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供應鏈 全球新版圖 美大選後分析
2024-11-29
聚焦輝達財報 AI股與航運股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成為全球供應鏈發展新趨勢,美國總統大選後,供應鏈移出中國的趨勢不變,這已然成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就產業發展而言,AI掀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掌握算力和發展算力的資源成為顯學,從全球四大雲端服務業者擴張資本支出的方向,以及台廠全球布局先行者,可以找到相關台股供應鏈投資標的。輝達財報動見觀瞻,台積電、鴻海等輝達供應鏈相關14檔個股值得留意。另外,繼馬士基大幅調高運價後,長榮海運也表示明年合約價漲定了,近期航海王頗有風雲再起之勢,可以持續追蹤。美國總統大選後,對於台灣企業而言,供應鏈移出中國的趨勢不會有變化,這已然成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美國是台灣最大的終端出口市場,台灣的產業政策與美國牽連極深,美國政策也會深刻影響台灣。美國兩黨對中國皆強硬,但對於盟友或貿易夥伴的態度差異較大,在美中貿易對抗的態勢逐漸升溫下,全球供應鏈的移轉速度將加快,台灣企業須盡可能的分散供應鏈,趨避風險。美總統大選牽動全球供應鏈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成為全球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雖然在短期內會造成遷廠、人員培訓等成本增加,但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倘若持續留在中國,恐將面臨高關稅的壓力,在美中於貿易、政治、科技、軍事等領域全面競爭態勢白熱化,熱戰的修昔底德陷阱或不會這麼快發生,但貿易和科技的衝突卻無法避免。尤其美國企業的供應商皆開始從中國轉移至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墨西哥等國,且在中國的人口紅利、政治穩定度、對外資補貼政策皆漸無吸引力時,外資就像重力加速度般離開中國。無論兩黨哪位候選人勝出,對中政策的基調都不會改變,此前川普提高對中關稅和技術管制的政策,就被拜登保留,並持續對中強硬,顯示這已成為兩黨共識,全球供應鏈從中國+1,漸變成中國+N,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後,全球供應鏈轉移的速度只會更快。減稅成兩黨共識 但在企業稅與關稅呈現分歧民主黨的經濟政策較偏向大政府主義,透過提高富有階級的稅率,增加移轉性支出,將資金補貼弱勢族群。此外,民主黨要求增加企業稅自21%提高至28%,以提高政府稅收。而且恢復兒童稅收抵免(CTC),提案新生兒第一年最多可獲6000美元稅收減免,並計畫提高聯邦最低薪資。而且,停止對小費課徵所得稅,對於美國服務業勞工來說,小費收入也是主要收入來源,這能增加一般勞工的消費支出,且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近7成為消費,此舉能拖底消費支撐。在關稅方面,預估賀錦麗將延續拜登方針,以談判、結盟為主,除了中國以外,不採取以鄰為壑的關稅戰,此舉有利美國通膨降溫。川普的政策對企業主較友善,減稅刺激企業發展,並以關稅作為談判條件,對盟友和貿易夥伴較具競爭性。此外,川普提案將企業稅自21%降至15%,有利企業改善成本結構。並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20%關稅,針對中國加徵60%以上關稅,此舉有可能增加消費成本,並引起輸入性通膨。川普以美國優先政策不變 供應鏈移轉速度會更快另一方面,對於台灣產業來說,為了避免輸美商品關稅的不確定性,加速轉移供應鏈應是必要之舉,雖在美設廠或轉移產線將壓抑營收成長,不過,在美中競爭的情境下,全球佈局速度越快的公司,越有機會在地緣政治不確定的情況下取得訂單,進而與其它廠商拉開營收差距。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以來,台灣企業就開始轉移生產基地,不論電子、傳產、科技等領域皆逐漸移出中國,走向全球佈局,這對於台灣企業短期會有相應成本增加,不過長期來看,分散風險的益處遠大於現在和將來的成本。供應鏈分散趨勢延續 台廠走向全球佈局技術敏感度高的科技業對於風險分散的需求也更高,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良率攀升,已追上台灣同級晶圓廠,在美中競爭白熱化情況下,為穩定晶片供應,未來美國或會要求在美本土生產更高階製程晶片。而且,鴻海(2317)在蘋果公司要求下,在印度開啟生產線,並於今年首度在印度生產iPhone 16 Pro與iPhone 16 Pro Max等高階機種,未來在印度的產能將會持續擴大。這兩家台灣龍頭企業都採取了分散供應鏈的策略,未來,預估美國大選後,將會有更多台灣企業沿著這個步伐,加速全球供應鏈的重塑。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263期,2024.11.08出刊。
烏俄戰火下延伸六種「戰爭受惠股」
2022-04-01
日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打亂全球股市一池春水,目前烏俄交戰呈現出戰爭「地域風險」遠遠勝於市場「基本面」。因此,2022年若戰爭持續,建議抱傳產族群(貴金屬、鋼鐵、航運、塑化),電子股反彈需站在賣方;當戰事結束,反手買電子族群(半導體、電動車、低軌衛星、元宇宙),傳產股宜減碼。從這次烏俄戰火下,可看出受惠的「戰爭受惠股」,主要可延伸塑化、綠能(替代能源/再生能源)、貴金屬、鋼鐵、散裝航運、肥料等六大投資方向。戰爭導致油價飆漲  塑化與綠能族群受惠日前俄烏衝突未歇,受惠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加上美、英等國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日前布蘭特期油曾一度飆漲至每桶139.13美元,逼近140美元大關,已創下14年來歷史新高。過去國際油價站上百元只有2次,隔年都爆發金融風暴,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1975年),主因是以阿戰爭;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1981年),起因為兩伊戰爭,而這次烏俄戰火不排除發生第3次石油危機,建議可朝塑化產業相關上游找股票。烏俄戰火持續,美英也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讓油價一路飆漲破百,加上台灣又遭遇多次停電,除了塑化類股受惠之外,也激勵綠能(替代/再生能源)族群上漲,以及太陽能族群,而一些風力(離岸)發電概念股,可以多加留意。戰爭影響全球貴金屬價格  造成供需吃緊恐慌不論在貴金屬與鋼鐵,俄羅斯在全球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像是鎳出口占全球49%、鈀金42%、鋁26%、白金占13%、鋼鐵占7%和銅4%。隨著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以及烏俄開戰推升國際原料行情上漲,加上電動車、能源車、半導體與5G等需求強勁,包括銅片、電線電纜、銅箔基板、導線架等「銅概念股」水漲船高。俄羅斯為全球第3大鎳生產國,市場擔憂俄國出口受阻,國際鎳價大幅飆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報價3月8日盤中價格更漲破每噸10萬美元,創下歷史天價,也讓倫敦金屬交易所自1985年「錫危機」以來,首度宣布停止所有鎳合約交易。市場火熱的電動車「蓄電池」與鋼鐵「不銹鋼」,主要原物料就是「鎳」,也讓相關族群水漲船高,加上日前國際「妖鎳」之亂,鎳原料行情大漲,一些不銹鋼族群看俏。此外,像是鋼鐵類股,戰後「重建商機」也可多加留意。而俄羅斯也是全球最大鈀金生產國,根據數據,俄羅斯2021年生產的鈀金估計7.4萬公斤,占全球總量40%,在全球汽車製造強勁需求下,加上各國對俄國制裁,擾亂了鈀金的產出流動,3月4日鈀金每盎司達2981.90美元,已創下近期新高(未超越2021年5月4日盤中3019美元歷史高點)。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貴金屬的供應吃緊恐慌,不但銅、鎳、鋁價格都創下紀錄新高,3月8日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大關,達到2043.30美元,創逾1年半新高,帶動一些「黃金概念股」的股票上漲。戰事擴大+國際制裁  散裝航運與肥料族群受惠日前冬奧落幕,春節後運輸需求回溫,各國推動基礎建設,波羅的海乾散貨BDI指數,從低檔落底反彈,中小型船舶受穀物需求帶動,呈現運價淡季不淡。但隨著俄烏戰事擴大,引起多國搶油、囤糧恐慌心理,船舶需求與租金齊飆帶動下,散裝航運族群可望跟漲!化學肥料可以分為氮、磷、鉀三種,而俄羅斯的化肥出口約佔全球13%比重,是全球三大類肥料(氮肥、磷肥、鉀肥)的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俄烏戰爭持續影響全球原物料價格,由於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為主要鉀肥與氮肥產地,加上受國際制裁影響,價格出現飆漲,像是以煤、天然氣為原料的氮肥飆漲,英國每噸化肥報價從650英鎊飆漲到1000英鎊,因此「肥料概念股」後市看俏!大家都熱愛和平,但是每個人一生可能遇上幾次戰爭,投資人可以短線搶搭「戰爭財」,但是建議不宜久抱。值得注意,一旦「戰爭概念股」在高檔爆大量,像是鋼鐵占大盤10%以上、航運占大盤40以上%或當沖超過5成,建議短線先下車為宜!
複委託交易別一頭熱 尖牙股趁恐慌下殺逢低布局
2022-03-01
根據統計,去年國內複委託交易成長14%,其中美股部分占了近8成,也比前年同期成長2成多,投資人在多方涉略國際性的金融交易時,不妨層層把關,布局還是以展望佳族群為宜。金融交易國際化已勢不可擋,自疫情以來國人積極投入金融市場,不只創造了國內航海王、鋼鐵人的傳奇故事,且透過券商複委託( Sub-brokerage受託買賣外國有價證券業務)投資美股等國外有價證券的潮流也來勢洶洶。根據券商公會統計,去年複委託交易累積總額高達4.31兆元,相較前年同期成長14%,其中美股占了77%,相比前年同期成長21%。比較去年台股與美股漲幅,台灣加權指數自年初的14720點到年尾18218點,共上漲3498點或漲幅23.76%,在類股漲幅方面,以金融指數上漲33.32%最高;電子指數上漲21.8%最低,且中小型的櫃買指數上漲29.10%表現也領先加權指數。權值電子落後大盤而美股4大指數同期漲幅如下:道瓊+18.65%、那斯達克+20.73%、S&P 500+26.62%、費半+39.88%。以費半上漲最多,道瓊最少。從各指數的漲幅可知,投資台股的投資人以金融、櫃買指數兩者獲利最為豐碩,權值電子反而落後大盤。但在美股則是另一種世界,在預期Fed即將緊縮的背景下,資金流入有高獲利屏障防禦的大型科技股:投資費半者可獲得將近4成的報酬最佳,傳產權值的道瓊以18.65%的報酬居台、美各指數中最落後。這樣的情景在2022年是否仍將延續?如何應對高漲的通膨以及各國央行紛紛祭出的緊縮政策。簡單來說,美股的尖牙股是指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這5大科技巨擘,一般做為科技龍頭股的代表。此外,紐約證交所(NYSE)推出了尖牙指數(FANG+)除了以上面所提的5大巨頭外,另有微軟(Microsoft)、阿里巴巴(Alibaba)、百度(Baidu)、特斯拉(Tesla)、輝達NVIDIA共10大科技股也可做為投資科技龍頭的選擇方案。台股中也有追蹤尖牙股指數,例如:統一FANG+(00757)可以供投資人參考。時序進入2022年,通膨仍然持續高漲,1月的美國CPI來到7.5%,扣掉波動最大的能源與食物,核心CPI也有6%。美國聯準會的政策方向也轉向對抗通膨,準備在3月份結束量化寬鬆購債措施,並且加速收緊資金的動作。我們利用CME集團的Fedwatch工具,經由利率期貨反推來預估美聯儲的升息機率表觀察,目前美國利率是0~0.25%,升息1碼是0.25~0.5%、升息2碼是0.5%~0.75%以此類推。市場預估3月升息兩碼的機率有93.8%,幾乎篤定Fed將一次升息2碼。而到2022年底升息5碼~6碼以上的機率超過50%。無風險利率的飆升將擠壓市場投機的氛圍,在這樣的背景下,若公司獲利前景不佳將容易面對估值修正的壓力,即使是科技巨頭也難以倖免,近期的尖牙指數大幅修正即是因為Meta的展望不佳拖累指數,故面對通膨升息,尖牙股仍應以具有穩定收益前景的較適合操作,由於收益前景佳,可趁恐慌時逢低布局。台股防禦力明顯佳在尖牙股高波動的背景下,台股難免會受到影響,但相對於美股,台股更具有高股息以及產業發展的優勢,本次1月份美股的下跌波段修正皆達到10%以上,而台股僅修正5%及展開強力反彈,顯示台股防禦性較佳。但投資人仍須留意如元宇宙概念、半導體的成熟製程以及面板產業在近期特別容易受到美股波動影響,雖有搶進跌深反彈機會,仍屬於較為弱勢族群。另一方面,同時具有穩定配息及升息受惠的金融股較有機會展現防禦優勢。而年後吹起反攻號角的海空運以及鋼鐵股與股期可歸類於通膨受惠概念。此類族群在聯準會快速升息後,若通膨出現減緩跡象,則留意可逢高獲利了結的機會。投資人亦可以透過個股期貨來為手上弱勢族群避險,由於個股期貨具有門檻低廉的優勢,易成為靈活資金先行進場布局的窗口,故也能做為現貨操作的觀察指標。而多方操作主軸需等待大盤回落時,以逢低承接同時具有業績成長以及高配息的績優股為優先考量。時序進入Q2後,則須留意若通膨出現降溫跡象,或各國陸續解封,須留意利多出盡的退場時機。完整內容請見《http://www.ustv.com.tw/UstvMedia/mag/flag》非凡商業周刊2022/2/18 No.1289
索羅斯VS.巴菲特 指數 個股不同屬性長短操作
2022-01-26
每個投資人若懂得手持「存股與波段」兩種牌,先依不同風險承受度選擇標的,不論是指數、電子類股,搭配總體經濟,同時靈活操作長短不同週期的部位,對於提高勝率很有幫助。不管什麼投資週期,市場都有佼佼者。就好像擅長存股投資的股神巴菲特,以及創造許多經典戰役的索羅斯,就以波段交易聞名。存股或是波段交易各有其優缺點。波段交易獲利快速,但雜訊眾多,獲利也會受限於投資週期較短。像巴菲特一樣存股例如台積電(2330)10年來還原權息上漲超過10倍,只做波段的交易人無法全程參與。而存股型的投資人若存錯股票,公司不幸下市,則可能血本無歸。因此,建議投資人手上應該要有兩張牌,即存股與波段交易,各取其優點並截長補短。講到存股,很多人都會選擇指數型投資,即投資ETF。因為ETF指數化投資並不是投資單一公司,風險可以透過分散投資而消除,也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指數長期是會不斷上漲的,這是因為人的知識資本會累積,現在的發明是建立在前人的努力之上,就好像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讓人可以在夜晚繼續工作。因此,人類的生產力會愈來愈強。再加上資本主義的運行造成通貨膨脹長期存在,只要願意持有指數,長期必定得到報酬。股神巴菲特在2017年,當時道瓊僅為2萬點說到:「道瓊指數將在50年內到達10萬點」。他也強烈建議投資人投入美國S&P 500指數。指數化投資還能夠幫投資人篩選股票,解決選股的問題。以台灣50指數為例,是投資台灣總市值前50大的公司,也就是台灣最具有競爭力的前50檔。不僅如此,台灣50指數還會幫投資人汰弱留強,逐季審核,刪除總市值不在前50的公司,避免持有已經落入衰退的公司。例如台灣50指數在2015年的第3季刪除宏達電(2498)。另外,許多指數型ETF都有總市值加權機制,也就是說總市值愈高的公司,ETF投入會愈多,這將使投資人把大部分的資金保持在最具有競爭力的公司裡。有些人會選擇個股存股,但其風險較指數型投資高。為免誤踩地雷,獲利必須穩定,特別是本業的獲利不能有太大的變動。有些公司雖然爆發性十足,但是卻還沒有受過市場的考驗,產品的銷量或是利潤變動很大。獲利就是公司股價最有效的支撐,年年獲利不虧損是基本要求。因此,存個股往往都會選擇金融股、食品股、公用事業等類股。另外,則是盡量選擇總市值靠前的公司,原因就是上述ETF總市值加權的機制。例如台積電(2330)在2011年的第1季,僅占元大台灣50(0050)總持股的14.73%,到了2021年的第3季,持股比率已高達47.1%了。選擇總市值靠前的股票,不僅代表公司競爭力強,還能搭上法人加碼持股的列車。學索羅斯波段交易存股首重長線,賺取的是經濟長期向上的成果,而波段操作則偏重預測。由於股市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盤整,多年蓄積的能量通常一次爆發,例如2021年的航運大行情。以3個月到1年的波段交易來說,產業或是總體經濟的變化影響最大。因此想要抓到波段起漲點的投資人,必須熟知產業以及總體經濟的位置。由於美國聯準會升降息政策將對市場舉足輕重,從圖2走勢可知,每當聯準會首次降息時,例如2000年、2007年、2019年,都在不久的時間內發生經濟衰退。一旦聯準會大幅降息,市場因為資金寬鬆,經濟很快就會恢復,股市將迎來強勁反彈。例如聯準會在2020年3~4月間連續降息救市,1年半後,台股由低點8523點暴漲至18034點。綜合以上,投資人可以先依據不同的交易屬性選擇標的。例如,保守且沒有太多時間的投資人選擇指數;積極型的投資人選擇波動較大的電子類股操作。再依據標的之產業特性,搭配總體經濟的動向,同時操作長短不同週期的部位。如此一來,既能夠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也能夠靈活的調配資金。【完整內容請見《http://www.ustv.com.tw/UstvMedia/mag/flag》非凡商業周刊2021/12/24  No.1281】
未來10年科技業新焦點 元宇宙夢想起飛
2022-01-01
元宇宙(Metaverse)概念最早在從一本1992年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裡所提出的概念,Metaverse是代表一個虛擬世界,就是虛擬與現實混合而成的數位世界,人們可用虛擬身份成為想要的樣子,進入虛擬實境的環境。簡單地說,元宇宙就是透過物聯網、AI人工智慧、數位分身等工具將虛實世界整合,一旦能實現,當你戴上AR(擴增實境)智慧眼鏡、VR(虛擬實境)頭盔裝置或手機,就可進入你的虛擬世界。不過,為了追求更真實的虛擬世界,除了AR、VR頭戴裝置硬體規格的「視覺」之外,也會延伸至手腳、身體的「觸覺」與耳朵的「聽覺」,甚至是鼻子的「嗅覺」,讓使用者宛如在現場般身歷其境進行互動!2030年元宇宙周邊商機產值  高達2.5兆美元根據彭博資訊資料顯示,預估元宇宙相關商機至2024年將達8,000億美元,2030年相關產值更可高達2.5兆美元(約新台幣70兆元);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預估,「元宇宙的經濟規模,終將大過實體世界。」,有一天虛擬世界產值超過實體世界,元宇宙被視為新世代網路,是下一個科技黃金10年的產業新寵。根據資誠會計事務所(PwC)預估,硬體VR/AR裝置將從2020年630萬台成長至2024年超過7500萬台;而Technavio也統計,2025年預估AR/VR市場全球產值為1627億美元,2021-2025年市場複合成長達46%水準。臉書、輝達、微軟等全球科技巨擘大廠搶進Facebook臉書執行長祖克柏(Zuckerberg)表示:「元宇宙就是下一世代的internet(網際網路)!」,因此元宇宙是比現在的臉書更能互動、串聯不同虛擬世界的新網際網路;日前他也宣布Facebook臉書更名為Meta,並宣誓5年內從社群媒體轉型為元宇宙公司!在臉書更名且催化下,不但讓目前所有服務都逐步邁入走向「元宇宙」(Metaverse),並且已被美銀美林證券(BofA Merrill)列為重點分析項目,甚至躍升成為2021年網路搜尋最紅、最熱門的關鍵字。元宇宙熱潮在全球引爆,不僅facebook臉書之外,像是Nvidia輝達、Microsoft微軟等全球科技巨擘大廠紛紛搶進,連Visa、Sotheby`s蘇富比等國際金融巨頭與法拍精品業者,也開始積極擁抱布局投入此元宇宙商機,帶動VR與AR硬體、晶片廠等相關供應鏈商機。未來元宇宙有2個統一與3大用途元宇宙此虛擬世界未來有兩件事需要統一,分別是裝備統一與貨幣統一。在貨幣統一方面,在現實世界可能美元、台幣…;元宇宙可能是乙太幣、幣安幣…等,必須加以一定的整合,並且淘汰像是魷魚幣、狗狗幣…等一些不流通貨幣。為何美國這次大力推動元宇宙,主要目標是要讓元宇宙企業變得更強大,在下個世代主流網路社群站穩腳步,未來元宇宙可能會有「商業化」、「娛樂化」、「軍事化」等3大用途,所以預期未來10-15年的戰爭,就會可能出現遠端遙控的「無人戰爭」。台股的元宇宙概念股 可分為3大區塊整體元宇宙牽動的台股相關供應鏈,可以說是目前電子科技各領域最尖端熱門技術,包括VR、AR與IR的製造、音訊與影像IC、IP,高階CPU與GPU所需高速運算的晶圓代工、封測,以及伺服器、ABF、散熱、AI、雲端、5G、區塊鏈……等族群。 台股的元宇宙相關概念股,大致可分為3大區塊:一. 沾到邊的元宇宙,像是VR虛擬實境頭盔,包括宏達電家族(威盛(2388)、宏達電(2498)、位速(3508))與IC設計:鈺創(5351)、凌陽(2401)、驊訊(6237)、瑞昱(2379)、義隆電(2458)、智原(3035)、創意(3443)..等。二. 元宇宙目標受惠股,已經說出夢想的元宇宙,包括文創:霹靂(8450)NTF、華研(8446)、必應(6625);遊戲軟體:辣椒(4946)、歐買尬(3687)、智冠(5478)..等三. 深度化、創新化的元宇宙,像是AR擴增實境的智慧眼鏡,包括鏡頭:佳能(2374)、華晶光(3059)、今國光(6209);車用:普誠(6129)、光鈜(4956);面板:錸寶(8104)、彩晶(6116);低軌衛星:昇達科(3491)、譁裕(3419);網通/光纖:台通(8011)、光環(3234)、華星光(4979)、波若威(3163)、仲琦(2419)、合勤(3704);鴻海集團:台揚(2314)、建漢(3062)..等電子股每10年都有主流 元宇宙多頭火種可望持續各世代主流電子股族群不同,都有取代性質的多頭產業。20多年前,電腦產業上市正流行,PC、NB與零組件成為市場熱門焦點,華碩(2357)與廣達(2382)在1997年、1999年登上股王寶座;10多年前,智慧型手機掀起一股風潮,蘋果與手機相關零組件產業當紅,讓宏達電與大立光不但股價衝上千元大關,並且分別在2006年與2014年都登上股王;現在,全球瘋元宇宙,元宇宙產業夢想起飛,多頭火種可望蔓延下去!  
馬斯克葫蘆裡賣啥藥 市場3大心態透露後市多空
2021-12-01
特斯拉CEO馬斯克近日又有驚人之舉,要網友投票決定他要不要賣股票,到底他做這件事的心理是什麼?而投票贊成的投資人又是在想些什麼?我們可以從這當中得到哪些啟示?馬斯克要網友投票決定他要不要賣股票,他做這件事的心理是什麼?而投票贊成的投資人又是什麼樣的心理,是希望他趕快賣?為什麼?這整件事顯現出了哪些市場投資心理?我們可以從這當中得到哪些啟示?賣股票上演新花招特斯拉股價的飆漲已成為一個傳奇,去年底的股價在705美元,今年最高一度來到1243美元,漲幅最高來至76%,公司市值則是超過1兆美元,而傳奇人物馬斯克是特斯拉的最大股東,持股約17%,他不領公司的薪水,只拿到特斯拉的股票選擇權,只有信心十足的CEO才會這麼做,也才開始有了請網友投票決定賣不賣股票的這一齣大戲。馬斯克賣股要網友投票的心態之一,主要是因為媒體長期以來一直說這些靠股票致富的富人稅率都很低,或是都沒有繳稅,事實上,只要股票沒有賣出來,就沒有實現獲利,自然也就不用繳稅,他自己也說了,其納稅的惟一方法就是賣股票,如果有一天公司倒掉了,你也可以說這些都是紙上富貴。因此,媒體常常在談這些富人不用繳稅,就讓馬斯克覺得相當不爽,他沒有領公司薪水,自然就沒什麼繳稅,就像股神巴菲特擁有柏克夏的股票一樣,這些數百億美元的身價對他們這些人來說,沒有賣股就什麼也拿不到,他們也只有在特別需要用錢時才會去賣一點股票,而這一點稅相較於他們數百億美元的身價,就會被媒體拿來大做文章。於是,馬斯克好好的說明這件事,說明他是有繳稅的,並不是像一些富人一樣刻意去避稅,於是就讓網友來公開投票,到底他在此時特斯拉股價的高點,要不要賣股票?也藉此讓大家知道他繳了多少稅?而在300多萬個網友投票之後,有約58%的人支持賣股票10%,他事後也真的豪氣的從11月8日開始賣股票,連續數天下來,推算已經大賣股票共約50億美元。而特斯拉的股價先是在11月8日大跌4.8%,後來又在9日大跌12%,之後更是一度跌至987美元後才止跌回升,如果真的要賣到10%的話,那這股賣壓可能會再延續。接著,馬斯克又在15日出售了93萬4091股特斯拉股票,以當天收盤價1013.39美元計算,預計他將套現9.3億美元。當然,馬斯克要賣股票還有其他動機,他說到先前以每股6.24美元的價格,行使了215萬份股票選擇權,而這是他的工資,他的工資就是股票選擇權;因此,拿到了目前價值約1000多美元的特斯拉股票,算是實現獲利而要繳稅,所以,才會開始在網路上詢問大家的意見。因此,馬斯克要賣股來繳稅是早就已經決定了,只是最後請網友來公投一下,至少他可以光明正大的說要賣股票,而不是偷偷摸摸的賣,比較不會被外界用放大鏡的眼光來看。另一方面,他公開賣股也有個優點,就是不會造成外界過多的猜測,到底賣壓來自何方?為什麼要賣股票?是公司前景出現問題嗎?馬斯克自己出面解釋,直接對外界可能出現的疑慮做出說明,甚至是讓潛在的買家準備進場買股票,因為接下來有便宜的特斯拉股票可以買,趕快先把資金準備好。最後,從當中也可以看出,馬斯克對於特斯拉的股價相當有信心,就算外界知道他要賣股,還是有很多資金等著上車,股價短期雖然會震盪一下,但中長線依然持續看好。網友投票3大心態而網友們熱絡的支持、一面倒的支持其賣股票,參與這個股票界的公投大事,筆者認為,網友在這方面的心態至少有以下3種。第1種是「樂見百億富豪真正的繳稅」,這有一種正面的積極示範作用,可以平衡一下目前貧富差距極大的仇富心態,身為美國公民的一份子都有繳到應該繳的稅,尤其是賺得愈多的人、繳的金額與稅率應該更高,難怪網友們這麼愛他。而回過頭來說,至少最實際的是馬斯克有繳稅給國庫,這可以用在廣大的美國人民身上,大家當然樂見。第2種是想要「等特斯拉股價拉回時進場買」的股民,特斯拉10月中旬時的股價還在800多美元,但半個月後,居然直接噴出到1200多美元,這麼大市值的股票居然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大漲50%,自然會吸引很多的散戶想要上車進場,且股性很活潑、敢漲敢跌,一直就是散戶的最愛。第3種心態是「空頭勢力」的心態,要知道這波美股走的大多頭已長達數年之久,這期間不知有多少空頭大師或知名對沖基金操盤人,認為美股過高、已形成一個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而網友們的心態也可能是慢慢的偏多了,整體股市朝多頭方向靠攏,因此覺得股價根本打不下來,在「空手的想進場、空頭的想回補」等情況下,才會出現上面所說的第2、3種心態。總而言之,未來美股多頭仍有一段時間可以前進,投資人不必設限高點到了,而開始有偏空的想法,未來可觀察馬斯克賣完了這個階段所要賣的股票後,說不定特斯拉股價可以再創新高,這就是多頭行情的真正威力。 【完整內容請見《http://www.ustv.com.tw/UstvMedia/mag/flag 》年終感謝慶,贏戰景氣復甦年,《2022夯產業&精選股》別冊送給您!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 或 請上「非凡優購」網站查詢
搶賺未來20年電動車大趨勢
2021-11-01
「相信許多民眾想要換新車,下一輛就是電動車!」,近期台股掀起了一股「交通風」,除了過去股民熱愛買船票(航運)之外,現在更喜歡買車票(電動車),已成為市場最火熱的投資焦點。2020年裕隆集團與鴻海集團合資成立鴻華先進,並發表採開放式平台架構的MIH模組化電動車平台,日前於「鴻海科技日」發表3款臺灣自主研發的電動原型車(Model C電動跨界休旅、Model E電動豪華房車以及Model T電動巴士),鴻海集團展現強烈企圖心進軍電動車市場。2018年麥肯錫未來移動(Future Mobility)報告就提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四大趨勢「A.C.E.S」:自動駕駛(Autonomous)、車聯網(Connectivity)、電動車(Electric)與共享經濟(Shared)等4大未來移動關鍵趨勢,將引爆4大兆元龐大商機,可看出電動車與未來車的長期趨勢確定。面對氣候變遷  「第五次工業革命」電動車趨勢崛起人類近代史約每隔10年就會出現一波產業創新,像是過去歷經個人電腦、網路、智慧型手機等浪潮,而現在這一波電動車浪潮的崛起,堪稱「第五次工業革命」、「第二次汽車產業革命」,就是一次「從無到有」,從根本上改變產業的革命,電動車取代燃油車之路已經展開。電動車是面對氣候變遷下,各國政府解決燃眉之急所提出的應對政策之一,所掀起的產業革命浪潮,規模將更大、時間更長,電動車市場大餅可能長達10-20年,是一個1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近3成,年產值高達1.5兆美元的新汽車產業,將可帶來新台幣逾百兆元產業龐大商機。各國政府全力支持電動車產業為何各國政府會大力支持電動車產業?主要有三大原因:(一)全球共識:1997年12月聯合國通過《京都議定書》之後,碳排量就逐漸成為評估環境成本的一項重要指標;2015年12月,各國在《巴黎協定》中承諾,在2050-2100年實現全球「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標。「節能減碳」已是全球共識!為了因應氣候變遷,今年各國陸續宣布採行動達到碳中和目標,打造「低碳」生活環境,目前全球已有超過50個國家宣告在本世紀達到「碳中和」。(二)政策支持:美國總統拜登就任首日就重返《巴黎協議》,2035年實現發電來源「零碳排」;中國十四五計畫綠能比重由15%調升至20%;歐盟復甦基金7500億歐元中有1/3投入綠能,2030年底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從32%提至65%。美國總統拜登今年5月參訪密西根州Ford福特電動車工廠表示,預計投入逾1700億美元資助國內車廠生產電動車、電池及相關零組件,並對消費者提供國產電動車稅務減免。(三)商機龐大:預估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為353萬輛,較2020年成長69%;2025年銷量估將達1,252萬輛,未來5年平均年複合成長率達38%。根據彭博報告預估,電動車在2030年可拿下半數市場,2040年將可全部拿下汽車市佔率。2030年全球電動車產值1.3兆美元  上看3110萬輛根據Deloitte 2020年針對電動車市場的研究報告,傳統內燃機引擎銷售高峰期已過,未來10-20年電動車將會全力攻佔市場;預估2030年,全球電動車投資額將達2.5兆美元,產值達1.3兆美元,更可續上升至3110萬輛,未來每3輛車中,就有1輛是電動車。地球溫度不斷攀升,根據統計,過去5年是地球史上最熱的5年!主因就是人類文明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排放了過多的二氧化碳量,其中燃油車的廢氣排放更是大宗,所以各國積極政策作為之一就是加速電動車發展,未來不再銷售燃油車。目前許多國家明定「禁售燃油車/新車銷售全面電動化」時間表,包括2025年的挪威/荷蘭、2030年的德國/英國/比利時/愛爾蘭/冰島/丹麥/瑞典/日本/歐盟、2035年的美國加州、2040年的法國,將嚴禁銷售燃油車。「女股神」看好特斯拉  電動車產業投資更多元化美國「女股神」Wood伍德,十分看好電動車龍頭Tesla特斯拉,認為2025年股價有機會來到翻5倍至3000美元水準。因此,想學習「站在巨人肩膀上」投資未來趨勢產業,電動車產業絕對不可或缺。所以,投資人可以直接買電動車相關供應鏈股票,或是連結電動車概念股金融商品,但仍需評估自我承受風險程度。在股票方面,建議可投資電動車上游的鋰原料,中游的充電樁、自駕技術、智能座艙零組件及電池製造,與下游的智能電動車廠等,涵蓋整車系統、電池、電控、馬達、感測、半導體、光電及智慧IC等相關電動車供應鏈。此外,連結電動車概念股商品近來如雨後春筍般推出,因此也可多元化挑選主動型基金(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合庫AI電動車及車聯網創新基金);以及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富邦未來車ETF、國泰全球智能電動車ETF(00893)、統一NSYE FANG+ETF(00757));甚至是ETN指數投資證券(元大電動車N(020022))。其中,元大電動車N(020022),是國內目前唯一「純」集結台灣電動車產業鏈相關商品。
要投資股市 先學下棋! 圍棋十訣應對股市如虎添翼
2021-10-01
棋手與股市似乎有種奇妙的關係,有些棋手投身股市後,真的有很不錯的成績,下棋是否對做股票有靈感上的幫助?是什麼造成棋手與股市間的關聯?下棋的布局對策略上一定有幫助?下棋本身就是一個訓練「耐心、紀律、眼光」的腦力運動,筆者會建議要在股市中有一番作為的年輕人,都可以稍微學一點棋,不論是「象棋、西洋棋、圍棋」都好,不一定要很厲害,但裡面的精神卻是股市與人生都需要用到的。圍棋高手轉戰股市大賺近年在中國圍棋甲級聯賽、重慶隊的玉面殺手王檄9段,就是圍棋下得很好、後來轉進到股市投資這塊,也大有斬獲,可說是他職業生涯的下半場。他聊到從2016年逐步退出棋壇之後,2017年不再參賽而全心的投入股市進行投資,在這3年的時間大賺了16倍。他提到早些年輕的時候,也是聽朋友的介紹亂買一些基金,可能是大部分的時間都要研究棋局,常常進進出出的也沒什麼賺錢。就這樣過了10年,年過30的王檄開始覺得要認真的研究股市,在逐漸退出棋賽後,轉而成為全職的投資人,最近3年創造出投資報酬率16倍的佳績,以陸股的表現來看算是相當優異的,到底棋手轉戰股市,為什麼可以有這麼好的成績呢?王檄歸納自己的成功經驗,主要重點有3個,第一是有正確的心態,避免浮躁和貪勝:在圍棋的世界中,常常要有取捨,有捨才有得,勝負就是在一點一滴的細節中累積起來,不會一下子就大贏特贏,股票也是如此,不可以有一下子就要大賺的心態,這會讓人失去戒心,也容易掉進陷阱裡,不得貪勝的心法,讓他不去賺自己不應該賺的錢,這的確是成功的特質。第二是長期專注研究股票,不人云亦云、見異思遷:的確,自己動手做研究對於一位棋手來說並不困難,他們深知任何事情要做得好,一定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同時,股票布局就跟圍棋布局一樣,要讓自己下手在勝率最高的地方,拒絕其他股票大漲大跌的誘惑,專注在自己手中的股票,才是長治久安之道;正所謂「台上10秒鐘、台下十年功」,沒有什麼成功是僥倖得來的。棋手與投資的特點相通第三是運氣:有的時候棋賽獲勝的確需要一點點運氣,股票也是如此,人畢竟就是人,沒有辦法控制所有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自然會保持著一定的戒心,那會是成功的一個重要特點。棋手需要對於盤面大局通盤的思考,這也正如我們要去看大環境國際股市的變化、聯準會的縮表升息步調與國內疫情的發展一樣,要學會看整體的大格局,才知道方向與趨勢之所在。又要對於局部細微的戰鬥、精密計算,算出來敵我雙方交火後,我方會得到什麼?又會失去什麼?也正如我們要對於投資標的有細膩的認識,了解這個股票所在產業、基本面與財務面。最後,對於一個優秀棋手有決定性的勝負關鍵,則在於臨場時的心理素質,能夠洞悉對手的特性與想法,就愈有機會贏得這個場棋局,正如我們在這股市中,再去判斷股票的技術面與籌碼面,來了解法人、主力與大股東的想法,這些特點都是相通的。筆者也在表中將著名的圍棋心法十訣,給應用在多年的股海投資心理上,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參閱附表去體會。雖然說,棋下得好不一定在股市就一定能勝出,但是經過這種思惟與內心的訓練之後,將會提升在股市中成為贏家的機率,任何有助於我們提升投資績效的方式,我們必然要去努力,成功就是在這當中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無論我們的年紀有多大,仍然可以像這些科技大老一樣,學著去下棋、至少可以學著去欣賞與體會。【完整內容請見http://www.ustv.com.tw/UstvMedia/mag/flag 】非凡商業周刊2021/9/24 No.1268】 超新星崛起 未來趨勢浪潮商機花落誰家?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
通膨怪獸前進農產品 國內外現股ETF期貨機會來了
2021-09-01
跨市交易是近年來投資市場中很靈活的一種操作方式,而從近期市場現象來觀察,在通膨依然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未來農產品跨市交易將是市場投資顯學,如:股期、海外期貨、ETF等。美勞動部8月6日公布7月非農就業數據來到94.3萬人,創一年新高,且失業率降至5.4%,為去年疫情以來新低,比市場預期來得更好,顯示美國正在穩定復甦的路上前進。良好的就業數據同時也帶來了聯準會即將縮減購債規模的擔憂,由於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方向依據是通膨與就業,兩項經濟指標做為觀察重點。就業數據佳力抗通膨美國6月PCE物價指數年增率為4%,扣除掉食品及能源等波動較大的商品後,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為3.5%,大幅越過了聯準會的目標2%。市場推測,當就業也顯著改善後,就是聯準會量化寬鬆的購債措施逐步退場的時機,聯準會主席鮑爾也許會在8月底的全球央行年會(Jackson Hole)或於9月的例行會議中釋出縮減購債的時程規畫。細數今年的各商品的通膨狀況,台股投資人印象最深的應該就屬運價上漲了!自去年疫情開始的塞港效應發酵,隨著運價水漲船高的航運股,締造了台股的航海王傳奇。有許多投資人在航運股的這一波行情中賺到一筆機運財。除了航海王,鋼鐵人也是今年股民的希望之星。因應經濟復甦以及電子化、智慧化的基礎建設,以及5G、電動車等未來產業大舉擴廠,而採礦業又受到疫情壓抑供給增加有限,基本金屬銅、鋁、鎳、錫等價格皆因需求提升而上漲,其中鋼價的上漲最受到台股投資人注意,大牛皮股中鋼(2002)、中鋼期也可以飛上天而被戲稱為鋼鐵人。以航海王、鋼鐵人為首帶動的傳產熱門股鋒芒甚至蓋過了台股一向主流的電子股。通膨延伸至糧食區塊除了大家熟悉的航海與鋼鐵等族群外,通膨概念在今年擴散糧食這一重要的民生區塊。從年初至今各地的極端氣候造成的天災頻頻出現,從美國的乾旱襲擊穀物種植區到中國河南的水災肆虐影響工業供應鏈,除了造成直接的損失外,更助長了糧食通膨的因子。因受反聖嬰現象及全球變暖所導致的海洋普遍升溫影響,今年上半年幾乎整個北半球的陸地空氣溫度都高於過去10年間的平均水準,高溫及炎熱氣象連帶影響農作區的降雨,2021年美農作區域的乾旱面積要比去年高出至少20個百分點,直接導致了收成良率的下降,黃豆良率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圖2),當作物的收成量率下降,農產品的品質穩定性就會跟著減少,而產業供應鏈要買到品質穩定的農產品就必須加價購買,從而推升了農產品價格。而在需求面,最大黃豆進口國─中國的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7月,黃豆進口量為867.4萬噸,創下3個月來的新低,較前月以及去年同期分別減少19%與14%;今年1~7月,黃豆進口量年增4.5%至5763萬噸。黃豆進口量減少主因為壓榨廠的壓榨利潤下滑的影響,因豬肉毛利回落以及小麥飼料的替代減少了豆粕的需求。今年6月,中國大陸山東省日照市的黃豆壓榨利潤更是一度創下歷史新低,目前壓榨廠每加工1噸黃豆也仍虧損約200元人民幣。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的案例同樣發生在另一糧食生產地─南美洲,乾旱衝擊了南美洲的作物種植情況,除了產量及品質深受衝擊外,也推遲了新一輪的播種及收割期。南北美的作物災情直接導致了全球黃豆庫存需求比的下降,估計下半年黃豆供不應求的情形仍會存在。從跨市場、跨商品的交易來思考全球布局是今年的投資顯學,台灣投資人在上半年從航運股賺到了通膨的第一桶金,考慮下半年通膨持續且聯準會將進入縮減購債時程,台股大盤容易陷入盤整,此時除了找尋個股點放的表現機會,也可透過股期、海外期貨、商品ETF參與全球總經的投資機會,甚至回頭低接尚未反映的相關個股,「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找尋跨市交易的機會。【完整內容請見http://www.ustv.com.tw/UstvMedia/mag/flag】非凡商業周刊2021/8/13 No.1262期   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