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降息預期飆升 股市準備大飆?
2025-08-30
自從川普上任後,不斷極力主張求聯準育降息:背後主要因為國債壓力與經濟政策考量,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36.7兆美元,利率每下降一個基點(0.01%)可節省美國政府約10億美元的利息支出,若能降息1碼以上每年就可以節省數百億美元,為其他政策騰出更多的財政空間。此外,與近期關稅政策有密切關係,市場推測川普希望透過降息,壓低企業融資成本,減緩直接轉嫁給消費者的壓力。降息預期大幅攀升  多項指標點出方向美國聯準會(Fed)於7月底會議決議將利率維持在4.25%至4.5%的區間不變,連續第五次按兵不動。然而,近期一連串經濟數據顯示,Fed可能不得不啟動降息循環。通膨方面,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較上月僅小幅上升0.1%至0.3%,但市場預期關稅對物價的真正衝擊,約需3至6個月才會更為明顯浮現。其次觀察7月非農就業數據,新增就業人數懂7.3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0.4萬人,創去年10月以來新低;失業率則微升0.1個百分點至4.2%。此外,5、6月數據更創下疫情以來最大幅度的下修,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已出現明顯放緩跡象。受此影響,FedWatch顯示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快速升溫,公布前降息機率為68.1%,數據出爐後跳升至90.1%,其中累計降息兩碼的機率也攀升至89.9%,反映出勞動力市場成長可能已陷入停滯。除了經濟數據外,聯準會內部也出現關鍵變化。上回利率決策會議中,有兩名理事罕見投下反對票,主張立即降息,顯示內部對降息時機十分分歧。另一方面,理事庫德勒突然辭職與聯準會主席鮑爾的任期將於明年5月屆滿,川普將有權利提名新任主席與理事人選,後續顯示在決策層中對未來利率政策方向擁有更大的主導權。股、債、美元後續走勢會如何?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快速升溫,推動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跌破4.3%。由於債券殖利率與價格呈反向關係,殖利率下滑意味著債券價格上漲,也為債券市場帶來新的投資契機。近期外資不僅大量買進與台股相關的ETF與債券,台積電更在6月初加碼購入2540萬美元,以金融債為主的公司債,顯示資金正加速流向債券資產。通常,降息會導致美國利率下降,美元相對其他貨幣吸引力減弱,投資人可能將資金轉向利率較高或風險較大的資產,使美元匯率承壓走低。然而,在川普關稅政策推動下,各國紛紛加大對美國的投資規模,累計金額達數千億美元,推動未來增加美元需求,對美元形成一定的支撐力道,彼此抵消甚至反轉降息帶來的貶值壓力。在股市方面,降息通常有利於資金流向股票市場,並推動投資人轉向風險較高的資產。歷史經驗顯示,降息後市場上漲的機率偏高,其中以高科技產業受惠最為明顯,成本下降可加速研發與擴張,提升未來成長預期。然而,降息往往伴隨經濟成長放緩的背景,投資人仍需關注後續的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降息動作不致太激進摩根大通(小摩)指出,美國勞動力需求已顯著下滑,這是經濟衰退的早期警訊。穆迪(Moody’s)則認為,多項經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可能正處於衰退邊緣,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市場方面,降息預期升溫,部分機構推測今年可能出現3次降息。不過專家觀點較為中性,認為就業市場狀況「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壞」,目前屬於「軟化」而非「惡化」借段,因此降息循環將以適度步伐進行,不太可能採取激進的大幅降息。更多精彩內容,詳見《理財周刊》1303期,2025.08.15出刊。
中信房屋12月房地產成交統計
2021-12-30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中信房屋12月(12/1至12/29)房地產交易熱度略為降溫。繼上月成交量小幅量減之後,本月持續偏弱,全台量縮6.3%。六都月成長表現除高雄持平,台北、台中減幅較大外,其餘三都均是微減。與去年同期相較,全台小減0.5%。與上月相比,台北市月減11%、新北市月減2.4%、桃園市月減3.8%、台中市月減9%、台南市月減3.7%、高雄市月增0.3%。與去年同期相較,台北市年減5.4%、新北市年減2.2%、桃園市年增23.6%、台中市年減7.6%、台南市年減4.6%、高雄市年減13.4%。央行管制奏效 應持續關注房市健康每年第四季往往是房地產的交易旺季,不過今年12月交易表現卻未如預期,反倒呈現出旺季不旺的窘境。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央行12月16日祭出第四回選擇性信用管制,再次限縮特定房貸戶的貸款成數,造成買方觀望而縮手,中南部因產業投資而造就的熱絡交易也見到降溫,央行政策確實奏效。不過張世宗認為,現階段不動產價格因成本攀升而逐步墊高的狀態下,如果政府政策掐的太緊,房市恐怕會轉變為價漲量縮,長時間對房市反而會有不良的影響,建議政府在進行政策性決策時,也要考慮到房地產交易市場的健全,以免造成業者與消費者雙輸。明年房市或有震盪 基本面仍穩健明年受到國際金融環境變化及疫情負面阻力仍在的影響,成長力道或有放緩的可能,但主要關鍵仍在於資金面。目前市場多預估2022年下半年將有升息的可能,最快甚至在第二季就會啟動,一旦寬鬆政策落日,消費者心理層面或多或少都將受到衝擊,房市短期發生震盪也不無可能,不過以全年度的格局來看,房市終究還是將回歸於基本面,隨著國內經濟的成長,估將維持穩健的發展。  
嘉義市經濟引擎再發展 房價持續推升
2021-12-01
居住人口密集 當地人支撐區域房市買盤嘉義福德加盟店店長陳尚萌表示,過去嘉義市房價基期低,網路上曾經還有「房貸負擔最輕鬆」的封號,但隨著地方經濟成長,近5年住宅均價由一坪13.3萬飆升至16.1萬,漲幅高達21.1%,擁有「房貸負擔最輕鬆」的封號恐將不再。房價飆升主要與近幾年台商回流、就業機會增加有關,再加上缺工缺料衝擊,導致工錢、料錢向上抬升,建築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造成整個嘉義房價都在漲的現象。嘉義市因面積不大,大致可區分東區和西區,而西區目前房市最熱門的區段就是新興的湖子內重劃區,該區段生活機能不錯,目前新透天別墅總價約在1300至1500萬元,連帶也拉抬了區域的新大樓建案,開價來到2字頭,成交價則在每坪18~20萬元。近3年嘉義新透天別墅價格拉高,帶動新大樓愈來愈多之外,平均房價上漲3成以上,而中古物件甚至有漲幅超過5成的案例。雖然大樓不是嘉義的主要居住產品,但受到生活型態的改變,加上預算限制,大樓也逐漸受到年輕人歡迎。鐵路高架化  縫合嘉義車站蛋黃區與蛋白區未來發展陳尚萌店長指出,嘉義市區鐵路高架計畫不僅是消除平面鐵道隔閡與改善交通,更重要的是縫合都市與帶動地方發展,尤其是嘉義車站與嘉北車站兩處車站區(蛋黃區)與周邊(蛋白區)更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區域。期待未來讓「車站區、路廊沿線」成為嘉義市再發展的巨大引擎,並配合鐵路高架化的都市縫合先期規劃,驅動東、西區發展的動能,讓嘉義市的經濟體質脫胎換骨,並翻轉城市面貌,使火車站周邊成為嘉義新地標。嘉義的年輕人若想買房,完全靠自己的,通常預算抓500萬~600萬、有長輩幫忙的預算就會比較多,上千萬不等,或買總價2000萬左右的透天店面,端視每個家庭的財力有所不同。年輕首購族預算有限,看到投資客整理好的公寓,就算屋齡老舊,沒有電梯,也願意買單,因舊公寓比大樓房價便宜,還可省下一筆為數不小的裝潢費,性價比高。嘉義市中心有所謂投資客喜歡買房的熱門地段,如仁愛商圈有「經國新城」,距離嘉義火車站步行10分鐘,生活交通機能便利,但因「經國新城」房價上漲,3房入手價也要800多萬,區段很熱門,所以投資客通常會選擇鄰近的中古公寓或大樓,買下低樓層住宅,經簡單整理,再加價轉售。投資客購買這種物件通常是「小賺整理施工費用」,以電梯大樓或公寓,預期能賺至少50萬、若透天就會預期賺到上百萬。至於年輕人對於投資客裝潢過的物件,是否擔心品質會有問題?陳尚萌提醒消費者,首購族買房除了「先求有再求好」之外,投資客整理好的公寓也許建材沒那麼好,滲漏水或其他瑕疵問題,一定要在看屋前審慎評估。嘉義火車站+湖仔內重劃區  嘉義市兩大房市交易熱區嘉義福德加盟店店長陳尚萌補充,房市火熱房價攀升,嘉義的透天厝5年前約600萬元可購得,但近幾年飆升到1300萬,新建案在去年還有一坪16、17萬,今年單價都站上2字頭。新建案多為中小型,如8~10戶透天,通常一推出很快就完銷,其中有8成是本地客自住、置產買盤,近年房價也持續推升,以湖子內重劃區來說,3年前的透天無電梯別墅,地坪30坪、建坪55坪,成交價1000~1100萬,現在漲到1300萬,3年就漲了200萬。目前房市交易熱區主要有兩處,一處集中在嘉義火車站附近,如經國新城、夢幻家等案,距離僑平國小、北園國中幾乎都能走路到達,加上鄰近傳統、超級市場,幾乎一釋出就秒殺;而另一處熱區為湖仔內重劃區,區域鄰近快速道路,可以快速與嘉義市區連結,許多建商看準發展潛力紛紛插旗搶入,新案遍地開花,甚至有建商在區域內連開8案,可見區域市場驚人。嘉義縣與嘉義市相鄰,但許多數據指標顯示,兩地正走向不同的未來。中信房屋嘉義服務據點------------------------------------------------崇聖加盟店           05-2345891    嘉義市西區五顯街172號4樓之1市府加盟店           05-2240777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153號嘉義公明加盟店     05-2767966    嘉義市東區公明路47號嘉義福德加盟店     05-2256868    嘉義市東區世賢路四段436號1樓嘉義吳鳳加盟店     05-2719989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345號嘉義興嘉加盟店     05-2843399    嘉義市西區漢口路97號嘉義自由加盟店     05-2327199    嘉義市西區自由路27號1樓嘉義志航加盟店     05-2841148    嘉義市西區世賢路四段164號
「中信房屋公益月」首發捐血活動完美落幕
2021-12-01
疫情逐漸趨緩,但捐血的活動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受疫情影響,民眾捐血意願大幅降低,導致各地鬧血荒,全台各血型的庫存都告急,近幾天寒流來襲,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血量增多,加上緊接而來的年節更是每年血庫最吃緊的時期,各地區捐血中心紛紛貼出告示,鼓勵民眾捐血。中信房屋總部為了能更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於今年將中信房屋創立月份-11月訂為中信房屋公益月,首次與各地中信房屋加盟店舉辦全台六場的公益捐血活動,提倡藉由個人的「微公益」喚起人人參與公益活動的意願,希望由同仁做起推己及人,號召各地熱血人士捲起衣袖、捐出熱血,讓愛可以無限循環。這次全台六場的捐血活動,首場11/7由高雄左營開跑,第一天就募集了213袋血,大大地鼓舞了同仁的士氣。第二場於11/10在新北舉辦,一大早就有熱血民眾排隊等候捐血,從早到晚都沒有間斷、十分踴躍。緊接著11/12由台南及桃園接手,現場有中信房屋準備的禮券、品牌口罩、精緻帆布袋及防疫筆…等捐血贈品,台南各加盟店更自掏腰包加贈在地名產-關廟麵,特別感謝台南鄉親前來血助,同日桃園場早上下起了雨,所幸午後放晴才得以讓捐血活動順利進行。11/23則由台中與台北壓軸登場,氣溫驟降加上連綿陰雨讓台北場捐血活動一度緊張,還好低溫凍結不了民眾的熱血,讓中信房屋這次舉辦的捐血活動圓滿落幕。台灣血液基金會指出,血液經過成分分離後可產生不同成分血給予更多不同需要的病患使用,現在捐血一袋救到的可不只是一命。中信房屋六都捐血活動總共募集了1040袋熱血,各地加盟店的熱情參與,並在捐血活動現場舉牌邀請民眾前來捐血,熱情活力的展現讓民眾感受到滿滿的熱情,連路過的外送員及送貨司機、百貨公司櫃姐、附近上班族,都趁著休息的空檔加入捐血行列,除了加盟店動員員工前來捐血,更有加盟店的客戶特地搭公車前來支持這項活動,可見中信房屋加盟店對社區深耕服務的影響力,令人感動與振奮。雖然活動已結束,除了特別感謝到場捐血的民眾,未來中信房屋也會在每年的11月進行各項公益活動,也期待能與大眾一起為社會盡一份心力,讓助人的信念能夠繼續傳下去。
中信房屋11月房地產成交統計
2021-11-30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中信房屋統計11月份房地產買賣成交量,全台在連續數月交易量正成長之後,本月表現差強人意,全台量縮3.5%。六都表現以台南最為強勁,其餘五都則呈現微幅增減格局。與去年同期相較,則是交易量增11.6%。與上月相比,台北市月增0.6%、新北市月增2.3%、桃園市月減4.5%、台中市月減6.1%、台南市月增15.8%、高雄市月減8.9%。與去年同期相較,台北市年增8.1%、新北市年增41.3%、桃園市年增30.9%、台中市年增18%、台南市年減15.4%、高雄市年減36.1%。雙重因素導致本月買氣縮手房地產交易量繼數月出現紅盤之後,本月買氣略顯疲態,除了缺乏推升買盤信心的話題之外,政策性層面造成買方觀望的負面因素,也開始於本月浮現。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央行9月底祭出六都加新竹縣市購置第二戶房貸無寬限期措施,雖在10月間造成部分換屋族群的壓力,但由於首購買氣暢旺,抵銷了換屋族的交易量縮,因此上月交易量並未呈現負成長,僅以增幅趨緩的態勢作收。不過本月首購族也開始因房價推升話題而出現猶豫,雙重因素下,導致整體交易出現鈍化,買氣明顯不如先前的活絡。今年房市表現佳 明年疫情變數仍在根據市場觀察,即使房市交易出現量縮,但消費者對於房地產興趣似乎並未削減,各門市看屋量並未大幅銳減。張世宗指出,由於時間已接近年底,傳統置產的需求仍在,因此買方應是在觀察市場情勢、等待適當時機進場,市場氛圍仍屬樂觀,估計今年整體不動產交易量應會較去年成長至少5到6%。不過近期疫情新的變化則是需要密切關注的話題,包括歐洲疫情有死灰復燃的跡象、新的變種病毒迫使歐陸各國採取鎖國政策,後續是否衝擊全球經濟並波及臺灣房市,就端看國內能否抵禦得住了。    
台積電設廠定案 高雄不動產交易坐二望一
2021-11-11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台積電9日正式決議在高雄設立晶圓廠,一掃先前設廠懸而未決的不確定性,提早卡位不動產的投資人也彷彿吃下定心丸,順利搭上了房地產發展的頭班車。根據中信房屋分析,今年以來高雄不動產市場各月交易表現除了農曆春節及疫情嚴峻期間的兩個月之外,其餘各月買賣移轉棟數均較去年為佳,累計移轉棟數亦呈現正成長格局,年增率僅次於台南。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台積電高雄設廠成局,對高雄房地產所帶來的綜效,預期將大於台積電竹科、中科與南科各廠。張漢超分析,台積電設廠地點位於高雄楠梓煉油廠舊址,鄰近高雄捷運油廠國小及世運站,搭捷運前往市區商圈車程短、交通方便,這也是有別於其他台積電廠區特有的優勢。此外開車前往高鐵左營站、台鐵、上高速公路也都只要10分鐘,交通上的特點,也使台積電設廠效益不僅只有楠梓當地受惠,周邊行政區、甚至連高雄市區也順勢搭上設廠題材、聯袂受益。張漢超說,設廠後人員居住需求分布會由廠區所在地向外延伸,對生活便利性與品質要求較高的主管層級多會朝市中心來找房,而對通勤及居住花費較為敏感的一般員工則多會選擇就近置產,房市發展因而將起連鎖帶動的效益。由買賣移轉棟數來看,楠梓地區今年以來累計移轉棟數已比去年同期成長了35%,周邊的橋頭、左營也分別成長68.2%及23.9%,顯示廠利多持續發酵中。除了北高雄台積電設廠話題,南高雄亞灣區中石化開發計畫也頗受矚目,兩者皆為高雄房市加溫增添不少助力。截至10月為止,高雄市買賣移轉棟數累計年增率已達17%,僅次於台南的18.3%。火熱市況,讓高雄在六都中的交易量坐二望一。今年南二都房市均有不錯的表現,成長契機都與開發設廠話題相關。張漢超認為目前高雄重大開發題材幾乎已篤定成局,後續開發過程中,隨著商圈發展與建設的同步發展,房地產也有機會持續受益,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榮獲《運動企業認證》 中信房屋總座:追求業績也要兼顧健康
2021-11-10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今年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國內規律運動人口比例略有下降,不過中信房屋卻鑑於企業「員工健康、公司得利」的理念,積極鼓勵員工從事各項健康相關活動。今年中信房屋更參加教育部體育署推動的《運動企業認證》計畫,首次參與即獲得認證。總經理張世宗表示,獲得《運動企業認證》只是開端,未來希望能藉由多元的休閒運動項目來鼓勵全台中信房屋從人員一同參與,讓「健康活力、熱情中信」的企業文化能具體實踐並推動。中信房屋向來相當重視員工身心健康,因此除了持續添購運動設備、營造職場運動風氣之外,還不定期舉辦各項運動相關活動及講座,鼓勵員工培養自主運動的習慣。張世宗表示,近年國人健康意識抬頭、運動風氣盛行,不過根據統計,國人持續規律運動的比例,以勞動年齡18-59歲的佔比最低,僅19%-28%,這不僅是勞工健康的一大警訊,對於企業而言,也隱含著生產力損失及工殤相關支出的成本,對於勞資雙方都是雙輸。因此中信房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公司舉辦的活動裡加入運動的元素,像是在員工旅遊的行程裡安排一段步道健行,讓同仁在旅遊中也能同時兼顧運動,或是不定期舉辦登山、淨灘活動,除了做公益也能讓同仁走出戶外活動筋骨,由簡單的活動開始,提高同仁參與意願,進而養成運動的習慣。除了宣導運動的重要性、鼓勵員工參與之外,企業主管的表率以及公司所規劃的福利也相當重要。像是總經理張世宗就率先以身做則,主動參與公司舉辦的各項活動,業餘也從事健行、跑步等鍛鍊,甚至計畫在年底時來場自行車環島之旅。而公司內部所成立運動社團,包括員工自主創辦的瑜珈課、蹦蹦熱舞社、登山等社團,只要檢附照片、收據等各項運動證明,社團就能向福委會申請補助。公司也提供免費年度健康檢查,讓員工掌握自身健康狀況,以期能達到「用運動帶來健康、以健康遠離疾病」的目標。中信房屋也廣邀旗下各加盟店都能一同來參與《運動企業認證》計畫。張世宗期許透過此項認證,讓中信房屋所有從業人員能夠真正落實各式運動於生活之中,在追求業績之餘也兼顧生活與健康,藉以實踐關懷員工的企業責任,打造「健康活力、熱情中信」的職場環境。
汐止-新北市最具補漲潛力區域
2021-11-01
民生汐止線利多引爆  房價只有台北1/2過去30年,新北汐止長期飽受淹水之苦,似乎與淹水畫上等號,不過自2004年底員山子分洪道提前啟用,2006年汐止段鐵路高架化完成後,數十年來汐止再已沒有出現淹水現象與傳出災情。「以前汐止淹水的確造成房價上漲有壓力,但是隨著淹水已成為過去式,汐止房市已呈現緩漲,未來一定會出現補漲!」中信房屋汐止大同加盟店店長陳玉玲表示,隨著近幾年人口移入與現有火車、公車與未來開通捷運的方便交通,加上東方科學園區與遠東世界中心等指標建案,吸引科技業與上班族的進駐,讓汐止房市變得水漲船高,已成為新北房市最具潛力與補漲空間的區塊。交通方便+房價親民  上班族可以用「時間換取空間」中信房屋汐止仁愛加盟店店長呂盈萱強調,汐止區房市擁有兩大優勢:一是交通方便;二是房價親民,上班通勤族可善用大眾交通工具,用「時間換取空間」,找到適合自己的房子。目前汐止擁有鐵路與公路交通,對外交通方便,包括3條高速公路與省道,以及3個火車站。呂盈萱進一步指出,未來還有民生汐止線的捷運開通,預估包括下社后站、社后站、樟樹灣站、汐止科學園區站、汐止區公所站等5站,都是未來汐止最具潛力的房市區塊。陳玉玲店長也強調,汐止距離台北市很近,自汐止火車站搭乘台鐵只要20分鐘內可抵達南港、松山、台北等站,並可轉乘捷運;汐止車站周邊還設置有客運、公車等十餘條路線,可往返北基等地區。對於上班族而言,不但交通方便,並且對於新屋房價分別每坪為100萬與80萬的台北內湖與南港而言,汐止最高只有6字頭,的確很吸引人!汐止5大生活圈  最精華的汐科商圈與適合退休的國泰商圈汐止主要可分為5大商圈,一為中興路商圈(新成屋5字頭、中古屋每坪30-40萬),發展歷史較早,商圈內有麥當勞、World Gym、全聯、燦坤等商家雲集,生活機能完整,是汐止熱鬧的生活圈之一,且距離台北不遠,吸引許多在地客與南港、東湖的年輕人購屋,不過上下班顛峰時間交通壅塞。二為樟樹商圈(新成屋每坪40-45萬、中古屋每坪20-30萬),此商圈機能成熟,適合自住,近台鐵汐科車站(步行約10∼15分鐘),鄰近國道1號、3號以及環東大道等多條快速道路,平均車程約10分鐘就可到南港、東湖地區,房價相較於汐科價格上具有競爭力。三為汐科商圈(新成屋6字頭、中古屋每坪35-50萬),汐科站是新北汐止的中心,而位於新台五路二段的「汐科商圈」更是汐止最精華的地段,火車、公車與未來民生汐止捷運線等交會的交通樞紐,房市潛力看好,新成屋成交價最高已上看6字頭。此外,像是聯合報營運中心已搬到汐科站附近,而汐止規模最大傳統市場-中正市場也在此區,加上新台五路沿線陸續推出指標建案,帶動區域房市加溫,造就移入與就業人口大增,也讓汐科商圈成為台北內湖與南港外移汐止人口最多的區塊。第四商圈為汐止車站 (新屋與中古屋每坪為30-40萬),生活機能完善,鄰近傳統市場,步行至汐止運動中心約10分鐘,周邊多為校園學區,生活環境單純,距離大尖山保護區不遠,是假日踏青好去處,而距離汐止車站越近,房價越高,但是相對於台北,親民房價的確吸引不少內湖、南港的首購族群。第五則是國泰生活圈(中古屋每坪約落在15-20萬),台灣已邁向高齡化社會,近年醫院已擺脫「嫌惡設施」,成為退休族重要的購屋指標之一,汐止國泰商圈是少數還有2字頭的房價,而具有電梯的「醫療宅」、「退休宅」是不錯選擇,附近有綠地、有汐止火車站,以及大同路、建成路一帶生活機能成熟的「建成商圈」,也都屬於以國泰生活圈。買汐止房市就要買「蛋黃區」  房價與貸款兩相宜「買房子,跟著公共交通建設走準沒錯!汐止房地產也不例外!!」陳玉玲店長認為,汐止5大商圈之中,未來最具潛力與增值空間為汐科商圈、中興商圈與汐止火車站商圈,共同特色是交通極方便、生活機能佳的汐止「蛋黃區」。建議自住客戶,儘量購買汐止「蛋黃區」,因為汐止房價約只有內湖或南港的1/2。若要「投資」則建議,在預售屋「公布」與「動工」階段進場投資,預估未來增值機率較大!中信房屋新北市汐止區服務據點--------------------------------------------------汐止中興加盟店       02-26936262  新北市汐止區同興路268號汐止仁愛加盟店       02-26477700  新北市汐止區仁愛路142-1號1樓汐止福德加盟店       02-26951234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108號汐止大同加盟店       02-26432205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326號1樓
破紀錄高溫成常態 台灣40年後恐無冬天
2021-11-01
台灣年均溫在過去110年間上升約1.6度,且增溫有加速的趨勢,若不積極減碳,在最惡劣的情境下,2060年後台灣冬季日數恐怕就會歸零。今年7月,日本靜岡縣連日大雨,導致山泥傾瀉,多間房屋、土地遭沖毀;中國河南發生時雨量達201毫米的暴雨,相當於北京半年的降雨量;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也因暴雨嚴重淹水,超過百人死亡;美國紐約9月初也因暴雨來襲,引發致命洪災。全球極端氣候事件頻傳 台灣走向旱澇兩極交替時間往回推,今年6月底北美洲發生致命熱浪,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攝氏49.5度高溫;今年2月,阿根廷內格羅河省(Río Negro)、丘布特省(Chubut)因高溫、乾旱讓森林大火迅速蔓延,焚燒面積超過3萬公頃。回到台灣,根據中央氣象局氣候年報,去年台灣年均溫24.6度,創下1947年以來最高溫;此外,去年7月西北太平洋零颱風生成,也打破台灣46年來的紀錄;去年颱風總數偏少,今年又遇春雨為有正式紀錄以來的最低值,造成今年上半年為1947年以來最嚴重乾旱。此次「百年大旱」因5月底至6月底的幾波明顯降雨而緩解;但到了7月底至8月初,受西南氣流及熱帶性低氣壓影響,氣象局連續兩次啟動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作業,雨勢造成台灣中南部多處積淹水,統計10天左右的降雨量已超過年平均值;其中,累積雨量以高雄御油山的2,579.5毫米最多,當時累積雨量前百名皆位於中南部。台灣百年增溫1.6度 2060年冬季日數恐歸零今年8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公布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近期的地球氣候系統與其各面向的變遷程度,是過去數世紀至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氣候諸多變遷與全球暖化程度直接相關。以此報告為基礎,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比對歷史紀錄,發現台灣年均溫在過去110年間(1911年至2020年)上升約1.6度,且近50年、近30年增溫有加速的趨勢。氣候劇變的壞消息接二連三。根據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NCEI)今年8月發布的全球氣候紀錄,今年7月是自1880年有現代分析以來最熱的7月,全球陸地和海洋加總表面溫度比20世紀平均值15.8度高了0.93度,較2016年7月創下的前一個最高溫紀錄高出0.01度。中研院環變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指出,若不積極減碳,在最惡劣的情境下,2060年後台灣冬季日數恐怕就會歸零。許晃雄語重心長地提到,類似這種「破紀錄」的新聞已經逐漸不再是新聞;為減緩暖化,各國陸續宣示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或許有機會將增溫控制在2度以下,最好的情況是能維持在1.5度左右,讓人類能夠承受氣候變遷的衝擊。綠色和平:不積極減碳 10年後水淹台北車站2050年太遠,若是以10年後推估,是否會更讓人提高警覺。綠色和平今年6月發布《2030年極端海平面上升對七座亞洲城市之預期經濟影響》報告,挑選曼谷、香港、東京、雅加達、首爾、台北和馬尼拉七座鄰近沿海地區的亞洲重要城市分析。根據報告,在最不積極減碳的情境下,極端海平面上升將影響上述七座城市GDP共7,240億美元(約新台幣21兆6,982億元),約1,500萬民眾、1,829平方公里的土地將暴露於淹水的風險之中。以台北市為例,約17%面積將受到淹水威脅,尤以淡水河沿岸地區影響較嚴重,歷史悠久的大同區與交通樞紐台北車站皆可能淹水;若再對照中低收入者、身心障礙者、需關懷獨居老人等社會脆弱度指標,萬華地區社會脆弱度為北市最高、衝擊最大。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指出,面對氣候緊急狀態,雖然現在中央在修《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溫管法),但進度牛步;地方政府應自主強化氣候災害訓練,並且將氣候風險納入國土計畫考量。溫管法修法進度牛步 企業共組氣候聯盟減碳總統蔡英文在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表示,溫管法在積極修法中。環保署表示,修法以「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綠運輸及運具電氣化」與「負碳技術」四大工作圈做跨部會評估,並規劃2030、2040至2050年短中長程的能源及產業政策發展路徑。歐盟、美國、日本、加拿大陸續傳出將研議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環保署提到,台灣產業界也建議加強減碳管理,並考量國際間產品競爭的公平性,評估對進口產品採取相對應的碳排放管制措施,這些都會納入修法的考量。溫管法尚未定案,但民間已做出反應。台達電、台積電、友達等八家科技巨頭今年6月共組「台灣氣候聯盟」,主動承諾減碳目標,並帶領各自的供應鏈一起做,向大眾倡議減碳。台灣氣候聯盟祕書長彭啟明直言,面對氣候變遷,就是需要一個上位的決策團體,讓民間、政府各部門互相配合,而整合跨部會資源需要更上位的法案,「不期待環保署的位階能做到」。彭啟明認為,相對於國際,台灣深度減碳藍圖的動作還是比較慢一點,總是先射箭再畫靶,能力到哪裡才設目標;應先有很遠大的目標,再想辦法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