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少,得最多

2020-02-12
文章類型 : 心靈成長

文 / 郭騰尹

近年來在台灣的時間不多,也沒有感覺到台灣景氣的問候,倒是在中國大陸,在官方公佈的景氣數據下其實隱藏著許多的假象,一種經濟的泡沫似乎會隨時而來。而這次回台灣,走在忠孝東路、大安路、敦化南路上,我發現店面招租的不少,一些精華地段的老字號都只剩下遷移啟事,高房租成了經營下去最恐怖的惡夢!

房東像個吸血鬼,現實又無情,我有一個學生經營餐飲業,就飽受其苦,個人的房東可以考慮入股以求長久穩定的關係,若是要進駐到某一商場,如果是好的位置,你要別人也要,房東就會做勢起價,即使順利簽約拿到舖位,但是過高的租金成本,使得菜單的單價都要提高,高單價讓客人嚇到打退堂鼓,沒有客流量,租期又未到,最後不是頂讓就是認賠殺出,房東又得重新找房客,這種惡性循環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比比皆是。

我這位朋友就決定抱團生存下去,他找了各業種的一線品牌,如果某一個大型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落成後,他們就會一起進駐,如速食業的肯德基,平價服飾的優衣庫,再加上幾個知名的運動品牌...... 等,他們會一起與房東或業主來談房租,避免房東坐收漁翁之利,房租低了,利潤的空間就大了,這是大家追求共贏的結果!不過中國人要能做到這種局面卻不容易,往往我們考慮自身的利益,結果造成同業間的自相殘殺,美麗的藍海變成了紅海。

十多年前北京奧運會時,也有一位我們的學員幹了一件漂亮的事,奧運是全球矚目的大事,各種冠名以及特許經營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浙江有一位學員經營文具品牌,為了拿到北京奧運文具禮品的特許,就先整合部份同業,統一由其集團來爭取,而後依各自專長的項目來承製所獲得的訂單,這樣避免了競爭者的高價攻勢,也讓大家都有利可圖,當然這種策略彼此要有足夠的信任度,以及互利的遊戲規則。後來學員的集團果然一舉拿下了代理,讓全中國見識到浙商的智慧。會成為這產業鏈的一員,不能只靠關係,你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才行,你也不能有守株待兔的僥倖心理,而是要不斷的精進品質,提升自己的附加價值,成為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員才行,你必須要讓自己的品牌有價值,有吸引客戶的理由,大家才能抱團走得長久,才能共享客源,創造更大的獲利空間!

這是一個整合的時代,而真正的領導者不一定是最資深的人,而是最能資源整合的人,他可以發揮用最少得最多的槓桿原理。試著在你的行業登高一呼吧!模式改變了,格局也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