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樂熟齡族 把時間留給自己

2018-11-12
文章類型 : 心靈成長

圖 . 文 / 寶瓶文化

行醫34年,劉秀枝醫師選擇在59歲時離開診療現場。她認為要珍惜人生愈來愈少的時光,所以把時間留給自己;10多年來,她從未受限於「老人」的刻板印象,快樂地實踐「退而不休」。

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為國內失智症領域權威的劉秀枝醫師,專業上,繼續擔任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神經學科兼任教授級臨床教師,致力於推廣民眾了解失智症,正視失智症對於患者、照顧者乃至於社會所帶來的影響;也是聯合報「元氣周報」、康健雜誌的專欄作家,與王培寧醫師合著《假如我得了失智症》一書,榮獲國民健康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在生活上,她過得比年輕時還精采,上寫作班、學樂器,參加健行、四處旅遊,儘管曾患乳癌、動過頸椎手術,但她一直保持適度地動,因為年老不等於衰老,且多動腦和學新知是預防失智、延緩病情惡化最好的方法。


人生七十才開始 可以再立個志願
憶起小學五年級的某個晚上,和幾位要好的同學在自家二樓屋頂的平台上,仰望星空輪流大聲地說出自己的志願,一個比一個遠大。劉秀枝說當時志向是當科學家;上了初中,逐漸務實,家裡做生意,難免要送禮或在家宴客,眼看著好東西都送人、好吃的都讓客人先吃,劉秀枝「立志」將來長大不送禮,也不在家裡宴客;而母親每天料理三餐,從早到晚忙得團團轉,聰明才智都埋沒了,她又決定將來不這樣過日子。她幽默自嘲,一個家境小康、外貌平庸的台灣女孩,長大後如何才能不用煮三餐、做家事?那就是要有一技之長,能掙錢,然後請人煮飯和打掃,但哪個行業可以不必送禮?就是大企業家也要送禮給主顧呢!左思右想,最後發現去診所看
病時,醫藥費不能講價,許多病人在感激之餘,還會送醫師水果或土產等,而且從沒看過醫師送禮給他人。於是劉秀枝立志當醫師,不僅能濟世救人,更重要的是收入穩定,可請人幫忙做家務,不用送禮,也不必請客。


如願以償地考進了醫學院,日子在醫療、研究和教學中快速打轉,轉眼之間退休,有了搭台北市公車會嗶三聲的老人悠遊卡,又很快地踏入七十歲,劉秀枝開玩笑說終於相信,當年「得到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的志願只是個美麗的夢想。不過,「人生七十才開始」,台灣女性的平均壽命是八十三歲,那麼自己還有一、二十年的光陰,可以再立個志願。這一次,她的志願變成:趁著身體還行,要好好生活,享受每一天,珍惜身邊的人,繼續沒有壓力的終身學習,並做好疾病隨時會來造訪的心理準備,這樣對於年老就不會驚慌,懂得接受隨之而來的身心變化。


注意健康、培養興趣 年老不等於衰老
劉秀枝醫師罹患老年失智症的二姊剛發病時,曾說:「媽媽真高明,生了個醫師妹妹照顧我。」退化為重度失智之後,卻再也認不得親妹妹,漸漸忘了過去、忘了自己,令人感傷,但在她眼中,這樣的姊姊是真正「活在當下」。老,是一種成長的過程,到了老年,仍有年輕的外貌固然讓人心悅,但最重要的是健康、活力和滿足。幾年前到澎湖旅遊,劉秀枝隨機問其中幾位與自己一樣步入老年的同行者:「你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是哪個階段?」大家不約而同地回答:「就是現在!」因為人生責任已了,且有經濟基礎,開始有自己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然而,一般人對老年的負面印象幾乎是從小時候就有,這種負面觀念是否會影響老年生活呢?

針對這個問題,美國耶魯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里維博士十多年來,進行了一系列關於流行病學的長期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在追蹤期間,持老年正面印象者從疾病、殘障中康復的機率較大,比對老年有負面印象者多了百分之四十四。現代人除了抱有對老年的正面觀念,生活上也要實際朝這方面努力:在還能做到時打拚,並注意身體健康,培養興趣,追求新知,維持人際關係,還要為自己留下老本。觀念與行動一致,讓自己有個充滿活力、自信和滿意的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