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比成績重要

2017-01-25
文章類型 : 心靈成長

【文 / 郭騰尹】

    在大陸上青少年的課程時,一位母親很擔心中國大陸的學習環境,決定讓孩子在小學畢業後到國外去就讀,她問我去美國、加拿大還是澳洲,其實我並不是很了解這些國家基礎教育的情形,但是與這位母親談到2015年一個談中西教育方式差異的紀錄片。

 

    這是英國BBC 的紀錄片,名為「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會有這創作,是因為近年來中國中學生在PISAC(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數學與科學成績表現優異,這讓歐美國家感到有興趣,英國教育大臣於是率團到中國考察,想要借鏡中國教育的成功模式來培育未來的人才,然而此舉讓英國的教育團體、老師及家長有了強烈的質疑,於是透過具體的實驗對照,看看中國style 會不會讓英國的孩子脫胎換骨。


    BBC 邀請了5 位優秀的中國教師前往英國的博航特中學,在為期四週的時間中,全部用中國的教育方法來實施,50 名英國的中學生要歷經中國中學生的學習歷程,要學習漢語、數學、自然科學與體育,然後四週後要與其他英國老師授課的學生來做學習成績上的PK。這些英國中學生穿上了土土的寬鬆體育服,一大早要升旗做早操,統一不允許個人化的文化差異,讓這些個性鮮明、外型標新立異的孩子有了第一場震撼教育。

 

    接下來就是老師課堂內的教學風格了,英國老師依程度給予不同的指導,而5 位中國老師都強調上課時的紀律,從上下課要向老師敬禮問候開始,中國老師賣力的在黑板教學,希望學生專心的記筆記,然而教室裡的情形就像周星馳所主演的香港電影「逃學威龍」一樣,各自玩耍聊天,完全不把台上的老師當回事,晚上要留下來晚自習更是夢靨,這些英國學生很難適應這種學習的強度,師生的衝突一波波的產生,有些孩子被罰站,甚至請出課室。

 

    在實驗的最後幾天,因為考試的日期將屆,這些英國的中學生開始收起了玩性,開始認真的準備考試,實驗最終結果出爐了,中國戰隊擊敗了英國日不落戰隊,各科皆領先對手。這樣的成績在宣佈時令博航特的校長頗為尷尬,但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中國的教育完成以拿高分為目的,拿高分是因為可以進好的學校、能有好的工作與圈子,能夠在社會嚴酷的競爭中存活下來。所以中國學生很難學到課本知識以外的東西,更難領悟到學習過程中所帶來的樂趣。

 

    紀錄片中的一位中國老師認為,這樣的差別是因為英國有非常好的社會福利制度,他們長大後不用擔心生活,即使不工作,政府也會有津貼,所以因為國情不同,就很難去比較出何種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更何況分數並不代表成功,只有一個月的實驗也太短了,但是會讓英國學生進步的關鍵,我覺得是有了「動機」,一旦有學習動機時,才能真正的吸收轉化知識,快樂與高分都是動機,而前者是長跑,後者是短跑。

 

    最後我和這位母親說,「動機比成績重要」,只要有學習的動機,不論是留中國或去海外就沒有差別,動機就像是槓桿原理的支點,可以撐起改變世界的力量,若沒有動機,找再好的老師、念最好的學校,都是徒勞無功的!新的學年又即將開始,希望你能找到學習真正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