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
2024-10-30
日本電影「步履不停」(中譯『橫山家之味』)是由是枝裕合所執導,由阿部寬所飾演,故事敘述著家庭中親人之間若即若離的互動,有輕鬆的一面,也有劍拔弩張的瞬間。同住一個屋簷下,有人期望與失望,有著對親人不在的追憶與感傷。鏡頭很慢,小鎮很小,人口不多,待在家裡似乎就可以聽到隔壁人家說話的聲音,電影告訴我們,家人的支持與理解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力量,電影中演員不多,也沒有科技手法,但是看完會沉吟許久,不論發生什麼事,個人也好,家庭也好,都要步履不停地走下去!最近演員胡歌也演了一部電影「走走停停」,女主角是高圓圓,和阿部寬一樣,胡歌也是一位失業的大齡青年,迫於北漂的壓力,只能回到老家與父母及妺妹同住,在老家巧遇了舊時同學高圓圓,高是拍紀錄片的,想以其北漂回來的狀態做一深度的報導,卻沒想到反而促成了胡歌把自己寫的劇本拍成電影的夢想。劇本的主軸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而這個女主角是由自己的母親所扮演,拼湊出來的團隊,沒有經費,就在自己的家裡開拍,父親的角色嚴肅不多言,冷冷地看著一幕幕的故事在他身旁排練,父親沒有反對就是對這個廢柴大齡青年最大的支持了。而後面有意想不到的劇情轉折,足以讓人潸然淚下。這部電影導演龍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他希望透過這部電影去探討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走與停,不僅代表著前進和停止,也象徵著勇氣和思考。「走走停停」這四個字不是對生活最寫實的形容嗎?人生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充滿了起伏和轉變,胡歌飾演的男主在經歷北漂失敗和家庭變故後,波瀾不驚地接受了生活,選擇和自己和解。電影的最後是他開著車子陷在車陣中,而另一個車道,高圓圓則在另一台車的副駕駛座上,他們看到了彼此都在車流中,沒有交流,卻都在自己的車道中走走停停。和『步履不停』一樣,這部電影也有現代很流行的一個詞叫「鬆弛感」,不是富貴人家,也沒有霸道總裁,就像你我一樣平凡的人,過著平凡的人生,對於成功這二字已經冷感,只想在踏實與温暖中過好每一個太陽升起的日子。人生一路都是走走停停,爬山的路是走走停停,在大漠戈壁徒步也是走走停停,在台灣環島徒步是走走停停,幾十年的工作生涯走走停停,二個人之間的感情也是走走停停,看一本書是走走停停,連寫這篇文章也不是一口氣寫完,也是寫一段之後停頓下來思考,然後再開始!人生的差別是走走和停停的時間有多久,頻率是多少。你現在是『走走』還是『停停』呢?目的地能看到什麼,誰都沒有把握,而『走走』和『停停』是平等的,加起來才是你全部的人生,願你走時帶著微笑,停時不忘感恩!
行走的美學
2022-12-31
在走過敦煌大漠戈壁,走過中橫公路,也在台灣環島徒步後,我真的發現徒步或是健走對身心靈的幫助,若跑步覺得對身體負擔太大,那麼你真的可以試試在你所居住的城市,用旅行的角度慢慢地走,去感受這個城市被你忽略的地方,一旦離開了慣性的路線,這座城市將會讓你的認知鮮活不同。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行走,是最好的藥。」的確!走路是最好的養生方法,也是最佳的生活方式。在沒有徒步前,人們都習慣於搭車,腿部的肌肉都不太使用。還記得第一次在戈壁徒步四天108公里時,膝蓋及關節都會酸痛不已,起初以為是膝部的問題,其實是大腿的力量不足,因為大腿平常沒有時間鍛練,一遇到強度大的久走,膝蓋就承擔了更大的負荷,後來讓生活中多走,大腿肌肉更加緊實,再走戈壁時就輕鬆了許多。所以多走路可以鍛練下半身的肌肉、疏通經絡,同時能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那如何走可以讓生活更多彩多姿呢?台北市、新北市沿著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有許多河濱公園,除了自行車道之外,也很適合徒步,一路上有隨著季節變化的自然風光。若從迪化街大稻埕碼頭出發,沿河而行,到了北投,離開河道往大度路走,在新北投捷運站前有一條中和街,這是昔日北投很繁華的一條街,有許多小吃店都很有年代了,街邊的復興公園很適合當本次城市徒步的終點,因為那裡有一個免費的温泉泡腳池,修繕得很有日式風格,坐在池邊水不及膝,不同温度的池任君選擇,天氣若好,大屯山的山景可入眼簾,即使下雨,有屋頂遮擋,山上雲霧繚繞,又是另一番景色。每次徒步都可以走一條不同的路線,可以出世到山間寺廟品茗問道,可以入世到市場巷弄感受人間煙火,而徒步只是一個載體,透過走路,打開你的感官,豐富你的感覺,尤其是當你迷茫時,走路可以調整心情,出汗會讓你暢快淋漓,這一路上你會思索,也會放下,然後你會有重生之感。一個月完成108公里的城市徒步,這是我所推廣的活動,每個人可以用自己最適合的時間段,有人是早晨上班前,有人是晚餐後,只要你走出去,你可以獨行,亦可以與家人同行,離開電視、遊戲、抖音小視頻,人生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出門多走一站搭車或是提早一站下車,少點一次外賣,去參加一趟媽祖繞境,這些改變都是內在的一種提升,我們會看到平常看不到的風景,會感受到這塊土地上濃濃的人情味。最後用一段話鼓勵大家:「不運動,不愛走路的人,只會隨著年歲增長,變得衰老頹靡。而愛運勤走路的人,就是在和時間賽跑,你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會讓你越活越年輕。」期待我們在路上不期而遇!
2023年星座運勢解析
2022-12-31
2023年金融會比較不穩定,目前世界的通膨狀況、政治局勢及戰爭都會影響經濟及股市行情,想要投資的朋友上半年還是以保守為主,股市與期貨不要操作槓桿,投機賭博心態會讓你巨額虧損。下面我們來看看各個星座在2023年的運勢為何,可參考自己的太陽星座或是上升星座。白羊座2023年對白羊座來說付出就會有收穫,只要認真努力,都會得到應有的報酬,工作上會有許多新機會,建議白羊座不要一股腦子全接下來,到時會分身乏術,健康上容易出問題,另外要小心辦公室的角力競爭,不要捲入辦公室鬥爭。工作的報酬會讓你財運亨通,盆滿缽滿,只是在家庭上的支出也會增多,小心親友的借貸。健康上要小心慢性疾病以及飲食控制,因為應酬增多,油炸及酒飲要節制。金牛座2023下半年很適合金牛座發展衝刺,所以如果想在事業上有一番衝刺,金牛座得在上半年做好規劃及目標,五、六月時會有新機會及新資源出現,但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所以上半年一定要先釐清好自己的目標及實現步驟。另外你可能會離開某個朋友圈,加入新的圈子,人際關係的糾葛及麻煩需要你做出取捨。在財務上要謹慎,不要過度消費,也不適合投資,容易血本無歸。健康上多注意糖尿病問題和眼睛,減少3C產品使用時間。雙子座對雙子座來講,2023年的運氣挺好,在工作上需要更靈活更有技巧的處理一些事情,不要獨攬大權,讓別人也有機會表現,今年會有升遷的可能,但取決於你怎麼帶好一個團隊,另外為了拓展業務,今年會有出國的機會。上半年愛情運勢不錯,單身的朋友可以多參加活動,遇上好對象的機率很高。財運還不錯,會有些紅利及意外之財。健康方面要多注意心理情緒及身體的疲憊,上半年容易因憂鬱而消極,最好能跟親友多聊聊,或是出去走走,調節心情。巨蟹座上半年巨蟹座的工作壓力會加大,人事調動及業務變化需要你去適應,頻繁的加班與多出的工作會讓你喘不過氣來,這情況要到下半年才會慢慢好轉,巨蟹座對此會產生很大的抱怨,要小心情緒的管控,免得同事間產生更大的摩擦與衝突,如果能交出漂亮的成績,將會得到主管的賞識與加薪。財務上可能會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開支,比如家中電器突然損壞,需要重新添購,或是旅遊及交通費比預期中大。健康上要多注意飲食與運動的調節,今年比較容易發胖,心血管問題也要多留意。獅子座今年的獅子座信心滿滿,創意爆棚,工作運很好,但競爭也很激烈,會有一股力量推著你,讓你想要表現自我,做出一番成就,你甚至有想要跳槽、辭職及自立門戶的想法,七月跟十二月是你的轉折點,會有新的資源及貴人出現,幫助你做出未來的選擇。要注意財運上這兩年會比較波動,容易捲入與他人的財物糾紛,尤其與他人合夥,很容易因為金錢起爭執。健康上要注意飲酒過度以及肝腎的問題,規律的作息很重要。處女座2023上半年會給處女座帶來一些財務上的困難,比如衝動消費以及旅遊花費,家庭也會有一些突發狀況需要應急,因此如果想手頭寬裕一些,除了節流還得開源,像是找兼差副業或是尋求加薪,五月之後有利於業務上的拓展,處女座可以主動接下一些新的業務及企劃,讓主管看到你的努力成果。健康方面要多注意氣管及皮膚問題,今年容易感冒不斷,咳嗽也很難完全根治,小病時就要趕緊就醫,不要疏忽拖成大病。天秤座如果有想要深造或是再進修的想法,今年是很適合學習的一年,因爲工作環境的轉變以及職務的重新分配會讓你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果能在專業技能上再精進,對之後的事業規劃會很有幫助,另外今年會有許多新的夥伴及合作關係,可以多從別人身上學習,好好經營人際關係,以後都會是人脈資源。財運還不錯,會有一些意外之財,投資的話以穩健爲宜。健康上面要多注意肌肉扭傷及姿勢不良引發的腰部痠疼,有在健身的天秤也要小心運動傷害,最好能有教練在一旁指導。天蠍座2023年年初你可能會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迷茫,還有諸多抱怨,不妨先靜下心來,不需要急著考慮跳槽或是辭職,工作沒有你認為的糟糕,只是這段期間工作量的加大以及人事的紛擾讓你厭倦,下半年就會好很多,主管和上司會讓你有比較大的自主權,但團隊的磨合還是需要一點時間跟技巧。財運平平,雖然沒法存下什麼大錢,但能收支平衡已經很不錯。健康上要小心胃食道逆流及脹氣問題,要注意壓力及飲食問題,甜點及咖啡攝取不要過量。射手座新的一年工作變化大,因為經濟蕭條的關係,可能面臨裁員,或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你選擇了轉換跑道,下半年你會忙著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及新的工作內容,這時除了身體上的勞累,內心的焦慮會讓你比平時情緒化,因此要特別注意自己情緒上的變化,免得引發辦公室的人際衝突。財運普通,所以建議如果沒有足夠存款的射手,不要輕易離職,但戀愛運還不錯,單身的朋友可以把握上半年,在健康上要注意失眠及焦慮問題。摩羯座2023上半年一些久違的、隱伏在家庭中的爭吵話題會再次浮現,讓你心累,需要你去體諒及化解;工作運上相對於其他星座是比較平穩的,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建議摩羯座可以培養或從事創意、藝術活動,下半年你會有許多創作欲想表達,不要浪費了這股能量,讓創意能找到合適的出口迸發出來。今年偏財運不錯,缺錢時總會有額外的獎金及紅利冒出來。健康方面要多注意咽喉及支氣管問題,容易感冒。水瓶座上半年有出差的機會,請抓緊時機展露你的專業以及溝通技巧,如果覺得自己能力有所欠缺,請儘快補足這一塊的技能,讓主管看到你積極及專業的態度,將大幅提升你的事業運,另外下半年可能會搬家或是重新裝潢屋子。土星即將在三月離開水瓶座,進入雙魚座,來到你的財帛宮,所以接下來的兩年多要多注意財務規劃、開源節流,花點時間思考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以及你最重視的價值是什麼。健康上要注意水腫及慢性疾病。雙魚座今年工作很順利,你會想要離開舒適圈去嘗試以前沒接觸過的業務,甚至自己出來創業,不過現在大環境並不好,想創業的朋友還是要三思後行,但如果你已經做過風險評估,確認可行,不妨放手去做。財運挺好,雖然進帳可觀,但花錢也很可觀,所以雙魚座還是要克制自己的消費欲望才能存下錢,否則左手進財,你右手就直接花出去了。健康上要多注意身體發炎及慢性疲勞,多注意睡眠品質跟飲食營養。
熬過這段日子
2022-11-30
我有一位認識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之前在報社工作,透過職務,他有機會採訪到台灣許多企業界的創辦人或是CEO。不過人生也曾經碰到徬徨,也有媒體多次想要挖角,不過他也蠻有定力的,即使所屬的企業也曾經動盪不安過,不過他依然跟著老闆,努力把每一個角色做好。二十多年過去,現在這位友人已經是台灣一家出版社的最高負責人,他這一生總算「熬」過來了!最近很喜歡「熬」這個字背後所代表的人生寓意。熬,代表時間的積累。一位志願役的軍人,從軍校畢業後下部隊,從排長開始,到連長、營長、旅長、師長,從尉級軍官到少將,這其中會有許多可以退伍的機會,要能熬到成為一位部隊長,他一定會有著堅毅的性格,能耐著秋霜澟冬,能扛得住人事更迭,要能看得到遠方,要有絕對的自律,才能守得住雲開見月明。部隊如此,在工作職場亦然,菜島不放棄,才會有大鵬展翅的機會。熬,代表煎熬,不是躺平,而是依然可以看到自己的變化。一位熟識的朋友是個粥舖的老闆,亦是餐飲界響叮噹的大廚,最拿手的就是明火煮粥。這粥要煮得好,一邊煮粥,另一邊要煲湯,粥地道不地道,看粥內的米粒能否做到米開花而不散。朋友告訴我,這粥也要不斷攪動,至少要熬兩三個小時才能到達最佳的狀態。當然這碗粥也因「熬」過不少時間,其價值也有所不同。所以,在熬的過程中,不是擺爛無所事事,而是敢於接受捶打,在疫情的這幾年,不也是熬的過程,內外環境夾攻,讓人看不到方向,但也有人不斷在這段時間充實自己,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熬過去了,最終也出人頭地了。熬,也代表著一種解脫。在演講會場碰到一個女性朋友,多年不見,我問起了她的近況,也請她代問候她的老公,不過沒想到,她很坦率地告訴我她去年離婚了。我把她拉到旁邊想知道出了什麼事情?她倒是很輕鬆地說道:因為與公婆同住一個屋簷下,而一旦夫妻有矛盾時,公婆總是護著自己的兒子,覺得是媳婦不懂事。友人也用「熬」這個字來描述這幾年的婚姻生活,快熬不下去時,也曾想不開過。而現在孩子還在念小學,她想等熬到孩子成人後,她才能放下一位母親的重擔,才能放手去追尋自己想過的生活。生命的此時,不論是工作、家庭或是感情,您也處在一個煎熬的狀態嗎?剛好在網路上看到幾句話寫得很好,很勵志,也分享給大家。「熬過去了,你就會變得無所畏懼,天生傲骨,蛻變才會讓自己強大,涅槃才能讓自己重生,逆風才能讓自己翻盤。」
人何時最幸福
2022-10-31
看到天王巨星劉德華出道四十年的感言,他說不是他在舞台上紅了四十年,而是他堅持努力不懈地工作了四十年。短短的幾句話,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是一個人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確是幸福的!一轉眼,我也在培訓這個領域幹了三十年,在這個行業裡成家立業,也經歷了許多人世間的冷暖,現在女兒也已踏入社會工作,心中的負擔少了許多,再過二年我也要六十歲了,我對現在的生活十分知足。現在的你對生活是否滿意呢?美國大學的經濟學家研究發現,人的幸福感會隨著成長的年齡而有所增減,二十歲以前沒有生活上的壓力,社會關係單純,相對比較容易有幸福感,成年後會逐漸降低,因為有就業、感情、人際、家庭、自我發展與社會認同的矛盾,家裡有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日漸年邁的父母健康問題,所以當到了四十至四十九歲是幸福感的最低值,各方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自己也會慢慢感受到體能大不如從前。在演講上課的行業這麼多年,也真的發現四十多歲這個年齡出來上課的比重蠻大的。會出來上課是希望能找到一些答案,可能是工作、家庭上遇到了一些狀況,或者只是想增加一些人脈,而這些人進入社會有好一陣子了,也有了一定的實力與能力,在迷茫中尋找方向,也開始思索人生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當然,許多心靈與自我成長的課程,就恰能滿足需求!過了四十歲,人的幸福感開始從谷底往上,直到七十歲又迎來一次的高峰。所以人生從五十歲到七十歲,實在是一生最美好的時期,這幸褔感將會一路的漲停,上半生都在趕路,現在終於可以放慢速度感受了,前半生是從簡單到複雜的經歷,而後半生是從複雜到簡單的修鍊。是的,幸福的生活,一定是簡簡單單的。這個年紀的幸福感有一部分是把生命的好球帶放寬,不再將自己的標準強加在別人身上,不會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也不會去評論別人,能體會到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難處,慢慢的會領略到最重要的事情,知道世間不能盡如人意,更會懂得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我的父親在退休後,雖然離開了職場,但卻仍在學習,一是繪畫,二是晨起健身,後來一心學佛,在家裡用小楷手書地藏經、法華經;亦在寺院當志工,在寺院為人服務的那段時光,一直是父親生前最開心的時刻,即使年邁,但仍有被需要的價值,這也是幸福的來源!這個年紀也要與孤獨為友,少在社交軟體上花時間,沒有什麼人在意你吃什麼喝什麼,你吃的越好,背後毒舌的越多,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不讓自己的健康成為家人的負擔。幸福是一種內外和諧的狀態,是走過繁華之後的縱容,是人成熟之後最大的禮讚。我相信父親是幸福的,而我走在幸福的路上!
考招新制心慌慌 教改反催出補習風
2022-09-30
108課綱上路後強調多元發展、自主學習,但補習狀況仍不減反增,甚至有很多學生在挑高中時,是以補習方不方便為考量。台灣推動教育改革多年,強調多元發展、減輕學業負擔。教育部調查顯示,學生課外補習花費不減反增,其中學科補習仍占了一大部分,但補才藝的比例也逐年成長。教育投資不敢省  補習支出持續增長「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台灣社會普遍重視教育投資。教育部於民國110年12月底公布「109學年國民中學教育消費支出調查提要分析」,平均每名國中生一年校外學習支出為新台幣7.1萬元,較民國103年增加1.9萬元。校外學習支出絕大部分(約6.4萬元)用於學科補習,私立學校雖然課程安排較多,部分更是住宿型,但學生參與校外補習的比率仍達54%,只比公立學校學生(56.5%)少2.5個百分點。且無論公私校學生,平均一年補習費用都差不多。藝文與運動部分,公校學生參與率為19.6%,每年支出3.2萬元;私校學生高出一些,參與率為21.1%,每年支出3.5萬元。這項目中,以學習樂器的人最多,平均每12名國中生就有一人學樂器(8.7%),其次是運動(5.4%)和藝文(3.8%)。有別於學科多找補習班,請家教和到協會團體上藝文、運動課程的人也非常多。高中補習花費部分,教育部暫未公布最新調查,不過近年的調查顯示,104年平均每名學生花費3.6萬元在補習,到107年則提高到5.7萬元,呈現持續成長的趨勢。教部推動學習歷程檔案  補教搶攻焦慮商機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接受《全球中央》電訪表示,台灣教育改革多年,108課綱上路後強調多元發展、自主學習,但補習狀況仍不減反增,甚至有很多學生在挑高中時,是以補習方不方便為考量。也有人一開始讀郊區私校,後來還是轉回市區公校,就是為了下課能去補習班。王瀚陽也觀察到,以前補習都以學科為主,但近年教育部推動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越來越多學生補術科或其他課程,例如要上AI(人工智慧)課程、學習寫程式,未來參加大學甄選、特殊選才等管道才會比較吃香,而這類課程的花費尤其驚人。配合108課綱,教育部在111學年度推動考招新制,其中一大變革就是在高中職推動「學習歷程檔案」,讓學生從高一開始記錄學習軌跡。王瀚陽表示,補習的習慣很難改變,家長都希望孩子未來有出路,學生也會有「比較」的心理,看到班上同學在學AI、學寫程式,就會覺得自己不如人。而且在教育改革下,學科以外的能力有更多機會被各升學管道採認,也讓這種「比較」更加檯面化。長期關注教育議題的臺灣大學應用力學所教授王立昇表示,課綱內容越來越簡單、學校教得越來越少,原是希望學生自主學習,但政策配套不夠,在學校學不到基本學養,就只好尋求補習。「學子是要跟全世界競爭,不只是台灣。」王立昇表示,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學的不夠。他觀察到高中許多康樂性社團的人數越來越少,連熱舞社都面臨倒閉危機,原因就是升大學要看「學習歷程」,學術性社團更吃香,如果學校沒有,就只能找校外的營隊。王立昇表示,今年是108課綱、111考招改革第一年,大家都還在摸索階段,未來應該會比較適應,高中比較知道如何輔導,但仍希望相關配套能夠跟上。少子化加疫情衝擊  補教業喊苦然而,補教業者卻有另外的觀察,台北市補習教育協會總幹事張浩然表示,就算每名學生補習費用逐年增加,但在少子女化和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夾殺下,台灣的補教業也面臨嚴重的危機。張浩然表示,近年「萬物皆漲」,補習班的收費卻沒有漲很多,20年前兒童美語每三個月收費約7,000元,到現在仍是維持這樣的價格。補習班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有人調漲學費到1萬多元,隔幾年就消失在業界。以前被補教業視為金雞母的重考班,近年也是每況愈下。張浩然指出,大學分科測驗今年報考人數僅剩2.9萬人,比去年大減1萬多人,非應屆考生大減,讓重考班業者每天以淚洗面。COVID-19疫情帶來線上學習的發展,補教業也紛紛推出線上學習等多元模式。但張浩然說,線上不比實體課程,學生沒有被照顧、被服務的感覺,也缺乏溫馨的人際互動,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留班率」,以前高一招進來,約七、八成高二會繼續補,但疫情下線上教學,只有五成願意留下來。張浩然也提到,補教業有水電、人事成本,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學校和補習班都停實體課程,但今年沒有全面停課,補習班只要有學生到,還是得開燈、開冷氣,教師的鐘點費也還是要付,開支比去年停課時還慘。一名不願具名的補教業者表示,無論教育制度怎麼改,補習班總是能「找到出路」,例如108課綱推動學習歷程,就有業者提出相對應的收費課程和活動。儘管教育單位一再強調學習歷程以校內課程為主,且要經過學校教師認證,仍無法阻擋家長送孩子去補習的「剛性需求」。不過這名業者也提到,學生總量的下降,對補習業確實是一大傷害,不得不想辦法提供更多加值的服務。現在很多業者不只是補學科,也強調整體的升學輔導,甚至是生活上的全方面照顧。高中生爭取學習自主  早自習不考試教改雖然難以抵抗補習的熱潮,但確實帶起一波學生自主學習的覺醒,近年高中生爭取「延後到校」,成功讓教育部宣布每週全校集合活動(如朝會)最多一天,也就是至少有四天早自習時間,由學生自主規劃運用,學校不能「繞道」或「變形」方式進行考試,也不能記遲到或缺席。上述規定於今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長年推動「延後到校」議題的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指出,各校已陸續修改校內規定,但仍讓人擔心有人會刻意找漏洞,例如依舊安排學生7時30分到校打掃,或是私校以校車接送為由,仍舊安排7時30分到校。青民協匯集學生意見指出,早自習自由參與是討論台灣學生在校時間過長的第一步,取消全面強制早自習,並非廢除這段時間,而是將更多時間還給學生自主規劃利用,期盼未來能擴及國中、國小。未來調整課綱或學習時數時,應朝減少學生在校時間的方向規劃,確保《兒童權利公約》保障兒少的休息、休閒權能落實。另外,包括保暖衣服穿搭、制服繡姓名,以及學校開放外食等議題,也都可看見學生自主的發聲。教育部多次要求,學校在討論相關議題時,務必循民主程序召開會議,尊重各方的意見。
別把自己看得太重
2022-09-30
年輕時曾經很努力的在一家公司工作,我不只把份內的工作做好,也扛起了本來不是我的位階應該扛起的責任,後來在薪資問題上,我沒有獲得合理的對待,我決定遞出辭呈,希望以退為進,那時年輕氣盛,自己覺得曾為公司立下不少功勞,而且和顧客的關係十分友好,公司當會衡量得失,盡力慰留!要走的風聲已經傳到了股東耳裡,知我者很善意地提醒我忍一忍,他們會來協助疏通,只是還沒等到疏通,同意辭呈的公文就己經批覆回來了。帶著錯愕、不解、難過的心情,我離開了這個我很喜歡的工作環境,在沉潛中我開始思考,我到底哪裡做錯了?「也許在別人心中,我根本沒有那麼重要,我的努力只是感動了自己,對別人而言,那一點也不算什麼,甚至會覺那是你傻!」有一隻駱駝要穿越沙漠,這時飛來了一隻蒼蠅趴在駱駝的背上,一點都不費力氣地穿越過了沙漠。蒼蠅很得意地對駱駝說:「駱駝,謝謝你辛苦地把我駝過來,再見。」駱駝看了一眼說:「你在我身上的時候,因為你沒有什麼重量,所以我根本沒有察覺,你要走了,也沒必要跟我打招呼,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把自己看得太重,人就會顯得傲慢,可能自己早已經得罪人而不自知,在別人的嘴裡,你可能是別人茶餘飯後的笑話!中國大陸的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在開放大陸探親後,我隨父母親就去過西安,那時導遊還另外出美金,讓我們去體驗西安有名的餃子宴。這個有歷史文化沉澱的古老城市,秦始皇留下的兵馬俑,應該是海內外旅客最不會錯過的世界文化遺產。考古學家從發現到挖掘,現在已經出土了一千多尊的兵馬俑,他們羅列在各個坑道,千年下來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文物專家一個一個進行人工修復。這些兵馬俑有各種不同的姿勢,而跪射姿勢的兵馬俑,據考古人員說是保存程度最完好的,仔細觀察會發現連衣紋、髮絲都清晰可見,為什麼呢?因為俑坑是地下道式的土木建築結構,當棚頂崩塌時,高大的立姿俑首當其衝,低姿的跪射俑受到的損害自然小許多。另外,跪射俑的重心和立俑不同,蹲跪姿會讓右膝、右足、左足三個支點呈等腰三角形,因為重心下移,增加了穩定性,不容易傾倒而碎裂。二千年過去了,多少的朝代更迭,多少的戰亂流離,這些跪射俑仍可完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這裡要說的不是工匠的嘔心瀝血,而是一個人做人處事的態度。在人群中,不要太看重自己,這是保身之道;放下身段,保持謙遜待人,這是活得久的關鍵。這些道理若你真的懂了,大概你的人生也有一些閱歷了。
2050淨零排放愛地球 全民綠生活動起來
2022-07-31
「愛地球不只是一種生活風格,也是一項很潮的生活態度」;民眾可透過五大「綠生活」,從食、衣、住、行、育、樂、購等生活小細節參與節能減碳。總統蔡英文去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後,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3月30日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相關部會就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等面向提出具體階段目標。節能減碳愛地球 「全民綠生活」就是潮環保署自2020年起推動「全民綠生活」,從食、衣、住、行、育、樂、購等生活小細節,結合全國機關、學校、企業、民間團體、社區及民眾一同動起來,強調「愛地球不只是一種生活風格,也是一項很潮的生活態度」;五大「綠生活」包含綠色旅遊、消費、飲食、居家、辦公,讓民眾透過實際行動參與節能減碳。在「綠色旅遊」方面,民眾可選擇對環境友善的方式,依環保、低碳方向規劃旅遊行程,減少因旅行、交通或食宿所帶來的資源消耗,進而體驗深度在地旅遊模式;如規劃行程時,可優先參考「綠色餐廳」、「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環保標章旅館」或「環保旅店」作為旅遊行程景點及用餐、住宿的選擇。「綠色消費」是友善環境的消費模式,適度消費,並優先選擇對環境衝擊較低的綠色產品,追求自然健康,同時降低塑料與有害物質使用;選購環境友善的綠色商品及服務,並透過環保集點制度,取得實質回饋獎勵;亦可藉由愛惜物品、延長物品使用期限、自備購物袋、避免使用一次性商品等。「綠色飲食」則是一種簡單改變生活飲食習慣的行為,宣導食物適量、優先選用在地、當季及天然食材以及自備環保餐具,進而達到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對人體健康與環保都有助益的飲食方式;可以選擇「綠色餐廳」、「環保標章餐館」或台灣農業跨領域發展協會(AMOT)所推廣的「溯源餐廳」等。「綠色居家」是在宣導透過調整個人生活方式,改變日常如居家空間、環境清潔、垃圾處理等生活小習慣,培養友善居住環境的生活態度;選擇環保產品、環保祭祀、節約用水用電、做好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等,採用自然採光、通風、設置無油煙廚房,空氣綠牆、室內綠植栽等綠美化,來營造環保、低碳又舒適的居住環境。「綠色辦公」是宣傳辦公室做好節約能資源(省水、省電、省紙及省油)、鼓勵少印紙或紙張雙面使用、多採視訊會議、垃圾分類與資源再利用、環境綠美化、辦公用品優先選擇環保產品的綠色採購等。騎腳踏車通勤、少吃肉 改變生活習慣就能減碳綠色和平表示,根據統計,在台灣包含飛機、汽車等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占比約為總量的14%,民眾可改用大眾運輸通勤,搭乘捷運、公車,或與住得近的同事共乘,甚至挑戰騎腳踏車上、下班,就能減少碳排。綠色和平提到,使用節能家電也可以減碳。以家中最耗電的冷氣為例,設有節能標章的冷氣在10坪大小的房間內全年運轉,比起沒有節能標章的冷氣,平均一年可省下500至700度電,減碳約300至400公斤。此外,綠色和平呼籲民眾培養少肉多蔬的飲食習慣,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就占全球排放量約18%,比全球運輸業(鐵公路、輪船、飛機等)的碳排放量加總起來還多;並估算,一個台灣人一天不吃肉,能減去至少2.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若全台一天不吃肉,就能減少超過5萬6,510公噸的二氧化碳。綠色和平說,民眾也可透過關心氣候與能源政策、拒用塑膠製品、重複利用、降低物欲、學習並傳播氣候新知、轉用電動車、親近再生能源等方式,改變生活習慣、對抗氣候變遷。防止企業「漂綠」 ESG檢測儀揭永續成績單2020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發「掃了再買」App,將政府公開的企業環境違規紀錄,整理成好用的App,消費者可以掃描商品條碼,看見企業違規紀錄,或是隨時搜尋關鍵字挑選想要的商品,方便選擇對環境比較負責任的品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曾虹文強調,並不是有汙染就是黑心企業、就要抵制,而是希望過去有汙染的企業能確實改善,不要再違規。自2020年至今,「掃了再買」已陸續揭露包含200大民生消費品牌、啤酒、寵物飼料等空汙排放、破壞環境等違規項目。隨著全球環境議題升溫,企業也愈加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綠盟今年更進一步推出「ESG檢測儀」,分為「E環境」、「S社會」、「G治理」三大類,涵蓋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用水量、環境違規資料,也有公司營運狀況、違反《勞基法》、職災、工安事故、取得認證、稅務透明度等,供民眾自由查詢。曾虹文表示,「ESG檢測儀」是一個檢視企業減碳及永續發展的工具;而台灣正與全球同步邁向2050淨零碳排,透過「ESG檢測儀」,外界能檢視企業ESG的承諾與落實程度,防止企業漂綠、只做表面工夫。
投資自己,提升認知
2022-07-31
我想大家可能有看過,在飛機上不同艙等的乘客在飛航過程中的行為差別,這種類似題材的文章。文章上說坐在經濟艙的客人大多在看電影、打遊戲,而在商務艙的客人隨身都會帶一本書,在飛機上這些人會用閱讀來打發時間,這種差別也是許多空姐所認同的。自己也常坐飛機,這兩種艙等我都會搭。我覺得商務艙的乘客一直是在一種「狀態」中,而且這種狀態是穩定且持續的,譬如說如果商務艙的乘客是在看書或是打電腦工作,你會覺得剛剛在候機室或是機場貴賓廳,他就已經在看書或工作了,這過程很自然,就像書看到的頁數仍有記憶,就像電腦裡的文件處理到哪一個步驟,他都能保有連貫性,而不是因為飛航時間很久,所以「選擇」利用此時間來看書,否則這人可能讀沒幾頁就進入了夢鄉。經濟艙裡當然也會有這樣的客人,同時也不代表坐經濟艙的收入一定會比商務艙低,我們只是想強調,學習應該是一種習慣,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是改變人生的不二法門。在網路上有一段很棒的話:「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範圍以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丟掉,這是一種必然。」我想學習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升我們認知的維度,包括過往的知識與經驗,或是「習慣領域」,我們的認知和我們的圈子有關,一個人最常互動交往的五個人也會決定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想想自己的認知,是不是就這樣被決定了。這幾年在網路上課的機會比較多,學員來自各國家地區,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信仰價值,不同的社會階層,更有不同的年紀,能在一起上課就是一種奇蹟了。彼此的分享與碰撞,是對舊有認知很重要的衝撞,在衝撞之後有些會被淘汰,有些會重組,而一個新的思想架構形成了,這些新思維就可以用來面對現在的挑戰與問題。我相信這是學習最有趣也最有意義的一件事。你的認知是你的資產還是負債呢?認知到哪裡,財富就到哪裡,要讓自己能賺更多的錢,必須要先讓自己值錢,值錢的方法就是捨得投資自己。去關心這個社會的話題,去聽聽名人的演講,去和不同年齡、不同領域的人交流,去參與讀書會,理解不同的看法,這些都是一種刺激。當認知提升後,你才能從井底跳出,看到星辰大海,看到更多的財富。
1 2 3 4 5 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