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光影與機能提升,賦予舊屋新生命
2025-06-30
矗立在台灣典型狹長形連棟街屋,整體設計以採光為核心,將自然光線引入深邃街屋,化暗為亮,重現家的溫暖靈魂。開放式格局與動線規劃創造符合使用需求的起居空間,改寫街屋的生命章程,成為傳統街屋現代化改造的佳例。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中坪數:樓板面積約74坪樓層:地上3F格局:1F:臥房、客廳、餐廳、廚房、衛浴、前車庫、後庭院;2F:臥房X2、衛浴X2、開放多功能區;3F:臥房、洗曬衣間、神明廳、前陽台建材:乳膠漆、水泥漆、隔熱塗料、超耐磨木地板、實木地板、磁磚、烤漆、鐵件、不鏽鋼、烤玻、灰玻、系統板、美耐板、人造石、大理石、木百葉簾、烤漆浪板▲1. 光影交織的溫馨起居場域客廳以開放式設計為核心,引入自然光線營造明亮通透的氛圍。家具布局簡潔有序,搭配溫潤材質與柔和色調,突顯空間的溫馨與雅緻。2. 立面革新,狹長街屋的光影藝術採光高窗與簡約立面構成,打破傳統街屋封閉印象,呈現內外一致的現代簡約美感。一樓以開放式布局串聯客廳與廚房,中島設計促進互動,大面挑空引入自然光。二樓規劃為臥室、衛浴與未來作為兒童遊戲區的大平台,結合天井營造明亮居所。三樓以神明廳與洗曬衣場為主,設有天井採光罩整體。空間滿足多元需求。此住宅位於傳統街屋區,原屋齡約40年,屬於台灣典型狹長形街屋。原況舊屋存在多項問題,包括採光與通風不足、壁癌與結構老化,以及房間與衛浴配置不符合現代需求。屋主一家三口(夫妻與母親)對住宅翻新的首要需求為提升採光、增強收納機能及改善衛浴設備,並考量未來長者的行動便利性。採光與通風的突破性設計,優化格局與收納空間針對長型街屋普遍面臨的採光不足問題,禾良一設計在建築外觀立面及屋頂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屋頂新增天井,牆面開高窗,讓自然光能夠照亮各樓層空間。內部結構更進一步在一、二樓間設置挑空設計,不僅提升採光效果,也促進樓層間的視覺互動。尤其是挑空處連接二樓的兒童遊戲區和一樓餐廚空間,讓家人之間在不同樓層仍能保持互動,營造出充滿活力的居家氛圍。住宅格局也重新做了規劃,既增設房間數至四間(分布於三層樓),並在一樓和二樓分別配置衛浴以滿足家庭需求。與傳統街屋「先客廳、後餐廳」的格局不同,此案將開放式客廳、餐廳及廚房設於室內空間後端,並利用中央設置的中島,結合餐桌與廚具,創造靈活的洄游動線。廚房中新增的大型收納櫃進一步解決了舊屋中收納不足的問題,讓空間更加整潔實用。此外,考量屋主母親年長後的生活需求,特別於一樓設置孝親房,並將衛浴地坪與室內地坪齊平以實現無障礙設計;同時整個一樓空間亦取消高低差,確保行動便利,體現對長者的周全考慮。▲以通透性作為公共空間的關鍵從暗淡到明亮,從擁擠到開闊,借助溫暖木紋與淺白色調,搭配光影設計,賦予老屋現代美學與家的全新溫馨質感。▲挑空與中島打造靈動詩意廚餐區廚房區特別設置中島與挑高的公共空間,串聯家庭互動,滿足功能需求,讓生活更有詩意與靈活性。材料與色彩的選擇符合溫馨極簡的調性本案最大的挑戰在於結構改造,尤其是一、二樓間的大挑空設計。設計團隊不僅成功克服結構跨距的技術難題,還精心調整挑空比例,確保一樓與二樓之間的光線引入及空間互動。同時,針對窄幅街屋的外立面,設計團隊以簡約造型與大面積開窗,打造出既具典雅美感又符合使用需求的立面效果。過去屋主在室內洗曬衣物,空間擁擠且不流暢。改造後,三樓頂部新增大型採光罩,並規劃出專門的洗曬衣區,解決了舊有的使用難題。此外,頂樓原本昏暗的空間也因採光罩的設置而煥然一新。為營造家居溫馨感,設計採用暖色調的木紋材質,結合淺白色塗料與水泥漆。地板選用超耐磨木地板,樓梯則以實木打造,整體風格簡約而不失溫暖。本案整體設計上透過合理的空間層次與動線規劃,使舊屋擺脫原有侷限,營造出輕盈、互動且靈活的生活場景,讓每個空間都能充分展現其獨特的使用價值與氛圍。▲虛實幾何融合,極致坪效的設計美學臥室以一體成型的虛實幾何量體,讓機能空間與設計語彙及材質完美融合,發揮空間坪效的最大效益。▲光影與材質譜寫出家的柔美變奏透過暖色木質與流動的光線,重新詮釋了主臥空間感與機能美,彰顯家的溫暖與典雅格調。
價格鬆動 北市公寓撐不住?!
2020-05-25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 北市住宅市場有機會進場撿便宜嗎?根據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網站資料顯示,台北市公寓類產品今年第一季表現不佳,成交單價有超過半數行政區比往年來的低。中信房屋認為屋齡偏高的公寓類住宅目前正面臨青黃不接的時期,雖然成交比重仍高,但價格面出現疲態,不過這對於偏好公寓住宅的買方或許是可以伺機入市的好機會。 中信房屋根據台北市各行政區不動產買賣實價資料進行統計彙算,結果公寓竟是單價滑落佔全市行政區域最多的產品類型,全市僅有北投區、中山區和松山區交易單價強勢不墜,中山區甚至出現連年成長的凌厲格局,至於其餘行政區比起2019年則是價格略減,士林區、信義區與中正區更是連續兩年第一季出現價減的現象,顯示公寓價格確實出現鬆動。 北市住宅交易過往都有50%左右的比重為30年以上的高齡住宅,其中又以公寓為大宗,但由第一季的實價表現可以觀察出公寓價量的疲弱,僅有中山區一枝獨秀,房價走出不同的格局,今年第一季實價交易平均單價比起2018年同季就成長近24%。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中山區公寓產品價格表現出色,消費者多偏好總價介於1000~2000萬元的物件,主要受惠於區域內的黃金生活圈,且幾近北市地理中心,前往北市其他區域都相當便利,因此造就公寓價格有撐的現象。 不過北市公寓成交價格明顯比起其他類型產品偏弱,主因還是與產品特性有關。 張漢超認為,雖然目前公寓產品仍為成屋市場的交易主力,不過畢竟屋齡偏高,買入後往往需投入不少精神時間與費用進行整理,且在房貸條件上鑑價也較為嚴格,除非路段及個人貸款條件俱佳,否則多少都會影響放款成數、利率甚至年限。屋齡偏高、賣相不佳,再加上人口老化、對於長輩居家進出造成不便,因此使得許多屋主正考慮換屋出售,倘若後續缺乏接手買方,那麼除非屋主能適時給予更好的讓價條件,否則公寓產品恐有青黃不接的現象。 張漢超指出,政府積極推動危老都更,有利於加速公寓產品的汰換,對於交易面具有正面的影響。現階段公寓賣方因受成交量下滑的影響,價格出現些微鬆動,幅度雖然有限,但對於偏好公寓類型的買方確實是可以議價的好時機。  
友鄰生活機能 這項大家最愛
2020-05-13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 住家周邊擁有良好的生活機能,不僅可滿足生活所需,對於住宅本身的價值往往也是大大加分!中信房屋上月進行網路調查,由888份有效問卷中統計網友最愛的生活機能,並以加權總票數進行統計,結果顯示民眾認為最不可或缺的生活機能以「便利商店」拔得第一,顯示便利商店的多元服務已與民眾的日常形成緊密的連結。 中信房屋此次調查是請網友票選出心中認為最重要的生活機能,並依重要性選出前三名,並以加權方式統計票數,結果民眾方便的好鄰居~「便利超商」獲得民眾認同是最重要且是住家附近必備的生活機能,而「捷運站」與「量販店、大賣場、超市」則分別是位居第二與第三名。 目前國內四大便利超商總店數已逾上萬間,超商多元化的便利服務深受民眾依賴,住家附近缺少便利超商,可能真的會很「不便利」!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指出,超商展店前都會進行商圈調查,評估來客數和營運成本是否合乎效益,換言之,如果居家周邊超商密集度較高,那麼也間接反映人流與環境發展相對較為成熟,因此的確有不少民眾在看屋前會先瞭解附近有無超商,並以此作為購屋的考量。 民眾喜好第二名的友鄰設施是「捷運站」,對於已有捷運的都會地區來說,捷運系統提供了便利而且快速的交通方式。張漢超指出,一般民眾願意至捷運站搭車的步行時間大約是10分鐘以內,換算距離約是500~700公尺,如果住家與捷運站的距離時間滿足以上條件,那麼利用捷運通勤時才是真正的方便。 至於第三名的「量販店、大賣場、超市」則是民眾考量平日採購所需,而且量販店、大賣場、超市也經常與消費娛樂等消費型態結合,遇到促銷期更能夠省下荷包,可說是與民眾最貼近的多角化經營典範。張漢超表示,居家附近有量販店、大賣場、超市,家庭採買就能一站完成消費,有些賣場更提供車輛保養、商品宅配等附加服務,省時省力也省錢。 張漢超表示,友鄰及嫌惡設施通常是民眾在置產前會先觀察的指標,因為外在環境容易察覺,只要周邊的街道巷弄走一回,就可大致瞭解基本的環境狀況。事實上,民眾考量友鄰生活機能比起嫌惡設施還更重要,因為如果住家周邊機能不符合需求,那麼即使附近沒有嫌惡設施,民眾多半也不見得買單。 各項友鄰生活機能雖是利大於弊,不過也並非完全沒有缺點,有些隱藏著噪音、塞車甚至是空氣品質的問題,例如如果是住在捷運高架路線旁,得先評估能否適應列車運行時的噪音,以免影響居住品質,民眾置產時若對特定生活機能有所偏好,可多加分析評估,這樣才能面面俱到,為居家生活品質大加分!
疫情影響 房貸房租繳交有困難怎麼辦?
2020-05-08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 勞工10萬元紓困貸款已於4月30日開放進行申請,勞工可以利用這筆貸款拿來繳交房貸或房租嗎?中信房屋表示,勞工紓困貸款的本意就是要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勞工,因此只要勞工朋友因疫情而有資金上的需要都可以申請,如果因疫情而有繳納房貸或房租的壓力,當然是可以利用這筆貸款來應急,但最佳的方式還是透過協商的方式與銀行、房東爭取降低繳納金額。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這次的勞工紓困貸款方案並無排除條款,只要有工作事實,即使沒有投保勞保也一樣可以申請,勞動部會以補貼方式提供申貸勞工第一年利息的補貼,前6個月寬限期,勞工無須還款繳息,自第7個月起開始攤還本金,第13個月起按月攤還本金與利息,貸款期間為3年。 由於勞工紓困方案的本質是屬於貸款,如果要運用這筆資金繳納原有的房貸或房租,申請時還是要注意未來資金的償還能力,避免發生挖東牆補西牆的狀況發生。 受疫情影響,應急繳納房貸、房租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張漢超建議背負房貸的民眾可先與銀行詢問協商,因為用勞工紓困貸款還房貸僅是治標不治本,最好要有長遠的方案較佳。目前各行庫因配合央行降息政策而多有新的貸款優惠方案,民眾可以主動詢問銀行爭取調降利率、調整房貸方案。 此外,轉貸也是另一種可行的方案。張漢超表示,轉貸除了有機會談到更好的貸款利率外,貸款年限也會重新展延,每月的還款負擔可望減輕,不過別忘了將可能會產生的違約金、手續費、代償費等轉貸相關成本一併考量,以免省不到錢,還得多貼一筆費用。 至於需要繳納房租的民眾,張漢超認為不妨先與房東洽談減租或其他可行方案,例如約定一段時間減租,時間到期後再回復原先租金。張漢超表示,如果平時與房東互動良好,房租也都繳納正常,房東多半願意與好房客討論減租的可能性,如果有機會能與房東談到好方案,切記一定要以白紙黑字寫下,以保障雙方權益。
善用勞退自提6%節稅,有機會年省千元以上!
2020-05-01
隨著時間來到初春,即將臨來一年一度的報稅季節。雖然今年因為疫情攪局,導致經濟、投資市場紊亂。政府在考量疫情下,同意延緩報稅。原本5月申報的個人所得稅、企業營所稅,不論是否受到疫情衝擊,所有納稅人都可以全面延長繳稅期限至6月底止,讓申報時間延長1個月。而讀者正巧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點,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稅務狀況! 稅有哪些?共分10大類對於一般人來說,各種稅務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所得稅。在了解如何節稅之前,我們得先認識「綜合所得稅」是什麼?根據《所得稅法》第2章第14條,可以將其歸類成以下10大類別:第1類:營利所得。第2類:執行業務所得。第3類:薪資所得。第4類:利息所得。第5類:租賃所得及權利金所得。第6類:自力耕作、漁、牧、林、礦之所得。第7類:財產交易所得。第8類: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第9類:退職所得。第10類:其他所得。 其中與一般人較相關的,是第1類營利所得,以及第3類薪資所得。營利所得,指得是股利、獨資合夥分配盈餘;而薪資所得,字如其名,則是指一般勞工的薪水。近年政府為了鼓勵勞工參加勞工退休金自提(以下簡稱勞退),因此藉由稅賦優惠,使勞工更有意願提繳。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第3項規定,勞工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提繳退休金,提繳金額可以從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一直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須併入所得課稅。換句話說,選擇勞退自提,等於有遞延稅負的效果。在年輕時減稅,更可以加快退休儲蓄。那究竟可以節省多少錢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簡單試算。 善用勞退自提  年省千元以上我們以一般上班族薪資來看,假設小明月薪4萬,年終獎金2個月。年薪也就是56萬元(4萬*14個月)。按照《勞工退休金條例》,月薪4萬的勞退提撥級距,則落在4萬100元(詳細的退休金提撥級距,可參考勞工保險局網站)。如果每月自提6%,當年度的扣繳憑單「依勞退條例或教職員退撫條例自願提(撥)繳之金額」,欄位應填報2萬8,872元。也就是,當年提繳2萬8,872元到你的退休金帳戶,其計算如下:4萬100元×6%×12個月=2萬8,872元 接下來,將當年度的「薪資所得總額」56萬元,扣掉2萬8,872元的勞工退休金提撥後,剩下的53萬1,128元,才需要納入綜合所得總額。詳細計算如下:月薪*14個月(月薪+年終)=4萬元×14=56萬元=當年度所得總額56萬元(當年度所得總額)-2萬8,872元(勞退提撥金額)=53萬1,128元接下來計算稅額。同剛剛假設,月薪4萬元,則當年度的薪資所得為56萬元,適用稅率為5%,所以你要繳2萬8,000的稅;但如果每個月自行提撥6%,1整年的薪資所得就變為53萬1,128元,只要繳稅2萬6556.4元,馬上省了1,443元(小數點後無條件捨去),詳細計算過程如下:56萬元×5%=2萬8,000元(不自提的稅額)53萬1,128元×5%=2萬6,556.4元(自提後的稅額)2萬8,000元-2萬6,556.4元≒1,443元如果你的薪資越高,基數也就越大,勞退自提的節稅效果會越顯著,有機會省得更多(詳細可以參考表1)。不只延後繳稅  還可分期繳納除了平時可以利用勞退自提減稅之外,今年由於疫情原因,政府也提出了稅負減免政策。例如財政部表示,如果今年納稅義務人因疫情原因,以至於不能於規定期間內繳清稅款,或繳稅困難,可以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而稅目涵蓋範圍也很廣,包括了:綜所稅、營所稅、營業稅、個人房地合一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等等10種稅目,均可以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期限也非常彈性,最長可延期1年,或分期3年(36期)繳納。繳納的稅款,也不受應繳納金額,而有所限制!個人申請延緩或分期納稅的資格,包括了:被減薪、非自願性離職、工作日少於二分之一,且月份達到2個月。如果符合資格,讀者可以在財政部官網下載「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申請書文件」,填寫完成後向國稅局申請。除此之外,由於此波疫情,造成旅宿業、民營公司極大影響。因此,政府也對「營業用房屋稅」有所減免。例如新北市稅捐處表示,飯店、旅館業如因疫情原因,導致營業面積減少,該停用樓層可以由「營業用稅率」,改採「非住家非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稅率由3%降至2%。可別小看這點差別,此波稅務調整,預估將可以節省3成房屋稅款。礙於篇幅,詳細的申請內容及方式,可以上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查詢。 結論今年受到疫情攪局,許多人的生計、工作都受到影響。臨報稅之時,更顯得荷包窘迫。不妨可以研究一下,有什麼辦法能好好善用政府的補助方案,以減輕負擔。另外,平時也可透過勞退自提試算,即使是小資族,也能輕鬆達到節稅與退休規畫。薪資越高,節稅效果也會越明顯。最後,各位讀者如果在申報所得稅時,發現扣繳憑單未扣除勞退自提金額,或是金額有出入。記得洽詢事業單位,並儘速向各國稅局分局或稽徵所申請更正,以免錯失自己的權益喔。
南萬華房價便宜CP值高 購屋族照過來
2020-05-01
捷運效益加持  青年公園綠帶更顯珍貴萬華青年公園加盟店李元顥店長表示,台北市政府地政局自2015年起,統計歷年中古屋交易量前40名的熱門路段,冠軍為北投區溫泉路,亞軍是萬華區萬大路。萬大路為南萬華的主幹道,路段長又有巷弄,中古屋原本就多,由於住宅多且房價親民,受到首購族歡迎。近來受惠「捷運萬大線」第一階段動工,將於萬大路設置加蚋站,提高房市熱度,而且房價相較台北市中心便宜,因而受到首購族青睞。 公園綠地向來是購屋指標之一,公園宅無論在台灣或是全世界都高保值性,都會區的水泥叢林中,公園占地面積愈大,對房價的影響也愈顯著,尤以市區人車密度高、空間擁擠地區的大面積公園最珍貴,如果又是捷運話題,就更加奇貨可居。青年公園周邊多為老舊公寓、國宅及軍宅,尤其國宅與軍宅量體極大,總計超過30個社區。當地過去有眾多眷村,因許多公務員、軍官士兵隨著政府來台,在青年公園附近蓋了許多臨時住宅,後來陸續改建為國宅、軍宅。國宅、軍宅各種坪數都有,戶數很多,因規劃坡道平面車位、公設比不高且管理費低,成為該區最主要的交易產品。 青年公園與馬場町公園數萬坪綠地是南區的後花園,公園活動熱鬧滾滾,知名南機場夜市、雙和黃昏市場外食族好去處,還有台北市果菜批發市場與魚批發市場,新鮮平價食材方便採買。興建中捷運萬大線廈安站、加蚋站,住宅價格公寓35-40萬、中古大樓45-50萬、新大樓60-65萬。 華固、宏盛、宏普、遠雄等建商,在2013年就卡位約2萬坪的開發土地,為了要維護自然共生,新建案針對水資源管制、綠資源管制、綠色交通管制及綠建築管制的要求強度都被提高。政府也極力在該區做建設,包括磺港路與公館路口的奇岩公宅,興建地下3層、地上10層建築物,規劃1~3房,提供只租不賣。另外,因應高齡社會,三合街1段及磺港路交叉口也興建北投奇岩長青樂活大樓,其屬綜合性社會福利大樓,將有社區公共空間設施、老人服務中心、社區式長照機構等。 米其林評選  南機場夜市美食聞名李元顥店長指出,隨著時代變遷,南機場周邊商圈人潮往來日益增加,發展至今已成為學校、銀行、植物園、博物館、大型公園、醫院的群聚之地,近年來連鎖餐廳、藥妝店紛紛插旗,無論平日或假日,每到下班時間,商圈經常人滿為患。以美食聞名的南機場夜市,更在2019年榮獲米其林在地超值餐館-必比登推介,總入圍的24間攤販中,南機場夜市包辦了4間。南機場位處於中正區與萬華區交界處,無論是要往萬華區的龍山寺、西門町、臺北火車站,或是往中正區的南門市場、中正紀念堂,都只要15~2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 目前有許多住在萬華的民眾,為了讓孩子跨區就學,又不願離原住家太遠,時常詢問南機場周邊房市,為孩子的教育提早做準備。「南機場公寓」於1964年落成,如今半個世紀過去,昔日的鄰里臉龐也跟著斑駁。這個社區使用西式建築工法,樓高五層,是當時台北人心中的高級住宅,往裡頭走去,充滿現代主義風格的旋轉樓梯映入眼簾,那獨特的設計也是南機場公寓廣為人知的象徵。 未來捷運萬大線「廈安站」也將與忠義國小互相結合成為捷運共構案,屆時更能進一步帶動南機場的發展,但是因為南機場夜市店家須依賴店面生計,雖然政府有意進行都更,對於遷移問題需花不少時間溝通,在執行上有一定的難度,目前已成立都更中心直接至當地駐點,定期找住戶討論,對於夜市店家也需要有遷移計畫的配套措施。 中信房屋萬華區服務據點----------------------------------------------- 萬大加盟店  02-23397111  臺北市萬華區萬大路316號之1 萬華青年公園加盟店  02-23325111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416巷46號
掌握色彩配置與實用收納 老屋蛻變日光親子共樂宅
2020-05-01
30坪。公寓。老屋。 空間格局:3房2廳、休憩區。主要建材:鐵件、樂土、沖孔板、茶玻、薄板大理石、柚木染白、壁紙、美耐板 24年的老華廈改造,陽台變身迷人的日光休憩區,著重材質、色彩的配置,營造出如戶外咖啡館的情境,順著開放動線將光線引入屋內,豐富的立面收納設計,利用白板打造孩子們的塗鴉牆,斟酌於細微之處的廚房色彩計畫、電視立面的圓弧收邊設計,一點一滴型塑實用親子宅。 雖然已是24年的老屋,但是原始屋況、格局還算不錯,更難能可貴的是,一進門的陽台空間頗為寬敞、採光極佳,促使設計師決定以《日安,Bonjour 》為主題,讓身為自由工作者的夫妻倆,每天在家能享受如咖啡館般的舒服放鬆氛圍,同時滿足與孩子遊戲互動、在家工作等需求。 著重材質實用性,多元收納滿足清爽俐落空間感 於是,敞開大門後,迎面而來的是令人驚喜,宛如日光玻璃屋的陽台空間,裸露天花板噴上白漆之外,加入不鏽鋼沖孔格柵修飾,營造出置身戶外般的情境,鄰近圓弧天花的不鏽鋼沖孔也特意換成孔徑更小的規格,保有穿透又能稍微遮蔽原始結構。不僅如此,為了避免天花線條過於凌亂,設計師也巧妙利用灰白雙色的牆面處理,將視覺焦點轉移至灰色部分,配上白木紋人字拼地坪,以及溫柔的傢具色調配置,當和煦明亮的光線灑落而下,充滿愜意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這裡,既是夫妻倆放慢腳步的獨處時光,也是構思靈感、運動、親友聚會等多功能場所,也因此,入門處的右側角落,設計師更悉心規劃洗手台,享用餐點、澆花或是擦拭清潔都非常方便,結構柱旁的L形鐵件,則是女主人使用TRX、男主人鍛鍊健身用途。 而面對屋主重視的收納與好整理、清潔問題,設計師也一一予以解決。玄關左側的大面積櫃牆,其中衣帽櫃劃分出兩種使用高度,略低的桶身尺寸為孩子專屬,讓他們下課回家能自行懸掛外套,開放式層架則是方便穿脫、收放鞋子,融入生活教育意義。公共廳區為維持寬闊尺度與動線,將主要收納集中於沙發、餐廳立面,有別於大面積櫃牆設計,透過鏤空、開放層架等多種形式,達到多樣化的機能又能讓視覺感到清爽俐落,與樂土色調相互呼應的美耐板材質,好擦拭也可防水;電視立面則是以簡約懸浮櫃體提供適當的收納,刻意延伸至玄關也兼具隱藏折門的櫃子,讓孩子放學後能直接放置書包。動線轉至私領域主臥房、女孩房,同樣運用訂製系統櫃給予大量的收納空間,主臥房利用樑柱結構轉化為儲物,梳妝區也細心規劃隱藏鏡櫃、保養品專屬的桌面型櫃子,讓看似瑣碎的生活物件都能化零為整,包覆大樑的吊櫃作法,亦可避免上段空間堆積灰塵,每個細節都為屋主貼心設想,讓一家四口開心地迎接美好的生活。 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 使用的材質必須好整理打掃。 重視和小朋友的互動,能與孩子一起玩樂。 想要一個運動的空間,能夠使用TRX以及健身。 夫妻倆為在家工作者,偶有會客需求,需要能思考、使用筆電的地方 01 設計  鐵件折門隔絕空間且維持穿透感 玄關與室內領域之間增加鐵件玻璃折門設計,既可營造出室內、戶外的不同氛圍,劃分空間屬性,同時可維持穿透性,凝聚廳區的溫暖氛圍。02 設計  圓弧修飾銳角拉闊空間尺度 客廳立面利用溫和舒適的樂土,鏝刀刷飾創造獨一無二紋理效果,特意的圓弧設計化解隔間、大樑銳角,而直立漂浮於立面的收納櫃,則是讓櫃體左右比例更具平衡,柚木染白木紋更可增添溫暖感受。03 機能  多層次櫃體化身立面風景 為兼顧收納與空間寬闊性,將櫃體主要集中於沙發背牆,並藉由鏤空形式、開放層架的設計手法,成為具有層次與變化的立面風景,下櫃搭配抽屜、滑門門片,拿取更加方便。 04 設計  灰階層次磚材,襯托白色廚具質感 一字型廚房透過玻璃拉門隔絕油煙,同時又能保有視覺通透性,為凸顯白色廚具的質感,以檯面高度為對齊軸線,壁面至地坪依序使用淺灰、中灰、深灰色調,並選擇仿石紋理,避免過於單調與冷冽。 05 設計  無邊框鏡櫃與尺度延伸,空間更為開闊 公用衛浴延伸開放廳區整體色調,選擇仿清水模紋理磁磚鋪飾地壁,並特別搭配無邊框鏡櫃,加上拉闊尺度的櫃子與檯面設計,具有放大空間感的效果。 06 機能  充足收納機能化整為零 主臥房木紋以帶灰且紋理均勻的榆木為主,給予沈靜舒適的感受,並利用樑柱結構轉換為機能充足的收納櫃體,上方大樑刻意以櫃子包覆延伸,避免灰塵堆積,另一側的梳妝區也貼心將鏡面隱藏於櫃子內,茶玻則是量身訂製的保養、化妝品收納櫃,將日常瑣碎物件徹底化零為整。07 材質  低調星點壁紙,透出似有若無的浪漫 女孩房利用淺色木質基調,結合低調的星點壁紙,在光線的折射下,隱約透出金色星星圖騰,創造似有若無的浪漫氣氛,一方面藉由層架、開放展架、整合床架等作法,提升豐富的收納機能。  
抓住循環經濟  工研院:台灣下一波動力
2020-05-01
台灣若無法成為品牌廠生態鏈的重要貢獻者,很可能被排除在供應鏈之外。過去強調生產能力又快又便宜的時代已經過了,現在還要又綠能又環保。 循環經濟已經拉升到國家級、全球性,很多國家把循環經濟當成是一個貿易障礙,但實際上,這對原有供應鏈是個打擊,卻也是個機會,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認為,循環經濟將是台灣帶動下一波經濟的機會。 循環經濟成國際趨勢  生態鏈築起競爭門檻兼任工研院循環經濟策略辦公室主任的彭裕民說,循環經濟很早就存在,小時候的「酒矸倘賣嘸」,就是玻璃循環使用的概念。在那個時代,站在資源很寶貴的角度,因為原料很貴,把舊的東西拿來重複使用比較便宜,是從經濟角度考量。之後,台灣產業慢慢成長,大量生產筆記型電腦,石化產業也開始茁壯,這階段考量的是廢水、廢棄物不要產生環境汙染,這些量大的東西後來都移到國外去。進入第三階段,已拉高到全球性思維,考量全球性的環境汙染、暖化及整體地球安危,循環經濟變成國家級、全球性的事情。為維護形象,品牌大廠如蘋果(Apple)與三星(Samsung)都開始強調手機有多少材料可循環使用,台灣的半導體、印刷電路板廠若無法成為品牌廠的生態鏈重要貢獻者,很可能被排除在供應鏈之外。「生態鏈以後可能變得比供應鏈還重要」,彭裕民說,就算可以生產,但是不符合綠色循環經濟生態鏈,品牌廠還是會轉移到符合的供應商,因為要維持對消費者或對某些公約的承諾。循環經濟慢慢變成商業競爭,很多國家把這當成是一個貿易障礙,他們自己建立技術與相關生態鏈後,便以不符合生態鏈、國際法規與品牌要求為由,不准供應,或要求購買材料供應。這對原有供應鏈是個打擊,但同時也是個機會,彭裕民認為,循環經濟將會是台灣帶動下一波經濟的機會,可能足以救台灣,讓很多製造業可以留在台灣。台灣過去強調生產能力又快又便宜的時代已經過了,現在一定要又快又便宜之下,又綠能又環保。 二氧化碳也能做衣服 創新技術迸出新價值台灣過去產業已有很完整的供應鏈,如果能升級為綠色供應鏈,進而變成國際綠色生態鏈,過去強的領域可以變得更強,甚至很有可能衍生出新品牌。以台泥為例,水泥產業過去被貼上高汙染、高耗能的形象標籤,現在台泥不只節能減碳,還用二氧化碳養紅藻,萃取出高值的蝦紅素,又做成更高值的面膜與保養品,成為全球水泥業的標竿。彭裕民表示,這種生態鏈移到哪邊相信大家都歡迎,如果這樣持續去做,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進步,對國外來說,將是台灣很大的進步,也建立起循環永續的品牌形象。過去太陽光電生產,大家主要想法就是要能夠維持25年的壽命,把玻璃與矽兩層黏得非常牢,不能讓水氣進去,必須有高可靠度。但25年後,只能將太陽能電池粉化,因粉裡面有銀、矽及玻璃,又只能用在確定不會外漏的地方,彭裕民說,太陽能號稱是綠能,裡面東西卻不能循環使用,算只做一半。經過重新思考,工研院開發出新的黏膠,不只透光,不影響效率,還黏得牢,能撐25年,25年後玻璃與矽還能一片一片剝下來,幾乎八成的材料可以重複使用,讓太陽能電池最終處理不再煩惱。透過重新設計,彭裕民表示,這可以改變某種程度的生態鏈,讓太陽能產業跳脫出一個全新競爭的規則,不只有新的膠,後面回收又是個新的產業。又例如轉爐石,過去是鋼鐵生產業非常頭大的問題,因為它很堅硬,又怕含有一些化學廢棄物,但工研院與中鋼合作,經過處理,轉爐石可以做成地磚以及遠紅外線手鍊。彭裕民說,循環經濟帶動新價值很重要,這中間會有材料創新、製程創新、營運模式創新與品牌創新。如二氧化碳可以變成原料,做成衣服;回收的海洋廢塑膠經重新解構再合成,可以做成鍵盤、滑鼠。循環經濟沒有速成,台灣廠商心態要改變,要學會長期合作,彭裕民表示,台灣已有上百家廠商在去年的亞太循環經濟論壇宣示要做循環經濟,這些將是產業的尖兵,未來要靠他們落實。彭裕民說,工研院循環經濟策略辦公室將扮演好政府智庫的角色,協助政府與國際政策連結,掌握國際法規、品牌廠的要求及國際進展,並連結產業,讓台灣原有的產業創造新的機會,把價值做高。
健身也能愛地球 拾荒慢跑清塑浮潛正流行
2020-05-01
環保意識抬頭,就連健身也能愛地球。最近風靡全球的兩大運動plogging和strawkling就結合這兩大概念,體內、體外環保同時進行。 plogging是英文「慢跑」jogging和瑞典文「撿起」plocka upp的綜合體,因此可以翻譯成「拾荒慢跑」。 跑步加彎腰深蹲  卡路里消耗更多拾荒慢跑運動2016年在瑞典誕生,發起人艾爾史托姆(Erik Ahlström)從北部滑雪小鎮(Are)搬到首都斯德哥爾摩後,對於上班路上所見的垃圾憂心忡忡。「大自然裡的垃圾量讓我大感意外。」他說:「同一件垃圾可以被留置在路邊多天都沒有人撿起來。所以我開始去撿,即使只清乾淨一小塊地方,我良心也比較過得去。」停下腳步撿拾垃圾成為習慣之後,他把拾荒帶進慢跑運動,久而久之愈來愈多人響應,最後紅遍全瑞典。在社群媒體推波助瀾下,全球各地也慢慢吹起拾荒慢跑風,美國、德國、法國、厄瓜多、泰國等40多國,都看得到民眾邊跑邊撿垃圾的身影。艾爾史托姆說:「創下官方世界紀錄的是墨西哥市,一天之內有4,000人慢跑拾荒,但我聽說印度有約1萬人規律性地在做這件事。」根據健身應用程式Lifesum計算,拾荒慢跑的運動效率比一般慢跑來得高,一般來說,一小時拾荒慢跑平均燃燒288卡路里,高於一般傳統慢跑的235卡路里。艾爾史托姆表示,這項運動「要彎腰、要深蹲,對腿部很好,對身材也很好」。他認為,拾荒慢跑最大優點在於它的簡易性。不同於其他運動潮流,拾荒慢跑不需要課程或昂貴器材,跑者只需要一個裝垃圾的袋子和一份想替環境做出改變的心。「民眾可自行發揮撿垃圾的方法,重點是把垃圾撿起來,過程並不重要。」自2016年就響應艾爾史托姆號召的拉吉朱恩(Lena Lagerljung)笑說,她可以透過邊跑邊撿垃圾來替環保盡一分心力,但「我無法像童貝里(Greta Thunberg,瑞典環保小尖兵)一樣週週到國會外抗議」。 塑膠垃圾海中浮潛  是採取行動的時候如同「拾荒慢跑」,清塑浮潛的英文strawkling是straw(吸管)和snorkelling(浮潛)的綜合體,而且撿拾的不僅限於吸管,而是塑膠袋、丟棄漁網等各式海洋垃圾。這項運動的源起,要從澳洲浮潛客史巴克(Harriet Spark)2017年底成立「吸管行動」(Operation Straw)說起。史巴克有次在雪梨北部曼利灣(Manly Cove)浮潛時,發現海灣裡有數不盡的塑膠垃圾,更有章魚緊抓著吸管不放,加深了她清除海底垃圾的決心,沒想到引發其他同好共鳴。她說:「當整個社區同心協力,一起採取行動,力量是很龐大的。」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數據,全球每年有約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影響海洋生物、堵塞水道。史巴克表示,澳洲人一天使用約1,000萬支吸管,卻未警覺有多少吸管、垃圾袋、塑膠瓶和塑膠咖啡杯進入大海,志工清塑時甚至看過墨西哥傳統帽。2018年夏天,志工光在曼利灣就撈起2,500多根吸管,有些吸管來自當地,有些來自大雪梨港地區。2,500多根吸管到底有多驚人?史巴克撿到1,200根時,一根接一根排起來,已經約略可排出三個奧運規格大小的游泳池。這群浮潛客不僅清塑,也直搗問題源頭:在他們疾呼勸說之下,當地已有超過40個企業允諾不再使用塑膠吸管。Hugos Manly Restaurant就是其中一個承諾不再使用一次性塑膠的店家,經理卡莫(Ryan Carmo)說:「我們深信,人類應該與環境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