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可以反悔嗎?

2014-07-11
文章類型 : 法律稅務


小明委託大雄仲介公司代為出售其名下房屋一棟,委託銷售總價為新台幣1500萬元。之後,老李欲買受該房屋,於是在7月1日與大雄公司簽署購屋要約書,出價1480萬元,經紀人員小蔡將其購屋要約書轉達予賣方小明,小明考慮後,於7月2日上午10點同意以1480萬元出售,並同時在購屋要約書上簽名確認。沒想到,老李簽署購屋要約書後,另一家房屋仲介公司的業務員告訴老李「買貴了」,於是老李在7月2日上午10點20分以電話連絡小蔡,表示「不買了」。試問:老李可否撤回要約?買賣雙方之間是否已成立契約?

一、 要約的效力

所謂「要約」,指當事人一方欲與他方發生某種特定契約關係的表示,例如買方向賣方表示願以如何條件購買其名下的不動產,此種表示即為要約。民法第153條第1 項規定:「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一般而言,當事人雙解析方要成立契約關係,必有一方先為「要約」,他方再針對這個要約表示「承諾」( 同意) 的意思,契約才會成立。


要約的意思表示可以口頭方式表示,也可以書面表示。對於口頭的要約,如果沒有立即承諾,要約就會失效( 民法第156 條);以書面要約,依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諾之達到時期內,相對人不為承諾時,該要約也會失效( 民法第157 條)。一般房地產買賣的要約,均以書面方式進行,並且約定要約的有效期間,如果賣方沒有在期間內承諾,要約就自動失效了( 民法第158 條)。


要約的效力,依民法第154 條第1 項規定:「契約之要約人,因要約而受拘束。」換言之,要約人原則上不能任意撤回其要約。如果要撤回要約,其撤回必須在要約「到達」對方之前,例如要約是透過仲介公司傳達給賣方,在仲介人員還沒有向賣方傳達之前,先行向賣方表示撤回要約。如果撤回要約之通知,其到達在要約到達之後,除非有民法第162 條規定的例外情形,否則其撤回是無效的。以上所介紹的是民法相關規定,在當事人雙方沒有特別約定時須適用民法。但如果有特別約定,除非該約定牴觸法律強制規定,否則約定的效力是優先的。


二、 契約何時成立

依照內政部頒訂的「不動產委託銷售契約書範本」附件二之「要約書」,其中第三條「要約之拘束」第一項:「本要約書須經賣方親自記明承諾時間及簽章並送達買方時,雙方即應負履行簽立本約之一切義務。」也就是說,買方與仲介公司簽訂內政部版的要約書範本,如果賣方同意出售,必須簽章和記明時間,再由仲介人員將賣方簽過名的要約書送回給買方,此時契約才算成立。如果賣方只有口頭同意出售,或只是在要約書上簽名,還沒有將要約書送達回買方,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成交」。


三、 可否撤回要約

前述內政部頒訂的要約書範本,第四條要約撤回權規定:「一、買方於第七條之要約期限內有撤回權。但賣方已承諾買方之要約條件,並經受託人( 仲介公司或商號) 送達買方者,不在此限。二、買方於行使撤回權時應以郵局存證信函送達,或以書面親自送達賣方,或送達至賣方所授權本要約書末頁所載公司( 或商號) 地址,即生撤回效力。」換句話說,買方簽署要約書後,直到仲介人員將賣方簽過名的要約書送回之前,隨時都可以撤回要約。但撤回要約有方式上的限制,須以存證信函或者親自送達「撤回書」,如果沒有遵守上述方式,就不會發生撤回的效力,賣方仍可針對這個有效的要約,表示同意出售並簽名。


四、 結論

本案小明於7 月2 日上午10 點同意出售其名下房屋,並於老李出具的購屋要約書上簽名確認,此時買賣契約關係尚未成立,必須由仲介人員小蔡將該要約書送達予老李時,契約才會成立,因此老李在還沒收到送達前,依照規定是可以隨時撤回要約的。

但老李的撤回是以「電話」通知小蔡,並不符合約定的撤回方式,所以仍然沒有發生撤回的效力。換句話說,本案買賣雙方之間的契約關係尚未成立,老李的要約也尚未撤回。如果老李發出撤回要約的存證信函先到達賣方,小蔡之後才將小明簽名的要約書送達予老李,則老李的要約因為已經撤回而失效,買賣雙方確定不成立契約;相反的,如果小蔡先將要約書送達給老李,則買賣契約關係已經成立,老李就不能再撤回要約了。


由此可知,契約效力的變化往往發生在瞬息之間,以本案而言,契約是否成立取決於兩個行為(將賣方簽認的要約書送達買方、買方的撤回信函送達賣方)的先後,甚至只差幾分鐘,結果就完全不同。因此,判斷契約成立與否是十分重要的,一旦誤判,往往錯失良機,甚至自己違約還以為是對方違約,成為法律上不利的一方。


民眾購屋時如果對於房地產買賣交易的細節較不熟悉,容易誤判權利義務及法律關係,透過仲介業者居間傳達購屋意願進而成立交易,是比較有保障的選擇。此外,本文所述為簽訂內政部範本要約書之情形,如非內政部範本( 例如仲介業自行擬訂需支付斡旋金之定型化契約條款),則須注意其中相關特別約定,約定不同,法律上判斷的結論也可能不同,必須依個別契約條款具

體判斷其法律效果,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