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彈性隔間,劃分場域且整合機能
2025-04-30
室內設計裡,如果面臨坪數有限的情況,在空間裡不僅容納單一用途時,例如書房結合客房功能、多功能室,並同時希望保有空間開闊性,又能滿足區域機能的劃分,這時可結合折門、滑門、鏤空牆面等彈性隔間手法來實現,同時創造空間使用上的多元彈性。Project Data地點:台灣.桃園坪數:35坪格局:玄關、客廳、書房兼餐廳、廚房、主臥、次臥、衛浴×2建材:板磚、塗料、鐵件、木地板▲1. 書房兼餐廳區結合玻璃折門設計,將戶外自然採光導引至公領域。2. 室內空間不大,為了納入寬敞公領域、場域界定,及多元功能性空間的整體規劃。玄關利用半穿透柱體造型劃分場域,餐廳兼書房區則以玻璃折門,營造開放、穿透的視覺性。室內設計中,為了考慮隔間的可調性與住宅的長期使用需求,設計師需要在初期規劃時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確保空間不僅符合當前的需求,也能適應未來生活情境的改變。CHI DESIGN 齊設計設計師吳奇衡表示:「配置格局圖時會先了解室內坪數、居住人數、空間的用途,以及未來換房或生活模式變化的可能性等。」他強調,對屋主的生活需求做出精確盤點是關鍵。除了基礎的功能需求外,還需考慮公領域的開放感與臥房數量的重要性,這些都直接影響到隔間設計的安排。本案考量室內坪數有限、必須兼具寬敞感公領域的情況,及擁有多元的空間規劃,因此利用彈性隔間的手法來實現。首先,由於大門與電視牆平行,如果沒有屏風功能的安排,對屋主來說無隱私性,但要同步考量空間的劃分,不會造成視線的阻絕,造成空間被壓縮。因此,大門旁利用兩根結構柱造型佇立的形式,取代實體牆或制式屏風設計,藉由柱體之間的縫隙形成半穿透隔間安排,巧妙劃分玄關與客廳場域;且將玄關處的自然光部分導引至客廳,創造玄關與公領域間光線與視覺的連結性,延展空間尺度。將空間裡最好的採光留給中島廚房與餐廳兼書房區。開放式廚房搭配多功能中島,既作為客廳與廚房的區域界定,又可作為吧檯、料理檯面、餐桌,甚至是閱讀或辦公的延伸空間。而隔壁空間則將餐廳與書房整併,並利用玻璃折門巧妙界定內外場域,讓戶外光線也能走進客廳裡。桌子兼具餐桌與書桌,讓空間的多重功能可以隨著需求調整,無論是用餐、工作或休閒,都能靈活變換。牆面結合展示及書櫃的收納機能,利用窗邊深度置入窗下櫃,成為咖啡機、烤土司機等小家電收納。靈活折門與材質選擇,實現功能劃分與視覺和諧保持空間靈活性的同時,設計師如何處理隔間帶來的視覺效果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吳奇衡提到,透過材質的選擇,可以在不犧牲空間功能的情況下,保持視覺上的統一與和諧。像是玄關的結構柱造型牆使用樂土,與客廳沙發背牆同樣材質,如此一來,不僅強化了兩個場域之間的連結性,還創造了視覺風格上的和諧性。在大門口正前方,設置的不鏽鋼鞋櫃並利用150公分的寬度設計,並搭配灰色無接縫地板,成功將玄關區域的落塵區概念拉出,這樣的手法使得玄關既具實用性,又保持整體空間的一體性,避免過多的視覺干擾。而餐廳兼書房的多功能空間裡,利用地板與公領域一致的鋪陳手法,杜絕視覺的切割感、營造整體空間為一體的方式;再搭配鐵件、玻璃材質的活動折門作為隔間,當屋主需要辦公、用餐時,即使將折門拉上,通透門片特性,視覺尺度仍持續延展;平常無需使用時,可將折門收到牆邊,仍能創造出與公領域為一體的放大視覺。折門結合優質五金串接門片,收折之間好使用,也不用擔心需頻繁整理、維護上的問題。▲1.活動式、非單一個用途空間若整體空間不算大,需規劃一處不僅僅單一用途、不需要高度隱密、隱私性,也不用高度隔絕噪音的空間,可結合活動式隔間牆的彈性方式來劃分場域,同時保有場域功能性,例如折門或滑門。當門片關起來就像是一道牆,通透的玻璃材質保有視覺的延伸性,可替坪數有限的空間帶來放大、延展的效果。▲2.折門及柱體造型劃分場域考量大門與電視牆平行,一進入空間將公領域看透,較無隱私性。因此在玄關區利用半穿透柱體造型的隔屏功能,搭配異於公領域木地板的清水模地坪,界定出玄關場域。室內規劃上則希望營造寬敞公領域,因此整體性的視覺安排需要達到和諧、一致性很關鍵,餐廳間書房空間便透過玻璃折門的彈性隔間形式,來達到此需求。▲3.通透玻璃材質提升視覺延展為了在中島廚房旁創造餐廳功能的場域,同時兼具書房使用,因而創造出一個融合兩者功能的彈性場域。考量擁有寬敞公領域、避免壓縮室內空間,因此避開實體牆的隔間方式,而是結合玻璃折門作為空間劃分。通透的玻璃特性,打破視覺的阻斷,讓公領域與此場域形成一體空間感,有效放大視覺。▲4.兼具場域機能與空間劃分當室內空間有限的情況,必須容納不只一個功能作為使用時,除了規劃開放公領域來延展空間尺度,還可利用彈性隔間手法來滿足。玄關區雖功能需完整,但如果再做一道牆,會造成光線阻隔、空間的壓迫,因此延伸自然調性的特質,利用兩個結構柱造型營造出半穿透性視覺,同時也兼具玄關落塵區的獨立性。
全球主要股市大體檢---Fed升息延宕 景氣放緩,市場動盪
2015-11-12
文 / 贏家時代雜誌美股>企業還債能力佳  半導體掀起整併風潮花旗( 台灣) 銀行財富管理暨研究部資深副總裁王進彰認為,美國聯準會升息時程一延再延,顯示市場對美國經濟缺乏信心。花旗資料顯示,投資人對美國市場情緒依然悲觀,但這也代表在悲觀氛圍下,美國股票市場並未被高估。同時,美國家庭債務佔可支配所得自2007 年135%的高峰逐漸回到2014 年的107%,顯示美國家庭可支配所得有復甦跡象,未來消費力道可望增強。另外,美國企業利息支出占稅後所得比率自2008 年的18% 下降到2014 年的15%,表示企業還債能力良好,違約機率下降。日前美國Western Digital 宣布以約190 億美元收購記憶體大廠SanDisk;半導體設備廠Lam Research 約以106 億美元併購美商KLA-Tencor,半導體產業掀起整併風潮。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表示,併購可使企業更有效率並簡化企業運作、使產品更加多元化,也有機會減輕價格壓力、改善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雖然半導體產業庫存調整仍需時間,預估庫存去化可望於年底至明年第1 季間落底,考量半導體類股股價通常領先庫存觸底反彈1-2 季,搭配產業整合週期仍在初期階段,有利於半導體股中期走勢。歐股>短線搶搭Q4行情  中期參與擴大寬鬆後的機會愛德蒙得洛希爾歐洲新力基金經理人Philippe Lecoq指出,在中國經濟放緩和美國聯準會推遲升息時程的雙重作用下,歐洲股市延續持續震盪走勢。不過 9 月份歐洲公布的經濟數據都不錯,包括德國IFO 商業景氣指數高於預期,而法國國家統計及經濟研究局(INSEE)公佈的製造業指數創2011 年8 月以來新高。花旗( 台灣) 銀行財富管理暨研究部資深副總裁王進彰認為,歐洲部分,雖然政經環境沒有突破性改善,但歐豬五國中,希臘短期內脫歐機率低,義大利和西班牙也自2015 年第1 季開始擺脫經濟衰退,加上低通膨及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讓金融市場預估歐洲股東權益未來將會提升。摩根投信副總經理謝瑞妍分析,過去五年來ECB 宣布寬鬆後,歐股後一月、後三月、後六個月平均漲幅分別有近1%、4%、9% 的好表現,並呈現直線上漲趨勢,顯示ECB 寬鬆政策對市場投資信心具有提振效果。從價值面來看,歐股經歷第3 季的動盪後,歷史經驗顯示,第4 季向來是為歐股報酬率表現最佳期間,正報酬率機率亦高,搭配資金面QE 加持,建議短線參與歐股第4 季行情,中期則是參與歐央擴大寬鬆後的機會。日股>TPP效應+貨幣貶值+關稅下調  出口業者受惠被稱為安倍經濟學最後一塊拼圖的TPP(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改變整個亞太經濟格局,先機日本股票基金富盛產品經理劉振璋指出,亞洲區域各國可望受惠,其中,日本政府估計TPP 能夠幫助日本的GDP 提高3.2 兆日元,相當於0.66% 的成長率,也為日股基金後市表現再添動能。日本是出口導向國家,其中美國佔日本的出口比重高達18%,是日本第2 大的出口國( 僅次於中國的19%),其餘主要的出口國多是以亞洲為主。因此在貨幣大幅貶值與關稅下調的雙重利多之下,日本的出口商品有望持續受惠。日本非必需消費( 汽車類股與相關零組件)、工業相關與機器設備,都直接受惠於TPP。陸股>善用6S嚴選產業股票上證Q4挑戰4000點中國日前公布第3 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僅比去年同期增加6.9%、創2009 年來新低,保德信中國好時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建華分析,這也是中國大陸進入不再「保7」的年代,顯示整體經濟已不復以往的高速增長,逐步放緩是中國轉型的必經之路。徐建華認為,先前投資人對中國經濟過度悲觀,只注意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破50 陷入衰退,卻忽視服務業PMI 仍然穩健在50 之上,中國經濟可能不如預期差,上證指數第4 季可望挑戰4,000 點,建議可以6S 來作為選股的指標。根據歷史經驗,自2000 年起過去三屆五中全會於會議後半年,陸股平均表現看漲。其中,上證綜指、上證A股、國企股甚至有7~9% 的漲幅空間。本屆五中全會受市場聚焦的是「十三五規劃」的投資主線,包含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醫療、網路與媒體、軍工等產業。
第4季建議『ACT』股債均衡策略 搭配平衡組合、全球股票為核心
2015-10-12
【文 / 贏家時代雜誌】第3季一向就是傳統淡季,加上希臘紓困協商、聯準會升息預期及中國經濟放緩等擔憂籠罩,尤其中國人行於8月11日意外宣布調整人民幣中間價設定機制以增強市場性,人民幣急貶引發新興市場貨幣跟進貶值,恐慌賣壓湧現引發8月全球股災。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投資人,第4 季採取股債均衡的『ACT』策略,股票首選美國股票型基金(America)及中國股票型基金(China),債券佈局建議靠攏跟景氣正向連動的美國高收益債與新興國家原幣債市,或透過美國平衡型基金,掌握新興市場貨幣與能源股債資產的轉機題材(Turn around)。美國:消費耐久財、科技與生技醫療對中國的出口佔美國GDP 比重僅有0.7%( 瑞士信貸,8/11),受影響程度有限,加上此波回檔讓史坦普500 指數的本益比已滑落至長期平均,評價面已具吸引力。根據歷史經驗來看,美國股市牛市循環的高點多出現在停止升息或開始降息之際,目前聯準會才剛要進入升息循環,美股多頭行情尚未結束,本波震盪提供空手者分批加碼或定期定額進場機會,看好消費耐久財、科技與生技醫療產業後市。科技:長線看好「行雲網」與「物聯網」科技產業長線結構性題材完整,其中「行雲網」+「物聯網」領域將進入加速成長期,市場規模逾2.5 兆美元(IDC、彭博,2015),現階段佈局涵蓋軟體、網路、半導體與硬體等次產業,期能掌握多元商機。此外,今年來全球併購交易規模高達3 兆美元,其中科技產業併購交易達3,820 億美元、僅次於健康醫療產業(Dealogic,8/13),科技產業加速整併有助提升長線競爭力,締造大者恆大的投資優勢。亞洲小型企業:看好內需消費及科技醫療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 墨比爾斯表示,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影響鄰近亞洲國家的經濟表現,所幸低油價環境讓亞洲國家有採取寬鬆貨幣或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空間,尤其亞洲各國正積極進行的重新平衡經濟活動的改革並鼓勵產業多元發展,將使中小型企業優先受益,長線特別看好內需消費及科技醫療等產業。原幣新興債及能源股債市,長線買點浮現以歷史經驗來看,美元在聯準會升息之後多有拉回休息的現象,且聯準會政策透明度提高,市場對聯準會升息早有預期及準備,伴隨2016 年新興國家經濟可望自底部回升,有助新興市場貨幣上演反彈行情。但是個別經濟體差異大,對於特別仰賴於商品出口的國家如委內瑞拉之波動可能較大,但對於產業發展較多元且經常帳盈餘國家如韓國及馬來西亞,以及墨西哥出口有80% 是到美國,可受惠美國較佳的景氣表現,反彈潛力深值期待。想要準確預測油價底部並不容易,投資重點可放在尋找價格被錯殺的能源股票或高收益債市機會。著眼美國能源企業有高度的資本支出彈性,高品質的資產,整體流動性佳,即使面臨低油價環境,仍可透過精簡成本、改善效率的方式,維持獲利。兼顧收益成長 歐美日為主、亞股為輔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許豑勻表示,展望第四季,應要先把握核心資產,包括「收益」與「成長」兼具的平衡組合型、或是訴求靈活配置的股票組合型。歐元區和日本維持寬鬆政策方向不變,基本面好轉,具備成長性和政策利多條件,建議可採「歐日美為核心、亞股為輔」的策略,爭取投資組合的成長機會。亞股部分,建議以國家挑選為主,印度製造業已是連續22 個月溫和擴張,多數分項持續高於歷史平均水準,且消費信心緩步墊高。由於原物料價格持續於低檔,通膨受到控制,市場預期印度央行下次的降息時間點可能在9 月底或明年初。至於中國,10 月第18 屆五中全會習李將首度提出十三五計畫,料政策上將有較大的利多動作,大中華區可望受惠。但須留意升息前後亞股波動不低,建議保持彈性並伺機在投資組合裡增加部位。目前產業相對看好生技,雖然生技產業進入淡季,但未有重大利空消息且基本面正向,且企業併購頻傳、今年以來新藥審核通過件數仍高於均值,經過前波修正大型生技股也已回到合理位置,可留意10 月底醫學研討會旺季前的布局機會。摩根投信副總經理謝瑞妍強調,美國升息倒數計時,在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分化的前提下,第4 季佈局首重波動管理,核心持有多重資產將是最佳投資首選,股票建議加碼企業獲利上調的歐洲和日本,債券則以收益率較高的高收益債為主。Fed 聯準會9 月雖未升息,不過後續官員持續釋出今年仍可能升息看法,進入第4 季,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表示,成熟市場表現仍會優於新興市場,但投資人可多著墨新興市場的三大亮點: 中國、台灣與印度,並於資產配置中搭配亞洲高收益債券,以提高投資勝率。
國人40歲前 就應準備退休規劃---花小錢 讓人生理財與保障效益極大化
2015-09-11
【文 / 贏家時代雜誌】根據宏利投信最新的投資人意向調查顯示,臺灣民眾對退休財務狀況過度樂觀,雖有2/3已有為退休儲蓄(66%),但許多人並未及早規劃,國人平均在36.6歲時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進入市場超過10年),更有近1/4(22%)的已有退休計劃的受訪者表示,直至40多歲才開始規劃。大多數有退休計劃民眾,平均將2 成收入規劃作退休儲蓄,近1/3(30%)受訪者除了政府退休金方案之外,更積極安排額外退休計劃。整體來說,超過2/3(77%)的退休計劃國人對自己的退休後的財務能力深具信心,認為儲蓄足以支應退休生活。面臨高齡化社會 國人需延後退休年齡而國人預估未來退休收入中,仍有1/5(20%)將來自全職或兼職工作,反映出民眾於適退年齡持續工作的意願。而國發會近期也預估,至2030 年55-64 歲族群將是臺灣勞動人口主力,呈現出勞動人口老化趨勢。此外,還有2/3(66%)的受訪者表示,希望政府與金融業提供更多投資規劃教育資訊,顯示國人明白隨著平均壽命漸增,民眾需要更有效與積極的方案。「因應高齡化社會,國人需延後退休年齡以支應退休生活開銷。」宏利投信投資長王彥傑表示,台灣勞動力結構趨向高齡化,國人需延後退休年齡且多有退休計劃,但退休計劃不應完全仰賴薪資所得,勞工晚年身體狀況不一定能持續勞動,且未必能找到符合薪資期望的工作機會,國人應更多吸取有關退休規劃的專業建議。退休規劃愈早愈好 需做好3件事情所以,國人大多都有退休規劃,但是愈早開始,晚年財務能力愈為穩健,若至40 多歲尚無退休計劃,應立即安排規劃。此外,退休並非只是坐領退休金,應有長期財務規劃,例如共同基金、股票等其他資產投資,確保在晚年多元收入。簡單地說,國人在規劃退休需要做好三件事情:StartEarly( 儘早開始)、Save Enough( 準備充分)、DiversifyRisk( 分散風險)。前兩者要靠個人邁出第一步,但在分散風險的部分則是資產管理業者該協助之處,透過資產配置,提供客戶很多低波動,穩定收益的商品,作為個人退休規劃的核心,以專業的投資管理,靈活的資產調整,來協助個人在不同的時段和行情分散風險。2015 年國人的態度仍屬負面,投資人意向指數指出,散戶對未來市場變遷較為謹慎保守,儘管台股上半年挑戰萬點創下新高,但是民眾對股市的意向卻僅增加4%。至於對於固定收益與房地產等其他投資工具,國人同感悲觀,分別下滑3% 與1% 此悲觀氛圍除顯示投資人對區域市場未來動盪感到不安,也受中國股市近期重挫影響。父親理財最煩惱的事 「缺乏退休規劃」為榜首根據中國信託商業銀行「2015 台灣父親理財大調查」顯示,發現爸爸理財有五大煩惱,其中最煩惱的是「缺乏退休規劃」。此外,最受爸爸青睞的理財工具為傳統存款,其次依序為基金、保險與外幣。台灣爸爸理財五大煩惱分別為1. 缺乏退休規劃(25%) 2. 子女教育基金儲備不足(20%)3. 擔心存款不足入不敷出(19%)4. 不知如何進行投資理財(18%)5. 個人或家庭保障不足(17%)。理財:保守穩健核心資產+波動較高衛星配置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投資顧問中心建議,可以保守穩健型的核心資產控制風險,再擇機買進波動較高的衛星配置提升獲利。核心資產可聚焦強勢美元,並拉高核心比重以降低市場波動影響;而衛星配置產品上,債券應選擇存續天期短、收益率較高標的如人民幣債、亞洲高收益債等;股票投資可留意處於貨幣寬鬆環境的中、日、歐市場,以及生技、健護等與景氣連動較低產業。由於今年聖嬰現象發威,公用事業、水資源族群及農金產業,短線有較夯題材加持者,亦可酌量布局。至於沒有時間理財的投資人,建議可採用投資型保險連結類全委投資帳戶,委由專業團隊規劃管理,達到穩中求勝。保障:雙主約險種或添購保險附約此外,醫療準備也不容忽視,不妨考慮雙主約險種或添購保險附約,讓爸爸在儲備子女教育金或退休規劃等資金時,同步為自己或家人建構醫療保護網。常見雙主約架構有壽險搭配重大疾病保險或殘扶險,幫助爸爸在儲備子女教育資金或擁有壽險保障的同時,也能預防罹患重大疾病或傷殘所帶來的龐大醫療費及短暫失去收入的情況。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理財與保障建議
大陸股市只是修正 還是已步入空頭
2015-08-12
【文 / 東亞證券(台灣)提供】自去年10月以來,大陸政府為了達到維持經濟成長,人民銀行多次降低存款準備率、利率,以及大幅開放信用交易與境外資金投入股市,營造資金狂歡的氣氛。在資金行情下,上海A股指數從去年第三季底約二千二百點,飆升至今年六月下旬的五千一百點。大陸政府企圖趕民間資金進入股市,並且大幅增加新公司上市家數,讓它們從股市籌集資金,藉以增加投資與消費,拉動經濟成長。陸股從掌聲響起變成驚聲尖叫一時之間,全國上下隨股市起舞,人民、企業將手頭資金,再加上合法、非法之借款、融資,全數押進股市,使得大陸家庭氣氛,隨著股市上上下下地波動著。大陸上市公司已有二千七百餘家、股民已多到九千萬戶,上海與深圳股市的總市值最高約六十兆人民幣(約為大陸去年國內生產毛額),單日成交量最高破二兆人民幣。在股市狂漲一點五倍下,許多新上市公司爭相掛牌,從股市抽走大量資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也逢高出脫持股套現,遂給空方一齊出動的誘因,居然讓股市在不到二個星期內、暴跌三分之一,跌掉廿兆人民幣,重創大陸一般股民。經過政府不斷加強的救市措施,滬深股市終於緩解了股災壓力,且融資盤短短11 個交易日內被清洗了八千三百億,占高峰時的近4成,融資被強迫平倉的壓力也大為緩解。雖然大陸股市似已止跌,但未來要面對的是,此波傾國家之力救市行動,如何有序退場?以及約一半停牌交易的公司如何復牌?確實考驗大陸政府。再者,大陸股民的確受到驚濤駭浪的刺激驚嚇,本次短時間的狂跌,亦超過三成,大陸政府管控股市的政策必然更加嚴格,大陸股市也已大到不那麼容易掌握!大陸官方救市從政策護盤到出動公安救市大陸的救市方法原先僅是人民銀行降準降息,但降準與降息需要時間發酵,另一方面證監會邀集券商、基金公司投入資金救市,並禁止新上市公司掛牌,但效果亦不顯著。最後證監會、國資委禁止上市公司持股超過五%的股東,在六個月內賣出股票;而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每日要淨買超,人民銀行、銀監會亦出面支撐股市穩定,企圖增加對資金動能的信心。即使國務院與相關的各部委皆出手救股市,但股市並未止跌,最後竟出動公安抓股市空方、造謠與炒作者,才在7 月8 日及9 日拉升股市。更特別的,也是全世界首例,大陸允許上市公司可以停牌,最高上海、深圳股約有一半股票暫停交易,有點未開盤就不算跌的鴕鳥心態。有媒體稱,大陸是以暴力對付空方,經過這一役,許多國際投資人認為大陸股市離已開發巿場愈來愈遠!也令人對大陸未來經濟成長與金融穩定更有所疑慮。未來經濟展望依然看好國際貨幣基金(IMF)7 月9 日發表今年中國經濟成長預測至6.8%, IMF 這次雖未下修對中國的成長率預測,但警告從股市所引發的金融市場震盪,不利經濟展望。因為從居民財富的角度來看,一旦股市投資損失失控,將產生嚴重的「負財富效應」,進而拖累消費,甚至引發民眾對政府的不滿,過去幾個月大量散戶入市炒股,光是已開立A 股帳戶的數量就高達8993 萬戶,這些人的消費能力勢必受到影響。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一波A 股大跌,對於大陸經濟的衝擊,其實沒有外界想像的嚴重,因為股票在大陸居民金融財富的占比僅20%,這個比例遠小於居民存款的54%,因此,股市大跌對拖累居民消費意願影響有限。展望後市,政府的救市措施已有初步成效,陸股指數已止跌反彈。近期中國總理李克強日前出訪歐洲時表示,中國有意參與「容克計劃」,與歐盟在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上合作。容克日前也表示,歐洲國家也可藉「一帶一路」加強與亞洲經濟的聯繫。所謂的「容克計劃」原名為「歐盟戰略投資基金」高達3,150 億歐元,是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去年11 月上任時提出的巨額投資計劃,旨在振興歐盟經濟,同時推動「中國製造2025」與英、德、法3 國的振興工業計畫對接。該如何投資中國最放心最近中國股市出現史上最大停牌潮、近半公司暫停交易,使得投資大陸個股的人在停牌時想賣都賣不掉,想要搶短的人也買不到。連帶也迫使幾家大型外資券商停止接受客戶對中國股票型基金的買賣申請。例如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 旗下有三檔陸股基金已在9日暫停接受客戶贖回的申請,而客戶也無法對其中兩檔基金下達買單。大和證券集團(Daiwa Securities Group Inc.) 亦宣布,旗下兩檔追蹤中國A 股的基金目前暫停讓客戶買進與贖回。然而兩岸三地及美國掛牌的中國ETF在股市兵荒馬亂時仍有報價可以買賣,對於需要變現或是對個股不熟的投資人來說,無異是一大福音。投資人想要投資中國,其實有不少中國相關的ETF 可供選擇,但要留意的是這些基金,是直接投資中國的A 股,還是跑去買在港股掛牌的標的。若是台灣的ETF 還無法滿足投資人,可以往中國、香港、美國掛牌的ETF 找尋,還有類股型的 ETF,投資人投資時,留意成交量的狀況,避免太過冷門的ETF,有流動性的風險。在美國掛牌的中國ETF,觀察其中內容,主要還是投資H 股或是ADR,仍有些具有特色的ETF。將美國及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國ETF整理成一個表格給各位參考如上表。結論東亞證券投資顧問部認為中國人行降準降息需要至少一季的時間發酵,短期陸股雖已止跌反彈,但市場籌碼凌亂,反彈力恐難持久,投資人投資陸股應逢低佈局,買黑不買紅為較佳的投資策略,而投資工具除了共同基金以外,可以透過美國及香港交易所的ETF 來分散投資風險。
優雅的投資藝術— 新興市場低波動投資策略
2015-07-13
【文 / 東亞證券(台灣)提供】FOMC於6月份揭示的會議聲明稿,再次向市場傳遞聯準會對於未來美國將回到利率正常化的決心。隨勞動市場的好轉以及原物料價格下跌的趨緩,2015年升息似乎已是板上釘釘之事。目前市場上的分析師普遍認為升息的腳步將是緩慢且溫和的,葉倫在本次會議中也強調,升息的時機不是重點,升息的軌跡才是聯準會所關注的。即便升息後整體市場仍將維持相對寬鬆的環境,但早先一步走強的美元早已對近年來表現不佳的新興市場造成不小的「災害」。新興市場的殞落事實上,自美國結束量化寬鬆來,市場上各種對於升息的臆測與傳聞,早已讓宛如風中殘燭般的新興市場成為市場恐慌時的頭號提款機。儘管近年來新興市場無論在外匯存底、政經情勢等外在條件皆較金融海嘯前好,但面對升息的脆弱性與不確定性,仍使過去曾如星光閃耀的新興市場占比逐年遞減。中國股市的翻轉2014 年,中國官方出台一系列利好股市的政策,讓熬了八年熊市的中國股民一吐怨氣,風起雲湧間,A 股由谷底的2400 點成功挑戰5000 點大關,過程僅花費八個月的時間,過去一年漲幅更是高達132%,傲視全球。但在MSCI 宣布暫時不納入A 股為基準指數後,中國便進入震盪幅度較大的調整期。中國宏觀數據的疲軟與結構性的債務問題,讓華爾街分析師視中國此輪瘋狂的上漲為無「基」之彈。不過,素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在近一期的股東會上,對A 股的未來表達相當樂觀的看法,而同樣對中國市場抱持正面看法的還有商品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新興市場有望在中國的帶領下獲得關注沉寂多時的新興市場在歷經過去幾年的頹勢後,有望在中國的走強下重新獲得市場關注,而近期的資金流量似乎也應證這樣的觀點正在發酵。中國的走強勢必將帶動鄰近亞洲國家在新興市場中獲得更多關注的機會,而最具投資價值的類群,將是目前估值仍偏低的金融股等景氣循環產業。除此之外,近年來歐美日地區受惠於QE 的關係,其指數早已越過金融海嘯時期的高點,因此新興市場有機會在升息塵埃落定後,迎來一番新氣象。低波動策略成為近年投資主軸過去的投資理論多主張波動率與報酬呈現正相關,但在近年來的學術研究中,卻顯示低波動的股票其報酬並非如我們所想的低,中長期下來反而能成為讓投資人輕鬆擊敗大盤的工具之一,其原因在於低波動指數限制了下跌的風險,透過選擇表現相對穩健的股票,能讓投資者較大程度的參與市場上漲,並將下跌風險降至最低,此現象稱作「低波動率異常( Low-Volatility Anomaly)」。以美國S&P 指數為例,過去20 年來低波動指數報酬明顯優於S&P500 指數。有趣的是,將該選股策略複製至全球市場也都能有效降低波動率,同時提高整體報酬,而投資者現今只需花費極低的成本即可輕鬆以低波動的選股邏輯投資全球市場,當然也包括文中提及的新興市場。面對升息對新興市場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利用低波動的ETF 投資將會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選擇,不僅能有效降低新興市場的高風險,又能獲得具吸引力的報酬。根據iShares 官方網站所提供的資訊,EEMV 主要聚焦於新興亞洲,包含中國、台灣、南韓、馬來西亞、香港等,前五大曝險國家占比約6 成。產業以防禦效果較佳的銀行、電信、消費必需品為主,占比達5 成以上。下圖為比較EEMV 和該基金公司另一檔新興市場ETF 的報酬差異,藉此可發現儘管低波動指數在股市上漲時績效略微落後,但在下跌時期其風險仍明顯較低。結語Smart Beta ETF 近年來的蓬勃發展,讓投資者能依自身需求及對市場的看法投資有潛力的市場。利用低波動選股的投資策略,長期下來除了能讓投資人有機會擊敗大盤,其較低的波動度亦能使投資期間的報酬更穩定,讓投資者能從容面對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達到「睡的好也賺得飽」的願景,可說是替代傳統指數投資或資產配置時的好選擇。當然,投資總是有風險存在,投資人應確定自己的投資目標,並衡量風險程度與現金流需求,這才是聰明投資的第一要務。
葉門戰火點燃油價, 能源基金重拾希望
2015-06-12
【文 / 東亞證券(台灣)提供】油價三連漲,和油價熊市說ByeBye:至4月27日止,過去三週每公升95無鉛共漲了1.4元,若以加滿油箱50公升計算,車主共需多支付70元油價。雖然金額不大,但是足以讓民眾感覺油價已止跌反漲了。西德州原油價格已經從3月中的每桶43美元上升至4月27日的56美元,漲幅達25%。雖然原油價格出現回暖,但在未來油價趨勢上,爭議正在加大。認為油價繼續上漲的人士指出,兩大因素將支撐原油價格。第一是由於全球經濟的復甦,原油需求量持續增加。第二個因素為近期油氣探勘活動降溫,將壓抑未來原油產能。但是看空派認為,雖然全球石油需求有小幅度的增加,但總體來看,供需仍然失衡,也就是說,供給依然遠遠大於需求。中國經濟動能減緩,使得中國原油需求成長放緩。此外,不斷創下歷史新高的美國原油庫存也將壓抑原油上漲動能,據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最近更新的石油庫存數據,美國原油庫存達到4.837 億桶。葉門內戰使得油價升溫美國油氣探勘井數快速減少至2010年水準今年以來,葉門的內戰因為國際勢力的介入日益複雜。目前葉門已經淪為沙烏地阿拉伯所支撐的遜尼派,與伊朗所支撐的什葉派雙方喋血相爭的戰場。葉門內戰的結果,至少將裂解為3 塊:什葉派「青年運動」叛軍將盤據在北部地區,包含首都沙那(Sanaa);紅海沿岸則為蓋達組織的勢力範圍;在南部,則有「葉門阿拉伯共和國聯盟」(the Yemen Arab Republic) 與「南葉門」(SouthYemen) 等追求獨立的左派組織。蓋達組織與「伊斯蘭國」都非常敵視「青年運動」,如今,「伊斯蘭國」介入,使得本來已經因沙烏地與伊朗之爭而陷入「代理人戰爭」的葉門,又增添了更雜亂的變數。「青年運動」現在堅持,哈迪總統在新政府中,絕對不能扮演任何角色。得到沙烏地支持的各派系也改變立場,不願意賦予已經控制大片土地的「青年運動」任何政治權力。東亞證券投顧部主管杜森吉表示,葉門中、南部戰火延燒,沙烏地阿拉伯率領盟軍空襲葉門叛軍,使市場憂心中東原油供應有中輟之虞。美元回軟也為布蘭特原油漲勢推波助瀾,並且使國際油價在低檔有撐。美國原油產量可能於今年6月開始減少由於自14 年中以來的油價下跌,原油價格早已破多數的美國頁岩油石油公司的成本價,石油公司被迫削減資本支出,減少油氣探勘活動,根據貝克休斯公司的統計資料,美國油氣探勘井數在14 年9 月一度高達1601口井,但在今年4 月24 日,探勘井數已下滑至703 口井,為2010 年10 月來的最低井數。原油探勘井數的快速減少意味著未來美國原油產量可能下滑。美國能源資訊局(EIA)預估美國油產量將於今年6 月開始減少。投資人回補空單改壓多單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統計顯示,投機投資人在最近一週(4/14~4/21) 大砍放空原油價格的部位,創統計有史以來單週最大減幅,並使得看多油價的淨部位衝上去年 7 月以來新高。CFTC 數據顯示,至本月 21日截止的一週,避險基金大砍32% 看空西德州中級原油(WTI) 的部位或35,311 口期貨及選擇權合約至 74,662口,創 2010 年統計有史以來單週最大減幅。看多油價的淨部位則因此增加 36,058 口合約至 267,614 口,創去年7 月 29 日以來新高。東亞證券投顧部主管杜森吉表示,美國關閉的鑽油井數量持續增加,產油量開始減少,顯示油價觸底的情況實際上已確定,投資人紛紛放棄看空油價。積極投資人可布局能源基金能源股的低股價已經開始吸引國際投資人,最近殼牌石油宣布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希望獲得較低成本的儲油,估計能源產業的營運與獲利在2015 年下半年改善,而石油公司為了吸引投資人以進行資本支出,需要維持較高的油價,油價勢必要走上升路線。過去油價大跌已導致許多財務不佳的小型公司破產,產業汰弱留強可望改善石油公司體質。東亞證券投顧部主管杜森吉表示,在先前油價下跌壓迫高成本的產油商減產,甚至退出競爭行列,因此預期原油的供需失衡的現象將獲得改善,特別是在夏季前,原油傳統需求旺季將推升油價反彈。不過油價仍具有下方風險,如果歐美與伊朗順利達成核談判,全面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那原油的供給將大幅增加,這可能使得油價回跌每桶5 美元至15 美元。結論東亞證券投資顧問部認為能源類股的確是當前最具有轉機的類股,但提醒投資人要注意短線回檔的風險,投資人若想投資能源產業,可以用能源產業的ETF 來分散風險,專業投資人可選擇與油價關係度較高的原油ETF來介入能源市場。
善用智慧型投資策略, 當個聰明投資人
2015-05-12
【文 / 東亞證券(台灣)提供】1992年,第一支ETF(Exchange-Traded Funds)誕生後,ETF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金融工具。2015年,安永顧問管理公司之財富管理趨勢報告指出,ETF總管理資產規模已達2.6兆美元,並以平均20%的年成長率高速增長;根據資誠顧問管理公司預估2020年ETF的規模將達到5兆美元,由此可知ETF投資在目前金融環境中的重要性。過去ETF市場主要專注於追蹤指數的被動化投資,目的在於扣掉總支出後能貼近指數的回報,因應ETF市場競爭激烈、投資人對產品求新求變以及多樣化的需求,Smart Beta (智慧型投資策略)ETF迅速竄起,發行量高於全行業平均值兩倍,成為市場矚目的新亮點。何謂Smart beta ETF ?針對Smart Beta 的定義,目前ETF 產業仍未有明確共識,原則上只要非追蹤被動化指數的ETF,即可稱作Smart Beta ETF。近年來有許多學術研究顯示,部份的超額回報是可以透過調整權重、篩選殖利率等簡單因子去解釋的,按市值加權的指數(Capitalization-Weighted Index)則難以捕捉這些因子所帶來的超額報酬。有鑑於此,綜合了簡單、低成本、高透明度及系統化的Smart Beta ETF 便孕育而生。Smart Beta ETF 可分為系統式與主題式兩大範疇。系統式ETF,顧名思義即標準化各類選股因子,如公司的企業價值、盈餘品質、成長性等,透過篩選、調整權重來建立其投資組合,像是高股息、低波動的組合就是一種常見的形式;主題式ETF 則是提供投資人許多不同的投資風格與方式,如億萬富豪指數ETF、內部人買回ETF、IPO 概念ETF、匯率避險型ETF 等標的。如何選擇Smart beta ETF ?在挑選合適的投資標的前,投資人需先確認自己的投資目標、風格以及風險承受度。儘管Smart beta ETF 的最終目的是用簡單的策略來擊敗指數化投資,為投資人獲取較高的報酬或降低回報波動率,投資者仍應特別注意該ETF 的費用成本是否過高,否則扣掉成本後,長期下來仍無法超越傳統的被動型投資。衡量Smart Beta ETF績效時,應依照ETF 的投資方針來設定,而非僅以指標指數(Benchmark Index) 的絕對報酬來比較。舉例來說,旨在降低股票投資波動率的Smart BetaETF,應依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作為其衡量的主要標準;若投資人認為高股利率的公司表現將優於低股利率的公司,可選擇高股利率或防禦型的ETF 作為投資標的;假使投資人認為公司管理階層、大股東對股價掌握度較高,會在適當時機買回被市場低估的股票,則可挑選具有內部人買回概念的ETF 作為標的。值得注意的是,除衡量費用、流動性、折溢價等因素外,仍須留意該指數所追蹤的指標指數間是否有差異。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Smart Beta 仍專注於股票領域,然而就在今年年初,市場上最大的ETF 發行商發行了第一個固定收益類別的Smart Beta ETF,其目的是希望創造出平衡利率與信用風險的主動型債券ETF,可惜因發行時間不長,與傳統類別的債券ETF 相比,市場接受度仍然偏低,目前的交易量並不適合作為投資標的。結語大量低成本、透明、簡單的Smart Beta ETF 讓投資者能直接接觸最常見的股市因子,諸如規模、質量與動量,這種投資型態與經驗的轉變,勢必為收費較高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帶來些許壓力,證明他們能撇除上述因子後能為客戶帶來超額報酬。美股歷經了六年的多頭後,市場上普遍預期美股三大指數在2015 年的表現將趨於平淡,而保留傳統ETF 特點又有明確選股邏輯的SmartBeta,將挾自身優勢,成為投資人擊敗大盤的另類選擇。
併購熱潮與新藥加溫 生技投資再現熱潮
2015-04-13
【文 / 東亞證券(台灣)提供】今年是羊年,記得15年前第一隻複製羊桃莉誕生,開啟了生物科技的新紀元。生物科技儼然是近幾年股市最紅的明星。但是在生物科技公司百花齊放,指數大漲之後,很多人又擔心是否有泡沫的疑慮。根據Bloomberg調查顯示,美國2015年企業盈餘預估,獲利最好首推醫護產業,其次為資訊科技,最差是能源;各產業整體企業現金流量占比方面,科技及健康護理產業排名也屬一屬二。根據Lipper統計,今年以來,全球漲幅前十大基金類型中,生技及健康護理基金平均上漲7.98%,表現僅次於歐洲股票型的12.21%,由於美國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近期再創新高,帶動生技及健護基金漲勢強勁,不論1個月、3個月、6個月或近1年都維持正報酬佳績,近半年及近1年漲幅皆名列全球第一。2015年適逢專利藥到期高峰年度,醫療生技產業併購題材相當活絡,加上FDA審藥態度積極,去年核准新藥也創下新高,帶動相關指數及基金績效表現亮麗。併購題材與新藥研發,推升生技續漲動力NBI 已連續六年多頭,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單季漲幅高達17.86%,今年一月美股走勢雖偏震盪,但NBI 仍勁揚5.9%,醫療生技表現強勢主要支撐因素便在於市場頻繁的併購活動以及新藥研發成績亮麗,創造了股價上漲題材性。根據Dealogic 統計,2014 年美國整體購併案共計260 件,較前一年度增加30%,併購金額更創下高峰達1.41兆美元, 年增率達108%。其中生技醫療產業規模達2,779億美元,居各產業之冠。2015 年又是專利懸崖高峰,大型製藥業者各個摩拳擦掌,計畫透過併購擴大規模,以維持市場利基。今年初愛爾蘭希爾製藥(Shire)斥資52 億美元, 以溢價9.8% 併購美國罕見疾病(腸胃與內分泌失調)藥品製造商NPS,擴大孤兒藥領域的研發能力;另外,羅氏大藥廠(Roche) 也宣布斥資10 億美元,取得DNA測試技術公司基礎醫學(Foundation Medicine)的多數股權,以掌握該公司開發的癌症檢測技術。除了併購活動將持續外,今年仍可望見到更多重大新藥的商機,如自體免疫療法、阿茲海默症和心臟衰竭等。2014 年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 新藥核准數達41種,創18 年來新高,顯示官方審核態度開放,且新藥研發仍舊處於蓬勃發展階段,有利生技產業長線獲利成長動能。歐美政府減稅政策獎勵 癌症與罕見疾病藥品出現商機在新藥開發的領域中,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是當前癌症治療的熱門技術,也是投資人追逐的方向。例如藥廠巨擘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開發的Yervoy 和Opdivo 大獲成功,法人預估2020 年此藥物將為該公司帶來85 億美元年收入,是2014 年營收的一半以上,因此投資人對免疫療法的新興藥廠日後一舉成功抱持著高度期待,包括Juno Therapeutics、Kite Pharma、bluebird bio,這些業者的藥品甚至尚未上市,公司股價已經扶搖直上。避險基金經理人索羅斯、米爾肯、邦德曼等投資大戶,皆因早期押注於這些熱門藥物研發公司而受惠。除了免疫療法之外,罕見疾病受到市場的關注。據統計,全球有超過7 千種的罕見疾病,但目前被藥廠專注研究的僅有200 種,為鼓勵藥廠發展罕見疾病用藥,孤兒藥的送審時程除大幅縮短外,美國祭出包括由聯邦政府資助研究經費及委託進行臨床試驗,試驗費用能享有50%的稅額抵扣、上市規費豁免及政府研發補助等,而讓孤兒藥開發不僅只鎖定於小藥廠。為享受孤兒藥在美國有7 年、歐盟10 年的獨賣保護權,且開發成本與一般新藥價差約10 倍中,激勵全球近年正掀起孤兒藥開發熱潮。結語東亞證券投資顧問部認為2015 年生技類股仍可維持強勢多頭,但是提醒投資人漲多時仍要注意短線的風險,投資人若想投資生技產業,可以用生技產業的ETF來分散風險,避免單一證券帶來的風險。若有任何問題, 歡迎電洽服務專線( 0 2 ) 8 1 6 1 - 5 0 4 8 東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字號(104) 金管證總字第0001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