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光影與機能提升,賦予舊屋新生命
2025-06-30
矗立在台灣典型狹長形連棟街屋,整體設計以採光為核心,將自然光線引入深邃街屋,化暗為亮,重現家的溫暖靈魂。開放式格局與動線規劃創造符合使用需求的起居空間,改寫街屋的生命章程,成為傳統街屋現代化改造的佳例。Project Data地點:台灣.台中坪數:樓板面積約74坪樓層:地上3F格局:1F:臥房、客廳、餐廳、廚房、衛浴、前車庫、後庭院;2F:臥房X2、衛浴X2、開放多功能區;3F:臥房、洗曬衣間、神明廳、前陽台建材:乳膠漆、水泥漆、隔熱塗料、超耐磨木地板、實木地板、磁磚、烤漆、鐵件、不鏽鋼、烤玻、灰玻、系統板、美耐板、人造石、大理石、木百葉簾、烤漆浪板▲1. 光影交織的溫馨起居場域客廳以開放式設計為核心,引入自然光線營造明亮通透的氛圍。家具布局簡潔有序,搭配溫潤材質與柔和色調,突顯空間的溫馨與雅緻。2. 立面革新,狹長街屋的光影藝術採光高窗與簡約立面構成,打破傳統街屋封閉印象,呈現內外一致的現代簡約美感。一樓以開放式布局串聯客廳與廚房,中島設計促進互動,大面挑空引入自然光。二樓規劃為臥室、衛浴與未來作為兒童遊戲區的大平台,結合天井營造明亮居所。三樓以神明廳與洗曬衣場為主,設有天井採光罩整體。空間滿足多元需求。此住宅位於傳統街屋區,原屋齡約40年,屬於台灣典型狹長形街屋。原況舊屋存在多項問題,包括採光與通風不足、壁癌與結構老化,以及房間與衛浴配置不符合現代需求。屋主一家三口(夫妻與母親)對住宅翻新的首要需求為提升採光、增強收納機能及改善衛浴設備,並考量未來長者的行動便利性。採光與通風的突破性設計,優化格局與收納空間針對長型街屋普遍面臨的採光不足問題,禾良一設計在建築外觀立面及屋頂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屋頂新增天井,牆面開高窗,讓自然光能夠照亮各樓層空間。內部結構更進一步在一、二樓間設置挑空設計,不僅提升採光效果,也促進樓層間的視覺互動。尤其是挑空處連接二樓的兒童遊戲區和一樓餐廚空間,讓家人之間在不同樓層仍能保持互動,營造出充滿活力的居家氛圍。住宅格局也重新做了規劃,既增設房間數至四間(分布於三層樓),並在一樓和二樓分別配置衛浴以滿足家庭需求。與傳統街屋「先客廳、後餐廳」的格局不同,此案將開放式客廳、餐廳及廚房設於室內空間後端,並利用中央設置的中島,結合餐桌與廚具,創造靈活的洄游動線。廚房中新增的大型收納櫃進一步解決了舊屋中收納不足的問題,讓空間更加整潔實用。此外,考量屋主母親年長後的生活需求,特別於一樓設置孝親房,並將衛浴地坪與室內地坪齊平以實現無障礙設計;同時整個一樓空間亦取消高低差,確保行動便利,體現對長者的周全考慮。▲以通透性作為公共空間的關鍵從暗淡到明亮,從擁擠到開闊,借助溫暖木紋與淺白色調,搭配光影設計,賦予老屋現代美學與家的全新溫馨質感。▲挑空與中島打造靈動詩意廚餐區廚房區特別設置中島與挑高的公共空間,串聯家庭互動,滿足功能需求,讓生活更有詩意與靈活性。材料與色彩的選擇符合溫馨極簡的調性本案最大的挑戰在於結構改造,尤其是一、二樓間的大挑空設計。設計團隊不僅成功克服結構跨距的技術難題,還精心調整挑空比例,確保一樓與二樓之間的光線引入及空間互動。同時,針對窄幅街屋的外立面,設計團隊以簡約造型與大面積開窗,打造出既具典雅美感又符合使用需求的立面效果。過去屋主在室內洗曬衣物,空間擁擠且不流暢。改造後,三樓頂部新增大型採光罩,並規劃出專門的洗曬衣區,解決了舊有的使用難題。此外,頂樓原本昏暗的空間也因採光罩的設置而煥然一新。為營造家居溫馨感,設計採用暖色調的木紋材質,結合淺白色塗料與水泥漆。地板選用超耐磨木地板,樓梯則以實木打造,整體風格簡約而不失溫暖。本案整體設計上透過合理的空間層次與動線規劃,使舊屋擺脫原有侷限,營造出輕盈、互動且靈活的生活場景,讓每個空間都能充分展現其獨特的使用價值與氛圍。▲虛實幾何融合,極致坪效的設計美學臥室以一體成型的虛實幾何量體,讓機能空間與設計語彙及材質完美融合,發揮空間坪效的最大效益。▲光影與材質譜寫出家的柔美變奏透過暖色木質與流動的光線,重新詮釋了主臥空間感與機能美,彰顯家的溫暖與典雅格調。
心臟血管支架什麼情況該裝?放置後就沒問題了?
2020-11-01
這種情況必須動手術!醫師完整解析63歲的陳先生日前因急性心肌梗塞被家人送往急診,經會心臟內科醫師,緊急採取心臟血管支架置放手術後,撿回一命。血管支架提供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一個非開刀的治療方式,但可不是所有患者全都適用,患者必須先跟醫師就各自的病情進行討論,在開刀、支架與藥物之間,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血管支架 無法避免血管再次狹窄血管支架可直接撐住血管,理論上可以克服血管再狹窄的缺失,但臨床運用上卻發現,即使裝了支架仍然無法完全避免血管再狹窄的問題。心臟內科醫師劉如濟表示,當血管細胞被撐開後,內皮細胞也會產生反應,血管平滑肌細胞也會增生,往支架的網狀空間中生長出新的血管組織,再次造成血管管腔的狹窄;雖然再狹窄的機率比以往的氣球擴張術來得低,但仍會造成臨床上的困擾。血管支架分2種 依情況選擇適合類型目前臨床上應用的血管支架可分為「一般支架」與「塗藥支架」兩大類。一般支架純粹是將血管撐開,半年內約有20~30會有再狹窄的機率,為了克服血管再狹窄的情形,之後則有塗藥支架問世;塗藥支架藉由藥物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胞增生,降低血管再狹窄的機率,使用塗藥支架一年後,血管再狹窄的機率少於1成。不過,劉如濟指出,血管支架雖然可以將血管狹窄處撐開,但置放支架後,因血流對外來物質產生反應,血小板會形成血栓,堵住支架,血栓的形成還會隨著時間而微幅增加,且早期塗藥支架的血栓問題引起廣泛的注意。 非所有的血管狹窄都可用 黃金12小時避免心臟壞死血管支架的問世雖然提供冠狀動脈狹窄的治療選擇,但並非所有的血管狹窄都可採用支架置放術,還是必須經過醫師審慎評估。對於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而言,置放血管支架是救命的處置方式,置放支架後,可以直接打通阻塞的血管,減少心臟組織壞死。為了搶救性命,且減少心臟組織壞死的機率,發生心肌梗塞到裝置支架的黃金時間宜控制在12小時內,雖然患者從急診進到醫院,直到裝置支架的時間,目前已可控制在90分鐘以內,但有些患者在院外已拖了很久的時間,到醫院時已超過12個小時,再裝支架的幫助有限。劉如濟很遺憾的說,心臟組織無法再生,一旦已經壞死,即是不可逆的傷害,且超過12小時,因組織在血流缺氧後再灌注,反而可能造成心臟的傷害。慢性心血管疾病 置放血管支架須審慎評估對於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來說,置放血管支架是救命的選項,但若是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接受血管支架可就得經過審慎評估,在血管支架、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與藥物治療等選項中,找出最適合自己需求的治療方式。劉如濟表示,如果狹窄的位置在左主幹血管,一般而言並不太適合採取支架置放手術。目前的研究都顯示,若是主幹血管狹窄,置放支架的長期預後並不比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來得理想,尤其是左主幹分支部有狹窄病灶或合併多條血管狹窄者。畢竟置放血管支架只是處理病灶,但繞道手術則是直接提供一條血流通路。血管支架置放太多 恐造成血栓風險提高雖然有些病人害怕開刀,不太願意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開刀即使有短期風險,例如麻醉等,但只要手術成功,可減少重複血管重建術的機會,這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優勢。劉如濟提及,支架太多,血栓風險提高,此外,接受血管支架置放術後,需要服用半年至1年不等的雙重抗血小板藥物,以預防血栓形成,如果短期要開刀的患者,包括牙科治療等,在暫時停藥的過程中,即有可能因支架血栓而出現嚴重的風險。3條血管都有狹窄開刀較適合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防止復發除非有特殊狀況,一般裝置支架的數量不宜太多,劉如濟強調,若3條血管都有狹窄的現象,開刀是比較建議的處置方式。因為支架只是將狹窄的血管撐開,並沒有改變疾病的本質,且需要裝設的支架太多,相對地提高支架的血栓風險,再加上有多處狹窄,不易完整重建病人血管,日後發生再狹窄的機率也會比較高。裝置支架半年後,約有1~3成的患者會出現再狹窄的情形,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治療方式,且因有血栓成的疑慮,患者術後必須遵從醫囑,服用抗血栓藥物,這是患者術後必須要特別注意的部分。除了服用抗血栓藥物之外,劉如濟提醒,患者術後還要注意飲食控制,並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少吃油炸食物、不要抽菸、多運動,若有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必須好好控制,否則可能增加再狹窄的機率。
工作物所有人責任
2020-11-01
案例:某日,太白金星上奏玉皇大帝,說南天門年久失修破損嚴重,應派人進行維修。玉皇大帝聞言立即指派門神公開招標,最後由齊天大聖孫悟空得標。孫悟空得標後依舊成天玩耍,到了點交前三天才匆匆忙忙施工,工程品質當然有許多瑕疵,然而孫悟空太過強橫,小小門神怎敢挑剔,因此順利點交了。幾天後,二郎神途經南天門時瓦片落下,恰巧砸傷了二郎神的眼睛,原來是瓦片的固定措施不良而鬆脫。二郎神堅持追究肇事責任,經查,南天門的所有權人就是玉皇大帝,於是二郎神向佛祖釋迦牟尼告狀,要求玉帝賠償醫療費用等損失。玉帝抗辯道,修繕工程已經發包給孫悟空了,施工品質當然是孫悟空要注意的,因為工程瑕疵造成損害也是孫悟空的責任,不是他的錯。如果依照中華民國的法律,佛祖該如何判斷呢? 解析:一、工作物所有人的責任民法第191條第1項規定:「土地上之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所致他人權利之損害,由工作物之所有人負賠償責任。但其對於設置或保管並無欠缺,或損害非因設置或保管有欠缺,或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本條規定工作物或建築物所有人,即使本身沒有直接侵權行為,仍須負賠償責任。其要件如下:(一)必須是土地上的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例如建築物、道路、橋梁、球場看台、電線杆、廣告招牌等等。(二)設置或保管有欠缺,亦即必須工作物有瑕疵,例如設計不良、不符合建築規格等。(三)侵害他人權利,包括人格權及財產權。(四)瑕疵與權利受侵害之間有因果關係。二、定作人的責任雖然工作物所有人須負民法第191條的責任,但如果工作物所有人與他人之間有「承攬」關係,而他人權利受侵害是因為承攬人的工作疏失,則工作物所有人(即定作人)不必負責。民法第490條:「稱承攬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之工作,他方俟工作完成,給付報酬之契約。」所謂承攬人是指「為他方完成一定工作之人」;定作人是指交付工作的一方。又依第189條規定:「承攬人因執行承攬事項,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定作人不負損害賠償責任。但定作人於定作或指示有過失者,不在此限。」因此,如果工作物所有人將工作交由承攬人執行,而因承攬人執行工作不法侵害他人權利,雖然此時定作人同時也是工作物所有人,仍不必負責,除非定作人「於定作或指示有過失」。所謂「定作人過失」,包含選定承攬人不當,以及對於承攬工作的指示不當。例如委託不具備合法營業執照的建築承包商。三、雇用人的責任民法第188條第1項規定:「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僱用人與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選任受僱人及監督其職務之執行,已盡相當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之注意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僱用人不負賠償責任。」如果執行工作之人不是承攬人,而是工作物所有人所僱用之人,則該受僱人侵害他人權利時,「僱主」也必須連帶負賠償責任。四、結論本題的工作物的所有人是玉皇大帝,因南天門的維修工程施作不當,導致瓦片墜落砸傷二郎神的眼睛,依民法第191條第1項規定,玉皇大帝似乎應該負責賠償二郎神的損害。然而本題的侵害實際上是因為孫悟空工程疏失所導致,孫悟空與玉皇大帝之間訂有承攬契約,而不是僱傭契約,依民法第189條定作人不必負賠償責任。可是玉皇大帝在定作上是有過失的。首先,孫悟空大鬧天庭,有不良紀錄,門神還將本件工程交給他承攬,顯然有選任上的過失。其次,定作人在點交時必須嚴加把關,不能接受有瑕疵的工作物,然而門神懼怕孫悟空竟然放水,屬於指示上的過失。依民法第189條但書規定,定作人有過失時仍須負責,而門神是奉玉帝之命執行本項工程,解釋上可以認定門神是代理人,亦即玉皇大帝本身才是定作人。依民法第188條第1項或第189條但書規定,玉帝都須負僱用人責任。
親子溝通,父母有方
2020-11-01
2019年4月的某一天晚上,上海盧浦大橋上,一輛白色轎車打雙閃突然停留在川流的車陣中,一女子下車,向後排說了些話,隨即上車,五秒後一男孩突然跑下車,從橋上跳了下去,緊跟著的女子因為沒能抓住他而坐地痛哭。該段監控的視頻後來在新聞中曝光,女子是一位母親,而從橋躍下的是她十七歲的兒子,兒子被送往醫院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兒子的母親說,兒子和學校同學間有了磨擦,於是她當時就在車裡對兒子進行批評,只是她怎麼也想不到,兒子竟然衝動的跳橋,而此後的悔恨與淚水,都喚不回一條年輕的生命。剛好在路上看到一段話,可以為這個事件做一個註解:「毀掉一生的不是遊戲,也不是貪玩,而是對孩子的語言暴力。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可以隨便打、隨便駡,其實孩子的心靈並沒有這麼強大,他們消化不了父母不留情面的羞辱和對人格的踐踏。」每一個家庭成員,其實都存在一種序位,從高處往下,男主人一定是家裡權力最大的嗎?其實也未必,以我的家庭為例,父親是主要家庭收入的來源,掌握經濟上的權力,但在家裡我最怕的是我媽,因為從小到大被母親指責的記憶依然歷歷在目。而我是家裡唯一的男孩,上面有三個姐姐,在某些時候家裡的考慮都會先滿足我的需求,例如家裡買的第一部冷氣機,就是因為那年夏天我要考大學。每個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身心都會有明顯的變化,在心裡也一定會碰到苦悶,尤其是同儕間的認同、有無被霸凌、以及初戀的迷茫,再來就是課業上的挫敗感。如果上述三事有了困惑與壓力,再看到父母親的相處,是痛苦?還是幸福?這就造就了孩子的情商。即使這孩子有家人的萬千寵愛,他內心仍然是孤獨的,渴望被人理解的。若父母親總喜歡以過來人的心態、用指導者的角度來教育孩子,只會造成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距離遠了,就只能大聲說話,扯開了嗓門,大概就沒好話了。孩子無法躲,也累了,頭也不回的一躍入江,孩子解脫了,也做了一件無法挽回的錯事,給父母的痛苦是一輩子的!大家都可以想一想,家人之間的距離與序列,我希望距離是近的,序列是接近平等的,大家才好溝通。畢竟距離遠、落差大、講話要用力,就看不到內在的心意了。父母千萬別嘮叨,學會走進孩子的內心,引導孩子說出感覺與需求,這比任何企管的課程都重要。最近我和吳娟瑜老師有開設「父母有方」的課程,談家庭與親子的問題,也歡迎大家多多關注!
中信房屋10月房地產成交統計
2020-10-30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10月份成交資料顯示,全台成交持續維持正成長,月增率達2.7%。六都以台中和台南表現最為出色,月成長均超越1成至2成。與去年同期相較,除高雄出現下半年以來首度的負成長外,餘五都依舊保有2位數的正成長,全台年增率為35.1%六都與上月相較,台北市月增2.2%,新北市月增1.2%,桃園市月微減0.9%,台中市月增21.8%,台南市月增15.2%,高雄市月減4.3%。 與去年10月相比,台北市年增40.9%,新北市年增12.4%,桃園市年增60.3%,台中市年增46.5%,台南市年增76.7%,高雄市年減15.1%。 政府喊話奏效 區域各自表現 國內不動產交易在第三季期間走出淡季不淡的佳績,但在進入第四季後的10月間,政府相關單位也接連表達對於房市與房價的關切,交易熱度因而稍見和緩,形成各區域不動產交易各自表現的現象。 近期台中與台南利多帶動土地和預售、新成屋銷售,使得中古成屋交易也聯袂受惠。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包括金管會、央行、國發會在內的各單位均對房市提出看法,甚至一度傳出政府將介入打房,雖後來證實目前還時機未到,但部分區域交易熱度確實稍見和緩,這也顯示政府對房市的「喊話」確實奏效。 第四季走勢民眾看法仍屬樂觀 對於政府暫時不會介入房市的表態,張世宗認為當前國內環境正處於由疫情低迷走向復甦的過程,除非房價爆衝遍地開花、經濟表現又已站穩,那麼政府才有可能積極採取介入的對策。 目前不動產市場交易尚屬健康,根據中信房屋調查,民眾對於第四季的房價看法仍屬中性偏多,暫時性的略微降溫有助於延續房地產交易後勢,預期年底前將會是溫和穩定的格局。
能負擔多少房貸 簡單算式告訴你
2020-10-29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 「買房能負擔多少房貸」是購屋人必定會面對的問題。不過其實只要用一道簡單算式,便可知道自己能負擔的房貸總額是多少。 根據中信房屋觀察,一般客戶在決定購屋後首要面對的問題並不是能不能找到符合自己喜好的標的,反而是擔憂自己能不能負擔得起。由於全台各地的房價差異甚大、每個人的財務狀況也有所不同,要審視有沒有能力買得起房,只能先檢視自己的財力再進行購屋評估。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買房除非一次付清,否則通常一般人會利用房貸分期還款的方式減輕自己的購屋壓力。銀行在進行貸款人審查時,主要是依據貸款人個人信用狀況、資產與還款能力等金融徵信結果進行審核,並給予適當的授信條件。 張漢超指出,銀行所給定的貸款方案中,以「利率」和「貸款成數」最為重要。以目前年利率條件約在1.3%到1.5%之間、一般人約可以貸得標的鑑估價7成左右來估算,只要將自己的「月收入乘以100」即可算出個人約略的「最適房貸總額」。 以個人為例,若月收入有6萬元,那麼最適房貸總額則為600萬元;若雙薪夫妻每月總收入為12萬元,則最適房貸總額約為1200萬元。 簡單公式背後牽涉「年利率」、「貸款期長」、「月收入」、「房貸負擔比」與「貸款成數」等重要變數。由年利率及貸款期數先計算出「每月平均攤還率」之後,再搭配收入、房貸負擔比、貸款成數算出最終的最適房貸總額。 上述估算因已考量貸款成數的問題,因此要注意的是試算結果並不包含貸款成數外相對應的自備、頭期款及其他稅費、仲介費或裝潢費。 張漢超表示,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狀態下,建議每月房貸負擔比以不超過月收入1/3為佳,若是夫妻兩人共同還款,房貸負擔比例可再調高些。至於貸款期數則應該考量個人的年齡訂出最合適的還款期間,雖然有金融機構推出30年甚至40年期輕鬆還款房貸專案,但如果民眾申貸時已屆臨三、四十歲,那麼除非有能力提前還款,否則貸款期拉長也不見得是好事,恐怕會讓你繳到退休都還繳不完! 由於簡單算式僅是約略的計算,實際能貸得的房貸總額,仍須由申貸的金融機構進行評估細算,購屋人也別忘了在購屋前預先做好個人財務規劃為宜。  
擔憂疫情與台海情勢 但多數民眾無懼:房價仍將持平穩定?!
2020-10-22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溫、台海情勢亦趨於緊張,根據中信房屋網路調查指出,68%的受訪者擔心或非常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對於台海近期軍事緊張,也有56%表示憂心。 不過當問及房價感受度時,55%受訪者覺得今年第三季(7~9月)相較於第二季的房價仍屬於「持平(±5%)」,認為房價「上漲(6~10%)」與「大幅上漲(大於10%)」的比例共計34%,明顯多於認為房價「下跌(6~10%)」與「大幅下跌(大於10%)」的11%,顯示受訪民眾普遍認為過去的第三季房價似乎有中性偏多的走勢。 而對於第四季(10~12月)房價預估,約有54%受訪者認為將會「持平」,認為房價「上漲」與「大幅上漲」者共計31%,仍多於認為房價「下跌」與「大幅下跌」的15%。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認為,調查結果反映的是民眾對整體政經局勢所感受到的社會現象,上述結果看似民眾對於房市充滿信心、無畏危機,但與其解讀為民眾「看好房市、無懼內憂外患」,倒不如說是面臨各項外在環境變化,有著追不上房價的無奈。 張漢超解讀,民眾由媒體獲得的資訊,多半是預售、新成屋市場熱銷、完售等利多消息,因此對於房市的感受多半是中性偏多的看法,國內今年第三季房市也隨著疫情趨緩,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比去年同期成長19.5%,走出淡季不淡的格局。但事實上,隨著國際疫情風險再度升高,台海關係也趨於緊繃,民眾心情其實是相當擔憂的。 張漢超指出,疫情導致經濟不振,因而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刺激消費。當資金大幅增加之後,部分游資流入房市,使得房市逐步加溫,這些現象環環相扣,也讓民眾充滿「亂世紛擾,唯房地產為穩」的矛盾與無奈。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中第四季受訪者對於房價看好與看壞的感受度已與第三季有所不同,差距也有拉近的現象。第三季看好房價上漲者總計為34%,然而第四季僅剩下31%,且看壞房價下跌者也由11%,增加至15 %,顯示民眾雖仍看好第四季房價表現,但也認為房價表現可能將趨於收斂。   您是否擔心國內會再有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高峰? 對岸於台海實施軍演,您是否憂心將威脅台灣經濟穩定? 與上季相較,您感受第三季(7-9月)的房價變化為何? 您預期第四季的房價變化為何?  
低利資金狂潮 中北部不動產低總價帶交易受惠最多
2020-10-13
【圖.文/中信房屋研展室】 低利環境資金狂潮,流向不動產交易哪些領域?中信房屋分析,今年1到8月不動產交易以中北部總價帶千萬元以下的不動產交易最為熱絡,由目前已揭露的不動產交易實價件數觀察,光是北市千萬元以下的不動產交易就已比去年同期成長55.4%,新北、桃園與台中交易成長幅度也分別有2.3%、3%與7.1%,此外,桃園3000萬以上的高總價交易亦明顯成長13.2%,至於南二都則以高雄最為無感,各總價帶交易量皆無增加;台南在1500萬至2000萬與2500萬至3000萬總價帶各有成長,幅度分別為4.8%與11.5%。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疫情導致消費低迷,迫使經濟與金融環境不得不祭出寬鬆措施以刺激消費,在低利環境下,最直接受惠的就是包含房貸在內的貸款族群,特別是對於居住在高房價地區的中北部民眾而言,低利房貸猶如「撿到一把槍」,是降低購屋成本的好時機。 購屋人原本就相當關心房貸成本的多寡,且根據聯徵中心的資料,今年前兩季新增房貸中,六都有45.3%~73.2%為年收入100萬元以下族群,甚至22.6%~42.4%的貸款人為年收入60萬以下者,顯示大多數會利用房貸置產的都是一般受薪階級,更不是年薪超高的族群。 張漢超表示,六都中北部房價高,一般民眾在購屋壓力下往往只能選擇中低總價帶的物件,但顧及付出成本而遲遲不敢入市。但在今年降息後,購屋人付出房貸成本降低,觸動民眾進場置產意願。由降低購屋成本的角度而論,這波低利環境資金潮最大的受惠者,或許就是在中北部高房價區域內購屋預算有限的族群。 特別的是桃園3000萬以上的高總價帶交易也大幅成長,與1000萬以下的低總價聯袂形成交易市況M型化的現象。張漢超表示,桃園房市近年交易熱絡,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在北北桃區域內同樣是高總價產品,在桃園卻能買到更寬廣的空間、更佳的居住品質以及更好的居住隱密度,且不少台商歸國也會選擇在桃園置產,也算是資金潮下另類的受惠產品。 在南二都台南的部分,現階段揭露的實價交易件數,雖僅中、高總價帶的產品上有顯現交易增加的狀態,但由買賣移轉棟數上來觀察,交易熱度已開始後來居上。台南房市近期也不斷傳出佳績,資金回流帶動當地投資,也造成在地不少新建案熱銷的市況, 8月表現更呈現出淡季不淡的現象。 至於高雄對於這波降息資金潮似乎較為無感,張漢超認為應是延後發酵,整體交易有倒吃甘蔗的現象。高雄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累積移轉量」和「新增房貸件數」雙雙呈現交易動能略減的現象,主要是因去年3~5月間為全年交易高峰,因此使得今年上半年交易熱度不如以往。 值得一提的是台南、高雄兩地「買賣移轉棟數累積移轉量」有差距收斂的現象,且進入下半年後,高雄房市也有顯著加溫,第四季又將進入房市年底旺季,因此估計南二都的資金潮將會較其他四都晚發酵,年底亦可望突破去年交易總量。
中信房屋9月房地產成交統計
2020-10-01
9月份中信房屋內部房地產交易統計,全台交易依舊維持正成長格局,但漲幅受上旬仍在鬼月期間而略顯收斂,月表現小幅成長1.5%。與去年同期相較,全台仍有31.5%的成長,年增表現依舊出色。六都月增率以桃園市最佳,新北則呈現量縮月減走勢。 與8月份相較,本月台北市月增1.1%,新北市月減4.3%,桃園市月增10.1%,台中市月增4%,台南市月增2.5%,高雄市月增2%。與去年9月相較,台北市年增46%,新北市年增39%,桃園市年增49.3%,台中市年增34.6%,台南市年減2.4,高雄市年增6.4。 房市熱度猶存 上旬鬼月微幅干擾 本月由於泰半時間仍屬鬼月期間,成交表現因而略為受限。全台雖以正成長作收,但幅度未有大幅度變化。由來客數與上月相當的狀態下研判,成交簽約或有延後的現象。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本月整體交易表現變化不大,僅新北交易略減,不過減幅不大、屬於正常波動。整體而言,房市受到低利環境的帶動下熱度猶存,因此即使9月上旬仍在傳統民俗月期間,但成交量仍能以正成長走勢作收。 加碼版優惠房貸結束 影響應有限 自央行調降利率以來,各行庫也相繼推出加碼版房貸優惠,但這些加碼專案僅施行半年,9月底相關加碼將會結束,10月起各行庫雖可能會推出新專案,但過渡時期是否可能會影響房地產市況? 張世宗指出,目前房貸利率已在歷史低檔,因此即使房貸加碼方案到期,利率仍比3月降息前為低,加碼版房貸到期,預估對於房市可能的影響應不太大,畢竟時間也將步入第四季房市旺季,再加上近期預售市場持續熱絡,年底前應會為中古房市再注入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