將餐廚區放置於格局中的黃金位置,順勢藉由打開樓板手法,不只上層採光充足,就連地下室也能獲得陽光照拂。2. 打開空間看見它最純粹的模樣複層空間被打開後,如實呈現出它最原始、純粹的模樣,更重要的是,向來陰暗的地下室也能有光線進入,一掃暗沉模樣。3. 發揮實驗精神創造設計的可能程禮譽和團隊同仁很願意在工法上做新的嘗試,將三片10公釐厚的強化膠合玻璃組成踏階,它足以承受280公斤,接著再以單懸臂方式嵌入後方書牆,加強支撐性也讓一片片的水平踏階能懸浮在半空中。4. 天花板改為透光材質一解採光問題設計者將天花板改以透光材質為主,帶入更多的光源,也讓室內更顯通透。5. 改變位置,空間煥然一新將客廳移至地下室,一改原本陰暗的模樣。同時也改以下沉形式回應空間,座椅檯面串聯踏階,展現一體成型的味道。6. 一根根原木排列的床架將床架由17棵採台灣原生種柳杉所組成,這是取自新竹山區後,經原木刨切成形後,歷經6個月的靜置、乾燥,保留了原始樹木的年輪及裂痕,最再以鳩尾榫榫接方式組成這座床架。7. 物理上的運動讓時間得以被看見先利用鐵工製作了鐵圓盤,接著在將鏡面貼於其上,同時在層架最上與下兩端設有上下軌道,讓鏡子可以隨左右移動感受一天中時間的各種變化。8. 利用反射散發光芒和凹凸不平感源自於月球不發光的反射原理,將回收圓框鐵件以桿接方式置於原始地坪上,表面塗上一層透明Epoxy,可與周圍地坪做對照,接著再藉由燈光反射,點亮空間溫度。9. 讓鋼筋隨雨水、時間產生不同的變化從一樓入口處就想讓屋主感受時間的流逝,以鋼筋取代傳統落水鏈,特別不加做防鏽加工,為的就是要讓它能隨時間與雨水反應,帶來不同的變化。
老靈魂裡的文青台法風
2023-12-31
Space Data/26坪、新成屋/建材:實木線板、水磨石、人字拼實木地板、壓花玻璃、清水模塗料推開玄關大門,踏進門的那一刻讓人悸動,彷彿進入了台灣60年代的質樸記憶,但又極度協調的感受到內部現代法式的優雅氣息,古韻與當代,台味與法式,就在這麼跳躍的意象空間裡存在著,讓擁有老靈魂的業主完整展現屬於自己的文藝復興。帶入台灣早期質樸年代,揉合現代法式浪漫26坪的室內空間裡僅保留一間主臥室,開放式的空間視覺,必須要揉合兩種截然不同的台法風注入其中,設計師陳煌仁巧妙的運用硬軟件進行「國別」區分,因為業主喜愛線條感,所以空間中使用了大量線條來展現法式風情,一進門的玄關,就選用偏法式黑白復古花磚鋪陳,再走進客廳,從魚骨木拼核桃木色的人字拼實木地板,沙發後面的線板,到天花板上的黑色壓線皆低調且優雅。主臥室內也選擇淺色窗帷、格柵鐵劍門,並搭配簡單俐落的線板,讓硬體上隨處可見滿滿的線條感,不彰顯法式,卻已在氛圍中有著濃濃的情調。軟件上則可看出更多細節巧思,台式古厝感的深色木作櫃體,搭配白橡色原木藤編門片承接,廊道盡頭則以一扇充滿懷舊風味的壓花毛玻璃木門,區隔玄關與廚房空間,除了讓整體更顯通透之外,更帶給人老物復古卻玩味十足。客廳主牆大膽拼接一整面台式經典的磨石子牆,好似回到鄉下阿嬤家玩的那股溫暖記憶。除此之外,為了讓屋內能更加注入復古老宅感,陳煌仁刻意讓牆面與天花板沒有過多精緻的氛圍裝修,而是以厚實質感的胡桃木傢具取而代之,除了讓移動的傢具保留更多彈性活動空間外,更運用質感樸實的材質,打造充滿老靈魂的文青風格,讓陳列裝飾上能強烈感受到業主風格之外,更展現出宅中故事與居家舒適的一面。After 平面圖 區分領域打造台法風格極大化動線以隔間與木門獨立風格,裝飾再運用軟硬件融合風情,陳設移動式古樸傢具更具老宅風。軟件帶出台式古韻深色木作櫃體搭配原木藤編門片,台式復古味立現。花磚與壓花毛玻璃的跳躍結合法式黑白復古花磚鋪陳,搭配濃濃台式懷舊壓花毛玻璃木門,強烈對比充滿巧思。樸質原木拉出多元元素以原木地板與傢具為主調,拉出磨石子牆復古感與天花板法式線條,元素多元卻融合協調。減少過多傢具保留空間自主性以可移動的胡桃木傢具保留空間自主,質樸材質也更能感受復古靈魂。阿嬤家的磨石子記憶主牆拼接台式經典的磨石子,遁入舊時代質樸記憶感主臥以線板與黑色線條營造法式優雅主臥選擇格柵鐵件門,並搭配簡單俐落的線板與黑色線條,彰顯低調優雅。
私人藝廊之夢, 開啟藏品的對話與故事
2023-11-30
Space Data/25坪、新成屋/建材:藝術塗料、訂製鐵件、鍍鈦板、橡木鋼刷木皮、進口藝術壁紙、進口超耐磨木地板業主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希望以私人會所的概念,讓賓客欣賞宛如藝廊的視覺饗宴。業主反向思考,強調空間不要存在黑、白、灰三種顏色,不走淡雅空靈,而是要繽紛熱鬧的風格,尤其獨鍾這座1950年代英國古董雞尾酒櫃,使其成為空間主軸與精神傳承,希冀在屋內每個視角都能看到它,宛如人與物交集的驛站點。放大櫃體弧度美學,以燈光色彩引導氛圍所以古董酒櫃成為了空間設計與陳設擺飾的靈魂物件,所有動線、細節與型態都是經由這個櫃體發想延伸出來。首先,把原本房型隔間打掉,打造出開放式場域,精心把雞尾酒櫃擺放至客廳置中且靠窗邊位置,如此才能使每一視線都能以此為主軸;第二,刻意把主傢具如沙發陳列面朝開窗位置迎向外景,欣賞日光照射下的酒櫃。最後,刻意把酒櫃的細部設計弧形曲度比例放大至天花板,弱化直角的死板之外,巧妙設計出最大圓弧的天芎造型,把低梁結構的缺點轉換成時空張度錯覺的隧道。仍然創作設計總監謝欣慧認為,陳設裝飾可看出一屋氣質,除了直觀的以擺設與物件表述,更是可用燈光與色彩來引導出強烈氛圍。尤其此次業主屋內包容著多元的藝品風格,就是以大量間接燈與投射燈達成繽紛協調的空間視覺。一進門的玄關處,刻意以一大面古銅色牆面與燭台老件做燈光搭配,宛如時光錯置可以讓客人一進入就有強烈的氣氛轉換之感。再來,進入客廳就能看到主藝術品英國古董雞尾酒櫃,除了用日光,還有造型天花板軌道燈賦予活用的靈活度。而後,轉入刻意留置的隔間,與外頭開放式空間氛圍又截然不同,房間內特別運用漆器剔紅色的意象來做主色調,裡頭擺放各種中式珍藏在色彩的搭配下,看似神秘又具中式意境,更具底蘊質感。After 平面圖 中西展品各得其所開放式空間以西式展品為主,只留一間隔間專門放置中式漆器,風格多變且有一定協調性。 空間動線皆以法國古董雞尾酒櫃為發想把雞尾酒櫃設置客廳主軸,屋內任何空間視角都能看到它,宛如交集驛站概念。燈光與色彩瞬變屋內氣氛玄關以古銅色牆面與燭台老件做燈光搭配,一進入就有強烈的氣氛轉換之神秘感。利用燈光產生焦點除了窗邊自然光,古董酒櫃還利用燈光來引導視覺中心。以漆器剔紅色打造中式氛圍刻意以紅色調隔間搭配投射燈展示櫃,展現中式珍品宛如小故宮風格。轉角拉出視覺期待感入門後餐廳與客廳巧妙用轉角隔開,增加賓客對內部空間與展品的期待感。精心佈置重點藝術雞尾酒櫃刻意擺在無死角處,從隔間處看去也能成為視覺端點。裝飾陳列部分以燈光打造戲劇效果全屋大量使用磁吸式軌道燈與投射燈打造出戲劇強烈風格,讓賓客可快速進入情境。由櫃體細節放大到空間設計天花板與牆面交接處的微形弧度,都是從雞尾酒櫃的弧形曲度靈感而生。中西氛圍的轉換融合用色彩和孔雀圖案突顯中式莊重氣勢,又藉由隔間錯開,區分中西蒐藏珍品。
1 2 3 4 5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