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降息預期飆升 股市準備大飆?
2025-08-30
自從川普上任後,不斷極力主張求聯準育降息:背後主要因為國債壓力與經濟政策考量,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36.7兆美元,利率每下降一個基點(0.01%)可節省美國政府約10億美元的利息支出,若能降息1碼以上每年就可以節省數百億美元,為其他政策騰出更多的財政空間。此外,與近期關稅政策有密切關係,市場推測川普希望透過降息,壓低企業融資成本,減緩直接轉嫁給消費者的壓力。降息預期大幅攀升  多項指標點出方向美國聯準會(Fed)於7月底會議決議將利率維持在4.25%至4.5%的區間不變,連續第五次按兵不動。然而,近期一連串經濟數據顯示,Fed可能不得不啟動降息循環。通膨方面,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較上月僅小幅上升0.1%至0.3%,但市場預期關稅對物價的真正衝擊,約需3至6個月才會更為明顯浮現。其次觀察7月非農就業數據,新增就業人數懂7.3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0.4萬人,創去年10月以來新低;失業率則微升0.1個百分點至4.2%。此外,5、6月數據更創下疫情以來最大幅度的下修,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已出現明顯放緩跡象。受此影響,FedWatch顯示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快速升溫,公布前降息機率為68.1%,數據出爐後跳升至90.1%,其中累計降息兩碼的機率也攀升至89.9%,反映出勞動力市場成長可能已陷入停滯。除了經濟數據外,聯準會內部也出現關鍵變化。上回利率決策會議中,有兩名理事罕見投下反對票,主張立即降息,顯示內部對降息時機十分分歧。另一方面,理事庫德勒突然辭職與聯準會主席鮑爾的任期將於明年5月屆滿,川普將有權利提名新任主席與理事人選,後續顯示在決策層中對未來利率政策方向擁有更大的主導權。股、債、美元後續走勢會如何?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快速升溫,推動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跌破4.3%。由於債券殖利率與價格呈反向關係,殖利率下滑意味著債券價格上漲,也為債券市場帶來新的投資契機。近期外資不僅大量買進與台股相關的ETF與債券,台積電更在6月初加碼購入2540萬美元,以金融債為主的公司債,顯示資金正加速流向債券資產。通常,降息會導致美國利率下降,美元相對其他貨幣吸引力減弱,投資人可能將資金轉向利率較高或風險較大的資產,使美元匯率承壓走低。然而,在川普關稅政策推動下,各國紛紛加大對美國的投資規模,累計金額達數千億美元,推動未來增加美元需求,對美元形成一定的支撐力道,彼此抵消甚至反轉降息帶來的貶值壓力。在股市方面,降息通常有利於資金流向股票市場,並推動投資人轉向風險較高的資產。歷史經驗顯示,降息後市場上漲的機率偏高,其中以高科技產業受惠最為明顯,成本下降可加速研發與擴張,提升未來成長預期。然而,降息往往伴隨經濟成長放緩的背景,投資人仍需關注後續的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降息動作不致太激進摩根大通(小摩)指出,美國勞動力需求已顯著下滑,這是經濟衰退的早期警訊。穆迪(Moody’s)則認為,多項經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可能正處於衰退邊緣,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市場方面,降息預期升溫,部分機構推測今年可能出現3次降息。不過專家觀點較為中性,認為就業市場狀況「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壞」,目前屬於「軟化」而非「惡化」借段,因此降息循環將以適度步伐進行,不太可能採取激進的大幅降息。更多精彩內容,詳見《理財周刊》1303期,2025.08.15出刊。
中信房屋4月不動產交易變化
2022-04-29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根據中信房屋4月份不動產交易統計,全台交易較3月衰退了6.5%。六都中除台南市正成長外,其餘五都較上月都呈現衰退情形。六都台北市月減4.3%,新北市月減9.7%、桃園市月減1.2%、台中市月減12%、台南市成長2.3%、高雄市月減0.2%。除疫情影響外,台中市則因為出現供過於求賣壓浮現造成議價空間拉大,去化天數有拉長影響交易量的現象。與去年4月相比全台衰退4.2%,六都分別為:台北市年減3.0%、新北市年減8.1%、桃園市年增5.6%、台中市年減9.8%、台南市年增7.1%、高雄市年減1.8%,其中桃園市與台南市為正成長。猛爆之疫情 打亂民眾生活步調4月清明連假後持續升溫的疫情,從月中突破千例到現在單日破萬例的確診人數,政府說要與病毒共存,但因相關的配套未能跟上,造成各縣市政府疲於奔命,民眾更是無所適從,因疫情影響造成民眾生活混亂與恐慌仍存在,而確診數較多的北部縣市,也影響到民眾出門賞屋及購屋的計畫,對房市交易的衝擊自然無可避免。政院打預售炒房 壓抑房價再上漲美國聯準會近期不斷喊話升息議題,加上俄烏戰爭,造成國內外股市大幅波動,連帶的國內金融及經濟情勢也隨之震盪,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行政院4月初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修正重點包括限制預售屋契約讓與或轉售、重罰炒作行為最高可罰5千萬元、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管制私法人購屋、解約申報登錄等5大面向,宣誓政府打炒房決心,目前各國政府想用升息來對抗通膨,但房地產通常為通膨時代保值抗跌的首選標的,政策的成效還需後續的觀察。 張世宗指出,總體經濟環境與政策是長遠影響房地產交易的關鍵,目前台灣整體經濟環境尚屬穩定成長,但要留意後續疫情發展與央行升息的速度及幅度,短期內這兩項因素仍會影響民眾對房市的信心及市場氛圍。  
元宇宙吹進潮流圈 全世界都是我的試衣間
2022-04-01
元宇宙的一個特點,便是用戶將在虛擬世界擁有自己的分身,理所當然分身也會需要各式衣裝,這也是眾多潮流品牌希望能在虛擬世界挖掘出新商機的道理。隨著後疫情時代的來臨,實體店面力求轉型,電商則導入AI技術,運用更多數據建立個性化體驗,讓消費者擁有與實體購物一樣美好的經驗。臉書和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競相打造「元宇宙」,開發新的經濟模式,建構元宇宙的過程中也會吸引更多的創新公司投入開發。GAP靠虛擬試衣間翻身 賽福居推元宇宙快閃店COVID-19疫情讓網路購物興起,各品牌紛紛將資源投入線上消費體驗。美國休閒服裝集團GAP去年8月收購虛擬試衣間公司Drapr,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幫助消費者快速創建3D影像,並將實體產品以「擬真」方式呈現在3D虛擬空間,讓消費者可在線上試穿,還能更加直觀、全面地瞭解產品特性。2020年一度面臨倒閉的GAP,透過電子商務捲土重來。GAP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第二季營收突破40億美元,創下10多年來同期新高,其中線上銷售較2020年同期成長49%。英國高檔百貨公司賽福居(Selfridges)近期也推出Electric/City虛擬快閃店,讓消費者在元宇宙中體驗走在倫敦大街的場景,並選擇想在虛擬世界或真實世界中購買服裝。推動相關概念的Selfridges流行女裝部門主管李伊(Jeannie Lee)表示,疫情封城期間許多消費者無法造訪店面,Selfridges開始思考如何在網路能有身歷其境的消費方式。對零售業者來說,這種虛擬與實體整合,或許能成為他們業績飽受疫情摧殘下的突圍之道。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服飾可以在虛擬商店中試穿,在實體店面中購買。實體店面中,也能進行虛擬試穿體驗。Selfridges表示,他們將虛擬商店打造成一種類似電子遊戲的畫面,讓消費者有身臨其境並與之互動的感覺,增強互動性消費體驗。元宇宙未來人人有分身 潮流巨頭搶攻虛擬市場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元宇宙有點像加強版VR,有別於坐在電腦前上網,人們可以使用穿戴式裝置進入元宇宙─連接各式各樣數位環境的一個虛擬世界。有些人認為元宇宙將成為網際網路的未來,一如智慧手機徹底顛覆手機世界,現在人們所理解的網際網路,未來也會進化成為元宇宙。現在的VR大多數應用在遊戲上面,但元宇宙的虛擬世界能應用在任何方面,例如在元宇宙裡面可以工作、和朋友相聚、看演唱會、看電影、或者只是逛逛看看也可以。大部分人在元宇宙裡會有一個代表自己的3D分身,並透過這個分身在元宇宙裡面從事各種活動。在臉書宣布改名Meta後,元宇宙成為各家企業追捧的焦點。知名運動品牌耐吉(Nike)也悄悄申請多個新商標、僱用虛擬設計人才,有意推出虛擬球鞋等多種商品。美國專利商標局資料顯示,耐吉去年10月底接連申請多個商標,包括Nike字樣及其標誌性彎鉤Logo、宣傳語Just Do It、Air Jordan等,目的就是為未來在元宇宙世界中銷售虛擬商品,接下來還可能會與遊戲或社群平台合作,推出自家品牌的虛擬球鞋、運動衫等。元宇宙的一個特點,便是用戶將在虛擬世界擁有自己的分身,理所當然分身也會需要各式衣裝,這也是為何耐吉開始行動,希望能在虛擬世界挖掘出新商機的道理。不只耐吉,臉書先前已暗示會與電商Shopify建立長期夥伴關係,聲稱非常期待能共同探索在元宇宙中銷售實體及數位商品的可能性;阿迪達斯(adidas)去年11月也曝光與Bored Ape Yacht Club、PUNKS Comic以及加密貨幣投資者Gmoney展開合作的消息。不光「元宇宙」概念帶動零售產業邁向「虛擬商品」的風潮,近幾年來從疫情到塞港問題,零售業的供應鏈連番受到重創,也促使各品牌嘗試以線上化、數位化另謀出路。例如先前疫情導致全球實體活動停擺的時期,芬蘭的赫爾辛基時裝週就大膽推出數位服裝,除讓參加者能線上試穿服裝,還提供觀眾在區塊鏈平台Lusko上購買數位服裝的服務,並可在Instagram、遊戲或者VR等不同虛擬世界中使用。元宇宙概念飛行影院 虛實難辨的視覺新體驗元宇宙概念當紅,沉浸式體驗成為主流,體感設備大廠智崴去年11月在美國奧蘭多舉辦的國際主題公園暨遊樂設備展(IAAPA Expo),發表第三代飛行影院設備,吸引眾多參訪者排隊體驗。智崴並宣布,位於紐約時報廣場的最新型飛行劇院Rise NY在2021年12月開幕,新的飛行影院影像規格比舊有系統提高10倍解析度與亮度,已達肉眼難以分辨的程度。智崴也展示使用新型模擬技術打造的新產品,讓體驗者在虛擬世界內實現成為飛行員、賽車手、探險家等各種夢想。智崴主打的新產品是Rise Up熱氣球模擬器,使用六軸平台技術,以特殊造型技術打造「蒸氣龐克」復古科幻風格,搭配友達光電的超高密度LED技術,可創造逼真影像。智崴發展的沉浸式模擬科技,讓人類進入元宇宙世界中會有虛實難辨的真實感受。智崴集團董事長歐陽志宏表示,智崴在全世界13個地點完成21座體感遊樂設施,包含哈薩克、中國、日本、丹麥、美國、英國等地的15座飛行劇院。展望未來,智崴在沉浸式模擬系統技術研發的成果與突破,結合5G、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區塊鏈等技術,將實現更虛實融合的新世界。下一波科技革命來了? 元宇宙將顛覆現實世界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估計,元宇宙市場規模到2024年可能增加至8,000億美元。BBC指出,COVID-19疫情為電子商務帶來成倍的增長。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更看好元宇宙未來發展,將其列為可能對人類生活有革命性影響的14項科技之一。美國銀行相信,元宇宙將吸引消費者在虛擬世界中消費更多。美國銀行公布的報告說:「元宇宙將有無數個虛擬世界互相聯結而組成,和我們的現實世界也緊密聯結。元宇宙將成為穩固的經濟模式,涵蓋工作和娛樂休閒,發展已久的各種產業和市場,例如金融銀行業、零售、教育、衛生,甚至是成人娛樂等領域,都將出現變化。」投資公司智慧樹(WisdomTree)的數位資產總監迪恩(Benjamin Dean)表示,元宇宙新市場的新貨幣將和現行的美元、歐元等貨幣同時存在,「虛擬現實和真實世界的區別將變得愈來愈模糊」。美國發明家、現任谷歌工程總監庫茨魏爾(Raymond Kurzweil)大膽預測,到2030年,人們花在元宇宙的時間將超過用於真實世界的時間。但專家也相信,元宇宙在最終實現之前還有許多挑戰。前IBM工程師、未來學家佛雷(Thomas Frey)舉網際網路發展初期作為對照,表示元宇宙主要的挑戰在於讓大量使用者同時且即時的互動期間,可能存在的語言障礙、訊息延遲等問題。許多專家都同意,位於雲端、基於增強現實的元宇宙需投入很多資源、大量時間開發,還需要不同產業公司的跨界合作,單一企業不太可能有足夠能力自己建造並維持元宇宙這個虛擬世界。不過BBC認為,打造元宇宙也是在開發一個新的經濟模式,未來元宇宙提供的服務和商品現在可能還不存在,而建構元宇宙的過程中也會吸引更多的創新公司投入開發。
中信房屋3月不動產交易變化
2022-03-31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因農曆春節交易天數減少的影響,不動產交易量明顯萎縮,三月交易則回歸正常水準。根據中信房屋3月份不動產交易統計,全台交易較上月大幅成長55.4%。六都中以台北市月成長達72.1%表現最佳,其他五都也都是正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台交易小幅成長3.1%,表現尚屬平穩。六都除台北市月增72.1%外,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也分別成長67.2%、54.4%、46%、53.6與3.5%。與去年3月相比,六都年增率分別為:台北市年減5%、新北市年增1.8%、桃園市年增33.3%、台中市年增5.8%、台南市年減8.9%、高雄市年減15.1%。央行升息 房市短期影響不大雖然不動產交易目前表現平穩,但後勢是否會因央行宣布升息一碼而產生變化?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升息一碼雖對房貸戶有所影響,但每月增加的負擔還算有限,因此短期內應不致讓房市交易量出現大的波動。不過張世宗也指出,總體經濟環境才是決定房地產後勢的關鍵。政府會視經濟環境變動及產業狀況制訂相關政策,而政府政策會牽動投資決策,繼而影響交易市場熱度,這是經濟面的交互作用,因此房地產長期的發展得視經濟情勢及政府政策而定,目前仍是審慎穩定的發展走向。打消房價預期心理 央行算盤這樣打央行此次升息除了抑制通膨考量,也有打消市場預期房價持續走升的意味,對於預期房價總是走升的建商或屋主也等同於釋出示警的訊號。張世宗指出,央行這次雖未加重房地產信用管制,但也表示「還有精進的空間」,也就是不排除6月仍有可能提出第五波針對房地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未來房市變數猶存,任何投機性的置產決策,都可能面臨更高的風險。  
升息決策超出預期? 對賣方示警
2022-03-18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央行昨(17日)宣布升息1碼,對房地產交易會造成哪些影響?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指出,國內升息是遲早的事,但出人意外的是,過去央行升息向來以溫和的方式來因應國際市場變化,但本次卻與美國聯準會升息時間、幅度一致,讓許多市場人士跌破眼鏡。此外預期祭出的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也並未端出,在在顯示央行認為通膨才是現階段得首先處理的問題。其次這個決策也具有打消市場預期通膨的心態,對打算賺「通膨財」的產業釋出示警的訊號!張漢超表示,央行優先處理通膨,對各行業都有正面的影響,以房市的面向來看,對於預期認為房價會受通膨而扶搖直上的預售屋建商或是成屋銷售屋主而言,都帶有示警的意味,按此方向也有將房地產開價導回合理交易價的意味。目前房市有銷售賣方價格堅挺、拉長銷售時間的現象,成屋市場甚至還出現賣方不足的跡象,這些都是預期房價會持續上漲所造成的心態,央行本次優先力抗通膨,顯示政府重視通膨所產生的效應,且升息也會對揹負房貸的銷售賣方造成壓力,過去不理性的定價策略可能將不為市場所接受,除非訂出合理售價才有可能解套。至於本次升息1碼,會對買方房貸族帶來多少影響?以房貸利率由1.37%調高至1.62%來計算,20年期房貸每貸款100萬元,每月僅增加約115元,每年總計增加約1,380元。千萬房貸,每年增加也僅13,800元,即使房貸要揹30年期,每年也只有增加14,400,其實影響尚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中信房屋2月不動產交易變化
2022-02-25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2月份因工作日數短,不動產交易量相對1月份大幅減少。中信房屋統計2月份(2/1至2/25)整體交易量,全台成交件數較1月份減少34.3%,比去年2月交易量,全台亦減9.9%,雖然月增率與年增率雙雙下滑,不過今年1到2月累計成交件數比起去年同期仍微幅成長4.7%,交易市況尚屬平穩。六都表現方面,2月份台北市月減48.6%、新北市月減28.9%、桃園市月減32.3%、台中市月減34.4%、台南市月減27%、高雄市月減27.4%。與去年2月相比,台北市年減3%、新北市年增5%、桃園市年增17.6%、台中市年減8.3%、台南市年減14.4%、高雄市年減34%。今年前2月累計交易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台北市年增0.9%、新北市年增15.7%、桃園市年增12.5%、台中市年減6.5%、台南市年減13.5%、高雄市年減41.8%。買賣雙方 價格認知現落差受政策影響,成屋交易近月略顯疲弱。在各類營建成本未見回落的前提下,房價持續走堅。整體而言,房市目前正處於價穩量平的格局之中。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在政府選擇性信用管制及房貸相關限令持續加強的現況下,房市買氣已略見降溫。此外目前物價位處高檔、房地產營建成本壓力仍在,中古成屋賣方因預期通膨將使房價有撐,導致對價格有所堅持,部分屋主還出現惜售心態,形成與買方市場價格認知的落差,整體交易時間也因而拉長。弱中透強 上半年表現依然可期不過張世宗也指出,雖然近期房市交易不盡理想,不過由累計交易量觀察,房市交易目前仍維持正成長,因此後勢若能在疫情逐步可控解封、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也能趨於回穩、3月成交步調也能持續走穩,那麼今年上半年交易表現也可望能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遷入不敵遷出!六都社會增加人口全面負成長
2022-02-23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中信房屋統計六都社會增加人口數變化,結果顯示,去年各都自外地遷出人口皆大於遷入人口,且六都同時出現社會增加人口負成長的現象。此外觀察遷入遷出比可以發現,台北市遷入人口甚至不及遷出人口的一半,高雄市及台南市也分別只有0.67倍及0.78倍。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認為,六都社會增加人口呈現負成長,除了顯示直轄市發展可能遇到的瓶頸,六都的高物價與高房價,恐怕也是推離民眾持續定居的主要原因。過往在民眾的認知中,遷居大城市主要有求職謀生、生活便利、居住品質、社會福利等優勢,不過現在這些好處,可能對民眾來說已經越來越無感。張漢超表示,受惠政府政策,各縣市與六都的城鄉差距已拉近不少,雖然就業條件及經濟環境仍不及大都市來的完善,但居住環境及民生需求都不成問題,房價相對便宜更是吸引人的致勝關鍵。張漢超說,不少民眾認為與其生活在物價、房價都貴的大都會地區,倒不如選擇以通勤或租屋的方式在都市上班工作。此外由於疫情使得部分工作型態發生了變化,居家上班或自營工作的樣態增加,定居地點也沒必要非六都不可。不過去年六都同時出現社會增加人口負成長的狀況,反而是較為特別之處,這是近11年以來未曾出現的狀況。且由「遷入遷出比」可以看出,台北市是六都中比值最低的都會,遷入人口僅為遷出人口的0.43倍,遷出遠勝於遷入。而高雄市及台南市也各只有0.67倍及0.78倍。分析原因,除了上述工作型態轉變的因素之外,房價衝高也是讓多數人打退堂鼓的原因。近年六都房價拉升幅度驚人,由住宅價格指數的變化來看,台中與台南房價年增率至少有10%以上,即使是漲幅最低的新北與台北漲幅也有6%,想遷居直轄市,除非預算充足,否則恐怕也只能面臨卡關的命運。張漢超指出,遷入遷出比可以瞭解遷入人口佔遷出人口的倍數,比值低於1即代表遷入人口不及遷出人口。以台北市而言,由於物價與房價的漲幅及位階都領先於六都,當有換屋需求時,自然會考量其他環境更單純、負擔更輕的周圍縣市。而南二都的高雄,長期以來即有人口外移的問題,也是六都中社會增加人口負成長的常客,台南是則近兩年開始出現明顯的出走潮,由該兩都的反例可以看出,房市話題不斷,未必對區域人口的吸納成長有利,拉高的房價,反而可能將定居民眾推向其他負擔較低的縣市。  
虎年房市金句 民眾:「高不可攀」最應景
2022-02-10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今年房市給予民眾什麼樣的期待或想像呢?中信房屋於年前票選虎年房市展望,前3名都獲得超過2成的受訪者認同,分別是得票率42.2%的「高不可攀」、26%的「如火如荼」和23.3%的「方興未艾」。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高不可攀」反映物價飛漲的時代,民眾感受買房的夢想似乎越來越遠,而由「如火如荼」和「方興未艾」兩條房市金句也看出民眾認為房價漲、交易熱並不是短期現象,房市熱絡不僅是現在進行式,甚至還可能是未來式。其他像是形容難以看清事物真相的「撲朔迷離」、眾口同聲營造混淆是非的「眾口鑠金」,以及歡樂到了極致將會轉為悲哀的「樂極生悲」,這類對房市抱持較為負面的金句,得票率則都不到2成,可見多數民眾認為,虎年房地產將有持續成長的可能,趨勢反轉的可能不大。虎年置產,張漢超認為,考量未來可能升息的變數,購屋人一定要先預做財務規劃,並建立良好信用分數。申請房貸前,也應積極向多家往來的金融機構詢問,這樣才有機會取得最優惠的房貸條件,以降低額外購屋支出。至於今年房市的展望,張漢超建議消費者要多方觀察金融環境的變化。他指出,受國際環境影響,今年原物料價格及缺工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虎年房市確實仍是價穩難跌,對一般購屋人來說,的確可能是最大的痛點,然而以長期持有的觀點來看,只要不動產條件不差,房價易漲難跌的特性反而能為個人資產帶來保值甚至增值的效果,因此現在入市,購屋人應著眼於個人資產的成長的前瞻性。交易量的部分,今年受到美國聯準會貨幣寬鬆政策落日的影響,升息動作也將加快,不過我國央行應會考量升息對國內經濟影響,而採取較為溫和的方式來因應。預期今年在經濟表現正向樂觀的氛圍下,房市也相對有成長的空間。整體上,今年房市將是價穩量微增的格局。  
中信房屋元月不動產交易變化
2022-01-28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本月因農曆新年假期影響,部分營業據點提前進入春節店休,實際營業天數隨之減少。不過根據中信房屋內部統計,截至28日止,本月交易量對比去年同期,全台年增率仍微幅增加,年增率達3.8%。不過受疫情升溫影響,本月各區域成交狀態較為分歧,其中以桃園和高雄交易量衝擊最大。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今年房市受疫情及經濟面的干擾依舊不輕,尤其在資金緊縮政策步調逐漸明朗後,房市成長動能恐將放緩。各種可能的干擾變數中,又以臆測度最高的升息話題討論最為熱絡。利率條件影響購屋人進場意願張世宗表示,隨著美國聯準會對貨幣政策寬鬆態度由「鴿派」轉為「超級鷹」,因此今年各國利率政策恐怕也會受到影響,我國因應國際金融變化的步調,幾乎也確立將朝升息方向邁進。張世宗說,房地產對利率變化反應較為敏感。比對近年聯徵中心過去住宅貸款統計資料與我國央行利率決策即可看出,購置住宅量體與整體放款金額會隨利率降低而走升,亦即低利率環境能營造對不動產交易有利的金融條件,相反的,升息恐將壓抑房市交易量能。預估央行將採溫和升息步調雖然升息對房市會形成壓力,不過張世宗認為,台灣應會以溫和的方式因應國際升息變化。張世宗分析,央行雖會參考美國聯準會決策進行利率調動,不過考量國內經濟規模,以及利率調整對國內經濟帶來的衝擊,調動幅度與次數不見得會與國際相同,國人也不必先對利率可能帶來的衝擊過於揣測。張世宗表示,現階段購屋人反而應該做好更實際的因應,例如做好自身財務規劃,設法提高自備款規模,並且妥善累積個人金融信用,以便未來在升息環境下能取得更具優勢的房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