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電羅生門 漲價惹民怨
2024-04-30
產業發展需要更多綠電,發電成本飆高不該由全民買單,民生用電維持什麼水平才能穩住物價與降低民眾的痛苦指數,是政府必須面對的課題。雖然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提出數據表示2030年之前不會缺電,但是沒看到關於AI升級推動資料中心用電預估的數據,相信缺電議題在2025非核家園實現之前,仍是輿論的焦點。缺不缺綠電是一回事 而AI算力世界永遠需要更多電客觀來說,龔明鑫說的是關鍵:「在ESG或RE100的要求下,大家關心的已不是缺不缺電的問題,而是買不買得到綠電的問題。」但是政策有沒有低估AI大語言模型(LLM)迭代升級後,對於資料中心(IDC)的用電量,這可能是個變數,畢竟生成式AI的發展之快,已經將摩爾定律送入歷史洪流,在AI所需的算力世界裡,看不到盡頭的升級才是答案,因此廣義上的缺電,的確是有可能在2030年之前再次發生。根據國發會最新盤點,包括半導體投資全部估算進去,2023至2030年可能要額外增加用電需求7GW,但單單現在天然氣機組淨增加已經達9.1GW,更不用講還有其他再生能源。所以理論上,只要天然氣的運送沒問題,廣義上的缺電就不會發生。但是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數據科學家及研究員Alex de Vries計算顯示,運用AI進行線上研究需要的能源比標準研究多至少十倍。在資料呈指數級成長的後摩爾定律時代,生成式AI技術蓬勃發展的同時,對算力的要求也與日俱增,隨著AI訓練和推理成本持續上升,GPT-3的參數數量達1750億,而GPT-4的參數數量將超過一兆,訓練一個AI模型所需的算力將每兩年漲275倍。產業發展用電與民生用電  該漲多少才符合民意?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資料中心耗電量基本每年年增15%,預測2023~2026年期間,AI對能源的需求至少會膨脹十倍。從這個角度來看,AI就算不是吃電怪獸,很有機會成為推升電價上漲的變數之一,經濟部決議四月起電價平均漲幅11%,平均電價從每度3.1154元,調高到3.4518元,其中用電最多的IDC將調漲25%為最多。富邦蔡明忠說:「電價一漲,相信一定是萬物齊漲,因為所有東西要生產、要服務都需要用到電。」沒錯,電費還沒漲,市場的雞蛋一斤漲三元,央行雖然升息半碼抗通膨,同時間房貸族甚或是卡債族的負擔更重。當生成式AI遇到複雜問題需要大量高速運算時,電網的瞬間用電穩定才是大家需要關注的焦點。此前,ChatGPT每天耗電超50萬千瓦時,就登上了新聞,最近核融合(Nuclear fusion)成為新焦點,和碩童子賢說:「電力即國力,得核融合得天下。」原因是微軟的工程師在社交媒體上爆料:「訓練ChatGPT-6的十萬個H100 GPU基建正在積極建設中,但一旦我們在同一個州部署超過十萬個H100,電網就會因無法負荷而崩潰,團隊在部署跨區域GPU間的infiniband級別連結時遇到了困難。」一般大型電廠的輸出功率達到2000兆瓦,100兆瓦的負載其實並不大,但是突然在電網中增加100兆瓦的負載可能會讓電網系統出問題,更別說十萬個H100同時運作,功耗將達到70兆瓦,不知道台灣的電網撐不撐得住。根據經濟部111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P7,評估電力系統供需是否穩定的另一指標是備轉容量率,主要是檢視每日瞬時尖峰負載當下的供電情況,可由台電網站中「近期電力資訊」(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9),獲得每日備轉資訊。所以政府清楚了解到在每年七月大暑節氣前後的「瞬時尖峰負載當下的供電情況」是評估缺電的另一個重要觀察指標,筆者相信台灣政府機關與企業應該還沒達到訓練GPT-6的地步,所以缺電議題可能還要長時間觀察。電力短缺才是AI發展的桎梏 核能也許是滿足需求唯一辦法AI是能源的無底洞,能夠限制AI發展的只有能源,不是人才。去年二月時代雜誌報導:「AI的運算能力每六至十個月成長一倍。」但馬斯克說:「現在AI對算力的需求差不多每半年就會增加十倍。」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的分析,到2030年,資料中心的用電量預計將增加兩倍,相當於大約四千萬美國家庭供電所需的電力,核能也許是唯一的辦法了,電力短缺將直接限制未來GPU的發展。包括OpenAI的奧特曼在內,越來越多的AI產業巨頭認為滿足AI巨大能源需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核融合,可惜的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核融合研究員Aneeqa Khan表示:「在地球上重建太陽中心的條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可能要到本世紀下半葉才能準備就緒。」所以在未來,能源將會是困擾AI發展的一個大問題,反過來說,進入生成式AI時代,電價只有更高,沒有最高。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232期,2024.04.05出刊。
空間多重使用,在家辦公無縫融合
2024-04-30
隨著疫情影響,生活形態也隨之轉變,在家辦公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主流選項。身為平面設計師的屋主,考量到在家工作的時間變長,決定重整空間,將住家與工作室融合,並布置多年的蒐藏品和設計作品,打造沉浸式的靈感創作空間,能隨時隨地捕捉靈感,將生活與工作合而為一。Project Data案名:與羊共舞地點:台灣.台北坪數:99㎡(約30坪)格局:工作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2成員:2大人建材:不鏽鋼、卡多尼塗料、鍍鋅亞板、特殊漆、實木貼皮▲拆除一房和封閉廚房後,以中央柱體為界,明確劃分為工作區與私領域,而中間的廚房自然成為兩區的緩衝空間。不論是通往工作區,或是回到臥室,都能逐漸轉換心情,讓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作為平面設計師的屋主,平時只要一台筆電,隨時隨地都能工作,空間環境不受限,再加上疫情過後,在家辦公成為常態。因此決定整合生活與工作,找到這間40年老屋,重新規劃成工作室與住家結合的複合空間。從封閉走向開闊,重疊辦公與居家機能由於原始格局為三房,考量到會有員工進駐、客戶拜訪,再加上平日也喜歡招待親友,期待能有開闊通透的空間。因此拆除鄰近客廳的臥室,改為辦公區,順勢與客廳串聯。客廳既是私人放鬆的領域,也能成為接待客戶的場域。辦公區中央設置桌椅,並順應柱體嵌入事務設備,滿足基本辦公功能。而牆面則安排開放層架,屋主歷年的作品、蒐藏品,全部展示上牆,透過這些物品的圍繞能激發創作靈感,打造沉浸式的辦公空間。拆除一旁的封閉廚房與餐廳合併,改為開放大餐廚並安排中島吧檯,除了滿足料理需求,也能當作辦公的茶水區使用。從格局上來看,客廳、辦公空間和餐廚全然開放,滿足屋主偏好開闊自由的需求,而位處中央的餐廚區也成為公私領域的緩衝空間。客廳與餐廚交界的柱體則刻意漆成橘色,暗示區域的劃分,在黑白灰色調的空間中,也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橘色柱體與牆面之間設置不鏽鋼平台,能當座椅或展示台使用,屋主能隨意轉換視野,不僅提供多種觀看空間的角度,保有充沛的靈感來源,也維持穿透開闊的空間。巧用色彩與光線,轉換公私領域氛圍除了透過格局巧妙分離工作區與臥寢區,客廳、辦公區以白色、灰色為主色調,餐廚區則刻意採用黑色鋪陳,搭配黑色櫃體、中島、不鏽鋼檯面。設計者認為透過兩區的深淺對比,在行走之間經歷色彩、光線的轉變,藉此轉換辦公與居家氛圍。至於主臥則延續屋主喜愛高度自由的設計,中央安排床鋪,保留更衣區空間能自由調度。周遭簡單配置現成傢具與櫃體,方便隨時調動位置。鋪陳木地板增添暖度,整體維持乾淨清爽的氛圍。而原有的兩間衛浴則微調尺度,面向辦公區的客衛縮小,僅保留馬桶,同時將洗手檯向外移,利用整牆鏡面和不鏽鋼檯面,維持通透俐落的視覺效果。主衛則擴大安排淋浴間,使用起來更舒適,破解原有的狹窄感受。▲2. 深淺色調,打造一致視覺客廳延續原有的裸露天花,保留原始肌理,並以線燈輔助,展現簡潔質感。從牆面、天花到地面運用深淺灰色,形成一體的視覺效果。▲3.4. 光線與色彩形塑過渡氛圍迎光面的辦公區以灰色調為主,中央餐廚則以黑色鋪陳,透過色彩與光線的過渡,在進出臥室與辦公區時轉換心情。▲5.深淺色調,打造一致視覺客廳延續原有的裸露天花,保留原始肌理,並以線燈輔助,展現簡潔質感。從牆面、天花到地面運用深淺灰色,形成一體的視覺效果。▲6. 劃分隔牆,圈出更衣空間主臥沿著梁下增設隔牆,劃分出更衣室,擴大收納機能。空間中央則以方便移動的矮櫃、床鋪點綴,能隨心所欲的調動位置,增添生活趣味。▲7. 蒐藏品點綴佈置,打造靈感空間保留復古門片,配置屋主蒐藏的復古傢具、蒐藏品與擺件,被喜愛的物品圍繞,打造充滿靈感的創作空間。▲8. 整牆鏡面放大狹小廊道客衛洗手檯外移,不鏽鋼檯面展現金屬俐落質感,牆面則輔以明鏡鋪陳,與檯面呼應的同時,也有效擴大狹小空間。
營養師盤點5招,加速蘇丹紅排出體外
2024-03-31
如果你意識到所吃的食品中含有蘇丹紅,請立即停止進食;接著可以喝水沖洗口腔,喝一些清水或用水漱口,幫助清除食物殘留和有害物質。今年初,由雲林縣衛生局抽驗濟生股份有限公司斗六廠製售之家用四合一調味料組合-細粉紅辣椒產品,於113年1月30日檢出含有不得驗出的蘇丹色素3號18 ppb;接著蘇丹紅事件逐漸擴大,各縣市衛生局積極查緝,除了辣椒粉之外,多樣食品接連爆出含有蘇丹紅,包括許多知名的商家,例如國民零食蝦味先、賣鍋貼的八方雲集、麻辣鍋餐廳海底撈……等,都成為受害的產品或店家。食藥署指出,蘇丹色素具有潛在致癌性,非我國准用之著色劑,且為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公告之「毒性化學物質」;若是添加於食品當中,則違反了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10款規定,依同法49條可處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8000萬元以下罰金。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在其Podcast《健康紅蘿播播播》節目表示,蘇丹紅毒辣椒粉食安事件越演越烈,包括大家常吃的韓式泡菜鍋、咖哩粉、綜合香草粉、辣味餅乾等,幾乎全都中標了,大多數民眾幾乎都吃過這些食物,就連她自己也無法倖免。什麼是蘇丹紅?隨著蘇丹紅事件逐漸擴大,儼然掀起一股食安風暴,但什麼是蘇丹紅?陳詩婷表示,蘇丹紅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屬於工業染料的一種,呈現出紅色或橙紅色,通常使用在塑膠、蠟、鞋子等產品上的染料,常見的有蘇丹紅1號、2號、3號……等,由於蘇丹紅的價格低廉、穩定性又高,於是不肖業者就把蘇丹紅添加在食品中,被用作顏色添加劑,用以增添食品的色澤,就可以讓辣椒粉的顏色更加鮮豔,品質也更穩定,其他還會加入某些肉製品、魚類製品、調味料、醬料、甜點等食品中。但多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蘇丹紅列為第三級致癌物,也就是經由動物實驗之後,發現對動物有致癌的風險,雖然人體沒有做過實驗,但許多醫學專家指出,如果大量或長時間暴露於蘇丹紅,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對身體器官造成損傷,也會影響神經系統、過敏反應、皮膚刺激等,因此,許多國家,包括台灣,都已禁止蘇丹紅在食品中的使用。不小心吃到,先做這些事陳詩婷表示,如果你意識到所吃的食品中含有蘇丹紅,請立即停止進食;接著可以喝水沖洗口腔,喝一些清水或用水漱口,幫助清除食物殘留和有害物質。之後觀察身體是否出現任何異常或不適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呼吸困難、皮膚發紅等,如果出現嚴重不適,應盡快就醫。適度尋求醫療幫助是必要的,如果對食品中的蘇丹紅過敏或出現其他不良反應,應該尋求醫療幫助;另外,記錄下食用的食品名稱、食用量以及出現的任何身體反應現象,這對於日後的醫療處理是有幫助的。5個訣竅,趕緊學起來!陳詩婷進一步說明,由於蘇丹紅是一種脂溶性的毒素,也就是說它溶於脂肪,與水是否不相溶的,所以,當我們吃下肚,就必須透過肝臟分泌的細胞色素P450s酵素系統來解毒,將之轉化成水溶性毒素,進而代謝到腸道中。另外,還需要補充大量的抗氧化劑,來加速腸道蠕動,才能減少蘇丹紅在體內造成毒性危害。相反的,如果是水溶性毒素,只需要多喝水,就可以透過腎臟、尿液中排出。1. 攝取足夠天然好油足夠的天然油脂,可以促進腸胃道蠕動,有助加速肝臟及膽囊釋放膽汁,因為蘇丹紅進到體內很容易隨著膽汁進入膽道,堆積在肝臟裡,所以,透過足夠的天然油脂補充,例如堅果、冷壓初榨橄欖油、椰子油、苦茶油等,不限於飽和脂肪或不飽合脂肪,都可以輪著用,皆有助膽汁的釋放,同時代謝出卡在肝臟的脂溶性毒素。2.多吃十字花科蔬菜研究發現,十字花科蔬菜非常好,可以提高肝臟解毒酵素的活性,有助於肝臟解毒,特別是解脂溶性毒素,因為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硫代葡萄糖苷,進到體內後轉化為蘿蔔硫素或吲哚等植化素,能幫助脂溶性毒素轉化成水溶性毒素,進而幫助肝臟代謝毒素。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花椰菜、芥蘭菜、高麗菜、大白菜等,尤其是綠花椰菜、白花椰菜與高麗菜、羽衣甘藍等4種蔬菜,因為這4種蔬菜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豐富,能促進肝臟產生解毒酵素,並提高酵素的活性,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陳詩婷建議,一天至少吃一碗熟的十字花科蔬菜,以綠花椰菜、白花椰菜、高麗菜和羽衣甘藍為首選。3.補充大量抗氧化劑肝臟在解毒過程中,會產生對肝臟細胞有害的自由基,所以,就必須透過大量的抗氧化劑,來幫助身體降低傷害。最容易取得的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C及維生素E,除了可以幫助體內降低自由基之外,還可以保護肝臟解毒酵素,免於受到氧化損傷,甚至能在肝臟去除毒素時,達到加成的作用,才能減少蘇丹紅在體內造成的傷害。健康的人一天至少吃兩份以上的水果,一份為一個拳頭大小的份量,才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但已經吃進吃進蘇丹紅的人,這樣的份量是不夠的,建議一天要補充500~1000毫克的維生素C,特別提醒的是維生素C在體內會代謝成草酸,透過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在補充維生素C水時,要多喝水,否則當代謝的草酸太多時,恐怕會提高結石風險。維生素E則可以輔助維生素A來保護肝臟細胞,還可保護肝臟細胞在解毒過程中不會受到損傷;從天然食物中來補充就可以,例如一天1把堅果,或是每餐1湯匙的好油,像是冷壓初榨椰子油、苦茶油、初榨橄欖油、酪梨油或亞麻仁油等都可以。4.攝取各類辛香料辛香料也是很棒的抗氧化劑,像是老薑、薑黃、大蒜、蔥花、洋蔥、九層塔、香菜、胡椒、洋蔥等都有很強大的抗氧化功能,一方面可以幫助身體抗氧化,還能幫助體內有毒物質的螯合,加速脂溶性或水溶性毒素的代謝,甚至對塑化劑的排除也有幫助。陳詩婷建議,將辛香料分散在三餐的菜餚中,例如吃水餃,可沾蒜頭、蔥花;吃炒蛋可以跟九層塔一起煮;火鍋沾醬用香菜、洋蔥調和成醬料等吃法,而且吃越多越好,千萬不要因為怕口中有異味而不吃。若擔心口中異味,可以吃蘋果、檸檬水或茶葉水,都可以幫助中和臭味。5.補充各種益生菌研究發現,腸道內的益生菌有助於分解蘇丹紅,並不用侷限於哪種益生菌,因為腸道內的好菌會互相合作,所以益生菌數量要夠之外,種類也要豐富,才能幫助分解蘇丹紅。透過補充益生菌或是平常可以吃優格、優酪乳等,培養腸道好菌,同時喝足夠水,以體重乘以30為一天的水量,例如50公斤的人,一天要喝至少1500c.c.的水,才可加速腸道蠕動,幫助代謝蘇丹紅。
透視感繚繞全室,拉近室內外關係 打開垂直樓板,以凝聚家人情感
2024-03-31
複層建築容易產生各自生活不相聞問的格局問題,由王柏舜、戴伯宇、洪采所組成的設計團隊,讓本案以開窗模糊了室內外界線,也多了份輕鬆休閒;同時將保有隱私臥室以外的區域,以挑高的垂直空間進行收攏,就算家庭成員處在不同區,仍有互相陪伴的凝聚力。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北類型:複層坪數:約44坪格局:客廳、多功能室、餐廳、廚房、書房、主臥、次臥×2、衛浴×2成員:2大人、2小孩建材:陶磚、實木皮板、礦物塗料、超耐磨地板、花磚、玻璃磚、鐵件1. 以打開客廳樓板與設置弧形窗手法,銜接出各空間之間的連結感。2. 窗邊臥榻以延伸來增加開闊感,同時拉大窗戶尺度引進室外光線。3. 將客廳視為空間原點設置各機能區塊,以達到凝聚家人情感功能。① 一房與主臥合併,隔間牆改折疊門,納入工作區與更衣間。② 原有次臥空間較小,將牆面往多功能室外推,增加次臥空間。③ 為了讓主臥牆面對齊並讓動線更順暢,主臥門口有向外推移。1. 斜頂天花與挑高空間,打造加州生活況味複層格局以垂直挑高空間,營造出美式生活風情,也因為樓板打開讓空間串聯後,家人即使在不同平面也能感受到互相陪伴之溫暖。屋主一家四口自加州返台,以在這間步登公寓的五、六樓作為定居基地,原屋況樓高不到3米且有空間切割瑣碎的格局問題,屋主希望能延續加州生活空間的美好記憶,以減少孩子們返台的適應問題。設計團隊王柏舜、戴伯宇與洪采,利用打開部分樓板的直向思考邏輯,以挑高空間搭配紅色陶磚、拱門、斜頂天花與壁爐等元素,重現加州西班牙殖民風格,也讓家人擁有一個開闊能互相陪伴、內外界線無礙的生活空間。為改善原有格局的壓迫感,設計團隊先把一樓原有的四房格局,改成三房加更衣室,拉大開闊感,在確保家人各自隱私空間、滿足衣物收納需求之餘,亦能擴大衛浴使用空間來設置屋主想要的浴缸,享受美好泡澡時光。開放式廚房以中島與餐廳區隔,拉大餐區空間感,並利用圓拱造型牆引入陽光,模糊室內外界線,降低樓板不高的壓迫感。客廳空間部分,設計團隊僅將客廳上方約莫3~4坪的樓板打開,便能呈現出複層的立體維度,從陶磚牆、書櫃到電視牆的直向軸線,搭配牆上拱型窗戶引入光線,設計過角度的斜頂天花,讓這個垂直空間重現出美式大宅的挑高格局,電視牆特意以不同顏色與厚度的板材,造成虛實空間的視覺放大效果,兩邊壁櫃的顏色與層板厚度配置經過精算,讓壁櫃不只有置物機能,透過橫向型的線條延伸,取其平衡視覺比例的效果,並以窗邊臥榻與室外景色接軌,延伸了客廳的空間感。紅磚、採光,重現西班牙建築元素一樓滿足生活基本機能,二樓則設置休憩機能空間,利用格局分配延續美式社交的習慣,讓屋主能與親朋好友享受交流時光。閱讀工作區設置在挑高空間旁,當家庭成員分處於樓上樓下做著自己的事情時,仍能保有互相的視覺與聽覺接觸,營造出隱形陪伴的親密感,讓這個空間不論是時間流淌或橫向空間阻隔,都不會破壞到家人的凝聚感。一牆之隔的視聽區則以拱門、木梁白頂與弧形小窗,搭配中島吧檯與露台延伸的多功能空間,營造出舒適放鬆的氛圍,家人們可安排電影之夜,假日時也能與親友們在此烤肉、聚會,消除都市生活的緊張感。為了延續屋主原先生活在加州有著西班牙風情的建築元素,入口玄關旁的紅陶磚牆呼應著西班牙熱情,綠植元素則轉換成中島窯變磚與主臥牆色等不同層次的綠色色塊,西班牙崇尚自然陽光的奔放活力感,則以大量採光來連貫生活領域並模糊室內外界線感,更運用了木梁白牆、弧形牆與圓弧檐口等抽象化符號,形塑出西班牙建築中常見元素,讓整體空間充滿著西班牙生活色彩。燈光設計上配合屋主長居國外的經驗,捨棄常見的嵌燈普照式光源,活用各種壁燈、吊燈與立燈點綴鋪排,透過在指定位置布局光源,可隨心情調整明暗,更增添空間的不同表情。2.3.4. 臥榻連結室內外空間,引光入室減少壓迫以臥榻模糊室內外界線引進大量採光,減少樓高不及3米的壓迫感,並將樓上閱讀區設置在挑高空間旁,創造出視線交錯的空間體感。5.捨一房改為更衣室,讓主臥機能更完善設計團隊將鄰近主臥的一方改為更衣室,滿足使用需求,創造完善的生活機能。6.7. 紅陶磚、綠牆與木梁白天花,塑造西班牙建築風情以不同的綠色材質色塊與紅陶磚牆,營造出西班牙建築的綠植感,中島吧檯位置延伸到露台可成為休閒放鬆的空間。
AI也懂果實成熟度 機器人採摘解農村缺工
2024-03-31
「從事自動化控制設備的廠商來問我,能不能用機器人幫農民採小黃瓜?」黃登淵發現台灣農村的人力短缺問題嚴重,於是決定以自身擅長的AI影像辨識技術為基礎展開研發。 在不久的未來,彰化芳苑鄉的農田將迎來一場技術革命,小黃瓜的採收工作將不再是年邁農夫的傳統勞動,而是由結合人工智慧、機械手臂和行動載台的AI機器人完成。這些智能機器人,憑藉著先進的AI影像辨識技術,能夠在田間移動,準確辨識成熟的小黃瓜,並用機械手臂輕巧地將其摘下,這或許將成為未來台灣農地的常見景象。作物收穫人手不足  自動化設備廠商找上門主導這項技術研發的,是擁有豐富人工智慧、圖形識別和影像處理經驗的大葉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黃登淵。他表示,當技術成熟後,這種機器人不僅能夠採摘小黃瓜,也能應用在芭樂、蘋果等在樹上生長的水果。採訪當天,走進大葉大學工學院的研究室,黃登淵正與自動控制研發公司的工程師合作,指導AI機器人如何透過影像識別技術「看」金桔樹上的果實,辨別哪些可採摘,哪些需要留在樹上。「彰化芳苑鄉有小黃瓜田,當地人力不足,從事自動化控制設備的廠商來問我,能不能用機器人幫農民採小黃瓜?」黃登淵回憶起研發可採摘水果機器人的初衷說,當地農民人手不足,有時只能採摘外觀及品質最好的小黃瓜。面對這個問題,廠商找上門來,他也發現台灣農村的人力短缺問題嚴重,於是決定與業者合作,以自身擅長的AI影像辨識技術為基礎展開研發。影像教AI辨識熟度  旋轉摘果避免損傷「在國外,使用AI影像辨識技術判斷水果是否成熟的程式相當昂貴。」黃登淵解釋,要使機器人學會採摘小黃瓜,首先要教它分辨出哪些小黃瓜已經成熟,哪些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而這就依賴使用大量照片建立的AI程式和模型。從小黃瓜的種苗階段到發芽、開花再到結果,整個過程需要約45至50天。為了讓機器人學會辨識這一過程,黃登淵和廠商的工程師團隊拍攝了大量照片,再輸入電腦讓AI檢測和識別。他解釋,由於之前沒有相似的模型可供參考,團隊一開始只能慢慢摸索改進。起初,AI機器人需要進行1,000多張照片的學習,但現在只需要100多張照片就能達到相同的效果。至於如何讓機器人順利摘下果實,黃登淵指出,團隊研發的機器人上方的機械手臂設有鏡頭,可以計算出與果實之間的距離,機械手臂上的夾爪配備有感測器,當果實較硬時會施加較大的力量,以確保摘取過程中不會損傷果實。「要摘取果實,有些人使用剪刀,有些人使用熱融技術,而我們當初選擇的是旋轉的方式,主要考慮到最小化對水果的損傷。」黃登淵表示。目前,黃登淵團隊研發的機器人已經能夠採摘小黃瓜、金桔等相對較小的水果。他解釋,他們向國科會申請的研究計畫總共有三期,目前已經進入第二期。除了教導AI識別水果的照片和自動化採摘過程之外,他們還對機器人在採摘過程中傳回伺服器的數據進行分析,以確保即時排除採摘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預計還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讓機器人採摘所有在樹上的水果。黃登淵強調,只要樹上有果實,機器人都能採摘。「等到AI模型更加完善之後,我們就可以簡化機械手臂的結構,進一步提升採摘速度,增加工作效率。」載台學習掃地機器人  5G影像可望遠端操控下一階段的重點研發項目是負責承載機器人的載台技術。這要求載台類似於一輛自動車,必須安裝感測器、光達等感測設備,能夠自動偵測地形變化。「將它放到果園裡,它就會自動偵測地形,開始移動採摘水果」,黃登淵說,他期望未來能夠實現像掃地機器人一樣的自動化功能。在未來,結合5G高速傳輸的技術也將成為可能,機器人採摘果實的影像資料可以傳送回控制中心進行大數據分析。這將讓機器人能夠透過遠端操控排除障礙,進一步改變農業經營模式。面對台灣農業人力不足的問題,AI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成為解決方案之一。黃登淵舉例,技術成熟後,機器人的載台也可以改成像纜車一樣的單軌系統,手臂還可以配備剪刀,在高山茶園中代替採茶工人,幫助採摘茶葉,將這項技術推向其他面臨缺工壓力的農作物。
透過空間變形與消失,轉化機能為氛圍 開闔門片保有生活工作彈性
2024-02-29
本案座落於台南,男女主人皆為設計教育工作者,家中有許多建築與文化類的書、傢具、恐龍模型等蒐藏,同時希望不要大動格局,保留建商原先預設的隔間,該如何在機能與設計之間取得平衡,成為此住宅案的挑戰。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南類型:單層坪數:122㎡(約37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次臥、多功能室、衛浴×2成員:2大人、1貓建材:石塑地板、木作、美耐板、塗料、霧玻1. 虛化主動線的門,門與牆透過白色塗料融為一體,創造空間連續性。2. 主臥空間極大化,原有四房刪掉一房,加入工作區與更衣區。3. 展示、封閉、霧化的三種書櫃形式,轉化收納機能為空間氛圍。① 一房與主臥合併,隔間牆改折疊門,納入工作區與更衣間。② 原有次臥空間較小,將牆面往多功能室外推,增加次臥空間。③ 為了讓主臥牆面對齊並讓動線更順暢,主臥門口有向外推移。1. 純白極簡輪廓,看見各式閱讀風景公領域以書櫃為主體,搭配傢具與單椅,形塑空間自由彈性。都市山葵/方瑋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方瑋在洽談前期得知,屋主相當喜愛東京建築中的白色,他認為,家的形狀是依據居住者的生活模樣而發展出來,該如何讓白色空間不落入俗套?他透過消失一角與可見、不可見的櫃體,形成線條獨具的純白住宅。玄關入口處經由內縮開口與鏡面反射,間接地為下一層的內部空間揭開序幕。廚房、多功能房的門,皆改為滑軌門,滑軌門打開後藉以連通空間整體關係,遊走其中具象的門消失了,視覺上只見門型的開口與局部景象,暗示人們通過門洞後即將進入另一個區域,創造空間連續感。漆上白色的推拉門、折疊門與牆面,設計形式與形狀透過顏色融為一體。書櫃設計巧思,構成多元閱讀風景延續屋主過往旅居日本以單椅配置生活空間的習慣,利用長桌與單椅取代沙發布局客廳,餐廳則放入具有向心性的圓桌,以傢具換取空間自由度,讓未來生活更能靈活運用。方瑋與設計師林姿妤深知屋主閱讀量大,書櫃設計不容忽視,他將書櫃分為三類:一種是開放展示,一種是封閉收納,一種是朦朧風景。展示書區將屋主每個月添購的新雜誌或當下閱讀的書籍,第一時間展示於此;封閉書區用來收納久未翻閱的珍藏書籍;朦朧風景區則是讓各式各樣的書經過霧面玻璃過濾後,成為抽象背景。林姿妤試圖從常見的線性結構中刪減元素,在完整的幾何形狀進行切挖,例如其中一面落地展示書櫃向內斜切一角,使得原有直線框架跳出新意。公領域像是許多會講話的介面,讓人坐在家的各個角落,都能享受到藏書風景。不大動格局之餘,回應設計與需求考量家的居住者只有兩位,原有格局為四房,方瑋與林姿妤將其中一房與主臥合併,打開隔間牆換上折疊門,納入電腦工作區與更衣間。主臥門改為可收進牆內的推拉門,模糊門的存在感,唯有當朋友來訪時,才會把房門關起來,多數時間房門皆是敞開的,延續空間開放性,與公共空間以白色走廊連為一體。主臥像是旅遊時居住的飯店設計氛圍,可以睡眠、備課或看電視,即使休息與工作只有一門之隔,空間仍以不同程度相互連結,摺疊門的開闔之間,控制了具體空間的大小與所見的事物,形成不同的形狀風景;當門展開時,休息與工作同時進行的兩人,以低限的聲音連結彼此,藉由思考之間斷續的翻書聲,感受對方溫暖的存在。談及如何在住宅設計取得生活與工作平衡?方瑋認為聲音與光線這兩個因素正是生活與工作最需要控制的衝突點。在這個案子裡,他反而希望模糊生活與工作的區分,讓屋主利用彈性隔間決定當時需要完全隔絕視覺聯繫,或是展開門讓不同屬性的空間活動同時並置,不同方式的存在感,變成兩人相處的日常趣味與彈性。訪談尾聲,方瑋認真地說道,家是人最私密與依賴的空間,家的形狀則是每個個性生活的具體化,如何將居住者的特質,進一步以具象(空間與物件)與抽象(活動與空氣)的提煉與呈現,重塑每個家不同的經驗與記憶,將是未來住宅設計的重要趨勢。2. 展示與霧化,將書轉化為多重背景霧面玻璃,讓藏書成為朦朧的背景,搭配展示選書形成對比。3. 入口鏡射以影像引領訪客好奇的心玄關開口利用鏡子反射,暗示著即將進入下一個空間。4. 書櫃消失一角,跳出制式框架書櫃的擺放方式與選書店或小型圖書館雷同,下方斜切一角,瞬間讓空間活起來。5.6. 彈性隔間自由調配工作與睡眠時間原有四房格局調整為三房,主臥隔間改為折疊門,同時設置工作區與更衣室,將工作、更衣、睡眠合一。7. 以桌子的形狀界定區域客廳使用長桌,餐廳使用圓桌,透過單椅跟桌子的搭配,換取空間自由與流動性。
胃健康就慢老,常見胃痛10原因
2024-02-29
胃痛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胃痛起來雖要不了人命,但要小心,如果小病痛拖成了大病,可是會要命的!胃痛可能是胃部哪些疾病出問題?哪些人好發?症狀為何?另外,常見的止胃痛方法真的有效嗎?胃痛是文明病,尤其壓力大、作息又不正常的上班族群,最常受到胃病的困擾。曾有新聞指出,台灣人胃痛的人非常多,根據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統計數據指出,台灣每3人就有1人有腸胃不適症狀,一年約吃掉22億顆胃藥,疊起來約有6千多座台北101那麼高。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李翔豐說,胃痛原因非常多,不管是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脹氣等,表現位置都在胃,而且這些胃病置之不理,都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狀。因此建議,應該把胃痛的位置、痛感、時間等資訊都記錄下來,以便就醫時,供醫師判斷。胃痛症狀辨別胃病1. 單純胃痛這類的胃痛通常是因為突然的暴飲暴食,吃下太油、太辣,或是產氣過多的食物引起,尤其是短時間攝取大量的辣椒、大蒜、酒精等高刺激性的食物,會促使胃酸大量分泌,而造成胃痛,通常在數小時內會自動緩解,不用治療。好發族群:經常暴飲暴食的人,吃太油、吃太辣等過度刺激的食物。2. 胃食道逆流又叫做「胃酸逆流」。李翔豐解釋,胃食道逆流會伴隨食道的灼熱感,所以才又稱作「火燒心」,疼痛位置通常位在腹部中間,並伴隨胸口灼熱、打嗝、口中有酸味、慢性咳嗽等。發作時間點可分成「飯後型」和「夜晚型」,因為飯後胃酸分泌旺盛,打嗝容易讓胃酸嘔上來,後者則是晚上睡覺平躺的姿勢,易讓胃酸逆流進食道。好發族群:通常與不良生活習慣,如暴飲暴食、吃完立刻躺下、愛吃消夜,或肥胖有關。3. 胃潰瘍胃潰瘍主要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抽菸、長期服用止痛藥所引起,除了胃痛外,有些人還會伴隨體重減輕、咳血、黑便、後背疼痛、火燒心等症狀。胃潰瘍的不舒服是持續性的悶痛,且吃飽後出現疼痛會加重,約持續一到兩個小時。好發族群:壓力大、長期吸菸、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4. 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一樣,十二指腸潰瘍主要也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抽菸、長期服用止痛藥,症狀除了胃痛,也可能會一路痛到背部,也會產生黑便、打嗝、煩躁等,且飢餓的時候,症狀會更明顯;也因此,夜晚空腹時,患者更容易不舒服,常會在睡夢中痛醒,吃點東西會緩解。5. 胃脹氣這是因為氣體聚集在胃部引起的不適,通常與狼吞虎嚥、邊吃飯邊說話、吃太多產氣食物(如洋蔥、地瓜、青椒等)、喝碳酸飲料或抽菸引起,另外,還有懷孕婦女,也容易會有腸胃脹氣的問題;通常透過運動、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可緩解;當然懷孕婦女過了容易孕吐的前期,可以改善許多。好發族群:孕婦、飲食習慣差的人。6. 急性胃炎急性胃炎通常與暴飲暴食、酒精、辛辣食物、壓力大、食物過敏、食物中毒、藥物或病毒、細菌感染有關。李翔豐說,多數人會明確知道某一事件之後引起的,大都是吃了某些食物,導致胃黏膜發炎,症狀有疼痛感、噁心感,大多靜養2~3日就能痊癒;倘若嚴重到咳血、血便等問題,務必儘快就醫。好發族群:吃了某種刺激食物、對某種食物食物過敏、食物中毒、壓力大等人。7. 慢性胃炎這是最常見的胃病,慢性胃炎主要致病因子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除了胃悶痛之外,因為胃黏膜功能變弱,容易反覆胃痛,症狀有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當飢餓時,胃酸分泌碰到受損的黏膜時,會更加不舒服。嚴重可能併發胃潰瘍、胃出血,且有癌變的可能。好發族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壓力大、自律神經紊亂、喝酒、抽菸、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等族群。8. 胃癌這是胃痛最危險的一種病症。症狀除了反覆胃痛之外,還有腹部脹痛、噁心感、嘔吐、食慾低落、貧血、消化不良、腹瀉、打嗝、吞嚥困難、體重降低等,與慢性胃炎症狀相似。其疼痛感會根據腫瘤位置不同,表現會有差異,空腹跟吃飽飯後,都可能會不舒服。好發族群:年紀(常發生於50~60歲男性)、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家族病史、飲食習慣(常吃醃製物、燒烤物)、抽菸、萎縮性胃炎等人。9. 胃痙攣俗稱「胃抽筋」、「胃絞痛」,它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疼痛的特色是一陣一陣的絞痛,有些人甚至會痛到冒冷汗、臉色發白,休息跟調整姿勢後,有助於緩解疼痛,大約1~2小時候症狀便會慢慢消失。好發族群:消化不良、壓力大、藥物、菸酒等導致,或吃了太油膩、酸辣、生冷的食物等,都可能造成胃絞痛。10.胃輕癱簡單來講,就是胃的功能癱瘓了,沒有辦法排空食物。除了胃痛外,典型症狀是嘔吐,此外還會出現腹脹和便秘。→好發族群:糖尿病患、做過胃部手術、澱粉樣變性病和硬皮症等。5種緩解胃痛方法1.吃好消化的食物如果是暴飲暴食、吃了刺激性食物導致的胃痛,飲食上可以採取好消化的食物為主,譬如香蕉、米飯、白粥等,且吃一點點就好,讓胃好好休息;第二天或第三天可以吃些蔬菜湯等流質食物;胃部狀況好一點後,再吃豆腐、魚肉、雞蛋、牛奶、豆漿等容易消化的蛋白質,讓胃慢慢恢復健康。2.細嚼慢嚥臨床發現,腸胃容易不舒服的人,通常是急性子,進食也是又快又急;要知道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磨碎,並與口水充分混和後進到胃裡,對胃可是一大負擔;因此,有胃部不適的民眾,吃飯要細嚼慢嚥、定時定量、每餐吃7~8分飽,以免對胃造成負擔。3.去除幽門螺旋桿菌如果經過檢查,發現體內有過量的幽門螺旋桿菌,可請醫師投藥治療。李翔豐說,殺死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達到預防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潰瘍的效果,還能降低因為胃炎演變成胃癌的風險,但目前仍需要自費,健保並無給付。4.避免刺激食物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會造成胃部負擔,避免吃太油、吃太甜、宵夜、喝酒、抽菸等不良習慣,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引起胃痛。5.吃胃藥如果真的很不舒服,可以先服用胃藥。胃藥大致可分為促腸胃蠕動劑、腸胃解痙劑和制酸劑等。李翔豐說,如有胃脹氣或輕癱情形時,可以使用促腸胃蠕動劑增加胃排空;而胃痙攣時,則可以使用腸胃解痙劑。制酸劑目前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為中和劑,這類藥物是利用鹼性物質中和胃酸,但胃藥消耗完就無效了,效果短暫;另一種為止酸劑,透過阻擋胃酸生成的某一過程,達到防止胃酸生成的效果。不過,服用胃藥仍有一些副作用產生,如便秘、造成肝腎負擔、腹瀉、痛風等狀況。因此,若你有胃痛的問題,建議應先由專業醫師評估,針對患者的病因與症狀開立胃藥,才能將副作用降到最低。
避免年後痛苦減重, 營養師盤點10種低負擔解嘴饞零食
2024-01-31
農曆春節是闔家團聚的重要時刻期,餐餐菜色豐盛多樣,大多會有火鍋圍爐大餐、大魚大肉,用餐完畢之後,應景的零食更是擺滿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聊天、追劇,糖果、餅乾不停的往嘴裡塞,收假時站上體重計,才發現體重又增加了一些,腰圍也粗了一點,又要開始痛苦的減肥了,真的很辛苦。今年不妨在過年之前,先規劃好採購零食計畫,選擇健康、低負擔,又能夠解嘴饞的零食,才不會在年節之後還得辛苦的減肥。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吃零食不一定是壞事,只要選擇得宜,吃對時間點與份量,零食也可以是活力的最佳來源。只要儘可能選擇食物原形當成零食來源,避免吃空熱量食品,購買前,檢視熱量及營養標示,避免選購調味過度的產品;同時選對吃的份量與時間點,建議攝取量可以控制在100~150大卡之間,與正餐相隔2小時,反而有助我們維持精神。以下請營養師介紹幾種對健康有益的零食,不僅可口,適當吃還能幫助維持健康。1.無糖優格或優酪乳優格因添加乳酸等益菌,能夠培養腸道好菌,達到免疫力提升、預防過敏等好處;優格還是良好的鈣質及蛋白質來源,尤其優格的乳酸菌能將牛奶的乳糖,轉換成乳酸,與鈣質結合成的乳酸鈣,比起牛奶的鈣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不過,因為牛奶經過益生菌發酵之後,口感會變得很酸,所以,市售優格或優酪乳都會添加額外的精製糖提味。曾有調查發現,一瓶優酪乳的含糖量竟是6顆方糖之多,所以,最好選擇無糖的優格或優酪乳,才不會吃進過多糖分。 吃多少?依照每日飲食指南,成人每日建議攝取的乳製品量最多為1.5~2份,一份乳製品大約是240c.c.的優酪乳(牛奶),或是200克的優格,所以,一日優格最多不要超過400克。 2.無調味堅果堅果含有許多豐富的營養素,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及礦物質,屬於健康的零嘴。但要注意,選擇堅果的原則是「無調味」,因為調味過的堅果,除了添加香料、鹽分等調味料外,通常也高溫烘烤過,堅果營養恐流失不少。 吃多少?國民健康署建議,健康成人一日的堅果攝取量為一份,大概是一湯匙左右。陳詩婷提供民眾一個簡單的技巧,只要以手用力抓取的堅果量,就是適合我們一天的攝取量;記住,堅果雖然營養價值高,但仍屬於油脂類,攝取過量會增加肥胖的風險。 3.涼拌毛豆毛豆是黃豆的前身,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及大豆異黃酮,尤其是異黃酮,對於心血管疾病、女性更年期症候群、黃斑部病變等,都有正向的好處。但特別建議,毛豆的調味儘量以低鹽為主。 吃多少?每100公克毛豆,蛋白質含量為14克,約是2份蛋白質的量,如要以毛豆當成零食,建議每天攝取不要超過半碗毛豆仁,否則加上正餐之後,吃進去的蛋白質可能會過量。特別是本身腎臟功能不好,以及其他需要限制蛋白質的病人,攝取前應諮詢你的營養師。 4.豆花豆漿經過鹽滷脫水而成豆花,也因此,豆花是黃豆製成的,擁有黃豆的各種好處;此外,豆花在製作過程中,纖維質已經被去除了,比起黃豆,比較不容易有脹氣、消化不良的問題。不過,一般人吃豆花較不會以原味為主,多會添加糖水、粉圓等配料,建議民眾,若能將糖水改成無糖豆漿,配料換成比較天然的紅豆、綠豆、芋頭等,會相對健康許多。 吃多少?如果單純吃豆花,同喝豆漿一樣,建議一天最多可以吃到2碗,倘若添加其他配料,就建議一天不要超過1碗,且糖水換為豆漿較佳。 5.無調味果乾或脫水蔬菜市面上有許多健康訴求的原味果乾、原味蔬食,也不失為健康零食之一,它們本身膳食纖維高,若是以低溫烘培製成,還能保留水果與蔬菜的營養成分;不過,由於果乾跟脫水蔬菜在烘乾過程中,為了口感滑順,有些產品會加糖及加油,建議民眾購買時,可以選擇成分單純的產品。 吃多少?果乾屬於水果類,慢性病友,如糖尿病患或腎臟病患應控制攝取份量,特別是若有額外加糖及加油的果乾;至於脫水蔬菜,若是原味製成,基本上沒有用量限制。但建議,腸胃功能較差的人,儘量不要一次吃超過手捧起來的量,因為蔬菜本身纖維比較多,吃多仍會造成腸胃負擔。 6.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研究發現可以對抗自由基,達到抗氧化的作用,而且裡頭的類黃酮類,還能擴張血管,幫助穩定血壓;建議購買的黑巧克力,有效成分要70%以上為佳,且不要額外添加糖分,如此較為健康。 吃多少?建議每日用量不要超過30克。別忘了,黑巧克力裡頭含有可可脂,本身屬於油脂,每公克高達9大卡的熱量,多食會造成肥胖的風險;另外,黑巧克力裡頭含有咖啡因,本身對咖啡因比較敏感的人,建議下午後就不要吃了。 7.原味海苔海苔也算是相對較健康的零食之一。陳詩婷說,海苔有1/3都是由纖維所組成,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還能夠降低血中膽固醇;不過,最好選擇無調味的海苔,若攝取過多調味的海苔,容易造成鹽分攝取過量,反而會引起水腫、加重高血壓風險。特別提起的是,海苔的維生素B群與鈣質含量很高,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專家都呼籲茹素者,可以適量攝取海苔、海帶的原因,因為維生素B群跟鈣質多存在動物性食物裡。 吃多少?建議一日最多不要超過4片。成人的每日碘建議量約為100~150μg,而海苔含碘量相當高,只要吃一點點,就會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尤其是經過乾燥過的海苔。另外,有甲狀腺腫的民眾,也不建議食用。 8.寒天、蒟蒻絲捲嘴饞、肚子餓時,可以吃些自製的寒天凍,做法很簡單,去超市買寒天,用水泡軟後煮沸備用,加進去茶包,或是放入水果,如百香果肉、蘋果丁、香蕉片等,倒至容器凝固即可。 吃多少?自製的寒天果凍,若沒有額外添加糖分,基本上沒有用量的限制,只是本身腸胃功能比較差的人要適量,因為寒天比較寒,多食可能會消化不良。蒟蒻乾鈉含量高,不宜多吃不少人將蒟蒻乾歸類為解饞能瘦身的好物,確實蒟蒻本身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加飽足感。可是蒟蒻本身幾乎沒有味道,需要靠調味才會好吃。因此,市面上許多打著美味低卡的蒟蒻乾,實則是添加大量砂糖、醬油、辛香料製成,尤其調味過的五香、麻辣等蒟蒻乾,潛藏著高納危機,平均每100克鈉含量,高達1500毫克,食用前建議看一下營養標示,購買原味的最佳。 9.天然檸檬愛玉愛玉在中醫的角度來看,可以消暑解熱,降低胃火,生津解渴,很適合當成夏天的飲品,其膳食纖維也很高,可以幫助腸道的蠕動。不過,因為愛玉本身沒有味道,許多人會添加糖水一起喝,無形中會增加許多熱量;建議民眾覺得味道太清淡,也可以加入檸檬片提味,或是枸杞、紅棗這些帶有點甜味的果乾,較無負擔。 吃多少?一般健康者建議一天不要超過2杯。另外,以中醫觀點來說,吃愛玉要看個人體質適不適合。因為愛玉本身偏寒涼,體質較虛寒的人,舉凡愛玉、仙草、青草茶、西瓜等,都屬於應該少量攝取的食物,否則反而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10.無糖綠茶或紅茶吃零食總免不了喝飲料的習慣,建議民眾可以選擇相對較健康的飲品,如無糖綠茶、無糖紅茶、無糖烏龍茶等,特別是無糖綠茶,因為含有豐富的兒茶素,有助於脂肪的代謝,也能達到解膩的功效,這就是為什麼餐廳通常會配一壺綠茶給你的原因,當然無糖的菊花茶等花草茶也是推薦的。 吃多少?綠茶、紅茶含有咖啡因,容易睡不著的民眾建議午後就不要喝了;另外,研究說健康成人每天不建議喝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若是喝一般罐裝綠茶,600c.c.就約含有120毫克的咖啡因,因此建議民眾一天不要喝超過2罐;若是選擇無咖啡因的花草茶,則沒有限制。
以時間想像,創造新的生活體驗 翻轉格局印象,一改先前沉重感
2024-01-31
充滿時間感的老房子,其實是一座城市裡最常見的風景。這個項目裡,設計團隊以各種方式保留及呈現抽象的時間觀念,在打破格局困境、運用材料變化下,讓人感受到時間存在,也替它立下了在時間軸上的新節點。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北類型:複層坪數:45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更衣室、次臥、預備房、衛浴×2成員:2大人、1小孩建材:金屬、玻璃、塗料、樺木夾板、柳杉1. 反向思考重新界定空間,帶來新的生活體驗,也能感受時間。2. 以材質回應設計軸心,在新與舊之間讓人感受到時間的差異。3. 除了垂直水平線條,運用材質色調讓公私領域的劃分更明確。StudioX4乘四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程禮譽談到,時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抽象概念,有趣的是,透過設計便能讓人看見或觸摸到時間的流逝;時間痕跡正是這間35年老屋最無可取代的迷人之處,所以那時便思考可以怎麼做,讓業主一家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時間的存在。重新界定空間關係,感受時間痕跡這間住宅是位於市區巷弄步登公寓的一樓以及地下室兩層樓面,傳統的老舊格局,雖處於邊間採光充足,但地下室想擁有光線和風動卻是項奢侈的享受,更遑論要在空間裡感受時間的變化。於是程禮譽從格局思考起,「一般來說,人進入到一個空間習慣性往上走,但這回我們做了反向思考,以一座內梯和書牆作為連結兩層空間的主體,同時剃除樓板,創造出入室向下俯視的效果。」這樣的改變,地下室不再封閉無光,隨樓板的打開,光線可以藉由不同開口在空間中流竄,也達到了他期望人在移動的過程中也能提起對時間的感知。這座內梯是自法國藝術家杜象畫作《下樓的裸女》所得到靈感,他與團隊經多次承載重力試驗後,使用單懸臂玻璃做出一座透明階梯,人在移動的過程中能清晰地被察覺,光線亦能順著樓梯滲透至空間底層,使光影可以最大化方式進入到室內。過程中程禮譽也一直在反思格局裡的主從關係,「我曾經問過不少業主,當客人來家中做客時最常待的地方是客廳嗎?答案出乎意料,反而待在餐廳占多數。」於是在與屋主溝通後將原本客廳搬移至地下室,餐廚空間則成了入室後第一區域,在既有條件下,為他們一家人重新找出獨特的生活想像與體驗。由於餐廳靠近玄關處,為回應入口緩衝空間的需要,特別將餐桌做了45度轉向,營造出流暢動線,與其他空間的連結性也很強。帶時光痕跡的素材回應設計概念利用設計細節製造對時間的感知,也以材料特性的變化來感受時間。第一個能夠感受到時間的因素是位於一樓的大門入口,以鋼筋取代傳統落水鏈外,不再做防鏽加工,為的就是要製造出經時間與雨水反應後產生出氧化、變色等自然現象。其次則是在空間內的各個角落讓人發現時間的流逝,程禮譽認為歲月的痕跡其實是時間存在的一種形式,於是在剔除室內樓板、隔間牆後,以手工工具慢慢鑿出老舊梁、柱原本樣貌,不加以修飾,重現它的另一種風華,「有趣的是在挖鑿梁的過程中也意外的鑿出了35年前模板內的手套……」他笑著說。在空間的另一隅,他保留了一塊原始地坪做新舊對比,同時以焊接方式將回收圓框鐵件置於其中,可以看到他特別留下了施工中的髒汙及時間,也剛好能與一旁新建置的地坪做對照,以此看出時間差異。為了要讓屋主一家人能感受空間裡的一切,他盡可能地讓其他裝飾維持在「最低限度」,以水泥質感的塗料鋪陳產生空間脈絡,看似單一,其實他運用了6種不同水泥類塗料來做表現。另外像木、鐵等元素也不加以做表面處理,希望隨著居住者使用過的痕跡,替它立下了在時間軸上不同的節點,同時也可賦予整個空間更深層的韻味。① 餐桌改以45度角呈現,藉由轉向作為由外入內的一個緩衝,也能作為入室方向的指引。② 原本的樓板空間被打開了,雖然會犧牲掉一些坪數,但卻換來由上至下更明亮通透的生活環境。③ 重新規劃過的格局,除了主臥還劃設了次臥與預備房,以利未來彈性使用。1. 改變空間主從關係,帶來全新視角設計團隊打破客廳作為主要生活空間的印象,將餐廚區放置於格局中的黃金位置,順勢藉由打開樓板手法,不只上層採光充足,就連地下室也能獲得陽光照拂。2. 打開空間看見它最純粹的模樣複層空間被打開後,如實呈現出它最原始、純粹的模樣,更重要的是,向來陰暗的地下室也能有光線進入,一掃暗沉模樣。3. 發揮實驗精神創造設計的可能程禮譽和團隊同仁很願意在工法上做新的嘗試,將三片10公釐厚的強化膠合玻璃組成踏階,它足以承受280公斤,接著再以單懸臂方式嵌入後方書牆,加強支撐性也讓一片片的水平踏階能懸浮在半空中。4. 天花板改為透光材質一解採光問題設計者將天花板改以透光材質為主,帶入更多的光源,也讓室內更顯通透。5. 改變位置,空間煥然一新將客廳移至地下室,一改原本陰暗的模樣。同時也改以下沉形式回應空間,座椅檯面串聯踏階,展現一體成型的味道。6. 一根根原木排列的床架將床架由17棵採台灣原生種柳杉所組成,這是取自新竹山區後,經原木刨切成形後,歷經6個月的靜置、乾燥,保留了原始樹木的年輪及裂痕,最再以鳩尾榫榫接方式組成這座床架。7. 物理上的運動讓時間得以被看見先利用鐵工製作了鐵圓盤,接著在將鏡面貼於其上,同時在層架最上與下兩端設有上下軌道,讓鏡子可以隨左右移動感受一天中時間的各種變化。8. 利用反射散發光芒和凹凸不平感源自於月球不發光的反射原理,將回收圓框鐵件以桿接方式置於原始地坪上,表面塗上一層透明Epoxy,可與周圍地坪做對照,接著再藉由燈光反射,點亮空間溫度。9. 讓鋼筋隨雨水、時間產生不同的變化從一樓入口處就想讓屋主感受時間的流逝,以鋼筋取代傳統落水鏈,特別不加做防鏽加工,為的就是要讓它能隨時間與雨水反應,帶來不同的變化。
1 2 3 4 5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