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彈性隔間,劃分場域且整合機能
2025-04-30
室內設計裡,如果面臨坪數有限的情況,在空間裡不僅容納單一用途時,例如書房結合客房功能、多功能室,並同時希望保有空間開闊性,又能滿足區域機能的劃分,這時可結合折門、滑門、鏤空牆面等彈性隔間手法來實現,同時創造空間使用上的多元彈性。Project Data地點:台灣.桃園坪數:35坪格局:玄關、客廳、書房兼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2建材:板磚、塗料、鐵件、木地板▲1. 書房兼餐廳區結合玻璃折門設計,將戶外自然採光導引至公領域。2. 室內空間不大,為了納入寬敞公領域、場域界定,及多元功能性空間的整體規劃。玄關利用半穿透柱體造型劃分場域,餐廳兼書房區則以玻璃折門,營造開放、穿透的視覺性。室內設計中,為了考慮隔間的可調性與住宅的長期使用需求,設計師需要在初期規劃時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確保空間不僅符合當前的需求,也能適應未來生活情境的改變。CHI DESIGN 齊設計設計師吳奇衡表示:「配置格局圖時會先了解室內坪數、居住人數、空間的用途,以及未來換房或生活模式變化的可能性等。」他強調,對屋主的生活需求做出精確盤點是關鍵。除了基礎的功能需求外,還需考慮公領域的開放感與臥房數量的重要性,這些都直接影響到隔間設計的安排。本案考量室內坪數有限、必須兼具寬敞感公領域的情況,及擁有多元的空間規劃,因此利用彈性隔間的手法來實現。首先,由於大門與電視牆平行,如果沒有屏風功能的安排,對屋主來說無隱私性,但要同步考量空間的劃分,不會造成視線的阻絕,造成空間被壓縮。因此,大門旁利用兩根結構柱造型佇立的形式,取代實體牆或制式屏風設計,藉由柱體之間的縫隙形成半穿透隔間安排,巧妙劃分玄關與客廳場域;且將玄關處的自然光部分導引至客廳,創造玄關與公領域間光線與視覺的連結性,延展空間尺度。將空間裡最好的採光留給中島廚房與餐廳兼書房區。開放式廚房搭配多功能中島,既作為客廳與廚房的區域界定,又可作為吧檯、料理檯面、餐桌,甚至是閱讀或辦公的延伸空間。而隔壁空間則將餐廳與書房整併,並利用玻璃折門巧妙界定內外場域,讓戶外光線也能走進客廳裡。桌子兼具餐桌與書桌,讓空間的多重功能可以隨著需求調整,無論是用餐、工作或休閒,都能靈活變換。牆面結合展示及書櫃的收納機能,利用窗邊深度置入窗下櫃,成為咖啡機、烤土司機等小家電收納。靈活折門與材質選擇,實現功能劃分與視覺和諧保持空間靈活性的同時,設計師如何處理隔間帶來的視覺效果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吳奇衡提到,透過材質的選擇,可以在不犧牲空間功能的情況下,保持視覺上的統一與和諧。像是玄關的結構柱造型牆使用樂土,與客廳沙發背牆同樣材質,如此一來,不僅強化了兩個場域之間的連結性,還創造了視覺風格上的和諧性。在大門口正前方,設置的不鏽鋼鞋櫃並利用150公分的寬度設計,並搭配灰色無接縫地板,成功將玄關區域的落塵區概念拉出,這樣的手法使得玄關既具實用性,又保持整體空間的一體性,避免過多的視覺干擾。而餐廳兼書房的多功能空間裡,利用地板與公領域一致的鋪陳手法,杜絕視覺的切割感、營造整體空間為一體的方式;再搭配鐵件、玻璃材質的活動折門作為隔間,當屋主需要辦公、用餐時,即使將折門拉上,通透門片特性,視覺尺度仍持續延展;平常無需使用時,可將折門收到牆邊,仍能創造出與公領域為一體的放大視覺。折門結合優質五金串接門片,收折之間好使用,也不用擔心需頻繁整理、維護上的問題。▲1.活動式、非單一個用途空間若整體空間不算大,需規劃一處不僅僅單一用途、不需要高度隱密、隱私性,也不用高度隔絕噪音的空間,可結合活動式隔間牆的彈性方式來劃分場域,同時保有場域功能性,例如折門或滑門。當門片關起來就像是一道牆,通透的玻璃材質保有視覺的延伸性,可替坪數有限的空間帶來放大、延展的效果。▲2.折門及柱體造型劃分場域考量大門與電視牆平行,一進入空間將公領域看透,較無隱私性。因此在玄關區利用半穿透柱體造型的隔屏功能,搭配異於公領域木地板的清水模地坪,界定出玄關場域。室內規劃上則希望營造寬敞公領域,因此整體性的視覺安排需要達到和諧、一致性很關鍵,餐廳間書房空間便透過玻璃折門的彈性隔間形式,來達到此需求。▲3.通透玻璃材質提升視覺延展為了在中島廚房旁創造餐廳功能的場域,同時兼具書房使用,因而創造出一個融合兩者功能的彈性場域。考量擁有寬敞公領域、避免壓縮室內空間,因此避開實體牆的隔間方式,而是結合玻璃折門作為空間劃分。通透的玻璃特性,打破視覺的阻斷,讓公領域與此場域形成一體空間感,有效放大視覺。▲4.兼具場域機能與空間劃分當室內空間有限的情況,必須容納不只一個功能作為使用時,除了規劃開放公領域來延展空間尺度,還可利用彈性隔間手法來滿足。玄關區雖功能需完整,但如果再做一道牆,會造成光線阻隔、空間的壓迫,因此延伸自然調性的特質,利用兩個結構柱造型營造出半穿透性視覺,同時也兼具玄關落塵區的獨立性。
高雄房市風光不再? 房價北東漲、南西跌
2020-08-19
去年風光一時的高雄房市,今年在褪去政治熱度之後,房地產交投竟略顯遜色?至1-7月為止,高雄市建物所有權買賣累計移轉棟數,比起去年同期減少了11.4%,明顯遜於其他五都,房價表現更是此起彼落。據中信房屋統計,高雄捷運紅橘兩線各站住宅平均單價呈現「北東漲、南西跌」的變化,以捷運橘線為例,過往生活機能佳,距高雄傳統核心市區較遠的區域,今年房價都微幅向上拉升,高雄民眾的購屋傾向似乎已有了細微的變化。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今年高雄房市交易表現應只是進入收斂,實際上是看淡不淡。比較今年與前年同期交易量即可發現,高雄市今年仍有5.2%的成長率,顯示今年是繼去年交易爆量後的拉回、成長趨勢並未改變。在房價的部分,各區域雖是漲跌互見,不過若就捷運各站周邊住宅平均單價來觀察,北高雄房價成長力就有略勝南高雄的表現,東西向鳳山端的表現也優於西子灣端。 觀察高雄車站以北的14處捷運站,今年以來即有11站的平均成交單價超越前年,這樣的情形反映了北高雄目前的熱度,其中之一便是台商回流的挹注。張漢超指出,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即有不少台商返回高雄置產,而後接二連三發生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及新冠肺炎疫情,更加深台商落葉歸根的意願。而台商多偏好北高雄農十六、美術館等地,主要是看中產品較新、環境寬敞等特色,因此一路往北到左營、岡山,都已是建商積極獵地的區域,為的就是推出與市場需求相符的特色產品。 東西向的部分,也同樣出現鳳山端房價成長力道較西子灣端略強的現象,不過房價區間仍然相對平穩。張漢超表示,高雄車站以東往鳳山方向生活機能並不差,只是過去置產熱區多集中在開發較早、位居商業中心的西側地帶,但隨著東側鳳山地區建案的釋出與鐵路地下化打通了交通動線,有越來越多高雄在地人開始朝鳳山方向來尋找屋齡較新、環境機能也相當的標的來置產,房價也逐漸貼近西子灣側的前金、鹽埕、鼓山等區。 經歷去年的爆起之後,今年高雄房市之所以仍延續既有的成長趨勢,除了近年建商的積極佈局與市政府對於港都的營造、為高雄房市增添不少話題性之外,最主要還是當地房價基期較低,因此吸納了不少外地客入市,這樣的趨勢短期仍不會改變,預期房地產後勢也可望持續穩定發展。  
六都房市桃園區最熱 淡水退居新北第三
2020-08-13
房市哪裡熱,從數字看端倪。根據最新買賣移轉資料統計,今年1到7月六都各行政區依舊以桃園市桃園區累計的買賣移轉量最多,不過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與高雄市等地的第一名熱區卻有變化。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認為,交易熱區改變可以看出買方對區域利多的看法、信心與需求,從市場均衡發展的角度而言,熱區寶座的輪替也算是件好事。 中信房屋統計六都建物所有權買賣移轉資料,今年1到7月行政區累計買賣交易量各都第一名分別是,台北市中山區、新北市新莊區、桃園市桃園區、台中市北屯區、台南市永康區、高雄市三民區,其中桃園市桃園區和台南市永康區與去年相同,連年奪下該都第一名寶座,台北市中山區、台中市北屯區、高雄市三民區則是由去年該都第二竄升至第一;至於去年新北市第三名的新莊區,今年不僅超越第二名板橋區,甚至把去年第一名的淡水區擠落至第三名,箇中變化耐人尋味。 由各區域累積買賣移轉量來觀察,桃園區又為六都整體交易量最大的行政區,買賣移轉量亦占桃園全市整體26.54%,量體比重驚人。張漢超表示,桃園區房市長期以來交易穩定,過往買方多以自住自用為主,但今年以來,投資型買方有增加的趨勢,區域內買氣得以更加穩固,因而也奠定該區交易比重占全市最大的佳績。 至於新北市的部分,受惠於輕軌通車與房產高CP值的話題,去年淡水區交易人氣急速躍升,一舉奪下去年新北市交易熱區第一名,今年新莊區因有捷運環狀線開通的加持,交易表現反而更勝淡水。張漢超指出,以往新莊南北各有機場捷運和新莊捷運線,在捷運環狀線串連兩條路線後,捷運路網得以互通貫穿新莊,讓區域交通大大加分,頭前、副都心等重劃區也再次找回話題性,民眾對於不動產詢問度與買氣都大幅攀升。 張漢超分析,房地產交易熱區良性的輪動,有助於各區域間的平衡發展,因此各都熱區交易量的變化只要沒有出現巨幅的消長,其實都毋須擔心市場過熱的可能。
重劃區強強滾的台南永康區 從蛋黃區一路擴散到蛋白區
2020-08-01
南科效應延燒  房市持續看好崑科大加盟店陳偉傑店長表示,台南房市與產業發展密不可分,受台商回流影響,房市表現亮眼,不但蛋黃區熱絡,熱潮也一路擴散到蛋白區。台南市近年市郊一些區域的人口呈現正成長,像是善化近五年增加6%,安南、永康、仁德等區也增加約2%左右,移入人口變多帶動了房價上升。立法院通過南科台南園區擴建案,南科三期確定落腳台南看西農場,預估可以創造逾5,000人就業機會;隨著就業人口增加,可望帶動周邊房市,進一步刺激大台南整體房市,目前已經成為買房詢問度最高的一個區域。「南科效應」使永康區成為全市2019年人口數增加最多的行政區,如今的南科就像當時的竹科一樣,近期帶動永康區相關推案,也讓台南市整體房市穩定攀升,潛力可期。永康大橋特區房價有撐  復國商圈是購屋焦點陳偉傑店長說明,台南目前因房價基期低,現階段更有眾多重大建設加持,近2年持續吸引建商的前來購地卡位,而建商積極搶進重點重劃區,許多推升新案均價已經正式站穩2字頭。大橋重劃區屬新的重劃區,公設、道路規劃完整新穎,是永康近年來最大、最知名的重劃區,區內學校、綠地規劃完整,最近又有警察局、消防局進駐,另外最引起討論熱度的台南總圖等大型區域建設,也都在這裡。大灣交流道開通後,不但紓解仁德交流道車流,也成為市區對外主要聯通道。旁邊的復國商圈,商業活動集中在復國一路沿線,為一發展成熟的商圈,商圈內有大型永康公園及新完成的忠孝運動公園,整體生活機能完善,商圈內住宅大樓林立,中古屋成交行情約11~13萬/坪,近幾年已完工交屋的建案有H會館,漾煙波,及興建中的山見晴,春上春福,房價均在一字頭,略低於相鄰的東區,一直以來皆為首購族首選區域。且南與平實重劃區相鄰,北與砲校東橋重劃區相鄰,在南北兩處最具發展前景區塊帶動下,復國商圈仍是購屋聚焦之處。砲校遷移  永康最有指標性的區塊中信房屋新永康加盟店長蔣貹賢指出,台南市近年房市交易熱絡,在6都之中名列前茅。北區鄭仔寮、東區平實營區、安南區九份子是台南3大重點重劃區,在政府重大建設加持下,吸引不少民眾進場卡位。而台南市全境共有17座火車站,大橋車站週邊近5年交易件數均領先台南站、永康站、善化站、南科站,是全市交易量最多的火車站。大橋火車站鄰近大橋重劃區,現在已經很多新建案並吸引人口移入,該重劃區旁還有「砲校遷移」的議題,待遷建完成後,等於又釋出一大塊發展性強的土地,「未來10年都會是永康最有指標性的區塊」。近年來政府多項大型建設與南科園區擴建,永康創意設計園區、市立總圖書館、鹽行國中區段徵收以及5萬坪中央公園,讓不少建商紛紛前往進駐推案,拉抬房產的效果,親民的房價與高生活品質,讓永康區成為新的熱門房產重點,發展潛力眼亮,也讓不少首購族與換屋族將目光轉移到永康區。 中信房屋台南市服務據點-----------------------------------------------新永康加盟店  06-3020388  臺南市永康區中山南路253號崑科大加盟店  06-3115252  臺南市永康區復興路98號1樓  
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疫病天災將成新常態
2020-08-01
往後野火、洪水、疫病、空汙、饑荒等災難會更頻繁發生。氣候變遷帶來的經濟大倒退,將是完全不同等級,過去有衰退就有復甦,但未來世界恐打破這個循環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之際,亞、歐、美洲多國紛紛採取封城策略,人民必須待在家中自主防疫,人類及經濟活動隨之停擺,直到5月後各國才陸續解封。 封城意外還地球好空氣 歐洲少1萬空汙致死封城直接帶來的是空汙減少,意外讓地球得到喘息機會。有科學家反倒認為疫情拯救部分人類性命,因據統計全球每年有高達700萬人因空汙喪命,相當於每年來一次納粹大屠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3月中的影像清楚可見,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武漢上空,二氧化氮濃度從2月急遽下降,警示燈一度從紅色和橘色轉為藍色,直到解封後的4月初才又開始升高。二氧化氮主要從汽車、工廠和火力電廠排出。歐洲太空總署3月也觀察到,在為了抗疫而全境隔離的北義大利,二氧化氮濃度出現驚人萎縮;歐盟監測地球的「哥白尼計畫」研究員波丘(Vincent-Henri Peuch)也發現,義大利北部的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幾乎減半。另外,歐洲環保署通報,西班牙當局3月中開始實施全面隔離措施的巴塞隆納和馬德里,同樣出現類似的二氧化氮濃度變化。歐洲另有一份研究指出,處於封城防疫措施下的歐洲國家,受益於石化燃料汙染驟降,今年4月的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萬1,000人。研究發現,歐洲封城措施使火力發電量下滑近40%,石油消費下滑三分之一。以全球來看,石油消費也下滑三分之一,各地的煤消費量也有程度不一的下滑。不過,世界氣象組織基礎設施部門的里紹加德(Lars Peter Riishojgaard)表示,雖然許多媒體都在推測疫情對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排放及全球暖化等氣候問題可能造成的影響,但汙染物及碳排減少都只是暫時現象,「這對氣候來說沒有太大意義」。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世界更熱更窮更多瘟疫由美國記者華勒斯-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等人所撰的《氣候緊急時代來了》一書,明白揭示世界更熱、更窮、更多瘟疫,一點溫差就能帶來全新病毒、千年一遇的災難,癱瘓整個經濟。書中指出,史上最熱的10年剛過,南極多次飆出攝氏20度高溫,未來每一年都可能創下「最熱的一年」;南北極融冰正造成海平面上升,危及世界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20年內雅加達、深圳恐被淹沒;大流行病全球化時代已開啟,病媒正隨著熱帶範圍向北推進,疫區界線正快速消失;從孟加拉到美國,全球將有2億到10億人因洪水、熱浪、野火等淪為氣候難民;從中國到南歐,世界主要糧倉將變成永久乾旱區。往後野火、洪水、疫病、空汙、饑荒等災難不只悲慘、代價昂貴,還會更頻繁發生。氣候變遷帶來的經濟大倒退,將是完全不同等級,過去有衰退就有復甦,但未來世界恐打破這個循環。作者群指出,陷入危機的體系不只社會與經濟,還有人體。地球上仍有許多未知的細菌與病毒,可能因暖化轉移陣地、基因重組,甚至重新演化,全球化與都市化只會使疾病傳染更快速。氣候異常也已侵害心理健康與認知功能,使更多人患精神疾病、失智症。熱浪不只是熱浪,還會帶來其他浪潮:情感疾病、焦慮症、失智症。氣候變遷加速,將創造新贏家與新輸家,過去理所當然認為未來是亞洲世紀,但如今氣候風險帶來種種不確定因素,例如中國仍會持續崛起,但須兼顧與海洋、空汙、怪病等氣候危機搏鬥。原本不公平的世界會更不公平,更多人將掉入極端貧窮的深淵。人類若想改變這個趨勢,必須透過科學、消費、資本和選票做到力求溫室氣體排放減到零、發明與推出突破性的技術,把發電以外的碳排也減到零成長。靠疫情減碳非正途 正確政策才是永續關鍵國際能源總署(IEA)4月30日在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由於各國封城防疫、化石燃料消耗驟減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今年將邁向一年減少近8%的空前紀錄。不過,專家提醒這樣的成績不能算對抗氣候變遷的好消息,因為一旦疫情大流行消退,各國恢復經濟活動,碳排就會輕易飆升。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說:「這場歷史性的碳排大減,只不過是所有錯誤因素綜合下的產物,人們正因疫情或蕭條垂死,各國也正遭逢經濟重創。唯一能永續減碳的是正確的能源與氣候政策,而非痛苦封城。」
中信房屋7月房地產成交統計
2020-07-31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買賣成交件數,結果顯示7月份不動產買賣已由5、6月份激增的交易量中轉為和緩,六都除台中市成交月成長表現較為出色外,其餘五都增減幅度約落在增減5%左右。至於年增表現的部分,六都皆呈現年增正成長的格局,其中以桃園、新北表現最為凌厲! 本月六都不動產交易量與6月相較,台北市月增0.9%、新北市月減5.3%、桃園市月增3.3%、台中市月增9.8%、台南市月減4.9%、高雄市月減1.4%,全台平均月減3.2%。與去年7月同期相比,台北市年增30.5%、新北市年增41.6%、桃園市年增49.7%、台中市年增16%、台南市年增8.3%、高雄市年增11.1%,全台平均年增為33.5%。 中古房市報復性交易趨緩 成交量回歸常態 5、6月間,房地產蟄伏性買盤大舉回流,交易量不僅連續成長,年增表現也比去年同期強。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分析,本月除台中地區成交持續放量且月增幅度較大外,其他區域大多呈現交易熱度略減的走勢,整體市場在交易激增過後開始出現回歸常態的走勢,實際交易量體與5月份相近,波動起伏趨於和緩。 本月由於是第三季首月,成交趨於和緩,有利房市站穩腳步,倘若交易不斷量增,反倒有成長過猛而不利於後市的隱憂。張世宗表示,暑期本是國內房地產交易淡季,但在自住及換屋的需求下,第三季仍有溫和表現的機會。 整體表現雖佳 仍須留意疫情干擾因素 綜觀目前發展,張世宗仍樂觀看待房地產後市,但仍提醒要特別留意經濟環境欠佳對房地產的影響。張世宗強調,房市穩健發展必須建立在穩定的經濟基礎上,經濟若持續疲弱,房市亦將難以獨強。
民眾對第三季房市表現趨向樂觀
2020-07-21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受新冠肺炎影響,各產業幾乎都因消費縮減而導致業績大幅衰退,但不動產市場卻似乎不動如山。中信房屋由近期所做的調查發表看法,認為大眾對房市信心堅強是房地產得以力抗疫情難關的主要因素。調查顯示34%的受訪者於疫情期間不曾改變既有的看屋或交易活動。而面對第三季房價展望,僅有17%的受訪者認為房價有下跌的可能,54%認為持平,29%則看法樂觀認為房價有成長可能。 中信房屋日前透過網路進行調查,在疫情影響的部分,有意置產的受訪者僅20.4%表達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會擔心疾病傳染而暫緩不動產交易及相關活動,45.4%則表達會擔心房價因疫情產生波動而延後看屋及交易,其餘34.2%的受訪者則表達並沒有因疫情而暫緩或延後看屋及交易。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分析,有意置產的民眾因擔心疾病感染風險而暫緩不動產相關活動的比例較低,反倒是擔憂房價可能產生波動而延後看屋交易的比例較高,顯示民眾並未因疫情而降低對房市的關注,對於房地產長期走勢仍具信心,因此使得房市看回不回、仲介業者也並未明顯感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  中信房屋調查:房價未受疫情重挫,民眾對第三季房市表現趨向樂觀 調查顯示,多數民眾對第二季房價並未感受有明顯的變化,但感到房價走弱的受訪者比重有22%,比起感覺房價走強的15.6%來得略高,顯示當時確實有民眾覺得房價有下跌空間、認為未來應有更多便宜可撿,不過這樣的看法卻讓民眾跌破眼鏡,因為後續房價的跌幅似乎未如預期。當問及第三季房價的看法時,認為房價將走強的受訪者已上升至29%,認為房價走弱的比重僅剩下17%。 張漢超表示,當房價未如預期下跌時,原本觀望或暫緩延後看屋及交易的民眾就迅速回流房市,恐怕也是擔憂房價可能再度上漲、撿不到便宜房價所致,這樣的現象由六都6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回溫的狀況即可反映出來。 調查也指出民眾對國內第三季整體景氣的看法。42.6%受訪者雖認為可能會較第二季為差,但仍有20.6%的受訪者認為整體景氣仍將持平,36.8%則認為將比第二季好。中信房屋認為疫情後的整體景氣可能仍有其他不確定的變數,但若單就房地產景氣而論,疫情後應會逐步走穩,價量面也會漸入佳境。※本次調查係於6月份進行施做,共計回收1,017份有效問卷。
隔壁施工我家衰! 發生損鄰事件如何自保
2020-07-16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新北市永和區近日發生一處建案工地損鄰事件,造成周邊道路坍塌、既有住宅嚴重損害傾斜,整起事件因有公安疑慮,而遭市府勒令停工。中信房屋指出,在建築稠密的都市地區進行大型施工工程,時有損鄰事件發生,居家周邊如有工程或建案即將開工,一定要掌握房屋現況、尋求協助、進行鑑定、和解或求償。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都會地區人口稠密、建物棟距緊密,無論是政府公共工程或者建案營造,往往都必須在狹小空間施工作業,因此損鄰事件時有所聞。 損鄰程度可大可小,以這次永和建案工地所發生的事態為例,危及公共安全的狀態已相當明顯,因此市府在鑑定後旋即予以要求停工,但如果房屋僅發生裂痕、住宅部分功能受損,但無居住安全或公共安全疑慮時又該如何處理? 張漢超指出,一般大型工地開工前,地方政府均會要求施工單位出具「鄰房現況鑑定報告」,以記錄開工前周邊建物的狀態,日後倘若有損鄰事件,就會依據該報告內容與損害狀況進行比對,作出損鄰與否的研判。張漢超表示,該份報告是委由土木技師公會、結構技師公會或建築師公會等第三方公正單位做進行的調查,民眾收到通知鑑定通知時,應盡可能配合調查,以在日後不幸發生損鄰時可以據此佐證住家確實造成的損害,倘若未配合調查,那麼屆時發生損害狀況時,就只能依民法向施工單位進行求償提告了。 當發生損鄰事件時,受損戶應向地方主管機關進行申訴以尋求協助,如有同受損害的鄰居,可一同進行申訴,讓地方政府的公權力儘速介入調處。張漢超表示,地方主管機關如評估現場有公共危險之虞,則工地須即刻停工;但若建物無立即危險,且判定是因施工所造成的損害,那麼主管機關就會將損害情形進行列管,除非施工單位與受害住戶達成和解,否則在列管的狀態下,即使施工單位完工也無法取得使用執照。 張漢超指出,達成和解的關鍵在於後續進行的安全鑑定報告,內容主要在釐清損害範圍、如何修復與修復金或賠償金估算等問題。如果對於報告內容雙方達成和解共識,那麼施工單位在完成相關修補、賠償後,主管機關就會解除先前的列管限制。但如果雙方沒有和解共識,且經由地方政府的建築物爭議評審委員會進行調處仍然無解,此時受損戶得對施工單位提起民事求償訴訟,施工單位也必須依規定將賠償金進行提存至法院的程序,倘若受損戶日後決定接受賠償修復金,那麼還是可向法院提出領取這筆賠償金。
通過疫情壓力測試 下半年房市仍須謹慎看待
2020-07-09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房市所受到的傷害並不如2003年SARS流行期間來的嚴重,由買賣移轉棟數來觀察,本次肺炎疫情僅在4、5月間對房市的造成負面影響,6月份起,不動產交易量便開始回升。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房市受到疫情的衝擊僅屬短暫、凸顯高抗壓的特性,再次印證房地產不但具有自住的實用價值,並具投資的效益。 張世宗表示,目前利率處於低檔,市場資金充沛,不動產開發商將會把握下半年推案的機會,預估今年整體房市將會比去年呈現價穩量微增的格局。張世宗分析,今年房價之所以能夠走穩、不易下修,主要為政府考量國際經濟情勢而降息,造就了國內超低的房貸利率,再加上資金條件充沛,因而抵銷了疫情對房價所帶來的影響。 交易量的部分,由六都建物買賣移轉累計棟數觀察,4~5月間肺炎疫情對房市交易造成衝擊、侵蝕第一季交易佳績,因此整體上半年交易較去年略減2.1%。六都中以高雄市表現最差,係因去年選後房市升溫、拉高今年比較基期所致,而表現最為突出的則是桃園市,主要受惠於桃園區、中壢區、八德區三大熱區的推升。 綜觀上半年房地產變化, 4月中旬過後疫情緊張氛圍已開始逐步趨緩,5月份更隨著本土案例不斷「加零」,民眾生活亦漸恢復正常,6月份開啟解封模式之後,不單是民眾看屋與交易的意願大增,同時也給予不動產開發商推案的信心。 房地產這波遞延性的回流買盤,建構在部分投資性的置產需求,交易動能相對於多數消費型產業來的穩定,再加上國內利率環境創下新低,並有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刺激措施造就資金利多,因而促使長期自用買方願意選擇入市,房市交易動能得以推升。 張世宗認為,房市通過了這波疫情所帶來的風險壓力測試,也彰顯出房地產抵禦價量變動、具有自住兼資產保值的效益,下半年疫情如能逐漸消彌,則先前較為保守觀望的買盤將會於持續回流入市,甚至具有地段優勢與產品稀有性的高總價產品也有機會再次嶄露頭角。 不過,通過短期的考驗,還是得留意諸如國際金融變動、經濟穩定與台灣在地緣政治上的風險,房地產發展不宜過度樂觀。張世宗表示,目前包括股市在內的國際金融趨勢,大都以資金堆砌出來的榮景,在實質基本面體質尚未復元的前提下,整體經濟發展仍有隱憂。 由於整體經濟環境牽動房地產的投資、生產、交易與使用等面向,國內房地產市場又屬於較為封閉的市場,內需佔整體交易份額甚大,因此如果經濟基礎無法站穩,那麼房地產還是有可能陷入盤整的疑慮,初估今年整體交易量將比去年成長3~5%,後續變動仍須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