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累了嗎?

2024-05-31
出處 : 文 / 郭騰尹
文章類型 : 心靈成長

在百貨公司巷弄裡的一間咖啡館,一位老朋友多年未見,知道我剛好回台灣,特地約見面餐敍。他比我小了幾歲,現在的工作也有近二十年的資歷,在公司的位階也是舉足輕重,不過卻有著一種對未來的徬徨!

我們聊著過去的情誼,也感嘆三年疫情對各自事業的影響,再加上台灣政治的惡鬥,我們對這個地方的未來有著同樣的擔憂。

朋友知道我在教育訓練這個行業己經幹三十年了,覺得我一直保有在工作上的熱誠,感覺不到我有一絲疲累;不像他,日復一日的工作,都有些膩了、疲乏了,每天面對著同樣的員工、每天都有應接不暇的挑戰,他還問我退休後勞保給付的問題,很想在六十歲提早就辦理退休,好好過過清淨無憂的日子。

談到這個問題,我也對自己的生涯短暫地回顧,可能是我的工作場域一直在變動吧,台灣、大陸、馬來西亞是我常去的地方,每一次開課面對的學員都是不一樣的,學員的反應不同,每次上台都有些新鮮感;也應該是上課久了,一些現場狀況的處理都己經駕輕就熟,再加上我常在工作之餘旅行,在不同的城市體會當地的風土民情,對生活一直保有美好的期待!

這也讓我想起了在大漠戈壁徒步的經歷,每年暑假,我都要帶一群大人及孩子前進敦煌,挑戰4天要完成108公里的征程,平均每天要走25到30公里間。雖是沙漠,但也不是如電影一般一片黃沙,也有硬的戈壁灘、峽谷、乾河床、小溪與蘆葦蕩,一天走下來都差不多要6至7個小時。

若是用同樣的姿勢走,我發現步伐會越走越小,人的狀態也會越來越累,這時調整姿勢就很重要,我可能會提起登山手杖小跑一段,或是在上坡後用跑的方式衝下來,用加速度來讓自己的關節可以有更多角度的運用。若始終是固定的位置,那麼就像開車時一直使用一檔一樣,這對車子耗損的程度會更大,當我變換走路的方式時,它讓我有更強大的耐力,進而行走至更遠的距離,這樣的改變是一種釋壓,也是一種調劑。

你累了嗎?不論是婚姻或是生活、工作都一樣,你需要的可能不是一堂培訓課程,而是一些迥然不同的生活體驗,這些經驗和工作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會讓你在經歷後有許多心態上的改變,感覺人會變得更有趣、更有活力、更容易享受生活、享受工作。

每逢周末假日,淡水河、新店溪旁的自行車道,常常有人急馳而過;在內湖往汐止的山路上,常常會看到重機成群,時而呼嘯而過,時而在行動咖啡車旁啜一杯咖啡,這些都是平衡工作壓力很好的方法。所以累了、倦了、膩了,就改變一些生活的節奏,去追尋一些新鮮感,那些美妙的刺激,就是現實一成不變最好的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