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情緣
【文 / 郭騰尹】
課程中,一個女學員分享了一個故事,她小時候父親送她及弟弟去上學,在上學的路上有一間賣小籠包的早餐店,姐弟二人每次經過,看到蒸籠裡冒出的熱氣、聞到鮮甜的湯汁味道,都會忍不住的流口水,只是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寬裕,父親從來都沒有能力帶他們進去一飽口福。
直到有一天,奇蹟發生了,在上學的路上父親竟然領著姐弟彎進了店裡,點了半籠的小籠包,父親嚷著姐弟快吃,這位女學員描述著那一刻的激動,那吹彈可破的包子皮,燙得只能用筷子夾,輕輕的咬破一小口,就能吸吮濃郁的湯汁,在寒冷的冬天早上,那是姐弟一生都不會忘記的美味。姐弟倆樂著笑著,嚷著讓父親也來嚐嚐,父親卻輕描淡寫的說聲不餓,並且還轉過了身,背對著那半籠小籠包。
多年過去之後這位女士終於明瞭了父親深摯的愛,父親何嘗不想吃,但兒女滿足的笑容比什麼都珍貴,那轉過去的背影,像一篇文章、像一部動人的電影,一輩子都在心中迴響。以後每當吃到小籠包,她都會想到父親,想到那天上學的路途,這道料理是與父親在記憶中最深情的連結。
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有一道菜讓你想起某個人與你之間的緣份,於是我就問現場的其他學員,有沒有因為這半籠小籠包而勾起屬於自己的美味情緣,接著四周就變成了幸福味道的接力賽,「咕咾肉、葱油餅、餃子、糖醋排骨、打滷麵.....。」說著、聽著,每個人都嚥了好幾口口水。
這樣的引導,我也很自然的想起一道菜「粉蒸肉」,這是父親在世前會自己下廚做的一道菜,家裡一般都是母親掌廚,但偶爾母親會去美國探望三姐,父親若在假日就會心血來潮,自己去菜市場買菜,而粉蒸肉是父親頗為自豪的一道菜,肉有時選用五花肉、或是里肌肉、或是排骨,父親會先用酒醃過、調好料、沾上蒸肉粉,在豬肉下面會鋪上馬鈴薯或地瓜、芋頭,這道菜要好吃,肉要醃到鹹香入味、表面要很濕潤,而下層的馬鈴薯要鬆軟綿密,若是程序不對,電鍋一蒸,粉都脫落了,這菜瞬時就崩壞了。父親廚藝畢竟與母親差異頗大,晚年更受中度失智影響,雖有豪情壯志,但那道粉蒸肉的味道,總會覺得好像少了某道手續,味道淡了許多。
在我的記憶裡,總會浮現每次父親做完這道菜,急著昭告世人,想要獻寶的愉悅表情,雖然母親常常吐嘈他的三腳貓功夫,但每每在外面吃到這道菜時,我會想到的不是母親,而是父親,以及他那自在得意的神情。這是一個很好的人生問題,你呢?屬於你記憶中的一道美味情緣,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