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房屋全國經營者大會榮耀登場 千萬業績經紀人數創新高!
2025-03-31
雖然台灣房市買氣降溫,但中信房屋卻繳出亮麗成績單,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總經理張世宗在全國經營者大會,表揚表現卓越的房仲。適逢中信房屋成立40週年,中信房屋全國經理者大會以「榮耀啟新篇、同心創未來」為主題,此場大會共匯聚了全台超過400位以上的房仲菁英,共同見證過去一年的輝煌成就,展望未來的發展藍圖。2024年前三季全台房市買氣高漲,中信房屋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共誕生超過40位千萬經紀人,創下歷史新高,更有5家加盟店年度業績突破億元大關,充分彰顯了中信房屋在房仲行業中的強大競爭力與市場影響力。這些優異成績的背後,不僅是房仲同仁的專業與努力,更是中信房屋40年來對服務品質的堅持與創新經營卓越的體現。展望2025年,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14%,國內景氣穩定成長,購屋民眾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再加上AI科技題材發酵,商用不動產和土地的交易需求持續熱絡,這些都為房地產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雖然現階段受房貸問題影響,買氣有所縮減,但對自住客群來說,現在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物件更豐富多元,議價空間也更有彈性,只要多看、多比較、大膽出價,相信都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到心儀的房子。張世宗表示,未來中信房屋將繼續積極拓展加盟店,持續深化與加盟夥伴的合作關係,協助經營者提升競爭力。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中信房屋推出了「生活服務項目」,打破傳統房仲服務的局限,打造一個從買屋到入住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務,進一步加深客戶與加盟店的互動,讓房仲服務走進客戶的生活,強化中信房屋的品牌價值,開創房地產市場的新篇章。
人與房子
2013-08-06
   坐在朋友的車上,朋友告訴我這個城市的變化有多大,房價漲得有多驚人,他所談的數字讓我有些咋舌,因為我所在不是上海、北京,不是省會,只是一個省之下的地級城市,朋友指的路旁的建築告訴我這是區政府辦公的大樓,看到那石砌的大樓像是一個堅固的城堡,拾階而上是幾根通天的大理石石柱,這會也像是走入羅馬的宮殿一般。    來往兩岸多年,也到過不少比較偏僻的城市,我發現越鄉下的地方,越會有豪華的公務機關大樓,甚至有條樣板的道路,有著昂貴無比的造型路燈,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一個城市富不富,經濟搞得好不好,這些表面功夫還是一個深植人心的指標。所以當我走進一間五星級酒店時,大堂可能挑高五層樓,一座漂亮無與倫比的水晶吊燈如星空般閃耀,專業設計師打造的房間,會是最頂級的設備,但房間帷幕窗外可能是田野,或是破舊的小區,這種對比在大陸比比皆是,所以當大陸的遊客來台旅遊時,從機場到台北市區的路上,看到的都是二、三十年的老舊房子時,就會容易主觀的認為台灣的進步遠遠不及大陸,這種情緒很像兩岸剛開放觀光時,台灣人初到大陸也會有同樣的優越感。    後來我收到朋友所發的微博,裡面有一段文字寫得非常好,有些諷刺,但更發人深省:「歐美發達國家,最宏偉的建築主要是教堂;因為那裡存放著他們的信仰——博愛,平等。在日本,最奢華的建築主要是學校,因為那裡存放著他們的信仰——知識,技術。在中國,最宏偉的建築主要是政府大樓及銀行,因為那裡存放著他們的信仰——金錢,權力!」    由金錢與權力所堆積出來的江山勢必要用輝煌來妝點氣勢,主人在城池裡享受功成名就的時光,然而政治是現實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來來去去多少春夏秋冬,有人中箭落馬不得超生,也有人留下美麗的身影,而那平地而起的樓宇一樣隨著天地而呼吸,而是什麼讓一間房子或一棟建築有故事、有意義!    內人年輕時曾經去歐洲旅行,那時我們還在交往,但當她述及巴黎聖母院或義大利的教堂時,我所看到不只是一棟有精美雕塑、有靈魂的房子,而是內人欣賞美的內涵,就像那天陽光照在聖母院,然後灑在內人身上,那種感受讓我能夠與她一起飛馳、一起悠遊於歐洲的文化裡。在一棟偉大的建築裡,人們更應懂得禪遊。    一棟房子一定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房子裡的人在這房子裡壯大自己的心靈,面對悲歡離合,不論在哪裡,我相信房子因人而貴,人因房子而有了方向。
司機先生,不用找了
2013-07-08
(文 / 郭騰尹)看到一則大陸微博上的故事:有一個盲人坐計程車,要下車時車資顯示是人民幣11.4 元,司機知道盲人行動不太方便,所以下車時,主動的將盲人扶著送到社區的警衛處,然後對盲人說「我不收你錢是因為我比你掙錢容易」,這時從社區裡走出一位長相斯文的男子,剛巧就搭上了這部停在社區門口的計程車,一路上這位男子和司機無所不聊,要下車時,車資顯示了14.5 元,男子從皮夾裡掏出30 元,說道「這錢還有剛才那位的,我也不偉大,但掙錢比您也容易些,就希望您繼續做好事吧!」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就有一種溫暖的感覺,在大城市裡像這樣的故事就應該被傳誦,後來在我的演講中也會講述這個故事。而在真實的生活我也願意做些改變,因為工作性質關係,我常常往返於海峽兩岸,因此我有不少機會要搭計程車,以前是跳錶多少錢就給多少錢,而現在如果在台北,車資還要找二、三十元的話,我大概也會讓司機先生不要找了,多餘的錢就算小費吧。這種做法有一次和朋友一起搭計程車時,他說出了一些質疑,首先我並不是擺濶充場面的人,只是我相信,此刻一點點的大方,會帶給這個司機非常意外的愉悅心情,可能在之前,他因為家裡或和乘客間有些不開心的事,但是當拿到這多餘的車資後,他可能在心情上會有所彌補;而若沒有,他也會因為這份意外,覺得今天運氣特別好,他會更用心的對待接下來的乘客,更多的笑容來服務每一個隨緣而來的旅者!這司機也可能更早達到一天的業績目標,他會早一些回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伴隨孩子成長;若再加上優質的服務帶給乘客,而由乘客所傳遞出去的善意,這是多麼大的一股正向的力量,我把這幾十塊錢當做投資,這筆頭期款會產生如漣漪般的擴大增值,會傳多遠?會影響多少家庭、多少人?實在是難以估算。而我又何嘗不是一個受益者呢?我所獲得的是覺得我所賺到的錢,能夠做有意義的使用,能帶給別人快樂,覺得工作是有意義的,會讓人發現這個社會上還是有溫馨的,因為我相信,所以我在下車後都會自樂的知道會有美好的事物即將發生。曾有人說,在這個大千世界裡,人與人相遇的機率是五千分之一,而相識相知的機率是兩億分之一。所以用珍惜的角度好好善待每一個在你生命中出現的人,不論他出現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在機場、百貨公司、捷運站有許多排班的計程車司機,能夠搭上這一台,一定有著與眾不同的緣份,讓一切奇妙的發生從這一刻開始,我會繼續的做下去,如果你也願意,我們就一起努力。
有錢,更要有自由
2013-06-05
文 / 郭騰尹 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作者羅伯特.清崎先生形容現代人忙碌的過程,很像一種「老鼠賽跑」的現象,沒有方向、沒有未來,活著就是盲目的不斷向前,對生活不再有激情,年輕時的夢想早已束之高閣,若是放慢自己的腳步,反而會變得慌張與無所適。 亞洲人應該是最忙碌的族群,尤其是中國人,在香港、台灣、上海......等地人們的步伐總是焦急的穿梭在各地鐵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在大陸坐出租車,最怕碰到司機交班,那時即使是空車,司機為了避免延誤交通,不管乘客在路旁如何的哀怨懇求,司機也會將手輕輕一揮,然後疾塵而去,那種忘穿秋水的窘境,實在很想大罵#@※......。這種人休息、車不休息的二班制,充分把一輛車的價值耗到極限,一天十二小時開下來,錢是賺到了,但是生活失衡了,身體也搞壞了!錢最後自己沒有享受到,全繳給了醫院。 在台灣早期開計程車也是這種情況,但是現在許多計程車雖然靠行在車行,但是車是自己買的,就不會不眠不休的操它,司機開累了下班,車子也跟著下班,下了班以後人們可以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可以親近自己的夢想,可以多些時間陪伴家人。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休息是為了蓄積更多工作的熱情,是對這份工作的尊重。 在台南有一家銀波布丁,是當地家喻戶曉的手工美食,小時候夏天吃剉冰,最愛再多加一顆布丁,這裡手工布丁最特殊的是有濃郁的蛋香,上面還汩出濃稠的焦糖,它不像市面廣告上所賣的布丁口感,一看就是機器做的,銀波布丁用湯匙挖一匙後,你會看到許多氣孔,這是手工製作烤出來的布丁獨有的特色! 電視節目裡正在介紹這家人氣美食時,也強調它的老店是在一個毫不起眼的巷弄裡,就像走在一個古早的傳統市場裡,招牌也小到幾乎忘了它的存在。然而這家布丁店每天只生產八百個布丁,賣完就打烊了,這讓遠道而來的聞香者常常撲了一個空。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銀波布丁應該提高產能,在需求暢旺的時候增加生產線,這樣會讓營業額數倍的成長,甚至把營業時間延長,如此老闆的口袋將會裝更多的錢,會笑得更合不攏嘴。而讓我感動的是銀波並沒有這麼做,沒有擴張店面、沒有請太多的員工,每天將工作的熱情傾注在每一個個的布丁杯裡,這每一口滑嫩的布丁有著創始人六十多年來對品質的堅持,因為這種不太商業的作風,我反而更尊敬這家店,以及那份獨特手藝所帶給人們最幸福的口感! 因為賣完就收攤,老闆才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朋友喝茶聊天,可以騎著自行車享受台灣山水之美,可以與家人彼此關懷,可以規劃一個值得擁有的生命!我喜歡這種從容,那才是真正的尊重我們所從事的職業,才是真正的富裕。因為不被錢所控制,而能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那才是最大的自由。
越南,越自在
2013-05-20
  春分前,我飛到了越南幫一家台商上課,從胡志明市的機場走出來,刺熱的太陽讓人暫時告別了台灣的溼冷,坐在台商所安排的車上,我貪婪地用眼睛去捉住我對這個城市的記憶,這是我此生第一次到的國家,就像是相親一樣,我毫不遮掩的想打量對方,她的一切,我是多麼充滿著好奇!   一路上沒有看見現代化城市中所看到的高速公路,這代表這裡應該還是生活節奏比較慢的地方,這裡也看不有老城區或新城區的分別,有些像是台灣南部的鄉鎮街景,或是工業區附近的生活型態,騎摩托車的人比台灣還多好幾倍,大小車並行之事更是司空見慣。走到郊區,偶爾會見路旁有著茂密的橡膠林,在民宅前的樹下,越南的男人常見躺在樹間網狀的躺床上休憩,而女人則辛勤的在外工作。這裡屬於母系社會,大多數是女主外而男主內,若夫妻離婚,孩子大多數是判給女方,女生握有婚姻與情感的主控權。   對越南的印象其實大都是電影,在美國文化的刺激下,與越戰有關的電影不論是戰爭片或英雄片,都提醒我們這裡曾是飽受砲火洗禮的地方,唯一會有唯美與浪漫記憶的電影是由梁家輝和珍瑪琪演的〈情人〉,有著愛是一切的情愫,那南國的木頁窗台輕輕開啟,年輕的珍瑪琪是多麼的讓人愛憐。   在越南的演講行程安排得非常緊湊,在幾天的有限時間內,我必須要奔波於好幾個廠區,吃與住都在台商的幹部宿舍裡,和幾個幹部聊天得知,他們大概二個月休假一次,在越南的生活很單純,而當地每週是工作六天,只有週日放假,雖然胡志明市的消費水平不比台灣低,但是真的能消費的時間和場合並不多,就像是在外島當兵一樣,攢錢的效率會更高一些。離開了台灣的世事紛擾,這倒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因為這裡早上七點半上班,下午四點半下班,下了班台灣幹部可以運動健身,而越南人則還可以在街上喝杯咖啡,享受工作之後的自在。在越南的咖啡代表著一種歐化的生活型態,在街角的咖啡館,現代的梁家輝與珍瑪琪的故事依然幸福上演。   最後一晚,主管們與我一起在胡志明市的一棟西洋式房用餐,歐風宮廷的桌椅、西式的壁畫、柔黃的燈光、拼花石的地板、房中間迴旋的樓梯,我們品嚐著道地的越南菜、喝著冰涼有勁的現剖椰汁,這一餐吃得很慢,因為慢,所以味覺的記憶更加深刻,這是在大陸與台灣奔波的日子裡,久久未曾湧上的感動,那天大家都很盡興,在異鄉裡都有著對人生最美好的嚮往,以及對越南生活的不同感悟。我所吸收的不只是一餐豐盛的晚宴,而是人間緣起緣滅的諸勝領悟,那是我的一種心靈調劑,然後繼續踏上人生下一段的旅程。   往機場的道路依舊看到摩托車大軍的移動,我慶幸我的工作是在天地之間,飛機朝北飛去,窗外越南的土地漸漸被雲層遮蔽,而此刻的心卻覺得份外的自在。
人生真不同
2013-05-07
在深圳上課的課間,一位學員來問我,每次上一樣的課,會不會有厭煩倦怠的感覺?因為他自己也常常上課,如果同樣的題材,只要講幾次就覺得沒有興趣,如果聽別人的演講發現內容並沒有隨時間而更新的話,他也會覺得受不了,甚至提早離席。我也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畢竟在這個行業超過二十年了,我也曾經經歷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的心境領悟,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中有過類似的思索與釋然,我相信這裡面一定有一種寓意待人們發現! 年初時去爬了安徽黃山,漫延的石階似乎到了天邊,樹林裡覆蓋著柔柔的白雪,而路的二邊是雪凝固的冰。我們徐徐的向前,一行人走入了一幅山水潑墨畫的世界,我們喘著氣息,從嘴巴裡呼出來的氣體瞬間在眼前翻騰,似一條白龍直上九霄! 名聞天下的黃山就在我的眼前,人們以朝聖者的心情圍繞在其身旁,有老人家、也有情侶,偶爾會看到背著大背包的外國觀光客,每個人都在尋找與山對話的那一刻。山不言,但每當你一瞥巍巍的山景,你的心中都會有一種回應,山沒變,每個人的期待不同,山上的景色也因人的心情不同而有了不同的顏色。 山真的沒變嗎?在幾億年前,黃山被淹沒在一片海水之下,經過多次的造陸運動後,黃山逐漸有了此刻的風貌,而到了這個世紀,地質仍在變化,只是人們無法從肉眼中看到,可能就人的一生也看不出有絲毫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地球內部的板塊仍然有著旺盛的活動力,許多看不到、聽不到的東西並不代表不存在。 我不知下次再來黃山會是什麼季節,或是又會和哪樣的一群人一起同行,我不知道是否能看到雲海,看到 松林間的皚皚白雪,但畢竟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不同的風、不同的陽光,有著不同的錯過與把握。演講或是課程,即使同樣的題目,但也會有差異,不同的群眾、場地和時間,也會影響台上與台下的心情,我記得曾在連續劇裡看到一個畫面,有一家餐廳有一道名菜,有一位老饕每來必點,但有一天這位老饕吃出了不同的感受,覺得這味有些不一樣,覺得今天的廚師肯定有事情,追問才知廚師老家的父親生病了。即使一樣的料理工序,但是細細的品味一樣會有不同的體會,甚至更深的感受。 我也曾經一部同樣的電影看過好幾遍,剛開始可能是看熱鬧、看故事的曲折變化,但第二次看可能看導演的運鏡、看演員細膩的動作、看服裝與道具,甚至看主角旁邊人物的演出,每深入一次,都會有更深邃的感動!後來我告訴這位學員,其實應該用不同的高度與角度來看一個問,如果同樣的故事,我們沒有辦法領悟出新的東西,發現裡面更深的奧妙,那麼我們自己可 能才是真正的題。因為人生的閱歷會不同,如果覺得感受都一樣的話,也許我們真的對周遭已經冷漠了,或是忙到沒有辦法觀照到自己的那顆心了!這位學員後來點著頭,微笑著從我的眼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