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供應鏈 全球新版圖 美大選後分析
2024-11-29
聚焦輝達財報 AI股與航運股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成為全球供應鏈發展新趨勢,美國總統大選後,供應鏈移出中國的趨勢不變,這已然成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就產業發展而言,AI掀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掌握算力和發展算力的資源成為顯學,從全球四大雲端服務業者擴張資本支出的方向,以及台廠全球布局先行者,可以找到相關台股供應鏈投資標的。輝達財報動見觀瞻,台積電、鴻海等輝達供應鏈相關14檔個股值得留意。另外,繼馬士基大幅調高運價後,長榮海運也表示明年合約價漲定了,近期航海王頗有風雲再起之勢,可以持續追蹤。美國總統大選後,對於台灣企業而言,供應鏈移出中國的趨勢不會有變化,這已然成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美國是台灣最大的終端出口市場,台灣的產業政策與美國牽連極深,美國政策也會深刻影響台灣。美國兩黨對中國皆強硬,但對於盟友或貿易夥伴的態度差異較大,在美中貿易對抗的態勢逐漸升溫下,全球供應鏈的移轉速度將加快,台灣企業須盡可能的分散供應鏈,趨避風險。美總統大選牽動全球供應鏈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成為全球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雖然在短期內會造成遷廠、人員培訓等成本增加,但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倘若持續留在中國,恐將面臨高關稅的壓力,在美中於貿易、政治、科技、軍事等領域全面競爭態勢白熱化,熱戰的修昔底德陷阱或不會這麼快發生,但貿易和科技的衝突卻無法避免。尤其美國企業的供應商皆開始從中國轉移至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墨西哥等國,且在中國的人口紅利、政治穩定度、對外資補貼政策皆漸無吸引力時,外資就像重力加速度般離開中國。無論兩黨哪位候選人勝出,對中政策的基調都不會改變,此前川普提高對中關稅和技術管制的政策,就被拜登保留,並持續對中強硬,顯示這已成為兩黨共識,全球供應鏈從中國+1,漸變成中國+N,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後,全球供應鏈轉移的速度只會更快。減稅成兩黨共識 但在企業稅與關稅呈現分歧民主黨的經濟政策較偏向大政府主義,透過提高富有階級的稅率,增加移轉性支出,將資金補貼弱勢族群。此外,民主黨要求增加企業稅自21%提高至28%,以提高政府稅收。而且恢復兒童稅收抵免(CTC),提案新生兒第一年最多可獲6000美元稅收減免,並計畫提高聯邦最低薪資。而且,停止對小費課徵所得稅,對於美國服務業勞工來說,小費收入也是主要收入來源,這能增加一般勞工的消費支出,且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近7成為消費,此舉能拖底消費支撐。在關稅方面,預估賀錦麗將延續拜登方針,以談判、結盟為主,除了中國以外,不採取以鄰為壑的關稅戰,此舉有利美國通膨降溫。川普的政策對企業主較友善,減稅刺激企業發展,並以關稅作為談判條件,對盟友和貿易夥伴較具競爭性。此外,川普提案將企業稅自21%降至15%,有利企業改善成本結構。並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20%關稅,針對中國加徵60%以上關稅,此舉有可能增加消費成本,並引起輸入性通膨。川普以美國優先政策不變 供應鏈移轉速度會更快另一方面,對於台灣產業來說,為了避免輸美商品關稅的不確定性,加速轉移供應鏈應是必要之舉,雖在美設廠或轉移產線將壓抑營收成長,不過,在美中競爭的情境下,全球佈局速度越快的公司,越有機會在地緣政治不確定的情況下取得訂單,進而與其它廠商拉開營收差距。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以來,台灣企業就開始轉移生產基地,不論電子、傳產、科技等領域皆逐漸移出中國,走向全球佈局,這對於台灣企業短期會有相應成本增加,不過長期來看,分散風險的益處遠大於現在和將來的成本。供應鏈分散趨勢延續 台廠走向全球佈局技術敏感度高的科技業對於風險分散的需求也更高,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良率攀升,已追上台灣同級晶圓廠,在美中競爭白熱化情況下,為穩定晶片供應,未來美國或會要求在美本土生產更高階製程晶片。而且,鴻海(2317)在蘋果公司要求下,在印度開啟生產線,並於今年首度在印度生產iPhone 16 Pro與iPhone 16 Pro Max等高階機種,未來在印度的產能將會持續擴大。這兩家台灣龍頭企業都採取了分散供應鏈的策略,未來,預估美國大選後,將會有更多台灣企業沿著這個步伐,加速全球供應鏈的重塑。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263期,2024.11.08出刊。
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疫病天災將成新常態
2020-08-01
往後野火、洪水、疫病、空汙、饑荒等災難會更頻繁發生。氣候變遷帶來的經濟大倒退,將是完全不同等級,過去有衰退就有復甦,但未來世界恐打破這個循環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之際,亞、歐、美洲多國紛紛採取封城策略,人民必須待在家中自主防疫,人類及經濟活動隨之停擺,直到5月後各國才陸續解封。 封城意外還地球好空氣 歐洲少1萬空汙致死封城直接帶來的是空汙減少,意外讓地球得到喘息機會。有科學家反倒認為疫情拯救部分人類性命,因據統計全球每年有高達700萬人因空汙喪命,相當於每年來一次納粹大屠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3月中的影像清楚可見,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武漢上空,二氧化氮濃度從2月急遽下降,警示燈一度從紅色和橘色轉為藍色,直到解封後的4月初才又開始升高。二氧化氮主要從汽車、工廠和火力電廠排出。歐洲太空總署3月也觀察到,在為了抗疫而全境隔離的北義大利,二氧化氮濃度出現驚人萎縮;歐盟監測地球的「哥白尼計畫」研究員波丘(Vincent-Henri Peuch)也發現,義大利北部的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幾乎減半。另外,歐洲環保署通報,西班牙當局3月中開始實施全面隔離措施的巴塞隆納和馬德里,同樣出現類似的二氧化氮濃度變化。歐洲另有一份研究指出,處於封城防疫措施下的歐洲國家,受益於石化燃料汙染驟降,今年4月的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萬1,000人。研究發現,歐洲封城措施使火力發電量下滑近40%,石油消費下滑三分之一。以全球來看,石油消費也下滑三分之一,各地的煤消費量也有程度不一的下滑。不過,世界氣象組織基礎設施部門的里紹加德(Lars Peter Riishojgaard)表示,雖然許多媒體都在推測疫情對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排放及全球暖化等氣候問題可能造成的影響,但汙染物及碳排減少都只是暫時現象,「這對氣候來說沒有太大意義」。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世界更熱更窮更多瘟疫由美國記者華勒斯-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等人所撰的《氣候緊急時代來了》一書,明白揭示世界更熱、更窮、更多瘟疫,一點溫差就能帶來全新病毒、千年一遇的災難,癱瘓整個經濟。書中指出,史上最熱的10年剛過,南極多次飆出攝氏20度高溫,未來每一年都可能創下「最熱的一年」;南北極融冰正造成海平面上升,危及世界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20年內雅加達、深圳恐被淹沒;大流行病全球化時代已開啟,病媒正隨著熱帶範圍向北推進,疫區界線正快速消失;從孟加拉到美國,全球將有2億到10億人因洪水、熱浪、野火等淪為氣候難民;從中國到南歐,世界主要糧倉將變成永久乾旱區。往後野火、洪水、疫病、空汙、饑荒等災難不只悲慘、代價昂貴,還會更頻繁發生。氣候變遷帶來的經濟大倒退,將是完全不同等級,過去有衰退就有復甦,但未來世界恐打破這個循環。作者群指出,陷入危機的體系不只社會與經濟,還有人體。地球上仍有許多未知的細菌與病毒,可能因暖化轉移陣地、基因重組,甚至重新演化,全球化與都市化只會使疾病傳染更快速。氣候異常也已侵害心理健康與認知功能,使更多人患精神疾病、失智症。熱浪不只是熱浪,還會帶來其他浪潮:情感疾病、焦慮症、失智症。氣候變遷加速,將創造新贏家與新輸家,過去理所當然認為未來是亞洲世紀,但如今氣候風險帶來種種不確定因素,例如中國仍會持續崛起,但須兼顧與海洋、空汙、怪病等氣候危機搏鬥。原本不公平的世界會更不公平,更多人將掉入極端貧窮的深淵。人類若想改變這個趨勢,必須透過科學、消費、資本和選票做到力求溫室氣體排放減到零、發明與推出突破性的技術,把發電以外的碳排也減到零成長。靠疫情減碳非正途 正確政策才是永續關鍵國際能源總署(IEA)4月30日在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由於各國封城防疫、化石燃料消耗驟減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今年將邁向一年減少近8%的空前紀錄。不過,專家提醒這樣的成績不能算對抗氣候變遷的好消息,因為一旦疫情大流行消退,各國恢復經濟活動,碳排就會輕易飆升。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說:「這場歷史性的碳排大減,只不過是所有錯誤因素綜合下的產物,人們正因疫情或蕭條垂死,各國也正遭逢經濟重創。唯一能永續減碳的是正確的能源與氣候政策,而非痛苦封城。」
中信房屋7月房地產成交統計
2020-07-31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買賣成交件數,結果顯示7月份不動產買賣已由5、6月份激增的交易量中轉為和緩,六都除台中市成交月成長表現較為出色外,其餘五都增減幅度約落在增減5%左右。至於年增表現的部分,六都皆呈現年增正成長的格局,其中以桃園、新北表現最為凌厲! 本月六都不動產交易量與6月相較,台北市月增0.9%、新北市月減5.3%、桃園市月增3.3%、台中市月增9.8%、台南市月減4.9%、高雄市月減1.4%,全台平均月減3.2%。與去年7月同期相比,台北市年增30.5%、新北市年增41.6%、桃園市年增49.7%、台中市年增16%、台南市年增8.3%、高雄市年增11.1%,全台平均年增為33.5%。 中古房市報復性交易趨緩 成交量回歸常態 5、6月間,房地產蟄伏性買盤大舉回流,交易量不僅連續成長,年增表現也比去年同期強。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分析,本月除台中地區成交持續放量且月增幅度較大外,其他區域大多呈現交易熱度略減的走勢,整體市場在交易激增過後開始出現回歸常態的走勢,實際交易量體與5月份相近,波動起伏趨於和緩。 本月由於是第三季首月,成交趨於和緩,有利房市站穩腳步,倘若交易不斷量增,反倒有成長過猛而不利於後市的隱憂。張世宗表示,暑期本是國內房地產交易淡季,但在自住及換屋的需求下,第三季仍有溫和表現的機會。 整體表現雖佳 仍須留意疫情干擾因素 綜觀目前發展,張世宗仍樂觀看待房地產後市,但仍提醒要特別留意經濟環境欠佳對房地產的影響。張世宗強調,房市穩健發展必須建立在穩定的經濟基礎上,經濟若持續疲弱,房市亦將難以獨強。
民眾對第三季房市表現趨向樂觀
2020-07-21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受新冠肺炎影響,各產業幾乎都因消費縮減而導致業績大幅衰退,但不動產市場卻似乎不動如山。中信房屋由近期所做的調查發表看法,認為大眾對房市信心堅強是房地產得以力抗疫情難關的主要因素。調查顯示34%的受訪者於疫情期間不曾改變既有的看屋或交易活動。而面對第三季房價展望,僅有17%的受訪者認為房價有下跌的可能,54%認為持平,29%則看法樂觀認為房價有成長可能。 中信房屋日前透過網路進行調查,在疫情影響的部分,有意置產的受訪者僅20.4%表達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會擔心疾病傳染而暫緩不動產交易及相關活動,45.4%則表達會擔心房價因疫情產生波動而延後看屋及交易,其餘34.2%的受訪者則表達並沒有因疫情而暫緩或延後看屋及交易。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分析,有意置產的民眾因擔心疾病感染風險而暫緩不動產相關活動的比例較低,反倒是擔憂房價可能產生波動而延後看屋交易的比例較高,顯示民眾並未因疫情而降低對房市的關注,對於房地產長期走勢仍具信心,因此使得房市看回不回、仲介業者也並未明顯感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  中信房屋調查:房價未受疫情重挫,民眾對第三季房市表現趨向樂觀 調查顯示,多數民眾對第二季房價並未感受有明顯的變化,但感到房價走弱的受訪者比重有22%,比起感覺房價走強的15.6%來得略高,顯示當時確實有民眾覺得房價有下跌空間、認為未來應有更多便宜可撿,不過這樣的看法卻讓民眾跌破眼鏡,因為後續房價的跌幅似乎未如預期。當問及第三季房價的看法時,認為房價將走強的受訪者已上升至29%,認為房價走弱的比重僅剩下17%。 張漢超表示,當房價未如預期下跌時,原本觀望或暫緩延後看屋及交易的民眾就迅速回流房市,恐怕也是擔憂房價可能再度上漲、撿不到便宜房價所致,這樣的現象由六都6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回溫的狀況即可反映出來。 調查也指出民眾對國內第三季整體景氣的看法。42.6%受訪者雖認為可能會較第二季為差,但仍有20.6%的受訪者認為整體景氣仍將持平,36.8%則認為將比第二季好。中信房屋認為疫情後的整體景氣可能仍有其他不確定的變數,但若單就房地產景氣而論,疫情後應會逐步走穩,價量面也會漸入佳境。※本次調查係於6月份進行施做,共計回收1,017份有效問卷。
隔壁施工我家衰! 發生損鄰事件如何自保
2020-07-16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新北市永和區近日發生一處建案工地損鄰事件,造成周邊道路坍塌、既有住宅嚴重損害傾斜,整起事件因有公安疑慮,而遭市府勒令停工。中信房屋指出,在建築稠密的都市地區進行大型施工工程,時有損鄰事件發生,居家周邊如有工程或建案即將開工,一定要掌握房屋現況、尋求協助、進行鑑定、和解或求償。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都會地區人口稠密、建物棟距緊密,無論是政府公共工程或者建案營造,往往都必須在狹小空間施工作業,因此損鄰事件時有所聞。 損鄰程度可大可小,以這次永和建案工地所發生的事態為例,危及公共安全的狀態已相當明顯,因此市府在鑑定後旋即予以要求停工,但如果房屋僅發生裂痕、住宅部分功能受損,但無居住安全或公共安全疑慮時又該如何處理? 張漢超指出,一般大型工地開工前,地方政府均會要求施工單位出具「鄰房現況鑑定報告」,以記錄開工前周邊建物的狀態,日後倘若有損鄰事件,就會依據該報告內容與損害狀況進行比對,作出損鄰與否的研判。張漢超表示,該份報告是委由土木技師公會、結構技師公會或建築師公會等第三方公正單位做進行的調查,民眾收到通知鑑定通知時,應盡可能配合調查,以在日後不幸發生損鄰時可以據此佐證住家確實造成的損害,倘若未配合調查,那麼屆時發生損害狀況時,就只能依民法向施工單位進行求償提告了。 當發生損鄰事件時,受損戶應向地方主管機關進行申訴以尋求協助,如有同受損害的鄰居,可一同進行申訴,讓地方政府的公權力儘速介入調處。張漢超表示,地方主管機關如評估現場有公共危險之虞,則工地須即刻停工;但若建物無立即危險,且判定是因施工所造成的損害,那麼主管機關就會將損害情形進行列管,除非施工單位與受害住戶達成和解,否則在列管的狀態下,即使施工單位完工也無法取得使用執照。 張漢超指出,達成和解的關鍵在於後續進行的安全鑑定報告,內容主要在釐清損害範圍、如何修復與修復金或賠償金估算等問題。如果對於報告內容雙方達成和解共識,那麼施工單位在完成相關修補、賠償後,主管機關就會解除先前的列管限制。但如果雙方沒有和解共識,且經由地方政府的建築物爭議評審委員會進行調處仍然無解,此時受損戶得對施工單位提起民事求償訴訟,施工單位也必須依規定將賠償金進行提存至法院的程序,倘若受損戶日後決定接受賠償修復金,那麼還是可向法院提出領取這筆賠償金。
通過疫情壓力測試 下半年房市仍須謹慎看待
2020-07-09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房市所受到的傷害並不如2003年SARS流行期間來的嚴重,由買賣移轉棟數來觀察,本次肺炎疫情僅在4、5月間對房市的造成負面影響,6月份起,不動產交易量便開始回升。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房市受到疫情的衝擊僅屬短暫、凸顯高抗壓的特性,再次印證房地產不但具有自住的實用價值,並具投資的效益。 張世宗表示,目前利率處於低檔,市場資金充沛,不動產開發商將會把握下半年推案的機會,預估今年整體房市將會比去年呈現價穩量微增的格局。張世宗分析,今年房價之所以能夠走穩、不易下修,主要為政府考量國際經濟情勢而降息,造就了國內超低的房貸利率,再加上資金條件充沛,因而抵銷了疫情對房價所帶來的影響。 交易量的部分,由六都建物買賣移轉累計棟數觀察,4~5月間肺炎疫情對房市交易造成衝擊、侵蝕第一季交易佳績,因此整體上半年交易較去年略減2.1%。六都中以高雄市表現最差,係因去年選後房市升溫、拉高今年比較基期所致,而表現最為突出的則是桃園市,主要受惠於桃園區、中壢區、八德區三大熱區的推升。 綜觀上半年房地產變化, 4月中旬過後疫情緊張氛圍已開始逐步趨緩,5月份更隨著本土案例不斷「加零」,民眾生活亦漸恢復正常,6月份開啟解封模式之後,不單是民眾看屋與交易的意願大增,同時也給予不動產開發商推案的信心。 房地產這波遞延性的回流買盤,建構在部分投資性的置產需求,交易動能相對於多數消費型產業來的穩定,再加上國內利率環境創下新低,並有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刺激措施造就資金利多,因而促使長期自用買方願意選擇入市,房市交易動能得以推升。 張世宗認為,房市通過了這波疫情所帶來的風險壓力測試,也彰顯出房地產抵禦價量變動、具有自住兼資產保值的效益,下半年疫情如能逐漸消彌,則先前較為保守觀望的買盤將會於持續回流入市,甚至具有地段優勢與產品稀有性的高總價產品也有機會再次嶄露頭角。 不過,通過短期的考驗,還是得留意諸如國際金融變動、經濟穩定與台灣在地緣政治上的風險,房地產發展不宜過度樂觀。張世宗表示,目前包括股市在內的國際金融趨勢,大都以資金堆砌出來的榮景,在實質基本面體質尚未復元的前提下,整體經濟發展仍有隱憂。 由於整體經濟環境牽動房地產的投資、生產、交易與使用等面向,國內房地產市場又屬於較為封閉的市場,內需佔整體交易份額甚大,因此如果經濟基礎無法站穩,那麼房地產還是有可能陷入盤整的疑慮,初估今年整體交易量將比去年成長3~5%,後續變動仍須持續觀察。
中信房屋6月房地產成交統計
2020-07-01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 中信房屋統計6月份內部成交資料,六都延續5月份買盤回流態勢,交易量與5月相較均呈現正成長。年增率表現的部分,除高雄微幅減少外,其餘五都均有大幅成長,全台平均年增率為25.4%,表現出色。 6月份中信房屋交易表現與上月相較,台北市月增3.1%、新北市月增3.8%、桃園市月增5.1%、台中市月增4.7%、台南市月增1.7%、高雄市月增1.4%,全台平均月增為3.2%。與去年6月同期相比,台北市年增23.2%、新北市年增22.7%、桃園市年增26.5%、台中市年增23%、台南市年增25.7%、高雄市年減4.4%,全台平均年增為25.4%。 報復性消費回流 房市順勢受惠 隨著6月疫情趨緩並開放解封,民眾生活作息已逐步回歸常軌,整體經濟雖未完全復原,但民眾蟄伏已久的報復性消費已為一般民生型產業注入一股活水。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房地產市場繼5月份回溫後,本月持續有遞延性買盤回流,不過由於6月適逢端午假期,來客比上月微幅縮減,但整體成績仍較上月為佳。累積今年以來的成交表現,中信房屋平均每店件數都比去年成長7.5%左右。本月與去年同期也有25.4%的正成長,如能走穩步調,預估第三季表現將有可能超越去年同期。 買賣雙方對房價看法趨於收斂 觀察年增率的部分,高雄受到政治氛圍影響,表現較去年遜色,但月成交表現仍持續往上,研判政治影響應屬短期。 張世宗認為,目前房產交易仍以首購及換屋族群為主力,在疫情限制解封後,買賣雙方對價格的看法也趨於收斂,賣方對買方釋出善意,願放低姿態進行讓利,現階段房地產在後疫情時代雖無重大利多,但「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後續中古房市仍有機會持續放量。
交通要衝 萬坪綠地 異國氛圍 士林房市得天獨厚
2020-07-01
台北市士林區可謂相當獨特的行政區,從劍潭的老士林商圈,到別墅林立的外雙溪,也有充滿異國氛圍國際化社區的天母,還涵蓋了寬懬遼闊的陽明山,甚至社子一帶的老社區,都是士林區的一部分,差異化相當大。中信房屋士林加盟店店長林煥斌表示,一般提到士林,都是以夜市一帶為主的老士林,從清朝起即有熱絡的商業活動,後來變成總統的官邸而成為管制區。真正一般俗稱的士林就在士林夜市、中正路、中山北路五段,自從特區管制解除後,士林開始重劃,新建案如雨後春筍林立。林煥斌店長分析,士林商業熱絡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它發達的交通位置。士林在交通佔有優勢,往北過橋可到天母石牌;搭捷運可達淡水北投;往西過橋就到三重、蘆洲;往東則往外雙溪、內湖,從圓山上高架橋就進入台北市中心,上高速公路也很方便,因此士林成為四個交通路線的交會點,扮演交通轉運站的角色,如此便利的交通便吸引大量人口移居。林煥斌店長表示,以目前福林橋以南的士林地區房市交易,新屋的交易價格介於每坪在80到150萬元之間;至於中古屋的交易行情,有電梯的房屋介於55萬到70萬元,沒有電梯的房屋則介於45到55甚至60萬元之間。至於福林橋以北,就是俗稱的天母地區。中信房屋天母忠誠加盟店店長沈聖澤表示,天母可算是台灣最早國際化的地區,包括中山北路六、七段,天母東、西、北路一帶,早期因為美軍的宿舍興建於此區,許多台灣難得一見的各種西式餐廳、酒吧,到處都是西方產品的商店,營造出異國情調的氛圍,吸引大量的台灣人來此朝聖,觀摩外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在天母購屋,感受歐美生活的品質。沈聖澤店長說,過去十幾年外商公司移往中國大陸,不過這並不影響天母的房市行情,因為天母的房市具有其特殊性,此區的購屋居民都是自住型的購屋族,目前天母一帶的房屋交易行情,以捷運沿線為例,新屋依基地大小與工法,一般每坪在90萬至100萬元之間;至於中古屋的部分,有電梯的公寓為50萬至65萬之間,無電梯公寓則約在45萬到55萬之間。若是在捷運沿線以外,由於居民多為喜歡清靜悠閒生活步調的自住客與外僑,因此新屋每坪有90萬到150萬元;中古屋公寓則每坪約在50萬到70萬元之間,房市具有抗跌性。近來的國際情勢發展,不少外商公司再度回流到台灣,基礎條件良好的天母,將會成為外商居住首選,例如美國在台協會已經在天母買下一整棟大樓,提供做為未來美國官員居住的房舍。由於市政府規劃士林北投科學園,沈聖澤店長說,目前尚在招商初期,但是他預估未來很具潛力,有助人口移入,提升士林的房市買氣。此外隨著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即將落成,和已經營運的台灣戲曲中心,為士林濃厚的商業活動,增添藝文氣息,吸引喜歡藝文活動的消費人潮,將對觀光降溫而受影響的士林夜市景氣,有很大的加分。林煥斌店長表示,士林跟其他行政區來比較,性價比很高,除了交通方便,此區不僅空氣好且環境佳,各項基礎建設很完備,生活步調優閒舒適,公園綠地更是多且廣大,鄰近大型醫院至少四家,士林房市的未來增值潛力空間非常大,例如大台北環狀捷運線通車以後,未來的士林將有雙捷運線,還有大台北環狀線,生活機能又好,士林是其他大台北地區無可比擬的好地方,他建議現在可利用這段期間房屋市場比較低,懂得房市行情的聰明消費者,可以儘早入市。中信房屋士林區服務據點-----------------------------------------------士林捷運加盟店  02-28831313  臺北市士林區中正路203號1樓天母忠誠加盟店  02-28310000  臺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一段23號
住宅與商用合攻 下半年國內房市景氣迎向復甦
2020-07-01
相較於SARS疫情,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國內房市抗壓性相對較高,總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衝擊國內房市的時間點僅有短暫反映於2020年4~5月,6月景氣將逐步回溫,至於928檔期、年底旺季將是2020年推案的高峰,重劃區則為各地區不動產開發商的建案重心,新北市如板橋江翠北側、新店央北、三重仁義、二重疏洪道、淡海新市鎮等。而預計2020年全年國內房市相較於2019年將為價穩量微增格局,其中價格並未因疫情下滑,則是因有來自於超低房貸利率、充沛資金、先前不動產開發商獲利豐厚等環境支撐,交易量則因2019年基期相對墊高,加上疫情略有影響第二季交易,故預計2020年國內房市交易量將呈現微幅成長格局,而在住宅與商用合攻之下,下半年國內房市景氣將迎向復甦。 總計2020年1~5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請參考表一)相較於2019年同期下跌3.2%,主要係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衝擊不動產市場買氣反映於4~5月的交易數據衰退之格局,進而侵蝕2020年1~3月成交增長的局面,其中台南市、高雄市表現最差,則係因2019年選後房市升溫,基期較高所導致,而桃園市年增率高達13.4%,表現最為突出,主要是由於桃園市、中壢市、八德市三區交易熱絡所帶動。 在歷經2020年4~5月房市成交量萎縮之後,隨著5月國內本土疫情感染已趨近落幕,疫情恐慌逐漸消除,且台灣大解封在即,不但拉抬不動產開發商推案的信心,也刺激民眾看屋及購屋的意願,部分投資置產需求增加,甚至長期置產族因國內房貸利率創下史上新低、資金充沛,且剛性購屋需求及資金流向仍支撐房市交易動能,不動產動能相較於其他消費性產業穩定,故不動產成為投資避險之處,顯示下半年在疫情因素趨於淡化後,投資置產及剛性遞延性買盤將可望逐步釋出,其中以產品別來說,首購、換屋族群需求穩定,高端產品交量量也將有明顯回籠,主要是看重地段、產品稀有性等優勢而擇優進場,況且部分企業主、自營商可能因應資金調度需求,出售閒置資產,也有等了許久的買盤趁勢接手;但2020年下半年房市景氣回升的幅度也難免遭到壓抑,畢竟國內議價空間縮減、疫情對於勞動市場的衝擊始浮現之影響所致。 而在商用不動產方面(請參考表二),2020年公辦都更、捷運聯開、設定地上權等將成為商業地產的焦點,總投資規模將達到1,676億元;其中公辦都更案子中尤以台電公司北儲中心AR1-2開發案較受矚目;而以捷運聯開案來說,新北市即將通車的環狀線沿線已成投資重心,其餘尚包括台中市捷運綠線年底通車及G9站聯開案,以及高雄市輕軌周邊土地開標,鐵道局高鐵桃園新竹台中站周邊開發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