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降息預期飆升 股市準備大飆?
2025-08-30
自從川普上任後,不斷極力主張求聯準育降息:背後主要因為國債壓力與經濟政策考量,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36.7兆美元,利率每下降一個基點(0.01%)可節省美國政府約10億美元的利息支出,若能降息1碼以上每年就可以節省數百億美元,為其他政策騰出更多的財政空間。此外,與近期關稅政策有密切關係,市場推測川普希望透過降息,壓低企業融資成本,減緩直接轉嫁給消費者的壓力。降息預期大幅攀升  多項指標點出方向美國聯準會(Fed)於7月底會議決議將利率維持在4.25%至4.5%的區間不變,連續第五次按兵不動。然而,近期一連串經濟數據顯示,Fed可能不得不啟動降息循環。通膨方面,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較上月僅小幅上升0.1%至0.3%,但市場預期關稅對物價的真正衝擊,約需3至6個月才會更為明顯浮現。其次觀察7月非農就業數據,新增就業人數懂7.3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0.4萬人,創去年10月以來新低;失業率則微升0.1個百分點至4.2%。此外,5、6月數據更創下疫情以來最大幅度的下修,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已出現明顯放緩跡象。受此影響,FedWatch顯示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快速升溫,公布前降息機率為68.1%,數據出爐後跳升至90.1%,其中累計降息兩碼的機率也攀升至89.9%,反映出勞動力市場成長可能已陷入停滯。除了經濟數據外,聯準會內部也出現關鍵變化。上回利率決策會議中,有兩名理事罕見投下反對票,主張立即降息,顯示內部對降息時機十分分歧。另一方面,理事庫德勒突然辭職與聯準會主席鮑爾的任期將於明年5月屆滿,川普將有權利提名新任主席與理事人選,後續顯示在決策層中對未來利率政策方向擁有更大的主導權。股、債、美元後續走勢會如何?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快速升溫,推動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跌破4.3%。由於債券殖利率與價格呈反向關係,殖利率下滑意味著債券價格上漲,也為債券市場帶來新的投資契機。近期外資不僅大量買進與台股相關的ETF與債券,台積電更在6月初加碼購入2540萬美元,以金融債為主的公司債,顯示資金正加速流向債券資產。通常,降息會導致美國利率下降,美元相對其他貨幣吸引力減弱,投資人可能將資金轉向利率較高或風險較大的資產,使美元匯率承壓走低。然而,在川普關稅政策推動下,各國紛紛加大對美國的投資規模,累計金額達數千億美元,推動未來增加美元需求,對美元形成一定的支撐力道,彼此抵消甚至反轉降息帶來的貶值壓力。在股市方面,降息通常有利於資金流向股票市場,並推動投資人轉向風險較高的資產。歷史經驗顯示,降息後市場上漲的機率偏高,其中以高科技產業受惠最為明顯,成本下降可加速研發與擴張,提升未來成長預期。然而,降息往往伴隨經濟成長放緩的背景,投資人仍需關注後續的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降息動作不致太激進摩根大通(小摩)指出,美國勞動力需求已顯著下滑,這是經濟衰退的早期警訊。穆迪(Moody’s)則認為,多項經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可能正處於衰退邊緣,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市場方面,降息預期升溫,部分機構推測今年可能出現3次降息。不過專家觀點較為中性,認為就業市場狀況「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壞」,目前屬於「軟化」而非「惡化」借段,因此降息循環將以適度步伐進行,不太可能採取激進的大幅降息。更多精彩內容,詳見《理財周刊》1303期,2025.08.15出刊。
房價止跌有譜 購屋策略宜「反守為攻」
2017-05-19
文 / 研究發展室 感覺居住地房價上漲者本次反轉為最多新政府上任屆滿一年,沉寂已久的房市開始出現活絡跡象。根據中信房屋委託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在2 月16 日至2 月24 日,以 IX Survey 專業網路調查機制,回收1,112 份有效問卷,民眾認為房價止跌有譜,上一季民眾感覺居住地房價以下跌者最多,而本季迅速反轉為感覺居住地房價上漲者最多,且高達41.8%,顯示過去被認為走在下跌趨勢線的房價,已經止跌趨穩。 四成民眾認為房價今年落底至於市場最關心的房價何時落底,根據中信房屋委託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在3 月3 日至3 月9 日,以 IX Survey 專業網路調查機制,回收1,000 份有效問卷顯示,認為房價落底時間點在2017 年的民眾達40.8%。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指出,這兩個調查結果,是本季宅指數最值得市場留意的訊號,尤其是有購屋計畫卻還抱持著房價應該還會下跌而觀望的消費者,應該正視這個訊號,並修正看屋策略,反守為攻。 民眾購屋意願較上季增加4.5%兩年內有購屋計畫者, 以及首購族的購屋意願,也都較上一季增加,其中兩年內有購屋計畫者占43.2%,較上一季增加了4.5%;有購屋計畫的受訪者中,首購族高居52.4%,較上一季增加了1.6%。 展望未來 打底正向發展劉天仁提醒有購屋計畫的民眾,在房市蠢蠢欲動回暖之際,就算沒有機會當先知者,也不要讓自己淪為後知後覺者,以免錯失購屋良機。展望未來,劉天仁預估2017 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將在25 萬7千-26 萬5 件之間,雖然仍較年平均移轉件數36萬5 千2 百件為低,成交量較前一年緩步回升,是自2013 年高點下跌以來首度逆勢成長,有望朝向打底的正向發展。
套房的美麗與哀愁
2017-05-16
          買套房,是套住了幸福還是套牢了未來?       近期房市交易看來有些許的回溫,且以自住需求為多,現今依然是買方市場,但買方到底要買哪一種房,就是需要好好琢磨的地方,除了考慮需求之外,總價往往是決定要不要出手的重要因素。近期在北部地區已漸由三房下修成兩房為市場主流商品,但現代的青年小資族或新婚首購族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能連兩房都負擔得很吃力,便退而求其次尋找套房產品,先達標有殼階級,一圓買房夢。在下決定之前,讓我們先來把優缺點搞清楚,再來好好尋找理想中的物件。   聽聽自己的聲音 也聽聽市場的聲音       買房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先捫心自問「是自住還是投資?」      不少想買套房自住的人都會回答:「可以先自住,有機會再轉成投資」,但很可能為了買一間容易入手的套房,而勉強先買了環境機能不足、鄰居素質落差大的集合大樓,自己住的不舒服,景氣不好也難脫手,到頭來自住、投資兩頭空。       如果買套房是為了投資,就要先試算租金報酬率是否划算?      以現在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大約在1~1.5%之間來看,每年報酬率至少要到5%以上才有獲利空間,但買房出租一定有固定支出如房屋稅、屋內修繕和裝潢、基本家具家電、及套房閒置期的零租金情況,扣除掉這些成本後可從這間套房賺到的報酬率大概只剩下3~4%,且房市景氣尚未復甦,連帶租屋市場也是一片低迷,所以想投資套房前要得先精打細算一番。   四大想入住套房的優點 1. 低總價      房貸利率低,擁有低總價特性的套房就親民許多,消費者每月只需花費薪資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房貸負擔,即可晉身為有殼一族,以現在不超過2%左右的利率,買套房可能比租屋划算 。 2. 具投資轉租特性      套房除了可自住,還兼有投資保值、轉租容易等特性,對於單身貴族、新婚夫婦、等人口不多,經濟能力有限的消費者而言,先入手一個品質較好的套房,是日後資產翻身的機會。 3. 良好的管理服務      現在上班族工作時間長,可能連回家倒垃圾都來不及,若是住一般公寓,在網路上訂東西宅配也沒人可簽收,不過現今許多小套房都設計的較精緻與人性化,不少套房大樓都有物業管理公司提供包括清潔家事服務、水電代繳、貨品簽收、保全巡邏等,猶如飯店全功能服務的經營型態,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可減輕不少生活瑣事負擔。 4. 克制購物慾望      因為住套房,在空間不大的條件限制下,就不敢買太多東西,怕家中物品過多會連坐的地方都沒有,也算是間接降低不必要物品的開銷,雖然買者恆買,不買者恆不買,但總是有人會以為只要空間還夠就買起來囤著,若是無法物盡其用,久而久之也是一種浪費。   入手套房前不可不知啊 1. 貸款與轉手      套房坪數都在15坪以下的物件較不受銀行青睞,認為會買套房的人通常財力較弱、且不易脫手,所以銀行通常不願貸款給套房購買者,或是會降低套房的貸款成數,比起一般物件的7~8成,15坪以下的套房僅能貸到5~6成而已,若要選擇套房產品,建議至少要15坪以上,無論核貸或轉手都比較容易。 2. 產品規劃與周邊環境      套房由於坪數小,自然戶數多,居住份子易龍蛇混雜,怕影響到居家安全與生活品質,因此選購套房應更加重視產品的規劃、管理服務及住戶層次等問題,儘量避免選擇同一層皆是小坪數的大樓,否則易產生上述那些問題。 3. 需求評估      通常集合式社區大樓或多或少都有公共設施,所以購買套房時,一定要精算公設比與室內可使用坪數,且評估社區的公設是否用得到,以免公設過多但室內坪數又過於狹隘,不符生活基本需求。尤其新婚小家庭選購套房也要考量日後增添家庭成員時的空間需求,就怕住沒多久就要換屋,反而更花錢費神。       台灣最不缺的就是房子,但很多人都缺了一套房……   ※全台理想套房物件這裡找: http://buy.cthouse.com.tw/area/%E6%96%B0%E5%8C%97%E5%B8%82-city/%E5%A5%97%E6%88%BF-type/0-20-area/0-900-price/     文  by  中信房屋臉書粉絲團-你的達令 照片來源:【Mingli Yuan】 https://www.flickr.com/photos/mountain/4798936740  
房市「覷」聞點點名--買房千萬別當「五子」
2017-04-14
本日房市「覷」聞點點名   沒有最重要,只有讓你看了不禁莞爾一笑的房市新聞,本日精選讓你看了覺得有夠尷尬! 【買房千萬別當「五子」 傻傻買了變呆子】     房市名嘴Sway日前在財經新聞談話節目中表示,在房價未落底前,抱持五種心態(五子)進場,小心變成得不償失的傻子。1. 孝子:先幫小孩買房,以為能讓小孩強迫儲蓄,但也是強迫背債,而預先買好的房子,未必符合孩子需求。2. 盤子:認為房價跌夠了,會開始漲了,但買房前做足功課很重要,一定要從實價登錄去判斷房價走勢。3. 聾子:只看廣告上的房價,買大幅度折扣的房子,忘了看實價登錄和房市、相關政策等趨勢。4. 瞎子:很多附贈美崙美奐的裝潢,使用的材質和裝修背後的「真面目」,反而在入住後問題才一一浮現,建議買房買原型屋最佳。5. 孫猴子:現金不足卻硬要買房,一定要估算本利攤還的能力,房貸支出不宜超過家庭月收入的50%,買房依照需求選出符合預算的房子   買房千萬別當「五子」 傻傻買了變呆子 (出處:翻攝自東森財經57新聞王)   【小編內心話】:    常聽到祝賀人家「五子登科」原是美意,但在房市只要一個不小心,就容易變成「五子登坷」,坎坷的坷......。說到底就是希望大家不管錢多錢少,有心要買房,罩子就得放亮點,不然以現在台灣房市的窘境,跌錯了坑要再爬出來,就難囉~~~   想買可靠房子,中信房屋讓你靠!http://buy.cthouse.com.tw/area/%E8%87%BA%E5%8C%97%E5%B8%82-city/   文 by 中信房屋臉書粉絲團-你的達令  
房市「覷」聞點點名-買房怕跌價 他:這就是人性縮影
2017-04-14
本日房市「覷」聞點點名   沒有最重要,只有讓你看了不禁莞爾一笑的房市新聞,本日精選讓你看了覺得有夠尷尬! 【買房怕跌價 他:這就是人性縮影】     有網友在Mobile01發文分享自己對於房市的看法,他指出,近兩年來房市氛圍已不同,房價變得只跌不漲。原PO發文指出,自己原本打定主意不買房,卻在親友們建議下開始動搖,於是在2014年也開始出門看房,後來因為一點意外,延遲了買房計劃,直到2016年,整個氛圍完全不同了,原本看過的建案,過了兩年居然還在賣,甚至開價從1,600萬掉到1,280還賣不掉,「房價跌了幾百萬也燃不起想買房的心了。」對於此番言論,網友意見不一,有網友認為買房主要是看需求、價格是否能接受以及還款能力,不過他認為,這也是人性的縮影,「怕買了房會跌價,所以每個人都想買了房不跌價,每個人心中其實都是死多頭,人性呀!」   買了怕跌價,但沒買時又希望低價(出處:翻攝自MOBILE01)   【小編內心話】:    常說「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買房也是,沒進場前祈禱房價落底,入手後就希望價格上漲,讓資產翻倍。但房子是生活必需品,應該要以自住需求為優先考量,若你的房子漲了,那就是你運好趕上了,就算沒漲反跌也不需要搥心肝,至少你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對照還在汲汲營營租房討生活的人來說,你是幸運的!   想買可靠房子,中信房屋讓你靠!http://buy.cthouse.com.tw/area/%E8%87%BA%E5%8C%97%E5%B8%82-city/     文 by 中信房屋臉書粉絲團-你的達令
房市「覷」聞點點名-0自備購屋
2017-04-14
本日房市「覷」聞點點名   沒有最重要,只有讓你看了不禁莞爾一笑的房市新聞,本日精選讓你看了覺得有夠尷尬! 【璟都金囍會 推0自備購屋】     璟都建設日前於3/29日發表,攜手Panasonic推出雲端6.0版智慧宅,為讓青年快速成家,知名建商璟都建設於「金囍會」活動,宣布推出限量100組的「0自備」購屋方案,震撼台灣房市。除了限量「0自備」購屋方案,璟都還有多項為青年量身打造的超低優惠付款方案,董事長黃國明表示,歡迎優秀青年一起加入「璟青年」成家專案。 【小編內心話】:    看到這篇新聞,小編整個精神都來了,眼裡只有「0自備」這三個字!乍看就是年輕人買房的一盞大明燈,毫不猶豫的上網搜尋,要是真的可以0自備買房,小編就要衝了,說什麼都要搶!等小編一看見「0自備」的條件限制,心都涼了…,條件如下:「申請資格 -1、個人年所得60萬以上 2、在職年資滿1年以上 3、無信用不良紀錄 4、申請人須年滿20歲以上」,光第1點就打趴很多人,年薪60萬以上代表月薪至少5萬,相信有優秀青年已擁有這樣的收入,但大部分會被這樣廣告詞吸引的族群有可能還是跟小編一樣,感覺空歡喜一場,所以,轉身,來去努力打拼啦。   想買可靠房子,中信房屋讓你靠!http://buy.cthouse.com.tw/area/%E8%87%BA%E5%8C%97%E5%B8%82-city/     文 by 中信房屋臉書粉絲團-你的達令
房市「覷」聞點點名-千萬買房買到「爐碴屋」!建商賠8萬
2017-04-14
本日房市「覷」聞點點名   沒有最重要,只有讓你看了不禁莞爾一笑的房市新聞,本日精選讓你看了覺得有夠尷尬! 【千萬買房買到「爐碴屋」!建商賠8萬】 新聞摘要:    根據3/26日一則新聞報導中指出,新北市一名林姓屋主,103年在五股區砸下千萬元買了一戶房子,才剛住進去一年,屋內牆壁竟然開始出現大小不一的坑洞,就連屋外的公共設施也出現同樣的狀況,牆面像是被子彈打到一樣,林姓屋主花大錢找土木技師公會檢測,判定房子水泥外牆竟然是誤用再生粒料,也就是俗稱的爐碴屋,而公設區域狀況更慘,整個樓梯間牆面全都佈滿大小不一的凹洞,地板上也都是剝落的水泥碎片。建商竟只肯賠償8萬元,讓林先生氣得提告,面對投訴,建商澄清是下游營造廠和建築師的問題。     牆上隨處可見水泥剝落痕跡。   【小編內心話】:    「老師在說,有沒有在聽!」,要買預售屋、新成屋之前,真的是要把建商祖宗十八代都打聽的仔仔細細,你可能一輩子就買這麼一次房子,要是買到劣質品,欲哭無淚,就像上述新聞的林先生砸千萬買新房竟是如此不堪。所以才說中古屋或新古屋的屋質會比較可靠,畢竟經過歲月洗禮,就算有問題也容易發現(但不包括重新裝潢障眼法) ,只能說各位大大們,看見了他人的慘痛際遇,買房一定要審慎評估,切勿重蹈覆轍!(語重心長樣)   想買可靠房子,中信房屋讓你靠!http://buy.cthouse.com.tw/area/%E8%87%BA%E5%8C%97%E5%B8%82-city/     文 by 中信房屋臉書粉絲團-你的達令  
房市「覷」聞點點名-不買房的代價 年輕媽媽告訴你
2017-04-13
本日房市「覷」聞點點名   沒有最重要,只有讓你看了不禁莞爾一笑的房市新聞,本日精選讓你看了覺得有夠尷尬! 【悶爆了!不買房的代價 讓年輕媽媽告訴你】     沒買房的代價,一名年輕媽媽用血淚史告訴你!根據3/31日有網友在PTT(批踢踢)發文表示,原為了小孩上學方便,在附近租屋長達三年,但收到入學通知單才發現,居住證明自己一項都沒有,房東也不願意陪同到法院申請,若以特殊狀況入學,排隊候補人數更讓該名媽媽看不到入學機會。淚勸同是租屋的小家庭,光是能設籍還不夠,水電收據一定要是自己的名字,否則房東若擔心被課稅,不願上法院替你公證居住事實,校門就進不去了。 年輕媽媽以租代買,「居住證明」卻成為小孩入學的卡關關鍵(出處:翻攝自PTT)   【小編內心話】:    雖然小編從小到大住的地方都是租屋,也沒遇到什麼入學卡關的問題。但這位媽媽房租付了三年,小孩可能還是要到別的區就讀,重點已不是買不買房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先打聽清楚該校或該區入學資格與條件,是以為「租房住在那邊」就算卡位成功嗎?! 不是只有小孩才需要做功課,當父母親的,要做、該做的功課更多!   想買可靠房子,中信房屋讓你靠!http://buy.cthouse.com.tw/area/%E8%87%BA%E5%8C%97%E5%B8%82-city/   文 by 中信房屋臉書粉絲團-你的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