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彈性隔間,劃分場域且整合機能
2025-04-30
室內設計裡,如果面臨坪數有限的情況,在空間裡不僅容納單一用途時,例如書房結合客房功能、多功能室,並同時希望保有空間開闊性,又能滿足區域機能的劃分,這時可結合折門、滑門、鏤空牆面等彈性隔間手法來實現,同時創造空間使用上的多元彈性。Project Data地點:台灣.桃園坪數:35坪格局:玄關、客廳、書房兼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2建材:板磚、塗料、鐵件、木地板▲1. 書房兼餐廳區結合玻璃折門設計,將戶外自然採光導引至公領域。2. 室內空間不大,為了納入寬敞公領域、場域界定,及多元功能性空間的整體規劃。玄關利用半穿透柱體造型劃分場域,餐廳兼書房區則以玻璃折門,營造開放、穿透的視覺性。室內設計中,為了考慮隔間的可調性與住宅的長期使用需求,設計師需要在初期規劃時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確保空間不僅符合當前的需求,也能適應未來生活情境的改變。CHI DESIGN 齊設計設計師吳奇衡表示:「配置格局圖時會先了解室內坪數、居住人數、空間的用途,以及未來換房或生活模式變化的可能性等。」他強調,對屋主的生活需求做出精確盤點是關鍵。除了基礎的功能需求外,還需考慮公領域的開放感與臥房數量的重要性,這些都直接影響到隔間設計的安排。本案考量室內坪數有限、必須兼具寬敞感公領域的情況,及擁有多元的空間規劃,因此利用彈性隔間的手法來實現。首先,由於大門與電視牆平行,如果沒有屏風功能的安排,對屋主來說無隱私性,但要同步考量空間的劃分,不會造成視線的阻絕,造成空間被壓縮。因此,大門旁利用兩根結構柱造型佇立的形式,取代實體牆或制式屏風設計,藉由柱體之間的縫隙形成半穿透隔間安排,巧妙劃分玄關與客廳場域;且將玄關處的自然光部分導引至客廳,創造玄關與公領域間光線與視覺的連結性,延展空間尺度。將空間裡最好的採光留給中島廚房與餐廳兼書房區。開放式廚房搭配多功能中島,既作為客廳與廚房的區域界定,又可作為吧檯、料理檯面、餐桌,甚至是閱讀或辦公的延伸空間。而隔壁空間則將餐廳與書房整併,並利用玻璃折門巧妙界定內外場域,讓戶外光線也能走進客廳裡。桌子兼具餐桌與書桌,讓空間的多重功能可以隨著需求調整,無論是用餐、工作或休閒,都能靈活變換。牆面結合展示及書櫃的收納機能,利用窗邊深度置入窗下櫃,成為咖啡機、烤土司機等小家電收納。靈活折門與材質選擇,實現功能劃分與視覺和諧保持空間靈活性的同時,設計師如何處理隔間帶來的視覺效果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吳奇衡提到,透過材質的選擇,可以在不犧牲空間功能的情況下,保持視覺上的統一與和諧。像是玄關的結構柱造型牆使用樂土,與客廳沙發背牆同樣材質,如此一來,不僅強化了兩個場域之間的連結性,還創造了視覺風格上的和諧性。在大門口正前方,設置的不鏽鋼鞋櫃並利用150公分的寬度設計,並搭配灰色無接縫地板,成功將玄關區域的落塵區概念拉出,這樣的手法使得玄關既具實用性,又保持整體空間的一體性,避免過多的視覺干擾。而餐廳兼書房的多功能空間裡,利用地板與公領域一致的鋪陳手法,杜絕視覺的切割感、營造整體空間為一體的方式;再搭配鐵件、玻璃材質的活動折門作為隔間,當屋主需要辦公、用餐時,即使將折門拉上,通透門片特性,視覺尺度仍持續延展;平常無需使用時,可將折門收到牆邊,仍能創造出與公領域為一體的放大視覺。折門結合優質五金串接門片,收折之間好使用,也不用擔心需頻繁整理、維護上的問題。▲1.活動式、非單一個用途空間若整體空間不算大,需規劃一處不僅僅單一用途、不需要高度隱密、隱私性,也不用高度隔絕噪音的空間,可結合活動式隔間牆的彈性方式來劃分場域,同時保有場域功能性,例如折門或滑門。當門片關起來就像是一道牆,通透的玻璃材質保有視覺的延伸性,可替坪數有限的空間帶來放大、延展的效果。▲2.折門及柱體造型劃分場域考量大門與電視牆平行,一進入空間將公領域看透,較無隱私性。因此在玄關區利用半穿透柱體造型的隔屏功能,搭配異於公領域木地板的清水模地坪,界定出玄關場域。室內規劃上則希望營造寬敞公領域,因此整體性的視覺安排需要達到和諧、一致性很關鍵,餐廳間書房空間便透過玻璃折門的彈性隔間形式,來達到此需求。▲3.通透玻璃材質提升視覺延展為了在中島廚房旁創造餐廳功能的場域,同時兼具書房使用,因而創造出一個融合兩者功能的彈性場域。考量擁有寬敞公領域、避免壓縮室內空間,因此避開實體牆的隔間方式,而是結合玻璃折門作為空間劃分。通透的玻璃特性,打破視覺的阻斷,讓公領域與此場域形成一體空間感,有效放大視覺。▲4.兼具場域機能與空間劃分當室內空間有限的情況,必須容納不只一個功能作為使用時,除了規劃開放公領域來延展空間尺度,還可利用彈性隔間手法來滿足。玄關區雖功能需完整,但如果再做一道牆,會造成光線阻隔、空間的壓迫,因此延伸自然調性的特質,利用兩個結構柱造型營造出半穿透性視覺,同時也兼具玄關落塵區的獨立性。
美麗不輸花卉,時下最夯「觀葉植物」
2021-02-01
過年一定要來個花花草草妝點不一樣的居家,為空間製造新氣象;但是除了花卉,今年也可來點時下最夯的「室內觀葉植物」。觀葉植物可不是你以為的就是綠綠的而已,其花樣真是稀奇古怪,花色雖以綠色居多,但同樣是綠色,卻有多種層次。有些植物性喜強日照但卻又能耐陰,有些植物不需要太多陽光,需要栽植於遮陰處才能生長良好,有些植物適合拿來妝點室內環境,其美麗的姿態一點也不會輸給花卉。過完年還可以再繼續種植,多項研究都提出觀葉植物具有淨化空氣的功能,在放置有植物的房間內,不僅減少空氣內中的有毒物質,能淨化還能美化環境,觀葉植物堪稱比花卉CP值更高。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觀葉植物,例如黃椰子、棕竹、黃金葛、印度橡膠樹、虎尾蘭及龍血樹,都是淨化空氣的最佳選擇。觀葉植物種類眾多,其中有一類觀葉類盆栽植物 (Foliage Pot Plants) ,就是種在盆栽中的觀葉植物,除了整體株型及葉斑漂亮之外,其葉叢與盆栽比例亦需適當,因為盆栽植物在移動上機動性高,方便隨時移動組合,所以常被拿來佈置於庭園或家中的角落。此類植物有秋海棠、黛粉葉、朱蕉、龍血樹屬植物、黃金葛、棕竹、茶馬椰子屬植物、馬氏射葉椰子、琴葉榕、印度橡膠樹等。此外,有些蔓生植物也常作為吊盆植物栽培,例如蔓性椒草、白金葛、百萬心、毬蘭等。另外還包括水生植物,例如澤瀉、埃及莎草、白穗刺子莞、大萍、粉綠狐尾藻、斑葉林投等。在栽植觀賞植物時需考量的重點是栽培環境是否適合該種植物,如果是地植於戶外的園子中,則需考慮澆水、空氣相對濕度、日照量,因為不同的觀葉植物對栽培環境要求均不同。大多數的物種性喜半日照,但有些物種則可以栽植於全日照環境中,例如黃椰子、馬氏射葉椰子、印度橡膠樹、虎尾蘭、斑葉林投、彩葉草、紅莧草等,但同時也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另外,還有某些物種需要栽植於散射光環境中或大樹的遮陰之下,例如花燭、蔓綠絨、黃金葛、龜背芋、龍血樹屬植物、粗勒草、許多屬的蕨類以及某些鳳梨屬植物,例如鶯歌鳳梨屬。觀葉植物的世界多采多姿,當然也是千萬變化,開始種植它就能多一分了解,今年過年就來為居家妝點綠意和新意吧 !
傳統年菜熱量爆表! 6秘訣讓體重不要跟著步步高升
2021-02-01
在春節假期中,親朋好友相聚圍爐吃年菜為國人重要習俗之一,然而,在年節歡樂的氛圍烘托下,常會不自覺的飲食過量,除了攝取了超標的熱量外,也提高罹患肥胖等相關疾病的風險。佛跳牆、雞湯、蹄膀、糖醋魚、獅子頭、米糕及八寶芋泥等皆為常見的傳統年菜,這些菜色的共通點為以油炸、油煎、糖醋、勾芡、多糖及多醬汁等方式料理,換算下來,一餐攝取的熱量可能超過2,600大卡;以一般體重60公斤之靜態工作者來說,一餐所需熱量約700大卡,吃一頓年夜飯所額外攝取的熱量,需至少得跑操場103圈(約31公里)。因此,不論是自行準備或上館子用餐,圍爐吃年菜可選擇少油炸、少糖、少鹽、多纖維的菜色。此外,國民健康署也提供6項技巧,讓農曆春節期間吃得營養均衡無負擔,健康開心樂過年:技巧1、全榖雜糧多選原態全穀雜糧類建議每餐以1.5個拳頭大小的份量為食用基準,建議選擇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維持原態」的全榖雜糧類,如糙米、全麥麵、芋頭、南瓜、山藥及紅豆等,而年菜中常見的米糕、八寶芋泥等,通常額外添加許多油脂和糖製作,建議酌量攝取即可。技巧2、年年有餘減少加工豆魚蛋肉類建議每餐大約1掌心大小及厚度之份量,而份量較大的年菜,如豬肋排、全雞等,建議與親朋好友共享,或將1餐分成2餐食用,以避免過量。菜色選擇時,建議以脂肪含量較低的鮮蝦、海參、花枝、牛腱肉、雞肉等,取代蹄膀、東坡肉等;以天然食材取代高熱量、高鹽、高油之肉類加工製品,例如獅子頭等,也建議減少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的臘肉、香腸等,避免不當添加物的攝取及罹患腸癌的風險。技巧3、蒸煮涼拌搭配堅果菜色盡量選擇蒸、煮、涼拌等佳餚,避免油炸、糖醋、燴等菜色,例如以清蒸魚取代糖醋魚、紹興醉雞取代脆皮炸雞,或是挑掉炸衣,以減少攝取過量油脂;解凍後的湯品,可將上層凝固油脂除掉後再加熱以減少油脂的攝取。另外,每餐可選擇搭配大約1個「大拇指節」(約1茶匙)的堅果種子為開胃菜或飯後點心,如杏仁果2粒、腰果2粒或核桃仁1粒。技巧4、多添蔬菜補足纖維每餐蔬菜攝取量以1.5個拳頭大小的份量為食用基準,因此選擇年菜時,建議多挑選2至3道蔬食或半蔬食菜色,也可準備新鮮蔬菜,適量加入肉品或湯品年菜中,例如:燉品可加入蘿蔔一同燉煮;鍋品則可加入茼蒿、高麗菜、香菇、金針菇;肉品則可加入燙熟的芥菜、花椰菜、青江菜盤飾,或以青椒、筍片拌炒,不但可以增加膳食纖維,且可以增加飽足感。技巧5、當季水果大桔大利每餐水果攝取量大約1個拳頭大,建議以當季新鮮水果取代過年常吃的芒果青、水果風味軟糖、牛軋糖等零食。因水果中富含維生素(如維生素A、C、E等)及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增加飽足感、增強免疫力等,達到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效果。技巧6、多喝開水無糖飲料口渴時喝白開水最健康,另每日建議喝1.5~2杯原味乳。因含糖飲料中添加大量糖,使用的配料,如粉圓、芋圓、粉條、布丁等也多含有糖分,過量攝取會提高造成肥胖及罹患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建議多以白開水、無糖飲品或原味乳(鮮乳、原味保久乳等)取代含糖飲料。而原味乳富含鈣質、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等,因此建議每日應攝取至少1.5~2杯的原味乳(每杯240毫升);調味乳品常含有外加糖及其他食品添加物等,故原味乳品為較優質的乳品選擇。
日式禪意 X 現代工業風 在家也能欣賞微景綠植
2021-02-01
單層新成屋(五年以下)、40坪、3房。主要建材:樂土、無接縫鋼石地板、薄石板、鐵件、玻璃、液晶電控智能膜一走進開放式客餐廳,視線瞬間被眼前水草缸所吸引,太陽光經由白灰色蜂巢簾的轉化變得柔和,透過大片窗戶眺望遠方飛機升降,40坪的毛胚屋在設計師的巧手下,混搭出獨一無二的風格居家。男屋主是位日本人,這是他第三次請庵設計團隊做整體空間規劃,設計師陳秉洋深思熟慮後決定加入日本文化、自然元素,空間配色以木頭、灰色調為主,迎合屋主喜愛天然、純淨的喜好,無論是建材或傢具的選用,皆呼應綠建材與日式禪意。家中經常舉辦各式派對,設計師因應屋主的熱情好客,利用翻轉電視延伸聚會場所到餐廳與廚房中島,讓聚會空間不侷限在客廳,架構流暢的動線。量身打造升降桌,為屋主節省預算廚房、中島吧檯、餐廳、客廳的設計為開放式空間,由於屋主喜愛名牌廚具的升降中島桌,於是設計師四處搜尋電動桌腳,自行打造電動升降桌,節省裝潢預算。中島設計與廚具同高,讓屋主在備料烹飪時,轉身到中島時依然是同樣高度,避免高低差而產生做菜不易的感受。餐桌桌板能夠向外延伸60公分,增加兩個座位,從6人桌變成8人桌。客廳的立面造景以枯木、半高水箱搭配高窗,將日式庭院造景帶入室內,高窗玻璃上黏貼液晶電控模,只要連接手機智能APP,將可營造霧化與穿透兩種不同的視覺感。對外窗底下的臥榻能讓家中孩子安心爬行,並將影視相關機具收整於此。天花板呈現原有的屋高,讓管線裸露呈現出工業風,並透過斜面拼接的手法,銜接梧桐木碳化木皮至餐廳天花板,施工上必須考量對花,才能放大視覺效果。此外,設計師將兩台吊隱式冷氣與一台全熱交換機藏於木皮後方,並留下方便維修機器的孔隙,貼心設想未來的可變動性。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 男屋主喜歡研究魚類、水草生態,渴望以大型水草缸作為立面造景。● 希望新家能夠跳脫舊家黑白灰色調風格。● 屋主相當好客,客餐廳空間能容納愈多人愈好。01 格局 調整出入口,讓餐廚空間極大化由於屋主希望廚房空間極大化,故設計師調整次臥與小孩房的出入口,讓廚房與餐廳的走動空間更寬敞。02 材質 選擇減少環境汙染的綠建材運用碳化梧桐木皮表現原始粗獷感,選擇薄石板降低對環境的破壞,以樂土當作立面塗料,整個空間盡量選擇減少環境汙染的綠建材。03 機能 沙發背牆兼具收納機能仔細思考客廳沙發最合適的坐向,並提出三個方案供屋主挑選,最後選擇可變性最大的方案。沙發後方設置機能櫃,放上不常使用的備品、書籍、展示品,以上漆的大型推拉門、鋁框玻璃門做設計,延伸空間感。04 設計 利用智能系統營造酒吧氛圍客廳的燈光配置上,考量整體空間的照度並加入智能控制系統,夜晚可以透過手機控制燈光變化,營造酒吧的氛圍。05 設計 臥房各自坐擁不同主題三間臥房各有特色,主臥房用木頭拼接手法搭配不對稱燈飾,延續客餐廳自然氛圍,次臥以設計師自行動手做的威尼斯仿飾藝術漆創造出有光澤感的立面,和主臥有所區隔,小孩房則以灰綠色立面和仿布紋衣櫃,打造溫馨感。
眼觀環繞山景 鬧中取靜打造無壓空間
2021-01-01
38坪、3房2廳2衛、父母+2孩子。空間格局:3房2廳2衛。主要建材:白橡木、磁磚、賽麗石。位於內湖近郊的小型社區,屋齡約10年的中古屋,原有格局設計雖已具有現代新成屋的思維,卻仍無法扣合屋主與家人的居住需求。敘研設計大刀闊斧地將室內格局重新配置,讓空間的功能性完美回應生活所需,保留完整的落地窗面,引進日光映照室內純粹的色調,營造舒適無壓的居住空間。此間座落於內湖近郊的10年中古屋,建商原本在38坪的空間中設有雙主臥與雙客房,由於房間數過多,因此空間被切割得較為零碎,且屋主一家目前長住在台灣的成員僅有4人,夫妻倆以及2個孩子,多出的一間空房導致空間使用的效益降低。同時廚房亦仍舊以封閉性的型態建設於動線的末端,若想將菜餚端上餐桌,還需經過臥房才能抵達,此種配置不僅造成動線上的矛盾與不便,也與屋主一家人的生活型態有所牴觸,敘研設計在聆聽屋主提出的需求後,果斷的決定拆解原有格局,進行全盤的更動,並且運用色彩、材質、家飾軟件⋯⋯等元素,打造出清爽無壓的生活場域。擴大公共空間延展落地窗面,開放式餐廚空間凝聚情感從大門踏入屋內,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以自然光為背景的端景櫃,將原先建的落地開窗,改為固定式窗扇,並且保留其端景擺設的功能,接著將其周圍牆面設計成鞋櫃,方便收納,避免鞋履暴露所造成的凌亂感。客廳畸零區域,敘研設計將其改造為儲藏室,大小十分適合擺放行李箱,讓家庭成員無需將行李搬運置房間收納,以貼心的設計為居住者省時省力。為了讓公共區域的空間感更加開闊,並且優化整體動線,敘研設計重新思考隔間配置,將公共空間的軸線與廚房做重新分配,使客餐廳連為一體,重新設計成開放式的餐廚空間,該臥房內原有的落地窗面也得以與客廳的落地窗銜接,使客廳得以擁有完整的全景,同時引進充沛的日光。由於從客廳落地窗望出去即是社區中庭,代表著隱私度較為不足,設置於同方位臥房的落地窗也具有相同問題,故此刻意將其納入公共空間,並且將其餘臥房設置於相反方位,即使開窗亦能保有隱私性,藉此讓居住者能更加安心的在家中活動。再者,將餐廳與廚房合併在一起,使空間使用更具有彈性,是現代人生活型態轉變的產物,由於餐廳已然成為新的社交中心,與客廳之間的功能分區變得模糊,開放式的餐廚空間能擴大聚餐社交時所能容納的活動與人數,平時也能成為屋主與家人自在談心的場域,凝聚彼此情感。微調建材細節讓質感升級,異材質拼接迎合生活需求材質是塑造空間氛圍的關鍵元素之一,無論於立面或者地面,都能藉由材質的觸感增加空間表情的豐富度,除此之外也應根據使用需求靈活的調整。基於屋主對於烹調的喜愛,敘研設計於公區域的地面採用異材質拼接設計,客廳以白橡木鋪設地板,銜接廚房區域的磁磚地面,由於木地板的紋路較深,表面凹凸較為明顯,為了避免在烹調時不慎滴油或者汁液到木地板上,進而卡在紋路中,日積月累造成吃色,故而做此設計,方便屋主清理與維護。廚房地面的磁磚刻意選用60 x 120公分的尺寸,減少切割面以及接縫線條,使其具有石材地面的質感,也在無形中提升了空間的整體氣質。浴廁設計亦花了許多時間與屋主討論,由於屋主希望廁所內的櫃體能捨去制式的層板,因此敘研設計利用牆壁的進出面落差,創造可收納的空間,輔以間接光照明,跳脫制式化的掛櫃設計,使空間更加俐落且具現代感。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 提升使用坪效,擴大公共區域的使用空間。● 簡化空間線條,以中性色調打造無壓氛圍。● 熱衷烹調料理,選用易於清潔養護的建材。01 格局 更動室內隔牆,開闊公共區域建商原先給予的格局中設有雙主臥及雙客房,由於家庭成員所需的房間數只需要3間,因此設計師將其中一間與客廳同樣擁有落地窗面的主臥隔間打掉,改造成與客廳相連的開放式廚房,並且將原本位於動線底端的封閉式廚房改建成其中一間小孩房。此更動不僅使公共區域的使用空間更加開闊,也讓相連的落地窗引進充沛的日光。02 色彩 中性色調打造無壓氛圍,藝術塗料增添層次感客廳與臥房的牆面同樣採用萊姆石藝術塗料,由於屋主喜歡色調純粹,清爽無壓的居住空間,因此整體色調皆以中性色進行搭配,唯獨小孩房以土耳其藍做跳色處理,增加活潑度。由於此藝術塗料擁有類似珪藻土的質地,可適度保留塗抹的痕跡,藉此強化空間立面的層次感。03 材質 選用大尺寸磁磚營造石材質感廁所壁面所使用的磁磚大小為45 x 90公分,排列出類石材的質感,填縫處亦選用來自義大利的填縫劑,根據磁磚的成色選擇最相似的顏色進行填縫,營造出一體成型的效果,減少分割線過於明顯導致的切割感,使空間視覺感得以延展。04 線條 無框式櫃體設計,展現俐落線條感於色調純粹質樸的空間中,置入具有現代設計風格的傢具燈飾,並且將室內收納櫃體以無框式設計表現,刻意省略門框的設計,讓視線延伸無阻,空間的視覺感顯得更加簡潔俐落。盈滿全室的白橡木紋理輔以流暢乾淨的線條感,呈現溫潤中含有內斂時尚的風格。
系統板結合木工,讓風格氛圍更加到位
2020-12-01
坪數/57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小孩房、書房、衛浴材質/系統板材、木紋磚、塗料由於男女主人的風格喜好大不同,經重新梳理後,漢玥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總監蔡明宏以北歐鄉村定調整體空間,其嘗試以系統板材結合木工方式形塑風格元素,同時也留心於色系與五金的應用,連帶提升了設計質感。 蔡明宏解釋,男主人偏好簡約大器風格,女主人喜好歐式鄉村調性,如何明確定義出核心調性變得重要。經重新整理後,最終以北歐鄉村作為定調,一來帶有鄉村風格的元素,二來線條也相對不繁複,平衡了彼此需求也讓家的輪廓更為清晰。留心於五金運用與色系整合,質感瞬間Up!公領域延續原格局配置,在開放式客廳與廚房、中島吧檯區之間,利用木作設計出造型拱門做區域的分野,巧妙地修飾之間的樑柱,再者也讓生活動線更為流暢;視線再往上走,為呼應拱門元素,另在天花處規劃了一圓弧造型,設計相互對應也使公領域更具焦點。開放式廚房與中島吧檯的櫃體主要以系統板材構成,特別之處在於面板上搭配了進口的五金把手,以金屬材質添增空間亮點與細節;另一處細節則是拱門與整個櫃體在色系上的統合,客製化方式讓系統板材與木工皆以同一種色號的塗料來進行噴塗,讓美感、質感更加一致。私領域延續北歐調性,同樣是運用系統板材將櫃體、層架、書桌等機能整合在一起,以常見的白色、木質調作為鋪陳,視覺兼顧了設計美感也增添層次。面板把手的細節處理上,除了運用斜角製造隱形把手讓整體更俐落之餘,另也嘗試加入實木圓型的把手,增添些許童趣感。Point 01提升設計魔鬼藏在細節裡,著眼小處讓整體更細膩多數人聽聞系統板材,多半會停留在較無設計感的印象,但其實只要多留心於細節,就能讓呈現出來的感覺更為細膩。設計者特別在廚房、中島吧檯的門片上,選用進口的五金把手,在規劃前預先和系統板材工廠確定好尺寸、孔洞預留位置,後續再安裝其上,整體不只精緻,金屬本身的香檳金色也替櫃體增添亮點。Point 02質感升級統合整體色系,系統板材也能媲美木工擔心系統板材質感不如木工設計嗎?其實只要掌握好統合色系的觀念,就能讓系統板材更有質感。設計者在此空間裡先選出主軸色,找出合宜的色號後,再委託系統板材工廠以及木工師傅皆以此色號塗料進行上色,雖然過程相對繁鎖,但卻能讓整體感受更為加分。Point 03質感升級靈活運用組合特性,讓設計更具一致性組合特性是系統板材的一大特色,設計者善用此特點,依需求將機能收攏在一起,讓櫃體到書桌、展示櫃的設計感更具一致。私領域空間也是以北歐調性為主,這間小孩房是以經典木質語彙搭配白與淺藍色構成,增添生活環境的舒適感,另也特別在門片上選用了實木圓型的門把,引出了些許的童趣味道。Point 04機能整合木工聯手系統板創多元機能為了讓空間的使用性能更為多元,設計者沿牆面將系統板與木作的靈活與機能性發揮到最大。先是創造出兩對稱的櫃體,中央設置書桌與懸吊層架,最後則在靠近窗景處則建構了臥榻,而臥榻下方還規劃足夠的抽屜設計,增設多處小空間作為收納、置物之用。
喝水有原則,日飲2500c.c.
2020-12-01
愛惜身體健康,該從平日多喝水做起,但喝水有一定的原則,並不是隨心所欲,沒限制的想喝就喝。充足的水分能讓皮膚細胞水噹噹,人體透過喝水能幫助身體調節體溫、促進身體的代謝與腸胃蠕動,如何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建議可從「喝水」做起!「喝水?」沒搞錯吧,你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就這樣簡單嗎?水不就是每個人天天都在喝嗎?從沒想過水對自己的身體有這麼大的影響。醫學資料顯示,成人體重內的60~70%是水分,血液中的含水量更高達9成以上,不僅血液、淋巴液及身體分泌物與水有關,進食後的吞嚥、消化、運送養分及排泄,都需要水才能進行,所以,水之於人體,就像空氣、食物對於身體一樣重要。每天補水2500c.c.「我上班忙到沒時間喝水」、「我開會開到都忘了喝水」,常常會聽到忙碌的上班族有這樣的聲音,導致不少人消化問題一大堆,甚至還引發尿道發炎,這樣是非常不健康的。有句話說:「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真的一點也沒錯,愛惜身體健康,就該從平日多喝水做起,但喝水有一定的原則,並不是隨心所欲,沒限制的想喝就喝。每人每天至少會消耗2公升半的水分,理論上似乎應該再「補回來」2公升半流失的水,不過,其實每天我們吃下的食物中,就已經含有大量的水分。比方說蔬菜中90%以上是水分,水果中有8成以上也是水分,肉類和魚也含有70%的水分,還不包括我們可能會喝到的湯或是果汁飲料,扣除這些之後,一天喝1500 c.c.的水就足夠了。當然這是指一般低度運動量者的基本原則,若你是屬於運動量大的人,如運動員或有參加健身運動習慣者,就要相對增加飲用水的份量。增加抵抗力 從喝水做起水要是喝得不夠,身體通常會用讓你感覺到口乾的方式讓你知道,但不時提醒自己喝水的壓力也不小,就有醫師以每天喝2500 c.c.為例,將一天當中分5次喝水,提出自己喝水習慣供讀者參考: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先喝約500c.c.的水,對腸胃蠕動、消化和美容,都有幫助,而且在出門前將水喝完,這樣就解決掉一天飲水量的1/5。之後進了辦公室再倒500c.c.的開水放在桌上。想到就喝,分批在午餐前喝完。下午如法炮製,下班前再解決500c.c.,回家之後再慢慢喝掉最後500c.c.,這樣就可達成輕鬆無負擔的「日飲2500」計畫。喝水也有技巧,不但要兼顧量的攝取,也要讓身體所喝進去的每一口水都能達到最佳效果。喝水時要小口小口分段地喝,因為身體就像是個非常精密又聰明的儀器,一次灌下太多水時,水分會停留在體內,反而不利新陳代謝造成水腫,而短時間內腎臟也會收到進水太多的訊號,就會加速排尿速度,反而讓喝下去的水立刻流失,沒有足夠的時間送到身體各部位。開飲機飲水,別忘清潔至於喝哪一種水比較好?市面上許多包裝水強調國外進口,或經過多道生化科技處理,有的還添加各式的微量元素,重點都是強調喝水的重要性,只要通過檢測安全應該都無虞。以營養師為例,自己隨身就會帶一罐水方便喝,公司或家中也是喝一般飲水機或開飲機的水,只要是有商譽的廠家都好,要特別提醒的是飲水機濾心的清潔,最好是選擇好清洗的品牌,自己才會願意常常清洗保持其功能性。在知道喝水的好處後,在面對現在坊間飲料選擇多,或許還是有不少人可能說:「我真的超級不愛喝沒味道的水!」其實讓自己多喝水的技巧不少,比方說加牛奶、加可可粉等各種味道,近幾年許多添加穀粉的代餐,也相當受到歡迎,其實單純喝、加料喝,只要能喝水都對身體很好。
收斂之間帶出豪邸不張揚的沉靜韻味
2020-11-01
分野場域,滿足宴客需求亦不影響居家生活空間性質:住宅空間坪數:330坪建材:古堡灰大理石、鋼刷木皮、烤漆、鐵件、磐多魔、波龍地毯、木地板、岩板330坪的雙拼別墅經過調整後,成功引入光線,不僅室內明亮,更替宅邸帶來大器尺度與氣度;格局上也做到了分層規劃,公、私領域分明,既讓每一次聚會都能賓主盡歡,又不影響寧靜的居家生活。森境&王俊宏室內裝修設計設計總監王俊宏談到,有些高端族群有所謂的「家宴社交文化」,平時會在家宴客、接待朋友,本案屋主正是有這樣的需求,從最初選購住宅標的時,便以大坪數、獨棟型作為考量,好讓場域能彼此分層、分野,滿足宴客的同時亦不影響居家生活。王俊宏回憶,整場設計就是個找光的旅程。雙拼透天別墅的住宅,最大缺憾就是室內光照不足,於是,他嘗試在各樓層開設天窗,引進自然柔和的光線,讓室內變得明亮而舒適,同時也保留公共區客廳的挑高,以電視牆貫穿1、2樓,不僅延續那份明亮感,更成功地彰顯出大宅氣度與尺度。設計規劃從生活細節著手,家人、友人無時無刻倍感尊榮身處在金字塔頂端的高端族群,生活閱歷豐富的關係,對於「質」的感受特別的敏銳且追求極致。為滿足好客屋主招待親友的需求,特別將地下室規劃為交誼區,不僅配有獨立接待、茶席、品酒區,更有可容納十餘人的大型餐桌,讓每次聚會都能賓主盡歡,且不影響寧靜的居家生活;業主本身聘有私廚,以提供訂製的美味與地道的佳餚,因應這項需求,設計者整合所需,從中央廚房的配置到動線上的規劃,無一不相互扣合,為的就是要讓所有宴客的服務流程、環節都能精準到位;甚至就連宴請時所使用的餐具、刀叉等,也都都精細挑選,加深留意每項小細節,好讓來到家中享宴的賓客能倍感尊榮與尊寵。有別於早期豪宅主人講求外顯豪奢,新時代的豪宅者反而追求的是身心與環境平衡的內顯奢華,從質感與品味帶出豪邸的層層韻味。王俊宏嘗試從屋主的個人蒐藏思考設計脈絡,由於擁有喜愛品茗的喜好,以此作為色系與元素的發想,可以看到在傢具、傢飾甚至藝術品的選擇上,皆帶有些許的東方精神,整體以灰色、白色等純粹色彩為背景,好讓這些帶有質感的單品能被突顯出來,讓家住起來舒服、舒心,無論朝哪裡望去也都是美麗的畫面景致。    機能尺度:住行    分層規劃家人與賓客的專屬機能此空間同時兼具生活與社交需求,為了不影響各自的使用,設計者透過層層方式的安排,將家人與賓客的專屬機能做了切割。地下室主要作為交誼區域,至於1樓則為屋主一家人的公共領域。客廳、中島吧檯、餐廳……等,有秩序地安排出最適位置,使用上自在流暢亦感到舒適。主僕動線分離、彼此不干擾屋主家中除了家人,另還有其他聘請的服務人員,為了不讓使用動線上產生干擾,設計者特別將主僕動線做了分離規劃,無論是主人出入,還是服務人員工作行走上,都不會相互影響。 質樸、洗鍊設計營造靜謐氛圍臥房以洗鍊設計營造出靜謐寢居氛圍,好讓屋主的身心靈能獲得沉澱。特別一提的是頂樓建築斜屋頂設計,延續引光概念,讓人身處室內便能充分感受自然光影的洗禮。    機能尺度:軟裝陳設    軟件帶出空間別有的景致品茗是屋主的喜好之一,因此設計師以此作為色系與元素的發想,在傢具、傢飾甚至藝術品的選擇上,皆帶有些許的東方精神,整體搭配起來不顯突兀,更讓空間充滿層次效果。    機能尺度:食衣    透過整合把私宴服務做得更到位由於屋主本身聘有私廚,為的就是能提供前來的賓客訂製的美味與地道的佳餚,因應這項需求,設計者特別整合相關機能與設備,從中央廚房、大型餐桌,甚至到動線上的設計,好讓所有宴客的服務流程、環節都能精準到位。    機能尺度:育樂    展露個人興趣也關照親子需求屋主本身有品茗的嗜好,因此設計者特別在空間一隅規劃了品茶區,除了展出他個人的茶壺蒐藏,也讓他有一處可以專心、自在品茶的區域。除了自身對於家人的關照亦做到貼心,在他們的空間裡規劃有專屬學習的區塊,家教結束後仍可回到房間繼續溫習功課。
心臟血管支架什麼情況該裝?放置後就沒問題了?
2020-11-01
這種情況必須動手術!醫師完整解析63歲的陳先生日前因急性心肌梗塞被家人送往急診,經會心臟內科醫師,緊急採取心臟血管支架置放手術後,撿回一命。血管支架提供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一個非開刀的治療方式,但可不是所有患者全都適用,患者必須先跟醫師就各自的病情進行討論,在開刀、支架與藥物之間,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血管支架 無法避免血管再次狹窄血管支架可直接撐住血管,理論上可以克服血管再狹窄的缺失,但臨床運用上卻發現,即使裝了支架仍然無法完全避免血管再狹窄的問題。心臟內科醫師劉如濟表示,當血管細胞被撐開後,內皮細胞也會產生反應,血管平滑肌細胞也會增生,往支架的網狀空間中生長出新的血管組織,再次造成血管管腔的狹窄;雖然再狹窄的機率比以往的氣球擴張術來得低,但仍會造成臨床上的困擾。血管支架分2種 依情況選擇適合類型目前臨床上應用的血管支架可分為「一般支架」與「塗藥支架」兩大類。一般支架純粹是將血管撐開,半年內約有20~30會有再狹窄的機率,為了克服血管再狹窄的情形,之後則有塗藥支架問世;塗藥支架藉由藥物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胞增生,降低血管再狹窄的機率,使用塗藥支架一年後,血管再狹窄的機率少於1成。不過,劉如濟指出,血管支架雖然可以將血管狹窄處撐開,但置放支架後,因血流對外來物質產生反應,血小板會形成血栓,堵住支架,血栓的形成還會隨著時間而微幅增加,且早期塗藥支架的血栓問題引起廣泛的注意。 非所有的血管狹窄都可用 黃金12小時避免心臟壞死血管支架的問世雖然提供冠狀動脈狹窄的治療選擇,但並非所有的血管狹窄都可採用支架置放術,還是必須經過醫師審慎評估。對於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而言,置放血管支架是救命的處置方式,置放支架後,可以直接打通阻塞的血管,減少心臟組織壞死。為了搶救性命,且減少心臟組織壞死的機率,發生心肌梗塞到裝置支架的黃金時間宜控制在12小時內,雖然患者從急診進到醫院,直到裝置支架的時間,目前已可控制在90分鐘以內,但有些患者在院外已拖了很久的時間,到醫院時已超過12個小時,再裝支架的幫助有限。劉如濟很遺憾的說,心臟組織無法再生,一旦已經壞死,即是不可逆的傷害,且超過12小時,因組織在血流缺氧後再灌注,反而可能造成心臟的傷害。慢性心血管疾病 置放血管支架須審慎評估對於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來說,置放血管支架是救命的選項,但若是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接受血管支架可就得經過審慎評估,在血管支架、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與藥物治療等選項中,找出最適合自己需求的治療方式。劉如濟表示,如果狹窄的位置在左主幹血管,一般而言並不太適合採取支架置放手術。目前的研究都顯示,若是主幹血管狹窄,置放支架的長期預後並不比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來得理想,尤其是左主幹分支部有狹窄病灶或合併多條血管狹窄者。畢竟置放血管支架只是處理病灶,但繞道手術則是直接提供一條血流通路。血管支架置放太多 恐造成血栓風險提高雖然有些病人害怕開刀,不太願意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開刀即使有短期風險,例如麻醉等,但只要手術成功,可減少重複血管重建術的機會,這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優勢。劉如濟提及,支架太多,血栓風險提高,此外,接受血管支架置放術後,需要服用半年至1年不等的雙重抗血小板藥物,以預防血栓形成,如果短期要開刀的患者,包括牙科治療等,在暫時停藥的過程中,即有可能因支架血栓而出現嚴重的風險。3條血管都有狹窄開刀較適合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防止復發除非有特殊狀況,一般裝置支架的數量不宜太多,劉如濟強調,若3條血管都有狹窄的現象,開刀是比較建議的處置方式。因為支架只是將狹窄的血管撐開,並沒有改變疾病的本質,且需要裝設的支架太多,相對地提高支架的血栓風險,再加上有多處狹窄,不易完整重建病人血管,日後發生再狹窄的機率也會比較高。裝置支架半年後,約有1~3成的患者會出現再狹窄的情形,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治療方式,且因有血栓成的疑慮,患者術後必須遵從醫囑,服用抗血栓藥物,這是患者術後必須要特別注意的部分。除了服用抗血栓藥物之外,劉如濟提醒,患者術後還要注意飲食控制,並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少吃油炸食物、不要抽菸、多運動,若有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必須好好控制,否則可能增加再狹窄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