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光影與機能提升,賦予舊屋新生命
2025-06-30
矗立在台灣典型狹長形連棟街屋,整體設計以採光為核心,將自然光線引入深邃街屋,化暗為亮,重現家的溫暖靈魂。開放式格局與動線規劃創造符合使用需求的起居空間,改寫街屋的生命章程,成為傳統街屋現代化改造的佳例。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中坪數:樓板面積約74坪樓層:地上3F格局:1F:臥房、客廳、餐廳、廚房、衛浴、前車庫、後庭院;2F:臥房X2、衛浴X2、開放多功能區;3F:臥房、洗曬衣間、神明廳、前陽台建材:乳膠漆、水泥漆、隔熱塗料、超耐磨木地板、實木地板、磁磚、烤漆、鐵件、不鏽鋼、烤玻、灰玻、系統板、美耐板、人造石、大理石、木百葉簾、烤漆浪板▲1. 光影交織的溫馨起居場域客廳以開放式設計為核心,引入自然光線營造明亮通透的氛圍。家具布局簡潔有序,搭配溫潤材質與柔和色調,突顯空間的溫馨與雅緻。2. 立面革新,狹長街屋的光影藝術採光高窗與簡約立面構成,打破傳統街屋封閉印象,呈現內外一致的現代簡約美感。一樓以開放式布局串聯客廳與廚房,中島設計促進互動,大面挑空引入自然光。二樓規劃為臥室、衛浴與未來作為兒童遊戲區的大平台,結合天井營造明亮居所。三樓以神明廳與洗曬衣場為主,設有天井採光罩整體。空間滿足多元需求。此住宅位於傳統街屋區,原屋齡約40年,屬於台灣典型狹長形街屋。原況舊屋存在多項問題,包括採光與通風不足、壁癌與結構老化,以及房間與衛浴配置不符合現代需求。屋主一家三口(夫妻與母親)對住宅翻新的首要需求為提升採光、增強收納機能及改善衛浴設備,並考量未來長者的行動便利性。採光與通風的突破性設計,優化格局與收納空間針對長型街屋普遍面臨的採光不足問題,禾良一設計在建築外觀立面及屋頂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屋頂新增天井,牆面開高窗,讓自然光能夠照亮各樓層空間。內部結構更進一步在一、二樓間設置挑空設計,不僅提升採光效果,也促進樓層間的視覺互動。尤其是挑空處連接二樓的兒童遊戲區和一樓餐廚空間,讓家人之間在不同樓層仍能保持互動,營造出充滿活力的居家氛圍。住宅格局也重新做了規劃,既增設房間數至四間(分布於三層樓),並在一樓和二樓分別配置衛浴以滿足家庭需求。與傳統街屋「先客廳、後餐廳」的格局不同,此案將開放式客廳、餐廳及廚房設於室內空間後端,並利用中央設置的中島,結合餐桌與廚具,創造靈活的洄游動線。廚房中新增的大型收納櫃進一步解決了舊屋中收納不足的問題,讓空間更加整潔實用。此外,考量屋主母親年長後的生活需求,特別於一樓設置孝親房,並將衛浴地坪與室內地坪齊平以實現無障礙設計;同時整個一樓空間亦取消高低差,確保行動便利,體現對長者的周全考慮。▲以通透性作為公共空間的關鍵從暗淡到明亮,從擁擠到開闊,借助溫暖木紋與淺白色調,搭配光影設計,賦予老屋現代美學與家的全新溫馨質感。▲挑空與中島打造靈動詩意廚餐區廚房區特別設置中島與挑高的公共空間,串聯家庭互動,滿足功能需求,讓生活更有詩意與靈活性。材料與色彩的選擇符合溫馨極簡的調性本案最大的挑戰在於結構改造,尤其是一、二樓間的大挑空設計。設計團隊不僅成功克服結構跨距的技術難題,還精心調整挑空比例,確保一樓與二樓之間的光線引入及空間互動。同時,針對窄幅街屋的外立面,設計團隊以簡約造型與大面積開窗,打造出既具典雅美感又符合使用需求的立面效果。過去屋主在室內洗曬衣物,空間擁擠且不流暢。改造後,三樓頂部新增大型採光罩,並規劃出專門的洗曬衣區,解決了舊有的使用難題。此外,頂樓原本昏暗的空間也因採光罩的設置而煥然一新。為營造家居溫馨感,設計採用暖色調的木紋材質,結合淺白色塗料與水泥漆。地板選用超耐磨木地板,樓梯則以實木打造,整體風格簡約而不失溫暖。本案整體設計上透過合理的空間層次與動線規劃,使舊屋擺脫原有侷限,營造出輕盈、互動且靈活的生活場景,讓每個空間都能充分展現其獨特的使用價值與氛圍。▲虛實幾何融合,極致坪效的設計美學臥室以一體成型的虛實幾何量體,讓機能空間與設計語彙及材質完美融合,發揮空間坪效的最大效益。▲光影與材質譜寫出家的柔美變奏透過暖色木質與流動的光線,重新詮釋了主臥空間感與機能美,彰顯家的溫暖與典雅格調。
日本不動產 「潘朵拉盒子的開啟」
2018-03-12
【文 / 中信房屋商仲部 王藝樺】 共享經濟的崛起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又稱「租賃經濟」- 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 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 於1978 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但此現象卻是在近幾年開始流行的,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個由第三方創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台,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商業機構法人、組織或者政府,個體或個人藉由這些平台,交換閒置或多餘物品、空間、知識、經驗,來籌集或賺取分享的利益。常見的型式有公共自行車、汽車以及不動產住宿空間共享等,在此同時,共享經濟又具有弱化擁有權、強化使用權的作用;在共享經濟的體系下,人們可將所擁有的資源有償租借給他人,使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獲得更有效的利用,進而使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變得增加許多。 日本不動產與住宅住宿事業法將自己空置的房間或住處作為「民宿」,有償出租給遊客的法案「住宅住宿事業法」,又稱民泊新法,已經於2017 年6 月9 日在日本參議院通過;換言之,民泊新法具備法律效力,新法規定普通住宅可作為有償住宿設施的營業標準,房東只要向地方政府登記後,就可在規定的區域內,以全年180 天作為上限提供有償的民宿服務,法案最快2018 年開始實行。由於法案的正式通過,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民宿( 分享經濟的概念)合法化,屋主只要在合乎規範的前提下,就可將自己的房屋、房間出租作為民宿使用,估計可望創造出兩千億日圓的產值,日本電商企業樂天(Rakuten)非常看好這波民泊前景,設立繁體中文網站和平台,寄望吸引亞洲遊客預約住宿,預料將與美國的Airbnb 平台形成競合。此外,這對以收取租金、創造高投報率為主的海外置產族群( 聰明錢)更是一大商機,在出租民宿合法化後,置產客就能放心地、合法地賺取租金! 民宿物件的挑選與商機中信房屋商仲部副理王藝樺表示,隨著2020 年東京奧運即將來臨,尋找民宿物件更應選擇東京為優,若置產客預算充足的話可找尋距離場館近 3 個地鐵站以內的地點,或者是步行 10 分鐘內可達的距離;若預算相對有限,則可放寬標準,選擇離地鐵站步行 10 分鐘以內可到達的地點。另外,礙於日本人不喜歡較舊的房子,物件的挑選以屋齡15 年左右的中古屋為主,除了收租投報率有機會比新成屋高出兩倍以上外,日後出售時又可兼顧保值性,可說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好選擇。王藝樺認為,日本當地雖有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代為房東管理,但尚缺乏「日租代管」的公司,物業管理公司若可趁勢開辦「日租代管」服務,可促進許多非日本籍的投資客、置產客前往投資,讓整個市場更為活絡,是一個極新穎的商機;還有,「日租」民宿相較於「月租」,投報率可能高出更多,雖然日租客源較不穩定,但單日租金高,若以一間月租15,000 元的套房為例,日租一日租金設定為 2000 元,一個月僅需出租不到 8 天就可以和月租金額打平,假設與合法的分享經濟平台配合好,入住率拉高,投報率將相當驚人和可觀。 結論日本政府通過住宅住宿事業法,猶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一般,好處是可以更促進經濟的發展,讓海外的置產客和聰明錢更加順勢流入( 原意是為了胃納2020年東京奧運所到訪的觀光客,以彌補目前不足的飯店與旅店量),若單純以這樣來看,立意是很正向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日租民宿的開放合法,對飯店產業的衝擊、日租民宿的公共安全和檢查與後續競爭下可能產生的各種混亂…等等,在在都將考驗著當局者的智慧與解決的能力,需要配套措施相對跟上,但可以想見的是,隨著日租民宿的合法與上路後,就海外的置產客與聰明錢而言,無疑更加相得益彰;日本不動產較低的基期、較高的投報率,再搭配做多的政府法律,2018 年依然是投資日本不動產的黃金時機! 中信房屋海外不動產推薦  https://global.cthouse.com.tw/  
那一片雨遮的事 —2018 新制不登記不計價 房市影響?
2018-02-12
文 / Acer.L 內政部通過「地籍測量實施規則」修正草案,自2018年起無論預售屋、新成屋的「屋簷」、「雨遮」,全都刪除以附屬建物測繪登記的規定,一律不登記(不計坪)也不計價。內政部表示,從2011年5月1日起實施「屋簷、雨遮登記不計價」措施,但僅針對預售屋,不適用其他新成屋,常發生消費者混淆的情況,屋主在購買預售屋時屋簷、雨遮登記不計價,卻在成屋賣出時又將屋簷、雨遮的坪數計價出售,造成炒作預售屋套利的空間。 建商利潤減少 轉嫁消費者新屋房價短期將上揚原本建商「屋簷」、「雨遮」計入坪效試算,銷售面積可增加5% 以上,若無法計價,減少的利潤勢必仍轉嫁至消費者,未來新屋及預售屋每坪售價恐增加,原本單價100 萬,會變成105 萬,短期新屋及預售屋將上揚。房價長期仍會回穩投資客進場買預售屋誘因降低舊制投資客買預售屋只計算不含雨遮、屋簷的面積,但等到新成屋,以同樣單價出售,由於雨遮列入可售面積,等於可售面積增大,往往能賺到一筆價差。新制一旦取消登記,投資客買預售屋無賺取價差空間,投資炒房的誘因減少,就新屋房價長期來看,短期雖上漲,中長期因投資套利空間減少,房價仍會持平回穩。新制上路 新屋市場宜觀望買房首選低公設中古屋2018 新制即將上路,建商會選擇自行吸收成本薄利多銷,還是轉嫁消費者調升房價? 端看市場買氣而定,建議新屋市場短期仍應觀望,待價格穩定之後再進場,買房仍應考慮低公設、低管理費的中古屋,較為安全。預售屋實價登錄仍有時間差首購族建議買中古屋 資訊相對透明由於預售屋從購買至交屋可能需2 至3 年,市場行情在這期間或許會出現重大變化,這重大變化也包含政策轉變對房價造成的波動,所以購買預售屋從購買時間點到交屋登錄價格資訊,恐需兩三年的等待,才可窺探整個社區的價格全貌,對於沒有買房經驗的首購族,應避免與投資客競購新屋;而中古屋相對有實價登錄資訊做為參考,可以貨比三家再進場。
戴德梁行:香港躍升為全球辦公大樓租金最昂貴的市場
2017-12-06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上海戴德梁行2017年12月5日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香港已超過倫敦西區成為全球租金最昂貴的辦公大樓市場。戴德梁行《全球辦公大樓租金概覽》(Office Space Across The World)年度報告統計了全球58個國家215個辦公大樓市場的租金成本情況,對全球新建或翻新的商辦場所依據每位員工辦公空間的租金成本和空間密度進行排名。該研究報告整合5項結論分別於下:(1)倫敦跌至全球第二位,但每位員工辦公空間年均租金為22,665美元,仍是巴黎或法蘭克福租金的兩倍、(2)在香港,容納100名員工的辦公場所租金相當於多倫多為300名員工、馬德里為500名員工、孟買為900名員工租賃工作場所的租金成本、(3)全球每位員工辦公空間的年均租金成本在過去12個月裡增長了1.5%、(4)工作模式和技術應用可能會影響未來的排名、(5)北京全球排名12,每位員工辦公空間年均租金為11,323美元。 上海戴德梁行表示,有限的供應量和中國內地企業的強勁需求推動香港年均租金成本上漲5.5%,至27,431美元。不斷上漲的租金促使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遷離中心市場至成本更低的地區。相比之下,在香港,容納100名員工的辦公場所租金相當於多倫多為300名員工、馬德里為500名員工、孟買為900名員工租賃工作場所的租金成本。 相反,由於貨幣貶值,倫敦的租金成本自2016年以來下降了19%,每位員工辦公空間年均租金成本為22,665美元。巴黎雖然租金成本約為倫敦的一半,並在2017年出現了下降,但仍位居排行榜的前10位。 在過去12個月裡,全球每位員工辦公空間的年均租金成本上漲了1.5%。主要是由於美洲和亞太地區租金成本的上漲,其中美洲增長了4.2%,亞太地區增長了3.4%。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則下跌了1.3%。匯率波動是導致排名產生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關注當地租金成本的企業來說,同房地產市場的波動相比,匯率的波動將是他們明年的關注重點。 隨著租金成本的不斷上漲,2017年全球工作場所密度「一定辦公大樓空間內所容納的員工數量」也在增加。雇主們,尤其是在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等傳統的“影響力城市”(power cities),希望盡可能提高效率,從而容納不斷增長的員工人數,並從增加的租金成本中獲得最大價值。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研究部董事總經理林榮傑James Shepherd指出:“在中國大陸,截止2017年9月的前12個月租金整體呈穩定增長,北京的辦公大樓市場仍是最昂貴的。到2020年,供應大潮會出現在中國的一線城市,這會抑制租金價格,租戶可以利用這種局面重新談判租金或以更低的成本尋找到更好的租賃空間。”    報告作者、戴德梁行歐洲、中東和非洲研究部Sophy Moffat表示:「香港和倫敦是目前為止最昂貴的辦公大樓市場,但在數字化時代,二線城市開始以工業時代沒出現過的的方式進行競爭。與全球老牌競爭者相比,斯德哥爾摩、奧斯丁和首爾等城市的排名正在不斷上升。奧斯丁在排行榜中的排名已上升至第21位,但其租金成本仍然比矽谷低40%,然而已憑藉自身優勢成為技術中心。」 「隨著每位員工辦公空間成本的上漲,對雇主們來說,最關鍵的是,在全球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提供有助於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的工作環境,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勞動價值。當工作場所密度過高,或者共用空間的數量過低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臨界點。這兩個因素都可能成為員工們完成工作的障礙。隨著辦公大樓空間和城市之間的競爭加劇,雇主們勢必要在使用者經驗和員工福利之間做出權衡。」 報告指出,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當人才和企業轉向新興經濟體時,全球的租金成本也將會出現一些調整。預計到2025年,全球500強企業中45%以上的企業將來自新興市場,而1990年這一比例僅為5%。
我聽見下雨的聲音 想起家裡漏水的悲情......
2017-06-13
「SALT」不只調味 更幫你挑到好房子       6月初的一波豪大雨,宣告梅雨季正式來臨,鋒面一會兒停滯、一會兒南北飄移,雨下得又大又急,已在台灣各地造成不少災情,許多民眾家中淹水、財物受損,甚至有的家園被沖垮,一生心血瞬間化為烏有。除了梅雨季、接踵而至的颱風季節,強風暴雨不只擾亂日常作息,更有可能威脅財產生命安全,所以選擇一處能為自己與家人遮風擋雨,保障安全的居所是非常重要的事!藉由滂沱大雨,能讓有瑕疵、品質不佳的房子原形畢露,所以才說看房子不僅天氣好的時候去看,天氣不好的時候更要看,才能將物件的好壞看個透徹,不易一些有著華麗糖衣的房子給迷惑。       要如何預防買的房子沒有「遇水則淹(漏)」的問題,看屋時最好謹記這四字口訣,有效提醒自己該注意的細節,避免哪一天走上抓漏之路。 1. 「S」— Search 查詢      要準備買房子前所需要做的功課之一,就是上網搜尋政府單位的公告資訊,其中包含易淹水區域的分佈,如台北市有「積水查報網」可查詢物件周邊近年來的淹水次數、積水深度,確認該區排水系統是否完善,另有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有「災害潛勢地圖網站」,可查詢全台的可能積淹水情況之預測,事先了解哪些區域易有積水之問題,盡量避免購買該區的物件,縮小範圍查找理想的房子。 2. 「A」— Ask 詢問      買房就是要有好奇心,多問多聽多情報,才能多方評估,準確判斷。不妨向周邊鄰居或社區管理員打聽該區或該物件過去有沒有發生淹水的情形,也可詢問附近的商家,大多都是在地人,生意做久了,周邊房市情況大概也略知一二,再去判斷與屋主或房仲提供的資訊有無出入,所以多問準沒錯,有問有保庇。 3. 「L」— Look 查看      常聽到有人說,買房前最好先看個30~50間再出手,應該是要訓練購屋者的眼力與判斷力,要是看的不夠多、不夠仔細,很容易被好看的裝潢、利多的話術給矇騙,所以一定得將房子內外都完整檢視1~2遍。例如房子的天花板、牆面、地板、窗框、冷氣孔等處,注意觀察是否有水痕、壁癌、發霉等狀況,若房屋外牆有變黑的樣子,則可能已有壁癌。 4. 「T」— Touch 觸摸      看房子除了用眼睛看,還要再加上萬能的雙手,用手摸牆壁、地板檢查,感受是否有水氣滲出;撫摸牆面是否有不平整的隆起、發泡、必要時用手輕摳牆面,看看油漆是否很容易就剝落,若有發霉變形、反潮等現象,代表這房子漏水的問題頗為嚴重。         然而,有些屋主為了增加房屋賣相,想賣個好價錢,就會以重新裝潢粉刷,或用大型家具佈置現場等方式,遮掩漏水瑕疵,若發現裝潢出現不合情理的加釘或包覆情況,大概就心裡有數,屋主欲蓋彌彰的行為,因此看房買房一定要親力親為,詳讀不動產說明書有無註明漏水,否則一不留意買到漏水屋,就欲哭無淚,小心求償無門。   ※ 買房新思維,中信房屋全新推出CP值找屋大數據技術 ※ 針對您預算範圍、增值空間、居住區域、理想坪數、生活機能、鄰近交通…等透過縝密精算分析與評比,計算出CP值精算給分~http://buy.cthouse.com.tw/cphouse/     文 by 中信房屋臉書粉絲團-你的達令
亞太指數 曼谷A級辦公室租金超越台北市
2017-06-06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2017年6月05日(台北)─獨立國際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布「2017Q1亞太A級辦公室租指數」(ASIA PACIFIC PRIME OFFICE RENTAL INDEX),追蹤亞太區20大城市的A級辦公室租金。報告中指出,2017年第一季亞太地區A級辦公室租金季增約為1%、年漲約2.3%。萊坊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霍尼克表示,第一季亞太區辦公室租金受到美國政治、升息等不確定性及中國資本管制的影響而波動,然而隨著經濟逐漸復甦、物價溫和上漲及消費需求旺盛的刺激下,整體而言,預期未來一年內,亞太區辦公室租金呈現樂觀趨勢。 各城市A辦租金調查結果顯示,香港A級辦公室租金蟬聯最貴冠軍寶座,平均租金達新台幣每坪每月約21,150元,是台北市的8.16倍,租金季增2.5%、租金年增幅達7.9%。霍尼克表示,香港中環核心商辦的主要需求來自於中國企業,在有限的新增供給之下,近期標地續創新高,預期未來租金仍將走揚。 泰國曼谷的A級辦公室租金表現亮眼,於2016年第一季首次超越台北之後,每季皆呈穩定成長,平均租金達新台幣每坪約2,757元,且租金季增3.1%、年增9.6%,均為20大城市表現最強勁者,並於2017年第季首度超越廣州,拉大與台北之間的距離。    然而,位居亞軍的東京,A級辦公室平均租金約新台幣每坪每月約9,135元,與冠軍的香港相比相去甚遠,租金不到香港的1/2,且受辦公室新增供給增加的影響,使空置率上升,租金季跌1.1%、年跌1.8%,預期未來一年的租金續跌。而新加坡A級辦公室租金雖位居亞太區第三名,但近期辦公室新增供給高達16.8萬坪,導致租金從2015年第四季以來,至少連續下滑6季。平均租金達新台幣每坪每月約6,182元,但季跌0.9%、年跌8.7%,修正幅度較大。 台北市A級辦公室平均租金約新台幣每坪每月約2,592元,租金季增0.2%、年跌0.3%,租金排名於亞太區20個國家中排第16名,從2016年第一季以來,維持不變,僅高於金邊、馬尼拉、孟買及吉隆坡。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黃舒衛表示,台北市A級辦公室租賃市場穩定,2017年第四季南山廣場完工,辦公室新增供給增加約三萬坪,預估空置率將從8.10%上升至一成以上。另外,國泰置地廣場與南山廣場租金每坪每月站穩3,500元後,將推升未來半年的台北市A級辦公室平均租金上調3%至5%。未來三年內辦公室新增供給量體有限且以自用為主,預期台北市A級辦公室市場呈現穩定上揚的態勢。
房產市場新寵兒 「新古屋」兩種願望一次滿足
2017-06-01
      「買房」應是人生各項花費中最大一筆支出,因為金額龐大又事關終身幸福,所以在看房、買房各個細節上錙銖必較,也許一輩子就買這麼一次房子,怎能不謹慎!對許多首購民眾來說,買預售屋,雖繳款壓力較小,但要承擔成品是否符合當初的圖面規格、建商跳票等風險;買中古屋,雖然眼見為憑,但屋齡老舊,裝潢管線都要重新來過又是一筆費用,要挑到好又負擔得起的房子,還真不容易,挑選人生的第一間房,其實你還有這個選項— 「新古屋」!       「新古屋」顧名思義是介於新成屋與中古屋之間的一種物件類型,屋齡介於5∼10年內、不用大幅整理的電梯大樓或透天別墅,價格是新成屋的7~8成左右。而為何鼓勵想買房的人,多多參考新古屋呢,三大優勢分析如下 : 優勢1:屋況較好而且看得見       新成屋是高總價,低翻修費,甚至有的買新屋送裝潢,其實裝潢早已包進總價裡;中古屋是總價較低,但裝修費用較高,通常新古屋的屋況會比中古屋好,比較不用做大工程的翻修等,間接節省裝潢費,說不定一卡皮箱就能入住。而且新古屋也可以看到物件的外觀與實際室內屋況,與預售屋或新成屋只能看樣品、廣告DM相比,有保障得多了。 優勢2:實用坪效較高      新古屋的實用性,也比新成屋或中古屋來得高。大多數人都喜歡住新的電梯大樓,但新大樓的公設平均高達30%,甚至30%以上,但屋齡10年左右的新古屋,公設比可能只有20%∼30%。若是在同一個購屋區段上,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買到權狀坪數相同、實際居住空間卻比較大的物件。而且通常10年內的新古屋,大多已有電梯或有社區管委會管理,還有一些較基本的公設,因此在生活實用性上也比無管理的中古屋來得好、來得安心。 優勢3:價格較新成屋低      預售屋或新成屋和新古屋之間的價差約在2~3成左右,但決定價差差距仍在於物件所屬地段及房屋狀況,像在台北市精華區域,新成屋與新古屋的差距就不會那麼明顯,但跳到二、三線外的新北市,價差就會慢慢拉大,對於頭期預算還算充足的首購族來說,是可以尋得好房下手的黃金機會區。       新古屋具備新成屋與中古屋的優勢,讓購屋族不用擔心買太貴和買太舊的問題。   超值新古屋這裡找 : http://www.cthouse.com.tw/   文 by 中信房屋臉書粉絲團-你的達令
房價止跌有譜 購屋策略宜「反守為攻」
2017-05-19
文 / 研究發展室 感覺居住地房價上漲者本次反轉為最多新政府上任屆滿一年,沉寂已久的房市開始出現活絡跡象。根據中信房屋委託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在2 月16 日至2 月24 日,以 IX Survey 專業網路調查機制,回收1,112 份有效問卷,民眾認為房價止跌有譜,上一季民眾感覺居住地房價以下跌者最多,而本季迅速反轉為感覺居住地房價上漲者最多,且高達41.8%,顯示過去被認為走在下跌趨勢線的房價,已經止跌趨穩。 四成民眾認為房價今年落底至於市場最關心的房價何時落底,根據中信房屋委託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在3 月3 日至3 月9 日,以 IX Survey 專業網路調查機制,回收1,000 份有效問卷顯示,認為房價落底時間點在2017 年的民眾達40.8%。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指出,這兩個調查結果,是本季宅指數最值得市場留意的訊號,尤其是有購屋計畫卻還抱持著房價應該還會下跌而觀望的消費者,應該正視這個訊號,並修正看屋策略,反守為攻。 民眾購屋意願較上季增加4.5%兩年內有購屋計畫者, 以及首購族的購屋意願,也都較上一季增加,其中兩年內有購屋計畫者占43.2%,較上一季增加了4.5%;有購屋計畫的受訪者中,首購族高居52.4%,較上一季增加了1.6%。 展望未來 打底正向發展劉天仁提醒有購屋計畫的民眾,在房市蠢蠢欲動回暖之際,就算沒有機會當先知者,也不要讓自己淪為後知後覺者,以免錯失購屋良機。展望未來,劉天仁預估2017 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將在25 萬7千-26 萬5 件之間,雖然仍較年平均移轉件數36萬5 千2 百件為低,成交量較前一年緩步回升,是自2013 年高點下跌以來首度逆勢成長,有望朝向打底的正向發展。
套房的美麗與哀愁
2017-05-16
          買套房,是套住了幸福還是套牢了未來?       近期房市交易看來有些許的回溫,且以自住需求為多,現今依然是買方市場,但買方到底要買哪一種房,就是需要好好琢磨的地方,除了考慮需求之外,總價往往是決定要不要出手的重要因素。近期在北部地區已漸由三房下修成兩房為市場主流商品,但現代的青年小資族或新婚首購族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能連兩房都負擔得很吃力,便退而求其次尋找套房產品,先達標有殼階級,一圓買房夢。在下決定之前,讓我們先來把優缺點搞清楚,再來好好尋找理想中的物件。   聽聽自己的聲音 也聽聽市場的聲音       買房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先捫心自問「是自住還是投資?」      不少想買套房自住的人都會回答:「可以先自住,有機會再轉成投資」,但很可能為了買一間容易入手的套房,而勉強先買了環境機能不足、鄰居素質落差大的集合大樓,自己住的不舒服,景氣不好也難脫手,到頭來自住、投資兩頭空。       如果買套房是為了投資,就要先試算租金報酬率是否划算?      以現在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大約在1~1.5%之間來看,每年報酬率至少要到5%以上才有獲利空間,但買房出租一定有固定支出如房屋稅、屋內修繕和裝潢、基本家具家電、及套房閒置期的零租金情況,扣除掉這些成本後可從這間套房賺到的報酬率大概只剩下3~4%,且房市景氣尚未復甦,連帶租屋市場也是一片低迷,所以想投資套房前要得先精打細算一番。   四大想入住套房的優點 1. 低總價      房貸利率低,擁有低總價特性的套房就親民許多,消費者每月只需花費薪資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房貸負擔,即可晉身為有殼一族,以現在不超過2%左右的利率,買套房可能比租屋划算 。 2. 具投資轉租特性      套房除了可自住,還兼有投資保值、轉租容易等特性,對於單身貴族、新婚夫婦、等人口不多,經濟能力有限的消費者而言,先入手一個品質較好的套房,是日後資產翻身的機會。 3. 良好的管理服務      現在上班族工作時間長,可能連回家倒垃圾都來不及,若是住一般公寓,在網路上訂東西宅配也沒人可簽收,不過現今許多小套房都設計的較精緻與人性化,不少套房大樓都有物業管理公司提供包括清潔家事服務、水電代繳、貨品簽收、保全巡邏等,猶如飯店全功能服務的經營型態,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可減輕不少生活瑣事負擔。 4. 克制購物慾望      因為住套房,在空間不大的條件限制下,就不敢買太多東西,怕家中物品過多會連坐的地方都沒有,也算是間接降低不必要物品的開銷,雖然買者恆買,不買者恆不買,但總是有人會以為只要空間還夠就買起來囤著,若是無法物盡其用,久而久之也是一種浪費。   入手套房前不可不知啊 1. 貸款與轉手      套房坪數都在15坪以下的物件較不受銀行青睞,認為會買套房的人通常財力較弱、且不易脫手,所以銀行通常不願貸款給套房購買者,或是會降低套房的貸款成數,比起一般物件的7~8成,15坪以下的套房僅能貸到5~6成而已,若要選擇套房產品,建議至少要15坪以上,無論核貸或轉手都比較容易。 2. 產品規劃與周邊環境      套房由於坪數小,自然戶數多,居住份子易龍蛇混雜,怕影響到居家安全與生活品質,因此選購套房應更加重視產品的規劃、管理服務及住戶層次等問題,儘量避免選擇同一層皆是小坪數的大樓,否則易產生上述那些問題。 3. 需求評估      通常集合式社區大樓或多或少都有公共設施,所以購買套房時,一定要精算公設比與室內可使用坪數,且評估社區的公設是否用得到,以免公設過多但室內坪數又過於狹隘,不符生活基本需求。尤其新婚小家庭選購套房也要考量日後增添家庭成員時的空間需求,就怕住沒多久就要換屋,反而更花錢費神。       台灣最不缺的就是房子,但很多人都缺了一套房……   ※全台理想套房物件這裡找: http://buy.cthouse.com.tw/area/%E6%96%B0%E5%8C%97%E5%B8%82-city/%E5%A5%97%E6%88%BF-type/0-20-area/0-900-price/     文  by  中信房屋臉書粉絲團-你的達令 照片來源:【Mingli Yuan】 https://www.flickr.com/photos/mountain/4798936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