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走下去的奇蹟重生之路

2018-01-12
文章類型 : 心靈成長

文 / 寶瓶文化

本書主角--孫正春,台大森林學系研究所碩士,曾任林業試驗所研究員,與森林為伴數十年。5歲時遭尖柱刺傷,因始終未治癒導致體弱多病;43歲時,原已有16種病纏身的他,竟然又檢查出有2個腫瘤!在絕望邊緣徘徊多日後,他決定順應身體本能的呼喚「何不走路去上班?」,每天來回走上6小時。這樣走了100天之後,醫生再檢查他的2個腫瘤竟然都奇蹟般地消失,16種病痛症狀也明顯改善了!

邁開改變的腳步
原本天天吃焢肉、能坐就不願站的孫正春,直到癌症的陰影迫近,才驚覺必須改變!沒去想走路對抗病有沒有用,但他想接受生命的挑戰。邁開腳步的第一天,從埔里西郊的愛蘭台地自家門口出發,前方有一條田邊小徑直通桃米坑紙教堂,這是一段平坦的路,長約5 公里,海拔約400 公尺,自桃米坑開始則是爬坡路段,到辦公室為止,長7.5 公里。他根本爬不動,走幾公尺就氣喘如牛,還是一步一步埋頭走。太陽出來了,天氣變熱,加上沿路不斷升高的爬坡路段,他兩腿發痠,雙手放在膝上,身體微彎地喘著氣,沿路走走停停,尚未爬完陡坡,一旁陪伴的孫太太提醒丈夫:「今天先這樣好了,明天再多走一點,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第二天也是如此。

走著走著,他忍不住問太太:「我們走多久了?」「才幾十分鐘而已。」「怎麼好像走很久了?」唉,沒想到走路這麼累人……連續幾天都一樣。有時孫正春還想再走,但力不從心,只好上車,儘管心裡嘀咕好像永遠走不完似的,他並不放棄。從住家走到辦公室,全長12.5 公里,一個平常不走路的人突然一天要走6小時,這種改變激起他熊熊的鬥志。不過,幾天內有了小小的進展,原本走200 公尺就休息的他,逐漸到500 公尺、800 公尺、一公里……一天進步一點點,甚至一個禮拜內可以一口氣爬過一公里半的陡坡。努力不懈地走了一個半月左右,有一次他在路途中停下腳步量心跳,過去他由於心律不整的毛病,心跳次數通常在102 至106 之間,吃心臟方面的藥才能降到96,沒想到那一次量出來,竟然是70 的標準數字!他樂得對森林大叫!漸漸地,孫正春的腳程變快了,「有時我累了想休息一下,但我的腳卻不聽使喚,一直往前移動,欲罷不能。有時我覺得剛剛才從山腳下走來,怎麼一下子就到了?」


重生之路繼續走 持之以恆不鬆懈
大約走一百天後,他因感冒、鼻塞到醫院。醫生觸摸他的右頸部,表情有點疑惑;接著用內視鏡繼續檢查,檢查了很久,找不到頷下腫瘤,右耳後的三顆淋巴腫瘤也不見了。醫生說:「這樣吧,你兩個月以後再來複診。」那一刻,他有了「重生」的感覺,好像以前那個病得很嚴重的人不是自己。六個月內他去了三次醫院,都沒事。醫生說:「你以後不用再來了。」他帶著愉悅的心情離開醫院,更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成果,繼續走,不敢鬆懈。孫正春不只自己走,還帶動了同事、鄰居的走路風潮。他鼓勵大家走路,這是最緩和、最舒服、最簡單的一種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需要技術、不需要夥伴。
人類是「動」物,本來就應該常動;不必煩惱找不出所謂的「健走路線」,就是走出去而已,慢慢走,不要急,才能走得遠、走得久。重點是「不能有惰性」,很多人會用天氣當怠惰的藉口,例如今天天氣太熱、下雨……就不出門,這樣不行,要讓走路融入每日生活。他曾花六天翻越中央山脈,從南投走到宜蘭;四十五天健走,以一雙傷痕累累的「真皮鞋」實現赤腳環台夢想;更跨足世界,走向義大利,兩天完攻山海雙線的考驗。他賦予了「距離」全新的意義,只要走路到得了的地方,就不算遠。

「動、綠、奶」
孫正春成功靠健走甩掉身上的腫瘤是個案,而且沒有醫學根據證明腫瘤可以靠健走消除,所以在看他的故事時,不妨解讀為孫正春以健走當作「保養」的方法。他堅持「動、綠、奶」對普羅大眾的好處,不厭其煩地希望大家多走動、多吃綠色無污染的食物、多喝酸奶(優格)。「綠」,可以讓自己常接觸綠的環境,例如到公園走路;沒有自己的地種青菜,可以在盆栽裡種菜,一個盆栽種一棵,你的食物中就增加了三樣無污染的綠色食物。

「優格」,在人體腸道內棲息著數百種細菌,其中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叫益生菌,以乳酸菌為代表,當益生菌占優勢時,人體保持在健康狀態,所以即使你不敢或不喜歡吃優格,不妨試著吃,慢慢學。人生的路,原來可以靠雙腳走出來,「堅持到底」23 年,讓孫正春贏回健康,走出康莊大道,更鼓舞了無數人迎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