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光影與機能提升,賦予舊屋新生命
2025-06-30
矗立在台灣典型狹長形連棟街屋,整體設計以採光為核心,將自然光線引入深邃街屋,化暗為亮,重現家的溫暖靈魂。開放式格局與動線規劃創造符合使用需求的起居空間,改寫街屋的生命章程,成為傳統街屋現代化改造的佳例。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中坪數:樓板面積約74坪樓層:地上3F格局:1F:臥房、客廳、餐廳、廚房、衛浴、前車庫、後庭院;2F:臥房X2、衛浴X2、開放多功能區;3F:臥房、洗曬衣間、神明廳、前陽台建材:乳膠漆、水泥漆、隔熱塗料、超耐磨木地板、實木地板、磁磚、烤漆、鐵件、不鏽鋼、烤玻、灰玻、系統板、美耐板、人造石、大理石、木百葉簾、烤漆浪板▲1. 光影交織的溫馨起居場域客廳以開放式設計為核心,引入自然光線營造明亮通透的氛圍。家具布局簡潔有序,搭配溫潤材質與柔和色調,突顯空間的溫馨與雅緻。2. 立面革新,狹長街屋的光影藝術採光高窗與簡約立面構成,打破傳統街屋封閉印象,呈現內外一致的現代簡約美感。一樓以開放式布局串聯客廳與廚房,中島設計促進互動,大面挑空引入自然光。二樓規劃為臥室、衛浴與未來作為兒童遊戲區的大平台,結合天井營造明亮居所。三樓以神明廳與洗曬衣場為主,設有天井採光罩整體。空間滿足多元需求。此住宅位於傳統街屋區,原屋齡約40年,屬於台灣典型狹長形街屋。原況舊屋存在多項問題,包括採光與通風不足、壁癌與結構老化,以及房間與衛浴配置不符合現代需求。屋主一家三口(夫妻與母親)對住宅翻新的首要需求為提升採光、增強收納機能及改善衛浴設備,並考量未來長者的行動便利性。採光與通風的突破性設計,優化格局與收納空間針對長型街屋普遍面臨的採光不足問題,禾良一設計在建築外觀立面及屋頂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屋頂新增天井,牆面開高窗,讓自然光能夠照亮各樓層空間。內部結構更進一步在一、二樓間設置挑空設計,不僅提升採光效果,也促進樓層間的視覺互動。尤其是挑空處連接二樓的兒童遊戲區和一樓餐廚空間,讓家人之間在不同樓層仍能保持互動,營造出充滿活力的居家氛圍。住宅格局也重新做了規劃,既增設房間數至四間(分布於三層樓),並在一樓和二樓分別配置衛浴以滿足家庭需求。與傳統街屋「先客廳、後餐廳」的格局不同,此案將開放式客廳、餐廳及廚房設於室內空間後端,並利用中央設置的中島,結合餐桌與廚具,創造靈活的洄游動線。廚房中新增的大型收納櫃進一步解決了舊屋中收納不足的問題,讓空間更加整潔實用。此外,考量屋主母親年長後的生活需求,特別於一樓設置孝親房,並將衛浴地坪與室內地坪齊平以實現無障礙設計;同時整個一樓空間亦取消高低差,確保行動便利,體現對長者的周全考慮。▲以通透性作為公共空間的關鍵從暗淡到明亮,從擁擠到開闊,借助溫暖木紋與淺白色調,搭配光影設計,賦予老屋現代美學與家的全新溫馨質感。▲挑空與中島打造靈動詩意廚餐區廚房區特別設置中島與挑高的公共空間,串聯家庭互動,滿足功能需求,讓生活更有詩意與靈活性。材料與色彩的選擇符合溫馨極簡的調性本案最大的挑戰在於結構改造,尤其是一、二樓間的大挑空設計。設計團隊不僅成功克服結構跨距的技術難題,還精心調整挑空比例,確保一樓與二樓之間的光線引入及空間互動。同時,針對窄幅街屋的外立面,設計團隊以簡約造型與大面積開窗,打造出既具典雅美感又符合使用需求的立面效果。過去屋主在室內洗曬衣物,空間擁擠且不流暢。改造後,三樓頂部新增大型採光罩,並規劃出專門的洗曬衣區,解決了舊有的使用難題。此外,頂樓原本昏暗的空間也因採光罩的設置而煥然一新。為營造家居溫馨感,設計採用暖色調的木紋材質,結合淺白色塗料與水泥漆。地板選用超耐磨木地板,樓梯則以實木打造,整體風格簡約而不失溫暖。本案整體設計上透過合理的空間層次與動線規劃,使舊屋擺脫原有侷限,營造出輕盈、互動且靈活的生活場景,讓每個空間都能充分展現其獨特的使用價值與氛圍。▲虛實幾何融合,極致坪效的設計美學臥室以一體成型的虛實幾何量體,讓機能空間與設計語彙及材質完美融合,發揮空間坪效的最大效益。▲光影與材質譜寫出家的柔美變奏透過暖色木質與流動的光線,重新詮釋了主臥空間感與機能美,彰顯家的溫暖與典雅格調。
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疫病天災將成新常態
2020-08-01
往後野火、洪水、疫病、空汙、饑荒等災難會更頻繁發生。氣候變遷帶來的經濟大倒退,將是完全不同等級,過去有衰退就有復甦,但未來世界恐打破這個循環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之際,亞、歐、美洲多國紛紛採取封城策略,人民必須待在家中自主防疫,人類及經濟活動隨之停擺,直到5月後各國才陸續解封。 封城意外還地球好空氣 歐洲少1萬空汙致死封城直接帶來的是空汙減少,意外讓地球得到喘息機會。有科學家反倒認為疫情拯救部分人類性命,因據統計全球每年有高達700萬人因空汙喪命,相當於每年來一次納粹大屠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3月中的影像清楚可見,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武漢上空,二氧化氮濃度從2月急遽下降,警示燈一度從紅色和橘色轉為藍色,直到解封後的4月初才又開始升高。二氧化氮主要從汽車、工廠和火力電廠排出。歐洲太空總署3月也觀察到,在為了抗疫而全境隔離的北義大利,二氧化氮濃度出現驚人萎縮;歐盟監測地球的「哥白尼計畫」研究員波丘(Vincent-Henri Peuch)也發現,義大利北部的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幾乎減半。另外,歐洲環保署通報,西班牙當局3月中開始實施全面隔離措施的巴塞隆納和馬德里,同樣出現類似的二氧化氮濃度變化。歐洲另有一份研究指出,處於封城防疫措施下的歐洲國家,受益於石化燃料汙染驟降,今年4月的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萬1,000人。研究發現,歐洲封城措施使火力發電量下滑近40%,石油消費下滑三分之一。以全球來看,石油消費也下滑三分之一,各地的煤消費量也有程度不一的下滑。不過,世界氣象組織基礎設施部門的里紹加德(Lars Peter Riishojgaard)表示,雖然許多媒體都在推測疫情對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排放及全球暖化等氣候問題可能造成的影響,但汙染物及碳排減少都只是暫時現象,「這對氣候來說沒有太大意義」。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世界更熱更窮更多瘟疫由美國記者華勒斯-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等人所撰的《氣候緊急時代來了》一書,明白揭示世界更熱、更窮、更多瘟疫,一點溫差就能帶來全新病毒、千年一遇的災難,癱瘓整個經濟。書中指出,史上最熱的10年剛過,南極多次飆出攝氏20度高溫,未來每一年都可能創下「最熱的一年」;南北極融冰正造成海平面上升,危及世界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20年內雅加達、深圳恐被淹沒;大流行病全球化時代已開啟,病媒正隨著熱帶範圍向北推進,疫區界線正快速消失;從孟加拉到美國,全球將有2億到10億人因洪水、熱浪、野火等淪為氣候難民;從中國到南歐,世界主要糧倉將變成永久乾旱區。往後野火、洪水、疫病、空汙、饑荒等災難不只悲慘、代價昂貴,還會更頻繁發生。氣候變遷帶來的經濟大倒退,將是完全不同等級,過去有衰退就有復甦,但未來世界恐打破這個循環。作者群指出,陷入危機的體系不只社會與經濟,還有人體。地球上仍有許多未知的細菌與病毒,可能因暖化轉移陣地、基因重組,甚至重新演化,全球化與都市化只會使疾病傳染更快速。氣候異常也已侵害心理健康與認知功能,使更多人患精神疾病、失智症。熱浪不只是熱浪,還會帶來其他浪潮:情感疾病、焦慮症、失智症。氣候變遷加速,將創造新贏家與新輸家,過去理所當然認為未來是亞洲世紀,但如今氣候風險帶來種種不確定因素,例如中國仍會持續崛起,但須兼顧與海洋、空汙、怪病等氣候危機搏鬥。原本不公平的世界會更不公平,更多人將掉入極端貧窮的深淵。人類若想改變這個趨勢,必須透過科學、消費、資本和選票做到力求溫室氣體排放減到零、發明與推出突破性的技術,把發電以外的碳排也減到零成長。靠疫情減碳非正途 正確政策才是永續關鍵國際能源總署(IEA)4月30日在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由於各國封城防疫、化石燃料消耗驟減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今年將邁向一年減少近8%的空前紀錄。不過,專家提醒這樣的成績不能算對抗氣候變遷的好消息,因為一旦疫情大流行消退,各國恢復經濟活動,碳排就會輕易飆升。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說:「這場歷史性的碳排大減,只不過是所有錯誤因素綜合下的產物,人們正因疫情或蕭條垂死,各國也正遭逢經濟重創。唯一能永續減碳的是正確的能源與氣候政策,而非痛苦封城。」
中信房屋7月房地產成交統計
2020-07-31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買賣成交件數,結果顯示7月份不動產買賣已由5、6月份激增的交易量中轉為和緩,六都除台中市成交月成長表現較為出色外,其餘五都增減幅度約落在增減5%左右。至於年增表現的部分,六都皆呈現年增正成長的格局,其中以桃園、新北表現最為凌厲! 本月六都不動產交易量與6月相較,台北市月增0.9%、新北市月減5.3%、桃園市月增3.3%、台中市月增9.8%、台南市月減4.9%、高雄市月減1.4%,全台平均月減3.2%。與去年7月同期相比,台北市年增30.5%、新北市年增41.6%、桃園市年增49.7%、台中市年增16%、台南市年增8.3%、高雄市年增11.1%,全台平均年增為33.5%。 中古房市報復性交易趨緩 成交量回歸常態 5、6月間,房地產蟄伏性買盤大舉回流,交易量不僅連續成長,年增表現也比去年同期強。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分析,本月除台中地區成交持續放量且月增幅度較大外,其他區域大多呈現交易熱度略減的走勢,整體市場在交易激增過後開始出現回歸常態的走勢,實際交易量體與5月份相近,波動起伏趨於和緩。 本月由於是第三季首月,成交趨於和緩,有利房市站穩腳步,倘若交易不斷量增,反倒有成長過猛而不利於後市的隱憂。張世宗表示,暑期本是國內房地產交易淡季,但在自住及換屋的需求下,第三季仍有溫和表現的機會。 整體表現雖佳 仍須留意疫情干擾因素 綜觀目前發展,張世宗仍樂觀看待房地產後市,但仍提醒要特別留意經濟環境欠佳對房地產的影響。張世宗強調,房市穩健發展必須建立在穩定的經濟基礎上,經濟若持續疲弱,房市亦將難以獨強。
民眾對第三季房市表現趨向樂觀
2020-07-21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受新冠肺炎影響,各產業幾乎都因消費縮減而導致業績大幅衰退,但不動產市場卻似乎不動如山。中信房屋由近期所做的調查發表看法,認為大眾對房市信心堅強是房地產得以力抗疫情難關的主要因素。調查顯示34%的受訪者於疫情期間不曾改變既有的看屋或交易活動。而面對第三季房價展望,僅有17%的受訪者認為房價有下跌的可能,54%認為持平,29%則看法樂觀認為房價有成長可能。 中信房屋日前透過網路進行調查,在疫情影響的部分,有意置產的受訪者僅20.4%表達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會擔心疾病傳染而暫緩不動產交易及相關活動,45.4%則表達會擔心房價因疫情產生波動而延後看屋及交易,其餘34.2%的受訪者則表達並沒有因疫情而暫緩或延後看屋及交易。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分析,有意置產的民眾因擔心疾病感染風險而暫緩不動產相關活動的比例較低,反倒是擔憂房價可能產生波動而延後看屋交易的比例較高,顯示民眾並未因疫情而降低對房市的關注,對於房地產長期走勢仍具信心,因此使得房市看回不回、仲介業者也並未明顯感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  中信房屋調查:房價未受疫情重挫,民眾對第三季房市表現趨向樂觀 調查顯示,多數民眾對第二季房價並未感受有明顯的變化,但感到房價走弱的受訪者比重有22%,比起感覺房價走強的15.6%來得略高,顯示當時確實有民眾覺得房價有下跌空間、認為未來應有更多便宜可撿,不過這樣的看法卻讓民眾跌破眼鏡,因為後續房價的跌幅似乎未如預期。當問及第三季房價的看法時,認為房價將走強的受訪者已上升至29%,認為房價走弱的比重僅剩下17%。 張漢超表示,當房價未如預期下跌時,原本觀望或暫緩延後看屋及交易的民眾就迅速回流房市,恐怕也是擔憂房價可能再度上漲、撿不到便宜房價所致,這樣的現象由六都6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回溫的狀況即可反映出來。 調查也指出民眾對國內第三季整體景氣的看法。42.6%受訪者雖認為可能會較第二季為差,但仍有20.6%的受訪者認為整體景氣仍將持平,36.8%則認為將比第二季好。中信房屋認為疫情後的整體景氣可能仍有其他不確定的變數,但若單就房地產景氣而論,疫情後應會逐步走穩,價量面也會漸入佳境。※本次調查係於6月份進行施做,共計回收1,017份有效問卷。
隔壁施工我家衰! 發生損鄰事件如何自保
2020-07-16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新北市永和區近日發生一處建案工地損鄰事件,造成周邊道路坍塌、既有住宅嚴重損害傾斜,整起事件因有公安疑慮,而遭市府勒令停工。中信房屋指出,在建築稠密的都市地區進行大型施工工程,時有損鄰事件發生,居家周邊如有工程或建案即將開工,一定要掌握房屋現況、尋求協助、進行鑑定、和解或求償。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都會地區人口稠密、建物棟距緊密,無論是政府公共工程或者建案營造,往往都必須在狹小空間施工作業,因此損鄰事件時有所聞。 損鄰程度可大可小,以這次永和建案工地所發生的事態為例,危及公共安全的狀態已相當明顯,因此市府在鑑定後旋即予以要求停工,但如果房屋僅發生裂痕、住宅部分功能受損,但無居住安全或公共安全疑慮時又該如何處理? 張漢超指出,一般大型工地開工前,地方政府均會要求施工單位出具「鄰房現況鑑定報告」,以記錄開工前周邊建物的狀態,日後倘若有損鄰事件,就會依據該報告內容與損害狀況進行比對,作出損鄰與否的研判。張漢超表示,該份報告是委由土木技師公會、結構技師公會或建築師公會等第三方公正單位做進行的調查,民眾收到通知鑑定通知時,應盡可能配合調查,以在日後不幸發生損鄰時可以據此佐證住家確實造成的損害,倘若未配合調查,那麼屆時發生損害狀況時,就只能依民法向施工單位進行求償提告了。 當發生損鄰事件時,受損戶應向地方主管機關進行申訴以尋求協助,如有同受損害的鄰居,可一同進行申訴,讓地方政府的公權力儘速介入調處。張漢超表示,地方主管機關如評估現場有公共危險之虞,則工地須即刻停工;但若建物無立即危險,且判定是因施工所造成的損害,那麼主管機關就會將損害情形進行列管,除非施工單位與受害住戶達成和解,否則在列管的狀態下,即使施工單位完工也無法取得使用執照。 張漢超指出,達成和解的關鍵在於後續進行的安全鑑定報告,內容主要在釐清損害範圍、如何修復與修復金或賠償金估算等問題。如果對於報告內容雙方達成和解共識,那麼施工單位在完成相關修補、賠償後,主管機關就會解除先前的列管限制。但如果雙方沒有和解共識,且經由地方政府的建築物爭議評審委員會進行調處仍然無解,此時受損戶得對施工單位提起民事求償訴訟,施工單位也必須依規定將賠償金進行提存至法院的程序,倘若受損戶日後決定接受賠償修復金,那麼還是可向法院提出領取這筆賠償金。
通過疫情壓力測試 下半年房市仍須謹慎看待
2020-07-09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房市所受到的傷害並不如2003年SARS流行期間來的嚴重,由買賣移轉棟數來觀察,本次肺炎疫情僅在4、5月間對房市的造成負面影響,6月份起,不動產交易量便開始回升。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房市受到疫情的衝擊僅屬短暫、凸顯高抗壓的特性,再次印證房地產不但具有自住的實用價值,並具投資的效益。 張世宗表示,目前利率處於低檔,市場資金充沛,不動產開發商將會把握下半年推案的機會,預估今年整體房市將會比去年呈現價穩量微增的格局。張世宗分析,今年房價之所以能夠走穩、不易下修,主要為政府考量國際經濟情勢而降息,造就了國內超低的房貸利率,再加上資金條件充沛,因而抵銷了疫情對房價所帶來的影響。 交易量的部分,由六都建物買賣移轉累計棟數觀察,4~5月間肺炎疫情對房市交易造成衝擊、侵蝕第一季交易佳績,因此整體上半年交易較去年略減2.1%。六都中以高雄市表現最差,係因去年選後房市升溫、拉高今年比較基期所致,而表現最為突出的則是桃園市,主要受惠於桃園區、中壢區、八德區三大熱區的推升。 綜觀上半年房地產變化, 4月中旬過後疫情緊張氛圍已開始逐步趨緩,5月份更隨著本土案例不斷「加零」,民眾生活亦漸恢復正常,6月份開啟解封模式之後,不單是民眾看屋與交易的意願大增,同時也給予不動產開發商推案的信心。 房地產這波遞延性的回流買盤,建構在部分投資性的置產需求,交易動能相對於多數消費型產業來的穩定,再加上國內利率環境創下新低,並有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刺激措施造就資金利多,因而促使長期自用買方願意選擇入市,房市交易動能得以推升。 張世宗認為,房市通過了這波疫情所帶來的風險壓力測試,也彰顯出房地產抵禦價量變動、具有自住兼資產保值的效益,下半年疫情如能逐漸消彌,則先前較為保守觀望的買盤將會於持續回流入市,甚至具有地段優勢與產品稀有性的高總價產品也有機會再次嶄露頭角。 不過,通過短期的考驗,還是得留意諸如國際金融變動、經濟穩定與台灣在地緣政治上的風險,房地產發展不宜過度樂觀。張世宗表示,目前包括股市在內的國際金融趨勢,大都以資金堆砌出來的榮景,在實質基本面體質尚未復元的前提下,整體經濟發展仍有隱憂。 由於整體經濟環境牽動房地產的投資、生產、交易與使用等面向,國內房地產市場又屬於較為封閉的市場,內需佔整體交易份額甚大,因此如果經濟基礎無法站穩,那麼房地產還是有可能陷入盤整的疑慮,初估今年整體交易量將比去年成長3~5%,後續變動仍須持續觀察。
後疫情時代 生技醫療產業爆發力強
2020-07-01
時序進入夏季,如果南半球疫情又開始升溫,那整體新冠肺炎疫情就有可能在今年冬季再次捲土重來。簡單地說,這就是新冠病毒進入季節性的流感化,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朝這樣的方向發展機率變得相當大。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雖已有趨緩跡象,但卻不減市場長期對於疫苗、藥方和檢驗篩劑的短中長期需求持續增溫。進入後疫情時代,在防疫掛帥下,生技、醫療和製藥等相關產業爆發力仍強。 瑞德西韋與嬌生反應佳  激勵醫療科技產業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全球正在開發中的武漢肺炎疫苗已經上百種,其中至少10種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日前瑞德西韋的試驗結果出爐,美國第三期臨床試驗對於新冠肺炎的重症病患有效;而美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也認定,瑞德西韋將是有助阻止新冠病毒的藥物,相關正向反應帶動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股價看漲,有助推動該藥物上市量產的機會。此外,嬌生(Johnson & Johnson)從2020年1月投入研發新冠肺炎疫苗,預計今年7月下半月開始進行初次人體試驗,比原本進度預期9月超前,如果研發順利且安全有效,可望在2021年4月前,生產6至9億劑疫苗,目標在2021年提供全球超過10億劑疫苗。現階段生技醫療保健產業擔任市場重頭戲角色,估計伴隨瑞德西韋的各階段結果,在疫情暫未緩解或解除前,操作建議可持續關注或加碼醫療科技、遠距醫療、醫療互聯網與保健等相關題材產業。 景氣前景混沌時  市場資金相對青睞醫療產業美國生技指數NBI年初迄今,為全球極少數繳出正報酬的市場,更是推升美股的重要關鍵之一。以美國醫療研究機構統計,今年以來新冠病毒藥物件數來看,迄今已近150件,其中有逾3成多的藥物都與研發疫苗相關,凸顯美國官方在政策面的積極支持態度。市場對於9月底、12月底疫苗用藥可望上市做緊急使用,亦有助支撐相關產業。從基本面來看,全球市場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產業能見度欠佳,但生技醫療製藥產業卻相對明朗,今年全年企業獲利預估上調2%,為極少數獲利上修的產業,顯示疫情帶來的需求增溫,已挹注成長動能。值得一提,過去干擾生技醫療製藥產業的藥價題材,包括美國總統、國會和民主黨候選人在支持度和政策上,都已轉向於年底大選前不再提過藥價相關議題;隨著藥價相關干擾議題暫時拿掉,已形成正向因子。以過去3次經濟衰退期為例,不論是2001年科技泡沫、2009年金融海嘯,或是2020年以來迄今疫情帶來的衝擊,醫療產業占S&P指數比重都從平均12%攀高至16%,這也意味當景氣前景混沌時,資本市場資金相對青睞醫療產業。醫療產業抗景氣循環  長期報酬僅次科技類股新冠病毒疫情對藥品需求量的負面影響有限,患者至醫院醫療活動減少,藥品促銷活動可能因疫情取消,短期內藥品銷售量或許對疫情嚴重地區造成影響,但中長期藥品需求仍不受影響。此外,部分學名藥廠原料藥的供給主要來自中國及印度,目前多家藥廠表示原料庫存仍有3至4個月,同時也分散原料藥供應來源的策略,目前供給面尚不虞短缺。(資料來源:GS & Factset)根據高盛預估,2020年醫療產業EPS年成長率分別為5%,優於整體股市平均值-2%。2019年初至今,S&P500指數對今年 EPS的預估值持續下修,但醫療產業EPS維持不變,顯見醫療產業具抗景氣循環的特性,預估大幅下調風險相對較低。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創新藥研發持續,具有高度競爭力藥品研發公司不受藥價下跌影響,整體營收還優於市場預期。根據統計,美國S&P500自有產業分類以來30年,醫療類股長期報酬僅次於科技類股,顯見醫療類股具有長期穩健成長,兼具防禦、高成長性。隨著藥價議題、醫療政策對股價影響逐漸淡化,投資人可逢修正佈局醫療相關基金,掌握成長趨勢。資料來源:Bloomberg & Sectoral,統計時間 01/01/1990 to 01/31/2020,保德信投信整理注意:本資料所示之指數或個股係為說明或舉例之目的,並非推薦投資,且未必為保德信投信所管理基金之對或持有之部位.
兼具優雅內斂氣質與體貼設計, 實現理想的退休居家生活
2020-07-01
38坪。新成屋。空間格局:3房2廳2衛1廚1書房、1對夫婦+1小孩+1奶奶。主要建材:大理石、胡桃木、玻璃、石英石 一個家包容的是居住者對於理想生活的想像,一對退休的夫婦、在國外進修偶爾才能歸家相聚的孩子,以及年邁的奶奶,以退休宅為發想概念,創建開闊通透、內斂靜謐的空間,開啟一篇嶄新的生活扉頁。 位於新北市林口的新成屋,室內有38坪的使用空間,為一對夫婦享受退休生活的居所,年邁的奶奶偶爾會過來短暫同住,而由於奶奶需仰賴輪椅行動,故敘研設計將此需求視為空間設計的首要重點。為了保持空間內動線的順暢流通,敘研設計以開放式設計將玄關、餐廚空間、客廳與書房相互整合,減少了門扇的阻隔,動線顯得更加靈活,同時加大了走廊的寬度,並於多處牆角以圓弧線條取代直角設計,有效地提升了長輩於家中行動的安全性。由於居住成員多屬於熟齡階段,因此室內的風格營造以內斂沉穩為基調,帶有穩重氣息的胡桃木成為立面飾材的主角,佐以精心挑選的大理石石材妝點電視牆面,大理石的選用扣合低調寧靜的設定,以灰白的仿古面材質為主調,其花紋有如銀河一般,不僅躍升為空間中的亮點,亦提煉出靜謐的尊貴感。為了保持視覺的開闊性,書房與客廳之間並無實牆阻隔,而是以玻璃作為隔間材,成功的兼顧了通透性以及隔音需求;此外,在開放性的空間中,利用相同材料於不同區域中的局部點綴,可有效整合空間風格的一致性,避免元素過多而導致視覺的紊亂,因此敘研設計於書房的桌子檯面延用了與電視牆面同款的大理石材,兩兩遙相呼應,賦予材料於空間中的對話性。書房後方的櫃體以輕薄堅固的鐵件作為分格層架,並刻意調整了格子的尺寸,使其大小不一,跳脫了呆板制式的設計。 一室滿足娛樂與實用需求,將樑柱巧妙轉化增加收納機能原為長型格局的主臥房,於中段更衣間隔牆阻斷了空間,敘研設計建議更改其位置,並改以半高的電視牆整合、衣櫥、化妝台等功能,不僅柔化了空間的調性,也適當的延伸空間的視覺深度,提供足夠的隱私,卻也不過度封閉。由於化妝台上方的天花板高度不足,為避免照明光線不均勻,敘研設計改以在化妝鏡面上加裝鋁型燈條,其光線具有溫和且均勻發散的效果,不僅可提供足夠的照明,亦可避免光線過於刺眼與失真;此外,設計師貼心地於鏡內增設收納的空間,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另一處巧妙的設計則位於次臥的床頭格柵背板,由於床頭處有著不可挪動的樑柱,而為了使床頭不必壓於樑下,敘研設計預留了樑下的空間並將其改造為收納櫃體,進而加裝的門扇保持視覺的簡潔度,門扇的設計亦不馬虎,延續了廚房吧檯立面的格柵元素,以木作烤漆的工法製成。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 減少空間阻隔實現無障礙理想。● 全戶除溼系統及地暖系統。● 以內斂調性為主軸提煉沉穩氛圍。01 線條 弧形線條設計讓行動更安全空間多有弧形角落設計,以此提升長輩於家中行動的安全性;而廚房吧台的格柵設計豐富了空間的線條表現,使中島吧台的跳脫制式的設計,延續胡桃木的材質並進行染色,回應內斂的空間調性,同時營造出高級餐廳般的氛圍。02 機能 全戶除濕以及加裝地暖系統由於屋子所在地位於林口,為了降低屋內的濕氣,敘研設計特別規劃全戶的除溼,並且加裝全戶的地暖系統,具有遠端遙控的功能,可於返家前半小時,先行打開地暖,讓屋主一入門便能享受暖意,而此設備的加裝對於日常的除溼也有著加乘的效果。以鋁型燈條滿足化妝台面的照明需求,並於鏡面內部增設了收納空間,使瓶瓶罐罐的收納更加便利。03 材質 仿古大理石保留石材原始質地,善用玻璃保持通透性空間中使用的大理石材多選用具有仿古面效果的款式,經由降低大理石材表面的亮光,且保留表層的些微凹凸感,使其更接近石材原始的觸感與紋理。拆除了浴室原有的浴缸後,擴大了淋浴空間,並以曲面玻璃實現乾濕分離的理想,可透視的玻璃材質讓坪數有限的浴廁得以保有寬敞感。04 色彩 藝術塗料增加立面層次主臥的床頭牆面採用藝術塗料進行塗抹妝點,保留了自然的紋理與深淺不一的色澤,增加了視覺的層次感。而次臥的床頭格柵門板以淺色的烤漆,輕量化其視覺重量,避免產生壓迫感,成為白色天花板與原木色地面之間的緩衝過渡色帶。
中信房屋6月房地產成交統計
2020-07-01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 中信房屋統計6月份內部成交資料,六都延續5月份買盤回流態勢,交易量與5月相較均呈現正成長。年增率表現的部分,除高雄微幅減少外,其餘五都均有大幅成長,全台平均年增率為25.4%,表現出色。 6月份中信房屋交易表現與上月相較,台北市月增3.1%、新北市月增3.8%、桃園市月增5.1%、台中市月增4.7%、台南市月增1.7%、高雄市月增1.4%,全台平均月增為3.2%。與去年6月同期相比,台北市年增23.2%、新北市年增22.7%、桃園市年增26.5%、台中市年增23%、台南市年增25.7%、高雄市年減4.4%,全台平均年增為25.4%。 報復性消費回流 房市順勢受惠 隨著6月疫情趨緩並開放解封,民眾生活作息已逐步回歸常軌,整體經濟雖未完全復原,但民眾蟄伏已久的報復性消費已為一般民生型產業注入一股活水。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房地產市場繼5月份回溫後,本月持續有遞延性買盤回流,不過由於6月適逢端午假期,來客比上月微幅縮減,但整體成績仍較上月為佳。累積今年以來的成交表現,中信房屋平均每店件數都比去年成長7.5%左右。本月與去年同期也有25.4%的正成長,如能走穩步調,預估第三季表現將有可能超越去年同期。 買賣雙方對房價看法趨於收斂 觀察年增率的部分,高雄受到政治氛圍影響,表現較去年遜色,但月成交表現仍持續往上,研判政治影響應屬短期。 張世宗認為,目前房產交易仍以首購及換屋族群為主力,在疫情限制解封後,買賣雙方對價格的看法也趨於收斂,賣方對買方釋出善意,願放低姿態進行讓利,現階段房地產在後疫情時代雖無重大利多,但「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後續中古房市仍有機會持續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