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房屋全國經營者大會榮耀登場 千萬業績經紀人數創新高!
2025-03-31
雖然台灣房市買氣降溫,但中信房屋卻繳出亮麗成績單,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總經理張世宗在全國經營者大會,表揚表現卓越的房仲。適逢中信房屋成立40週年,中信房屋全國經理者大會以「榮耀啟新篇、同心創未來」為主題,此場大會共匯聚了全台超過400位以上的房仲菁英,共同見證過去一年的輝煌成就,展望未來的發展藍圖。2024年前三季全台房市買氣高漲,中信房屋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共誕生超過40位千萬經紀人,創下歷史新高,更有5家加盟店年度業績突破億元大關,充分彰顯了中信房屋在房仲行業中的強大競爭力與市場影響力。這些優異成績的背後,不僅是房仲同仁的專業與努力,更是中信房屋40年來對服務品質的堅持與創新經營卓越的體現。展望2025年,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14%,國內景氣穩定成長,購屋民眾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再加上AI科技題材發酵,商用不動產和土地的交易需求持續熱絡,這些都為房地產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雖然現階段受房貸問題影響,買氣有所縮減,但對自住客群來說,現在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物件更豐富多元,議價空間也更有彈性,只要多看、多比較、大膽出價,相信都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到心儀的房子。張世宗表示,未來中信房屋將繼續積極拓展加盟店,持續深化與加盟夥伴的合作關係,協助經營者提升競爭力。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中信房屋推出了「生活服務項目」,打破傳統房仲服務的局限,打造一個從買屋到入住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務,進一步加深客戶與加盟店的互動,讓房仲服務走進客戶的生活,強化中信房屋的品牌價值,開創房地產市場的新篇章。
傳統年菜熱量爆表! 6秘訣讓體重不要跟著步步高升
2021-02-01
在春節假期中,親朋好友相聚圍爐吃年菜為國人重要習俗之一,然而,在年節歡樂的氛圍烘托下,常會不自覺的飲食過量,除了攝取了超標的熱量外,也提高罹患肥胖等相關疾病的風險。佛跳牆、雞湯、蹄膀、糖醋魚、獅子頭、米糕及八寶芋泥等皆為常見的傳統年菜,這些菜色的共通點為以油炸、油煎、糖醋、勾芡、多糖及多醬汁等方式料理,換算下來,一餐攝取的熱量可能超過2,600大卡;以一般體重60公斤之靜態工作者來說,一餐所需熱量約700大卡,吃一頓年夜飯所額外攝取的熱量,需至少得跑操場103圈(約31公里)。因此,不論是自行準備或上館子用餐,圍爐吃年菜可選擇少油炸、少糖、少鹽、多纖維的菜色。此外,國民健康署也提供6項技巧,讓農曆春節期間吃得營養均衡無負擔,健康開心樂過年:技巧1、全榖雜糧多選原態全穀雜糧類建議每餐以1.5個拳頭大小的份量為食用基準,建議選擇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維持原態」的全榖雜糧類,如糙米、全麥麵、芋頭、南瓜、山藥及紅豆等,而年菜中常見的米糕、八寶芋泥等,通常額外添加許多油脂和糖製作,建議酌量攝取即可。技巧2、年年有餘減少加工豆魚蛋肉類建議每餐大約1掌心大小及厚度之份量,而份量較大的年菜,如豬肋排、全雞等,建議與親朋好友共享,或將1餐分成2餐食用,以避免過量。菜色選擇時,建議以脂肪含量較低的鮮蝦、海參、花枝、牛腱肉、雞肉等,取代蹄膀、東坡肉等;以天然食材取代高熱量、高鹽、高油之肉類加工製品,例如獅子頭等,也建議減少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的臘肉、香腸等,避免不當添加物的攝取及罹患腸癌的風險。技巧3、蒸煮涼拌搭配堅果菜色盡量選擇蒸、煮、涼拌等佳餚,避免油炸、糖醋、燴等菜色,例如以清蒸魚取代糖醋魚、紹興醉雞取代脆皮炸雞,或是挑掉炸衣,以減少攝取過量油脂;解凍後的湯品,可將上層凝固油脂除掉後再加熱以減少油脂的攝取。另外,每餐可選擇搭配大約1個「大拇指節」(約1茶匙)的堅果種子為開胃菜或飯後點心,如杏仁果2粒、腰果2粒或核桃仁1粒。技巧4、多添蔬菜補足纖維每餐蔬菜攝取量以1.5個拳頭大小的份量為食用基準,因此選擇年菜時,建議多挑選2至3道蔬食或半蔬食菜色,也可準備新鮮蔬菜,適量加入肉品或湯品年菜中,例如:燉品可加入蘿蔔一同燉煮;鍋品則可加入茼蒿、高麗菜、香菇、金針菇;肉品則可加入燙熟的芥菜、花椰菜、青江菜盤飾,或以青椒、筍片拌炒,不但可以增加膳食纖維,且可以增加飽足感。技巧5、當季水果大桔大利每餐水果攝取量大約1個拳頭大,建議以當季新鮮水果取代過年常吃的芒果青、水果風味軟糖、牛軋糖等零食。因水果中富含維生素(如維生素A、C、E等)及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增加飽足感、增強免疫力等,達到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效果。技巧6、多喝開水無糖飲料口渴時喝白開水最健康,另每日建議喝1.5~2杯原味乳。因含糖飲料中添加大量糖,使用的配料,如粉圓、芋圓、粉條、布丁等也多含有糖分,過量攝取會提高造成肥胖及罹患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建議多以白開水、無糖飲品或原味乳(鮮乳、原味保久乳等)取代含糖飲料。而原味乳富含鈣質、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等,因此建議每日應攝取至少1.5~2杯的原味乳(每杯240毫升);調味乳品常含有外加糖及其他食品添加物等,故原味乳品為較優質的乳品選擇。
日式禪意 X 現代工業風 在家也能欣賞微景綠植
2021-02-01
單層新成屋(五年以下)、40坪、3房。主要建材:樂土、無接縫鋼石地板、薄石板、鐵件、玻璃、液晶電控智能膜一走進開放式客餐廳,視線瞬間被眼前水草缸所吸引,太陽光經由白灰色蜂巢簾的轉化變得柔和,透過大片窗戶眺望遠方飛機升降,40坪的毛胚屋在設計師的巧手下,混搭出獨一無二的風格居家。男屋主是位日本人,這是他第三次請庵設計團隊做整體空間規劃,設計師陳秉洋深思熟慮後決定加入日本文化、自然元素,空間配色以木頭、灰色調為主,迎合屋主喜愛天然、純淨的喜好,無論是建材或傢具的選用,皆呼應綠建材與日式禪意。家中經常舉辦各式派對,設計師因應屋主的熱情好客,利用翻轉電視延伸聚會場所到餐廳與廚房中島,讓聚會空間不侷限在客廳,架構流暢的動線。量身打造升降桌,為屋主節省預算廚房、中島吧檯、餐廳、客廳的設計為開放式空間,由於屋主喜愛名牌廚具的升降中島桌,於是設計師四處搜尋電動桌腳,自行打造電動升降桌,節省裝潢預算。中島設計與廚具同高,讓屋主在備料烹飪時,轉身到中島時依然是同樣高度,避免高低差而產生做菜不易的感受。餐桌桌板能夠向外延伸60公分,增加兩個座位,從6人桌變成8人桌。客廳的立面造景以枯木、半高水箱搭配高窗,將日式庭院造景帶入室內,高窗玻璃上黏貼液晶電控模,只要連接手機智能APP,將可營造霧化與穿透兩種不同的視覺感。對外窗底下的臥榻能讓家中孩子安心爬行,並將影視相關機具收整於此。天花板呈現原有的屋高,讓管線裸露呈現出工業風,並透過斜面拼接的手法,銜接梧桐木碳化木皮至餐廳天花板,施工上必須考量對花,才能放大視覺效果。此外,設計師將兩台吊隱式冷氣與一台全熱交換機藏於木皮後方,並留下方便維修機器的孔隙,貼心設想未來的可變動性。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 男屋主喜歡研究魚類、水草生態,渴望以大型水草缸作為立面造景。● 希望新家能夠跳脫舊家黑白灰色調風格。● 屋主相當好客,客餐廳空間能容納愈多人愈好。01 格局 調整出入口,讓餐廚空間極大化由於屋主希望廚房空間極大化,故設計師調整次臥與小孩房的出入口,讓廚房與餐廳的走動空間更寬敞。02 材質 選擇減少環境汙染的綠建材運用碳化梧桐木皮表現原始粗獷感,選擇薄石板降低對環境的破壞,以樂土當作立面塗料,整個空間盡量選擇減少環境汙染的綠建材。03 機能 沙發背牆兼具收納機能仔細思考客廳沙發最合適的坐向,並提出三個方案供屋主挑選,最後選擇可變性最大的方案。沙發後方設置機能櫃,放上不常使用的備品、書籍、展示品,以上漆的大型推拉門、鋁框玻璃門做設計,延伸空間感。04 設計 利用智能系統營造酒吧氛圍客廳的燈光配置上,考量整體空間的照度並加入智能控制系統,夜晚可以透過手機控制燈光變化,營造酒吧的氛圍。05 設計 臥房各自坐擁不同主題三間臥房各有特色,主臥房用木頭拼接手法搭配不對稱燈飾,延續客餐廳自然氛圍,次臥以設計師自行動手做的威尼斯仿飾藝術漆創造出有光澤感的立面,和主臥有所區隔,小孩房則以灰綠色立面和仿布紋衣櫃,打造溫馨感。
眼觀環繞山景 鬧中取靜打造無壓空間
2021-01-01
38坪、3房2廳2衛、父母+2孩子。空間格局:3房2廳2衛。主要建材:白橡木、磁磚、賽麗石。位於內湖近郊的小型社區,屋齡約10年的中古屋,原有格局設計雖已具有現代新成屋的思維,卻仍無法扣合屋主與家人的居住需求。敘研設計大刀闊斧地將室內格局重新配置,讓空間的功能性完美回應生活所需,保留完整的落地窗面,引進日光映照室內純粹的色調,營造舒適無壓的居住空間。此間座落於內湖近郊的10年中古屋,建商原本在38坪的空間中設有雙主臥與雙客房,由於房間數過多,因此空間被切割得較為零碎,且屋主一家目前長住在台灣的成員僅有4人,夫妻倆以及2個孩子,多出的一間空房導致空間使用的效益降低。同時廚房亦仍舊以封閉性的型態建設於動線的末端,若想將菜餚端上餐桌,還需經過臥房才能抵達,此種配置不僅造成動線上的矛盾與不便,也與屋主一家人的生活型態有所牴觸,敘研設計在聆聽屋主提出的需求後,果斷的決定拆解原有格局,進行全盤的更動,並且運用色彩、材質、家飾軟件⋯⋯等元素,打造出清爽無壓的生活場域。擴大公共空間延展落地窗面,開放式餐廚空間凝聚情感從大門踏入屋內,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以自然光為背景的端景櫃,將原先建的落地開窗,改為固定式窗扇,並且保留其端景擺設的功能,接著將其周圍牆面設計成鞋櫃,方便收納,避免鞋履暴露所造成的凌亂感。客廳畸零區域,敘研設計將其改造為儲藏室,大小十分適合擺放行李箱,讓家庭成員無需將行李搬運置房間收納,以貼心的設計為居住者省時省力。為了讓公共區域的空間感更加開闊,並且優化整體動線,敘研設計重新思考隔間配置,將公共空間的軸線與廚房做重新分配,使客餐廳連為一體,重新設計成開放式的餐廚空間,該臥房內原有的落地窗面也得以與客廳的落地窗銜接,使客廳得以擁有完整的全景,同時引進充沛的日光。由於從客廳落地窗望出去即是社區中庭,代表著隱私度較為不足,設置於同方位臥房的落地窗也具有相同問題,故此刻意將其納入公共空間,並且將其餘臥房設置於相反方位,即使開窗亦能保有隱私性,藉此讓居住者能更加安心的在家中活動。再者,將餐廳與廚房合併在一起,使空間使用更具有彈性,是現代人生活型態轉變的產物,由於餐廳已然成為新的社交中心,與客廳之間的功能分區變得模糊,開放式的餐廚空間能擴大聚餐社交時所能容納的活動與人數,平時也能成為屋主與家人自在談心的場域,凝聚彼此情感。微調建材細節讓質感升級,異材質拼接迎合生活需求材質是塑造空間氛圍的關鍵元素之一,無論於立面或者地面,都能藉由材質的觸感增加空間表情的豐富度,除此之外也應根據使用需求靈活的調整。基於屋主對於烹調的喜愛,敘研設計於公區域的地面採用異材質拼接設計,客廳以白橡木鋪設地板,銜接廚房區域的磁磚地面,由於木地板的紋路較深,表面凹凸較為明顯,為了避免在烹調時不慎滴油或者汁液到木地板上,進而卡在紋路中,日積月累造成吃色,故而做此設計,方便屋主清理與維護。廚房地面的磁磚刻意選用60 x 120公分的尺寸,減少切割面以及接縫線條,使其具有石材地面的質感,也在無形中提升了空間的整體氣質。浴廁設計亦花了許多時間與屋主討論,由於屋主希望廁所內的櫃體能捨去制式的層板,因此敘研設計利用牆壁的進出面落差,創造可收納的空間,輔以間接光照明,跳脫制式化的掛櫃設計,使空間更加俐落且具現代感。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 提升使用坪效,擴大公共區域的使用空間。● 簡化空間線條,以中性色調打造無壓氛圍。● 熱衷烹調料理,選用易於清潔養護的建材。01 格局 更動室內隔牆,開闊公共區域建商原先給予的格局中設有雙主臥及雙客房,由於家庭成員所需的房間數只需要3間,因此設計師將其中一間與客廳同樣擁有落地窗面的主臥隔間打掉,改造成與客廳相連的開放式廚房,並且將原本位於動線底端的封閉式廚房改建成其中一間小孩房。此更動不僅使公共區域的使用空間更加開闊,也讓相連的落地窗引進充沛的日光。02 色彩 中性色調打造無壓氛圍,藝術塗料增添層次感客廳與臥房的牆面同樣採用萊姆石藝術塗料,由於屋主喜歡色調純粹,清爽無壓的居住空間,因此整體色調皆以中性色進行搭配,唯獨小孩房以土耳其藍做跳色處理,增加活潑度。由於此藝術塗料擁有類似珪藻土的質地,可適度保留塗抹的痕跡,藉此強化空間立面的層次感。03 材質 選用大尺寸磁磚營造石材質感廁所壁面所使用的磁磚大小為45 x 90公分,排列出類石材的質感,填縫處亦選用來自義大利的填縫劑,根據磁磚的成色選擇最相似的顏色進行填縫,營造出一體成型的效果,減少分割線過於明顯導致的切割感,使空間視覺感得以延展。04 線條 無框式櫃體設計,展現俐落線條感於色調純粹質樸的空間中,置入具有現代設計風格的傢具燈飾,並且將室內收納櫃體以無框式設計表現,刻意省略門框的設計,讓視線延伸無阻,空間的視覺感顯得更加簡潔俐落。盈滿全室的白橡木紋理輔以流暢乾淨的線條感,呈現溫潤中含有內斂時尚的風格。
系統板結合木工,讓風格氛圍更加到位
2020-12-01
坪數/57坪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主臥、小孩房、書房、衛浴材質/系統板材、木紋磚、塗料由於男女主人的風格喜好大不同,經重新梳理後,漢玥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總監蔡明宏以北歐鄉村定調整體空間,其嘗試以系統板材結合木工方式形塑風格元素,同時也留心於色系與五金的應用,連帶提升了設計質感。 蔡明宏解釋,男主人偏好簡約大器風格,女主人喜好歐式鄉村調性,如何明確定義出核心調性變得重要。經重新整理後,最終以北歐鄉村作為定調,一來帶有鄉村風格的元素,二來線條也相對不繁複,平衡了彼此需求也讓家的輪廓更為清晰。留心於五金運用與色系整合,質感瞬間Up!公領域延續原格局配置,在開放式客廳與廚房、中島吧檯區之間,利用木作設計出造型拱門做區域的分野,巧妙地修飾之間的樑柱,再者也讓生活動線更為流暢;視線再往上走,為呼應拱門元素,另在天花處規劃了一圓弧造型,設計相互對應也使公領域更具焦點。開放式廚房與中島吧檯的櫃體主要以系統板材構成,特別之處在於面板上搭配了進口的五金把手,以金屬材質添增空間亮點與細節;另一處細節則是拱門與整個櫃體在色系上的統合,客製化方式讓系統板材與木工皆以同一種色號的塗料來進行噴塗,讓美感、質感更加一致。私領域延續北歐調性,同樣是運用系統板材將櫃體、層架、書桌等機能整合在一起,以常見的白色、木質調作為鋪陳,視覺兼顧了設計美感也增添層次。面板把手的細節處理上,除了運用斜角製造隱形把手讓整體更俐落之餘,另也嘗試加入實木圓型的把手,增添些許童趣感。Point 01提升設計魔鬼藏在細節裡,著眼小處讓整體更細膩多數人聽聞系統板材,多半會停留在較無設計感的印象,但其實只要多留心於細節,就能讓呈現出來的感覺更為細膩。設計者特別在廚房、中島吧檯的門片上,選用進口的五金把手,在規劃前預先和系統板材工廠確定好尺寸、孔洞預留位置,後續再安裝其上,整體不只精緻,金屬本身的香檳金色也替櫃體增添亮點。Point 02質感升級統合整體色系,系統板材也能媲美木工擔心系統板材質感不如木工設計嗎?其實只要掌握好統合色系的觀念,就能讓系統板材更有質感。設計者在此空間裡先選出主軸色,找出合宜的色號後,再委託系統板材工廠以及木工師傅皆以此色號塗料進行上色,雖然過程相對繁鎖,但卻能讓整體感受更為加分。Point 03質感升級靈活運用組合特性,讓設計更具一致性組合特性是系統板材的一大特色,設計者善用此特點,依需求將機能收攏在一起,讓櫃體到書桌、展示櫃的設計感更具一致。私領域空間也是以北歐調性為主,這間小孩房是以經典木質語彙搭配白與淺藍色構成,增添生活環境的舒適感,另也特別在門片上選用了實木圓型的門把,引出了些許的童趣味道。Point 04機能整合木工聯手系統板創多元機能為了讓空間的使用性能更為多元,設計者沿牆面將系統板與木作的靈活與機能性發揮到最大。先是創造出兩對稱的櫃體,中央設置書桌與懸吊層架,最後則在靠近窗景處則建構了臥榻,而臥榻下方還規劃足夠的抽屜設計,增設多處小空間作為收納、置物之用。
喝水有原則,日飲2500c.c.
2020-12-01
愛惜身體健康,該從平日多喝水做起,但喝水有一定的原則,並不是隨心所欲,沒限制的想喝就喝。充足的水分能讓皮膚細胞水噹噹,人體透過喝水能幫助身體調節體溫、促進身體的代謝與腸胃蠕動,如何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建議可從「喝水」做起!「喝水?」沒搞錯吧,你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就這樣簡單嗎?水不就是每個人天天都在喝嗎?從沒想過水對自己的身體有這麼大的影響。醫學資料顯示,成人體重內的60~70%是水分,血液中的含水量更高達9成以上,不僅血液、淋巴液及身體分泌物與水有關,進食後的吞嚥、消化、運送養分及排泄,都需要水才能進行,所以,水之於人體,就像空氣、食物對於身體一樣重要。每天補水2500c.c.「我上班忙到沒時間喝水」、「我開會開到都忘了喝水」,常常會聽到忙碌的上班族有這樣的聲音,導致不少人消化問題一大堆,甚至還引發尿道發炎,這樣是非常不健康的。有句話說:「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真的一點也沒錯,愛惜身體健康,就該從平日多喝水做起,但喝水有一定的原則,並不是隨心所欲,沒限制的想喝就喝。每人每天至少會消耗2公升半的水分,理論上似乎應該再「補回來」2公升半流失的水,不過,其實每天我們吃下的食物中,就已經含有大量的水分。比方說蔬菜中90%以上是水分,水果中有8成以上也是水分,肉類和魚也含有70%的水分,還不包括我們可能會喝到的湯或是果汁飲料,扣除這些之後,一天喝1500 c.c.的水就足夠了。當然這是指一般低度運動量者的基本原則,若你是屬於運動量大的人,如運動員或有參加健身運動習慣者,就要相對增加飲用水的份量。增加抵抗力 從喝水做起水要是喝得不夠,身體通常會用讓你感覺到口乾的方式讓你知道,但不時提醒自己喝水的壓力也不小,就有醫師以每天喝2500 c.c.為例,將一天當中分5次喝水,提出自己喝水習慣供讀者參考: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先喝約500c.c.的水,對腸胃蠕動、消化和美容,都有幫助,而且在出門前將水喝完,這樣就解決掉一天飲水量的1/5。之後進了辦公室再倒500c.c.的開水放在桌上。想到就喝,分批在午餐前喝完。下午如法炮製,下班前再解決500c.c.,回家之後再慢慢喝掉最後500c.c.,這樣就可達成輕鬆無負擔的「日飲2500」計畫。喝水也有技巧,不但要兼顧量的攝取,也要讓身體所喝進去的每一口水都能達到最佳效果。喝水時要小口小口分段地喝,因為身體就像是個非常精密又聰明的儀器,一次灌下太多水時,水分會停留在體內,反而不利新陳代謝造成水腫,而短時間內腎臟也會收到進水太多的訊號,就會加速排尿速度,反而讓喝下去的水立刻流失,沒有足夠的時間送到身體各部位。開飲機飲水,別忘清潔至於喝哪一種水比較好?市面上許多包裝水強調國外進口,或經過多道生化科技處理,有的還添加各式的微量元素,重點都是強調喝水的重要性,只要通過檢測安全應該都無虞。以營養師為例,自己隨身就會帶一罐水方便喝,公司或家中也是喝一般飲水機或開飲機的水,只要是有商譽的廠家都好,要特別提醒的是飲水機濾心的清潔,最好是選擇好清洗的品牌,自己才會願意常常清洗保持其功能性。在知道喝水的好處後,在面對現在坊間飲料選擇多,或許還是有不少人可能說:「我真的超級不愛喝沒味道的水!」其實讓自己多喝水的技巧不少,比方說加牛奶、加可可粉等各種味道,近幾年許多添加穀粉的代餐,也相當受到歡迎,其實單純喝、加料喝,只要能喝水都對身體很好。
收斂之間帶出豪邸不張揚的沉靜韻味
2020-11-01
分野場域,滿足宴客需求亦不影響居家生活空間性質:住宅空間坪數:330坪建材:古堡灰大理石、鋼刷木皮、烤漆、鐵件、磐多魔、波龍地毯、木地板、岩板330坪的雙拼別墅經過調整後,成功引入光線,不僅室內明亮,更替宅邸帶來大器尺度與氣度;格局上也做到了分層規劃,公、私領域分明,既讓每一次聚會都能賓主盡歡,又不影響寧靜的居家生活。森境&王俊宏室內裝修設計設計總監王俊宏談到,有些高端族群有所謂的「家宴社交文化」,平時會在家宴客、接待朋友,本案屋主正是有這樣的需求,從最初選購住宅標的時,便以大坪數、獨棟型作為考量,好讓場域能彼此分層、分野,滿足宴客的同時亦不影響居家生活。王俊宏回憶,整場設計就是個找光的旅程。雙拼透天別墅的住宅,最大缺憾就是室內光照不足,於是,他嘗試在各樓層開設天窗,引進自然柔和的光線,讓室內變得明亮而舒適,同時也保留公共區客廳的挑高,以電視牆貫穿1、2樓,不僅延續那份明亮感,更成功地彰顯出大宅氣度與尺度。設計規劃從生活細節著手,家人、友人無時無刻倍感尊榮身處在金字塔頂端的高端族群,生活閱歷豐富的關係,對於「質」的感受特別的敏銳且追求極致。為滿足好客屋主招待親友的需求,特別將地下室規劃為交誼區,不僅配有獨立接待、茶席、品酒區,更有可容納十餘人的大型餐桌,讓每次聚會都能賓主盡歡,且不影響寧靜的居家生活;業主本身聘有私廚,以提供訂製的美味與地道的佳餚,因應這項需求,設計者整合所需,從中央廚房的配置到動線上的規劃,無一不相互扣合,為的就是要讓所有宴客的服務流程、環節都能精準到位;甚至就連宴請時所使用的餐具、刀叉等,也都都精細挑選,加深留意每項小細節,好讓來到家中享宴的賓客能倍感尊榮與尊寵。有別於早期豪宅主人講求外顯豪奢,新時代的豪宅者反而追求的是身心與環境平衡的內顯奢華,從質感與品味帶出豪邸的層層韻味。王俊宏嘗試從屋主的個人蒐藏思考設計脈絡,由於擁有喜愛品茗的喜好,以此作為色系與元素的發想,可以看到在傢具、傢飾甚至藝術品的選擇上,皆帶有些許的東方精神,整體以灰色、白色等純粹色彩為背景,好讓這些帶有質感的單品能被突顯出來,讓家住起來舒服、舒心,無論朝哪裡望去也都是美麗的畫面景致。    機能尺度:住行    分層規劃家人與賓客的專屬機能此空間同時兼具生活與社交需求,為了不影響各自的使用,設計者透過層層方式的安排,將家人與賓客的專屬機能做了切割。地下室主要作為交誼區域,至於1樓則為屋主一家人的公共領域。客廳、中島吧檯、餐廳……等,有秩序地安排出最適位置,使用上自在流暢亦感到舒適。主僕動線分離、彼此不干擾屋主家中除了家人,另還有其他聘請的服務人員,為了不讓使用動線上產生干擾,設計者特別將主僕動線做了分離規劃,無論是主人出入,還是服務人員工作行走上,都不會相互影響。 質樸、洗鍊設計營造靜謐氛圍臥房以洗鍊設計營造出靜謐寢居氛圍,好讓屋主的身心靈能獲得沉澱。特別一提的是頂樓建築斜屋頂設計,延續引光概念,讓人身處室內便能充分感受自然光影的洗禮。    機能尺度:軟裝陳設    軟件帶出空間別有的景致品茗是屋主的喜好之一,因此設計師以此作為色系與元素的發想,在傢具、傢飾甚至藝術品的選擇上,皆帶有些許的東方精神,整體搭配起來不顯突兀,更讓空間充滿層次效果。    機能尺度:食衣    透過整合把私宴服務做得更到位由於屋主本身聘有私廚,為的就是能提供前來的賓客訂製的美味與地道的佳餚,因應這項需求,設計者特別整合相關機能與設備,從中央廚房、大型餐桌,甚至到動線上的設計,好讓所有宴客的服務流程、環節都能精準到位。    機能尺度:育樂    展露個人興趣也關照親子需求屋主本身有品茗的嗜好,因此設計者特別在空間一隅規劃了品茶區,除了展出他個人的茶壺蒐藏,也讓他有一處可以專心、自在品茶的區域。除了自身對於家人的關照亦做到貼心,在他們的空間裡規劃有專屬學習的區塊,家教結束後仍可回到房間繼續溫習功課。
心臟血管支架什麼情況該裝?放置後就沒問題了?
2020-11-01
這種情況必須動手術!醫師完整解析63歲的陳先生日前因急性心肌梗塞被家人送往急診,經會心臟內科醫師,緊急採取心臟血管支架置放手術後,撿回一命。血管支架提供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一個非開刀的治療方式,但可不是所有患者全都適用,患者必須先跟醫師就各自的病情進行討論,在開刀、支架與藥物之間,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血管支架 無法避免血管再次狹窄血管支架可直接撐住血管,理論上可以克服血管再狹窄的缺失,但臨床運用上卻發現,即使裝了支架仍然無法完全避免血管再狹窄的問題。心臟內科醫師劉如濟表示,當血管細胞被撐開後,內皮細胞也會產生反應,血管平滑肌細胞也會增生,往支架的網狀空間中生長出新的血管組織,再次造成血管管腔的狹窄;雖然再狹窄的機率比以往的氣球擴張術來得低,但仍會造成臨床上的困擾。血管支架分2種 依情況選擇適合類型目前臨床上應用的血管支架可分為「一般支架」與「塗藥支架」兩大類。一般支架純粹是將血管撐開,半年內約有20~30會有再狹窄的機率,為了克服血管再狹窄的情形,之後則有塗藥支架問世;塗藥支架藉由藥物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胞增生,降低血管再狹窄的機率,使用塗藥支架一年後,血管再狹窄的機率少於1成。不過,劉如濟指出,血管支架雖然可以將血管狹窄處撐開,但置放支架後,因血流對外來物質產生反應,血小板會形成血栓,堵住支架,血栓的形成還會隨著時間而微幅增加,且早期塗藥支架的血栓問題引起廣泛的注意。 非所有的血管狹窄都可用 黃金12小時避免心臟壞死血管支架的問世雖然提供冠狀動脈狹窄的治療選擇,但並非所有的血管狹窄都可採用支架置放術,還是必須經過醫師審慎評估。對於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而言,置放血管支架是救命的處置方式,置放支架後,可以直接打通阻塞的血管,減少心臟組織壞死。為了搶救性命,且減少心臟組織壞死的機率,發生心肌梗塞到裝置支架的黃金時間宜控制在12小時內,雖然患者從急診進到醫院,直到裝置支架的時間,目前已可控制在90分鐘以內,但有些患者在院外已拖了很久的時間,到醫院時已超過12個小時,再裝支架的幫助有限。劉如濟很遺憾的說,心臟組織無法再生,一旦已經壞死,即是不可逆的傷害,且超過12小時,因組織在血流缺氧後再灌注,反而可能造成心臟的傷害。慢性心血管疾病 置放血管支架須審慎評估對於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來說,置放血管支架是救命的選項,但若是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接受血管支架可就得經過審慎評估,在血管支架、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與藥物治療等選項中,找出最適合自己需求的治療方式。劉如濟表示,如果狹窄的位置在左主幹血管,一般而言並不太適合採取支架置放手術。目前的研究都顯示,若是主幹血管狹窄,置放支架的長期預後並不比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來得理想,尤其是左主幹分支部有狹窄病灶或合併多條血管狹窄者。畢竟置放血管支架只是處理病灶,但繞道手術則是直接提供一條血流通路。血管支架置放太多 恐造成血栓風險提高雖然有些病人害怕開刀,不太願意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開刀即使有短期風險,例如麻醉等,但只要手術成功,可減少重複血管重建術的機會,這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優勢。劉如濟提及,支架太多,血栓風險提高,此外,接受血管支架置放術後,需要服用半年至1年不等的雙重抗血小板藥物,以預防血栓形成,如果短期要開刀的患者,包括牙科治療等,在暫時停藥的過程中,即有可能因支架血栓而出現嚴重的風險。3條血管都有狹窄開刀較適合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防止復發除非有特殊狀況,一般裝置支架的數量不宜太多,劉如濟強調,若3條血管都有狹窄的現象,開刀是比較建議的處置方式。因為支架只是將狹窄的血管撐開,並沒有改變疾病的本質,且需要裝設的支架太多,相對地提高支架的血栓風險,再加上有多處狹窄,不易完整重建病人血管,日後發生再狹窄的機率也會比較高。裝置支架半年後,約有1~3成的患者會出現再狹窄的情形,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治療方式,且因有血栓成的疑慮,患者術後必須遵從醫囑,服用抗血栓藥物,這是患者術後必須要特別注意的部分。除了服用抗血栓藥物之外,劉如濟提醒,患者術後還要注意飲食控制,並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少吃油炸食物、不要抽菸、多運動,若有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必須好好控制,否則可能增加再狹窄的機率。
揪出骨質流失壞習慣
2020-10-01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肌肉強度、骨骼密度皆逐年下降;但事實上,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知不覺的習慣,正是加速骨質流失、肌肉強度降低的兇手,趕緊揪出偷走鈣質的壞習慣。世界衛生組織認定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是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4位。根據國健署2015~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50歲以上民眾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量測骨質密度,結果發現,隨著年紀增加,骨質疏鬆症患者隨之增加,且女性比例遠高於男性。調查顯示,50~64歲男女性骨質疏鬆症比例分別為4.6%、6.8%;65~74歲男女分別為5.7%、18.3%;75歲以上男女分別為19.4%、29.3%。也就是說,超過50歲以上,平均每4~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症的問題。骨鬆容易骨折,半數會再次骨折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輔仁大學臨床講師劉哲瑋指出,骨質疏鬆症為一種全身骨骼疾病,是由於骨質減少、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組織結構,呈現孔隙變大,甚至中空疏鬆的現象,容易導致骨骼脆弱、斷裂,增加骨折的危險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逾900萬起骨鬆性骨折發生,全球每3秒就有1人因骨質疏鬆症而骨折,髖骨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一年內大約有40%無法自行走路,60%病患需要協助;而台灣的髖骨骨折發生率,更是亞洲區第1名,全世界9名。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50歲以上,每3名女性就有1人因為骨質疏鬆症的問題而導致骨折,每5位男性也有1位骨鬆性骨折,尤其發生第一次骨折後,將近一半的人會再發生第2次。髖骨骨折,1年死亡率高達20%劉哲瑋表示,骨質疏鬆症最直接影響就是骨折,骨折會引起嚴重疼痛,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常見骨折部位為脊椎骨、髖骨、手腕,其中又以髖骨骨折最為嚴重。病患無法自由行動,嚴重的話,甚至殘疾而長期臥床引發感染,髖骨骨折常會引起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而脊椎骨折者除了引起背痛、駝背、身高變矮,嚴重則會影響肺功能及消化系功能,甚至造成死亡。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往往造成失能狀態,需要他人的協助照護,也喪失自主活動能力,甚至會增加死亡的風險。根據國內統計資料顯示,男性髖骨骨折病患在一年內的死亡率為22%,女性則為15%,相較於同年齡者平均死亡率高出許多。6大骨鬆壞習慣1.沒有運動習慣生活中缺少活動,不常走路、爬山,或是缺少重負運動,當骨頭長時間缺少刺激,容易導致造骨細胞減緩骨頭的生成作用,也會讓蝕骨細胞加速破壞作用,就會造成骨質流失加速,增加骨質疏鬆症風險,也容易肌肉萎縮,增加肌少症的風險。而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也容易會有體重過重、肥胖的問題,則會增加骨頭、關節的負擔;相較於體位正常的人,也有較高的骨質疏鬆症風險。2.不常曬太陽許多女性很害怕曬太陽,遇到太陽總是用陽傘遮、戴帽子、全身塗滿防曬乳;但是不常曬太陽,當皮膚少了紫外線照射,就容易會缺乏維生素D3,也比較不容易留住鈣質,骨質流失也比較快速,建議只要讓手背每天曬太陽 15~20分鐘,就能製造足夠的維生素D。3.飲食不均衡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的人,通常容易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就會缺乏足夠的營養素,尤其是鈣質攝取不足時,骨頭會釋出鈣質,以維持正常血鈣濃度,若是長期缺乏鈣質,骨頭中的鈣就被掏空,嚴重將造成骨質疏鬆症、骨折。尤其是有節食習慣的女性,更會減少分泌女性荷爾蒙,加速骨質流失,容易造成骨質含量變少、肌耐力降低,增加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4.過量飲用茶、咖啡雖然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喝茶、喝咖啡,會造成骨質疏鬆症;但是,含咖啡因的飲料具有利尿效果,大量飲用也可能容易造成鈣質加速流失,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5.吸菸吸菸是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吸菸會減緩造成細胞的活性、降低血中骨鈣素濃度,增加骨細胞對抑鈣激素的抗性,同時會增加蝕骨細胞破壞,加速骨質流失。6.酗酒酗酒是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之一,酒精可能對於骨骼有直接的毒性作用,會抑制造骨細胞的活性,同時影響鈣質、維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加速骨質的流失速度。根據研究顯示,酗酒者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