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供應鏈 全球新版圖 美大選後分析
2024-11-29
聚焦輝達財報 AI股與航運股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成為全球供應鏈發展新趨勢,美國總統大選後,供應鏈移出中國的趨勢不變,這已然成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就產業發展而言,AI掀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掌握算力和發展算力的資源成為顯學,從全球四大雲端服務業者擴張資本支出的方向,以及台廠全球布局先行者,可以找到相關台股供應鏈投資標的。輝達財報動見觀瞻,台積電、鴻海等輝達供應鏈相關14檔個股值得留意。另外,繼馬士基大幅調高運價後,長榮海運也表示明年合約價漲定了,近期航海王頗有風雲再起之勢,可以持續追蹤。美國總統大選後,對於台灣企業而言,供應鏈移出中國的趨勢不會有變化,這已然成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美國是台灣最大的終端出口市場,台灣的產業政策與美國牽連極深,美國政策也會深刻影響台灣。美國兩黨對中國皆強硬,但對於盟友或貿易夥伴的態度差異較大,在美中貿易對抗的態勢逐漸升溫下,全球供應鏈的移轉速度將加快,台灣企業須盡可能的分散供應鏈,趨避風險。美總統大選牽動全球供應鏈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成為全球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雖然在短期內會造成遷廠、人員培訓等成本增加,但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倘若持續留在中國,恐將面臨高關稅的壓力,在美中於貿易、政治、科技、軍事等領域全面競爭態勢白熱化,熱戰的修昔底德陷阱或不會這麼快發生,但貿易和科技的衝突卻無法避免。尤其美國企業的供應商皆開始從中國轉移至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墨西哥等國,且在中國的人口紅利、政治穩定度、對外資補貼政策皆漸無吸引力時,外資就像重力加速度般離開中國。無論兩黨哪位候選人勝出,對中政策的基調都不會改變,此前川普提高對中關稅和技術管制的政策,就被拜登保留,並持續對中強硬,顯示這已成為兩黨共識,全球供應鏈從中國+1,漸變成中國+N,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後,全球供應鏈轉移的速度只會更快。減稅成兩黨共識 但在企業稅與關稅呈現分歧民主黨的經濟政策較偏向大政府主義,透過提高富有階級的稅率,增加移轉性支出,將資金補貼弱勢族群。此外,民主黨要求增加企業稅自21%提高至28%,以提高政府稅收。而且恢復兒童稅收抵免(CTC),提案新生兒第一年最多可獲6000美元稅收減免,並計畫提高聯邦最低薪資。而且,停止對小費課徵所得稅,對於美國服務業勞工來說,小費收入也是主要收入來源,這能增加一般勞工的消費支出,且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近7成為消費,此舉能拖底消費支撐。在關稅方面,預估賀錦麗將延續拜登方針,以談判、結盟為主,除了中國以外,不採取以鄰為壑的關稅戰,此舉有利美國通膨降溫。川普的政策對企業主較友善,減稅刺激企業發展,並以關稅作為談判條件,對盟友和貿易夥伴較具競爭性。此外,川普提案將企業稅自21%降至15%,有利企業改善成本結構。並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20%關稅,針對中國加徵60%以上關稅,此舉有可能增加消費成本,並引起輸入性通膨。川普以美國優先政策不變 供應鏈移轉速度會更快另一方面,對於台灣產業來說,為了避免輸美商品關稅的不確定性,加速轉移供應鏈應是必要之舉,雖在美設廠或轉移產線將壓抑營收成長,不過,在美中競爭的情境下,全球佈局速度越快的公司,越有機會在地緣政治不確定的情況下取得訂單,進而與其它廠商拉開營收差距。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以來,台灣企業就開始轉移生產基地,不論電子、傳產、科技等領域皆逐漸移出中國,走向全球佈局,這對於台灣企業短期會有相應成本增加,不過長期來看,分散風險的益處遠大於現在和將來的成本。供應鏈分散趨勢延續 台廠走向全球佈局技術敏感度高的科技業對於風險分散的需求也更高,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良率攀升,已追上台灣同級晶圓廠,在美中競爭白熱化情況下,為穩定晶片供應,未來美國或會要求在美本土生產更高階製程晶片。而且,鴻海(2317)在蘋果公司要求下,在印度開啟生產線,並於今年首度在印度生產iPhone 16 Pro與iPhone 16 Pro Max等高階機種,未來在印度的產能將會持續擴大。這兩家台灣龍頭企業都採取了分散供應鏈的策略,未來,預估美國大選後,將會有更多台灣企業沿著這個步伐,加速全球供應鏈的重塑。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263期,2024.11.08出刊。
避免年後痛苦減重, 營養師盤點10種低負擔解嘴饞零食
2024-01-31
農曆春節是闔家團聚的重要時刻期,餐餐菜色豐盛多樣,大多會有火鍋圍爐大餐、大魚大肉,用餐完畢之後,應景的零食更是擺滿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聊天、追劇,糖果、餅乾不停的往嘴裡塞,收假時站上體重計,才發現體重又增加了一些,腰圍也粗了一點,又要開始痛苦的減肥了,真的很辛苦。今年不妨在過年之前,先規劃好採購零食計畫,選擇健康、低負擔,又能夠解嘴饞的零食,才不會在年節之後還得辛苦的減肥。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吃零食不一定是壞事,只要選擇得宜,吃對時間點與份量,零食也可以是活力的最佳來源。只要儘可能選擇食物原形當成零食來源,避免吃空熱量食品,購買前,檢視熱量及營養標示,避免選購調味過度的產品;同時選對吃的份量與時間點,建議攝取量可以控制在100~150大卡之間,與正餐相隔2小時,反而有助我們維持精神。以下請營養師介紹幾種對健康有益的零食,不僅可口,適當吃還能幫助維持健康。1.無糖優格或優酪乳優格因添加乳酸等益菌,能夠培養腸道好菌,達到免疫力提升、預防過敏等好處;優格還是良好的鈣質及蛋白質來源,尤其優格的乳酸菌能將牛奶的乳糖,轉換成乳酸,與鈣質結合成的乳酸鈣,比起牛奶的鈣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不過,因為牛奶經過益生菌發酵之後,口感會變得很酸,所以,市售優格或優酪乳都會添加額外的精製糖提味。曾有調查發現,一瓶優酪乳的含糖量竟是6顆方糖之多,所以,最好選擇無糖的優格或優酪乳,才不會吃進過多糖分。 吃多少?依照每日飲食指南,成人每日建議攝取的乳製品量最多為1.5~2份,一份乳製品大約是240c.c.的優酪乳(牛奶),或是200克的優格,所以,一日優格最多不要超過400克。 2.無調味堅果堅果含有許多豐富的營養素,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及礦物質,屬於健康的零嘴。但要注意,選擇堅果的原則是「無調味」,因為調味過的堅果,除了添加香料、鹽分等調味料外,通常也高溫烘烤過,堅果營養恐流失不少。 吃多少?國民健康署建議,健康成人一日的堅果攝取量為一份,大概是一湯匙左右。陳詩婷提供民眾一個簡單的技巧,只要以手用力抓取的堅果量,就是適合我們一天的攝取量;記住,堅果雖然營養價值高,但仍屬於油脂類,攝取過量會增加肥胖的風險。 3.涼拌毛豆毛豆是黃豆的前身,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及大豆異黃酮,尤其是異黃酮,對於心血管疾病、女性更年期症候群、黃斑部病變等,都有正向的好處。但特別建議,毛豆的調味儘量以低鹽為主。 吃多少?每100公克毛豆,蛋白質含量為14克,約是2份蛋白質的量,如要以毛豆當成零食,建議每天攝取不要超過半碗毛豆仁,否則加上正餐之後,吃進去的蛋白質可能會過量。特別是本身腎臟功能不好,以及其他需要限制蛋白質的病人,攝取前應諮詢你的營養師。 4.豆花豆漿經過鹽滷脫水而成豆花,也因此,豆花是黃豆製成的,擁有黃豆的各種好處;此外,豆花在製作過程中,纖維質已經被去除了,比起黃豆,比較不容易有脹氣、消化不良的問題。不過,一般人吃豆花較不會以原味為主,多會添加糖水、粉圓等配料,建議民眾,若能將糖水改成無糖豆漿,配料換成比較天然的紅豆、綠豆、芋頭等,會相對健康許多。 吃多少?如果單純吃豆花,同喝豆漿一樣,建議一天最多可以吃到2碗,倘若添加其他配料,就建議一天不要超過1碗,且糖水換為豆漿較佳。 5.無調味果乾或脫水蔬菜市面上有許多健康訴求的原味果乾、原味蔬食,也不失為健康零食之一,它們本身膳食纖維高,若是以低溫烘培製成,還能保留水果與蔬菜的營養成分;不過,由於果乾跟脫水蔬菜在烘乾過程中,為了口感滑順,有些產品會加糖及加油,建議民眾購買時,可以選擇成分單純的產品。 吃多少?果乾屬於水果類,慢性病友,如糖尿病患或腎臟病患應控制攝取份量,特別是若有額外加糖及加油的果乾;至於脫水蔬菜,若是原味製成,基本上沒有用量限制。但建議,腸胃功能較差的人,儘量不要一次吃超過手捧起來的量,因為蔬菜本身纖維比較多,吃多仍會造成腸胃負擔。 6.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研究發現可以對抗自由基,達到抗氧化的作用,而且裡頭的類黃酮類,還能擴張血管,幫助穩定血壓;建議購買的黑巧克力,有效成分要70%以上為佳,且不要額外添加糖分,如此較為健康。 吃多少?建議每日用量不要超過30克。別忘了,黑巧克力裡頭含有可可脂,本身屬於油脂,每公克高達9大卡的熱量,多食會造成肥胖的風險;另外,黑巧克力裡頭含有咖啡因,本身對咖啡因比較敏感的人,建議下午後就不要吃了。 7.原味海苔海苔也算是相對較健康的零食之一。陳詩婷說,海苔有1/3都是由纖維所組成,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還能夠降低血中膽固醇;不過,最好選擇無調味的海苔,若攝取過多調味的海苔,容易造成鹽分攝取過量,反而會引起水腫、加重高血壓風險。特別提起的是,海苔的維生素B群與鈣質含量很高,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專家都呼籲茹素者,可以適量攝取海苔、海帶的原因,因為維生素B群跟鈣質多存在動物性食物裡。 吃多少?建議一日最多不要超過4片。成人的每日碘建議量約為100~150μg,而海苔含碘量相當高,只要吃一點點,就會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尤其是經過乾燥過的海苔。另外,有甲狀腺腫的民眾,也不建議食用。 8.寒天、蒟蒻絲捲嘴饞、肚子餓時,可以吃些自製的寒天凍,做法很簡單,去超市買寒天,用水泡軟後煮沸備用,加進去茶包,或是放入水果,如百香果肉、蘋果丁、香蕉片等,倒至容器凝固即可。 吃多少?自製的寒天果凍,若沒有額外添加糖分,基本上沒有用量的限制,只是本身腸胃功能比較差的人要適量,因為寒天比較寒,多食可能會消化不良。蒟蒻乾鈉含量高,不宜多吃不少人將蒟蒻乾歸類為解饞能瘦身的好物,確實蒟蒻本身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加飽足感。可是蒟蒻本身幾乎沒有味道,需要靠調味才會好吃。因此,市面上許多打著美味低卡的蒟蒻乾,實則是添加大量砂糖、醬油、辛香料製成,尤其調味過的五香、麻辣等蒟蒻乾,潛藏著高納危機,平均每100克鈉含量,高達1500毫克,食用前建議看一下營養標示,購買原味的最佳。 9.天然檸檬愛玉愛玉在中醫的角度來看,可以消暑解熱,降低胃火,生津解渴,很適合當成夏天的飲品,其膳食纖維也很高,可以幫助腸道的蠕動。不過,因為愛玉本身沒有味道,許多人會添加糖水一起喝,無形中會增加許多熱量;建議民眾覺得味道太清淡,也可以加入檸檬片提味,或是枸杞、紅棗這些帶有點甜味的果乾,較無負擔。 吃多少?一般健康者建議一天不要超過2杯。另外,以中醫觀點來說,吃愛玉要看個人體質適不適合。因為愛玉本身偏寒涼,體質較虛寒的人,舉凡愛玉、仙草、青草茶、西瓜等,都屬於應該少量攝取的食物,否則反而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10.無糖綠茶或紅茶吃零食總免不了喝飲料的習慣,建議民眾可以選擇相對較健康的飲品,如無糖綠茶、無糖紅茶、無糖烏龍茶等,特別是無糖綠茶,因為含有豐富的兒茶素,有助於脂肪的代謝,也能達到解膩的功效,這就是為什麼餐廳通常會配一壺綠茶給你的原因,當然無糖的菊花茶等花草茶也是推薦的。 吃多少?綠茶、紅茶含有咖啡因,容易睡不著的民眾建議午後就不要喝了;另外,研究說健康成人每天不建議喝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若是喝一般罐裝綠茶,600c.c.就約含有120毫克的咖啡因,因此建議民眾一天不要喝超過2罐;若是選擇無咖啡因的花草茶,則沒有限制。
龍花富貴 能量滿載過好年
2024-01-31
龍年到,新的一年希望運勢如百花盛開美不勝收,那就來點植物正能量,在居家放上幾盆應景花草,心開自然運就來。百事順利首選百合百合花型以碩大討喜,引申為百事順利之意,是年節花卉必選之一,濃郁的花香,也可以使家中滿室生香,想要事業開春長紅,百事順利皆合意,百合花絕對是首選!百變之星菊花菊花的花色繽紛多彩,自然原色本來就很多,加上近年新奇的染色技術,大大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需求。花型種類更是琳瑯滿目,是春節應景花卉中的百變之星。招財討喜銀柳發發「銀柳」與台語發音「銀兩」諧音相似,有著招財吉祥的涵意,只要簡單插在花瓶或甕中,並在枝條綁上年節小飾品,就成為喜氣洋洋的最佳代表。吉祥如意蝴蝶蘭外觀典雅高貴,賞花期也很長,花色選擇多元的蝴蝶蘭,不管是單盆購買或是運用巧思組合成的盆花,絕對是春節餽贈親朋好友、家庭佈置的最佳選擇。幸運吉祥長壽花長壽花象徵長壽,在台灣也是年節重要的「吉祥花卉」,傳統為單瓣品種,近年來有很多重瓣花,具有較豐富花型,且色澤更多樣亮眼。財源滾滾鳳梨花金桔樹年年開春必備的招財盆栽,還包括各式鳳梨花象徵好運旺旺來,黃澄澄的金桔樹代表象徵豐收以及黃金滿屋。好事連連火鶴花「火鶴」象徵喜氣,台語中有「好」的諧音。除了紅色的火鶴,各色火鶴也色彩繽紛且相當耐放,讓新的一年紅紅火火。異國情調球根花卉中國水仙冬季開花,具有花香,而且水耕就能活,是年節應景必選之一。花謝之後放到陰涼處保存,秋冬季可以再重新種植,種植樂趣無限。風信子原產於地中海,氣候條件和台灣差很大,不好繼續栽培,但是獨特的花型具有異國情調,當作一年生的草花或直接買切花,布置在年節,特別高雅。鬱金香一般是切花,但是每到年節就會有盆花出現,花色花型多樣,任君選購。海芋不再只有白色,近年來各種花色競美,瓶插或盆栽都能為空間增添柔和細緻之美。仙客來,像隻翩翩飛舞的蝴蝶,花名與花型同樣討喜,花名寓意迎接賓客,可以擺設在入門、玄闗處或是客廰,讓來訪客人感受到喜悅,因為花卉和葉片都很漂亮,盆器只需搭配純色,一盆或組盆,都能讓人精神和眼睛為之一亮。新的一年來點鮮活綠意,透過植物的正能量,讓我們永保健康,神彩奕奕,龍光煥發(容光煥發)!
乳癌是全球最常見癌症, 乳房痛就是得乳癌嗎?
2023-05-31
定期做1件事比基因檢測更重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數字,2020年全球常見癌症類型、導致死亡之癌症及癌症趨勢分析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女性好發的乳癌首度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而在台灣,根據國健署公布10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乳癌發生個案數占全體惡性腫瘤個案數的12.51%,女性乳癌發生率排名為首位,死亡率則排名第2位,簡單來說,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乳癌都是女性最好發的癌症。許多女性感覺乳房部位疼痛時,心裡面總是感覺很慌張,也會擔心是否罹患了乳癌?相反的,有些女性雖然摸到乳房硬塊,但卻不痛不癢,就覺得不可能是乳癌而忽略,且沒有積極去做檢查,這些觀念正確嗎?乳房疼痛恐罹患乳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部長洪進昇表示,臨床上,的確有不少女性因為乳房疼痛,就擔心是得了乳癌,但根據研究統計,大約85%的乳房疼痛與乳癌是沒有關係的。事實上,乳房疼痛與否,並不是診斷乳癌的絕對因素;簡單來說,乳房疼痛不等於罹患乳癌,罹患乳癌的人也很少以乳房疼痛作為最初的症狀表現,所以,不能以乳房痛不痛來判斷是否罹患乳癌,必須做進一步的檢查。乳房疼痛主要分週期性及非週期性兩大類。週期性乳房疼痛約占6成,好發於20至30歲的女性,與月經週期荷爾蒙的刺激有關,如乳房纖維囊腫的變化;而非週期性乳房疼痛占3成多,好發年齡為30歲以上的婦女,通常只發生在單側乳房,常見原因包括乳腺發炎、乳房良性腫塊、服用雌激素、穿著不合身的胸罩等;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例如心肌梗塞、心絞痛、二尖瓣脫垂、胃痛、肋膜發炎等,也常被誤認為乳房疼痛。 9成女性有乳房纖維囊腫根據統計,到乳房外科就診的女性當中,高達9成有乳房纖維囊腫的問題。乳房纖維囊腫是充滿液體的囊腫,形狀為圓形可移動,視囊腫內的液體量觸感堅硬或柔軟不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乳房疼痛,通常兩側都會發生。月經來潮之前,會明顯出現乳房疼痛和發現有腫塊,可以透過熱敷及按摩方式獲得緩解;乳房纖維囊腫在月經周期結束、懷孕期及哺乳時,不適等症狀就會消失。 摸到乳房硬塊,盡快就醫檢查洪進昇指出,當摸到乳房有硬塊時,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多數乳癌病患都是在無意間觸摸到乳房腫塊,就醫後才確診為乳癌。乳癌好發於乳房外上側約1/4的位置,早期乳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多半也不會感覺疼痛,只有當腫塊擠壓到鄰近的神經時,才會引起疼痛。因此,摸到乳房硬塊時,千萬別自行判斷,最好是盡快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惡性腫瘤。其他常見的乳癌症狀包括乳頭出現帶有血絲的分泌物,約有5成機率是乳癌,以及乳房乳頭局部凹陷,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的變化、紅腫或潰瘍不癒;腋下淋巴腫大、乳房周圍或腋下區域摸到腫塊,或是兩邊乳房的大小或形狀有改變等,都要有警覺性,建議盡速就醫檢查。7成患者沒有家族史許多人認為乳癌多是遺傳而來的,因此,家族中例如媽媽、外婆或姊妹等人罹患過乳癌,就擔心自己可能也是乳癌候選人。洪進昇表示,國外研究發現,乳癌遺傳因子占比其實不高,大約只有10%左右,國內甚至不到10%;臨床上詢問乳癌患者也發現,約7成患者並沒有家族史,所以,不能單靠有無家族史,去判斷是否需要做檢查。由於乳癌是一個多因子疾病,並不只有與基因相關,根據過去統計資料顯示,若家族中有2位直系成員是乳癌患者,罹癌風險為一般人的5~9倍,屬於高度相關;但若僅有1位直系親屬罹癌,或是月經周期來得較早、停經時間比較晚,這種與荷爾蒙變化相關的,則屬於中度相關,罹癌風險為2~5倍;而在飲食方面,例如經常喝茶、咖啡等行為,屬於低度相關約1~2倍。因此,不管有沒有乳癌家族史,都建議定期做乳癌篩檢,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需要做基因檢測嗎?由於好萊塢巨星安潔莉娜裘莉透過基因檢測發現是乳癌最高危險群,所以在還沒有罹患乳癌之前切除雙乳,消息一出震撼全球,也讓基因檢測的熱度升溫。哪些人需要做基因檢測呢?洪進昇說明,除了像安潔莉娜裘莉家族中有2位直系親人罹患乳癌,且檢測出帶有BRCA1或BRCA2的抑癌基因外,若40歲前罹患三陰性乳癌、家族有多人為年輕型乳癌患者,皆為乳癌最高風險群,就建議做遺傳性基因檢測,可以諮詢醫院的遺傳諮詢師,再由醫師判斷是否需做預防性切除。定期做乳房篩檢很重要洪進昇進一步說明,為避免發現乳癌時已經是晚期,定期做乳癌篩檢是預防並早期發現乳癌的關鍵,常見篩檢有乳房X光攝影和乳房超音波兩種。其中乳房X光攝影可以用來偵測乳房鈣化點或初期乳癌,政府目前部補助45歲~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乳癌篩檢(二等親有乳癌家族史,可提前至40歲)。而小於35歲的女性,由於乳腺較發達、組織較為緻密,乳房攝影的影像比較不容易判讀,敏感度也比較低,所以,建議採用乳房超音波做為診斷工具。當乳癌篩檢報告上標示異常,就要進一步做更詳細的檢查,例如發現兩邊乳房不對稱或一側乳房有腫塊,就必須透過超音波來確認;當乳房有鈣化點,則可透過加壓放大攝影,觀察局部乳房是否有異常表現。但根據統計,高達7、8成女性乳房皆有鈣化點,可能是乳腺組織退化或良性小腫瘤鈣化後的表現,大多數都是良性的;最後一個步驟則是切片檢查,取出疑似異常的細胞來化驗,準確率幾乎高達100%。早期乳癌活存率達9成乳癌可說是治癒率相當高的癌症,目前零期至第2期的早期乳癌,5年活存率高達9成以上,第3、4期也有3成以上。治療方面根據癌症期別、病理診斷及腫瘤分化程度,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荷爾蒙療法,且隨著醫學科技進步,目前也有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可有效降低復發率及延長存活期。預防乳癌應從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做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乳癌是可以預防的疾病,建議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尤其是多蔬果、少紅肉,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並且維持理想體重,避免加工肉品、高熱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及含糖飲料,最重要的是定期做乳房篩檢。
你以為喝半糖、少糖就健康嗎? 別陷入微糖迷思!
2023-04-28
隨著天氣轉熱,手搖飲料店開始排起隊來!經濟部統計處指出,隨著行動支付、外送服務蓬勃發展,手搖店營業額平均逐年成長8.9%,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更估計,光是手搖飲,就為台灣帶來500億的龐大商機。喝半糖、微糖飲料,糖量照樣暴表台灣人真的很愛喝手搖飲,為了健康、怕胖,許多人會選擇半糖、少糖或微糖來減低熱量攝取。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選擇較少糖的飲料,的確能夠降低熱量的攝取;不過別忘了,所謂的全糖、少糖、半糖及微糖,是指額外加到手搖杯的含糖料,可不包含液體本身及配料的熱量。舉例來說,假使你因為怕胖,點了「半糖」的大杯珍奶,換算下來,你大概吃進了30克的糖,以及4茶匙的沙拉油(因為奶茶含有奶精,屬於油脂類),再加上黑糖珍珠,可能吃進將近500大卡,直逼一個便當的卡路里。也就是說,若你今天吃了一個便當,又搭配一杯半糖珍奶,熱量會直接突破1000大卡,肥胖與贅肉就是這樣來的。更令人擔心的是,許多人因為選了減糖飲料,以為可以多喝幾杯,忽略飲料及配料的原有的熱量,反而適得其反。為什麼要少吃糖?糖對身體的6大危害喝飲料在所難免,許多無糖茶飲對身體甚至有一定的好處;可是若你喝的是含糖飲料,可要注意了。眾多研究顯示,攝取過量的糖會引起肥胖、代謝症候群、蛀牙、心血管疾病等危害;近來研究更指出,特別是經常使用在手搖飲的高果糖糖漿,攝取過量的危害比一般精緻糖更劇烈。1、提高三酸甘油酯陳詩婷解釋,果糖的代謝路徑不同於葡糖糖,很容易會直接經由肝臟儲存為脂肪,快速引發一連串的三酸甘油酯升高、胰島素阻抗等反應;一項研究顯示,每天攝取大於50公克的果糖分子,餐後的三酸甘油酯濃度會明顯上升。2、肥胖及脂肪肝我們幾乎可以這樣思考,攝取果糖對肝臟的危害,跟肝臟處理酒精的程序一樣,會提高脂肪肝發生的機率。這是因為果糖在消化過程中不受到能量的調控,很容易被身體轉化為脂肪儲存,尤其是內臟脂肪,跟果糖及醣類攝取過量有很明顯的正相關。3、代謝症候群一項研究測試,人體在喝下純果糖與純葡萄糖之後,身體的生化反應會有什麼不同?結果發現,喝下葡萄糖的受試者,飽足感會上升,而喝下純果糖的人,則沒有明顯的飽足感;換言之,經常攝取果糖的人,因為身體缺乏飽足指令,容易攝取過量的果糖,而大量的脂肪在肝臟被代謝,可能造成代謝的紊亂,容易引起一連串的血壓飆升、血脂上升等代謝症候群。4、尿酸飆升,引起痛風果糖在代謝過程中,會快速消耗身體的ATP(身體的能量形式),因而造成細胞的尿酸濃度上升,造成高尿酸、痛風的問題。5、心血管疾病血液和組織的糖太多,很容易與體內的蛋白質、脂質等物質生成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縮寫為AGEs),破壞血管的內皮細胞,加重血管壁的氧化壓力,讓血液中的膽固醇容易被氧化,造成身體大範圍的血管發炎及傷害,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6、愛吃糖,提早失智流行病學發現,糖尿病患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平常人高,這是因為葡萄糖及其代謝產物會黏在人體的蛋白質上,破壞我們的腦細胞(如同上述所說的糖化作用),使蛋白質變得異常,無法執行正常的生化反應;若大腦β-類澱粉蛋白質堆積在神經細胞週圍,除了使細胞逐漸死亡,也會破壞神經間的連結,人的記憶、認知能力會漸漸垮掉,而走入失智。健康喝手搖飲,你可以這樣做1、選擇微糖、不要加料針對短時間無法養成避免喝糖飲的族群來說,儘量選擇糖分最低的微糖飲料,另外,儘量不要加料,常見熱量較高的配料,如珍珠、布丁、椰果、蒟蒻、養樂多,另外,還有用蜜汁熬煮的紅豆、芋頭、地瓜等主食類,熱量也很高。2、拿鐵比奶茶好一般奶茶多由奶精或奶油調配而成,奶精及奶油的本身是油脂,若再加上淋進去的糖分,熱量恐會爆表。建議大家若想喝奶茶或珍奶,可以鮮奶製成的無糖的珍珠鮮奶茶(珍珠+低脂鮮奶+無糖綠茶或紅茶等)取代,熱量大約只有170大卡,不僅可藉由新鮮牛奶補充鈣質,還可減少油脂的攝取。3、選擇去冰或少冰冰會壓抑味覺對甜度的敏感度,越冰越不容易感覺到甜。4、回歸原味儘量選擇喝原食物的手搖飲,減少色素或香料的攝取。譬如無糖的芋頭牛奶、木瓜牛奶等,或者以無糖豆漿為基底的飲料,利用燕麥奶打成的無糖飲料也很適合。5、改點無糖茶飲無糖茶類,如紅茶、綠茶、烏龍茶等都是很好的飲料,其熱量幾乎逼近於零,而且綠茶還含有豐富的兒茶素,能幫助身體抗氧化。每天攝取糖份少於5顆方糖更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日糖攝取量應占總熱量的10%以下。若以男性成人每日攝取熱量2000大卡為例,換算下來,一天不得吃超過50公克的糖(一般市售方糖每顆大約5公克,約10顆方糖的量),這也是目前臺灣衛福部建議的上限;如果想讓身體更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更建議,將每日糖分攝取量,減半至總熱量的5%以下更理想,即不超過25公克(約5顆方糖)。
春天養肝這樣吃
2023-03-31
  文/張世傑 諮詢專家/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專責營養師洪若樸把肝養好,對健康真的很重要!肝血一旦不足,就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給肝臟,導致肝臟功能受到損害。那麼,養肝又該怎麼養呢?專家提供中西合併養肝好食,跟著吃、養好肝。根據中醫觀點,肝臟具有藏血的功能,因此,當失血過多或女性經期的時候,都容易導致氣血不足,進而連帶造成肝血不足;而肝血一旦不足,就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給肝臟,就會導致肝臟功能受到損害,容易出現眼睛酸澀、眼花,以及女性生理期發生紊亂等情形,由此可見,把肝養好對健康很重要!養肝食補,你適合哪一種?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中醫著重於體內臟腑的飲食補養,因此,養肝以「平肝息風、滋養肝陰」為主,扶助正氣以「溫補」輔助陽氣升發為主。辛溫的食物能發散體內的風寒邪氣,更有助於人體陽氣的升發,例如韭、蒜、蔥、香菜,與此相對,黃瓜、冬瓜、綠豆芽等寒性食物就要少吃,以防止阻礙體內陽氣的升發。另外,容易口乾、咽乾、便秘的人,不適合過多溫補食物,可適當吃點養陰潤燥的食物,如蓮藕、百合、蘿蔔等。韭、蒜、蔥、香菜類辛溫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較大,患有消化道潰瘍的人也要少吃些。陳潮宗也強調,食補已不是只有冬天才有的權利,如今一年四季都能以自己的體質進行適宜的食補,也有視病情狀況的食補,針對養肝著重的食補是以溫補的藥膳為主。 甜味食物也有助滋養肝臟?甜味食物可以滋養肝臟,所以養肝可適當吃點甜味食物,如大棗、山藥、芹菜、磨菇、茄子等;另辛溫的食物能發散冬天體內殘留的寒冷,有助於人體免疫力的提升,如韭菜、蒜、蔥、香菜等,還應多吃當季的蔬菜水果,如蘆筍、甜菜、藍莓、草莓、碗豆、白蘿蔔、比目魚等,飲食以清淡為主。 吃起來!天然養肝好食除了上述的飲食原則之外,還有幾種食物,特別有助降低血壓,以下請營養師分享降血壓食物。1.「天然蔬果」抗氧化肝臟代謝過程需要輔酶,輔酶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如維生素A、B、C、E、茄紅素、胡蘿蔔素和葉酸等,只能透過飲食補充,而這些營養素多來自天然蔬果,多吃可以護肝。天然蔬果含豐富抗氧化成分,可減輕肝臟損傷,如芭樂、奇異果含豐富維生素C,葵花油、苦茶油含豐富維生素E,茄子、葡萄等富含花青素,番茄、南瓜含茄紅素等,多吃這些蔬果有益肝臟健康。2.「黃豆、雞蛋」預防脂肪肝脂肪肝是現代人最常見的肝病,黃豆、雞蛋含卵磷脂,其成分之一的膽鹼,具有驅脂作用,可預防脂肪肝,因此,攝取黃豆製品如豆腐、豆皮等可護肝。3.「菇類」提升免疫、「橄欖菜」抗發炎體內自由基會引起肝細胞發炎,補充抗氧化食物可抑制發炎反應,例如橄欖菜、青江菜含葉酸,能對抗發炎細胞,建議多攝取;菇類如香菇、蘑菇等含的多醣體高,可提升免疫細胞的活性,免疫系統是身體對抗外來有害物質的防線,多吃菇類可改善肝臟負擔。4.「綠色食物」護肝、「柑橘類」舒肝理氣綠色食物護肝,包括菠菜、花椰菜、空心菜、生菜、芝麻葉等;柳橙、橘子等柑橘類食物有助舒肝理氣,都是護肝食物。5.微量礦物質「鋅、硒」保護肝及細胞再生沙丁魚、扇貝、牡蠣、糙米、雞蛋、大蒜、洋蔥等,含鋅可幫助肝細胞再生;牡蠣、豬肝、小麥胚芽、南瓜籽、鱈魚、芝麻、腰果等,含硒保護肝細胞。6.「牛磺酸」幫助消化脂肪文蛤、扇貝、章魚、牡蠣、秋刀魚等,含牛磺酸是硫胺基酸的一種,幫助肝臟合成膽汁酸,消化脂肪,降低膽固醇。7.「韭菜」肝之菜可調暢肝氣李時珍把韭菜稱為「肝之菜」,韭菜又稱「起陽草」,有種獨特辛香,加上揮發性精油和硫化物等獨特成分,能夠幫助肝氣上升、調暢肝氣。肝外竅於目,肝臟健康,眼睛就會越清澈明亮,反之肝病變,雙目出現發黃、帶血絲等,所以當前養生攝取食物採清肝明目,例如菊花、決明子、菠菜、芝麻、豆芽等。8.「普洱茶」有助清肝靜心《神農本草經》記載「茶葉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普洱茶含豐富維生素,據研究,其中維生素C、B2、E、茶多酚等物質,對開竅明目、清肝、消化具有一定作用,茶有助梳理肝氣、靜心收神明目。要注意!避開地雷誤區1.「精緻三白」易使血脂升高過量的白飯、白麵、白麵包,會增加精緻澱粉類的攝取,容易造成餐後血糖快速升高,影響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代謝失調,導致血脂升高,增加脂肪肝的發生機率。(澱粉是需要攝取,選擇好的澱粉是關鍵)2.「高糖」不只增胖還肥了肝攝取大量高糖食物,例如蛋糕、麵包,這類食物包含高糖和澱粉類,經消化吸收後,糖進入肝臟進行代謝,多餘的糖存在肝臟轉換成脂肪,所以吃愈多糖,脂肪存放的也更多。3.「高油脂」吃出脂肪肝調查發現,58.8%脂肪肝的患者經常外食吃炸排骨或炸雞腿,其次愛吃的是炒飯、炒麵,這些高油脂烹調食物,再加一杯手搖含糖飲料,不只是讓身體發炎,脂肪將大量累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所以戒除外食油炸、飲料炒飯等,是很重要的。4.「高GI值」易合成脂肪GI值大於70就屬於高GI食物,吃後會加速血糖上升產生飢餓感,增加人體血液或細胞中的脂肪堆積。以水果來說,西瓜、芒果、龍眼、榴槤、葡萄,這類水果易造成血糖短時間變動大,刺激體內胰島素分泌,使血糖不易管控或體內容易合成脂肪不利肝臟與體重。吃對低 GI水果,關鍵是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越高,GI值就越低,包括小番茄、水梨、富士蘋果、木瓜、泰國芭樂、香蕉、柳丁、鳳梨、橘子、黃金奇異果,這類水果在胃部停留的時間久,較有飽足感。5.「酒精」毒害肝細胞正常人在24小時體內可代謝120g酒精,但是長期飲酒過量已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可導致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炎一開始可能會先出現脂肪肝,一般來說,脂肪肝不算病,如果是肥胖、營養過剩所造成的,只要控制飲食、減肥就可以;但如果是酗酒引起的脂肪肝,就有可能從酒精性肝炎,演變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每個人對酒精的代謝速度都不一樣,喝多少酒才會得肝病也因人而異。但根據研究,每天攝取50克的酒精,連續一週就有可能出現脂肪肝的現象;連續幾年就有可能變成肝硬化,肝硬化之後,得到肝癌的機會就大大提高;如果再繼續喝下去,那真可以說是自討苦吃。
降血壓除按時吃藥外,適量攝取9大食物
2023-02-28
春天溫差過大的氣候,血管容易收縮,促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中風急性發作及心臟病的機會;要控制血壓,除了做好保暖外,從飲食習慣下手是關鍵。降低血壓除了定時服用處方藥物之外,調整飲食習慣更是重要。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明,「得舒飲食」(DASH Diet,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被科學家證實可以有效減低血壓,其特色在於藉由吃大量蔬果、奶製品、好的油脂等,以攝取足夠的鉀、鎂、鈣及膳食纖維,來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目標。得舒飲食5原則1、選擇全榖雜糧類:每日主食三分之二以非精緻的全榖雜糧為主,如糙米飯、燕麥、地瓜、芋頭、栗子、菱角、山藥、南瓜等。2、天天5+5蔬果:每日五份蔬菜(每份半碗熟菜量)及五份水果(每份約一個拳頭大小),蔬菜可多選擇綠色及黃色的蔬菜,其鉀離子及鈣離子含量比較豐富;而水果建議鉀含量豐富的香蕉、木瓜、奇異果、橘子等。提醒,本身血糖控制不穩的民眾,特別是有糖尿病的人,建議一日最多2份水果。3、選擇低脂乳製品:乳製品可以提供身體必要的蛋白質及鈣質,有助降低血壓;不過若本身不習慣喝牛奶、優酪乳的人,喝豆漿、吃豆干、豆腐同樣可以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及鈣質。4、紅肉換白肉:紅肉(豬牛羊等)及內臟因飽和脂肪高,不利血壓控制,建議以豆製品及白肉(魚肉及去皮的雞肉、鵝肉)為主;每周蛋不要超過3顆。5、吃堅果、用好油:多選用橄欖油等植物油烹調,同時每天攝取一份的堅果種子類。一份為一湯匙平匙的量。9種降血壓食物除了上述的飲食原則之外,還有幾種食物,特別有助降低血壓,以下請營養師分享降血壓食物。1、香蕉香蕉含有豐富的鉀跟鎂離子。鉀離子有助抗衡鈉離子,可以平衡身體多餘的鈉;鎂離子可以放鬆血管平滑肌,達到降低心血管病的益處;研究也發現,香蕉水溶性纖維含量高,有助代謝身體多餘的膽固醇,特別當香蕉加熱後,水溶性纖維含量更高,還能防止大腸癌的發生。每日建議攝取100克,約小香蕉一根的量就足夠,攝取過量,多餘的醣類反而會儲存為三酸甘油酯,反而不利血壓的控制。2、奇異果奇異果也是高鉀水果,每100克大概含有快300毫克的鉀離子,可以抗衡身體過多的鈉離子。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相當豐富,比檸檬高2~3倍,研究證實,維他命C可使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加速轉化為膽酸,從腸道排除,避免血管硬化及高血壓等現象。至於奇異果的奇異果酵素,有助加速蛋白質的分解及促進腸道蠕動,當吃了過多的大魚大肉時,建議飯後可以吃1~2顆奇異果,可幫助蛋白質消化。 該不該吃奇異果皮?陳詩婷說明,奇異果皮的營養價值在於高纖與有黃酮類化合物,連皮吃可以增加一半的纖維攝取,且黃酮類化合物可以讓抗氧化物質的效果加乘。不過,腸胃功能較差的人就不建議帶皮吃了。 3、莓果類一般認為藍莓、蔓越莓、黑莓、草莓等莓果類,富含花青素及水溶性多酚類等強力的抗氧化劑,能夠幫助血管暢通、控制血脂及血糖。最近研究更發現,莓果類所含的類黃酮可被腸道益生菌分解,有助腸道菌種的多元化與分布,提升保護心臟的能力。而且類黃酮類算是穩定的物質,儘管節氣使然,沒有辦法四季都吃到莓果類,也可以使用冷凍莓果,製作果醬、甜點,或是直接加進早餐裡,大概每天吃1.6份莓果(約120克),就可以達到保健作用。4、蘋果蘋果本身富含鉀,可以讓身體排除多餘的鹽,預防血管的損傷;再者,蘋果的果皮含有大量的果膠,果膠這種水溶性纖維進到腸道,可以幫助膽酸、膽固醇的排除,進而降低身體整體的膽固醇濃度,預防心血管疾病。蘋果加熱的營養更豐富!陳詩婷說,若將蘋果加熱,可以讓果肉釋放出更多果膠,果膠這種水溶性纖維因不被人體消化與吸收,在腸道遇到水份後會膨脹,變成凝膠狀,一來可以增加飽足感、延緩糖類的吸收、使乾硬的糞便變得濕潤柔軟容易排出,最重要的是,果膠可以促進腸道膽酸、次級膽酸(一種致癌物質)排除,進而降低血中膽固醇、保護心血管、預防癌症。5、洋蔥洋蔥含有豐富的槲皮素(一種類黃酮化合物),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力,有助保持血管的彈性;另外,洋蔥含有前列腺素A,有助血管的擴張,減少血管的阻力;同時,洋蔥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人體降低血脂、穩定血糖、增加腸相的平衡,對心血管及整體健康有幫助。陳詩婷提醒,洋蔥屬於比較刺激的蔬菜,腸胃敏感的人,建議不要吃生洋蔥;若不喜歡吃完洋蔥殘留在嘴裡的味道,可以喝比較濃的檸檬水幫助味道除掉。6、豆腐豆腐為植物性蛋白質,本身零膽固醇,還含有大豆異黃酮與植物固醇,有助降低血脂及血膽固醇,對高血壓患者有益處。陳詩婷補充,豆腐儘量選擇傳統豆腐,俗稱「板豆腐」,因為板豆腐在製程過程中會添加硫酸鈣等含鈣凝固劑,可以幫助鈣質的補充(身體缺鈣,容易出現血栓,加重高血壓形成);而嫩豆腐、雞蛋豆腐、百頁豆腐的製成非使用含鈣凝固劑,鈣質含量少,不建議當成補鈣來源。7、鮭魚鮭魚、鯖魚、鱈魚屬於深海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能夠幫助抗發炎、降低血脂、三酸甘油酯,達到維持血管彈性、預防中風等好處。另外,沙丁魚、秋刀魚等,omega-3脂肪酸含量也很豐富,建議每周吃2~3次,每次約一個手掌心大小的魚肉就足夠。8、堅果堅果本身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核桃或亞麻仁籽,跟深海魚一樣,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其能在體內轉化成EPA、DHA,有助於血管恢復柔軟,並使血液循環變佳,維持心臟健康。不過,堅果被歸類在油脂類,多吃有變胖風險,建議每日吃一湯匙的量就足夠,並選擇原味無調味的堅果為佳。9、番茄番茄含有豐富的茄紅素,它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物質,不僅可以預防癌症,同時還有助保護心血管(食用時加熱、加油,可以幫助茄紅素吸收);研究還發現,番茄含有「番茄皂苷」,有助抑制泡沫細胞(導致動脈硬化的巨噬細胞)的形成;且小番茄的番茄皂苷量是大番茄的3~5倍,一天約吃5顆小番茄就預防動脈硬化的效果,大番茄要吃到1顆。
環保又抗通膨 折價即期食品行情看俏
2023-02-28
環保意識抬頭,加上疫情與烏克蘭戰爭衝擊經濟,讓折扣即期食品更為搶手。過去是精打細算的老先生、老太太買,如今年輕人也趨之若鶩。判斷食物是否壞了,其實方法很簡單,變色或發霉都是明顯的跡象;若真的不確定壞了沒,用鼻子聞向來不會出差錯。然而,大家最常依據的卻是包裝上的「保存期限」標籤。賣相欠佳但可食  即期品專賣店應運而生根據聯合國數據,全世界每年丟棄約9.31億噸的食物,多數進了掩埋場,排放出占全球約10%的溫室氣體,也就是氣候變遷的元凶之一。在全球有許多飢餓人口情況下,浪擲這麼多糧食實在讓人不安,該是重新考慮做法的時候了。在台灣,為因應綠色消費趨勢,全家便利商店推出「AI鮮食訂購系統」及每日即期品折扣「友善食光」;統一超商也以「i珍食專案」達到減少食材浪費,並期望在2030年之前達成剩食減半的目標。在馬來西亞,有業者開設「即期食品」專門店,用低廉的價格,販售即將過期的食品,最高可打到對折。中國社交網站上更有「我愛臨期食品」小組,成立不到一年就有6萬人加入。約2016年之前在多倫多發跡的「Flashfood」則是與美國、加拿大的超過1,400間超市合作,以打對折方式賣出保存期限快到的食物。有人會問,即期品是可以吃的嗎?會不會因為貪小便宜而賠上了健康?對此,即期食品專門店業者強調,架上所有食品都是可以安心吃下肚的,而且品質跟用原價在一般商店買到的品項一模一樣。科學上來說,食物不會下一秒就變壞,而是一個漸進過程。包裝上的日期標籤往往是「免責聲明」,用意是告訴民眾:「企業保證這個日期之前的食品品質,這個日期之後的,則由消費者自行判定。」更何況,許多即期品距離過期其實都還有一段時間,因此是絕對可食、安全和營養的,甚至不見得需要降價求售。但有效期限快到的食品,在一般超商、超市的賣相並不好,這就是即期品專賣店發揮功用的地方。剩食一旦進掩埋場  腐化過程釋放更多碳排除了環保意識抬頭,加上疫情與烏克蘭戰爭衝擊經濟,讓折扣即期食品更為搶手。過去常是精打細算的老先生、老太太買,如今年輕人也趨之若鶩。Flashfood顧客群光是去年就暴增40%。iMedia對中國消費者的民調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曾經購買過即期品。Flashfood愛用者、66歲民眾提佛德(Susan Teaford)說,從Flashfood購買即期麵包、蔬菜、水果,滿足了她「痛恨浪費食物,又愛撿便宜」的個性。她說,光是去年,她買菜錢就省了450美元左右(約新台幣1.5萬元)。糧食生產本身就是一大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占全球排放量的25%至33%。糧食生產的每一個步驟,從生長、收成、搬移、處理、包裝、儲存到備食,都會釋出二氧化碳、甲烷等地球暖化氣體。浪費食物,就形同虛擲了這些碳排。而沒有食用的食物一旦進入掩埋場,腐化過程會釋放更多的甲烷。即期食品專門店及App  正好補足糧食銀行空缺除了實體即期品專賣店,新加坡、香港、日本、美國等多國還有業者推出「惜食福袋」App,目的同樣是以折扣價搶救賣不完,但絕對可食的餐點。這些App不僅省了民眾荷包,也減輕店家在儲存、搬移、捐贈或報廢這些食物產生的成本。專為消除剩食而開發的App「Too Good To Go」試著透過福袋概念,讓購買剩食「遊戲化」。美國有12個城市的消費者可用4到6美元(約新台幣120到185元)的價格,買到原價約三倍數量的食品。德州民眾芮克斯洛(Jennifer Rexrode)去年5月下載這個App之後,直說買惜食福袋有點像是成人版的萬聖節討糖果遊戲,成果有好有壞。她至今買了76袋,包括以3.99美元買了七個軟掉了的墨西哥脆餅和雞肉三明治(用氣炸鍋熱過又能恢復鮮脆狀態),用5.99美元買了兩打超大的香腸酥皮捲等。許多專家看好這類即期食品專門店和App,有潛力減少進入掩埋場的剩食,儘管許多慈善機構會把餐廳和超市不要的糧食轉送至社區廚房。研究糧食浪費問題的Center for EcoTechnology成長總監馬卡路索(Lorenzo Macaluso)表示,有讓這些解決方案共同存在的空間,因為「很不幸的,被浪費的食物實在太多」。馬卡路索指出,即期食品專門店和App販賣少量易腐爛的商品,而救濟貧民的糧食銀行處理的捐贈量通常龐大得多。他說:「所以這些類型的App正在填補一個非常獨特的空缺。」Flashfood自豪地說,截至2022年9月,他們已讓5,000萬磅的食物免於進掩埋場,並阻止了9,500萬磅二氧化碳當量 (CO2e)進入大氣層。在台灣,全家超商透過友善食光、友善地圖到AI鮮食訂購系統,平均每月減少的剩食達370公噸。依官方公告的一噸廢棄物產生的碳排量換算,等同每月為地球減少120公噸碳排量。
三高患者如何進補?掌握三少一多原則
2023-01-31
每到冬令時節,與親朋好友相約進補吃美食可謂人生一大樂事,面對這些讓人口水直流的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人蔘湯、藥膳鍋,以及暖身甜品的誘惑,本身患有三高病史的人又該如何適當進補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主任林杏純分析,近幾年其實大家都更了解,冬令補身這個觀念是源自於以往飲食營養相對不如現在如此唾手可得的年代,反觀現代人營養過剩是通病,一般常見的進補美食早已不分時節成為大家相聚吃鍋和飯後甜品的熱門選擇,若是每到冬令又過度進補,就容易日積月累造成體重增加與心血管的負擔,尤其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三高患者,可能因此出現血糖飆升、口乾舌燥、頭痛等錯誤進補的後遺症。三少一多破解地雷一般常見的進補鍋物中,究竟藏著哪些看不見卻讓人食慾大開的健康地雷呢?林杏純解釋,進補鍋物普遍都屬於熱量、膽固醇、飽和脂肪酸以及普林都很高的料理,若是再搭配常見的沙茶醬、豆瓣醬、豆腐乳等沾醬,以及各式含糖、含酒精的飲料,飯後再來份精緻糖爆表的紫米粥、黑糖薑茶、桂圓紅棗茶「暖暖身子」,這樣一頓盡情大吃大喝後,不僅增加肝腎負擔,也使得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大大提升,而最佳的調整之道其實也不難做到,也就是把均衡且多樣化攝取當季、在地且不同顏色新鮮食材的飲食概念,巧妙地融進冬令食補中,並注意進補別過於頻繁,菜色選擇上把握「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食補原則,並搭配運動習慣,就能大致掌握健康進補的訣竅。搞懂三高進補風險針對本身已是三高患者的饕客們,林杏純提醒,餐廳熬湯常常以大骨或肉類作為基底,故補湯大都是高油、高鈉、高熱量的食物,不只容易導致肥胖,湯品中過量的鈉、鉀、磷及普林,對於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身體負擔大,易導致病情加重。而糖尿病友除了不適合勾芡的湯品例如佛跳牆,也要注意紅棗和桂圓的含糖量偏高,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頻繁食用,建議要節制攝取的份量與頻率,以免血糖控制不佳,冬令補身卻適得其反。香噴噴的麻油雞雖含有必需脂肪酸,要擔心的是麻油經過不當高溫拌炒反而容易造成裂變,林杏純建議,如果能在家自己煮健康一點的麻油雞湯會更好,只要用麻油稍加拌炒就起鍋,或是以涼拌食用。另外,暖身食補不可或缺的米酒每一公克會產生七大卡的熱量,再加上補湯常見的酒精類調味品,攝取過多不利心血管健康,容易導致血壓飆升,增加高血壓患者中風的風險。而藥膳湯頭通常都很濃口,搭配很多人戒不掉的沾醬,都是驚人的高鈉來源,攝取過多一定會增加心血管與腎臟負擔。如果想要補得更健康,就得增加蔬菜攝取量,用滿滿的膳食纖維降低重口味食補對身體的負擔,因為膳食纖維不僅是腸道益生菌的養分,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促進膽汁酸分泌、減少人體吸收脂肪,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則可增加糞便體積、改善便秘,以及排出腸內的壞菌,幫助身體代謝。低負擔食補四原則針對「三高患者」該如何進補才不致於越補越傷身?林杏純提供以下幾個簡單易行的食補原則:1.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以全穀根莖類取代精緻的白飯、白麵作為主食,可增加膳食纖維及微量元素的攝取,並均衡且多樣化攝取當季、在地且不同顏色的新鮮蔬菜,降低加工類火鍋料包括各種餃類、丸子、米血、香腸的攝取,保健腸道又能預防慢性病失控。2. 運用天然調味料:五顏六色的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及纖維,是作為湯底的絕佳選擇,以食物的原味取代人工調味料或加工食品,讓補湯的湯底清甜無負擔,也可酌量添加香草或中藥材增添風味,比如枸杞、紅棗、花椒、八角、黃耆、百合等,也是不NG的作法。3. 植物蛋白是首選:冬令補鍋容易攝取過量的動物性蛋白質和高油脂、高膽固醇,營養師建議,優質蛋白質來源不止肉類,植物蛋白中的豆腐等黃豆製品是不錯的選擇,但不代表肉類不能吃,只是飽和脂肪酸豐富的紅肉應控制,可考慮以不飽和脂肪酸豐富且低脂的海鮮來取代,但還是要控制蝦蟹和魚卵勿過量,並且避免選擇以帶皮肉類或內臟熬煮的湯底,以降低膽固醇和油脂攝取。4. 次數和份量別過度:冬令補身有一部分是來自於驅寒暖身的用意,但是台灣的冬季並不算太長也不會太過於寒冷,如果只是應應景偶一為之並注意均衡原則,自然就不會有過度進補的疑慮。了解體質病史才能補健康林杏純也進一步補充解釋,冬令進補也不是只有三高患者需要特別留意進補地雷,有慢性病史的人包括心臟病、痛風、腎臟病等,還有急性感染發炎者例如正好感冒發燒、喉嚨痛甚至是急性腸胃炎,以及手術後、癌症患者或是孕婦,其實都不宜過度進補,若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的女性,更不建議每到冬令就進補。特別是心臟病的患者,需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容易產生食物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藥物效果,可能增加出血與心臟疾病風險,後遺症不可小覷。對正常人而言,進補吃多了容易上火,可多加點冬季盛產的蔬菜一起燉煮,讓補湯藥性變平,預防上火。至於很多人會選擇搭配的茶飲,由於茶葉中有較多的鞣酸,會與肉類蛋白質作用產生鞣酸蛋白質,可能造成腸道蠕動減速,大便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秘;鞣酸也會和補藥中的有效成分結合,影響人體吸收,如果擔心排便不順,建議還是搭配白開水才不會越補越困擾。最後,營養師也提醒,就中醫觀點,多數人可能夾雜多種體質,藥膳餐未必適合每個人,想要知道自己的體質該怎麼補才能補得剛剛好,最好請教專業中醫師。若不清楚自己的飲食忌宜,建議「適量滋補」即可,以避免若食物屬性不合自己的體質,吃多了反而有害健康,與其吃藥膳餐,倒不如多吃以當季盛產食材入菜的暖身料理,多樣化攝取各色蔬果,以求飲食均衡,才能真正滋補強身。
1 2 3 4 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