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白袍 憤青千里之外發光發熱

2018-04-13
文章類型 : 心靈成長

圖 . 文 / 寶瓶文化

什麼樣的動力,讓一個台灣年輕醫生,千里迢迢跑到祕魯的貧民區辦學校?七年級前段班的李尚儒,曾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萬芳醫院麻醉科的醫師,現任華盛頓大學國際醫療碩士班研究生,自嘲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就是沒辦法在台灣好好當醫生,對背包旅行有著非理性的狂熱,加上大學時代從大一到大五參加了社會服務社團,寒暑假都到偏鄉為小朋友課輔的經驗,於是,穿了白袍三年後,一個念頭,「十年後的我是什麼樣子?」李尚儒投身國際志工,飛向祕魯貧民區,當起英語學校校長。

有教育 人生才有轉機
這裡成了李尚儒的第二個家,他是老師也像哥哥,有時學生們甚至脫口喊他「爸爸」,一百多個可愛的孩子,讓他甘願傾注所有的愛。在學校,他「校長兼工友」,每天提著兩大桶水走過長長的上坡路,讓學生有乾淨的水用;他和其他幾位資深志工確立了許多規模和制度,設法讓學校變得名符其實,而不是只有四、五個房間的遊樂場,在這窮困生了根的地方,唯有教育,孩子才可能走出自己的人生。


有一次,李尚儒親眼看著認識的大孩子當起「車掌」,此後他再也沒來英語學校;在幾次偶然的交錯下,他站在車門邊笑著跟自己揮揮手,李尚儒也笑著回應他。但看著以往握著的手、笑著的孩子開始在公車上工作、在農田裡幫忙,或者不到十八歲就結婚生子……為什麼內心就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感慨?這世界有因為志工的加入而變好嗎?難道自己千里迢迢從台灣來祕魯,只是教教英文、陪小朋友玩耍?所有的志工抱持著各種理想從世界各地來到這物質相對較為缺乏的地方;然而五年、十年後,他們會過怎樣的生活?

出力更出錢 愛不需條件
秘魯的公立學校的教育品質低落,雖然學費與私立學校相差一大截,但幾乎沒有英文課,上課時數少,毫無競爭力,因此公立學校畢業後的孩子們,多半跟著父母一起從事薪資低廉、勞力密集性的工作。生活在同樣的環境養育下一代,一樣的人生故事會繼續上演。李尚儒和志工於是在會議中提出一個極具改變性的想法,設立一個「獎學金專戶」,第一年他和兩位志工先自掏腰包,之後以募款的方式,幫讓想念書但沒錢的孩子去念品質稍微好一點的私立次級學校( 五年,類似台灣的國、高中),打破惡性循環,只要能完成學業,對他們的人生已是極大的改變,這樣的學歷足以讓他們在城市求得較好的工作,再加上熟練的英文能力,很有可能在旅行社或觀光產業立足,或許可以走出跟父母親不一樣的路。

一個週末,李尚儒幫獲得獎學金的學生Percy 補習到晚上九點多,他明白在這愛玩的年紀,週六、週日整天耗在書本上是很大的折磨,有時連他自己都被搞得筋疲力盡。搭著Percy 的肩,李尚儒說道:「我知道你很辛苦,平日要上課,週末還要來算數學。可是啊,你要想想,這個機會很難得,你可能是這社區最有機會念大學的男生,你可以懷抱希望,想想將來要念什麼,想做什麼事……」「嗯。」
隔了一會兒,Percy 好像突然懂事了,回拍他的肩膀說:「No te Preocupes, voy a intentar. (你不用擔心,我會試試看的。)」

聽了那一番話,李尚儒說自己不感動是騙人的,他默默地拍下一張兩人牽著腳踏車的影子的照片。照片放上臉書,留下了一段話當作紀念。
You are the biggest reason that Istay here. (你是我留下來的最大理由。)

這個世界 值得我們去作夢 熱情發揮能量
這裡的人們教會了李尚儒,付出愛是很單純的事,不需要任何條件。受他的熱情感染,台灣的年輕志工一個接著一個來,發揮了驚人能量,甚至吸引知名導演吳乙峰前來拍攝「Team Taiwan」的紀錄片。拋下醫師的耀眼光環,放棄了世俗的優渥,在這裡用二千五百元過一個月,他卻甘之如飴,因為他終於看到了多年後,他會愛上的自己!李尚儒說:「我沒那個能力改變別人改變世界,我只是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坐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