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養的是紀律不是聽話

2016-03-21
文章類型 : 心靈成長

【文 / 舒葫】

僑居德國20多年後,我回台灣從事高學教育,多年來看到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及對課業、未來的規劃,不經聯想起那個有名的棉花糖試驗。1960 年代,史丹福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知名的心理測驗,測試4-6 歲的小孩子能否抗拒棉花糖的引誘。在這個年齡的小孩若能不急著把眼前的糖果吃掉,而可以至少等15 分鐘之後,大人會給他們更大的獎賞,具有這種自制能力對他們未來的學業成就、事業表現及健康都有正面的影響,他們也比較會成為快樂的成人。


簡單來說,有效的運用自制力去啟發一種發自內心的自我規範就是紀律,紀律需要自制力才能實踐,而無可否認,紀律和生命的成功是息息相關的。我看到班上多數的同學不記筆記也沒有帶筆記本的習慣,此外給他們的講義他們也不歸類、整理收集,以便複習,這與我熟悉的德國小孩和年輕人有所不同。當然這並不意指台灣的小孩與年輕人缺乏紀律,而是

可能因為文化的影響,對這個特質有不同的認識與了解。


紀律與文化

有名的荷蘭藉文化研究專家,霍夫斯 (Hofstede),調查研究40 個國家的主要價值體系後把文化歸納出幾個不同的構面,在他的分類下,台灣是屬於『集體主義』的文化,而德國是傾向『個人主義』。這兩種文化構面最大的差別為「自我」的發展與實踐¬—在集體文化的社會裡,一個「自我」的概念是建立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意指別人( 尤其是自己有關的人) 的看法與期侍會影響「自我」的發展;然而在個人主義得文化下,「自我」的形成是獨立的,和他人的觀點與期待比較無關。


這樣的差異並無好壞之分,因為每一個文化特質或價值體系都是在社會的需求下發展出來的,譬如台灣的父母認為小孩聽話、服從很重要,所以很多社會的特性就會去配合這個條件而延伸出一種集體的學習方式、工作型態和生活規律;反之德國的父母認為小孩獨立是很重要的,他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就會以獨立為主軸去實踐這個特性。


不用盲目服從的紀律

所以在德國,小孩從小培養的紀律是以獨立為主。他們上小學的第一天就被鼓勵學習如何和同學溝通及協調以後和誰一起上、下學,及在休閒時間時和誰相約去做不同的活動。老師和父母儘量不去主導小孩彼此之間的協議,而是從旁輔導。這樣的教育概念也是從歷史中慘痛的經驗中一路走過來。

很多德國人認為在二次大戰之前,紀律常和服從分不清楚,於是給與希特勒最大控制人民旳武器。戰後的德國,紀律或自制力的培養就去除權威的陰影,追求發自內心的紀律,以訓練獨立思考,辦別對錯,及有效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方式,和計畫未來的能力。


沒有自我規範的紀律

反觀台灣的學童的生活及學習大都由父母,學校,甚至補習班來安排,於是他們的紀律的概念很自然的就是照著別人的規範來走,這和自發的紀律感是極不相同的。這樣的方式,到了大學就比較容易出問題。他們會對不能馬上看到學習或實用價值的課很快就失去興趣,及打退堂鼓,並且沒有考試就不複習,老師沒有交代,就沒有預習!


有時我很納悶,為何表面似乎都很「乖巧」的學生,卻缺乏自我鞭策的紀律感?令人擔心的是,等要畢業時,要寫自傳,申請工作,卻寫不出可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為何選擇所念的科系,對於科目的選擇及打工經驗也是輕描淡寫,因為並無任何特殊的感受。


社會的轉型

文化特質及價值觀雖沒有絕對錯與好壞,然而時代不斷的改變,文化也就需要改變。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全球化嚴重衝擊下的世界裏,我們的社會不但變得更多元,也是多變的。全球的政治、經濟及科技在不可預測的環境下快速演變,再加上全球暖化的危機,這些已帶給台灣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戰,相對的,也呈現許多進步與改革的機會。


如何克服挑戰、把握機會,台灣年輕人需要具備獨立思考,辨別事非,及自我 規範的能力,才能成為21 世紀傑出的人才。在思考如何培養未來年輕人不同的特質的台灣父母,我相信培養小孩自我規範的自制力去取代聽話服從會是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