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房屋全國經營者大會榮耀登場 千萬業績經紀人數創新高!
2025-03-31
雖然台灣房市買氣降溫,但中信房屋卻繳出亮麗成績單,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總經理張世宗在全國經營者大會,表揚表現卓越的房仲。適逢中信房屋成立40週年,中信房屋全國經理者大會以「榮耀啟新篇、同心創未來」為主題,此場大會共匯聚了全台超過400位以上的房仲菁英,共同見證過去一年的輝煌成就,展望未來的發展藍圖。2024年前三季全台房市買氣高漲,中信房屋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共誕生超過40位千萬經紀人,創下歷史新高,更有5家加盟店年度業績突破億元大關,充分彰顯了中信房屋在房仲行業中的強大競爭力與市場影響力。這些優異成績的背後,不僅是房仲同仁的專業與努力,更是中信房屋40年來對服務品質的堅持與創新經營卓越的體現。展望2025年,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14%,國內景氣穩定成長,購屋民眾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再加上AI科技題材發酵,商用不動產和土地的交易需求持續熱絡,這些都為房地產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雖然現階段受房貸問題影響,買氣有所縮減,但對自住客群來說,現在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物件更豐富多元,議價空間也更有彈性,只要多看、多比較、大膽出價,相信都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到心儀的房子。張世宗表示,未來中信房屋將繼續積極拓展加盟店,持續深化與加盟夥伴的合作關係,協助經營者提升競爭力。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中信房屋推出了「生活服務項目」,打破傳統房仲服務的局限,打造一個從買屋到入住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務,進一步加深客戶與加盟店的互動,讓房仲服務走進客戶的生活,強化中信房屋的品牌價值,開創房地產市場的新篇章。
全球投資新趨勢 ESG概念題材正夯
2020-10-01
近年來,全球ESG概念興起正夯!ESG代表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ance)3個英文縮寫,ESG議題在國內外皆受到極大的關注,早已成為企業、金融、法人投資圈最熱門的英文縮寫,更注意到ESG題材投資潮流!「永續」、「低碳」是全球共識  ESG成為國際企業必修課像是Google、Amazon、Apple、Microsoft等知名國際企業皆推出潔淨能源計畫,甚至Apple覺得這樣還不夠綠 (Green),近期更宣布目標在2030年供應鏈和產品實現100%碳中和(carbon-neutral),亦即讓未來售出的每台iPhone、Mac等設備都可達成零氣候影響;此外,國內Apple供應大廠包括廣達、仁寶、和碩、緯創等也允諾將共同響應,看來ESG成為企業的必修DNA,此趨勢在未來將愈加明顯。近年全球氣候急劇變化,像是中國大陸長江沿岸遇上80年最大洪水、日本遭遇數10年罕見的暴雨侵襲、台灣更飆至39.7度創下124年來最高溫紀錄等,都是現在進行式,「永續」、「低碳」已是全球各國的共識。所以懂得抓住順風趨勢永續投資,低碳投資的力量不容小覷,2020年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已達3,500億美元。氣候變遷的綠天鵝來襲  投資更需要重視ESG持續性的疫情已為各國經濟帶來重創,環境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國際清算銀行(BIS)年初首度提出新名詞「綠天鵝(green swan)」來襲,警告氣候變遷如同黑天鵝般,比金融危機更加威脅人類的生存,不僅將引發金融危機,企業股價受衝擊,也讓投資人更加重視企業作為是否納入ESG,並將其納入投資的篩選方法之一。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主權基金、世界主權基金、退休基金與聯合國皆在積極推動ESG投資,ESG議題已不容忽視。根據IMF 2019年10月的永續金融報告,全球永續基金規模於2019年9月已達8,500億美元,其中又以股票型占比最高、成長最快,金額規模達到5,600億美元。全球永續基金規模成長概況 資料來源: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永續金融報告(2019.10)」;資料日期:2010.01~2019.09ESG概念資產在市場動盪下  具耐震力表現相形抗跌此外,根據全球知名資產管理公司Morningstar晨星資料統計顯示,2019年美國永續基金淨流入金額年增4倍,足以顯示股票型永續基金已成為全球投資趨勢;2020今年來全球ESG基金(含ETF)規模持續增加,截至7月底,市場規模來到1.26兆美元,其中ESG ETF規模更較去年大幅成長65.82%,顯見疫情掀起的市場波瀾,更加促使ESG成為市場投資新顯學。根據Bloomberg資料顯示,2020年截至5月底,台灣加權指數跌幅約8.8%、美國道瓊指數下跌10.8%、德國DAX指數下跌12.6%,同期間,MSCI臺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跌幅僅5.7%,顯示疫情不僅驗證ESG概念資產於市場重挫下跌時的耐震力,當市場動盪表現相形抗跌。這也促使投資人反思企業抵禦風險及永續經營的重要性,而企業重視永續經營,易獲得投資者信賴,並催化ESG的投資熱潮。投信發行ESG概念基金  涵蓋股票、債券與ETF等3大類台股在今年3月落底後,第2季以來反彈超過30%,吸引投資人對台股的關注,看好台股後市仍有表現機會下,也掀起台股基金募集潮,尤其是ESG概念投資蔚為風尚。目前國內投信發行的ESG概念的基金產品,主要涵蓋股票、債券與ETF等3大類基金;市場區域則有聚焦台股、新興亞洲與全球等市場;屬性類別有高股息、量化、公司治理與低碳等,已逐漸多元發展,可提供投資人挑選。
南迴改+蘇花改 拉近南來北往的交通與產業商機
2020-10-01
房市買氣攀升  大豐地區住宅完整具潛力東大台東加盟店店長劉祁明表示,台東房價近年來水漲船高,跟南迴完工有著密不可分關係,108年12月23日南迴改通車,讓台東到高雄的車程時間節省了有30分鐘之多。109年01月06日蘇花改通車,台北到花蓮只要2.5小時(節省約1個小時),到台東也相對變得更近。109年12月底南迴鐵路電氣化,台東到高雄約可節省1個小時,以後到高雄約90分鐘可達。近年來隨地價與營建成本提高,房價也跟著上揚,重大交通建設陸續完工,也意味著未來南台民眾至台東距離大幅縮減,台東房市買氣也就悄悄往上攀升。台東地區房地產仍以透天為主,不管是新成屋或中古屋的價位,總價大約落在1000-1600萬元左右(土地28坪左右,建物50坪左右)。台東目前還是自住需求的比較多,在地人、換屋需求或是公務人員來台東工作,大約佔了8成左右。但因這幾年外縣市建商進入,開始有新電梯大樓可作選擇,目前新大樓每坪價位落在18-24萬元之間,價位視地段差異而有所不同。昌益建設之品建築、山海琚建案都已完銷,富野集團的高野建設在台東市中心的大同臻品,也銷售7-8成。目前台東市最熱的地區,在漢陽南北路區域(大豐地區)的新建案最多、透天約有60-80戶準備新建中,新大樓約有300戶正在新建中。另大豐地區的『台東市豐榮、豐樂地區(南區)區段徵收案』,預計可於110年底完成,到時候整個大豐地區,有最完整的住宅區就在此,是台東市最有潛力的地區,附近有黃昏市場、星巴克、麥當勞、全聯超市、馬偕醫院生活機能良好。產業轉型引入商機  旅遊產業蓬勃發展劉祁明店長指出,台東市中心商業區位於縣政府前中正路及中山路一帶,台東舊站遷移後,市區商圈沒落多年,當地政府將之改建成旅遊服務中心及鐵道公園,2015年又將旅遊服務中心改建成客運轉運站,因而使第三級產業發展不致因此完全沒落。因公共運輸交通的活絡,重新吸引了許多商號及觀光旅館及各級連鎖店進駐於鐵花路及新生路一帶。在地藝術氣息結合大片綠地的鐵花村,小型的文創市集多了藝術創作變得更加熱鬧,一顆顆高掛彩繪熱氣球也是來訪必拍的景緻。台東是民眾旅遊的好地方,每年的鹿野高台的熱氣球、原住民豐年祭、池上大地藝術季、成功的月光.海音樂會等等,因為自然美景,也是戶外運動好地方,每季都有鐵人三項的比賽或慢跑的比賽,每年的11月就是東河金樽國際衝浪比賽,吸引很多民眾過來參賽。走跳的台東 景點精彩滿分店長劉祁明補充,台東是一個很容易被識別的土地,在這裡生活的人們,無論是在地人或是新移民,都很容易被感染成像「台東」一樣可愛的人。市區景點除了鐵花村之外,台東圖書館外形也很特別,像一座綠色小山丘,用不同角度欣賞也很像埃及金字塔,加上綠建築特色吸睛,館內又收藏豐富知識,兼具讓學子學習與旅人觀光的優點,開放至今也被民眾列為東台灣最美的圖書館。而台東森林公園的『琵琶湖』以夢幻仙境著名,不少來訪的旅人都為此美景而著迷,騎著單車在廣大的公園裡漫遊,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與大自然對話,心境更加自在。加路蘭休息區擁有一整片遼闊的大草原,來訪可以望海聽風,感受大自然的美,加路蘭休息區裡還有很多特色的藝術裝置,很值得旅人一起來這裡取景玩拍。旅遊業的支撐及交通的改善,使得台東發展備受關注,歡迎您有空前來親身體驗。中信房屋台東服務據點-------------------------------------------------------------台東更生加盟店      089-361-168  臺東縣台東市中心里7鄰更生路495號成功帝寶加盟店      08-985-3318  臺東縣成功鎮三民里中山路83號東大台東加盟店      089-320808   臺東縣台東市光明路133號
揪出骨質流失壞習慣
2020-10-01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肌肉強度、骨骼密度皆逐年下降;但事實上,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知不覺的習慣,正是加速骨質流失、肌肉強度降低的兇手,趕緊揪出偷走鈣質的壞習慣。世界衛生組織認定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是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4位。根據國健署2015~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50歲以上民眾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量測骨質密度,結果發現,隨著年紀增加,骨質疏鬆症患者隨之增加,且女性比例遠高於男性。調查顯示,50~64歲男女性骨質疏鬆症比例分別為4.6%、6.8%;65~74歲男女分別為5.7%、18.3%;75歲以上男女分別為19.4%、29.3%。也就是說,超過50歲以上,平均每4~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症的問題。骨鬆容易骨折,半數會再次骨折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輔仁大學臨床講師劉哲瑋指出,骨質疏鬆症為一種全身骨骼疾病,是由於骨質減少、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組織結構,呈現孔隙變大,甚至中空疏鬆的現象,容易導致骨骼脆弱、斷裂,增加骨折的危險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逾900萬起骨鬆性骨折發生,全球每3秒就有1人因骨質疏鬆症而骨折,髖骨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一年內大約有40%無法自行走路,60%病患需要協助;而台灣的髖骨骨折發生率,更是亞洲區第1名,全世界9名。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50歲以上,每3名女性就有1人因為骨質疏鬆症的問題而導致骨折,每5位男性也有1位骨鬆性骨折,尤其發生第一次骨折後,將近一半的人會再發生第2次。髖骨骨折,1年死亡率高達20%劉哲瑋表示,骨質疏鬆症最直接影響就是骨折,骨折會引起嚴重疼痛,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常見骨折部位為脊椎骨、髖骨、手腕,其中又以髖骨骨折最為嚴重。病患無法自由行動,嚴重的話,甚至殘疾而長期臥床引發感染,髖骨骨折常會引起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而脊椎骨折者除了引起背痛、駝背、身高變矮,嚴重則會影響肺功能及消化系功能,甚至造成死亡。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往往造成失能狀態,需要他人的協助照護,也喪失自主活動能力,甚至會增加死亡的風險。根據國內統計資料顯示,男性髖骨骨折病患在一年內的死亡率為22%,女性則為15%,相較於同年齡者平均死亡率高出許多。6大骨鬆壞習慣1.沒有運動習慣生活中缺少活動,不常走路、爬山,或是缺少重負運動,當骨頭長時間缺少刺激,容易導致造骨細胞減緩骨頭的生成作用,也會讓蝕骨細胞加速破壞作用,就會造成骨質流失加速,增加骨質疏鬆症風險,也容易肌肉萎縮,增加肌少症的風險。而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也容易會有體重過重、肥胖的問題,則會增加骨頭、關節的負擔;相較於體位正常的人,也有較高的骨質疏鬆症風險。2.不常曬太陽許多女性很害怕曬太陽,遇到太陽總是用陽傘遮、戴帽子、全身塗滿防曬乳;但是不常曬太陽,當皮膚少了紫外線照射,就容易會缺乏維生素D3,也比較不容易留住鈣質,骨質流失也比較快速,建議只要讓手背每天曬太陽 15~20分鐘,就能製造足夠的維生素D。3.飲食不均衡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的人,通常容易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就會缺乏足夠的營養素,尤其是鈣質攝取不足時,骨頭會釋出鈣質,以維持正常血鈣濃度,若是長期缺乏鈣質,骨頭中的鈣就被掏空,嚴重將造成骨質疏鬆症、骨折。尤其是有節食習慣的女性,更會減少分泌女性荷爾蒙,加速骨質流失,容易造成骨質含量變少、肌耐力降低,增加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4.過量飲用茶、咖啡雖然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喝茶、喝咖啡,會造成骨質疏鬆症;但是,含咖啡因的飲料具有利尿效果,大量飲用也可能容易造成鈣質加速流失,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5.吸菸吸菸是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吸菸會減緩造成細胞的活性、降低血中骨鈣素濃度,增加骨細胞對抑鈣激素的抗性,同時會增加蝕骨細胞破壞,加速骨質流失。6.酗酒酗酒是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之一,酒精可能對於骨骼有直接的毒性作用,會抑制造骨細胞的活性,同時影響鈣質、維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加速骨質的流失速度。根據研究顯示,酗酒者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3倍。
紀州庵
2020-10-01
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2020年上半年幾乎都留在台灣,沒有到海外出差,可是大半輩子都在各地飛來飛去的生活,卻很難適應這突破之間的暫停,所以趁著台灣疫情還受到良好控制之際,我會戴著口罩出去走走看看,只是交通工具從飛機換成了兩條腿及youbike自行車!在過去二年,走過四次敦煌大漠戈壁徒步108公里,發現徒步是一種修行的方式,在浩瀚無垠的土地上,天地間只有你一人,那一刻你會與自己有許多對話,過去種種、前塵往事,歷歷浮上心頭,時悲時喜、時笑時泣,無人發現的時刻,人的情緒也不用隱藏,這段時間不為工作煩憂,歲月靜好。從東區自宅出發,走大安路、信義路、穿越大安森林公園、再走和平東路,這時和東區的商業繁華漸漸遠離,經過了青田街,這條街應該是台北市最雅緻的一條街,街道不寬,這裡距離台大、師大很近,在日據時代留下的老建築,後來都變成了教授宿舍,在緣樹相蔭間造就了台灣文學的風潮。除了青田街之外,温州街、泰順街、金華街、牯嶺街、廈門街、師大路,都在這個區域,值得大家花一天的時間遊覽漫步。從羅斯福路轉進同安街,這條街很安靜,人車聲不多。作家王文興對這條街有這樣的描述,「同安街是一條安靜的小街,住著不滿一百戶的人家,街的中間微微收進一點彎曲,盡頭通往灰灰的大河那裡。」路的盡頭是水源路,那條灰灰的大河是新店溪,就在溪邊有一幢名為「紀州庵」的日式建築。作家王文興曾在紀州庵居住過,現在除了古蹟被保存下來之外,旁邊還蓋了新館,是個文學基地,裡面有文創書店、風格茶館、文學沙龍等活動設施。紀州庵,十足的日本名字,初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所經營的日式料亭,「紀州」為地名,指的是日本江戶時代的紀州藩,其位置約為今和歌山縣一帶,取這名字當然有懷念故里之寓意。在1950年代,二戰結束國民政府來台,這裡又成為了公務人員的眷舍。 展覽廳裡還有著日據時代的老照片,它倚河而建,有橋相連,現在水源快速道路上有一高聳的堤牆,所以我們看不到河景。而在以前,新店溪可能舟楫來往,稍一靠岸,登橋步入紀州庵,這個料亭就成為了現代的居酒屋,故鄉的美食、故鄉的話語、三味線的撥彈、歌舞伎的曼舞、紀州男人酒後的奔放與灑脫,我的腦海像穿越劇刻般浮現出一幕幕的場景......轉身回神,紀州庵裡有人靜靜的點了杯咖啡,陽光從木格窗外灑入,書本上也映著窗格身影;也有人三三兩兩在廊亭坐著,因為通風,完全沒有暑意。庭前有好幾棵大榕樹,樹上有鳥兒在輕唱。台北真是個好地方,城南大家最熟悉的是台大和師大,然而讓這個地方更有內涵的應是這些人文古蹟,是大師寓所,是在巷弄間點綴的裱畫間、小書店、美術社,是在公園裡牆上的一首現代詩,是茶藝館裡傳來的古箏琴音......。這裡是台北城南,這裡是紀州庵,值得你在一天午後,信步走來。  
2個人的舒適小家
2020-10-01
20坪、3房2廳、2人。大樓。新成屋。20坪。空間格局/玄關、客廳、餐廳、書房x 2、主臥、衛浴。主要建材/天然木皮、皮革、編織地毯、噴漆。20坪居宅,整合了3房2廳的實用格局,並締造井然有序的機能與動線,讓2個人在此展開新生活,共享美好視野。公領域的配置上,透過格局的重整,讓玄關、客廳、餐廳彼此整合於一方正區塊內,且運用屏風、地坪材質、天花板造型等差異,界定各自的場域範圍。同時考量到原始格局沒有玄關,於是框塑新的入口緩衝領域,除了達成落塵作用,也與一旁的餐廳形成空間感串聯,並透過天花板造型定義餐區空間,在有限的坪數中,坐擁小而美的用餐區域,讓餐廳成為一獨立區塊,而非動線上的過度空間。風格上,則考量到屋主喜好及空間感的延續,捨棄繁複的語彙,採用梧桐木皮、金絲柚鋼刷木皮等素雅材質,援引美好的採光相佐,形塑溫煦的居家溫度;並勾勒流暢的線條,達成各區域的框界,也修飾掉了吊隱式空調的突兀性。壁材為空間注入溫度與亮點格局分配方面,則依循男女主人需求,在有限的20坪內分配3間房,每間房皆因空間有限,規劃上務求精巧實用,並保有適度的空間感。除了主臥之外,另外安排男女主人各自的專屬書房,將前書房作為女主人練習樂器的地方,但同時加入掀床設計、兼具寢臥功能,讓空間主題具有彈性,而後書房則是男主人的專用場域,同樣兼顧休憩與閱讀機能,並藉由架高地板精省坪效,讓使用上更具餘裕。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 男女主人希望坐擁各自的書房。● 有限空間內,擁有實用收納機能。● 簡單不繁複的線條與色彩設計。01 材質 輕盈木質挹注簡約風韻以簡約感作為空間底蘊,並藉由細節、軟件提點活潑度。客廳沙發牆,採用實木皮鋪陳背景,並刻意保留上方懸空,讓牆面顯得更輕盈且具立體感。全室透過淺色的梧桐木皮,搭襯紋理鮮明的金絲柚鋼刷木皮,營造具層次性的溫潤視野。02 格局 落塵玄關  引渡空間感與光線改變既有空間結構,將玄關空間拉長,並結合鞋櫃功能,讓入門後的視覺獲得緩衝,同時也延展了餐廳的空間感,地面則鋪陳編織地毯、圍塑落塵範圍,再使用小冰柱玻璃與木皮建構隔屏,保有自然光線的適度穿透。03 格局 線條框塑餐廳範圍為了讓餐廳成為獨立區塊,而非動線上的過度空間,透過框線手法與天花板木紋的包覆,定義其使用範圍,並善用柱體的退縮空間置入餐櫃,牆面亦嵌上層板形成展示風景,在有限坪數中打造小而實用的用餐場域。04 機能 精算尺寸與坪效的臥房規劃3間房皆承襲簡約而實用的風格。主臥內,將床頭整合浴室門片,透過俐落線條與柔和跳色,修飾機能的存在,盡可能保有空間感。女主人的書房,則規劃可收納於立面的掀床,並整合諸多收納櫃體,讓房間可作為練團室、書房與休憩臥房等多主題使用。
鳳凰「有愛無礙」! 無障礙旅遊帶你走遍台灣
2020-10-01
量身打造 旅遊正能量鳳凰旅遊帶領身障朋友玩國旅,用旅行充飽正能量,是台灣首家推廣無障礙遊覽車的旅行社,集團旗下擁有多輛大型無障礙遊覽車,由鳳凰基金會出資打造,在疫情期間,仍持續關注身障者的需求,隨著疫情趨緩國旅復甦,自七月份起,已舉辦多場無障礙旅遊活動,八月份又再次與國內兩大身心障礙者關懷團體共同攜手推出《十七里海岸線.老鍋農莊.蛋寶不老村一日遊》,以及《新竹動物園.老鍋農莊.十七里海岸線一日遊》,運用自家無障礙遊覽車,打造了輕鬆舒適又有趣的無障礙一日遊,陪伴身障朋友走出戶外!這次的腳步,來到了北台灣的新竹及桃園,帶領身障朋友前往欣賞超美的十七公里海岸,碧海藍天加上藍白地中海希臘風建築,大家盡情舒展身心,還有桃園蛋寶生技不老村,一整排的紅色鳥居,簡直以為來到了日本,充滿偽出國的興奮!還有最近網紅熱門打卡點的新竹動物園,雖然不大但很有質感,動線的設計很流暢,無障礙設施做的相當好,而且沒有臭味,裡頭有超呆萌的河馬、卡哇伊的馬來猴等,一看到這些可愛的動物,大家整個high起來。此外,還前往老鍋農莊體驗古早味零嘴~爆米香DIY,享受共學的樂趣。除了景點環境及動線考量適合團員,交通方面搭乘鳳凰的無障礙遊覽車專車接送,車內設置輪椅區及客座區,適合各類型輪椅寬度調整使用,並有大型輪椅升降機協助輪椅進出,確保大家開心旅遊趴趴走。身障朋友也能玩水 瘋一下此外為了讓身障朋友能進一步享受玩水戲水的樂趣,行程中更貼心的預先租借了沙灘輪椅車,在領隊、沙灘輪椅操作老師及家人的陪同下,其中一位團員妹妹難得的體驗了沙灘輪椅飄浮水面的經歷,在摸到沙子及清涼海水包圍的當下,她興奮的大呼:以後還想再來玩!無限美好的回憶因為行程的提前規劃,讓一切更為不同。此外,行程還前往金瓜石的黃金博物館,特地安排了兩位專業導覽員,為團員詳細介紹博物館內的文物。 除了量身訂製規畫的行程外,也有「悠遊台南二日」常駐行程,前往台南都會公園-奇美博物館、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北門遊客中心、十鼓仁糖文創園區,景點特意安排較長時間停留,讓輪椅使用的旅客們能更輕鬆的走行程,不讓旅途走馬看花。
耳朵經濟新商機 Podcast緊抓育兒通勤族
2020-10-01
Podcast為日常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種不需要仰賴螢幕的音訊夥伴,無論是在通勤途中、想放鬆身心或是激發對各種主題的好奇心。近兩年台灣吹進一股Podcast風潮,儘管美國已有半數人口聽過,但Podcast在台灣仍被視為新媒體或小眾市場,聽眾主要來自上班通勤人口或育兒族,利用零碎時間汲取資訊。Podcast易收聽內容多元  台灣偏好新聞節目Podcast一詞源於iPod加上broadcast(廣播)的組合,是一種音訊數位檔案,可以透過數位裝置下載或離線收聽,內容橫跨演講、表演等多元類型,節目的單集時間長度約20至40分鐘。以最早經營Podcast的美國市場來說,截至2019年9月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約1.65億人收聽過Podcast,每週更有超過1億人收聽Podcast。根據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觀察,Podcast有獨特能力去講述娛樂、教育、挑戰內容,或是啟發人們、使人們打破文化障礙並團結在一起的故事。Podcast為日常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種不需要仰賴螢幕的音訊夥伴,無論是在通勤途中、想放鬆身心或是激發對各種主題的好奇心。Spotify東南亞工作室的負責人祖札特(Carl Zuzarte)表示,以全球角度來看,最受歡迎的Podcast多為喜劇及犯罪類型的內容。從亞洲角度來看,有些國家如印尼,用戶特別喜歡的節目類型是喜劇、談話性節目及驚悚類型;在台灣,Spotify觀察到用戶更偏好新聞類型的節目。祖札特說,儘管Podcast在台灣相對較新,但各種內容都有發展的空間,將有機會在台灣看到更多不同內容的發展。Spotify鼓勵更多的創作者製作更多內容,以便聽眾繼續擁有更多的選擇。如此一來,不僅為產業帶來貢獻,更驅動整個Podcast生態系統的發展。Podcast受歡迎的原因在於聽眾以短時間導讀的方式,即可深入了解事物主題,不必花太多時間閱讀和觀看新聞,因此電信業者台灣大哥大相當看好,將Podcast節目引進串流平台,透過「一站式聲音服務」提供用戶更多有聲內容。上班族育兒族懶人最愛  整合時間快速吸收資訊目前台灣大哥大旗下串流音樂平台MyMusic經營的Podcast節目類型大約分為九類,涵蓋休閒娛樂、心靈成長、聊音樂、產經時事、職場創業、健康樂活、有聲故事書等。根據今年1月Podcast在MyMusic推出至今的點聽數據,其中最受歡迎的類型以休閒娛樂占53%、名人雜談占16%、文化與學習占14%。Podcast聽眾以35至44歲的白領上班族和育兒族為主,由於生活忙碌、時間碎片化,特別需要高效率的資訊吸收方式,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分心做其他事。台灣大新媒體服務副總經理李芃君指出,汲取資訊的方式因為智慧裝置發展,從視覺延伸到聲音。例如智慧音箱、車載裝置、智慧穿戴裝置等,都是聽覺為主的資訊吸收方式,也加速用戶對於Podcast的收聽需求與接受度,間接加速了Podcast內容的發展。李芃君說,由於Podcast創作的技術與設備門檻較低,不像YouTube影片拍攝與剪輯過程較為繁複,且內容分眾多元,近期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有新的Podcast頻道推出。Podcast將重新定義音樂串流平台在價值鏈中的角色,也可期待創造有利於創作者及平台雙雙互惠的商業模式。對於創作者或是媒體平台而言,如何運用即時與熱門話題來搶占用戶耳朵的注意力,協助用戶找到「有價值的聲音內容」,並提供用戶想要聽的Podcast節目與音樂,將用戶留在平台中、提升黏著度,且不斷給予新鮮感,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進門容易修行難  Podcast業主靠熱情苦撐科技部落客林小旭在朋友邀請下,從2018年9月開始與科技玩家KisPlay一起播出Podcast節目《科技酷宅》,近期探討的主題包括手機越賣越貴、防蟎殺菌技術、盜版影音網站楓林網主嫌落網、電動機車Gogoro商用資費爭議等,內容包羅萬象。不過,擔任Podcast節目主持人看似光鮮亮麗,卻要擔心收入來源問題。林小旭說,除了少數節目之外,幾乎90%的Podcast節目都缺乏商業模式。「現在大部分到Podcast的人都是先插旗,也是靠熱情支撐。」林小旭表示,有些主持人跟廣告主討論過合作,卻發現難處是無法掌握觀眾人數,難以評估廣告效益。林小旭認為,當務之急是讓市場知道什麼是Podcast。最近一、兩年在台灣很多人開始嘗試Podcast,因為錄製節目很簡單,只要到iTunes或Spotify去註冊就行,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林小旭也發現,在Podcast上做節目跟YouTube很不一樣,要對著沒有目標的地方自言自語,還要掌握聲音起伏,有時比看著攝影機錄影片更難。對於Podcast未來在台灣的發展空間,林小旭直言「非常大」,因為對消費者和使用者來說,手機追劇是用看的,反而收聽Podcast不會有太多視覺上的負擔。最近台灣廣播電台開始把更多已經播過的節目放到Podcast上,連全台最大的年輕人論壇Dcard都開設專版討論Podcast。林小旭認為,這些現象都顯示Podcast受到的關注度正在快速上升,未來發展潛力可觀。
不動產投資氛圍有變化 長期持有投資者增
2020-09-10
【圖文/中信舴屋研展室】 民眾藉由不動產進行投資有增加的趨勢嗎?根據中信房屋調查指出,86.7%民眾購置不動產是以「自住」用途為主,「投資」用途則僅占了13.3%,與過去的調查相比,「自住」用途與「投資」用途分別增減了0.6個百分點,幾乎無太大的變化,但進一步分析其中的投資目的時卻發現,「長期持有」已由過去調查的4.6%上升到7%,且普遍認知的兩項投資置產目的:「收取租金」和「短期出售賺價差」,反而分別由過往的5.3%和3.9%降至4.9%和1.4%。 置產用途基本上無大幅變化,顯示房地產市場以自住為基調的特性並未改變。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認為不動產投資領域的置產目的正發生些微的改變,檯面上看不出來的「茶壺內變化」正在發生當中。 張漢超表示,有能力以不動產作為投資者,多半具有較穩健的經濟基礎,且對經濟前景的變化有著基本的敏銳度。倘若對未來經濟前景有所疑慮,那麼在不動產投資決策上也會做出相對應的避險。 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今年民間消費將可能走向實質負成長的格局,景氣預估明年才有機會重拾成長動能,因此過去從事短期出售不動產賺取價差的投資者恐怕也是擔心短期經濟不佳,扣除必要成本後賺頭不佳,轉而偏向「長期持有」。 至於出租不動產收租的投資行為有所轉變,多少也是受到市況不佳、付出成本較高,以致投報率不如預期。張漢超指出,房東遇到的最大變數就是房客素質,有些房東乾脆只租給背景單純的學生,但受到少子化的衝擊,連學生租屋市場也相對萎縮,因此最終只好不再將收租作為主要的投資目的。 任何投資追求的都是最終的收益,而不動產投資領域更是牽涉了持有及轉手成本以及時間成本等問題,不確定的市場變動也加重了不動產投資的隱性風險。張漢超表示,近年有不少不動產投資人賠售出場的消息,這也意味著以不動產從事投資的行為,在市場不明確的情況下確實存在難以捉摸的風險,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除非能做足功課、精準掌握成本與收益,否則不建議將不動產視為投資產品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