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彈性隔間,劃分場域且整合機能
2025-04-30
室內設計裡,如果面臨坪數有限的情況,在空間裡不僅容納單一用途時,例如書房結合客房功能、多功能室,並同時希望保有空間開闊性,又能滿足區域機能的劃分,這時可結合折門、滑門、鏤空牆面等彈性隔間手法來實現,同時創造空間使用上的多元彈性。Project Data地點:台灣.桃園坪數:35坪格局:玄關、客廳、書房兼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2建材:板磚、塗料、鐵件、木地板▲1. 書房兼餐廳區結合玻璃折門設計,將戶外自然採光導引至公領域。2. 室內空間不大,為了納入寬敞公領域、場域界定,及多元功能性空間的整體規劃。玄關利用半穿透柱體造型劃分場域,餐廳兼書房區則以玻璃折門,營造開放、穿透的視覺性。室內設計中,為了考慮隔間的可調性與住宅的長期使用需求,設計師需要在初期規劃時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確保空間不僅符合當前的需求,也能適應未來生活情境的改變。CHI DESIGN 齊設計設計師吳奇衡表示:「配置格局圖時會先了解室內坪數、居住人數、空間的用途,以及未來換房或生活模式變化的可能性等。」他強調,對屋主的生活需求做出精確盤點是關鍵。除了基礎的功能需求外,還需考慮公領域的開放感與臥房數量的重要性,這些都直接影響到隔間設計的安排。本案考量室內坪數有限、必須兼具寬敞感公領域的情況,及擁有多元的空間規劃,因此利用彈性隔間的手法來實現。首先,由於大門與電視牆平行,如果沒有屏風功能的安排,對屋主來說無隱私性,但要同步考量空間的劃分,不會造成視線的阻絕,造成空間被壓縮。因此,大門旁利用兩根結構柱造型佇立的形式,取代實體牆或制式屏風設計,藉由柱體之間的縫隙形成半穿透隔間安排,巧妙劃分玄關與客廳場域;且將玄關處的自然光部分導引至客廳,創造玄關與公領域間光線與視覺的連結性,延展空間尺度。將空間裡最好的採光留給中島廚房與餐廳兼書房區。開放式廚房搭配多功能中島,既作為客廳與廚房的區域界定,又可作為吧檯、料理檯面、餐桌,甚至是閱讀或辦公的延伸空間。而隔壁空間則將餐廳與書房整併,並利用玻璃折門巧妙界定內外場域,讓戶外光線也能走進客廳裡。桌子兼具餐桌與書桌,讓空間的多重功能可以隨著需求調整,無論是用餐、工作或休閒,都能靈活變換。牆面結合展示及書櫃的收納機能,利用窗邊深度置入窗下櫃,成為咖啡機、烤土司機等小家電收納。靈活折門與材質選擇,實現功能劃分與視覺和諧保持空間靈活性的同時,設計師如何處理隔間帶來的視覺效果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吳奇衡提到,透過材質的選擇,可以在不犧牲空間功能的情況下,保持視覺上的統一與和諧。像是玄關的結構柱造型牆使用樂土,與客廳沙發背牆同樣材質,如此一來,不僅強化了兩個場域之間的連結性,還創造了視覺風格上的和諧性。在大門口正前方,設置的不鏽鋼鞋櫃並利用150公分的寬度設計,並搭配灰色無接縫地板,成功將玄關區域的落塵區概念拉出,這樣的手法使得玄關既具實用性,又保持整體空間的一體性,避免過多的視覺干擾。而餐廳兼書房的多功能空間裡,利用地板與公領域一致的鋪陳手法,杜絕視覺的切割感、營造整體空間為一體的方式;再搭配鐵件、玻璃材質的活動折門作為隔間,當屋主需要辦公、用餐時,即使將折門拉上,通透門片特性,視覺尺度仍持續延展;平常無需使用時,可將折門收到牆邊,仍能創造出與公領域為一體的放大視覺。折門結合優質五金串接門片,收折之間好使用,也不用擔心需頻繁整理、維護上的問題。▲1.活動式、非單一個用途空間若整體空間不算大,需規劃一處不僅僅單一用途、不需要高度隱密、隱私性,也不用高度隔絕噪音的空間,可結合活動式隔間牆的彈性方式來劃分場域,同時保有場域功能性,例如折門或滑門。當門片關起來就像是一道牆,通透的玻璃材質保有視覺的延伸性,可替坪數有限的空間帶來放大、延展的效果。▲2.折門及柱體造型劃分場域考量大門與電視牆平行,一進入空間將公領域看透,較無隱私性。因此在玄關區利用半穿透柱體造型的隔屏功能,搭配異於公領域木地板的清水模地坪,界定出玄關場域。室內規劃上則希望營造寬敞公領域,因此整體性的視覺安排需要達到和諧、一致性很關鍵,餐廳間書房空間便透過玻璃折門的彈性隔間形式,來達到此需求。▲3.通透玻璃材質提升視覺延展為了在中島廚房旁創造餐廳功能的場域,同時兼具書房使用,因而創造出一個融合兩者功能的彈性場域。考量擁有寬敞公領域、避免壓縮室內空間,因此避開實體牆的隔間方式,而是結合玻璃折門作為空間劃分。通透的玻璃特性,打破視覺的阻斷,讓公領域與此場域形成一體空間感,有效放大視覺。▲4.兼具場域機能與空間劃分當室內空間有限的情況,必須容納不只一個功能作為使用時,除了規劃開放公領域來延展空間尺度,還可利用彈性隔間手法來滿足。玄關區雖功能需完整,但如果再做一道牆,會造成光線阻隔、空間的壓迫,因此延伸自然調性的特質,利用兩個結構柱造型營造出半穿透性視覺,同時也兼具玄關落塵區的獨立性。
靜慢生活 藝術與閱讀的美好日常
2018-06-13
圖 . 文 / 漂亮家居雜誌(圖片提供_ ST design studio) 在條件許可之下,我們冀望可達到最流暢的空間感、最人性化的使用情境,並且採光條件充足,而一貫的設計風格,則是摒棄刻意與虛假的設計,讓簡約主軸貫穿全室。」蔡思棣設計師道。本案的新婚宅, 即處處可見這樣的設計思維,沒有刻意的裝修材料與繁複語彙,透過沉穩色調結合木質元素,帶出慵懶舒適的生活情境。 屋主夫妻尤其鍾愛暗色系,於是設計師轉化室內採光稍嫌不足的缺點,將缺點變為特點,採用大面積的深灰色調,搭配著局部留白,並同步穿插木質元素,且妝點經典傢具及書籍收藏,使空間洋溢著藝術氛圍與書香氣息,充滿著靜謐人文質感。 開放書房,閱讀情境俯首即是喜愛閱讀的屋主夫妻,期望可擁有一個大書房,但與其增設一個房間、縮減公共領域坪數,設計師在與業主溝通後,決定不定義書房範圍,僅保留沙發後方的留白區塊,形成一處開放自由的閱讀小天地;且在客廳、餐廳過度處規劃一道書牆,使廳區不只提供接待功能,更有如一間大書房,讓閱讀情境俯首即是。 而在開放式的連結手法之下,搭配著天花管線的裸露,讓居家的水平、垂直維度都獲得舒展,並串起客餐廳之間的聯繫,使餐廳亦可享受到客廳採光;夜晚時,整個居家在燈飾光源的烘托下,更有如異國小酒吧一般,展現寧靜的空間表情! Solution 4----------------------------------- 01 設計 框景延伸空間感,客廳即是大書房為了緩解穿堂煞的風水問題,在客餐廳之間做出框景,相較起一般常見的屏風遮蔽手法,如此設計不僅實踐開放互動的關係,也形塑更開闊的空間感,並且結合書牆收納功能,實踐屋主夫妻的大書房想望,讓客廳除了接待,也是公共的閱讀領域。02 設計 墨黑調和木色,締造沉穩與暖度屋主希望可擁有不壓迫的居家氛圍,於是設計師轉化採光不足的缺點,大膽以深墨黑作為櫃體主色,並揉合木料的柔和溫度、水泥粉光電視牆,加以超耐磨木地板延伸,帶出沉穩簡約的住宅視野,加以傢飾、書籍、植栽等點綴,讓整體不致沉悶,流動著溫煦氣息。03 機能 全方位設計,面面俱到的櫃體表現大門口,安置一座木工製作玄關櫃,除了達到界定作用,也兼具收納機能,並讓深色與木質交錯穿插,賦予量體變化性,轉角則刻意做出透空處理、使光線可更順暢流通,也形成實用的穿鞋角落;其中一面更被當作餐櫃使用、且底部加入酒櫃功能,兼具實用性與美觀性。04 格局 引光入室,紓壓的起居情境相對起廳區,寢臥顯得採光良好,運用大落地窗引光入室,並配置低矮床架,讓人在室內即可坐享開闊窗景,締造無壓的起居情境;一旁則整合更衣間開口,以深灰色塊串起櫃面與入口區域,創造流動的使用動線。
用空間蛻變呼應人生歷練
2018-03-12
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與期許,家,是所有夢想的總和,用空間設計,呼應女主人的人生歷程,讓人與房子一起優雅蛻變。---圖 . 文 / 漂亮家居雜誌(圖片提供_築夢設計) 女主人從年輕時相夫教子,積極為人生下半場的豐足生活打拼,即使多年前買下透天別墅卻遲遲未實現自己對家的想望,直到孩子長大,生活更有餘裕,才決定由築夢設計的羅芳銘設計師為她量身改造新居。向來注重觀人、觀心、觀境的羅芳銘設計師,深入了解女主人的人生歷程後,決定從兩個大方向著手空間改造,藉此呼應人生轉折。其一是建築外觀的的重塑,其二是透過從黑白到彩色的漸進式色彩變化,與其人生經驗相應和。羅芳銘設計師首先透過線條俐落的鐵件,拔高建築外觀,並建構出具荷蘭風車意象的外型,同時規劃植栽架的功能,不僅讓老舊建築變得亮眼吸睛,同時滿足實用機能。不論室內、外空間格局的鋪陳,都將女主人期望與親友、鄰居共享的願望納入其中。彷彿歐洲露天咖啡座的戶外庭園,春天可賞櫻,冬季則有大型喬木相伴,隨時歡迎左右鄰居一起聊天、共享。一樓室內空間則以舉辦派對、宴會的大型餐廳為主軸,單張餐桌,可供家人平日用餐,數張桌椅合併連成一氣,就成為辦派對、宴會的最佳場域,讓空間利用更有彈性。私領域臥房設計各有主題,羅芳銘設計師特邀專業職人現場在牆面彩繪,其一是以五月繽紛荷蘭花海為主題,且刻意挑選壓克力床頭櫃,避免影響畫作在視覺上的整體感。整幅畫延伸至窗邊牆面,與窗外薰衣草植栽相呼應。另一間用希臘愛情海洶湧的海浪意象為靈感,精彩的創作,充滿浪漫色彩,連地坪材質、色彩,也與之相襯,讓空間更有整體感。設計,必須關注人與環境的關係羅芳銘設計師認為,空間設計,必須從人與環境的關係入手。觀人,就是必須理解每個不同屋主性格、喜好、生活習慣與需求,從而作出符合期望的設計:而觀心,則進一步依其人生歷練及追求的夢想為考量,作出貼近人心的規劃,並給予超乎預期的驚喜。而觀境,則是所有專業設計師必備的基本條件,分析基地條件優劣,順應自然,讓空間與環境呼應,又不悖離需求,著實考驗專業規畫的功力,然而唯有觀人、觀心、觀境,三者合一,才能讓設計超乎預期。 Sllution 3 01 色彩 漸進式的色彩鋪陳從黑白到彩色的漸層用色,象徵著女主人的人生歷練,從年輕時的辛勞至今日的豐收。善用環境優勢,利用大面開窗引光、借景,打造親友齊聚一堂,共享天倫的大宅。02 設計 從材質到軟裝的縝密安排以愛情海洶湧的海浪為靈感繪製而成的主牆,搭配和牆面用色呼應的復古磁磚地坪,甚至連寢具的藍、白色調,也呼應著愛琴海的海天色彩,讓人置身其中,就能感受浪漫幻想。03 設計 為空間增色的職人彩繪透過主題式發想,特邀專業職人在現場進行藝術彩繪,讓五月荷蘭的花海景象,栩栩如生,甚至為了不影響畫作完整性,刻意挑選壓克力床頭櫃來搭配。
禪韻湯屋 靜享大自然之美
2018-02-12
圖 . 文 / 漂亮家居雜誌(圖片提供_青域設計有限公司) 渾渾然天成的溫泉資源、綠景瀑布的優雅景觀,在迷人景致中,賴紹宇設計師結合條件優勢,藉由濃郁的日式風格設計,將室內外合而為一,形構禪意十足的境外之地。 40坪毛胚屋,作為度假溫泉湯屋之用,整體設計上,青域設計減少複雜的語彙,從大門口入,即可見全然開放的視野,運用大面積的玻璃門窗,導引一整片好山好水,且為了呼應戶外景致,室內亦引入檜木、原石、枯木等自然要素,置入簡單躺椅、實木層板等點綴,徹底詮釋日式禪的氛圍。「我從小在北投長大,對於這裡有很深的連結,於是在本次設計中,便加入北投常見的日式建築與庭院元素。」賴紹宇設計師這樣道。在中島廚房設定上,由於並非一般家居餐廚的定義,而是作為泡湯之後的小憩場域、可在此泡茶或享用水果,所以讓此區作為背景,襯托前方休憩區的日式禪主題;卵石步道的地坪設計,除了帶來靜謐之美,當初也為了符合實際使用的便利及安全,而進行放樣的動作、讓業主實際踩踏感受,在美感之中強調功能性,講究貼近使用者的實質需求。檜木、抿石子表現天然野趣最初業主期望可以柚木作為空間主建材,但在賴紹宇設計師的建議之下,改以檜木作為主要材料,因檜木相較起其他木種更為穩定,較不易因濕氣、溫度產生形變,同時也捨棄一般常見的五金零件,選用榫接方式製作實木架構,在質樸中添注不少細節的趣味構造;湯屋中,則因應屋主需求,給予個人湯、多人湯等不同配置、規劃兩款大小湯屋,採用灰色或黑色抿石子挹注紓壓氣息,搭襯濃郁檜木香與得天獨厚的溫泉,替業主如實呈現夢想園地,開啟抒放自在的恬適生活。 01 材質 嚴選建材,木與石的天然呼應休憩區內,引用單純線條與材質演繹日式風格,除了在入口處配置檜木懸吊收納櫃,釋放出原木芬芳外,也打造枯山水造景、卵石步道等,導引日式禪韻,並精挑細選檜木建材,選用紋理鮮明、對比強烈的木質紋,以媲美桌板的厚實度打造牆面層板,經由線條勾勒、留白處理,帶出簡約的日式感風景,讓使用者可隨心擺置喜愛的藝術品,搭配立面或天花處木作格柵的妝點,體現細緻日式雅韻。 02 設計 體現日式之美,導引自然氛圍湯屋採用抿石子鋪敘牆面與浴池,避免大理石、磁磚產生的白華問題,且更能彰顯大自然的質地。在小湯屋中,加入別出心裁的出水口設計、搭配石皮板運用,仿造石壁瀑布的涓流意象;大湯屋則捨棄容易鏽蝕釘子或螺絲,選用傳統榫接工藝、以檜木為媒材打造出水口,以天然的建材工法串起每道設計環節。 03 設計 精算載重,原石打造特色洗手缽將戶外景觀石帶入室內設計之中,以檜木、原石打造桌板,在設計前與石材廠商及結構技師仔細討論、精算載重,將桌板中央予以挖空,放入天然原石,讓此洗手缽形成湯屋獨一無二的焦點,替空間增添日式風味。 04 設計 榫接工法,延續精良木作精神因業主不希望使用過多的五金零件,於是在工法上大多採用榫接施作、以此銜接實木架構,不只讓格柵、天花等充滿傳統的工藝之美,也避免了未來變形的情況發生;門片上也可見諸多趣味巧思,像是採用原木鉤作為門閂,展現出質樸原始的使用情境。
充滿生活感的記憶溫度
2017-12-26
人們情感停留的地方,就是家的所在,「回家」就是要回到撫慰人心的溫暖的家。設計師如同情感的推手,透過對屋主生活習慣、喜好的了解和溝通,牽起一處處居家空間的線,畫出一道道生活流動的軌跡。喜愛美式、崇尚自由的屋主,期待在盛載滿滿生活記憶的家中,過出慢慢幸福增溫的每一天。─圖 . 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 進門玄關處,看到運用黑板漆的牆面設計,附有磁性的功能,讓此處成為便條留言、備忘、張貼照片的互動小牆面。濃厚的工業風氣息,貫穿家中成為主要設計風格,亦是屋主鍾愛的居家品味。在公共領域空間部分,所使用的配色皆偏灰色調,營造休閒質韻的丹寧感,再搭配鐵件的黑灰色系,更能發揮出粗曠不羈的工業味道。地板皆以超耐磨木地板作鋪設,木質的溫暖調性,柔和了灰色的冰冷,也打亮整體空間色彩。客廳沙發背牆以帶灰的草綠色做底色,讓主牆面跳出明顯的層次感,成為視覺關注的焦點;而斜面的轉角櫃設計,一方面降低大面積背牆的壓迫感,以斜邊的線條和角度,巧妙轉移視覺的停留點,強化空間上的延伸效果;另一方面是做為展示櫃的美化,免除一般櫃體的呆板無趣,兼具造型和實用的巧思設計。電視牆同樣看到草綠色和灰色的兩者搭配,呼應沙發背牆的主體色系,表現出一致性的整體美,電視上方蜂巢式格狀展示色塊,和兩側運用挑光簾的採光窗,形成明暗對比的包覆感,亦展現層次性的相互呼應;天花板則以軌道燈勾勒出俐落的空間線條。緊鄰在旁的是餐廳區域,以灰色作為主牆面色彩,牆上一排排的酒架,符合屋主小酌的習慣,壁掛式特製木箱,作為放置蔬果點心的置物籃, 也是裝點牆面的造型擺飾,成為一面充滿美式氣氛的紅酒牆。 設計來自美好的生活體驗餐廳旁為半開放式書房,亦為屋主在家工作的工作室。沒有實際的牆體,以一扇扇玻璃門片,將工作室與餐廳領域靈活劃分,時而獨立區隔、時而共用分享,便是體現屋主生活習慣的最佳寫照。玻璃門片以銀灰色的鐵件烤漆為外框,輔以萬向軌道作滑門設計,可以全數閉合成為封閉式牆面,亦可全數展開收納於側邊,讓工作室成為完全開放的空間。工作桌台是極具幾何感的特製木桌,以粗細不一的線條拼接出豐富的層次感,桌台前方還特別刻上屋主名字,完全展現個性化的歸屬感。桌台後方的展示書櫃,同樣以直線的線條式層架,呼應工作桌台的幾何設計,搭配擴張網的鐵件滑門,可隨心所欲擺設珍藏小物,真實地透露出質感生活的美好回憶。主臥室以紫灰色為主色調,營造放鬆紓壓的簡約與寧靜,回歸自由無拘束的本質。客房以外國青年旅館的概念為發想,放射狀的木條層次分明地妝點壁面,活潑氣息中伴隨木質的暖意,讓造訪夜宿的友人,也能擁有旅人落腳的歸屬感。 01 設計 暖意上心頭客房為外國青年旅館的概念延伸,以放射狀木條層次分明的跳躍點綴,質樸的溫暖中又不失趣味。 02 材質 透視感的十足展現以烤漆方式美化鐵件門框,搭配透明玻璃的門片設計,製造空間的放大穿透力。 03 設計 獨一無二的質感客製化工作桌台,在幾何線條下帶領出空間的俐落度,桌邊特別刻上屋主名字,延伸個性化的品味觸角。 04 材質 私房美學和客廳沙發背牆同為草綠色的展示書櫃牆,展現空間的一致性,木製層板、鐵架、擴張網滑門,打造出粗曠中帶有雅痞味的個性工業風。
線條與材質 重塑錯層格局新尺度
2017-10-12
  圖 . 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 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環境,名主持人夫妻檔岑永康、張珮珊選擇將住了多年的房子重新做了翻修,並特別請到大雄設計Snuper Design 來做規劃,經過重新的梳理,體現了他們對風格的渴望,也讓人看到設計團隊如何透過線條比例與材料的運用,找到錯層格局應有的舒適尺度和新感受。大雄設計Snuper Design設計總監林政緯談到,「岑永康、張珮珊兩人,為了能賦予家人更好的生活空間,動起了再次裝修的念頭……由於這是間中古屋,裝修時,除了改善空間現有問題,另也重新以現代風做定調,滿足簡單、理性的喜好。」林政緯進一步表示,這間房子依山而建,樓層具高低落差之外,連帶使得室內有不少樑與柱的產生,如何重新找回格局應有的尺度與舒適度,亦是設計時的重要課題。 向來慣以建築思維構思設計的大雄設計Snuper Design,在面對這錯層格局時,首先,發現到原入口位置在配置上較不理想,便將其調整並移至緊鄰著落地窗的地方,如此一來,整體配到甚至動線變得流暢外,入室時伴隨的是過陽台處的綠意草地,心情上也能獲得轉換。接著則是構思公共空間,由於岑永康、張珮珊兩人相當好客,為了提供一處可以容納多人的環境,選擇將空間打開,並輔以開放式設計,不僅創造出錯層格局的優勢,也讓空間尺度更放大,而來訪的親友們,也能夠在最舒適、自在的情況下互動交流。 至於在私領域部分,最主要是有許多迴旋處,經過重新整理後,讓這些空間可以更有意義的存在;另外則是主臥室,由於張珮珊渴望有獨立的泡澡浴缸,完成她的夢想,設計師不僅將浴缸配置其中,也巧妙運用鏡面的反射,讓泡澡的同時也能看到室外景色,做到放大室內空間並呼應窗外景致。 材質結合細膩工法,展示空間的豐富表情雖然說空間以現代風格為主,但岑永康、張珮珊也希望能藉由不同的材質、色彩,豐富家的模樣。善於運用多種材質,展現自然肌理的大雄設計Snuper Design,在這個空間中,除了材質還加入了色彩,並以為俐落的線性切割手法,共同摹寫空間。 玄關入室後,便可見以普羅旺斯洞石鋪陳的電視牆,搭配托高手法,佐以間接光帶,創造出不同的層次;對應處沙發背牆則是以灰色牆勾勒,同樣借助光源的使用,引出不一樣的空間質地。再走向餐廳區,則又是不同的感受,此區多以木質元素為主,無論地板、長型桌還是吧台桌,均透過木料的溫潤創造不一樣的感官體會。 臥房、書房部分,可以看到設計者盡可能讓他們回歸單純,大多選以淺色系為主,並在其中加入重點色彩或主牆,再以其織品、傢具等變化質感,整體多了點閒適,少了刻意,讓人得以用輕鬆姿態感受空間的每一處。 01 材質 不同切割工法展示材質肌理客廳電視牆以普羅旺斯洞石來做鋪陳,設計者並沒有整面鋪設完,而是採取在上半段搭配托高手法,下半部利用工法製造出小平台,帶出不同的層次效果,也展露出石材的肌理特色。   02 格局 開放設計拉大空間尺度過去錯層之間考量安全性問題,有加入圍塑設計,而今,小孩已逐漸長大,在這規劃上便選擇將空間打開,輔以開放式設計,創造出錯層格局的優勢,也讓空間尺度更放大,甚至還在環境一隅擺了張單椅與邊几,作為岑永康的微醺小角落。 03 格局 重新整理讓空間更有意義的存在2樓原本有許多迴旋處,經過重新整理、整併後,讓這些空間能夠是更有意義的存在;另外,原本架高設計的書房,經卸除後呈現最乾淨的樣貌,擺張大書桌,一家人能在這相互伴讀、學習。 04 設計 微調線條比例減少視覺複雜性此區設計者微調整體的線條比例後,也在其中以2張長約200公分的原木桌板拼組成的長桌,一來讓空間的使用定義更明確,二來也成功消弭掉過多樑、柱存在感的問題。 05 機能 幅調整讓小環境做到不同的放大效果由於主臥裡的衛浴尺度須放大,故設計師選擇將更衣間往後移了一些,既不影響到臥鋪、更衣間的使用尺度,而衛浴間還能擺入1座浴缸,滿足泡澡享受的渴望。  
擁抱空間的原始魅力, 發揮材質特性的魅力
2017-07-19
圖 . 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開闊的空間感以及大膽秀出材質的原始特性、紋理,搭配上陳舊質感的風格物件,這些性格鮮明的迷人元素,使得工業風成為近年不敗的經典居家設計風格,珞石設計透過原始材質、色彩與燈光,打造出極富剛性魅力的個性宅居。 這間男子專屬的工業個性居所,入口玄關處,珞石設計便以一道灌漿隔屏牆破題,並以鎢絲燈的暖黃光源加深板模的粗獷線條與水泥粗糙質感,營造屋主喜愛的個性重工業風格,沿著動線入內,設計師打除原封閉式廚房格局,將公共空間加以整併,釋放出餐廚到客廳順暢的開闊空間感。由於屋主有蒐藏黑膠唱片的嗜好,對於生活設計物件也有著獨到的品味與性格,因此,設計師將空間基底還原至最純粹的狀態,剔除天花與樑柱原有粉光層,露出原始水泥,地板也選用淺色木地板,讓空間的焦點能夠集中落在精心挑選的家居物件與蒐藏上,同時透過物件的擺放與展示手法營造空間隨興的氛圍,也更符合工業風的原始況味。 善用色彩與光源,創造空間獨特性色彩上,在以淺木色與水泥構築的暖調空間中,設計師巧妙地運用管線、燈具等點綴性的黑,帶出環境的俐落質感,而沙發背牆一路延伸至走道的整面黑牆,則加重公共區域的穩定性與陽剛調性,並透過重點式的裝飾性與間接光源加入一點戲劇性的效果。轉入私領域,延續公共區域的工業風格,主臥主牆大膽將粉光層剔除,露出質樸原始的紅磚牆,也為男性剛硬的框架中加入材質特有的暖意;位於臥室對向的更衣室,由於屋主喜歡開放的通透感,遂以玻璃輕隔間拉門連結主臥,衣櫃也以開放式櫃體為主,並依據衣服樣式與種類規劃懸掛與摺疊等不同置衣空間,分門別類的展示收納,搭配上方的投射光源,創造出猶如個人服飾店的專屬感。 01 格局 營造生活感的開放式廚房為了讓視覺得以貫穿、空間更加開闊,設計師將廚房空間從封閉形式釋放出來,並在相似色系的基礎上,搭配上不成套的餐椅,以及部份的開放式收納設計,營造亂中有序的愜意生活感。02 設計 開放式設計,展現物件的慵懶姿態以鐵件與實木打造的開放式層架,足夠的置物空間讓屋主得以隨興擺放、展示他的黑膠蒐藏,斜倚的姿態不僅讓封面得以展露,更帶有一種慵懶自在的氛圍。 03 色彩 以濃烈的黑,強調空間紋理與調性深沉、濃烈的黑牆,不僅加強了空間的沉穩與陽剛調性,設計師更運用馬來漆的材質特性,呈現獨特的霧面紋理質感,豐富視覺變化性。 04 材質 斑駁的原始紅磚牆更添個性主臥空間設計師大膽將主牆的粉光層剔除,而非刻意新砌的工整磚牆,露出內部略顯粗糙的原始紅磚牆,斑駁的瑕疵反而增添粗獷的氣息也更加自然,並為臥房帶來材質特有的暖意。 05 設計 打造專屬的個人服飾店開放式的衣櫃設計,讓各色樣式的衣服成為空間的視覺主角,並依據衣服樣式與種類規劃懸掛與摺疊等不同置衣空間,分門別類的展示收納,搭配上方的投射光源,創造出猶如個人服飾店的專屬感。
以簡約白色基底 打造澳洲休閒感的獨棟宅
2017-05-19
圖 . 文 / 麥浩斯出版【漂亮家居】 這是一間商業空間與住宅空間合一的獨棟屋,屋主兩人的主業投注於一樓的眼鏡行,為了讓客人也能享有如家一樣舒適的服務,決定把一樓的商業空間與二至四樓的住家合併,營造出質感明亮的現代風空間。屋主對於整體空間的想像很簡單,除了希望能讓四層樓共60坪的空間看起來寬敞明亮外,因為屋主本身喜歡輕鬆休閒感,因此不論店舖設計或住家氛圍,都希望主題一致。 用先天的好採光,整合出明亮休閒的住商機能4 層樓的透天別墅,設計師導入明亮愉悅的採光,並以住商合一概念規劃整體,不僅結合接洽區、商品展示功能,也包含了私人休憩場域,在住宅、接待主題的完美整合下,注入流暢的複合式生活機能。空間引用開放式佈局,以白色調營造輕盈感,藉由大地色軟件打造空間溫度。二樓的起居空間包含了客廳、餐廚空間,以烤漆玻璃讓廚房看起來清爽,配置長型中島連結木作餐桌,不僅供做料理使用,更成了絕佳的接待、社交場合;室內透過大面窗戶引入柔和日光,隔屏立面亦選用玻璃建材搭配鐵件為框,或佈置百葉窗簾篩落光影,使空間不僅保有視線通透,也瀰漫著舒適不刺目的溫煦暖度;私領域則延續自然光的美好,在清淺的色彩基調中,藉由抱枕、植栽跳脫素樸本質、創造醒目焦點,演出率性且優雅的態度。 01 機能 木地板提升住的氛圍,大面積開窗讓光自在流動來到二樓的私人起居空間,設計師用超耐磨木地板增添家的氛圍,百葉簾保持空間的透光度,選用一體成形的電視讓空間更舒服。 02 佈置 承襲白色櫃體,讓書房與事務整合三樓的書房區是屋主平日閱讀與置放事務機台的區域,設計師除了用白色櫃體讓空間明亮外,所選的設計感桌椅,也讓空間變得有質感。03 設計 白色紗簾保留光線,讓臥房單純美好睡眠空間以簡單的白色系統櫃讓屋主能收納衣物,並以長型白色紗簾保留光線的透亮,極致單純的臥房成為了屋主最能放鬆休息的角落。04 設計 讓商店空間溫暖明亮,工作區也清爽商品陳列區如溫暖起居室,將展示機能收整於立面,櫃面則呈深色調,搭配燈光照映,烘托出每一支鏡架的雅致造型!
大家都能懂得小知識 瓷磚的自我介紹
2017-05-05
圖 . 文 / iDiD點一點室內設計 磁磚是常見設計建材之一,廣泛利用於牆面或地面,因為種類花樣繁多,人工也能塑造出自然的樣貌,經過形狀與色調搭配,能讓整體設計更加耀眼。 市面上的磁磚主要材質,以密度低到高排列:紅土陶磚:密度最低,可以原色深淺來判斷硬度,顏色越深代表燒製越久,則越堅硬,可以此類推比較。紅土的花色較為豐富,不過吸水力強容易受潮,所以不建議設計在浴室等潮濕的地方。石質磚:主原料多用黏土、長石,通常採用一次燒製完工,吸水力介於紅土陶磚及石英中間,一般施釉地磚多屬於石質磁磚。石英磚:石英磚是裡面原色最深、密度最高又最堅固的種類,因此需要較久的燒製時間,地面與牆面都可以使用。 目前被大家廣為運用的磁磚類型:石紋磚:有別於天然石材毛孔較大的特性,所以不易卡汙、方便清理,表面加工處裡大致可分為表面粗糙且止滑度高的鑿面、亮度低的質感霧面、光滑明亮的拋光手法。 木紋磚:仿木紋色澤以及觸感,因吸水力比木頭低,所以可用水直接擦拭,方便清潔,是目前居家設計的主流。 花磚:花樣色彩豐富,能與花色素雅的磁磚互相搭配,強調設計重點,色彩多樣,所以價格方面比一般磁磚高。 仿文化石磚:復古懷舊的設計,因紋路深刻如天然石材,常用於裝飾牆面營造出獨特自然的風味,相較於天然石材,重量輕好施工也容易清潔。 馬賽克:馬賽克磚的材質多樣,花色能自行搭配,組合出屬於自計的特色風格,是個活潑多變的居家建材。 小編提醒:磁磚的黏貼建議留2-3 米釐的隙縫會比較好伸縮,越是大片的磁磚,留的縫隙則越大越好,若太密合會因為熱脹冷縮或其他外力因素容易膨起。看完以上一系列磁磚的自我介紹,是否找到適合自己家的那一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