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房屋全國經營者大會榮耀登場 千萬業績經紀人數創新高!
2025-03-31
雖然台灣房市買氣降溫,但中信房屋卻繳出亮麗成績單,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總經理張世宗在全國經營者大會,表揚表現卓越的房仲。適逢中信房屋成立40週年,中信房屋全國經理者大會以「榮耀啟新篇、同心創未來」為主題,此場大會共匯聚了全台超過400位以上的房仲菁英,共同見證過去一年的輝煌成就,展望未來的發展藍圖。2024年前三季全台房市買氣高漲,中信房屋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共誕生超過40位千萬經紀人,創下歷史新高,更有5家加盟店年度業績突破億元大關,充分彰顯了中信房屋在房仲行業中的強大競爭力與市場影響力。這些優異成績的背後,不僅是房仲同仁的專業與努力,更是中信房屋40年來對服務品質的堅持與創新經營卓越的體現。展望2025年,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14%,國內景氣穩定成長,購屋民眾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再加上AI科技題材發酵,商用不動產和土地的交易需求持續熱絡,這些都為房地產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雖然現階段受房貸問題影響,買氣有所縮減,但對自住客群來說,現在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物件更豐富多元,議價空間也更有彈性,只要多看、多比較、大膽出價,相信都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到心儀的房子。張世宗表示,未來中信房屋將繼續積極拓展加盟店,持續深化與加盟夥伴的合作關係,協助經營者提升競爭力。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中信房屋推出了「生活服務項目」,打破傳統房仲服務的局限,打造一個從買屋到入住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務,進一步加深客戶與加盟店的互動,讓房仲服務走進客戶的生活,強化中信房屋的品牌價值,開創房地產市場的新篇章。
減肥吃對瘦更快! 營養師激推「6食材=燃脂神器」
2021-10-01
你也特愛喝手搖飲料、冰品嗎?小心不知不覺中吃進了大量的卡路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指出,國人愛喝的國民飲料-珍珠奶茶,一杯全糖的珍奶喝下肚等於吃下12顆方糖,近期熱門的黑糖珍珠奶茶一杯更高達14顆方糖;狂喝飲料的結果,就很有可能發生明明沒吃什麼東西,體重卻明顯上升的窘境。減重飲食控制占7成 5燃脂食材一次看若想控制體重,其中「飲食控制」占了70%的關鍵,「吃對食物」可幫助你在減肥的道路上事半功倍!潘富子公開5大瘦身燃脂好食材,具高纖維、飽足感、還可加速代謝,想瘦身的人快筆記下來:1、蒟蒻:主要成分為水分及少許的食物纖維,100g的蒟蒻熱量僅20大卡。且蒟蒻中的「葡甘露聚糖」,是由葡萄糖及甘露糖結合的多醣類,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不易被人體吸收。遇到水後會膨脹的特性,可增加飽腹感,延遲胃排空,但勿因此長期把蒟蒻全部代替全榖雜糧類食用,會造成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可能會導致血糖不穩定、易感疲憊及減緩新陳代謝。2、竹筍: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及鉀、磷、鎂、鈣、鈉、鐵、鋅等礦物質。其中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道蠕動,加速糞便排出,避免便秘。最常見把竹筍料理成竹筍沙拉,建議可用薄鹽和風醬取代美乃滋當做沾醬搭配食用,因100g的竹筍熱量僅27.5大卡,100g的美乃滋卻高達680大卡,可別因想用沾醬來提升食物風味,反而吃下過多的熱量。3、大番茄:有句話說「番茄紅了,醫師的臉就綠了」,番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又具飽足感、果糖含量少,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C,與適量油脂一起加熱後還可釋放出豐富的茄紅素,可防止自由基對身體細胞的破壞,降低發炎反應,可說是減肥聖品。建議食用時連皮一起吃,可保留最多的營養素。4、各式菇類:鴻喜菇、雪白菇、白木耳、黑木耳等各式菇類,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飽足感不易感到飢餓,還可維持血糖的穩定。加上香菇的膳食纖維比一般綠色蔬菜還要高,可幫助腸道蠕動,如100克的香菇,膳食纖維高達3.9克,同重量的綠花椰菜膳食纖維約只有2.5克、白花椰菜約2.2克。5、黑咖啡:咖啡中的咖啡因也是脂肪分解的催化劑,能幫助加快體內脂肪分解。根據《國際運動營養學與訓練新陳代謝》(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Nutrition and Exercise Metabolism)專業期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運動選手在運動前30分鐘喝一杯無糖黑咖啡,運動後3小時內會比平常多燃燒15%的熱量。6、無糖綠茶:綠茶中的兒茶素(綠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提高新陳代謝、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減少脂肪細胞堆積、也可幫助體內的醣類及脂肪代謝,綠茶的抗氧化能力約是紅茶的6倍。
降膽固醇怎麼吃? 醫曝「最佳飲食法」
2021-08-01
54歲女士,在健檢時,發現血清總膽固醇高於300 mg/dl(正常110-200 mg/dl)。初診檢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達231mg/dl(正常<130 mg/dl),三個月回診再驗為222mg/dl,詳細詢問飲食習慣發現,沒有吃蛋黃,也不敢吃海產,常常吃的是外食麵類、麵包吐司類、餅乾蛋糕類,也常吃燒餅油條類。高膽固醇血症 不只遺傳家族疾病常見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近來門診年輕新病人中,大學生、年輕上班族,每天都可以見半數以上已達到用藥標準,三個月飲食治療後,有回診的90%以上患者,血清膽固醇降不下來,尤其血清總膽固醇高於300mg/dl,或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200mg/dl,這類嚴重高膽固醇血症個案越來越多,過去只有遺傳家族疾病的人才見到,現在占門診15%以上了。膽固醇降不下來是藥無效?洪建德說,吃藥理論上不會失敗,都可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5成,但到處看病,加上不規則用藥,自然會覺得沒改善。以訛傳訛的網路社團內,過度強調藥物傷肝,患者聽說,或患者瀏覽誤以為吃藥副作用太大,而自己調整,所以藥物治療也失敗,等於沒有保護。反式脂肪油脂 造成膽固醇上升主因洪建德進一步說明,影響血清膽固醇高低的因素雖為「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膽固醇」三大類,但是後者力道很小。審視實證醫學、實證食品科學與調理學,開始追蹤患者注意烹調與加工用油,使用的反式脂肪油脂多才是上升膽固醇血症的主因,有跟著執行減少反式脂肪酸,血清膽固醇降低成果都很好;2015年美國人飲食指南就修正過去醫界與營養界的衛教,主張注意反式脂肪酸才是防治重點。多數人早餐手拿者麵包,或不能、不願自己做菜,中午公司團體叫炸雞腿便當、炸排骨便當,這些人血清膽固醇有變高趨勢。店家使用含反式脂肪酸的油炸雞腿與排骨,顧客自然吃進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當然血清膽膽固醇就高。多數重症膽固醇血症不僅食物治療無效,甚至越治越高,就是禁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海產,蛋黃,五花肉等,但是放過含反式脂肪酸的酥油、乳瑪琳等,當然食療失敗。外食用水過濾 減少油脂攝取洪建德提到,現代人喜歡吃高溫油炸物的焦香味與酥脆的口感,只衛教油炸物要減少效果有限,除了官方已逐步禁止人造反式脂肪外,也要找到安全的油炸替代油脂,自己煮最理想,但最不容易做到。自己開伙時,一般料理使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例如初榨橄欖油,但要避免高溫烹調,因為高溫會酸化的限制。油炸食物可考慮用豬油來中溫油炸,一週一次以下,還不至於造成飽和脂肪酸過高攝食;早餐與點心避免反式脂肪如酥油、乳瑪琳製品的攝取。需外食者,則可考慮用一杯水洗掉外食過油,也有減少部分油脂,禮儀上看來雖不雅,更改變了料理的味道,但是有部分效果;料理的種類上儘量避免選擇油炸、勾芡的食物,以減少油脂攝取量。高膽固醇血症無症狀  調整飲食為首要最後,洪建德強調,高膽固醇血症無症狀,多數人看了醫師診斷,不痛不癢,或吃了半年藥,沒有再高就不去管它,等到幾年後,併發心肌梗塞之時,一切已經晚了,此為三級預防;健檢早期發現高膽固醇血症,並立即治療是二級預防。最重要的是,平時儘量在家烹調,外食時挑選適合的食物種類並調整食用方式,才能預防高膽固醇血症上身,為一級預防;而唯有一級預防,才能避免高膽固醇血症可能的嚴重併發症。
居家快篩結果為陽性怎辦?
2021-07-01
是確診了嗎? 正確處置流程一次看因應國內近期持續出現本土 COVID-19 及感染源不明的確診病例, 開放民眾居家自我篩檢,以迅速找出疑似陽性個案,阻斷感染源,避 免衝擊醫療量能,爰訂定本指引,後續依實際運作情形適時滾動式修訂。另家用快篩試劑檢驗相較於經認可實驗室所進行的核酸檢驗 (NAAT)方法,敏感性、特異性較低,且受限於產品性能其結果較易有偽陰性、偽陽性問題,所以仍不可取代經認可實驗室所進行的核酸檢驗作為診斷 COVID-19 感染之依據。購買與使用家用快篩試劑 注意事項買家用快篩試劑時,請確認包裝是否刊載「防疫專案核准製造 第 xxxxxxxxxx 號」或「防疫專案核准輸入第 xxxxxxxxxx 號」字樣, 產品效期是否在有效期間或保存期限內;另可至以下網址查詢已核准 之家用快篩試劑名單及其使用方法:http://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1740&r=2001764921陳秀熙指出,勤洗手也能夠有效降低新型冠狀病毒,透過接觸眼口鼻而導致感染新冠肺炎,建議吃東西前、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後,一定要徹底清潔雙手。如果使用肥皂濕洗手應持續40~60秒,使用酒精乾洗手至少20~30秒,並配合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標準洗手動作。一、 購買地點:可至醫療器材販賣業者(如藥粧店、醫療器材行、便 利商店等)或藥局購買家用快篩試劑。二、 使用諮詢:如對使用家用快篩試劑有任何疑問,除可洽原購買地點或試劑廠商,另也可詢問提供家用快篩試劑使用諮詢服務之藥局,清單如下:http://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1740&r=200176492三、建議使用時機:若出現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相關症狀,不宜使用家用快篩試劑自行在家快篩,應佩戴醫用口罩,儘速前往醫療院所就醫,且前往就醫時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家用快篩試劑適合於可能感染病毒比例高的地區(也就是在 疾病盛行率高的環境),如確診數較多的區域、確診者足跡熱區, 或使用者與確診者有接觸史,或是曾去人潮眾多的地方、曾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等。※提醒:在低盛行率的情況下使用家用快篩試劑,可能會導致大量的偽陽性結果,反而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另外,病毒量低或處於發病晚期之患者進行家用快篩試劑,可能會有偽陰性問 題。操作注意事項1. 請先確認產品效期是否在有效期間或保存期限內。2. 請詳閱使用說明書,並依使用說明書進行採檢及操作。3. 如對產品操作或顯示結果有疑慮,可洽原購買地點或試劑廠商。檢測結果後續處理機制一、快篩結果為陽性:1. 如為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請立即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 1922,依指示配合處置及依 防疫人員指示處理已使用過之採檢器材。2. 如為非居家隔離且非居家檢疫者:(1)請儘速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進一步檢測。(2)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另使用過之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請攜帶至社區採檢院所,交予院 所人員。(3)後續處置請依防疫人員指示。二、快篩結果為陰性:1. 快篩結果為陰性不代表安全無虞,亦可能有偽陰性或採檢時病毒量較低無法被偵測之可能,請遵循疾病管制署防疫規範,做好個人防護,持續自我健康管理。2. 採檢完之家用快篩試劑及試劑棒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以一般垃圾處理。三、快篩結果不明:有時因產品不良或操作不當等因素,檢測結果無法判定為陽性或陰性時,可先參考產品說明書相關指示辦理,若仍 有疑慮,可向原購買地點或試劑廠商洽詢。
全台新冠肺炎疫情拉警報! 跟著做6大措施避免染疫
2021-06-01
眼睛不好嗎?快吃點養眼的食物吧!飲食是保護眼睛的重要方法,小時候媽媽都會告訴我們,多吃紅蘿蔔,視力才會跟小白兔一樣好,但是養眼的食物,其實不只有紅蘿蔔,還有哪些食物能夠提供眼睛保健足夠的滋養呢?1.勤洗手勤洗手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最重要的公共衛生習慣之一,生活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病毒,雙手於不知不覺中會接觸、沾染,不經意觸碰口鼻就容易將病菌帶入口中。陳秀熙指出,勤洗手也能夠有效降低新型冠狀病毒,透過接觸眼口鼻而導致感染新冠肺炎,建議吃東西前、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後,一定要徹底清潔雙手。如果使用肥皂濕洗手應持續40~60秒,使用酒精乾洗手至少20~30秒,並配合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標準洗手動作。2.戴口罩陳秀熙表示,戴口罩能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其他經由飛沫、空氣傳播的傳播風險,研究發現,戴口罩的比例與社區傳播率呈現負相關,也就是戴口罩能夠有效降低新冠肺炎人對人傳染的病例基本再生數(R0值),尤其是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的公共場所,更應該戴口罩。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民眾於8大類場域活動時,應強制配戴口罩,包括:醫療照護(醫院、診所、護理之家、長期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公車、捷運、台鐵、高鐵、輕軌、客運、計程車)、生活消費(傳統市場、超級市場、百貨商場、社區藥局、藥妝店、旅館)、教育學習(學校、圖書館、K書中心)、觀展觀賽(游泳池、遊樂園、戲院、電影院、體育館、活動中心、博物館、美術館)、休閒娛樂(電影院、MTV、KTV、健身房、理容院、酒吧、酒店、按摩)、宗教祭祀(寺院、宮廟、教堂)、洽公機關(郵局、銀行、農會、證券、保險、電信、各級政府機關)。3.維持社交距離根據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肋針》最新實證研究發現,維持社交距離可以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率,中國文革式封城下感染率下降97%、非中國的國家則下降57%。陳秀熙說明,社交距離是指人與人肢體接觸的距離,應儘可能保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社交距離,最好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若是進入擁擠、密閉場所,例如: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電梯、展覽會、體育競賽、演唱會等近距離接觸的社交活動,則應全程配戴口罩。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建議以「總量管制」、「分時分眾」及「單向導引」等方式,有效維持社交距離及避免人流交錯,必要時建議暫時停辦活動,。另外,家人或朋友間的聚餐,餐桌上進食時仍應避免交談,吃完要交談時,也先配戴口罩。陳秀熙表示,1公尺的社交距離,約是成人平舉單側手臂,指尖不碰觸其他人的情況下;1.5公尺的社交距離,則是成人平舉兩側手臂,兩側指尖不能碰觸其他人。4.有症狀者須採檢因應萬華茶藝館群聚感染嚴重,台北市及新北市新冠肺炎疫情急劇惡化,爆發百例以上社區感染,目前台北市萬華區設置5處社區快篩站檢測,包括: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及和平院區、剝皮寮、西園醫院、青草廣場(仁濟醫院舊址),而新北市於新北市聯合醫院板橋院區設置1處社區快篩站。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目前已知罹患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臨床表現,包含:發燒、乾咳、倦怠、呼吸急促,其他症狀有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另有部分個案出現嗅覺味覺喪失或異常。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官方資料則指出,新冠肺炎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燒、發冷、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疲勞、全身無力、頭痛、嗅覺喪失、味覺喪失、喉嚨疼痛、流鼻涕、鼻塞、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肌肉痠痛。5.公費對象優先接種新冠疫苗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目前國際間緊急授權使用的新冠疫苗,包括:牛津疫苗(AZ疫苗)、莫德納疫苗、輝瑞疫苗(BNT疫苗)、嬌生疫苗,在完整接種1劑或2劑後,對預防新冠肺炎感染,保護力約有6至9成,且能夠降低症狀及嚴重併發症風險。陳秀熙舉例,目前國內提供的AZ疫苗,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可有效降低67%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發生,以及預防100%住院;但要注意的是,AZ疫苗接種後超過8周以上,才能有較好的保護力,第2劑施打間隔超過12周,其效益顯著高於少於6周疫苗效益。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出優先接種新冠疫苗順序包括:1. 醫事人員。2. 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3. 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維持治安等社會機能之警察及憲兵等) 。4. 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之人或其受照顧者。5. 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之必要人員。6. 65歲以上長者。7.19-64歲俱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病者。8.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9. 50~64歲成人。但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顯示,截至5月11日,國人新冠疫苗接種率,僅占總人口數0.55%,而醫事人員比例為48.5%,其餘9類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則占25%,而自費接種對象為26.2%,建議接種率達6至7成,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成效,陳秀熙建議,公費對象優先接種新冠疫苗。6.遵守感染風險追蹤管理機制目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針對具有感染風險民眾追蹤管理機制,分為確定病例接觸者的居家隔離、具國外旅遊史者的居家檢疫、專案申請獲准縮短居家檢疫者的加強自主健康管理、5類對象的自主健康管理、與確診者足跡的自我健康監測。居家隔離:居家隔離14天,由衛生主管機關每日追蹤2次健康狀況,隔離期間留在家中或指定地點不外出,也不得出境或出國、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有症狀者由衛生主管機關安排就醫;隔離期滿應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居家檢疫:居家檢疫14天,由里長或里幹事進行健康關懷14天,撥打電話詢問健康狀況並記錄健康關懷紀錄表,檢疫期間留在家中或指定地點不外出,也不得出境或出國、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有症狀者由衛生主管機關安排就醫;檢疫期滿應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居家檢疫期滿後至入境滿14天,僅能從事固定且有限度商務活動,禁止至人潮擁擠場所,例如賣場、夜店、夜市、百貨公司、餐館、觀光景點等,須記錄每日活動及接觸人員,不可接觸不特定人士,且應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並配合衛生主管機關每日回復雙向簡訊回報健康狀況。自主健康管理:5類對象分別為、通報個案經檢驗陰性者、居家檢疫或隔離期滿者、加強自主健康管理期滿者、台帛旅遊泡泡專案返台者、經地方衛生主管認定有必要。對象1、4、5須自主健康管理14天;對象2、3則須自主健康管理7天。無症狀者可正常生活,但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落實配戴口罩的公共場所等場域,禁止與他人從事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近距離或群聚型活動;延後非急迫需求之醫療或檢查,如需外出應全程配戴醫用口罩;勤洗手,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有發燒或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身體不適者,確實配戴醫用口罩,主動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1922,依指示儘速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返家後也應配戴口罩,並禁止外出,與他人交談時應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 對象4應於入境後5~7天至指定醫療院所自費採檢,如就醫後經醫院安排採檢,返家後於接獲檢驗結果前,應留在住居所不可外出。自我健康監測:與確診者足跡相同時,須進行自我健康監測14天,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可正常生活、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仍應落實勤洗手、外出配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若出現發燒、上呼吸道、嗅味覺異常等症狀,則要回報衛生局評估是否採檢,若須採檢應配戴醫用口罩,盡速至就近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旅遊史、居住史、職業別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症狀,切記不得搭乘大眾運輸。
吃出明亮雙眸
2021-04-01
眼睛不好嗎?快吃點養眼的食物吧!飲食是保護眼睛的重要方法,小時候媽媽都會告訴我們,多吃紅蘿蔔,視力才會跟小白兔一樣好,但是養眼的食物,其實不只有紅蘿蔔,還有哪些食物能夠提供眼睛保健足夠的滋養呢?維生素A是護眼冠軍維生素A是營養素中護眼效果排行榜的冠軍!維生素A可以幫助「視紫質」形成,使眼睛適應光線變化,在微弱光線下也能保持視力,如果缺少了維生素A,眼睛對黑暗環境的適應能力會減退,太過嚴重甚至導致「夜盲症」,也會有「乾眼症」及「角膜軟化症」的情況發生。所以,平常可以從動物肝臟、魚油、乳製品、雞蛋等食物中,得到豐富的維生素A,尤其老年人因退化容易眼睛乾澀,更要特別注意攝取量是不是足夠。此外,維生素A為脂溶性,攝取過多容易有在體內堆積的問題,或是膽固醇過高的疑慮,所以也可選擇攝取「β-胡蘿蔔素」,這種營養素在人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以「黃橘色」或「紅色」蔬果含量最豐富,例如紅蘿蔔、番茄、南瓜、木瓜、紅黃椒、芒果、哈蜜瓜等,這些食物也有抗氧化的功效,可減緩眼睛老化的問題。葉黃素與玉米黃,保護視網膜和黃斑部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存在「視網膜」和「黃斑部」的重要物質,它們可以避免視網膜受紫外線及光害刺激,造成老化性黃斑部病變。像是電腦螢幕、電視、日光燈等都會輻射出藍色光,葉黃素就會吸收過濾進入黃斑區的藍光,避免黃斑部受到氧化的傷害,也可延緩視力衰退的速度。不過,若是已經病變了,輔助效果就不大。葉黃素、玉米黃素是存在天然蔬果中的一種天然類胡蘿蔔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仰賴食物的來源,例如地瓜葉、菠菜、芥菜、綠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另外,像是奇異果、葡萄、柳橙、綠皮胡瓜、南瓜等瓜果中,也都擁有豐富的葉黃素,而玉米、枸杞則有含量豐富的玉米黃素,不過,它們都是屬於脂溶性的營養素,建議與其他魚肉類共同食用,才能與脂質產生作用,吸收得更好。維生素C、E、β-胡蘿蔔素,抗氧化效果佳隨著年齡的增加,水晶體會因為氧化,從清澈變得混濁,甚至造成白內障影響「看」的能力,其實老化及退化都是人體的正常現象,不必太過擔心,除了葉黃素外,補充具有抗氧化效果的維生素C、E及β-胡蘿蔔素,都可降低和減緩眼睛退化的情況。平時可從櫻桃、柑橘類、芭樂、奇異果等水果攝取維生素C,另外,深綠色蔬菜也有,但是如果放太久或是過度加熱會造成營養流失,所以,要趁新鮮而且少加熱的烹飪方式來吃。而維生素E的部分,在新鮮種子及堅果類中含量都很多,所以,只要每天吃兩湯匙的綜合堅果類就夠用了,不一定要再另外補充膠囊。鈣質能穩定血壓、消除神經緊張鈣具有穩定血壓、消除神經緊張的作用,只要眼睛中的微細血管維持正常狀態,病變的機會就會降低許多,平常可從堅果雜糧類、奶製品、魚等食物增加鈣的含量。維生素B群能維護視神經及角膜健康有維護視神經及角膜健康的作用,但維生素B群沒有辦法儲存在身體裡,攝取之後很容易從尿液中排出去,所以,每天都要適量補充,吃糙米、五穀飯、麥片、堅果類、全穀類等食物,都是補充維生素B群的好方法。以上營養素對於乾眼症、夜盲症、黃斑部病變及白內障都有預防改善、增進眼球修護能力的作用,但是像「青光眼」主要是眼內壓過高、「老花眼」是正常的退化,就沒有任何營養素可以特別幫助改善,最主要還是在眼睛的使用上,必須特別注意休息及防曬,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長時間盯著螢幕看,以及出外受光線照射時,要戴上有防曬功能的太陽眼鏡。
子宮肌瘤小心造成不孕! 醫揭「4大明顯症狀」很多女性都忽略
2021-03-01
子宮肌瘤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子宮良性瘤,幸好大部分沒有症狀,有症狀也不一定要手術治療。然而,對育齡婦女來說,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子宮肌瘤會造成不孕嗎?婦產科醫師詹景全表示,正常的女性子宮由內到外分別為黏膜層、肌肉層及漿膜層。「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層部分細胞過度增生而形成的一種良性腫瘤。以育齡婦女來說,平均每4個人就會有一位患有子宮肌瘤;臨床上,子宮肌瘤是導致子宮被切除的最常見病因。子宮肌瘤多無症狀 症狀發生多與大小、位置有關詹景全說,其實子宮長肌瘤的女性,大多是沒有症狀的。若發生症狀,則與肌瘤所在的位置、大小有很大的關係:◎間質肌瘤:可能造成經血過多、痛經。若肌瘤過大,將會壓迫到膀胱、直腸等。◎漿膜下肌瘤:除非肌瘤太大而產生壓迫,否則這類肌瘤較少引發經血過多的症狀。◎黏膜下肌瘤:這類肌瘤最容易引發症狀,如經血過多、經期過長、亂經、不孕、早產或流產等症狀。即使是小小的肌瘤也可能造成經血過多;若肌瘤較大,甚至有血崩的危險。另外一些比較常見的症狀如下:◎經血過多、不正常出血:這是子宮長肌瘤最常見的症狀,持續一段時間將造成貧血。◎壓迫:當肌瘤愈來愈大,「壓迫」就成為另 一個常見的症狀。若肌瘤壓迫到膀胱,可能造成頻尿、連續性膀胱炎,甚至解不出尿;若肌瘤壓迫到腸道,會造成嘔吐、腸胃不適或便祕等症狀;若肌瘤壓迫到骨盆,會造成腹部疼痛;若肌瘤壓迫到輸尿管,甚至可能造成輸尿管或腎臟水腫。◎子宮疼痛:若肌瘤內部有變性的變化,可能會有子宮疼痛的症狀。子宮肌瘤不一定需要開刀 過大、生長快就得考慮子宮肌瘤的診斷方法很容易,利用陰道超音波 (或腹部超音波)就可以將大部分1公分以上的肌瘤診斷出來。詹景全指出,絕大部分的婦女是無症狀的,因此只需要追蹤觀察(一年至少追蹤一次)即可,但是如有症狀產生,像是經血量過多,可考慮先以藥物治療,如止血藥、黃體素、避孕藥等;若藥物治療失敗且症狀持續,或子宮肌瘤過大(超過6公分以上) 或是生長快速,有變癌性的可能發生,就需要立即開刀。 子宮全切除≠進入更年期 只是不再有月經不過,詹景全特別強調,有不少人誤以為接受子宮全切除手術後,就會進入更年期。其實控制女性荷爾蒙分泌的器官是卵巢,而不是子宮,所以,子宮切除後並不代表就是更年期,只是不再有月經來潮而已。 子宮肌瘤可能造成不孕 與2情況息息相關詹景全提醒,部分子宮肌瘤可能會讓女性不易受孕,或受孕後不易著床,最主要有兩種情況:1、突出於子宮腔的黏膜下肌瘤,會影響受精卵著床,因此容易造成不孕。若還要懷孕,醫師會建議先努力懷孕,如果試過一段時間仍不能懷孕或懷孕後容易流產,才考慮手術治療。2、若子宮肌瘤長在受精卵容易著床的位置,假如還要懷孕,就算是間質肌瘤(而不是黏膜下肌瘤)、或是只有1公分的黏膜下肌瘤,都要切除,否則會影響著床,不利繼續懷孕。更年期後肌瘤自行萎縮 無生育考量別驚慌切記,不是所有的肌瘤都會對懷孕造成影響,所以不要太驚慌!但若肌瘤大於3公分,那麼腹痛、胎位不正、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的機率便會增加。所以,若懷孕時發現有肌瘤,只能追蹤其大小變化,生產完後也不急著開刀,可以等到產後3個月後追蹤其大小再做決定。另外,詹景全提及,若子宮肌瘤患者的年紀已經接近更年期,肌瘤的大小不是很大,症狀不厲害,也沒有惡性的跡象,則可以考慮暫時不要開刀;而且更年期以後,因為缺乏荷爾蒙的刺激,通常肌瘤會逐漸萎縮。
美麗不輸花卉,時下最夯「觀葉植物」
2021-02-01
過年一定要來個花花草草妝點不一樣的居家,為空間製造新氣象;但是除了花卉,今年也可來點時下最夯的「室內觀葉植物」。觀葉植物可不是你以為的就是綠綠的而已,其花樣真是稀奇古怪,花色雖以綠色居多,但同樣是綠色,卻有多種層次。有些植物性喜強日照但卻又能耐陰,有些植物不需要太多陽光,需要栽植於遮陰處才能生長良好,有些植物適合拿來妝點室內環境,其美麗的姿態一點也不會輸給花卉。過完年還可以再繼續種植,多項研究都提出觀葉植物具有淨化空氣的功能,在放置有植物的房間內,不僅減少空氣內中的有毒物質,能淨化還能美化環境,觀葉植物堪稱比花卉CP值更高。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觀葉植物,例如黃椰子、棕竹、黃金葛、印度橡膠樹、虎尾蘭及龍血樹,都是淨化空氣的最佳選擇。觀葉植物種類眾多,其中有一類觀葉類盆栽植物 (Foliage Pot Plants) ,就是種在盆栽中的觀葉植物,除了整體株型及葉斑漂亮之外,其葉叢與盆栽比例亦需適當,因為盆栽植物在移動上機動性高,方便隨時移動組合,所以常被拿來佈置於庭園或家中的角落。此類植物有秋海棠、黛粉葉、朱蕉、龍血樹屬植物、黃金葛、棕竹、茶馬椰子屬植物、馬氏射葉椰子、琴葉榕、印度橡膠樹等。此外,有些蔓生植物也常作為吊盆植物栽培,例如蔓性椒草、白金葛、百萬心、毬蘭等。另外還包括水生植物,例如澤瀉、埃及莎草、白穗刺子莞、大萍、粉綠狐尾藻、斑葉林投等。在栽植觀賞植物時需考量的重點是栽培環境是否適合該種植物,如果是地植於戶外的園子中,則需考慮澆水、空氣相對濕度、日照量,因為不同的觀葉植物對栽培環境要求均不同。大多數的物種性喜半日照,但有些物種則可以栽植於全日照環境中,例如黃椰子、馬氏射葉椰子、印度橡膠樹、虎尾蘭、斑葉林投、彩葉草、紅莧草等,但同時也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另外,還有某些物種需要栽植於散射光環境中或大樹的遮陰之下,例如花燭、蔓綠絨、黃金葛、龜背芋、龍血樹屬植物、粗勒草、許多屬的蕨類以及某些鳳梨屬植物,例如鶯歌鳳梨屬。觀葉植物的世界多采多姿,當然也是千萬變化,開始種植它就能多一分了解,今年過年就來為居家妝點綠意和新意吧 !
傳統年菜熱量爆表! 6秘訣讓體重不要跟著步步高升
2021-02-01
在春節假期中,親朋好友相聚圍爐吃年菜為國人重要習俗之一,然而,在年節歡樂的氛圍烘托下,常會不自覺的飲食過量,除了攝取了超標的熱量外,也提高罹患肥胖等相關疾病的風險。佛跳牆、雞湯、蹄膀、糖醋魚、獅子頭、米糕及八寶芋泥等皆為常見的傳統年菜,這些菜色的共通點為以油炸、油煎、糖醋、勾芡、多糖及多醬汁等方式料理,換算下來,一餐攝取的熱量可能超過2,600大卡;以一般體重60公斤之靜態工作者來說,一餐所需熱量約700大卡,吃一頓年夜飯所額外攝取的熱量,需至少得跑操場103圈(約31公里)。因此,不論是自行準備或上館子用餐,圍爐吃年菜可選擇少油炸、少糖、少鹽、多纖維的菜色。此外,國民健康署也提供6項技巧,讓農曆春節期間吃得營養均衡無負擔,健康開心樂過年:技巧1、全榖雜糧多選原態全穀雜糧類建議每餐以1.5個拳頭大小的份量為食用基準,建議選擇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維持原態」的全榖雜糧類,如糙米、全麥麵、芋頭、南瓜、山藥及紅豆等,而年菜中常見的米糕、八寶芋泥等,通常額外添加許多油脂和糖製作,建議酌量攝取即可。技巧2、年年有餘減少加工豆魚蛋肉類建議每餐大約1掌心大小及厚度之份量,而份量較大的年菜,如豬肋排、全雞等,建議與親朋好友共享,或將1餐分成2餐食用,以避免過量。菜色選擇時,建議以脂肪含量較低的鮮蝦、海參、花枝、牛腱肉、雞肉等,取代蹄膀、東坡肉等;以天然食材取代高熱量、高鹽、高油之肉類加工製品,例如獅子頭等,也建議減少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的臘肉、香腸等,避免不當添加物的攝取及罹患腸癌的風險。技巧3、蒸煮涼拌搭配堅果菜色盡量選擇蒸、煮、涼拌等佳餚,避免油炸、糖醋、燴等菜色,例如以清蒸魚取代糖醋魚、紹興醉雞取代脆皮炸雞,或是挑掉炸衣,以減少攝取過量油脂;解凍後的湯品,可將上層凝固油脂除掉後再加熱以減少油脂的攝取。另外,每餐可選擇搭配大約1個「大拇指節」(約1茶匙)的堅果種子為開胃菜或飯後點心,如杏仁果2粒、腰果2粒或核桃仁1粒。技巧4、多添蔬菜補足纖維每餐蔬菜攝取量以1.5個拳頭大小的份量為食用基準,因此選擇年菜時,建議多挑選2至3道蔬食或半蔬食菜色,也可準備新鮮蔬菜,適量加入肉品或湯品年菜中,例如:燉品可加入蘿蔔一同燉煮;鍋品則可加入茼蒿、高麗菜、香菇、金針菇;肉品則可加入燙熟的芥菜、花椰菜、青江菜盤飾,或以青椒、筍片拌炒,不但可以增加膳食纖維,且可以增加飽足感。技巧5、當季水果大桔大利每餐水果攝取量大約1個拳頭大,建議以當季新鮮水果取代過年常吃的芒果青、水果風味軟糖、牛軋糖等零食。因水果中富含維生素(如維生素A、C、E等)及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增加飽足感、增強免疫力等,達到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效果。技巧6、多喝開水無糖飲料口渴時喝白開水最健康,另每日建議喝1.5~2杯原味乳。因含糖飲料中添加大量糖,使用的配料,如粉圓、芋圓、粉條、布丁等也多含有糖分,過量攝取會提高造成肥胖及罹患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建議多以白開水、無糖飲品或原味乳(鮮乳、原味保久乳等)取代含糖飲料。而原味乳富含鈣質、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等,因此建議每日應攝取至少1.5~2杯的原味乳(每杯240毫升);調味乳品常含有外加糖及其他食品添加物等,故原味乳品為較優質的乳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