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看板手繪大師- 謝森山

2016-09-12
文章類型 : 心靈成長

這是我的興趣,做到幾歲都不覺得累

【內容由『經理人月刊』提供  採訪‧撰文 / 陳清稱  編輯 / 張良姿  攝影 / 賀大新】


小說家黃春明在《兒子的大玩偶》(後來由侯孝賢導演拍成同名電影《兒子的大玩偶》)書中,描述一位父親為了扛起家計,在前胸後背各掛上一塊手繪電影看板,宛如活動的廣告人,穿梭在小鎮上的大街小巷,為戲院宣傳剛上檔的電影。


故事講的是1970 年代台灣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而他賴以維生的手繪電影看板,則是許多人曾有的記憶。1960 年代,伴隨著台灣經濟起飛,電影產業蓬勃發展,巨幅手繪電影看板矗立街頭、高掛戲院外牆。直到1980 年代,隨著傳統戲院沒落,加上電腦科技發展,廉價精美的海報輸出,一夕之間取代了手繪電影看板。至今,全台僅存兩家戲院(桃園中源大戲院、台南全美戲院)使用手繪電影看板,謝森山便是幕後的手繪大師之一。


偷學勤畫、砍掉重練  只會技藝更精進

謝森山15 歲起學藝,「那時候沒薪水、伙食吃自己,又要做雜工(洗筆、打底、修看板、掛招牌),師父根本不教,只能靠自己的眼力去觀察。」為了比別人多學一點,他常趁著替師父洗筆時,預先偷挖一小塊顏料,做為晚上練習配色時使用。等到師父們收工後,就開始在畫滿方格的紙上,模擬師父手繪的技巧與配色,往往練習到半夜一、二點才肯罷休。偷學勤練之下,別人可能花上三、四年還不見得學成的手藝,謝森山只花了兩年就出師。不過,他沒有因此停止學習,當風聞台北西門町戲院看板才是業界一流的作品時,經常與師兄兩人半夜從桃園騎腳踏車到西門町,利用戲院打烊後、人潮散去的空檔,拿著手電筒仔細觀摩外牆上所有看板。


甚至,為了學習西門町戲院手繪師父的畫風,他甘願從師父降級為學徒,以一年的時間歸零從頭學起。退伍後獨立開店,謝森山自豪地說,「我從沒去拜託別人來請我畫,都是他們自己找上門。」頂盛時期,他接下中壢7 家戲院電影看板繪製工作,有位戲院老闆還曾在半夜親自找上門,拜託他幫忙。忙碌的日子過得特別快,幾十年一晃眼,打敗謝森山的不是對手更高一籌的功夫,而是科技。廉價又快速的海報輸出,幾乎覆滅掉他曾經用來養家活口的技能。


眼看繁華落盡,師兄弟、同行們紛紛退休、轉行,原本他也打算退休享福,卻因為「一想到以後看不到這種手藝,內心還是放不下」,決定堅持下來,守住這份傳統手藝。加上中源大戲院老闆堅持使用手繪看板,也讓謝森山得以保留繼續揮灑畫筆的空間。在這段期間,有不少人看上謝森山的繪畫技巧紛紛找上門來,邀請謝森山投資合股開懷舊咖啡廳,雖然好不容易有機會藉此轉型,謝森山卻都不為所動,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辛苦學成的手藝不知道哪一天會不見,所以我的後半生要用來傳承這一份難得的手藝。」


不藏私、懂應變,一輩子都不想收手

半世紀琢磨一項技藝,對於怎麼畫出好作品,謝森山歸納出了一套獨門的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不像年少時學功夫,師父經常「偷藏步」不願意教、也不肯說,導致想學的人平白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謝森山毫不藏私,將手繪電影看板流程拆解成五大步驟(在原稿上打格子、計算放大倍數、在帆布上畫輪廓線、打上底色、細部上色),搭配圖文解說,讓有心想學的人能夠快速入門,並以口說方式,現場提點繪製電影看板的「眉角」(訣竅)。


以畫輪廓線為例,謝森山說,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原稿(由戲院提供海報或相片)在放大倍數後,一個人頭的比例畫在帆布上可能會變成120 公分大,描繪臉部輪廓線時,下筆要看著原稿掌握比例的變化,才能抓準劇中人物的臉部輪廓;而在上色時,則要眼明手快,避免同一部位一再塗改顏料不斷暈開,造成比例失真問題。


隨著產業沒落,原本繪製電影看板專用的油性美術漆也跟著停產,為了克服顏料來源問題,謝森山還摸索出了以白、黃、紅、藍、黑5 種顏色水泥漆作畫,調配出豐富色彩,並利用光影折射效果,表現劇中人物的神韻。


「手繪製電影看板屬於『模仿畫』,最重要的是畫出來的明星要像。」繪製電影《大稻埕》主角豬哥亮時,謝森山努力捕捉他的五官神韻,勾勒出他的馬桶蓋髮型、眼睛魚尾紋、大大的獅子鼻、深陷的酒窩,最後再以筆尖在眼睛上輕點兩撇,利用白色油漆折射,造成冷光線的效果,人物的眼神頓時亮了起來。這種明亮的眼神,在謝森山談到未來時,也從他的雙眼中透了出來。「我不能收,這是我的興趣,做到幾歲都不會覺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